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的《陪读笔记》(连载)征求出版

@一束干花 2015-02-12 14:16:01

是的,正在经历的高考与陪读,正逐渐成为记忆,成为不可多得的“一起成长”的美好历程....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2-13 09:17:23 +0800 CST  
陪读笔记(22) 江家小院之一
文/雁子

一直想写写这个小院。一个寻常、朴素的江南人家院落。
与它结缘,是在街边广告的引领下,纯粹的天意。街上诸多的广告,表明陪读事业的兴盛。陌生的女主人,骑着电动车神速驾到。她微胖、热情,有一份真实的友善,是“心宽体胖”的标准范式。从院落和室内装饰看,是娴静的、精打细算的工薪家庭。想来名校毗邻的家有闲房,是他们得天独厚的“活水”。女主人的殷切和热忱令人宽心,院落又质朴到坦诚,我们简单地看了看,没多思量就确定下来。
它坐落在古城城东、问政山脚下,紧偎校园,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桃源坞。一个皖南乡镇最常见的民居群,紧凑、错落有致,传统范式和现代风格相互渗透。一条主巷道,从学校大门外的“三元”坊直通问政山。但我们进院子,只在巷道起步的不远处,右拐走过一段窄窄的小巷就可以了。
进到院内,迎面是一栋小旧楼,显然是主人早年的住处,如今是陪读家庭炙手可热的套租房。它的斜对面,就是主人现在居住的“洋楼”了:两侧是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正面是浅灰色瓷砖的墙面,铝合金玻璃大门,红色大理石的开阔门脸,清洁利索。二楼阳台的白色罗马柱护栏,让房子有了些许“欧范”。中西合璧,是九十年代以来,徽州民居重要的潮流。然而无论大时代的风潮多汹涌,马头墙都是徽州人不灭的情愫。楼房的左邻,是一座很古老的旧式民宅,它那堵斑驳的墙面,自然就成了院子左侧的围墙。新老交替的院子,如此就三代同堂了。
人生本来如寄。在这个院落的暂住,已经四个学期,是无法忽略的一段时光。我们居住在“洋楼”二层的一个单间,狭小逼仄,转身都能撞面,造就了母女俩最紧密的黄金时期。我们从相互碰撞到互为包容、到相濡以沫,都在这里完成了进化。相对于女儿,更是重要成长时期的落脚点、苦读时期至简至朴生活的见证:出门上学、回来休息,这里就是睡觉的三尺之地。所不同的,是有妈妈如此近身的等待。
我甚至不清楚,女儿是否留意过这里的寒暑变化和四季更迭。由于我要兼顾“生活”,在这个院落的活动更加频繁,洗衣、晾晒和寒暄,由是滋生了温暖又感激的情愫来。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2-15 09:25:40 +0800 CST  
陪读笔记(23) 江家小院之二
文/雁子

因为平素懵懂,对家里家外的一切,惯于放任。这小院一隅的生机勃勃,对我产生了启示性的吸引。仿佛乡村不知名的老中医,开下轻描淡写的方子,却具有滋补身心百骸的奇效,让人气神通泰。
老墙下那个不大的“花坛”,搭着葡萄凉架,是我钟爱的景致。架下的“广阔”地带种着蔬菜,边沿三两株花草——栀子花和朱顶红,落实了春夏之交全部的芳菲。“花坛”种菜,不啻于奇思妙想,惊醒了墨守成规的我。想着自家的花坛,种花从没成气候,时让杂草占领,一直是心头病患。第一个初冬,看到坛内齐匝匝地发芽,葱翠油绿的小青菜引起我特别的垂涎。周末回家,就把阳台花坛的杂花乱草通通拨去,买来菜籽,密密地撒上,过了一把“城市农夫”的瘾头。冬季的青菜有一种甘甜,女主人隔三叉五地摘一些,煮面或清炒,调侃说“纯绿色无污染”吃着安心。到了春季,她就换种苦麻,一种碧绿的直往天上窜的叶菜;而丝瓜被种在墙下的缝隙里,天气转暖,它们迅速地占领墙头、屋角甚至院门的顶蓬,随意天然。
竹制的衣服晒架就搭在葡萄边,顺着“花坛”的一侧。每天早上,晾好衣服,我就会在这里耽搁一会。吸引我的,是坛中健康的生命。蔬菜绿油油的长势、叶子上滚动的银白色露珠、葡萄挂的果子一天天透明的情形,仿佛都有一种清净无为的浑朴天趣。花儿独有的娉婷和芬芳,在老墙根下安静地开放。主人乐在其中,逐渐扩大种植。于是花坛的边上,陶土花盆日复一日多了起来,被种上辣椒、茄子和西红柿。密密的韭菜,是微缩的森林。再次被女主人的经验打动,挂果蔬菜,成长、开花、结果,生命程序完整,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采,在花盆中供养显得更美。尤其是春季温湿的气候,它们快速的窜高、奉献出果实的无私,是任何花卉都无法比拟的。
我过度的关注,让这个角落与几十公里外的一个阳台结成关联。周末回家,我总爱对着自家花坛,思量如何改造。第一次的种植,如果把开春后细密的菜花视为一种精神收获,也不算彻底的失败。因为被多年的杂草抽干了养份,泥土太过贫瘠,长出的青菜秧子精瘦,吃起来是一种硬梆梆的苦涩,引不起再吃的欲望。那个冬天,它几乎没有生长,没想到一开春,就夹着杂草一路狂奔,飞快掏出花苞、继而开出一片“花海”来。待我在又一个周末回家,乍一见这情形,惊诧到惭愧了。把青菜种成了野花,算不算独特的蠢才?屁颠屁颠地向房东请教,怎么才能把菜种得肥硕清脆呢?女主人说,要施肥。生活中的果菜皮、蛋壳鱼骨都是沤肥的宝物,小便更是方便的好肥。对于杂草,我实在没好意思提起,房东的菜园子,一看就是多年辛勤耕耘的结果,我这客串农夫,还是不要自曝其短了吧。
生活垃圾与排泄物,可以为生活添彩!此前我没有想过,足见常识的缺位。对于杂草,听之任之,只会越来越多。所谓“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平日闲读百书,不能光纸上谈兵。经过这一番教训和启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角落的活力,悄悄地移植。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2-16 16:53:31 +0800 CST  
陪读笔记(24) 江家小院之三
文/雁子

因陪读进入了特殊时期,真正移植菜园,需要等到一年后,于是越发念念不忘。其实房东养的兰花和盆景,一样的健康利索杂草不生,如果丝毫不提及,似乎不公平。毕竟,这个院落的些许雅致,是它们所赋予。在这里,蔬菜代表物质层级,花卉是精神寄托,两端兼顾,正是徽州人传统的生活态度。
我也有“雅致”的心,却没有蓄养“雅致”的修为。总把日子过得张惶失措,对草木的付出自然难以为继。从父母那里接手的花卉,几年下来所剩不多。两两相较,优劣立判。江家小院的启示,对我幸存的花卉是个福音。这回不仅重温了耕种技术,并立下勤勉的决心,表明农耕情结的深不可测。而从中解获的经验却有更强的普适性,可以放诸人生的四海。不仅仅是对蔬菜和花卉需要尊重和善待,对自己和家人、对朋友同事、对事业生活的各个细节,无不需要用心。
对于陪读触及的人群,尤其是这院中的人们,我自然更多了一份关注。
主人的孩子在外求学,留守夫妇正值壮年。女主人热情好客,是我心目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能干主妇。出租房“业务”由她全权办理,房屋状况、租价和注意事项,交待得丝毫不漏。每次寒假前,她会询问我们来年是否续租,假若续租,对价如何如何。此询问,就是经济活动中的“要约”了,假如接受,新的契约即时生效。看来陪读大军多年的南来北往,房东们早就训练有素、拿捏有度了。每天进门的寒暄、出门的关照和孩子进出情况,都是她的功课。男主人是个秀气低调的人,中等偏瘦的身材,安静、恬淡,说话不多却字正腔圆,写一手漂亮的字。记得第一次交房租,女主人手一招:“当家的,过来,写个收条”。于是一款漂亮的收据诞生,落款约定俗成般地写上老婆的芳名,是个进退适宜的“秘书”。
每天早上,他们各自去上班,傍晚下班回家,安静地煮饭、用餐,稍事休息后,出门散步。只有等到儿子空降归来,主人家的清汤寡水才有了小日子的感觉。女主人开始忙里忙外,男主人平白得了一哥们,比平日活跃得多。年轻的大学生,完全是男人模样,是我眼里的房东之一,对租客非常尊重。那次他称我“阿姨”,使我一时发懵不知应承,暗自尴尬了好一会。后来想到女儿比他没小几岁,当“阿姨”蛮合适的。有了心理预备,哪知从此却只得到微笑,毛小伙目光如炬,直接免去了我的“麻烦”。
有一段时间,女主人和楼下的陪读妈妈热衷于健身舞,邀我同去。因为向来不喜列队,我只好辜负她们。以致后来她们改了娱乐,也不记得叫上我。
于是大量的夜晚,整个院子只剩下我,静静地守着一盏灯,聆听问政山晚风和昆虫的声息、邻家偶尔传来的人声和狗吠。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2-17 12:05:15 +0800 CST  
陪读笔记(26) 搬家
文/雁子

虽然识破了物质对人的绑架,还是对好的条件心生向往,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
传统谚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最浅显直观的训诫。藉此,我心生“恶念”,想要带女儿做三年的苦行,还心怀鬼胎地租下一个小单间。没有电视和网络,没有任何享乐的可能。吃饭问题各自在外解决,房间的功能除了睡觉,就是聚首和分别,再就是我的夜读。
因为只有一张书桌,女儿晚归如要学习,我就得赶紧转移一一上床——当着辛苦学习的孩子,大人是不好独自休闲的。装模作样地靠床捧读,不久,颈椎开始抗议,视力也越发不济。
只一个秋冬,女儿的书本就堆积起来。侵占了所有的木凳,还逐渐占领了半张桌面、一只箱盖。衣物也日积月累,小衣橱、木箱和床头,一切可利用的空隙,都填满了。一心想要“远离”物质的人,最终被物质逼进了角落。或者说抗争无效,浑然不觉中又做了它的俘虏。这库房一般房间,零乱和逼仄的程度,是我事先没想到的。
女儿越来越想家,显然是对此的逃避。我也心神游移。不安于斗室,真需要检讨自己的德行。去秋一个晴朗的午后,我独自行经学校大门。朴素的校园突然开示,这般暂时的窘迫,只是臆想的困境,对孩子是无意义的。不如给她真实的条件,像这校园一样,杜绝人为扭捏,给她家庭现状上应有的生活,不铺张也不特别地缩俭,保持一种安静、朴素的氛围就好。
天道酬勤,居然在校内找到一个单元房。但内有考生,一年后高考完才会离开。这样就算是提前一年预订了,正是俏租房的运作规律。吃了这颗“定心丸”,脱离窘迫指日可待,女儿的心安定下来。我也可以气定神闲地观察周围的小世界了。此时,桃源坞的宁静、安详、朴实和亲切才逐渐呈现,并日复一日地让人喜爱起来。直到高考将近,我们心才又开始浮荡。
终于到了离开的时候。从一个临时住所通往另一个,路途并不遥远。但要终止一段聚居生活,仿佛将自己从大肌体上生生地剥落,心情多少有些沉重。而历时两年的暂住,积累一屋的什物要实现转移,也是件巨大的事。为了不累着自己,更为了放慢离开的节奏,我决定每天运送一趟,将隔季、暂时不用的先行撤离。如此搬了好几天,东西不见少去,房间却更显零乱。面对书山与凭空冒出来的物件,我们手忙脚乱,才意识到原来再简洁的日子,都由一系列杂乱构成。
在一个周末,我们集中力量背水一战了。
所谓挥汗如雨、心急火燎,或是疾步如飞,都是内心的急切所造。搬家的沉重负担,令人体力不支的同时,也一直搅扰内心。真是为物所累!搬完后,带着离别的沉重回到小房间洒扫清场。房东没有回来,也好,免去道别时分,是对我的特别关照。第二天回访,才在心理上找到一点点轻松。
搬进宽敞的单元,生活所需又面临扩张。需要适当的布置,日常用品也需要添置。这是一项细琐的事务,但既然住进了学校,心境就放缓了下来。我们自嘲说,当年孟母三迁,最终将孟轲迁在学宫之旁。我们的搬家,索性登堂入室住进了学校,还在古学宫和紫阳书院的遗址之上,不是比孟轲更幸运吗?话虽如此,然昔时已去,我们再也学不到“揖让进退”之礼仪了。
其实不论怎样掩饰,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是搬家的动因。真的搬了,也就是对物质最终的屈服。所谓的寒门苦读,就由它在史册上绽放吧。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2-26 11:29:00 +0800 CST  
陪读笔记(27)菁菁校园
文/雁子

问政山文脉昌盛,紫阳书院更是学界史话。因之,这个校园在我眼里,由神圣而神秘。住校外的时候,每天行经校门,都习惯性向里张望。愚本敦厚,认定这古老校园不能闲入,更不敢祈望登堂入室。由是徘徊了一年多,直到去秋的某个周末,终于遁入校园寻找那些古学遗迹。那日细雨霏霏,丹桂飘香,浓荫繁茂的环境别样清幽润泽。传说中的古迹一一寻获,叹服校史悠久之余,似乎还感受到了一丝年代阻隔的生疏和遥远。
我想消除隔膜需要认知,需要更多的相处,一如这些幸运的学子。便不免有些惆怅。
直到租定了房子,才满怀憧憬起来——没有比入住更亲近了。千年古学之所,给人心理上的充盈比现实的便捷更让人欣慰。揭开她神秘的面纱,逐步深入她的内心,将是一桩特别的荣幸。
如今搬进校园,一切安顿妥当,便开始了期待已久的校园生活。
住房位于校园最里端、问政山起步的地方。这样,女儿在校内的行动范围由前校区换成了后校区。而我,则可以每天从学校深处出发,亦步亦趋穿越蓊郁的校园了。
入住的第一周,每天都挑不一样的路线出发或回家,以便从各角度欣赏校园。简洁朴素的学校,既深厚又简单、既沉静又活泼。有时绕道更远——穿过明伦堂前的甬道,再拐过问政亭去看一看紫阳石坊,好让它们尽快成为家园的一部分。它们在黄昏时、在晨雾里和细雨中各有风度。不得不承认,搬家对我这陪读者有着更大的意义。
然而我的观察仍然是粗放的。一次上街,女儿突然指着道旁一棵开满细白小花的树说:“这是女贞,也叫冬青,我们学校很多,挂着牌子呢。”是吗?我这木讷的家伙,只会盯着道路、古建筑和它们的历史背景,却对与之为伍的植物系统视若无睹。倘若没有这些密致的树木,校园能有这蓬勃生机吗?当时正倾慕一位诗友广博的植物知识,一听女儿这话,蓦地像发现了植物园一般。
于是再进出校园,我就神神叨叨地对着那些植物流连忘返了。修剪齐整的珊瑚树,紧密地衬护着泮池。香樟、玉兰、桂树和冬青随处可见,还有结满果实的青李、绽着粉脸的木槿花、沉甸甸结着霜籽的侧柏、含苞欲放的栀子花、翠色华盖一般的龙爪槐,葱茏的紫藤密密地覆盖着整条的长廊。泮池边爬藤上悬结着的心形果实叫做薜荔。人生第一次如此密集地认识这么多植物,堪比启蒙,可引为一大幸事。
建筑群中央那株三百多年妙龄的巨大樟树,是入住多日之后才发现的。那段时间,盯着古建筑和校园格局,兴致还新鲜地奔走于各条道路(当然也包括树下的路)。有重视便有忽略——导致对古树的视而不见。很惭愧自己重大的疏漏和眼界的窄小,女儿也很震惊。她对我“天大”的失误表示了愤慨:“你想想,这样古老的校园怎能没有古树呢?”
是呀,树人和树木,难道不是相伴相生、相得益彰的吗?而参天大树的象征,在此更是不用言喻。古樟遮天蔽日地填满了原本宽阔的地带,当落日的余晖透过枝桠照射过来时,我终于体会到先人荫被后世的苦心。这丰沛的清凉显然是一份福泽。
如斯丰沛的校园,拥有一片难得的宁静。每当夜幕降临,这宁静便化为问政山乃至整个古城特有的安稳、平和的气质。微风掠过树梢、竹林的沙沙声,仿佛生命静悄悄地生长。身在其中,总能感获内心的平静与充实。偶尔传来的朗朗书声,则是其间飘扬的天籁。
在这菁菁校园,经历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每次用餐、对读和交谈,都将构成我们母女难忘的一年光阴。我们煞有介事地生活,开心地接受学校的规矩,形成简洁的生活规律。同时这又是知识播散、思维生发的所在,是读书的好地方。淡淡的安宁中,但愿问政山不朽的文气,能不断地给我们以文化的熏陶和学业的加持。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03 13:33:59 +0800 CST  
@川湄 2015-03-03 16:28:13
好题材,收藏了。
-----------------------------
感谢鼓励!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04 12:05:08 +0800 CST  
陪读笔记(28) 生日快乐
文/雁子

高中三年,期间两个暑假。当第二个暑假来临,某人已是高三。而这个暑假,一般都用于冲刺备考。虽然教育局三令五申不让学校额外开课,但作为考生和家长,其实很期待并心怀感激。与其在家坐立不安,不如去教室享受稳稳的幸福——接受老师即时的指导,及时扫去困惑与混沌。老师和孩子,都无怨无悔。
放假前,学校终于决定延后放假。女儿如释重负。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时,变成了另一件大事:“妈,太好了,我终于可以和同学一起过生日了。注意,平生第一次!”生日年年过,今年是“第一次”,说来我难辞其咎。当初没经人家允许,在七月份不合时宜地诞下人家。往年过生日,因为太过寂寥,她曾提过邀请同学,我总是教导说生日人人有,稀松平常,还是随缘的好。除了给她买些衣服和食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也没支持她的任何安排。
直到今年,天赐机缘。她如此喜形于色,看来这份“爱”压抑得太久了。
我突然陷入自责。为什么不能让生日更快乐呢?好像一个人可以频繁地来到人间似的。我在某年某日生下某人,不是最大的天意吗,为什么不隆重庆祝?接受更多的祝福,难道不是件幸福的事?坚硬如我,楞是把一个堪可愉快的日子,变成人生一大隐憾。
然而生活态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谨慎到拒绝快乐,多年来不知累欠了她多少。更惭愧的是近年,每逢我的生日,她都会用自己攒下的零用钱,为我备下一份小礼物。今年的礼物更是温暖,一本女性的书,两张写满祝福的印花信笺,是她特地请同学写上去的。让我翻来覆去不知读了多少遍。
对生日的态度,我还停留在物质层面。她已趋向精神需求。其实近年的生活中,她逐步渗透自己的想法,我也越来越多地接受她的建议,修正了不少惯常的粗率。当然,还有多少需要改变不得而知。诸如此类放弃温馨的享有、用理智压制天性、把快乐的火苗浇灭的事,但愿以后不要再做。我们早渡过了物资堪虞的时代,不敢享乐的精神后遗症,该医治医治了。应该承认,随着女儿的成长,我们已经互为师友。兼顾精神愉悦,是我们这代人要学习的生活范式。
上课原本就是不小的福利,没想到会变得如此巨大!既然说过随遇而安,心里又如此过意不去,自然支持她的想法。拨了一笔微薄的经费,嘱咐几句切勿张扬之类。当女儿满怀兴奋地回到家,我能想像,一群孩子在课后,祝福、欢笑、追逐、起哄和分享的热闹情形。那是青春的孩子需要的欢乐。或者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更显宝贵了。
生日快乐!生活快乐!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06 13:53:33 +0800 CST  
陪读笔记(29)读书那些事之一
文/雁子

父亲重视学业,打小就“逼”咱兄妹仨读书,总说人不读书不开“毛孔”——意思是不开窍,不懂事理,闭目塞听。因此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儿时在农村,能听到这话是幸运的。可惜小儿蒙昧,竟当是大人哄小孩不闹腾的阴招。他们出门前扔来那几本软烂的小人书,连环画早已看得滚熟,而那些难认的、无比雷同又大相径庭的方块字,也没见几个大人来“读”,不是唬小孩的么。果然,稍大些就听懂了村伯真诚的实话,说读书真心没用,从田里种出稻子才是根本。那个时代,粮食就是命根子。母亲是城市下放人口,身板羸弱,每遇农忙就病倒,只能拿生产队最低的工分。阴暗的厢房,虚弱的她躺在黑漆漆的帐子里,我们张惶地守在床边的情形,依旧是我最惨黯的记忆。父亲工作之余卖力地帮工,还是没能把日子过好——欠下生产队不少的粮食。现实使这个知识份子常自讽为“臭老九”,村里人也常这样戏谑。那表情里的内容,我这个嗷嗷待哺的小屁孩是看不懂的,只隐约觉得,会耕田的大爷最有本事,知识份子要向贫下中农学习。
集体贫穷的年代,是没有精神追求的。农村人家比劳力、比工分、比生孩子。后来分产到户,开始比亩产、比盖房。再怎么看,大人都不能放下工作或农田不管,小孩也不能不去放鸭子或牵牛吃草。“不读书要后悔”之语每每像风一样刮过,楞是没灌进耳朵去。
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样执着,仍然视读书为头等大事。因为受过教育做了“公家”人,这个好强的汉子,除了保障孩子们微薄的三餐外,其他方面都是弱势。“上班小轿车,下班拉板车”是父亲艰苦岁月的残酷写照。如今想来,当年脚跨工农两界的他,更能看清社会发展的最终出路,因此有着与村里人截然不同的见识。咱兄妹仨都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一见到大人千辛万苦地载着农具或作物往家赶,都会冲过去搭把手,好像懂得“其力断金”的大道理一样。谁知父亲总是呵斥:作业做好了吗?这时必然有人赶紧缩了手脚,跑回桌子趴下。后来我上学了,也成为被盯学业的人,享受到“大孩子”的待遇,草根的小野性受到压制,浑身不自在。
父亲的严厉在村里出了名。来找我玩儿的小伙伴,远远见他回来,立马作鸟兽散,轻易地造就了小小少年的“孤独”。来串门的邻居大婶,看到孩子读书写字一准会啧啧:“看哈,一家门念书先生呃”。仿佛眼见我们自陷深渊而不忍,“这大孩子,可以跟大人下田了,那小的也该打猪草了……。”诚然,供几个读书人不如驯几个好劳力。母亲耳根软,家里又确实需要帮手,有时就让我们干些小活。我们也乐得从书本里逃出来,到田地边捡猪草、到山上拾柴禾,抬井水什么的干得热火朝天。父亲回家总找母亲理论,不愿把孩子变成泥腿子——好像他知道将来农民都会“失地”,沦为城市的“二等公民”一样。每当他们打嘴仗,我们兄妹仨就装孙子,一言不发,趴在作业本上观望。老师布置的作业实在太少,根本不用花太多时间。但在大人的火头上,熊孩子谁也没胆气把话说穿。
不堪回首的岁月,就在挣扎与呵责中、在父亲的不合时宜里,在小屁孩卑小的顽劣里,阴差阳错地蹉跎掉了。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09 12:50:54 +0800 CST  
陪读笔记(31)读书那些事之二
文/雁子

可能是年龄尚小,对世道的艰辛体会不深(是福泽,更是一味迷药),也不清楚家境啥时开始好转。也许是包产到户、或父亲涨了工资、还是我的成长解了母亲的厄局,使母亲生病少了。总之略有余粮、又少有薪资的家庭,在农村里渐渐显出优势来。也就是这个当儿,我在父亲的管制、母亲的庇护下长大,还迷迷瞪瞪地进了学堂。
没过两年,父亲就挑战起作业少的问题。他不知从哪里弄来整本的数学卷子,打发我的课余时间。那年头,大家一学期只能见两次考卷。当我把做好的卷子交给老师批阅时,常常引起同学围观。围观之余,深深地同情。老师和父亲沆瀣一气,想必他有过度的闲暇。后来社会教育逐步加压,应该是他们的同道越来越多的缘故。
幸而他们是始作俑者,因之力度不大。没有影响我成功地荒废自己。
当哥哥考入县中,姐姐也进了镇里的中学,老师和村里人一样,开始对我们投来关注和赞许。父亲的精力也跟着孩子散布在各处,难免力不从心而照应不周,能够泽被我的,只能越来越稀薄。我对读书,既没有欢喜,也没有厌恶,只是随波逐流、应时而为地做这件事。诚实本份,但一颗顽童的心从来没有熄灭,而喜欢做漫天的想象,是疲惫的父亲从来不曾觉察的。如今想来,懵懵懂懂、五迷三道的状态真是读书的大忌。
因为知识份子家庭的背景,又有优秀的哥姐做榜样,老师对我是非常放心的。况且,我交上去的作业,大体证明了我尚且“聪明”。记得有次从老师办公室出来,背后飘来一段评论“爸爸是国家干部,哥哥是优等生,当然错不了……。”原来我这般散淡的应付,已经很优秀了?有强悍的老爸和厉害的老哥,看来这书不用亲自费神。以我当年的小心思能够想到这一层,是件非凡的事。可是后来,我连高中也没读成。
当然另有主观的原因,致使本人的不成器。而天生的“聪明”也趁机背叛,让我找不着北。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没有从地里种出一棵稻谷,却在心里长出一团草来。
若干年后的一天,就读的技校放假。极偶然地遇到了小学的数学老师。他早知哥姐相继考进大学,因此热情地问我在哪里读书。我如实禀告后,他脸色突地一沉,嘟喃了一句什么,飞上自行车就绝尘而去。面对他过于敏捷的背影,我一时不解,他曾经是那么和蔼、那么宽厚地替我解惑的一个老师,竟判若两人。继而我羞愧万分,无地自容了。
该读书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就是一场巨大的辜负。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10 13:09:39 +0800 CST  
@一束干花 2015-03-09 19:59:07
时代的记忆,谢谢一直以来的鼓励!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11 09:10:30 +0800 CST  
陪读笔记(30)堪与古人游

国庆七天长假,女儿只放三天。因而我的假期,折为两截。
第一截,与父母团聚。三号下午返校,进入第二阶段。女儿上学,而我,导入“闭关”模式。
之所以“闭关”,是因为海量的旅游信息。什么多地高速公路拥堵、风景区人山人海人满为患、北京私家车南调,誓把首都的拥挤平移至并不宽裕的杭州、听说咱家后花园黄山脚下,已水泄不通……国人全民总动员,涌向远处的景区、城市或乡村,集体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身与心搁浅在漫漫长路上。朋友圈里,好友们靓照汹涌,来自全国各地,好奇而忍不住翻阅,耗费了不少流量。然而能做一个旁观者,未尝不是一种新的福分。
或者假以时日,“守家”将成为新的“时尚”?
还可以安静地发呆与思考:为什么物质富足之后的精神需求竟然万众如一?每遇节假日就星夜出逃,家难道不是港湾而是牢狱?
幸而我临时的家还是港湾。可以自在地喝茶、悠然地听音乐、随性地乱翻书。假期的轻松与闲适,也就在其中了。
手边是新买的《高僧传》。游弋于两汉以降及南北朝之间大德高僧的风轨拂照、佛家禅学的玄妙澄静中,或者是一种修行。也是对剩余假日的一种盘活。开卷对古人,体验佛法精妙、魏晋风度,未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心游。与己与世,低碳,安逸,收获甚笃。
“闭关”时出来透了口气——参加了一场“婚礼”。偌大餐厅里,张灯结彩,高朋满座、稚子追逐。新人我并不认识,径往接待处交了红包,连祝福也省了。司仪用高亢的情绪宣布婚礼开始,接下来是所谓的证婚、祝福和行礼,貌似中西合璧,可那腔调更像是对新人的调侃和戏弄。现场热闹哄哄,人们对着桌上的食物和酒水,边谈笑边心不在焉地观礼。或许是近来冷眼旁观的毛病甚重,忽然感觉其中必有谬误。吃喝的场合,一场公然的嬉笑调侃,丝毫没有婚礼该有的庄重或浪漫。我极力思索着传统习俗中的婚礼——原先的宴请只是“喜酒”,还有重要程序在酒筵以外,那些严谨、庄重、不容轻慢的环节。曾几何时,它隆重得如此潦草——穿过一场酒席就到达了婚床?当年轻的司仪宣布“礼成”时,我甚至气愤——一场正经八百的婚礼彻底被戏谑了。
司空见惯的成年人,是这类婚礼麻木的顺从者,大多来偿还一项人情(我也一样)。只是担心那些在人群中穿梭的顽童,如把这场景深深烙进了小脑袋,将不知神圣、庄重为何物。他们若也将仪式视为玩乐、婚礼当成儿戏,那就堪可忧伤了。
“喜酒”取代了“婚礼”。也许是都市人家里场地窄小,又需要太多人到场,才把家中的礼数搬到了餐厅。或者家里已经行礼,再来酒宴上过二遍汤,甚是辛苦。再怎么联想和解释,总有那么点心虚或浮夸的味道。看来自信和体面,都不是物质能够赋予。
为自己迟疑的观察感到惊诧。不知是世界可疑还是我多疑?
算了,还是扎进古人堆,去他们的精神世界寻宝,或者能得到一些解脱。哪怕只是瞭望到他们曾经的高度和境界,也就不敢轻慢事理而谦卑自省了。当然,婚礼与高僧,是八杆子打不着的。我对现象的怀疑,其实是对世象的一种执着——佛家正有破执的法门。
继续师从高僧,与古人悠游。清虚日来,“滓秽”日去,其或可待矣?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11 17:28:41 +0800 CST  
@一束干花 2015-03-12 15:00:38
谢谢,问春安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13 09:05:04 +0800 CST  
陪读笔记(32)读书那些事之三
文/雁子

走向社会的第一“站”,倒是名符其实——某国营商场站柜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在母腹中卧薪尝胆,计划经济余威尚在。营业员成天与物质为伍,在穿过漫漫匮乏之路的年代,有着天使般的“光环”。人们总把我们连同琳琅满目的商品一起,装进闪亮的眼睛。起先,我也受到了鼓舞,誓把少年满腔的能量,挥洒给三尺柜台。
或者用力过猛,或者我天生是干活的材料。没多久,就发现其中深有迷障。销售货品,虽然学问很大,却主要在态度和细致方面,其他则没有多少技术成分。当我做好了前者,就不知要做何种追求了。况且,我也没有什么技术。
不知走了什么好运,总公司居然把我从“芸芸众生”中调出,投进业务部门。业务部是干部子女集中营,是为新中国开创局面的老一辈的接班人(当年有顶班制度)。他们的学业大多受到“上山下乡”和文革的冲击,政府用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弥补对他们的亏欠。在我看来,他们都是经验老道的前辈,对工作驾熟就轻,因之上班多赋闲。他们日复一日地聚拢,家长里短、是非曲直、打情骂俏,话题就是五花八门的市井。由于初入江湖,嘴又拙,本人是无法跻身这个“谈队”的,只好一旁观摩。经年累月,对于他们每天上演的剧目,终于从敬佩到习惯、从淡漠到冷眼。后来,还看到两个字:荒废。一场集体的荒废。
随波逐流、与时混日乃是一项令人发指的荒废,安于现状也只是不思进取的借口。如今想来,会面对这样的团体,都与当初的不读书有关。以干部子女的优先权谋到这份工作,才被准确无误地投入这个集体。物以类聚,我身陷的这个环境,正是由我和同类组成。
与彼沉浮,一晃八年,正是国企改革狂风骤雨的路程。与此相应的,是同事们一阵接一阵的心惊胆寒、日复一日的长吁短叹。身无长技,如何与世悠游呢?改革的漫长伴随着漫长的空白和惶恐,心慌之余,才在家人的提醒中拿起书本——做谋生的预备。
由于从事财务,所做的形而下的知识储备,都在财务方面。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越发领会知识的重要,越发对此前的荒废耿耿于怀。现在借用财务概念,对该读书时没好好读书,做了一番总结:
一、当年没用心读书,辜负了父母和老师的付出,还辜负了一路成长触及的一切资源和所有陪伴。这些辜负一旦产生,就是沉没成本,无从找补。
二、辜负了自己的大好年华,就是欠下一笔债务,需要一辈子来偿还。因为它决定你存在的阶层,会彻底影响事业、婚姻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穷尽一生。
三、那次数学老师的弃我而去,就是这笔债务额外索要的对价,来者不善、猝不及防,直接计入债务本金——诸如此类的刺激,谁能泰然、谁又敢忘记?当然,如果造成自暴自弃,就不是增加债务那么简单。
四、如果继续懈怠,一路荒芜下去,债务还会因为孳息而变成巨无霸。即使当年用心读书的人过于松懈,都只能是泥足深陷。遗憾的是,人还无法活着申请破产保护。当然,有额外又足够的好运(营业外收入)者除外。
五、只有及时的补救,才支付得起利息。有毅力持续弥补的,或有可能慢慢偿还债务本金。
六、如果想要扭转颓势、化腐朽为神奇,让人生实现“盈利”,那就需要顽愚的勤奋了。
人生是繁密的因果交织而成,更仿如一场庞大的经营。以我所谓的专业,根本无法核算周全。只有根据自己的心气,朝选定的方向,一路走一路盘核。经过此番盘核,共有三条路——四、五、六,即放弃、补救或扭转。四就是随波逐流、与时混日,等着天上掉馅饼,前车之鉴太多,唯有弃选。而五和六,都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那么,努力别无捷径,还得从增长知识——读书开始。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13 13:56:15 +0800 CST  
陪读笔记(33)读书那些事之四
文/雁子

话说得语重心长,分析也貌似有理有据,却只是一种自我的调侃和勉励,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半辈子患得患失,总想通过梳理,给自己开一味药方,治一治这底气不足的心病。
而所谓的实现“盈利”也很含糊,是以经济收益、社会职务来衡量?还是以家庭和美、子女成才来评判呢?一时还真找不准尺码。鉴于文字表达的局限,在此不妄下论断,期望随着识见的增长,能够得到不一样的解答。
思想是矮子,行动才更重要——回到读书这件事。话说当年没有好好读书,思维没有逻辑,做事缺少方法,只能在跌跌撞撞中以勤补拙,哪知活干得越多,越捉襟见肘。没有善舞的长袖、又没有八面的玲珑,心虚气短到了尘埃里。混世是如此艰难,只能亡羊补牢。
增长知识,可以来自书本,也可以从实践挖掘。但实践更侧重知识的使用,还受限于群体的水平,不宜寄全部的期望。想来想去,还是要通过书本获得知识,再获得知识的运用技术,同时付诸实践,事半功倍,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为了谋生,开始读的都是考试书目,后来拓展到专业相关。虽说知识就是力量,但只会做事就等于机器,况且专业知识精深似海,却狭窄而枯燥。为了弥补和调剂,偶尔把头伸到窗外透气——捎带读了一些国学经典,却被窗外的风景深深吸引。又因为艺、文、哲、史知识多横向勾连,让人很难固守一隅,不知不觉中滑入漫漶书海,从此泥足深陷,无法自拔了。
姐姐曾经调侃:“看来人一辈子,不读书是混不过去的……。”她一针见血,直指我曾经的荒芜,而如今是一种改造。是的,改造。但迷恋改造到了欲罢不能的程度,应该是我们都始料不及的。
最初,业余生活被各种有益无益的安排填满,学习时间只能靠“挤”。待到浸染日深,生活中的无效事务就像水分一样蒸发,日子简单了,人心减少浮动,时间空间竞相宽裕。如今跟随女儿来问政山生活,游离于原先的生活圈子,掐断了网络和电视,是纯粹的读书环境。而这里昌盛的文脉,正是千年向学之心的汇聚。每晚饭后,在问政山夜幕轻微的拂临中,徐徐进入古人的世界,遨游于千百年漫漫时空,解读先哲的思想精髓、品味前贤名家的文学著作及风神逸事。历代哲人学者莫不学富五车、莫不善言敏思又胸怀广大,于是以古人为师,就越发不敢懈怠。日积月累,触及的知识像微粒汇聚,成为一点一滴的营养,悄然滋润人生的机体。
在我看来,专业知识好似止痛药,治标,解决谋生和社会上的一般交游。而凭个人志趣触及的广阔天地,增益器识,直逼潜质,具有纵横千载的“日月精华”及“天地真气”,是一味标本兼治的中药,没有功利,不为谋生,却为人生奠下厚实的基调。
如今,借着女儿读书的档儿,读着自己的书,好像回到学生时代。三十年前父亲苦口婆心,“不读书将来要后悔”之语像耳边风一样刮过,如今想起很是羞愧,幸亏碰壁之后及时“后悔”。原来书籍的世界又劲道又香醇,使人根本停不下来——当初都干什么去了?看来对于顽童,良言一百遍,都赶不上自己一次的体验。
最后我还想说,父亲那句老话更是良言不虚——读书使人“开毛孔”——使启慧、使明理,亦使内心不惶恐。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16 09:06:37 +0800 CST  
陪读笔记(34)读书那些事之五
文/雁子

高三的女儿,功课一天比一天紧。一场接一场的考试,像一条鞭子,抽得她喘不过气来。每晚放学到家,就一屁股坐我对面,打开书本继续做题。有时眉头紧锁表情严肃,我除了提供一些食物,就不再言语。没有挫折的日子,风和日丽,她会先通报一下当天的趣事,老师和同学过招的八卦消息。
客厅的小方桌,是房东剩下的老式家具中的一件。陈旧、矮小,四条细腿撑着一块薄桌面。自打第一次我坐下看书,女儿凑过来摊开自己的书本,它就扮演起沉重又伟大的角色。书房和里面的书桌被彻底闲置,那种孤岛的寂寞女儿不愿意去品尝。
那晚做功课,我忙家务迟迟没坐下。她发话了:“老妈你不累吗?过来坐下吧,一起学习的气氛多好。”家长不学习影响气氛?得到钦点是荣幸的,赶紧跑过去坐下。这回“陪读”二字可就坐实了——我是个沽名钓誉的家伙。
校园归于寂静。灯下的母女,各自沉浮。
时间在静默中流逝。生物钟滴答滴答,将我们推向另一种状态。我开始打呵欠,“妈,困了就去睡,不用等我。”连续鏖战,我精力不济,通常先败下阵来。偶尔她先告疲惫,我趁机怂恿“早点睡吧,不要太辛苦……。”她总说“还有一点点,坚持一下”。精力有限,可题海无边。
她从来不缺乏读书的兴趣。打小爱看图书,小学就时常带回一套套新的课外读物,初中更是变本加厉。喜欢阅读自然好,却与日益吃紧的功课有些冲突,我把握不定其中的利弊,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受惠于阅读,作文她总是信手拈来“我们是白云妈妈的孩子……”,这是她小学一篇作文的开头,轻快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喜得班主任推荐投稿,很快刊发见报。多年来,她一直保持这白云一样悠游的状态,代价是对功课用力不够,成绩青黄不接。我心知肚明,她踯躅在我的老路上——懵懵懂懂、五迷三道。
高中两年的打磨,她渐渐进入攻读的状态,有了发奋的迹象。成绩却举步维艰,一直处在中等,使我们心急。她着急成绩上不去,会错过理想的大学。我也不能免俗。成绩是衡量尺度,有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能不能沉浸于一件具体而单纯的事物、是不是咬定了青山不放松,是一个孩子品质和潜力的体现。而天性也有两面,个性轻快、有一颗易感的心,难于专注,却能保持新鲜的好奇和敏锐的触觉,这也是需要保护的品质。使我关注成绩,却不能只要成绩,怕现实又残酷的标准压抑了鲜活的个性。
相对于成绩,读书的火苗能否长久地燎原更有意义。相对于读书,成绩又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我的心理充满了矛盾。
好在她已潜下心,用一种沉稳的态度对待功课,虽然淹没在洪流之中,但仍旧做了更好的自己。
这要感谢高考制度。只有高考的压力,能使她做一番刻骨的切入,挖一挖读书的潜能、磨一磨钻研的耐力,这是读书必须迈过的一道槛。那些优异的孩子,只是更早地迈过了而已。
高考对我们的意义,远远超过高校的选拔。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17 08:42:20 +0800 CST  
陪读笔记(35) 这一株金钩梨
文/雁子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但收获的喜悦,却不是每每都能获得。譬如学校门外这株金钩梨,当它被收获,我却开始懊丧。也许是果实过早地离开枝头,也许是枝叶狼藉的情状让人不忍卒睹。尽管我知道,下一个春天,它会伤愈如初。
金钩梨,我们叫它“甜勾”“拐枣”。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奇异的存在,连接着一个久远的谜团。
儿时的农村生活,对于接触草木果实,有一种先天的优势。那年代,大人们一年四季勤恳劳作,为生存赚取大量的稻谷果蔬。田畴饱满、山岗茂密,一场接一场的耕种、一场接一场的收获。春天的花红叶绿、夏季的果香稻黄,秋天瓜豆成熟后进入收藏的季节,每季都有它独特的贡献。小伙伴随着四季的延伸,享受着每季的果实。比如喜爱蹲在菜畦边,寻找一条初生的黄瓜、一粒小小的西红柿;喜欢站在花密蝶飞的果林享受一阵阵花雨。待到初夏时节果树上缀满了桃李,却不敢堂而皇之地穿行其中了——站在果香中远远的觊觎,也是一种刻骨的体验。秋天,金灿灿的柿子和刺剌剌的毛栗,在我们的围绕中迎回了家。当然,大地更是敞开胸襟,向我们递出它独创的野味:春天的树梦、乌饭果,夏秋之际的刺果儿、山楂和野葡萄等,太多美丽或丑陋的果子,其间还有无数的野蔬和菌类供我们摘取。
我们熟悉一切草木,已经和土地上纷繁的一切融为一体,富有而且满足。直到金钩梨的出现,我蒙童的自信才开始松动。它被摘去叶子,一小撮一小撮地捆着,丑陋地躺在小镇街边老婆婆的篮子里。长相是黑褐色果粒不规则地株粘着,像某种植物多肉的衍生根系。当婆婆说这 “拐枣儿” 是一种野果时,我这个经验老道、见多识广的农村孩子,惊诧了。惊诧之余,甚是不忿。山上众多的野果,即使叫不全名字,却没有我不熟悉的,奇特的拐枣居然成了漏网之鱼,真是不小的打击。那以后的秋天,房前屋后的林子、村前寨后的山丘,都有过我寻寻觅觅的身影。结果可想而知,拐枣始终没在枝头出现。失望之余,我开始怀疑这片山乡的神奇和广大。
我的村子,是众多丘陵拢成的小世界,它离城市不近,又离大山很远。从那以后,我渐渐发现这里趣味的一切,只是土地上极小的一部分。村子以外的大山深处,分明有着更多更神奇的物种。我一直相信,甜甜的金钩梨就在那个最远的山坳里。
每到秋冬,这个来自大山的神秘使者,都会出现在街边的竹篮里,颜色褐黑,有些干皱。量不多,却是这个季节从不缺席的通告。对于它甜甜的滋味,我早已失去兴趣,却总要感叹它的长相,像它的俗名一样,一勾一拐连绵不断,与店里日益繁鲜的水果相比,它越发显得奇丑了。
前年夏秋因为陪读,我搬到古城的城东。前往住处的道路,横亘于学校操场与停车场之间。路沿有一棵不大的树,其貌不扬,阳光强烈的时候,正好遮蔽不宽的道路,是这段路唯一的阴凉。我在其下来去匆匆,眼神多为其他景物所吸引。一直到去年的秋天,才无意间瞥见它残枝零乱的样子。一场浩劫发生了,我才发现那所剩不多的果实,正是奇特的金钩梨!我心目中大山的使者,时隔三十多年,出现在城市里!它一下子打通了遥远的记忆,又颠覆了久远的怀想。
那天起,我多了一桩牵挂,因为一株金钩梨,就候在早出晚归的路边。为了更加亲近,我尽量把车停在树下。待到万物生发,它开始了新一番的成长,我决意利用这个机会,对它进行彻底的盘查。
五月的阳光和雨水,密匝匝地催生了花蕾。绿色的小米粒成串成簇,低调地隐藏在绿叶中。熬过一段冷热不定的日子,它终于在六月初,绽开一树繁密的白色小花了。蜂蜜迎来盛大节庆,围绕着上上下下地盘旋,挖掘里面的宝藏。丑陋的金钩梨有一个美丽又绚烂的童年。花期由盛到衰,贯穿了六月。是雨水打湿了花瓣,微风一来,就湿漉漉地撒满了道路和车窗。花雨过后,结出一种微小的果粒。一天天过去,它越发大而圆了。我是知晓结局的,因而它越圆整我越迷茫,观察也越发焦急。等到七月末,连接果粒的花茎开始长粗,颜色由绿变褐——金钩梨的变形终于开始了。花茎越来越粗壮,颜色越来越深,顶着绿色的果粒,水润可爱。灼热的八月,碧绿的果粒迅速成熟,被抽去水分,我才明白它是果肉上端独立的籽粒。而心目中的花茎,己经成长为连绵的果肉。
揭开真相的金钩梨,沉甸甸的,让我担心一场浩劫的逼近。每天走向车场,就远远地瞭望,然后再站树下仔细打量。仿佛时光逆流,我站在了儿时的果园边上。
我终于还是看到那场收获像灾难一样发生,只剩下光秃零乱的枝杈。至此,我堂而皇之地洞悉了它纷繁的“一生”。从虚无到米粒、从萌发到膨突、从成型到壮实,直到作别枝头。我们每日相见,又时常别离,金钩梨纹丝不动,就进入我的生活。我甚至相信是冥冥的天意,对于击中心扉的事物,都备有一个遥远的对应——曾经的惊奇,都会让你熟稔;昔日的谜团,总能适时地解开;强烈的渴愿,都将获得报偿。就像这一株金钩梨。
今天早上,灿烂的阳光掠过稀疏的树桠直射车窗。它在渐为寒冷的季节,被卸下果实,又被褪去厚实的武装——把阳光还给我们。它所有的益处,终究为我们所设。
它的果实,会出现在哪一只竹篮呢?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18 08:46:10 +0800 CST  
陪读笔记(36)骨折
文/雁子

2011年的夏天,我下楼时不经意,把脚崴了。从那以后,人生的路也有了波折。
今年的初冬。上周的一个早晨,女儿上学,匆忙下楼时把脚崴了。直到今天,也没有亲自走着上学。
历史惊人地相似。同是脚踝骨裂,同是右脚,同一对母女。
当然,对比毫无意义。但接受的警示各自惊心,还有相应的经验要抓紧切磋、认知需要磨合、感受可以交流,一来二去,有别样的辛酸。总之,崴脚也成了母女的共同语言。
那天早上,同往常一样将她送出门。转身进厨房,刚要洗碗,她蓦地在身后“妈,脚伤了……”。面对滴泪咧嘴的她,我迷糊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出事故了。
医生在给她打石膏,她在好奇地问这问那。托着一只疼痛的伤脚,还一副不懂疾苦的样子,想到自己至今仍隐隐作痛的脚踝,我明白这是她小小的人生最磨人的伤痛了。有点心虚,是不是自己把大而化之遗传给了她。甚至还惊慌地后怕,伤害如再大一点,就该超出我的承受值了。她的脚步早脱离我的掌握,但接受她的跌跌撞撞,心理准备总嫌不够。
刚回到学校,就有同学飞奔来看她。关心她的伤势,询问当时的情景。当听说下楼崴的,都很意外。女儿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峻——没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受伤理由。不是危急关头的奋不顾身,也非轰轰烈烈的大义凛然,亦不是为荣誉和责任而战,师出无名,凭白把自己崴成重伤,乃“兵家”大忌。
怕同学笑话,少年的世界真是又复杂又单纯。
当她拄着双拐被同学簇拥着,蹒跚地挪向教学楼时,迎面走来的人群中,一位拄着双拐的男生是那样醒目。他同时也看到了她。双方做了相视一笑,惹得同学们也哄笑起来。坏事成双,居然也很逗趣。
教室在四楼,每天上下成了重大的难题。
伤痛的磨人很快体现了。当行动受到限制、年轻活泛的心总要和座凳绑在一起、那些琐细的小事都不能进行时,她的脾气越来越差。既委屈又着急,失去自由的抓狂淋漓尽致。肿胀疼痛的右腿,需要架在高处,长时间架着,身体跟着酸痛。
也就是说,意志上接受伤残、行动上服从病体,她一时半会很难做到。让我这原本理性的老妈,无从措手,只好低眉顺眼地陪小心。好像腿折了,我们的内心也站不起来。
大约过了三天,她才有了一点适应。平静的时候,她看着伤脚,少年老成地感叹世事的无常和躯体的脆弱。同时又有些不服:“楼梯上奔走了数十年,从来没出过差错的!”自打落地行走,一直都浪漫天真。这次的警钟敲得太重。
有人说,苦难是我们的精神上师。好久好久,我们都忘了低头看路的简单道理,把平坦的路走得坎坷崎岖。生活在我们粗疏的时候,给了一记提示,难道竟是一项用心良苦的安排?
好吧,接受教训,继续。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19 12:36:55 +0800 CST  
陪读笔记(37)同学
文/雁子

陪读两年多,除了偶尔捎一两个顺路的孩子回家、一个每天来吃早餐的女孩外,和女儿的同学基本没有交往。直到她崴伤脚,我才有机会接触到这群无邪的孩子,同学的印象终于立体起来。
话说那天,打完石膏回校已是中午。吃过午饭,女儿顺好了情绪,收拾了一箩筐的心理准备,才在同学们的保护下,拄着双拐去上学。在教学楼下,与那“同是沦落人”拄拐男生相逢一笑,就各自为政了。男生想来不愿做众矢之的,卡、卡、卡,径直奔上楼道,身手敏捷,快拐如飞,三下两下消失于转弯处。女儿是新伤员,自然得一步一个脚印。疼痛使她扭曲,又手无缚鸡之力,手中的拐杖自然不听使唤,没跨两步就掉了一只。紧张得同学搀的搀、拽的拽,她越发不平衡了,又挣扎了几步,拐杖再次滑落。看着她在人群中气急败坏的样子,我无法插手,只好狠下心停止目送。
班里的男同学解救了她。傍晚我去教室看望,发现她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同学们稳妥地解决了她行动上的一切不便。她翘着的伤腿上,盖着同学特地找来的外衣。桌上,放着同学送的饮品食物。
一位女同学送饭来了,好几个人围上来,寻找各自喜爱的菜,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着,一边嬉笑怒骂,一边交流着对受伤的感受、通报老师和同学们对此事的各种反应。突如其来的伤害,掀起了波澜。
精神上的调侃是免不了的。
一位同学眉飞色舞地打趣:“你出名了,整层楼都知道你瘸了!”平时都是男生爱出状况,女生拄拐就成了罕见的西洋景。果然,隔壁班同学跑来询问,女儿毫不犹豫:“早上跑步崴的,”又看了看同学无辜的脸,“好吧,是下楼崴的。”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厚颜。
想象得出,他们平时互相调侃,结下不少“梁子”,这次给了大家侃她的机会,心有不甘,但必须接受。
玩笑归玩笑,遇到需要,大家都义无反顾。倒水如厕大家都踊跃帮忙。我担心她过于依赖,提醒她不要过度叨扰大家。她大大咧咧地说:“没事儿,咱们谁跟谁呀。”
我更紧张了,说你不能这样心安理得,同学们精力和时间都有限。她见我真急了,拿右手握拳敲敲左胸,认真地说:“妈放心,我心里很感动的!”她说好多同学给她带吃的,有事都赶着帮忙,和兄弟姐妹一样:“我们班很团结!平时就好,现在有事,感受更深了。”
同学就是没事打击你、有事挺身而出两肋插刀的人。他们被更多地需要,都一副很坦然的乐意。用餐完毕,一位同学搀着她向洗手间走去,我反而是闲客一位。
每天早上,同学来背去上学,晚自习结束再背送回家。我过意不去,难免说些感谢的话,哪知他们倒腼腆起来,说阿姨不用谢的,我们当锻炼身体呢。他们极有礼貌,早上过来,先喊一声:“阿姨早上好。”一位背起女儿和我说:“阿姨再见”,另一位从我手上接过女儿的书包说:“谢谢阿姨,再见。”使我恍惚,倒像我帮了他们什么忙似的。
其他同学也一样,无论是在教室,或是路上,不论他们在做什么,有多忘形,见到我立即停息下来,认真又响亮地喊一声:“阿姨好。”使散淡的我常常缓不过神来。一群活泼调皮的孩子,打心里尊重同学的父母,还蔚然成风,使我不敢小看他们的整体素质。
如此融洽的同学关系,使我很羡慕。同时有些辛酸。印象中我的同学,除了漂亮女孩让我自卑、帅气男生给我苦涩以外,似乎没留下其他印象。而当年的相互帮助,要么是学雷锋的凛然大义,要么是善心的施予。这一群孩子,善良和热情得没心没肺,自然敞亮。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20 09:09:15 +0800 CST  
陪读笔记(38)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文/雁子

很久没有这样的邂逅了。
拐进小北街,几个中年男人围在店铺前,手持话筒在唱:“所有的故事,只能有一个主题歌……所有的爱情……。”是二十年前的歌曲“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嘶哑的声线,在这条不宽的巷子里碰撞。夜幕下,幢幢的身影围着一个大音箱的情景,在智能数据时代土气得很倔强。刹那间时光交错。
上世纪90年代,这情景司空见惯。那时内地歌坛刚刚起步,港台歌曲风生水起。店家把最先进的设备贡献出来,用VCD和电视机播放流行歌曲。新中国“第二代”歌迷们(80年代提录音机上街的,应该是第一代歌迷吧),手抓麦克风,把身体里所有的躁动嘶吼出来。那时KTV还没有滥觞,音乐会更不常耳闻。人们对潮流最初的狂热,就用这种朴素的街头方式来宣泄。
那几个男人,显然是我的同龄人。只是武器更加先进。他们用手提电脑取代了当年的电视机和VCD,歌曲从网络免费下载。这童心未泯的一群,使我心头一热。然而我假装不为所动,继续虚伪地赶路。其实在歌声中,当年那些场景在闪电一样回放。
当年的我得天独厚,在国营商场上班,又住在商场楼上。那时市场经济的概念刚刚影响商业模式,我们单位首开先河,成为市里第一家开夜市的卖场。当卡拉OK流行,商场每到黄昏就把播放器搬到大门外,吸引得顾客里三层外三层。年轻人当仁不让,抢到麦克风就吼,模仿着电视里的港台明星。特别潮的,还来一段迪斯科或者太空舞步。
我当然不会错过,凭借先天优势,总能挤进最里层,总能唱到最喜欢的孟庭苇。胆怯羞涩和五音不全的心虚,就是那时放下的。潮流汹涌,后来的大街上,卡拉OK随处可见了。
我们很幸运。那时年轻人追逐潮流的风气,刚刚被社会广泛接受。那个蓬勃又青涩的时代,人们还容易激情澎湃,满足于简单的陈设,不在意环境的粗陋。歌者的心思只在唱歌,听众只被歌曲吸引。再后来,卡拉OK进入寻常家庭,更先进的设备被关进了歌厅,街头OK慢慢就“卡拉”掉了。从此,众乐乐变成了独乐乐,人与人之间慢慢疏远。
如今,KTV环境越来越豪华,唱歌人的心却总在歌外,那些腐朽和庸俗左右盘旋。而真正的歌迷,口袋里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或者微电脑,世界上最新的歌曲,都能随时随地播放,图文并茂、音质完美。当年不修边幅的草莽时髦,是那样粗糙和纯朴。童安格、钟镇涛、伊能静、齐秦、孟庭苇、张学友……,最红的艺人虽然不少,但仍然数得过来,使我们有能力持久地崇拜。翻唱他们的歌曲,是最前沿的时尚。
转眼二十年过去,物非人非。那些路遗许久的青春岁月,只一首老歌,就牵引了回来。这长久不说爱的一群,用歌声回答那个问题,“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是的,爱,爱得思绪翻飞——怀旧是一种严重的青春之爱。
当我从超市返回,已是一小时之后。那几个同好依旧在唱。这回是一首更古老的 “冬天里的一把火”——“你的大眼睛明亮又闪烁,仿佛天上星最亮的一颗……”。萧瑟的冬季,几个男人用粗犷的嗓音,点起一把熊熊的心火。可惜街面依然冷清,人们早没了路边听歌的雅兴。
我不自觉放弃路人的身份,站在那里。他们很快发现了唯一的驻足者,有些兴奋,递过话筒:“来,来,唱一首!千万别客气。”我久不开嗓,怕吓着来来往往的年轻人——他们不懂我们的时尚。内心其实恨不得撕下中年女性愚蠢的端庄,痛快淋漓地吼上几吼 。
不好意思唱,也没了当年的自来熟,围观就没有底气。羞赧又不舍地离开。身后响起了“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过得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倒……。”这一群严重怀旧的男人,动用最强大的力量,想要拉回那些青春。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3-23 08:43:36 +0800 CST  

楼主:雁子2015

字数:988

发表时间:2015-01-19 23: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07 19:06:09 +0800 CST

评论数:5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