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呼唤——全面解析神话、传说与历史的一种尝试(草稿帖)

@wxphm 2016-08-22 01:47:59
学习,长知识。谢谢楼主
-----------------------------
首先感谢朋友一直支持本帖!

对于朋友前提出的问题,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第一,上古社会人的死亡率奇高,这是肯定的,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危险以及伤口的感染和疾病,还有妇女的生产本身都会很容易夺去人们的生命,相当一部分人无法活到成年的时候。

第二,要说先民们是否怕死,那是肯定的,是人都怕死。但是我认为先民们对杀戮原罪的恐惧,并非简单的来自于个体所遭受的死亡威胁,而主要来自对于群体安危的担心。

在上古时代,具体的说就是父系社会建立之前的时代,基本上是没有“个人”的观念的。上古人类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无条件的属于氏族或者部落,没有属于个人的财产,也没有属于个人的家庭。

现代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之一,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在对澳大利亚仍处于母系社会的土著居民做出充分研究后得出结论:史前母系社会中,“世系是按母系下传的,子女均属于母亲的氏族。。。。。。从理论上说,一个婚级中所有的男子统统是允许与他们通婚的那一婚级中所有女子的丈夫。”——引自摩尔根《古代社会》

因此,对于原始群婚制所产生的子女而言,氏族A中所有的同婚级男子都是与之通婚的氏族B中所有同婚级女子的丈夫,而氏族B中所有同婚级男子也是氏族A中所有同婚级女子的丈夫。

在这种婚姻制度下,氏族A的女子所生下的子女称呼本氏族中所有与其亲生母亲同辈份女子为“妈妈”,而称呼氏族B中所有与其亲生父亲同辈份的男子为“爸爸”,因为在理论上,父母和子女都是“随机产生的”,无法分辨究竟是哪一个男子让某个女子怀孕生下某个子女。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财产均按母系原则有氏族统一继承,没有私有产权的概念。

所以,我们作为现代人首先要理解的是:上古先民是最“无私”的,他们恐惧野兽之主,主要的是因为担心野兽之主降怒于整个氏族或是部落,而绝非仅仅为个人安危担心——因为的氏族中生活着他(她)的父母们、妻子们、丈夫们。母系社会中没有小家庭,只有大家族。

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到,猎人们的恐惧和原罪感是一种整体的意识,他们恐惧的不是自己这个个体的死于非命,而是担心被激怒的野兽之主惩罚自己的部族——降下自然灾害、使兽群远离自己的部族、降下瘟疫、甚至使部族中的妇女不再生育等等。

正是因为这种集体性的担忧和恐慌,才导致祭司阶层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事实上,我们在石器时代岩洞壁画中发现的大部分巫术内容的壁画,都是巫师们为了避免氏族或部落的灾难而进行的交感巫术意识。其主要内容在于通过与野兽之主的沟通,避免灾害发生,使猎人继续可以收获更多野兽,使本部族繁衍兴旺。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2 23:08:26 +0800 CST  
@wxphm 2016-08-22 01:47:59

首先感谢朋友一直支持本帖!
对于朋友前提出的问题,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第一,上古社会人的死亡率奇高,这是肯定的,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危险以及伤口的感染和疾病,还有妇女的生产本身都会很容易夺去人们的生命,相当一部分人无法活到成年的时候。
第二,要说先民们是否怕死,那是肯定的,是人都怕死。但是我认为先民们对杀戮原罪的恐惧,并非简单的来自于个体所遭受的死亡威胁,而主......
-----------------------------
至于献祭活人的问题,笔者则认为其中的原因还要复杂一些。

以活人为祭品,这个应该是献祭仪式中的最高等级。被用来献祭的,往往是比较贵重的人物。比如部落长老的头生子、勇士或是美女。而献祭活人的目的,正如朋友所猜测的,很可能具有“转移”灾害的用意,也就是“替罪羊”的原型。

先民们也许正是通过将本氏族中某个人献祭给野兽之主,来换取野兽之主平息愤怒,从而不至于降下灾祸给不断杀死野兽的猎人部族。因此这个人必须比较珍贵或者重要,否则不容易平息神的愤怒,而在早期的献祭仪式中,被献祭的人的血肉也可能被部落亲属们分而食之——吃人,并不是为了解决饥饿的问题,而是为了让牺牲的族人继续以某种形式存在于其余人的生命中,这是一种为了祭神和怀念而进行的仪式性谋杀,血腥而神圣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2 23:22:52 +0800 CST  
@wxphm 2016-08-22 01:47:59

至于献祭活人的问题,笔者则认为其中的原因还要复杂一些。
以活人为祭品,这个应该是献祭仪式中的最高等级。被用来献祭的,往往是比较贵重的人物。比如部落长老的头生子、勇士或是美女。而献祭活人的目的,正如朋友所猜测的,很可能具有“转移”灾害的用意,也就是“替罪羊”的原型。
先民们也许正是通过将本氏族中某个人献祭给野兽之主,来换取野兽之主平息愤怒,从而不至于降下灾祸给不断杀死野兽的猎人部族。......
-----------------------------
而人祭和食人的另一种可能性,则是用以再现“神”被谋杀的并被“吃掉”的神话场景。前面讲过,狩猎民族的神是用来被“吃”的,祭司们通过不断重复这一神话场景,来让族人不断的处在这种对原初谋杀的情境中。注意,这个仪式性谋杀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回忆”神的被杀,而是说在巫师降神并组织杀死“神”的仪式的同时,所有的参与者都同时回到了那场原初谋杀所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在交感巫术中,没有时空的界限,在仪式中,瞬间意味着永恒——巫师带领大家回到了那个神圣的时刻的开始,这不是“回忆”那场原初的谋杀,也不是“重现”那场谋杀,此时此刻,巫师和族人就在那原初谋杀发生的时刻,被杀死的牺牲者就是神本身,而所有参与者就如同他们传说中的祖先一样,通过杀死“神”而获得了自然的赠与。

在这种巫术场景下,笔者猜测应该是由“装扮”成神的人来作为被献祭或是被吃掉的牺牲。牺牲会被穿戴成想象中的“神”的样子,也许是野兽的形象(正如我在前面所讲到的,最初的神大多为动物的形态,特别是与狩猎直接相关的神祇,比如近东狩猎大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原始形态即为熊和鹿)。

笔者认为这些被打扮成的野兽形象的牺牲会被先民们在祭司的带领下撕成碎片,并被吃掉(有点恐怖)。

笔者之所以这么猜测,是参考了色雷斯酒神节神话中的一个故事:不相信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国王彭透斯被包括自己母亲在内的酒神女信徒们当做野兽而撕成碎片——笔者认为这个故事的原始形态,很可能是上古祭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将人打扮成动物的形态作为神或是神的对立面,然后将其杀死并分食,从而获得某种“神力”或是神的尸体中所产生的养份。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2 23:55:46 +0800 CST  
再次说明一下本帖的写作方法:

正文部分仅在每周六、日更新,周一到周五笔者只是针对网友的问题做一些反馈,或是补充一些其它方面的内容,以作为正文之外的拓展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3 00:00:17 +0800 CST  
今晚最后一顶!祝大家晚安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3 00:30:37 +0800 CST  
大家上午好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3 08:03:28 +0800 CST  
各位网友晚上好!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3 20:51:54 +0800 CST  
up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3 21:21:06 +0800 CST  
自顶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3 21:46:35 +0800 CST  
up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3 22:40:30 +0800 CST  
今晚最后一顶,祝大家晚安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3 22:54:51 +0800 CST  
各位网友上午好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4 08:18:56 +0800 CST  
大家晚上好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4 20:25:36 +0800 CST  
up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4 20:58:03 +0800 CST  
看到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不要认为史前史不是历史。。。。。。不要认为文字创造了历史”——费尔南.布罗代尔(布罗代尔为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法兰西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4 21:17:32 +0800 CST  
@听风的呼吸 2016-08-24 21:40:07
有说法女娲可能是男人,女娲是姓氏
-----------------------------
老朋友来捧场啦!先欢迎一下!

本帖中所研究的“女娲”,不见得就是一个特定的人物。很可能,“女娲氏”就和“共工氏”、“神农氏”一样,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代一个族群,“女娲”有可能是曾经一个大族长的名字,也可能只是后世为了崇拜先祖的需要而给出的一个“名祖”——也就是命名祖先。

当然,“女娲”从“女”并不能说明女娲就是女人。上古姓氏都是从“女”的,比如姚、姜、姬等等。笔者认为这些主要还是对于母系时代按照母亲血统来追溯家族血脉方式的继承。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4 21:52:00 +0800 CST  
@听风的呼吸 2016-08-24 21:40:07
有说法女娲可能是男人,女娲是姓氏
-----------------------------
史前母系氏族的族长并非一定是女性。所谓“母系氏族”,顾名思义,主要指的是家族的传承和财产的继承以母亲一系来计算,这是与根据父亲一系来计算的“父系氏族”的主要不同。

但是,以本帖目前所涉及的内容而论,华夏大地广泛存在过女神信仰这一点应该是无疑的,已经被各地出土的史前文物所证实。

当然,石器时代的女神并不见得就叫做“女娲”。“女娲”在这里只是一个符号,具体叫不叫这个名字不重要,本帖主要力图还原大背景下的大历史构建,目的在于去追寻一个失落的时代,而不会去进行具体章句字词的寻根。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4 21:59:40 +0800 CST  
方才网友讲到的关于“女娲氏”的问题,让笔者感觉还需要进行一点补充说明:

再次强调一下,本帖中所追溯的时间范围,上迄旧石器时代晚期,下至东汉末年,跨越的时间以数十万年计算,所以,朋友们在阅读本帖时,首先需要跳出有文字历史以来的诸多限制,也就是笔者在前面所强调的:要走出文本文献对于我们思维的限制,要多从第三重证据(民俗传统)与第四重证据(考古发现的非文字性文物和图像)出发来研究人类大历史,而非文字小历史。

“女娲”这个名字,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如果《山海经》的记载真的可以追溯到殷商晚期,那么也只能证明在殷商晚期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女娲”这个名字。但是在殷商之前呢?是否也有“女娲”的叫法?

要知道,相对于整个大历史和起源自旧石器时代的女神崇拜而言,殷商时代是相当晚近的年代,,有文字的人类文明史相对于无文字的史前史而言,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而已。


还是要引用我刚刚在前面所引述的布罗代尔的话:“不要认为文字创造了历史”。

文字在记录了一部分历史的同时,毁灭了更多的历史记忆。所以,请不要套用文字小历史中的条条框框去限制对史前大历史的探寻。

比如,“女娲”这个名字,是文字记录下来我们后人才知道的,即便是现代社会口传历史中的“女娲”,其实也离不开文字记录的影响。就好比我们现在只知道一个叫做“女娲”的大神拯救了世界,创造了人类。那么在几万年甚至十万年前,“女娲”也被叫做“女娲”么?一百万年前呢?“女娲”也叫“女娲”么?

也许这么叫,也许不这么叫。我们都无法知晓了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的是,我们的祖先曾经经历过漫长的女神崇拜时代,这个是可以被考古证实的。

所以,名字只是符号,我们要追寻的是先民的信仰和生活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4 22:34:36 +0800 CST  
前面一段话,不知道笔者是否讲清楚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要摆脱文字小历史的束缚很难,要摆脱现代人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式更难。

笔者自己也不断受到困扰,很多想法只是模模糊糊的产生,并不能清晰的表达出来。我还需要继续学习。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4 22:37:32 +0800 CST  
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
楼主 执着的尘埃  发布于 2016-08-25 20:19:00 +0800 CST  

楼主:执着的尘埃

字数:136304

发表时间:2016-08-14 00: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11:06:28 +0800 CST

评论数:65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