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鲜花的山岗(亲子分、普洪、法英),WW2背景长篇


现在,只有在长辈和朋友面前,她还是娜塔莎、娜塔申卡、娜塔尔卡。学生们和同事们都尊称她的名字和父名: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再难的数学题,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只消扫上一眼,就能立刻给出最简捷的解法。
时间平平静静地流逝。当她的第一届学生升入五年级的时候,别人开始为她的终身大事操心了。“娜塔申卡,亲爱的。”有一回,安妮娅抱着儿子来看她,“快三十的年纪,就别太挑剔了。遇见个心地善良、有责任心的就可以。”
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已经不再挑挑拣拣了。工作之余,她勤快地将新长出来的雪白发根染成金色,参加各种舞会。安妮娅仍旧是对的:心地善良、有责任心就足够了。至于小雄鹰的性格、小雄鹰的笑容、小雄鹰的眼睛……算了吧。
可是始终没有男人前来敲响她的窗户,一个男人都没有……这不仅仅是因为战后男人奇缺;还因为历经掳掠、苦役、活埋和游击的她,二十岁时就已经花白了头发,额头和嘴角也生出了严厉的皱纹。而那些始终留在后方的姑娘,个个都比她更加年轻、漂亮、温柔……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08 10:02:00 +0800 CST  

但她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仍旧渴望着结婚,坚信总会有人来爱她。
生活仍旧是平平静静的。战前九年级二班的下一代上学了。瓦列里叔叔和妈妈先后退了休,妈妈有时会在夜里哭泣。
花岗岩雕成的空军飞行员仍旧严肃地凝望着莫/斯/科。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仍旧将白发染成金色,赶去上班,赶去买菜,赶去参加舞会。
第三十五中学1961届毕业生的舞会,定于1961年6月21日晚上举行。备受学生们爱戴的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也接到了一份请柬。女教师细心地染好头发,为挑合适的衣服而费了不少神。毕竟,这是到年轻人中间去嘛。最后她选了件深蓝色的连衣裙,显得端庄大方,和年纪也相称。
毕业舞会热闹极了。男生们的衬衫干净笔挺,即使穿着去结婚也不过分。女生们的连衣裙犹如怒放的花朵:粉红、天蓝、嫩绿、米黄、淡紫……这些极尽娇嫩轻柔的色彩,再美也比不过青春少女的容颜。
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和每一个学生拥抱亲吻,祝福他们前途无量,看着他们成双成对地飞舞旋转。她自己也和几位男同事礼节性地跳了舞。她听见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议论着两个月前飞上太空的尤里·加加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航员……
“时间过得真快。”她的舞伴感慨道,“三十年代咱们读中学的时候,崇拜的是飞行员莫洛科夫、契卡洛夫,因为他们飞到北极去了,真了不起!那时谁能想得到,有一天加加林会飞到宇宙中去呢?”
“是啊,时代不一样了。”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赞同地回答。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08 10:03:00 +0800 CST  

时代不一样了。
整整二十年前,也是一个温暖清澈的夏夜,1941届中学毕业生也是跳舞直到天亮。天亮以后,从广播里传来了那个该永世诅咒的消息——战争。娜塔莎没有属于自己的中学毕业晚会,她本该在1942年毕业的。
“请原谅。”女教师忽然满怀歉意地对舞伴说,然后就急匆匆地赶到盥洗室去了。
盥洗室里也像舞场那样灯火通明。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久久地站在镜前,端详着自己的模样。
镜子里是一位中年妇女,身材刚开始微微走样。尽管她认真打扮过,可无论脂粉、眼影还是口红,都无法遮住前额、眼角和唇边的皱纹。从那精心盘好的金色发髻中,不知什么时候散下了一缕白发,白得刺眼。
难道是她染头发时不小心给漏掉了?
在1961届中学毕业生的舞会上,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终于明白:自己再也嫁不出去了。那一年她三十六岁。
从那以后,她彻底断了结婚的念头。亲友和同事们起初还很热情地帮她介绍对象,后来也就由着她了。毕竟,战后没办法结婚的女人太多了,根本就关心不过来。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08 10:04:00 +0800 CST  

未完待续


作者注:
1、齐娜、齐诺奇卡都是齐娜伊达的小名(娜塔莎的妈妈);瓦列奇卡是瓦列里的小名。
2、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是娜塔莎正式的名字和父名。在俄/罗/斯文化习俗中,这种称呼方式表示尊敬,通常是年轻者对年长者使用。
3、莫洛科夫、契卡列夫都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苏/联飞行员。前者曾参与救援“切柳斯金”号考察船,后者曾完成从莫/斯/科到远/东、从莫/斯/科横跨北/极到美/国的长途不着陆飞行。
4、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在俄/罗/斯每一代青少年心目中,加加林始终是最伟大的英雄。2010年,俄/罗/斯进行了一次“20世纪本国三大偶像”的评选,排名第一的就是加加林,得票率百分之三十五,其选票绝大多数来自18至24岁的人群。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08 10:06:00 +0800 CST  
@蓝色暗点
曾有人向我热忱推荐过这本书,但我一直没有看过,有机会一定要补上。
说起来,我在日/本文学方面的修养很少(大概也只有《我是猫》了)。到底还是在俄/苏文学中浸淫较深。在描写战争对人的精神伤害时,我常常想起的是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作品:《老牌奥林匹亚打字机》《烧不毁的荆棘》……那些坚强、善良、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女性,老来却被人遗忘。
摧毁了的城市村庄都可以重建,但是受到创伤的心灵,一生都难以恢复如初。所以我常常会想起瓦西里耶夫写过的一句话:“在那个五月清晨,高呼‘胜利’的都是男人们。女人们却在哭喊着‘和平’。”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09 15:22:00 +0800 CST  
@归殊
很高兴再一次看到你的留言。
在我的视角中,理想的爱情模式应当是两个人精神力量的独立和对等。就像你提到的《致橡树》: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我本来想把基尔的遗腹子设定为男孩,后来想了想,还是决定给他一个女儿。因为女性生来是为了给予生命,而不是为了剥夺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性别,就是和平的象征。
瞧,下一章我就要写到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了。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09 15:37:00 +0800 CST  

(五十六)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觉得家里越来越大,越来越整洁,越来越清静。这是为什么呢?她想啊,想啊,忽然有一天就明白了:因为家里没有孩子。
丈夫是不会有了,但孩子是必须要有的。
四十岁生日刚一过,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就从孤儿院领回了一个四岁的小男孩。他的小名叫尤拉,正式的名字是尤里——这是孤儿院的老师们给取的,因为他出生在1961年4月12日,正好就是尤里·加加林飞上太空的那一天。
她觉得尤拉很像万尼亚:浅色头发、圆脸庞,笑嘻嘻的紫蓝色眼睛。回家的路上,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试探地和尤拉商量,愿不愿意改个名字叫万尼亚……
尤拉当时就大哭起来,他可是一向以自己的生日和名字为荣的,宇航员嘛!她哄了他一路,发誓不再打他名字的主意,小家伙才善罢甘休。
“其实长得和万尼亚不像,等大了就能看出来了。”到家以后,瓦列里叔叔笑着说,“不过,这辈子还能抱上孙儿,还挑剔什么呢……”
妈妈前两年就去世了,没能看到这一天。娜塔莎把墓址选在自己的爸爸尼古拉的墓旁(他早在三十年代就因车祸遇难),瓦列里叔叔没有反对。瓦列里、娜塔丽娅、尤里,这彼此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三代,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家庭。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1 09:58:00 +0800 CST  

尤拉一天天长大,模样儿果真不像万尼亚。瓦列里叔叔说中了,到底是万尼亚的亲生父亲。每当瓦列里叔叔站在窗边遥望远方的时候,娜塔莎就知道他又想念儿子了。然后她就会走到他身边,像女儿那样握住他的手。
她不在家的时候,尤拉就学她那样做。值得慰藉的是:尤拉长成一个懂事、英俊、聪明和快活的男孩子,这样的好事可不是每家都摊得上的。只是尤拉并不像她那样具备非凡的数学天赋,他更擅长学语言。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开始做梦了:将来儿子会考上最好的外语学院,然后工作,娶个漂亮的儿媳妇。当然啦,最好能给孙子取名叫万尼亚。至于她自己,到那时也该退休了。退休后就带带孙儿,陪瓦列里叔叔说说话——愿亲爱的瓦列里叔叔健康长寿!那时他们家就四世同堂了。
就这样,她珍惜着自己的中年,幻想着自己的老年,却再也不肯回忆青年时代。有一天夜里,她忽然就像吃饱了撑着似的胡思乱想起来:假如青年时代没有遇上战争……后来枕巾都湿透了,真恼火,还不如不想呢。
但是可以想一想少年岁月,她把那定义为战前的中学时光,并且能在回忆中找到快乐。正因如此,她仍旧勤快地出席九年级二班的每一次聚会。谈起那些没能从战场上回来的同学时,她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他们怎样牺牲,而是他们怎样斗嘴、抄作业、传纸条、用小刀在课桌上刻“我爱你”和“某某某是个大坏蛋”。
“娜塔莎,我们最聪明的女数学家!”九年级二班的老班长在某一次聚会上这样说:“为什么不试着联系你在意/大/利打游击时的战友呢?天南海北,见面是不方便,写写信也好啊。现在我每次收到炮兵连老战友的来信,都还会乐上半天。”
这是硬要让她去回想青年时代么?亲爱的班长同志,你可真残忍啊。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1 09:59:00 +0800 CST  

时间平平静静地进入了七十年代,尤拉热热闹闹地庆祝了十岁生日(说得伟大点儿,同时还是加加林升空十周年纪念)。和同龄的孩子们一样,他开始把朋友们往家里带,把足球明星和电影明星的海报往卧室墙上贴。身穿宇航服的尤里·加加林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一张娃娃脸笑得像朵花似的。
有一天,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走进儿子的房间,发现加加林身边多了一张外国女演员的相片。这姑娘多迷人,要好好看一看。
瞧那光辉灿烂的栗色长发,和最华美的吉卜赛织毯一个样;翡翠般的大眼睛快活又明亮,看着真亲切。那轮廓有力的白皙面庞,还有挺直的鼻子和略带讥诮意味的薄嘴唇,又让这姑娘显得像个聪明自负的大学生。
真漂亮。简直就是小鸟儿、小云儿、小花儿、小星星……
“妈妈也喜欢她?”尤拉笑嘻嘻地从书桌旁站起来,“真巧,你们俩还同名呢……妈妈,好妈妈,怎么哭了?”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1 10:00:00 +0800 CST  

那些日子,她经常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尤拉给她找来的译制片录像带。平心而论,贝什米特小姐是个富于才华的演员,尤其擅长浪漫爱情喜剧。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一类片子,尽管场景和人物都挺美,情节够精彩,结局也够快乐。但她总觉得:别人把爱情故事拍得这么幸福,仿佛就是为了笑话她的命运。
既然人间并没有太多的幸福,那么就全部交付给儿女们吧。娜塔莎·贝亚德·劳伦夏·爱斯梅拉达·贝什米特,一定是个幸福的姑娘。
女教师照着电影制片厂的地址,给贝什米特小姐寄了一封简短的信——亲爱的,是我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你。
活了大半辈子,她还从未这样惴惴不安地等待过回信。大概就像当初伊丽莎白临产前说过的那样:“又激动,又害怕……”那时她是怎么回答的?“好啦,好啦,别瞎想。快睡吧,一切都会好的。我来给你唱个歌儿吧?”
回信——确切地说是一个包裹——是从米/兰寄来的。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凝视着寄件人的名字“伊丽莎白·贝什米特”,几乎失去了打开包裹的力量。
包裹里有一张母女俩的合照、一封很厚的信,一床手缝毛毯,还有一盒磁带。女教师将信读了又读,每一遍都能从字里行间揣测出新的含义。但是她最想知道的一件事,信中却语焉不详:这些年来,丽莎的个人生活究竟怎样?
可是千万不要在回信中询问。毕竟,她自己最憎恨听到这样的问题:“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为什么不结婚啊?”
那天晚上,女教师把收到的磁带放进了录音机。一个稚气而响亮的小姑娘的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房间里。来信中说过,这是童年时的贝什米特小姐。尤拉侧着脑袋用心地听了一阵子,然后告诉妈妈:这是在用德/语朗诵海涅的诗篇:
“跟我逃走吧,做我的妻子,
在我的心旁消去疲乏;
远远地在他乡,我的心
就是你的祖国,你的家。”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1 10:02:00 +0800 CST  

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又开始写信了。这一次是寄到比/利/牛/斯/山的某个天文台,地址是丽莎在来信中提供的。曾经的第一突击旅副旅长,算来今年应该五十八岁了。女教师写信时特意问候:身体还好么?看在星星的份上,请多保重吧,毕竟我们早都不年轻了。
回信却完全是一副年轻人乐呵呵的腔调:愿所有的星星都来保佑你的美丽,亲爱的小妹妹。托你的福,哥哥我身体向来结实,最近一两年还不至于要去见撒旦。不过倒是快退休,回巴/黎老家去了。你写这个地址还真及时!是丽莎告诉你的么?她女儿现在是个大明星,哎——呀——呀!真是个美人儿!哥哥我简直恨不得年轻三十岁……
随信一起寄来的是许多照片。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望见了比/利/牛/斯广袤的脊梁、峻峭的臂膀;望见了山顶永久庄严美丽的星空。她甚至觉得莫/斯/科轻拂面庞的晚风,是从遥远的比/利/牛/斯呼啸而来。
只有一张照片上站着年老的天文工作者波诺弗瓦。他靠在一面峭壁之下,神情明朗又沉静。在他的白发旁边的岩石上,刻着两个年代久远的大写字母:“F”和“A”。
这两个字母象征着什么?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沉思了很久,怎么也猜不出来。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1 10:03:00 +0800 CST  
未完待续

也快结束了啊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1 10:06:00 +0800 CST  
@梦幻长虹

关于匈/牙/利姓名的常识,我是知道的。
但是Elizaveta是Elizabeth在东/欧语言中的变体,只作女名用,而无作姓氏使用的例证(它在俄/语中也是个极为广泛的女名)。因此我认为,关于伊丽莎白·海德薇莉的顺序,应该是本家在作人设时的疏忽。(本家估计不了解匈/牙/利姓名的常识,呵呵)
同时:因为伊丽莎白是德/国人基尔伯特的妻子,按照入乡随俗的原则,将名字处理成名前姓后。
外网上一段关于伊丽莎白·海德薇莉姓名的解释,可以作为例证。注意前两句话:
Hungary's human name is another popular debate subject. While her last name is clearly Héderváry, her given name (written as Erizabeta in katakana) has a number of possible spellings: Elizabeta, Elizaveta, and Elisabeth/Elizabeth, along with its Hungarian equivalent Erzsébet. The last of these may have been the intended name in mind, though Elizabeta and Elizaveta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n the fandom and what the katakana for her given name can be rendered as. It is also possible that Elisabeth may have been the intended spelling, as an allusion to Elisabeth of Bavaria, but that Himaruya made an error in his rendering.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1 13:33:00 +0800 CST  
@蓝堂万尼亚

唉,怎么说呢,亚瑟的死法在我们看来,多少有些莫名其妙。正如我之前说过的:我知道他一定要那样做,但我不能赞同他。
在他那里,足球象征着自由与生活。对生活本身的强烈的思念,刹那间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他忘却了凶险的现实。
说到布局,毕竟这篇文章写得太长,而且是写一章发一章,难免在结构上有顾全不周之处。你对篇幅分布有哪些意见,我很想知道(如果你不愿公开来说,给我私信也好~~)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1 13:38:00 +0800 CST  

(五十七)
生活分成了四部分:一份给尤拉,一份给瓦列里叔叔,一份给学生们,还有一份留给她自己。尤拉开始约女孩子去电影院了;瓦列里叔叔做了次心脏手术;家长会上已经出现了她教过的第一届学生。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料理完白天的事情,陪家里人看一会儿电视,然后开始她自己的生活。
那是些来自远方和寄往远方的信。来信中谈的都是些婆婆妈妈的琐碎:伊丽莎白的女儿嫁给一位导演,生了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取名基尔伯特);弗朗西斯的儿子一个月换了三个女朋友;伊丽莎白埋怨近来下雨天太多;弗朗西斯打算去镶两颗假牙……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读得津津有味,然后把日常的鸡毛蒜皮通通写进回信里去。
信中从不提及战争,这一点他们心照不宣。那些曾在梦中为之潸然泪下的往事,根本就不能够再向彼此倾诉。
安东尼奥和罗维诺始终杳无音讯。不是安东尼奥,也不是罗维诺,而是安东尼奥和罗维诺。想到一个名字,另一个名字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莫不如此。弗朗西斯给过她一个很久以前的地址,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信过去,自然是石沉大海。毕竟,安东尼奥和罗维诺是一直在路上的。三十年来,她始终记得分别时安东尼奥说过的话:“我们想把全世界都走一走!”那时安东尼奥还庄重地起誓:将永远把她绣的小荷包带在身边……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4 21:17:00 +0800 CST  

晚上并不都在读信和写信中度过,安妮娅有时会带着孙子来看她。换做别人,早就尊敬地称一声“安娜·伊戈罗夫娜”。可是在娜塔莎那里仍旧是安妮娅,在安妮娅那里仍旧是娜塔莎。
1975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她们俩坐在客厅里,边看电视边聊天。就在那时,国际新闻报道了西/班/牙/统/治/者/佛/朗/哥去世的消息。
“终于死啦。”安妮娅感叹道,“想一想三十年代,那时都怎么说的?西/班/牙/共/和/国必胜!佛/朗/哥必败!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两样……”
“竟然都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学校还组织我们往西/班/牙写信、寄小礼物呢……”
“到现在还记得,我是用帆布缝了个行军背囊。我有时候就会漫无边际地想:这背囊是寄到了谁的手里?他的命运怎样?”
娜塔莎没有回答。
她也没有忘记1937年春天,十二岁的自己怎样用红丝线,在小荷包的花布面上细细地绣下这样一句话:“给西/班/牙的小雄鹰:致以青春的敬礼!小白鹤。”为什么是这句话,谁也不会知道。
在严峻的青年时代建立的那些友谊,其中有一份开始得更早。亲爱的小荷包,当你刚刚踏上动荡的征途时,你是洁净和秀美的。后来你被汗水浸透,被鲜血染过,被武器的尖角扯破,并且再也洗不掉烟末微微呛人的气息——那是行军路上最忠实的伴侣。你变得粗糙了,可是你还是你,还是你……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4 21:18:00 +0800 CST  

时代不一样了,就连鼎鼎大名的伊巴露丽都回到了西/班/牙。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常常想象:当年的西/班/牙/共/和/军普通一兵安东尼奥,怎样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这一天迟到了几十年,但是总比等不到要好。
1985年春天,第三十五中学隆重地举办了仪式,欢送敬爱的数学女教师退休。很快就迎来了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在那一天荣升为奶奶。她非常满意,一切都按她预先想好的轨道进行:儿子从外语学院毕业,参加工作,娶了个称心如意的儿媳妇。大家都同意给孙子取名万尼亚。唯一的遗憾是:瓦列里叔叔没有能够等到这个万尼亚。去年他下葬的时候,娜塔莎把哥哥的一张旧照片郑重地放进了棺材。
至此,生活中的全部任务都已完成。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心平气和,觉得再也没有什么事情能让她激动了。她仍旧和弗朗西斯、伊丽莎白写那些婆婆妈妈的信,观察儿孙们的生活。就拿尤拉来说吧,都当爸爸的人了,仍旧像少年时那样,把国内外足球明星的海报往墙上贴。看得出来,他最喜欢一支身披红衣的英/国球队,尤拉说那是利/物/浦。
那正是利/物/浦最辉煌的岁月。十年内七夺英/格/兰联赛头名,四次问鼎欧/洲冠军杯,可不是闹着玩儿的。1986年秋天,在红袍当风、英姿飒爽的利/物/浦国王肯尼·达格利什身边,尤拉贴上了一张新的海报。那是个身穿浅蓝球衣和白色球裤的年轻人,鬈发乌黑,身材矮壮。
“迭戈·马拉多纳。今年阿/根/廷世界杯夺冠的头号功臣!记得么,妈妈?电视上对英/格/兰的那场淘汰赛,他连过五人进的球,真漂亮!”尤拉兴高采烈地说。
“可我记得,那时他穿的球衣和海报上不一样……”
“嗨,妈妈,那时他代表的是阿/根/廷国家队。海报上是他的俱乐部队服,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为什么要跑到那么远的意/大/利去?”
“远方是很远,可是那里有梦想。”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4 21:20:00 +0800 CST  

生活把人们从故乡带走,像疾风裹挟着种籽一样,播洒到世界各个角落。千百年来莫不如此。终有一天,人们不再因为战乱和迫/害而背井离乡,而是为了践行年少时的第一句誓言:希望自己将来做怎样的事业,成为怎样的人。
可不要轻视这句话,亲爱的。人生在世,再也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
刚满两周岁的万尼亚已经能够流利地说话了。1987年5月9日,他跟着奶奶一起去了公园,生平第一次记住了那么多人,那么多气球,那么多鲜花。然而最让万尼亚难以忘怀的,还是航空学校门口的一位空军飞行员。这人可不懂事了,他个头够高,模样也够好,却从不送花给姑娘们,只等着人家把花儿放在他脚下。
“奶奶,他叫什么名字?”
“万尼亚,和你一个名字。”
“他为什么站在这儿?”
“为了你。”
“他是做什么的?”
“他是勇敢的人。”
“长大后,我也要做勇敢的人。”
可不要轻视这句话,亲爱的。人生在世,再也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4 21:21:00 +0800 CST  

万尼亚没能立刻变成勇敢的人,第二天他就被爸爸吓哭了。爸爸好端端地坐着看电视,忽然就跳起来狂呼乱叫,多可怕呀。这下可把妈妈和奶奶忙坏了,一边要哄万尼亚,一边还要训斥爸爸。
他不知道爸爸是在看球赛。5月10日,那/不/勒/斯在意甲最后一轮战平佛/罗/伦/萨,赛季总积52分,力压北方劲旅尤/文/图/斯,成为史上第一支夺得意甲冠军的南方球队。那些日子,尤拉下班后就霸占住电视机,翻来覆去地看他一场场录下来的球赛。
“报纸上说的,在那/不/勒/斯,人们都管他叫上帝!”尤拉眉飞色舞地形容,“马拉多纳刚去那/不/勒/斯的时候,球队还在为保级发愁呢。三年内凭着一己之力,将保级弱旅带成联赛冠军,拿上帝来形容他可一点都不过分!”
让尤拉激动去吧,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心平气和地想。人过六十,出于健康的考虑,凡事都不该再像小年轻那样激动。何况她也确实觉得,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好激动的事了。至少从退休那天起就是这样的。
有时候,镜头会从球场移开,走马观花地掠过水彩画一般的意/大/利风光。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偶尔瞟一眼电视,看见的不是维/苏/威火山,不是墨/西/拿海峡,也不是柔情似水的威/尼/斯抑或永恒的罗/马。
她看见了绵延起伏的亚/平/宁。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4 21:22:00 +0800 CST  

作者注:
1、伊巴露丽是西/班/牙/内/战期间著名的共/和/派/领/袖,共/和/国失败后,她被迫于1939年离开西/班/牙,直到1977年才得以回国。
2、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利/物/浦俱乐部最辉煌的时期,在1976——1985年间,利/物/浦七次联赛称王,四次欧冠问鼎。肯尼·达格利什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英/国球员,于1977——1990年间效力于利/物/浦,被誉为利/物/浦国王。
3、阿/根/廷是1986年世界杯冠军,在四分之一决赛对阵英/格/兰时,马拉多纳连过五人进球,被誉为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粒入球。
4、马拉多纳凭着逆天的个人能力,带领战绩一向不佳的那/不/勒/斯俱乐部夺得1987年意甲联赛冠军。这是上帝一般的神迹。


未完待续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鲜花的山岗》中最后一个“未完待续”。
下一次应该就是终章了,其实你们知道终章会写什么,不能把安东尼奥和罗维诺给忘了啊。
瞧,离我们出生的岁月越来越近了……

楼主 远方的小白桦  发布于 2013-02-14 21:26:00 +0800 CST  

楼主:远方的小白桦

字数:196668

发表时间:2012-04-12 22:4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30 21:51:25 +0800 CST

评论数:113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