人类文明探源,从《山海经》的建木说起

说完了“圭”,我们再来讨论讨论“臬”。

《说文解字》:“臬,射凖的也。从木从自。”
俺解“臬”字:甲骨文,上部象形为,立杆“|”、生影“∧”、标记日影长度界限“-”,两侧的勾状纹不知,或许是准绳。叙事,利用日影朝夕摆动,定位南北中轴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过程(见后叙);下部象形为测影场地上的所树之木。本意为“测影定中、厘定四方”场地上的所树之木。至战国时期,臬演化为测日影的天文仪器——圭表的部件,特指垂直于圭和地面,生成长短日影以供度量的不同材质的标杆(表)。由于臬具定位南北中轴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意涵,而中轴为京畿、宫殿、祖庙构建的基准,故臬又引申为规范、准则。
《文选·陆倕·石阙铭》:“陈圭置臬,瞻星揆地。”
《明史·卷二五·天文志一》:“若表臬者,即考工匠人置槷之法,识日出入之影,参诸日中之影,以正方位。”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8 17:31:10 +0800 CST  
1975年,陶寺遗址被发掘。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发现有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其文化的绝对年代为BC2300年至BC1900年之间。
考古专家在早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根圆形的木杆,长2米左右。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8 19:29:00 +0800 CST  
2002年,在古观象台的附近,发现一座王级大墓,编号II M22。该墓位于陶寺中期王族墓地中,墓圹为圆角长方形,开口长5米,宽3.65米,底长5.2米,宽3.7米,墓底距地表深8.4米,墓口距地表深约1.4米,墓深约7米。有船形棺一座,有残余绿松石嵌片、玉钺碎块、木柄、货贝等46件随葬品。
墓中竖着的一根漆杆,编号II M22:43,上面漆有黑、石绿、粉红三色相间的环状连续标记,其旁放置着具小圆孔的玉器——戚。戚长10厘米、宽5厘米、孔径1厘米。
该漆杆下葬时树立在墓室的东南角,紧靠角壁龛口的西侧。漆杆发掘时部分被损坏,但不超过10厘米。现保留下来的漆杆全长171.8厘米,下端保存完好,上端略有残损。从漆皮剥落处可以看到木制纤维以及细线横向捆扎凹痕。在发掘过程中注意到顶部断面被挤压成蝴蝶状,因此估计漆杆原系木制空心管状杆体,是圆是方无从判断。
专家根据拍摄的漆杄拼接图片,采用数字技术将其进行复原处理。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8 20:10:22 +0800 CST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8 20:48:14 +0800 CST  
据专家考证,陶寺尺一尺相当于公制25厘米。按后世《周髀算经》日影测量仪器的规制,作为立杆的臬当为八尺,即现今的2(=0.25×8)米长。因此,专家们推断:在陶寺遗址早期墓葬中发现的长2米左右圆形木杆,应为生成日影的臬;而IIM22:43漆杆应为度量日影长度的圭;与漆杆II M22:43一并发现的玉戚,当为景符——一种具单孔成像原理的仪器,用以强化日影的准确界限。
将以上三者仪器配合使用。经验证,二至日所得日影长度,在II M22:43漆杆上,均有相应标记对应,与《周髀算经》记载的“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几无二致。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8 20:48:44 +0800 CST  

复原漆杆IIM22:43模拟测影(陶寺遗址)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8 21:33:54 +0800 CST  
通过对《周髀算经》等文献中数据的分析计算以及陶寺观象台的考古研究,专家得到以下结论:
其一,《周髀算经》中所载的“冬至影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影长一尺六寸。”很可能是尧帝时期于陶寺测量所得数值,只是被后人假托为周公所测;
其二,陶寺中期王墓IM22中出土的漆杆,很可能为具有圭尺功能的王者礼器,这预示着在4300年前的陶寺文化时期,“圭臬测影”,已是集天文观象、授时功能与惟王建制的君权礼制于一身的隆重国家大典;
其三,IIM22:43漆杆上的粉红色环带,作为影长标记,其所反应的日影观测日期,与陶寺古天文台上的狭缝观测日出方位所反应的日期大致对应,可以作为“陶寺II FJT1大型建筑基址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天文台”的有力证据。通过天文计算.我们复原了漆杆残损部分,认为其全长应在13厘米左右,并且中端残损部分至少有两个粉色环带,分别位于60.46厘米和77.90厘米的位置。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8 21:34:58 +0800 CST  
以“圭臬”的甲骨文为界,“立杆测影”的最晚年代,不低于殷商时期;以陶寺IIM22:43漆杆为据,至少可以前推至BC2300-BC1900年前;而以玉圭的出现年代为据,则又可前推至4500-4000年前的东夷海岱、龙山文化时期。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可以追朔至9000多年前的贾湖文化。
我们来看看,贾湖先民是如何观测日影、制定历法的。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8 22:05:35 +0800 CST  
1986年,贾湖遗址被发现。
该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经C₁₄和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9000―7500年。该文化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支流沙河和洪河流域,最北可达颍河、汝河流域。
贾湖文化,以石斧、石铲、石磨盘、鼎形器、素面蓖点纹、压印点纹陶器为主要特征。但其典型遗址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较厚、包含文物较丰富,文化面貌复杂。特别是七声音阶骨笛、9000年酿酒技术、成组随葬内装石子的龟甲及其契刻符号、动物训化畜养、具有原始形态的栽培梗稻尤为引人注意,在学术界反响广泛。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8 22:43:37 +0800 CST  
贾湖遗址发掘出窑穴370座,陶窑13座。陶器有陶鼎、陶罐、陶壶、陶碗、陶杯、陶豆、陶觚。其中还有盛酒陶器,舞阳贾湖红陶、舞阳大岗彩陶、舞阳阿岗寺亮黑蛋壳陶、舞阳善德灰陶等,被科学界统称“贾湖陶瓷”。
这里出土的8000年前的骨笛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此处发现的龟甲上的契刻符号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龟灵崇拜则是原始的宗教信仰。
稻作遗存、狩猎、捕捞和聚落布局,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生活的状况。
8000年前,生活在中国淮河流域的贾湖人所创造出的音乐文化、稻种文化和宗教文化已相当发达,表明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摇篮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6月国务院将贾湖遗址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认定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9 09:49:53 +0800 CST  
这里,笔者想着重谈谈贾湖骨笛。
与较为常见的猛禽骨笛不同,贾湖骨笛的材质来自丹顶鹤的尺骨。如下图所绘,将尺骨锯掉两端的骨关节,而后在尺骨身上按音律开凿二至八个不等的孔眼,一只贾湖骨笛即成。

贾湖骨笛材质来源(引自《Nature》,绘画/Debby)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9 11:14:19 +0800 CST  
贾湖遗址共出土骨笛30多支,除去半成品和残损者外,有17支出土时比较完整。但因长时间在地下叠压,有些骨笛取出来时已经成粉末状。
真正能够吹奏旋律又比较完整的骨笛有6支,一支5孔,一支6孔,三支7孔,一支8孔。
其中的三支7孔骨笛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下图为河南博物院藏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M282:21(河南博物院藏)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9 11:16:09 +0800 CST  
其中一只贾湖遗址282号墓出土的骨笛M282:20,长22.7厘米,一端内径为0.93×1.32厘米另一内经为0.85×1.11厘米,壁厚约0.15厘米。管身开有7孔,在第七孔的内侧开有一个直经约0.15厘米的调音小孔。

贾湖骨笛M282:2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9 13:13:15 +0800 CST  
根据地层关系和C14测年,考古工作者将贾湖文化遗存,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其中的早期文化,是裴李岗文化的重要源头。中、晚期与裴李岗、峨沟等大体同步。
早期,年代约为BC7000—BC6600年;
中期,年代约为BC6600—BC6200年;
晚期,年代约为BC6200—BC5800年。
贾湖出土的众多骨笛,分散在不同的墓葬,其年代早晚相差很大。有意思的是,在1200年左右的时间跨度中,所发掘的骨笛,也随时期的不同,在结构形态、音阶数量和工艺水平上,发生显著变化。大致上,它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这与贾湖文化的分期基本一致。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9 16:31:51 +0800 CST  
早期,BC7000—BC6600年出土的骨笛,严格意义上应称为骨哨,长短不一,多呈双孔形态,以飞禽中空的尺骨制成。
这种骨哨,发音悠扬、嘹亮,但音阶少,音色单调。远古猎人常利用来模拟鹿鸣,以吸引其它异性麋鹿,并伺机捕杀。

骨哨(贾湖遗址)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9 21:27:13 +0800 CST  
骨哨,应该源于燧人氏的“吹管”或称“灰管”。后世巫觋尊祖,将其神圣化为“灰琯”,礼器,以玉雕成。
“灰管”,燧人氏钻木取火或燧石取火时,对“火绒”进行加氧助燃的口吹器具。最原始的助燃器具,当然是古人的嘴巴。但这种效率低下的自然器官与管状物难以匹敌,于是,利用中空的鹤禽肱骨、尺骨、腿骨等制成的“灰管”,便应运而生。(灰管对华夏音乐史影响巨大,详待后叙。)
有嘴欠者,没事拿“灰管”瞎吹一气。当嘴唇与“灰管”似离非离的瞬间,一道悠扬、嘹亮的美妙声音,突然响彻天际。这一声非同小可,人类音乐史上首个竖吹的响器——“灰管”,由此诞生。
客观的讲,这种单音阶的原始响器,仍然是助燃的“灰管”,还不能称之为乐器。想要更多音阶,须制作一整套长短不一、粗细有别的“灰管”才能实现。既然共鸣腔长短会影响音阶,那么,管上开孔,通过手指的堵、放,调节了共鸣腔的间距,当然就可以调整“灰管”的音阶。于是,以大型禽鸟的尺骨,截去两头,在骨管上磨出一、两个或两、三个吹孔,人类历史上的首个多音阶乐器——骨哨,就制成了。
骨哨的延续历史很长,两千后,古人仍在狩猎活动中大量应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骨哨,竟有一百六十余件,距今大约有七千余年的历史。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09 22:06:17 +0800 CST  
中期,BC6600—BC6200年出土的骨笛,都是管开七孔,它们不但能吹奏出民族传统的完整五声音阶,而且还能够吹奏出六声音阶和世界流行的七声音阶。这个时期的骨笛与初期的古哨比较,已进入成熟期,并发展到骨笛制作的精品时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282号墓出土的20号、21号两支骨笛,标志着贾湖音乐文化的高峰。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10 10:03:39 +0800 CST  

骨笛(贾湖遗址)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10 10:04:20 +0800 CST  
晚期,大约在BC6200年-BC5800年之间的四百年时间,这一时期的骨笛除了一部分保持了中期的七孔骨笛的形制外,还出现了八孔骨笛,不仅能吹奏出七声音阶,而且还能吹奏出变化音,反映了贾湖先民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境界;精神生活的品味,也已经跨越到相当的高度。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10 11:02:34 +0800 CST  
贾湖遗址发掘的349座墓葬中,M282号墓规模最大,随葬品多达60件,墓主生前的身份非同一般。墓中的两支骨笛,一支M282:20在墓主左股骨的内侧,制作之精良,音质之优美,都堪称贾湖遗址骨笛之最;另一支M282:21在墓主左股骨的外侧,出土时已经断为三截。经专家分析,并非是入藏后折断,而是在墓主生前就已经损坏。耐人寻味的是,主人并未舍弃,而是细心地在每个折断处钻了4个小孔,并用细线连辍,可见墓主人对其珍爱有加,这也印证了两只骨笛的尊贵,很可能是雌雄一双。

楼主 夜郎游侠2018  发布于 2021-03-10 11:55:01 +0800 CST  

楼主:夜郎游侠2018

字数:185804

发表时间:2020-09-15 17:39:0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3 23:25:58 +0800 CST

评论数:21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