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创作者的自白

喜欢写东西,一开始只是兴趣,但兴趣这东西久而久之容易变成梦想,梦想这玩意又特容易蛊惑人,于是想成为一名作家,并一度想以此为业,但在能力和勇气双缺的情况下,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强求,所以还是老老实实找了份工作,好歹你得混口饭吃。
写作这档子事,是讲究独处的工作,独处而无暇与人交际,造就写作之人大多趋于孤独而内敛,与此同时,写作这档子事又必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才行,因此写作者内心又多激情澎湃,闷骚得很。
一个孤独、内敛而闷骚的人,起初彻底沉浸在创作的热情中难以自拔,不停地写啊写,逮着空就写,就连拉屎的时候脑子里都还在酝酿故事情节,简直要嗨了,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觉得自己才思泉涌,是百年难遇的天才。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为人所知,在他丰富想象力的作用下,为人所知的方式当是轰轰烈烈的,有个成语叫一夜成名。这样的幻想令他自我沉醉,似乎幸福就在明天,但他只是偶尔喜欢幻想,他并不傻,当他冷静下来的时候,当他投稿的邮件收到的从来都只有自动回复的内容,当他联系的出版商都只是在想方设法骗他一点钱的时候,他知道这一切实在可笑。尤其是其中一个该死的出版商还他妈说了这样一句话,“小伙子啊,中国好几亿人写东西呢,你呀,别把热情当成了天赋”。这句话扎心啊,几乎就要毁掉他,他恨那个该死的出版商,但他觉得那家伙的话其实还蛮有道理的。
他需要寻求安慰,于是他又想起了那篇不知道从何处看到的帖子,大意是说很多伟大的作家在起步之初都饱受退稿和白眼,帖子还详细列举了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名字。这些大牛逼货们都尚且如此,自己这般的小屌丝又怎可能顺风顺水呢?他稍微镇定了些,因此依旧小心呵护着心中微弱的火苗,继续不停地写啊写,不过这似乎已经不再是梦想,而是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不过此时他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大大方方地写,而是悄悄摸摸地写,因为他开始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在创作这件事,兴许是连自己都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吧,担心知道的人越多,笑话自己的人也越多,就像多次追求自己的女神未果,就对人扬言自己从未爱过女神一样,以期挣回些许面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为生计奔波的他慢慢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体会到了自己的微弱与渺小,于是也就自然放低了姿态,个性也远不如初入社会时那般强烈了,曾经不屑的种种,也慢慢在学着接受。他学会了面对领导的指示无论对错都第一时间遵照奉承,学会了和其他人一样在公司喜怒不形于色,学会了笑脸相迎自己讨厌的客户和同事,学会了在酒桌上巧妙地周旋,习惯了有事先估量自己是否能从中获益的思维,习惯了提防是否会有人给自己使绊子,学会了如何迎合以及做好表面工作的凡此种种。这样的生活令人疲惫,有时候他会怀念曾经的自己,那时候他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虽然得不到什么,但却足够简单,足够充实。
于是他回过头来想想曾经那段时光,重新思考创作这件事,他发现自己的想法大不同了。
他似乎理解自己为何屡屡碰壁了,或许是因为以往的创作太过私密,都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书写着自己独有的那一点伤伤感感和忧忧郁郁,文字诚然是真挚的,情怀诚然是丰富的,但唯独一点,从来未曾考虑过读者的体验,如此创作出来的东西,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个孤独患者的自说自话,谁人愿没事听你自说自话?
如果我是读者,我为什么选择看你的小说?他问自己。
我选择阅读一部小说,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部小说好看。所以,症结在于如何让自己的小说变得好看,要像迎合客户一样去迎合读者,调配出他们心仪的口味。我写东西只是为了写给自己看,这样的说辞只是没法吸引别人来看的一种自我安慰,不能这样自我安慰,不能再把创作看成一件多么与众不同的事,写作和卖保险的推销自己的保险产品,卖凉粉的吆喝自家的凉粉并没有什么区别,你我都是劳苦大众,你我都想卖出自己的产品,你我从来就是同一类人。
这样想问题是实际的,人总归要变得实际起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但无论好坏,自己现在已然习惯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了,这或许就是成长吧。
既然思路变了,那就一切推倒从来,谈情怀没卵用,不能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的创作,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诈骗。忘记自己自以为是的才华,不当自己是个创作者,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本本分分的产品经理,作品即产品,尽心设计一个好的产品,仅此而已。
在这样的心态下,研发新作,无论从选题到文字风格还是到情节的设置都以提升阅读体验为出发点,炮制出了《不止是阉割》这样一只全新的产品。新作不再自说自话,不再可怜兮兮地表达自己那点磨磨唧唧的郁郁忧忧,用诙谐替代了伤感,用趣味取缔了忧愁,用轻松欢快革了以往故作深沉的命,情节设置上也多了能刺激观感的设置,所以能看到家族的秘史,能看到荷尔蒙的分泌,能看到每个少年少女必经的情欲启蒙之路,有背叛,有欺凌,有复仇,有午夜走廊赤裸的诱惑,也有迷途知返的悔悟与失落。
要感谢几位好友,创作的过程中多次让他们试读,反响都还不错,觉得小说有趣,有深度,有吸引力,作品也最终得以在豆瓣阅读上发表,这几位好友算是给读者朋友们率先探了探路。
《不止是阉割》是我以产品经理的思路完成的头一部作品,断断续续费时两年,这个创作思路的转变是否正确,相信读者朋友们读后自有定论,同时也欢迎和我一样走在创作道路上的朋友一起探讨创作思路的选择与应用,给予批评指正。
创作过程中心神总是难以宁静,一日未完成,便一日觉得心有亏欠,好似半空中有双眼睛正直直地盯着你,等到完稿之际再回头看看,内心的感触颇为复杂,自己很多的想法都已于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不仅包括对待创作的认识,更包括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早起对着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再想想若干年前的自己,这一路走来,自己学到了许多,却也失去了更多,这得失之间,幸耶?悲耶?

友情提示:豆瓣阅读给《不止是阉割》设计的封面简直简朴大方,为切切实实的两个蛋,鉴于文中有详细描述阉割蛋蛋的片段,还请广大男性读者在阅读之时不要联想到自己的蛋蛋,此蛋非彼蛋,以免惊吓到蛋蛋。
随附新作链接地址如下:http://read.douban.com/ebook/33914528/

楼主 孔同学  发布于 2016-12-11 15:50:13 +0800 CST  

楼主:孔同学

字数:2452

发表时间:2017-07-27 05:53:3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7-27 12:56:13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豆瓣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