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

按照苏安恒的说法,只要恢复古代制度,让儿子重新做回皇帝,然后分封,“推位太子,分州列郡,以王子孙”,那么周围那些吐蕃、契丹、突厥各族就会自然臣服,然后天下无事了。

--看起来,人们对“制度”的迷信也是自古就有啊。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8 21:22:52 +0800 CST  
@草付应王宝锦 2016-10-18 23:35:19
永徽二年昭仪哪不对吗?她不就是永徽二年回的?

。。。。。。。。。。。。。。。。。。。。。。。。。

这个问题好像没有定论哦。

史书上只提到永徽二年高宗去感业寺进香,然后二人重逢。至于何时回宫,正史上没说,封昭仪就更不知道啥时候了。连李弘到底哪年生的都得靠推测。

所以我认为如果这本《唐宫闺诗》提到的“永徽二年”,还有昭仪印记,应该算一条珍贵史料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9 23:17:29 +0800 CST  
@草付应王宝锦 2016-10-18 23:35:19
永徽二年昭仪哪不对吗?她不就是永徽二年回的?

。。。。。。。。。。。。。。。。。。。。。。。。。

这个问题好像没有定论哦。

史书上只提到永徽二年高宗去感业寺进香,然后二人重逢。至于何时回宫,正史上没说,封昭仪就更不知道啥时候了。连李弘到底哪年生的都得靠推测。

所以我认为如果这本《唐宫闺诗》提到的“永徽二年”,还有昭仪印记,应该算一条珍贵史料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9 23:18:08 +0800 CST  
@草付应王宝锦 2016-10-19 23:59:20
永徽二年回宫好像是共识吧,祭日上香,俩人重勾搭上,进宫,这是一连串顺水推舟的,未几大幸,拜为昭仪,未几一般就是两三个月三四个月那样。
那个诗你也别太当真,又不是墓志碑记,吴某人只是一个徽州倒卖字画的商人,商人重利,吴孝父经常找名人给他写写画画的卖出去。 你怎么知道这种东西是真的 。
-----------------------------

嗯,诗集这条史料的真实性待考,这点我同意。

但是永徽二年回宫应该不是共识。我在写“二进宫”那段时翻看过不少文章,几种说法都有。因为正史上很明确地把武则天的再次进宫说成是王皇后促成的,所以这个时间就不好说了。似乎一般认为是永徽三年,因为比较确信李弘是永徽三年出生的。

很多人还认为,封昭仪是在李弘出生之后。

我个人认为,二进宫应该就是永徽二年,至于封昭仪是什么时候,我没啥意见。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20 00:41:51 +0800 CST  
@草付应王宝锦

对了,还有一个料,不知道你关心过没有,也是我从植莲的贴吧看来的,就是感业寺的具体位置。

有的学者根据各种史料提出一个理论,就是感业寺的位置其实离皇宫很近,在皇家禁苑之内。这个感业寺也不是一般嫔妃出家的尼寺。

由此推测,武则天就算在太宗去世后出家了,也是享受特殊待遇的,离高宗一直很近。

我个人认为,武则天的出家,主要目的就是改头换面一下,准备二进宫。后来杨贵妃改嫁前先去做个女道士,那是跟武则天学的。你怎么看?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20 01:07:56 +0800 CST  
谢谢朋友顶帖,继续更新。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24 21:23:1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1)又一场家庭悲剧--01


武周朝后期,总的来看,武则天自己的脾气是越来越好,对各种尖锐的批评意见都能容纳。哪怕她听不进去,但不会为难说话的人。可是就在这种看似祥和的气氛中,一场悲剧依然发生,后果极其惨烈。这一次,她的三位至亲孙辈都死于非命:亲孙子李重润,亲孙女李仙蕙,以及侄孙武延基。

李重润是李显的儿子,当时封为邵王;李仙蕙即永泰公主,李显的女儿,当时封为永泰郡主。他俩是亲兄妹,都是韦皇后所生;武延基是武承嗣的长子,是这兄妹俩的表亲,同时又是李仙蕙的丈夫。他当时继承了他父亲武承嗣的王爵,为继魏王。

正史上把这三个年轻人的死都归咎于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杀至亲”的账单上又添了几笔沉重的血债。但是与前面所有对她的屠杀至亲的指控一样,这件惨案的内情实际上也很曲折,不应该由她来负全责。

惨案发生在大足元年九月,应该是在苏安恒第一次上疏后不久。正史上对此案的交待极为简略。比如《资治通鉴》说:“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杀。 ”

所以按照《通鉴》的解说,就是武则天当时宠信“二张”,然后李重润、李仙蕙、武延基私下里议论这件事,被张易之告发了。然后武则天一怒之下,就逼迫三个年轻人自杀了。

但《通鉴》好歹还说是“逼令自杀”,而《新唐书》更不客气,在“武则天本纪”里面直接说杀:“(大足元年)九月壬申,杀邵李重润及永泰郡主、主婿武廷基。”

不过,所谓“魔鬼总在细节中”。翻翻另几本正史,对此事的叙述就有各种细节差异,结果弄出好几个版本。最显著的是,真正下令杀人的似乎是李显,而不是武则天。《旧唐书·张行成传》里面讲到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提到此案时透露说:“中宗为太子,太子男邵(邵王)李重润及女弟永泰郡主窃议二张专政,易之诉于则天,付太子自鞠问处置,太子并自缢杀之。”--李显接到武则天的命令,审问了自己的一儿一女,还把他们勒死了。

但是李显下令杀人的说法是藏在《张行成传》里面,而在主要的传记里面不说。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24 21:26:1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1)又一场家庭悲剧--02

李显下令杀人的说法是藏在《张行成传》里面,而在主要的传记里面不说。

《旧唐书》的“武则天本纪”说:“九月,邵王重润为易之谗构,令自死。”--说武则天下令李重润自杀。

可是同样是这部《旧唐书》,在《李重润传》里又说武则天下令杖杀:“大足元年,为人所构,与其妹永泰郡主、婿魏王武延基等窃议张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宫中,则天令杖杀,时年十九。”

然后到了《武延基传》里面说法又变了。新旧唐书的《武延基》传都透露出了一点儿额外信息,就是武延基和李重润发生过争执。

《旧唐书·武延基传》:“寻与其妻永泰郡主及懿德太子等,话及张易之兄弟出入宫中,恐有不利,后忿争不协,泄之,则天闻而大怒,咸令自杀。”

《新唐书·武延基传》:“长安初,与妻永泰郡主及邵王私语张易之兄弟事,后忿争,语闻,后怒,令自杀,以延义代王。”--不但透露武延基和李重润有过争执,还说延基的弟弟延义后来代替他袭了魏王爵位。

几本正史拼命强调三个年轻人被武则天所杀,但是又有逼令自杀、杖杀、缢杀等不同说法。这就说明,三个人的死亡是在后宫里发生的,并没有明确的档案记录,不象那些被官方正式定罪的人,被杀的原因以及死亡时间都有档案记录。我们现在看到的正史记载,有很多史官们的臆测在里面。

永泰公主李仙蕙,《新唐书》的“公主传”部分说她被武后所杀:“永泰公主,以郡主下嫁武延基。大足中,忤张易之,为武后所杀。”但是后来的考古发现可以直接否定这个记载。1960年至1962年期间对陪葬于乾陵的永泰公主墓(实为夫妻合葬墓)进行了抢救式发掘,收获极为丰富。永泰公主的墓志铭揭示,她比正史记录了死亡时间晚一天,而且死时怀有身孕。又据遗骸复原方面的研究,专家推测公主很可能是死于难产--如果此说成立,那死亡原因就不是所谓自杀、杖杀、缢杀。

墓志铭所说的死亡时间仅仅比正史记载推后一天,因此我们依然可以确信,永泰公主是因为这个案子而死的,很可能是一下子失去了兄长和丈夫,承受不了这种打击,难产而亡。但是墓志铭却没有一个字提到公主的死因,哪怕是暗示她和丈夫武延基被奸人宵小所构陷,这样的语句也没有。显然,墓志铭是有难言之隐。

中宗李显登基后,在乾陵为自己这一儿一女大修了陵墓,把原来的坟墓从洛阳迁到这里,超规格安葬。儿子追封为懿德太子,女儿追封为永泰公主(死时是郡主)。永泰公主的墓志铭由当时很受中宗信赖的大臣徐彦伯撰写。当时天下早已是李唐的天下,武则天也已经入土为安了。如果说给永泰公主撰写墓志铭时依然有什么忌讳,那顾忌的不应该是武则天,更不会是二张,只能是皇帝李显。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25 23:57:12 +0800 CST  
◇◆◇◆◇◆◇◆

贴一下史料:

《大唐永泰公主墓志铭》 (从百度百科上转来的)

太常少卿兼修国史臣~徐彦伯~奉勅撰


臣闻绛河南澳,天女悬于景纬;湘巌北渚,帝子结于芳云。是以彼莪者 唐,赞肃雍之礼;坎其击鼓,殷作配之仪。则王姬之宠灵光赫,其所由来者尚矣。

公主讳仙蕙,字秾辉,高祖神尧皇帝之玄孙,太宗文武圣皇帝之曾孙,高宗天皇大帝之孙,皇上之第七女也。倬矣帝唐,现哉神圣,故以轥轹于王表,葳甤于□国□矣。

公主发瑶台之光,含珠树之芳,蓄兑灵以纂懿,融须编而启祥。神授四德,生知□行,郁穆韶润,清明爽烈,琼蕤泛彩,拂秾李之花;翠羽凝鲜,缀香苕之叶。是以奉言彤史,承训紫闺,敏学云□,雕词锦缛。歌庶姜之绝风,吟师氏之明诰。动必由礼,备保傅之容;言斯可则,兴后皇之叹。慧志罔渝,韶音允塞,天光诞集,楙册遄开,宠盛簪珥,邑延汤沐,大启平阳之园,俄闻单伯之送。
(这一大段都是在赞扬公主的各种美好品质)


以久视元年九月六日,有制封永泰郡主,食邑一千户。(久视元年9月6日,武则天下制封她为郡主)

嗣魏王武延基,濯龙英戚,嘉鱼硕望,□乐攒于厥躬,琳琅夺于群寳。阙父之子,独预王姻;齐侯之家,仍为主第。结缡星□,□粹河洲,宝弓藏椟,纷泌泉之上;神珰蕴笥,烁炎库之庭。紫罽盈軿,黄珪委绶,泽□□锁,番奁凝镜,蔚金翠于西城,降歌钟于北阙。
(这一段夸赞武延基)


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女娥篪曲,乘碧烟而忽去;弄玉箫声,入彩云而不返。
(这一段极有史料价值,说公主忽然丧偶,而她当时还怀有身孕,很快也去世了)


呜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
(指出了死亡时间)


皇帝在昔监国,情钟筑馆,悲苍昊之不仁,叹皇罃之无禄。宝图伊始,天命惟新,顾复兴念,追崇峻典。铜岩北麓,剑水东湍,赋列千乘,家开万井。疏彤壤之赡腴,锡□泉之首命,读平原之诔,已彻神明;循谷也之篇,竟闻同穴。
(说皇帝李显如何伤痛,下令将二人合葬)


以神龙元年追封为永泰公主。
(李显在登基后下令追封,从郡主升级为公主)


粤二年岁次景午五月癸卯朔十八日庚申,有制,令所司备礼与故驸马都尉合窆于奉天之北原,陪葬乾陵,礼也。
(到了神龙二年五月,李显又下令将永泰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迁到乾陵。)



缟驾纷纷,頳旌扫云。香袿□灭,哀挽风分。红癣浓兮碑字古,苍山合兮山道曛,珠襦玉匣竟何向,石马陵边皇女坟。

其铭曰:宝系重光,葳甤焜煌。于穆不已,明明天子。克诞王姬,颜如桃李。桃李伊秾,王姬肃雍。柔嘉弈德,婉嫕其容,其□允淑,既温而肃。铣镜含葩,琼蕤可掬。委委蛇蛇,如山如河。风栖楼柱,龙盘织梭。百行无阙,降嫔登月,双带结缡,六珈环发。神剑难驻,仙云易歇。仙云歇兮恸睿情,玉管颻扬无留声,蟏蛸飞兮锦笥灭,蝘蜒去兮银墀倾。哀缟挽兮露□解,徂灵輴兮日少晶。奉天山兮茫茫,青松黛栝森作行,泉闺夜台相窅窱,千秋万岁何时晓?

。。。。。。。。。。。。。。。。。

注意,这篇墓志铭通篇 没有 提到小人进谗言陷害公主这种内容。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26 00:19:3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1)又一场家庭悲剧--03

【一种新的假设】

实际上,三个年轻人之死归咎于武则天这种说法,早已有人提出质疑。黄光任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李重润与武延基可能发生了争斗,而他们之间的内斗危及到今后李、武两家的团结,所以太子李显以及武则天不得不对二人进行严惩,永泰公主则因此惨剧伤心而死。

黄光任指出,二张虽然得宠,但并不是什么碰不得的大人物。实际上那时常有大臣因此进谏,并且给二张难堪。武则天虽然不肯冷落二张,但也没有难为过那些大臣,有时候还要耐着性子对进谏者给予奖励。右补阙朱敬则甚至进言说:某个侍卫夸自己阳具壮伟,因此也想进奉宸府当差,陛下你看这影响多不好啊。武则天呢,听了朱敬则的话并没有生气,还赏赐他一百匹绸缎。由此可见当时人们议论二张的言论是相当大胆的。

相反,李重润和武延基两人倒未必有史书上暗示的那么亲密无间。从常理推测,李显一家被武则天流放房州长达十四年,而这期间,恰是武延基的父亲武承嗣风光之时。武承嗣呢,则是一直谋求太子之位。当武则天把李显从房州接回来后,武承嗣就深受打击,不久病死。如此看来,武延基和李重润两人真能和睦相处吗?恐怕未必。实际上就连正史上也透露,二人在那次议论二张的时候“忿争不协”。他们很可能并非如正史上暗示的那样是一起在痛骂二张,而是争锋相对、互相争斗。李显和武则天之所以对他们痛下杀手,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闯了祸。

我认为黄光任的这些分析很有道理。与正史结合起来考虑,我的假设是:李重润和武延基可能发生了相互争斗,惊动了武则天。武则天让李显自己处理儿子,结果李显居然杀了李重润,很可能是逼令自杀。于是重润自缢而死。为了顾及武、李两家的前途,武则天也就不得不对武延基采取极端手法,下令将他杖杀。永泰公主深受打击,难产而死。这就是为什么正史上对这个案子的说法会有好几个版本。

这实际上是一起武、李两家内部的严重悲剧,但是这三人的死亡并没有白死,他们是拿生命换来了李显与武家的和谐。此后李显一家与武承嗣的儿子们、与武三思一家,都有密切联系。李显登基后,武承嗣、武三思两家都声势显赫。

其实考察史料,李显对自己的几个儿子都相当薄情,只对女儿们特别宠爱。这很可能是出于太子或者皇帝的本能。李重润是李显唯一的嫡子,但这个孩子一出世就被唐高宗立为“皇太孙”,从皇权角度看,他倒成了李显的对头。中宗逼死重润,究竟是真的出于对武则天的惧怕,亦或是他对重润也有一定的排斥,就说不清了。

中宗登基后,对庶长子李重福简直视若仇敌,把他打发到外州担任刺史,不许他进京朝见。这与太宗、高宗对庶子的态度如出一辙。中宗对新立的太子李重俊也十分冷落,不给他撑腰,最终导致重俊起兵造反。

李重润之死,损失最大的是韦皇后,令她丧失了唯一的亲生儿子。如此一来,纵使韦后也有强烈的揽权之志,但没有亲儿子这张王牌,与庶子的关系又很差,所以终究无法复制武则天的成功。武则天称帝后固然极力抬高武家,但始终也没有明目张胆地放弃李姓的亲生儿子--李旦一直都是皇嗣。而韦后呢,就不得不倚重韦氏的族人,如此便完全彻底地站到了李家王朝的对立面,所以她非但无法成功掌权,而且结局惨烈。

说回武周后期的这场家庭悲剧。李重润死时十九岁,妹妹李仙蕙死时十七岁。但仙蕙已经嫁人,并怀有身孕,而重润一直未娶。按《唐会要》,中宗在把重润葬入乾陵后,为他主持了一场冥婚,女方是国子监丞裴粹的亡女,两人合葬。


参考文章:
《永泰公主死因刍议》,作者:黄光任。本文最初刊登在《乾陵文化研究》第二辑。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26 22:03:06 +0800 CST  

永泰公主墓的壁画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26 22:19:34 +0800 CST  
@感秋华而泪:
2016-10-26 19:22:43
随便再啰嗦一句,帮助李显的人怎么都没有好下场??张柬之死翘翘,这个苏安恒也死翘翘,都是被李显所杀。
。。。。。。。。。。。。。。。。。。。。。。。。。。。。。


李显就是最大的“挺武派”,所以史书上对他也拼命丑化。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26 22:25:24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2)张易之、张昌宗


武周朝后期,撇开各种军国大事和皇权纷争,朝堂上有一个重大主题,就是武则天拼命地维护她的两个小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在二张的问题上,武则天表现得十分固执和任性,完全没有她一贯的明智作风。

或许这张氏兄弟确实有非同凡响之处。综合各种正史野史的记载,张氏兄弟俩都是一等一的美男子。张易之是“白皙美姿容”,还精通音律、会炼丹药。张昌宗被人恭维成“莲花六郎”,又说是升仙太子王子晋转世--可见张昌宗不但长相俊美,而且风度飘逸。

武则天开始宠幸二张之时,契丹叛乱正闹得头疼。也许是为了调剂一下紧张的神经?反正首先是太平公主把张昌宗介绍给了老妈。正史上说,张昌宗从此“入侍禁中。”然后张昌宗又把他哥哥张易之给拉了进来,小兄弟俩一起“得幸于太后。”史料上既然这么说,二张自然坐实了“面首”身份。当时他们都不过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年少,又善于修饰自己,“傅硃粉,衣锦绣”,既是女皇的男宠,也是洛阳上层圈子里的明星。

关于二张的史料记载相当丰富,足以让后来各朝各代的才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编排,搞出些什么“秘记”、“禁书”之类,总之是借着女皇帝的八卦,释放自己在sex方面的压抑。

张易之和张昌宗都是高宗朝宰相张行成的族孙。其实张行成在正史中是个好干部形象,尽心尽责,刚正不阿。他在隋朝时就出来做官了,在贞观年间继续受到太宗的提拔,永徽初年辅佐高宗李治,深为年轻的皇帝所倚重。张行成出身寒门,大约正是因为在永徽年间高居相位,所以他的家族就跟着兴旺起来。他于永徽四年去世,那时武则天还在忙着应付宫斗,谁又能料想到几十年后的这些奇异事件呢?

同为男宠,二张与前面的薛怀义大不相同。正史中的薛怀义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但颇有阳刚之气,而且似乎努力抗拒过自己的“男宠”身份。张氏兄弟却是心安理得地“以色事人”,并且尽情享受由此而来的奢华生活。

然而,不管是薛怀义还是张氏兄弟,做为女皇帝的男宠,与男皇帝的后宫宠妃毕竟大不相同。应该说男宠的待遇要好得多,最起码都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薛怀义有白马寺,二张有自己的府第,可能还不止一处。某些“秘史”作者想象女皇对男宠完全独占,不许他们再有别的女人,这恐怕是想当然。据《旧唐书》,张氏兄弟从武则天那里获得的赏赐,不但包括位于洛阳城里最好地段的豪宅,还有锦缎、奴婢、驼马等等;又据野史《朝野佥载》,张氏兄弟发达之后常做些横行霸道之事,强占的庄宅、奴婢、姬妾不可胜数--强占奴婢、姬妾,从侧面说明武则天并没有剥夺张氏兄弟“下班”后的性权利。

后来的杨贵妃,纵然“三千宠爱在一身”,但仍有被玄宗撵出宫去的小事故,而武则天似乎从未惩戒过二张。相反,她在人生最后几年的主要精力就耗在为包庇二张跟臣子们斗智斗勇上了--然后她还输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28 06:50:28 +0800 CST  
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2)张易之、张昌宗--02

从正史上看,张昌宗在得宠之前似乎没有官职,得宠后便飞黄腾达,封了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张易之本来已经靠门荫做了尚乘奉御(管理皇家御马),此后则封为司卫少卿。他们的父亲张希臧原本只是一个小官(雍州司户),后来就被赠了一个襄州刺史。二张兄弟同父不同母,但两个老妈不分先后,一位韦氏,一位阿臧,都跟着沾光,一起拜为太夫人。

说起张易之的母亲阿臧,也有八卦流传。《朝野佥载》上说,张易之为阿臧做了一顶“七宝帐”,用尽了各种各样的金银珠玉宝石,“旷古以来,未曾闻见”,用象牙铺床,用犀角织成簟(dian4,席子),灰鼠皮做褥子,蛩虻做毡--这到底是个啥东西?

阿臧不但享用着儿子孝敬的稀奇宝贝,而且也要养“面首”。《旧唐书》说,武则天下诏让朝中大臣~李迥秀~去伺候阿臧。李迥秀也算是当时的著名文士,后来《全唐诗》中还收录了好几首他的诗作。武则天看来也很赏识他,一度拜相。但这一时期受她重用的人当中有很多是文词之臣。武则天对于他们,似乎多了些狎昵,少了些敬重,比如这乱点鸳鸯就是一例。对于“私侍阿臧”的圣旨,李迥秀大概极不情愿但又不敢违抗。《朝野佥载》说,李迥秀干脆沉醉于酒乡,经常喝得酩酊大醉。

二张兄弟得宠,张家另外三个兄弟也跟着升官发财。不但升官发财,而且仗势欺人为非作歹。《朝野佥载》上说,张昌宗的兄弟~张昌仪~担任洛阳令,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公然卖官鬻爵。有一次,一个姓薛的人找到他的门路,奉送了五十两金。张昌仪收了薛大财主的进贡,就把他递上来的条子交给了天官侍郎~张锡~。天官侍郎就是吏部侍郎,专管官员任免。这个张锡(不是二张的亲戚)看来也是个糊涂蛋,把那条子弄丢了,就去问张昌仪到底该给谁升官。张昌仪说:“我怎么知道?反正你看到姓薛的,给他官儿做就对了。”结果张锡看到档案里面有六十多个姓薛的,干脆全部给了官职。《资治通鉴》也采纳了这个故事,做为武周朝的弊政之一。

《朝野佥载》又说,二张的另一个兄弟张昌期,有一次在长安万年县的大街上碰到一个女子,动了色心,就命令家奴把她强抢了回去。那女子的丈夫到铜匦投书喊冤,结果去了三四次都没用。张昌期后来还把这位倒霉的丈夫抓起来,送到万年县的县衙,诬告了一个罪名,判了死罪。

《朝野佥载》还说,张昌仪常对别人讲:“丈夫当如此:今时千人推我不能倒;及其败也,万人擎我不能起。”

如此看来,这几位张家兄弟确实闹得人神共愤,而给他们撑腰的武则天当然也难逃其咎。但还是要指出,记载这些事情的《朝野佥载》是一本笔记小说,作者张文成(张鷟)对武则天和武周朝都抱有敌意,所以这些故事的真实度得打个折扣。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30 12:43:2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2)张易之、张昌宗--03

随着武则天对二张的宠溺越来越过份,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高。皇帝沉湎于享乐,大臣们反对是完全应该的。有人肯出声,说明武则天的朝堂上风气健康。不过,武则天在这件事上表现可不太好,对那些谏言总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

比如老臣王及善,本来已经退休在家。契丹叛乱期间,武则天找王及善进行政务咨询,对他十分欣赏,留在朝中当了宰相。王及善受不了二张恃宠而骄的嚣张气焰,几次给皇帝提意见,但武则天敷衍说:“卿如果闲来无事,不如跟我们大家一起玩儿吧。政务就别管它了。”王及善气得请假在家,结果请假一个月,武则天问也不问一声。王及善仰天长叹:“哪儿有皇帝一个月都不见宰相的道理啊?”于是提出退休。可是退休申请交上去三次,三次都被武则天拒绝。再后来,王及善在任上去世了,武则天废朝三日,追赠益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武则天大约是为了能名正言顺地和张氏兄弟一起玩乐,先是搞了一个控鹤府,不久又把控鹤府改为奉宸府,让张易之当了“奉宸令”。不但如此,她还下令再选美少年充实其中。还真有男子很愿意进这个奉宸府。这下子朝中的谏官坐不住了。

硃敬则(朱敬则)当时担任右补阙,是谏官之一,就“奉宸府”一事给皇帝提意见。不过他说得相当委婉:“情欲嘛,大家都有,区别在于贤者懂得节制,不会搞得太过分。陛下你搞几个内宠,臣也不反对,可是我看陛下有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这几个已经足够了。最近我听说,上舍奉御柳模自认为长得漂亮,左监门卫长史侯祥云说自己阳具壮伟、比薛怀义还好,都主动愿意进奉宸府供奉。这种不合礼仪的话已经嚷嚷得满朝都在传了。臣是谏官,不敢向陛下隐瞒这些情况。”
(《旧唐书》:右补阙硃敬则谏曰:“臣闻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嗜欲之情,愚智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则前圣格言也。陛下内宠,已有薛怀义、张易之、昌宗,固应足矣。近闻上舍奉御柳模自言子良宾洁白美须眉,左监门卫长史侯祥云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专欲自进堪奉宸内供奉。无礼无仪,溢于朝听。臣愚职在谏诤,不敢不奏。”)

在二张的问题上,武则天虽然很任性,好在她并不昏。比如听了硃敬则的谏言,她当时就很淡定地把他夸赞了一番,说:“非卿直言,朕不知此。”又赏赐了一百段彩锦。后来硃敬则被武则天一路提拔,到长安三年还以正谏大夫的职务同平章事,做了宰相。

张氏兄弟因为和皇帝太亲近,对朝政自然会有影响。从史料上看,二张并没有干预国家的军政大事,但是对一些人际关系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不但武三思、宗楚客等人要巴结二张,后来就连李显、李旦、太平公主这几个武则天的亲生儿女也对二张有所表示。他们联名上表,请求封二张为王。武周朝并无异性王,就是武则天的那些李姓儿孙,虽然有王爵,但他们都被赐姓武氏了。总之武则天不同意给二张封王,结果李显他们就再次请求。这兄妹几个提议给二张封王当然是没安什么好心,而武则天大概也知道胡乱封王的后果,就是不同意,但后来到底给二张赐了爵位:张昌宗为邺国公,张易之为恒国公。

武则天为了二张,曾经把杨弘武的两个儿子贬出洛阳。杨弘武是高宗朝的宰相、隋朝红极一时的越国公杨素的侄子。武周时,杨弘武的两个儿子都在皇家后勤部门做官。据《资治通鉴》,杨元亨为“司府少卿”,杨元禧为“尚食奉御”。杨元禧以前得罪过张易之,结果就遭到报复。

张易之在得宠前担任“尚乘奉御”,与杨元禧算是半个同事,估计就是那时候结下的梁子。总之,张易之跑到武则天那里大进谗言,说杨元禧是杨素的后代,而杨素是隋朝逆臣,子孙不应做近侍。武则天立刻满足了小男宠的要求,就以“杨素及兄弟子孙已下,并不得令任京官及侍卫”为理由,让杨元亨去做睦州刺史,杨元禧去做贝州刺史。好在,睦州在江南道,贝州在河北道,都不是偏远地区。

武则天左迁二杨的制书《停杨素子孙京官侍卫制》居然被保留了下来,收入《全唐文》。大约这份制书不仅仅是下令贬官,而且颇有几句她自己的心声。她在制书中说:“朕接统百王,恭临四海,上嘉贤佐,下恶贼臣,常欲从容於万机之馀,褒贬於千载之外。”

“从容於万机之馀,褒贬於千载之外。”这时的她虽已过了古稀之年,却是如此地自豪、自负。想必是年轻俊美的二张兄弟给了她极大的满足,不单是身体,也是精神上的满足。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31 21:53:26 +0800 CST  
~~接着贴正文,下一章~~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3)男宠保卫战--01


武周朝大体分为前后两期,后期从圣历元年接回李显算起,直到神龙政变,共七年。这段时间朝中最显眼的人物恐怕就是张易之、张昌宗了。已经步入晚年的武则天,也在这个时期大肆追求个人享乐,在二张的陪伴下频频举行宫廷宴会。看起来老太太很喜欢热闹,这些宴会往往有多人出席,除了二张之外还有武家宗亲和大臣们。另外,虽然正史上没说,但是估计这种场合也少不了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上官婉儿这些人物。所以后来中宗、睿宗做了皇帝,都很会玩儿。

很多人可能会想象武则天和二张的“床第之欢”,但以常理推测,恐怕多数时候这些人还是在公开场合聚众玩乐。《旧唐书》上说,武则天在这种宴会上常命人以嘲戏公卿为乐--想必是她在朝堂上被这帮大臣搞得一肚子气,又不好乱发火,到这时终于可以发泄一番。如果是在内殿聚会,还会听曲子、玩儿游戏。史书上记载当时流行一种叫“樗蒲”的赌博游戏,武周的宫廷里玩得热火朝天。武则天出手大方,赏赐无数。

正是在这类场合,有好事者恭维张昌宗是升仙太子王子晋转世。武则天也会凑趣,就让张昌宗在庭中来个现场表演,披上羽衣,乘坐在木鹤上吹箫,仿佛王子晋羽化成仙、升入半空。观众中有不少诗文高手,就纷纷写诗称赞--我看这完全是一则佳话,多有情调啊。

武周后期,武则天愈发提倡文辞之风,而大臣当中也多有热衷此道者,趁机聚在一起探讨诗歌创作。这个时期武周朝的文学精英们还编撰成了一千三百卷的大型百科全书《三教珠英》,应该说是一项重大成果。至于二张,也算是这些文化活动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所以一些词臣与二张关系密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据说二张并不擅长作诗,他们名下的作品都是宋之问、阎朝隐代笔。

围绕着二张,满朝文武渐渐分成了两类。一类大臣可称之为“冷脸派”,对两个男宠坚决排斥;还有一类是能跟二张玩儿到一起去的,姑且称之为“热脸派”。需要强调的是,“冷脸派”中的一些人后来发展成了强硬的“倒张派”,非要把这俩小子抓进大牢不可,最好杀了才称心如意;可是“热脸派”却并没有成为针锋相对的“保张派”。他们跟二张交好主要是看武则天的面子,其实才不关心二张的死活。但因为这些人政治敏感性不强,在李唐复辟后就吃亏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1-03 11:42:1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3)男宠保卫战--02

“热脸派”留下了几个故事。比如,他们为了表示谦卑,管张易之叫”五郎“,张昌宗叫”六郎“;吉顼给二张指点过迷津,让他们在武则天跟前帮李显说话;前面提到的宋之问,是个水平很高的诗人,因为总是帮二张代笔写诗,就被《朝野佥载》说成是帮张易之捧尿壶;宰相杨再思夸张昌宗长得美,说:“不是六郎象莲花,应该是莲花象六郎。”结果张昌宗得了“莲花六郎”的美名,而后来杨再思却因为顺着武则天的意思保护二张,被人骂成“两脚狐”;至于武三思,因为恭维张昌宗是升仙太子转世,也被史书讥讽为阿谀奉承。

“冷脸派”的故事就更多了。这一派人物往往大胆,只认道理,不认皇帝。比如宰相韦安石,有一次出席内殿的宴会。那天张易之带了几个蜀地来的商人在皇帝面前赌博游乐,很没规矩,“言辞犯礼”。韦安石就说:“商贾贱类,不应该参加这种宴会。”接着不由分说,就命令左右把那几个蜀商给逐出殿外。当时在坐的人都变了脸色。武则天是啥反应?史书上没说,估计是强忍着没发脾气。后来大臣陆元方赞叹到:“此真宰相!”(《唐会要》:长安二年,鸾台侍郎韦安石,尝于内殿赐宴。张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数人,博于上前,言辞犯礼。安石奏曰:“商估贱类,不合参登此筵。”乃顾左右逐出之。时坐者失色。陆元方退而告人曰:“向见韦公叱博徒,吾等为之寒心。此真宰相。”)

宋璟也是个对“二张”不肯买账的,相反,二张倒想找机会巴结他。某次宫廷宴会,张易之恭维宋璟说:“公乃当今第一人,怎么能下坐呢?”宋璟牛哄哄地回答说:“本人才劣位卑,张卿为何说我是第一人啊?”这时旁边有个“热脸派”叫郑杲(gao3)的,插话问宋璟:“你怎么不称他五郎呢?”宋璟强硬地回答:“我又不是张卿的家奴,为什么要称他为郎?”一句话说得满座皆惊。张家兄弟后来特别恨宋璟,在武则天跟前说他坏话。好在武则天欣赏宋璟,一直不为难他。

再比如魏元忠,几次跟张氏兄弟对着干,结下了深深的梁子。魏元忠宦海浮沉,几起几落。他在来俊臣被杀后重获启用,有一段时间临时担任洛州长史。那时的洛阳令恰好是张昌仪。这个张昌仪仗势欺人,对前任长史一向无礼,不讲上下级的规矩。魏元忠到任后就把他教训了一番,让张昌仪老老实实遵守礼节;还有一次,张易之家里有一个为非作歹的豪奴落到了魏元忠手上,就被毫不留情地杖杀了。魏元忠不怕得罪张氏兄弟,因为触犯到了他们的实质利益,结果终于付出代价。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1-07 22:51:2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3)男宠保卫战--03

【魏元忠又被贬官,张说两头不是人】

魏元忠因为二张的陷害而被贬官,是武周后期的一件大事。其实这件事本来没有那么严重。当时国家基本上太平无事,连动不动就骚扰边境的突厥都来请求和亲了。可是这件官司却在朝堂上折腾得鸡飞狗跳,让一批原本尽心辅佐武则天的能臣开始萌生了别的想法。

按《资治通鉴》,此事发生在西京长安。武则天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只有晚年回过一次长安,住了两年多。

武则天有心提拔二张的另一个弟弟张昌期,让他当雍州长史。可是身为宰相的魏元忠不同意,说应该让薛季昶来担任。武则天说:“朕想让季昶做别的官。这个雍州长史给张昌期如何?”

另几位宰相一看皇帝都这么明确表态了,赶紧表示同意,只有魏元忠坚决反对,说:“昌期不行!他年轻不懂政务,先前做岐州刺史,就搞得户口大逃亡。雍州是京城所在,事情更多,昌期哪里比得上薛季昶?”武则天给他反驳得无话可说。

可是魏元忠并不见好就收,反而趁机进谏,说:“臣身为宰相,不能尽忠死节,致使陛下身边小人当道,这是臣的罪过。”

武则天听了这话很不高兴,张家几兄弟对魏元忠就更恨了。他们想方设法要整魏元忠,终于抓到一个机会。正好武则天那阵子身体不适,张昌宗就趁机诬告,说魏元忠和另一个大臣高戬在背后说皇帝的坏话,说她已经老了,不如跟着太子干。

张昌宗想必对武则天的心思了如指掌,知道她最忌讳什么,所以这句谗言一说就灵。武则天果然大怒,下令把魏元忠和高戬抓起来。不过她还是给了魏元忠一个申辩的机会,让他和张昌宗当庭对质。

事情发展到这里,忽然牵出了另一个人物,就是大才子张说(yue4)。张说当时已经做到凤阁舍人(中书舍人),是个五品高干了。张昌宗私下找到张说,许诺让他继续升官,让他做个伪证,诬陷魏元忠。张说答应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1-10 22:23:3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3)男宠保卫战--04

继续说魏元忠:

第二天,张昌宗和魏元忠在朝堂上对质,李显、李旦等都被武则天叫来旁听。二人对质自然是没有结果,于是传张说上殿。

结果张说在半路上被几位大臣拦住了。宋璟对他说:“兄弟,你可不要做错事哦。哪怕你今天因为得罪了皇帝而遭流放,那是光荣,以后万代敬仰。你可要想好啊!”

张廷珪跟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宋璟说得可都是至理名言啊。

刘知几是个史官、历史学家。他警告张说:“不要在历史上留下恶名哦,会连累子孙的。”

张说想必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结果在最后关头决定跟二张划清了界限。在朝堂上对质时,他忽然“反水”,不肯帮着张昌宗作伪证,反而替魏元忠喊冤。

武则天大概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所以对张说很不满意,说他是个“反覆小人”,还派出有酷吏作风的武懿宗对张说进行审问。可见她那时也希望张说出来能作个伪证,以便名正言顺地严惩魏元忠。好在张说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变卦。

后来,更多大臣替魏元忠喊冤。不但硃敬则有奏疏,就连“最牛老百姓”苏安恒也再次上书,对皇帝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警告。

苏安恒说:“陛下革命之初,表现还不错,可是暮年以来,总被小人蛊惑。特别是魏元忠被捕下狱,这件事影响很坏。况且现在赋役烦重,百姓凋弊,陛下还要这么纵容小人,大搞冤案,就不怕人心不安、生出变故吗?到时候皇宫内发生流血政变,陛下将如何抵御?”(“陛下革命之初,人以为纳谏之主;暮年以来,人以为受佞之主。自元忠下狱,里巷恟恟,皆以为陛下委信奸宄,斥逐贤良。忠臣烈士,皆抚 髀于私室而钳口于公朝,畏迕易之等意,徒取死而无益。方今赋役烦重,百姓凋弊,重以谗慝专恣,刑赏失中,窃恐人心不安,别生它变,争锋于硃雀门内,问鼎于大明殿前,陛下将何以谢之,何以御之?”)

联系到一年多以后的神龙政变,不能不佩服苏安恒的敏锐。不知道武则天看到这份上书时怎么想,反正张易之看了,气得想把苏安恒抓起来杀掉,但终究没有如愿。正史上说,当时有几个朝官硃敬则、桓彦范、魏知古保护了苏安恒,但如果武则天真的下决心杀他,谁也拦不住。想必这份上书还是对武则天有所触动。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1-11 22:33:3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3)男宠保卫战--05

武则天到底把魏元忠贬了官,一下子贬到岭南的高要县去当县尉。魏元忠向武则天辞行时,指着当时也在场的张易之、张昌宗,恳切地说:“陛下呀,这两个小子以后终将是祸害啊。”(“此二小儿,终为乱阶。”)

二张听了这话,赶紧跪下来喊冤。武则天对他们说:“元忠已经走了!”(“元忠去矣!”)不知道当时武则天看着魏元忠的背影,究竟是种什么心情?

魏元忠虽遭贬官,好歹还有个官职。高戬和张说却都被流放岭南。

可是这件事还折腾个没完没了。魏元忠准备去偏远地区赴任,京城里一帮朋友给他在郊外饯行,张易之又趁机对皇帝进谗言,说这帮家伙搞谋反。武则天立刻下令监察御史马怀素审理此案。她还给马怀素施加压力,说这个案子证据确凿,你快点儿审,赶紧给我答复(《通鉴》:“兹事皆实,略问,速以闻。” )--从武则天这个态度就看出,她当时很不情愿放过魏元忠。

但是马怀素顶住了皇帝的压力,坚决表示他们只是朋友送行聚会而已。马御史还趁机进言,对武则天讲了一通大道理,说陛下你操持着生杀权柄,你想给谁定罪,直接定罪就是了,可既然是让我来(遵照程序)审案,我怎敢不以实相告呢?(“陛下操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若命臣推鞫,臣敢不以实闻!”)武则天听了这话倒也顺耳,就此作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马怀素后来在玄宗朝以文才显达,并成为玄宗的侍读。从此时他处理魏元忠案的表现来看,其品格与见识确实都非常出色。

从魏元忠贬官一事来看,武则天虽然已在“昏君”的边缘打转转,但头脑还算清醒。同时,朝中反对二张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一批能臣与武则天已经是离心离德了。

魏元忠贬官的风波终于结束了。武则天这时又带着朝廷从西京长安返回东都洛阳,让建安王武攸宜留守长安。她回洛阳的决定是否与魏元忠案有关?不得而知。但从客观上看,洛阳地区粮食供应更加充足,交通更加便利,所以搬回洛阳,无论对朝廷来说,还是对长安地区的百姓来说,都是件好事。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1-21 23:43:16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