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椅子侃史】清朝兴衰三百年(客观通俗,幽默正史)

@雨曦燕偻 554楼 2013-10-26 20:13:52
《清朝兴衰三百年》 易读*整!}理[版
http://www.xunlei-mz.net/art_18400_8713.html
.
-----------------------------
朋友是你整理的吗?小弟感谢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0-26 21:12:52 +0800 CST  
关于矿监的故事咱们就暂告一段落,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分析矿监这件事情。

有什么好分析的?这帮矿监及其党羽无恶不作,激起全国民变数十起,好事不做坏事做绝,万历却纵容他们为非作歹,昏君!

对,这帮矿监胡作非为激起辽东、山东、天津、荆州、福建、陕西、山西、云南、广东乃至北京数十起大大小小的民变,民变的范围遍及全国,毫不偏激的说:

哪里有矿监,哪里就有民变。

不仅欺压百姓,他们在地方官员头上也是作威作福,对于反对他们的正直官吏,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因为上书而被捕入狱的:辽东参将梁心、山东福山知县韦国贤、陕西富平知县王正志、湖广检查佥事冯应京、陕西咸宁知县满朝荐等;

因为与矿监不和而被诬陷入狱或贬职的:辽东海防同知王邦才,参将孟阳(这两个是兵变的将领,被诬陷贪污)、辽东总兵马林等;

单单陈奉在荆州收税途中被万人围殴就使得荆州武昌数地官员被免职降职无数,如果全部总结因为矿监而受到牵连的官员,这将是一个超长的名单,我也不再这里一一叙述了。

因为他们的反对,他们有的被押入了天牢关押十余年之久乃至死于狱中,有的被免职降级处以各种处分,更有被矿监诬陷而身陷不白之冤。

但是我相信,他们无悔。

人们常说二十四史是帝王的家史,讲的无非是皇帝的那些事,捎带讲讲跑龙套的开国名臣,权臣忠臣奸臣的故事。

可是在这历史的背后,在大人物的背后总会有这么一帮小人物,他们官职低微但却为自己所属的朝代呕心沥血哪怕默默无闻,我们知道他们只是因为他们那道上书皇帝痛陈时弊的奏折,然后换来的就是他们自己深陷牢狱之灾鞭笞之刑和出狱后的物是人非。

明知这样做的代价,他们仍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上书。

纵死不悔!

我喜欢把他们称为:忠臣。

为国分忧,忧天下;为民请愿,定江山。

可谓忠臣!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0-27 10:30:22 +0800 CST  
请假:今日欠更一次,文章写得很不满意,周末补上,明天恢复更新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0-28 20:19:35 +0800 CST  
矿税引发了民变、兵变、大规模人事变动等诸多事端,这让我们不禁疑惑:万历为什么要实行这一个可谓百害而无一利的政策?

狂征暴敛以供自己享受挥霍呗。

这是流传最普遍的说法,也是一般人对万历的看法。

尽管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尽管很多有关明朝历史的少儿读物也这样叙述,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客观不全面。

起码用在万历征收矿税这里不客观不全面。

万历征收矿税的原因不是上面所说的贪图享受,而是迫于无奈。

无奈的原因很简单:没钱。

一分钱可以难倒英雄汉,也同样可以难倒身为九五之尊的万历皇帝。

没钱的原因也很简单:战争。

不是花天酒地广建宫室挥霍掉的。

在1589——1600这万历统治的十一年中明帝国进行了三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或被动或主动,这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大征。

俗话说“战争一响黄金万两”,这三大征极大消耗了明朝当时的财政储备:

宁夏平哱拜之乱,支出军饷一百八十余万两;

朝鲜抗倭之战,支出军饷五百八十余万两,额外支出二百余万两,共计七百八十余万两;

四川平播州之乱,支出军饷一百二十余万两;

结合其他支出,三大征共支出两千六百余万两。

这两千六百万两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来用数据说明一下,隆庆时期明朝财政年收入二百余万两白银(纯收入),万历初期张居正改革推行一条鞭法让明朝年收入翻了一番,达到了四百万两白银。

这可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说说就能实现的。

张居正改革的十余年为明王朝积攒了大量应急的财政资金,可以说为三大征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加之万历中期经济发达明王朝的年税收收入也增长到了四百八十余万两白银,明朝此时的经济可以说是发达。

收入不少,但是开销却是出奇的大,《明史》记载了三大征之前明朝北方地区频发洪涝灾害,万历皇帝为此多次动用了自己的私人小金库(内帑)以应急。

对于洪涝灾害的支出虽然频繁,但是相比三大征的军费支出基本可以用“九牛一毛”来形容。

既然这样,我们就先讲讲万历年间的三大征吧。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0-29 20:46:16 +0800 CST  
万历三大征的第一征是万历二十年也就是1592年到1592年的平定宁夏哱拜之乱,也有史学家称为鄂尔多斯战役。

这场叛乱从万历二十年二月到八月为期六个多月便被平定,所以我才在上文说从万历二十年到万历二十年。

除了时间短暂之外,这还是一场神秘的战争。

无论是明代还是当代的明朝书籍似乎都“无意”的淡化这场战争,往往三言两语就一笔带过了了作为三大征之一的平定宁夏战役。

本该作为大胜利而大书特写的战役怎么会遭到如此冷遇?

这个咱们以后再提,我们先来了解这段历史:

叛乱的领头人叫做哱拜,是蒙古人,早年因为得罪了部落酋长致使父、兄被杀才投奔了明朝。

投奔大明后哱拜充分发挥了其蒙古人的特点:能打仗,不怕死。

凭借着这一点哱拜从马前一小兵做起,屡立战功,退休的时候干到了宁夏军区副司令员的位置。(宁夏副总兵)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0-30 20:11:35 +0800 CST  
不仅自己成为了宁夏副总兵,人家还给儿子也安排好了工作。

接我的班,接任我的职务。

换句话说,哱拜这个宁夏副总兵是可以世袭的。

哱拜在1589年退休了,同时他的儿子哱承恩也顺理成章接任了老爹的职位。

哱承恩本想好好奋斗,争取在他退休前来个光荣转正,成为一把手。

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真的一点不假,在哱承恩当上副总兵的第二年就出事了。

两个蒙古的小部落攻打洮州,洮州副总兵与之初一交锋便战死沙场。

死一个副总兵对明朝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两个蒙古小部落在边境大举抢掠也不是什么大事。

你就那么点人还能翻天不成?

小风浪是憾不动大帆船的。

可是一个人的出现令明朝改变了认识:

撦力克。

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会感到陌生。

但是我一说他的职位大家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顺义王。

人家是王爷。

不仅是王爷,人家还不是一般的王爷,首先不是老朱家的后代,其次还不是汉人,人家是蒙古王爷。

虽然是蒙古王爷,但是明朝方面是认可的。

因为这个王爷就是明朝分封的。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0-30 20:48:57 +0800 CST  
说起撦力克这个被明王朝认可的王爷,在当时是很厉害的,就像非美国公民竞选美国总统一样可以说是个奇迹。

这就使得我们就不得不说说他的家世,特别是他的爷爷。

俺答汗。

这位蒙古著名酋长曾率领十余万铁骑在嘉靖二十九年云集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

不同于其他蒙古部落的是,俺答把获得部族生活必需品的主要方式一直系希望于与明朝互通贡市而非依赖单纯的抢掠。

除了大刀,这位酋长还是有一定经济头脑的。

俺答数次请求开通贡市的建议都被当时的明朝政府断然予以拒绝。

拒绝的理由只有一个:

夷夏之辩。

在朝中官员的眼中与落后的俺答互通贡市意味着对于俺答的屈服,对明朝是一种屈辱。

有人说这是气节,但在我看来却是迂腐。

固守古板的思维方式,固守典型的书呆子理论。

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却不适应当时的明朝军事状况。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0-31 20:04:18 +0800 CST  
明朝松弛已久的卫所制度已经不复建国初的英勇,它已经很难有效的应对蒙古骑兵机动灵活的袭扰,在与俺答部交锋时往往败多胜少。

这一问题不仅使蒙古骑兵常常突破明防线进入中原地区抢掠,也直接影响到了明朝中后期的对外作战。

但是俺答的袭扰却得到了当时明军边境将领的成功阻击:

宣府总兵马芳。

比起他的儿子,他只是一个路人甲。

一个成功击退俺答部族数次进犯的路人甲。

可是这几次的失败并没有打击俺答的信心,俺答仍然不断向明朝发出互通贡市的申请。

真是奇怪,击败了明军申请贡市,被明军击败仍然申请贡市,看来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俺答对贡市的渴望了。

相比较之下明朝的态度仍然是一成不变的拒绝和敌对。

互通互通,互相沟通,一方的努力是无济于事的。

转机出现了。

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家庭纠纷向明朝投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家庭纠纷是什么)。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0-31 21:04:37 +0800 CST  
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普通朋友来了都要热情欢迎,更何况是前来投诚归顺的呢?

大同巡抚方逢时对把汉那吉的投降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举办了一系列接风酒宴等活动。

欢迎热烈并不代表接受投降,方逢时一边喝着酒一边把把汉那吉归降的消息报给了自己的上司。

总督山西、大同、宣化的王崇古。

王崇古一看这件事情还真不好处理,于是便上报了朝廷。

王崇古的报告引起了朝堂的震动,震动的原因不是因为把汉那吉的归降,而是因为王崇古自己附带的处理意见。

同意把汉那吉归降。

真正震惊的是后面这句:

以把汉那吉为纽带招降俺答。

招降俺答?

我们怎么能向蒙古屈服呢?你王大人不是忘了夷夏之辩了吧?

王崇古的意见遭到了后来平定哱拜之乱的叶梦雄、御史饶仁侃、武尚贤为首的大多数官员的强烈反对。

不同意,坚决不同意。

个别激烈的大臣甚至批评王崇古个人思想有问题,对敌太过软弱。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01 20:37:59 +0800 CST  
整个殿上就像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大臣们个个脸红脖子粗,吵得不可开交。

但是人群中有两个人却保持了异常的冷静:

一个是高拱,一个是张居正。

这两位注视着那些在殿上唾液横飞引经据典论述夷夏之辩的同僚,目光中充满了鄙夷。

为什么鄙夷他们?

不是这二人狂妄自负目空一切,而是这二位实在是太聪明了。

因为这两人很清楚,对抗俺答虽有王崇古、方逢时、马芳等能臣名将,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是他们能力不行,而是战略的问题。

处于防守方的明军对于俺答的抢掠只能被动防守。

换句话说,这两位对王崇古招降俺答的建议是持支持态度的。

站在后世的角度看,王崇古的建议是正确的,高拱张居正二人的支持更是明智的。

可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高拱张居正二人再支持也要服从集体。

但是这是要在抛开二人身份的前提下才适用:

高拱,内阁首辅;张居正,内阁次辅。

简单说就是除了皇帝外就数这两位地位高了。

那问题简单了,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这两位还是内阁宰辅,他们一说支持王崇古朝堂还有谁敢唱反调?

两位大佬都同意的政策还不是说通过就通过?

错。

通过是没错,但并非是完全依赖二人的地位。

因为,这是明朝。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01 21:06:19 +0800 CST  
在我看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怪的朝代,因为在其君主专制集权上升的大背景下存在着一批靠批评朝政生活的人们。

历史上管这帮人叫做:言官。

既然靠批评朝政过日子,就免不了批评批评皇帝,责怪责怪大臣。

这是好事呀!

没错,他确实是有利于决策科学化和防止贪污腐败,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世上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同样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

言官同样可以沦为党争的工具。

除了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和敢于说话外,这帮人还有一个特点:

以批评对象地位显赫为荣耀。

批评了皇帝,被贬职扣工资了,不仅没事反而高兴。

不是他们神经有问题,而是在他们眼中自己的行为是气节的表现,虽然被贬但是在精神上却获得了胜利。

精神上的胜利才是他们真正的追求。

在张居正表明支持王崇古后,这帮言官们便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张居正。

张居正可是政府的二号人物!

人家连皇帝都照批不误还怕你个次辅?

于是言官们纷纷上书,意思只有一个:

招降俺答就是求和,张居正大人实在是有些胆小怕事,委曲求全了。


论起说嘴皮子骂街,他们自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二;但是论起政治斗争,他们只是一帮稚嫩的“孩子”。

何况他们面对的还是张居正,在政治上见过的风雨比他们骂过的人都多。

张居正看了看言官们的奏折,笑了:

我胆小?不同意招降?

没问题呀!那勇敢的你们去边境和俺答大战五百回合吧!

反对招降的声音顿时消失,几个带头的言官也蔫了。

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他们还不傻。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02 19:59:55 +0800 CST  
在高拱、张居正的力排众议之下,明廷同意了王崇古的意见。

好歹俺答也是个蒙古巨头,明廷便封俺答为顺义王。

因为发生在隆庆年,于是史称“隆庆和议”。

或许现在仍有很多人持反对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但是经过历史的证明它确实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实行使明朝与俺答部二十余年再无战火,避免无数无辜的蒙汉百姓死于战争,缓和了蒙汉的民族矛盾。

作为俺答孙子的官三代撦力克自然光荣继承了顺义王的爵位。

这就是撦力克顺义王的由来。

但正应了那句谚语“老子英雄儿狗熊”,作为孙子的撦力克确实没法与他爷爷俺答相比。

管不住手下。

因为管不住手下,郁闷的撦力克便外出游山玩水,放松心情。

可倒霉的驴友撦力克还被绑了票。

撦力克被绑架的消息在当时引进了极大的震动,虽然人家管不住手下但名义上人家毕竟还是顺义王。

我觉得“绑匪”应该是看过畅销书《三国演义》的,因为他们模仿了曹操的成名招式:

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们以撦力克的名义号令蒙古部落起兵反明。

结果还不错。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03 12:05:17 +0800 CST  
@赤脚走在海边 567楼 2013-11-02 20:21:18
看了一点,觉得不错,楼主17岁?
-----------------------------
谢谢,文章还是很不成熟,小弟确实17岁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03 12:05:41 +0800 CST  
明朝对于这次叛乱很快也做出了应对措施:命郑洛经略七镇军务,并派出御史前往前线巡查边情。

御史到了宁夏之后,便命令宁夏副总兵哱承恩、指挥土文秀、哱拜义子哱云做好平叛准备。

没几天郑洛便传檄宁夏命令宁夏出兵平叛,宁夏巡抚党馨便准备派指挥土文秀带千余名骑兵赶往平叛。

至于先前安排好的哱承恩和哱云连提都没有提。

他们早已退休在家的父亲哱承恩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党馨的命令产生了不满:

我们爷们本还指着这次平叛混个正式总兵当当呢,党馨这不是阻挡我们升官发财吗?

于是哱拜找到了平叛总指挥郑洛表示自己愿意与儿子哱承恩带领三千苍头军跟随郑洛一起平叛。

郑洛大喜过望,身为总指挥的他巴不得有哱拜这样的猛人为其冲锋陷阵呢,哪里可能不答应?

郑洛愉快的答应了并且口头表扬了哱拜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洛壮而许之)

可是巡抚党馨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不那么愉快了。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03 19:55:10 +0800 CST  
@tianyashishabi 572楼 2013-11-04 00:14:55
清朝入关前的 历史 学界现在都搞不清楚 不知楼主参考的吗哪些资料 说这就是正史???
-----------------------------
小弟周末会贴出参考史料的,真心不是信口胡侃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05 12:32:37 +0800 CST  
你哱拜越级上告是对我的命令不满吗?

从此党馨的内心便对哱拜有了私怨,两个的私人恩怨正式形成,并且终将导致一场令无数人死难的塌天大祸。

此时的哱拜并没有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他现在正忙于跟随郑洛平定蒙古的叛乱。

而身为这次平叛总指挥的郑洛指挥有度,采取了“其人将出,出必复人”、“分别逆顺,声东击西”之战术,成功击退了进犯的十余万蒙古联军,在极短的时间里结束了作为万历三大征之前明朝边境最大规模的战役。

既然平叛已经结束,“救火队员”哱拜也就打道回府了。

但是在返回宁夏的路线选择上哱拜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骄傲。

因为他选择的是一条“不归路”——取道塞外。

这个塞外,是昭君出塞的塞外,也是“征蓬出汉塞”的塞外。

边塞之外,谓之塞外。

换句话说,塞外就是长城以北的地区,也就是当时少数民族的生活区和统治区。

而放在这里就指的是蒙古统治区。

一个刚刚把人家同胞打的落花流水的明朝将领竟然敢大摇大摆走在人家的地盘上,找死呀!

哱拜显然把自己当做了纵横大漠的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可人家少说也有铁骑数万,你哱拜有多少人马?

三千苍头军。

别说是三千苍头军,你就是三千特种部队也没戏。

这简直是找死呀!

没错,在我没有看到史料后面时我也是这样的想法。

可是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本该如狼见了羊的蒙古骑兵见到哱拜的三千人都远远的绕道走。(归途取路塞外,戎兵亦远避之)

蒙古人是憨厚,但并不说明他们就是只知道冲锋的傻子,他们知道哱拜这个投敌的同胞不好惹。

打不过你,我们还不能躲着走?

这一行为更助长了哱拜的骄傲:

试问天下百万明军谁能如我一样?

哱拜就这样趾高气昂的返回了宁夏,在他眼中等待他的应该是满街的百姓、遍地的花瓣和举城的欢庆来迎接他的凯旋。

然后封官进爵升官发财。

这才是哱拜想要的。

可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已经用无数人惨痛的经历告诉了我们:

理想与现实,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差距。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05 20:11:57 +0800 CST  
没有鲜花,没有人潮,哱拜是一只孤独的“小鸟”。

这就是哱拜返回宁夏时收到的待遇。

但是有一个人却表示出了热烈的“欢迎”:

巡抚党馨。

“欢迎”的方式也很特别:

哱将军,你为何私吞三千人粮草军饷呢?

哱拜愣了,这是什么情况?

我们也愣了,党馨公报私仇的手段也太拙劣了吧。

不。

前文说过,哱拜平叛带领的是三千苍头军。

所谓苍头军,实则就是隶属于哱拜的私人武装,并不是正规编制的明军。

你哱拜带私人武装平叛,为国报效,合情;但要详细追究起来,却于理不合。

党馨的依据就在此处:

你哱拜是参与平叛了,但是你并没有从宁夏镇抽调部队,反而上报了三千人的粮草军饷。

哪里来的三千人?

总指挥郑洛可以证明呀。

很抱歉,这位平叛功臣因为涉嫌谎报军功被言官弹劾,现在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

党馨,不愧是官场老油条。

本着趁人病要人命的“优秀”精神,党馨又列举了一条罪状:

哱承恩强纳民女为妾。

一个副总兵强纳民女为妾还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法律,只是普通人必须遵守的规则罢了。

很显然,“包青天”党馨大人想要利用这点在政治上击倒哱拜父子。

可是没击倒哱拜,党馨就先出事了:

宁夏官兵的粮饷、过冬的棉衣久久不能发放。

这件事情是由党馨负责的。

穿着单衣的饥肠辘辘的士兵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党馨却在府上大鱼大肉烤着炭火。

不仅这样,党馨还下达了命令:

今年军田耕种的所得到时候上交了。

士兵们饭都吃不饱怎么给你种地?

党馨不管,他在乎的是头顶上的官帽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不出事也难呀!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07 20:32:12 +0800 CST  
一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一个团体的忍耐也是如此。

原本接近崩溃的士兵们在屡次“上访”无果的情况下更是隐隐有了暴动的迹象。

他们就像一堆放置许久的干草,只需一个微小到肉眼无法辨别的火星就可以燃成席卷大地的熊熊烈火。

这个“火星”就是刘东旸。

虽然只是一名小军官,但是我们却不能小瞧此人。

小人物,也有可能有大能量。

刘东旸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

因为他拥有一个过人之处:

口才好。

身为一个军人本该是精通马术刀弓的,会练嘴皮子有什么用?

不。

刘东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

多一门本领总归是有益处的。

刘东旸把自己手下的几名士兵叫到了一起,便开始了自己的个人表演。

因为此人口才实在太好,导致附近营房的明军纷纷被吸引过来,不一会便聚集了几千人。

本来是出于好奇才前来围观,可一围观就沉溺到了“刘东旸教授个人座谈会”的热烈氛围中不能自拔。

刘东旸讲的是响应上级号召自觉纳税纳粮也就罢了,可刘东旸宣传的和以上一点都不沾边。

其中心思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个字:

造反。

乖乖,这可是杀头灭族的大罪呀!

有几个清醒的官吏急忙溜出失去理智的人群疾奔巡抚府向党馨报告,并请求党馨立即下发拖欠的冬装和所欠的军饷以缓和严峻的局势。

这个建议应该是解决事端的最佳途径,当兵本来就是为了讨生活,你发给他粮饷也就都吃饭去了,谁还愿意大冬天站在室外听刘东旸演讲?更别说把脑袋系到裤腰带上造反了。

满足他们很简单:吃饱穿暖。

这个质朴的要求在党馨看来却不以为然。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08 20:29:05 +0800 CST  
为了应付现在和将来的质疑,以证明小弟不是在胡编乱造,椅子特意列出小弟现在参考的史料:

《明史》

《明实录》

《明史讲义》

《清史讲义》

《满洲开国史讲义》

《清朝全史》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明朝那些事》

《明亡清兴六十年》

《努尔哈赤传》

《剑桥中国史》

《万历十五年》

《清史稿》

《太祖武皇帝实录》

《细说明史》

《细说清史》

《满族崛起与清帝国建立》

《清朝开国史》

《清代全史》

《清代通史》

《清史十五讲》

《清太祖传》

《万历三大征考》

这是小弟现在参考的,《明季南略》《明季北略》《明通鉴》《晚明史》《南明史》准备现在开始参阅,如果阁下有明清史料的相关书籍可以私聊小弟,最好是txt版本的,排版整齐一些的。

PS:文言文真心没事,分段就可以,影印本才真心看的费劲,都是毛笔字,还是左右排版那种,看的真心费劲。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08 20:42:49 +0800 CST  
造反?这可是杀人灭族的大罪呀!我党馨就借你们这帮大兵十个熊胆你们也没这个胆子。

党馨一面作出胸有成足的样子,一面对刘东旸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及时的补救。

既然是补救,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士兵们最关心的问题——拖欠的军饷如数下发。

这个要能发党馨早就发了,何必拖到这个地步?

既然无法满足物质需求,那只好给点精神鼓励了。

来几句“我知道同志们辛苦了”“艰苦只是暂时的”的,虽然无法解决士兵们的实际问题,但是肯定是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的。

可是党馨不这样说。

你们不是要以造反来要挟我发给你们军饷吗?绝无可能!你们难道就不怕杀头株连家人吗?

一帮子不知天高地厚的臭丘八。
楼主 新木椅子  发布于 2013-11-10 15:50:25 +0800 CST  

楼主:新木椅子

字数:445632

发表时间:2013-08-23 04: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20 08:39:50 +0800 CST

评论数:149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