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浅析美队3里的马克46、战争机器3及一切科技侧武器

下面更什么呢?我还是去休息一会儿吧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4 11:20:00 +0800 CST  
马克46:通用盔甲,登场于美队3,作为最新一代的盔甲,重点升级了组装/分离技术,也即许多人期待已久的纳米组装方式(由于是重点,我要把对它的分析放后,见谅)。武器配置方面,自从马克7以后,通用型的盔甲基本上都是同一水准,当然,随着型号的更新,这些武器的性能还是不断在改善的,比如光束炮的发射蓄能时间大幅压缩,满足了快速和隐蔽发射的需求。这么说的话,好像马克46除了组装方式变化也就没什么变化?不不不,首先,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好像是马克7),马克系列盔甲机身活动时的机械噪音是越来越小(马克2、3那声音太大了),同时体现出机体活动的灵活性越来越高,这样一些微小幅度的动作变化更容易完成;需要隐蔽行动时也能缩减被发现的距离;机身部件之间的运动也更柔和……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4 22:04:00 +0800 CST  
马克46内容太多,楼主斟酌怎样组织语言,别吹嘛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4 22:06:00 +0800 CST  
另一方面,那就是关于辅助推进器的问题。辅助推进器能更好的帮助盔甲机体进行飞行姿态的纠正,更灵活的规避飞行障碍物,并减少驾驶者对主推进器(手脚部的发动机喷口)姿态的调整量(因为托尼毕竟不是专业的飞行员,他的飞行不可能全程是靠自己通过手脚带动相应的主推进器(事实上在空旷区域平飞谁都可以来一圈,但在复杂飞行条件,普通人真心操作无力)——由于有私人超级电脑实时连接盔甲,实时对盔甲的飞行姿态进行微调也就得以实现,而托尼只需要把握大致的飞行动作,盔甲就会基于已建立的行为模式数据库和超频神经连接来修正飞行动作。同理,托尼攻击敌人时,系统也在帮助、修正托尼外骨骼手部精准瞄准,毕竟没有经过训练,是不可能保证飞刀命中各种环境下的敌人,当然这方面技术细节什么的留待未来的马克全系列详解版再来赘述)。从影片可以看出马克2到6没有配置辅助推进器,钢1马克2在地面进行系统自检时,机体表面的许多部件都在活动,除却设备开口外,剩下的全部都是副翼,对,除了背甲上的那对明显的副翼外,还有许多副翼也在帮助盔甲获取更好的飞行性能。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4 22:42:00 +0800 CST  
没人吗?那我就休息去了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4 22:50:00 +0800 CST  
今晚最后一更……
到了马克7,首先增加了背部推进器和胸甲侧推进器,由于采用主推进器那样的喷射技术,动力强大,不仅可用于加速和迅捷转向,更是可以代替双手上的推进器的悬停任务,使手部推进器更多、更方便的专心于攻击(下图①②)。而马克8到45,继承了马克7辅助推进器改进,又增加了——有没有发现许多盔甲表面分布有一些带有格栅状的凸出物?那就是新的小型辅助推进器,只不过是喷气式推进(下图③);而少数型号如马克40之类则是分布有微型的连接能源的脉冲发动机(下图④)。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4 23:19:00 +0800 CST  
我发现73楼言论过于钓鱼和引战,作为DC、漫威都有兴趣的楼主我压制不住回复层的火气,只好删楼了╮(╯_╰)╭另外,重申,我只做无立场的分析贴,这种故意挑衅情绪的言论少来!!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5 14:42:00 +0800 CST  
晚上开更啦,感觉新更新内容会引起争议,也请大家用平和的心态讨论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5 20:57:00 +0800 CST  
到了马克46,机身的主要部位都分布有圆形的发光点,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新的辅助喷气口,但楼主的个人见解却是为了全新的盔甲组装方式而设计的分能源储存器(这种分能源储存器最早应用于马克4,见钢2删减片段托尼生日聚会将马克4右前臂安装到黑寡妇手上。但直到马克41才应用于组装供能)。马克46盔甲组装虽然很方便,但由于在未穿戴状态,盔甲大部分组件都是处于极度压缩的形态,与主能源(盔甲胸口的方舟反应堆)分离,进行组合时就需要储备能源来供能,而且能源应该处于被压缩的部件模块中心,激活模块复原时,被压缩的材料便朝四周扩展,而通过图片,也可以发现这些发光圆点的位置刚好处于各个机体关键部位,且有些位置根本不符合辅助推进器的安装位置(如双肩,下图①),同时46身上同样出现了部分与45相同的喷气式推进器(也即现实生活中的燃气舵),外加马克46并没有体现比老型号更优良的机动性(连女巫操控的汽车“弹幕”都躲不过←_←),证明了我的观点。第二,发光圆点的光源为长条型,其余部分为银色的金属材质(下图②),这种作为喷口的话那就效率太低,且影片中没有燃气舵那样的气流扰动或主推进器那样的光焰效应(楼主瞎编的术语)表现,更加证明了我的观点。当然,这也只是个人见解,并不强迫大家接受。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5 20:59:00 +0800 CST  
下面就会解析马克46的组装方式了,会首先以那款手表做引子,另外,催的这么急,就没人出来吐个槽吗?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5 21:06:00 +0800 CST  
剩下的深夜发,楼主的确又贪玩了←_←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5 23:11:00 +0800 CST  
突然发现在更新马克46的时候,楼主似乎抖了很多未来详解版的内容……下面说说马克46的组装方式,为了方便码字,容我自行编个名称:“骨架纳米压缩/扩展技术”。这样也可以区别漫画中的血边装甲那样的流质纳米组装技术。依靠这种技术,盔甲分离后零件的压缩简化达到了一个极限,而这种极限首先并没有体现在盔甲上,而是那款手表——这可不是一款简单的手表(废话!但又不得不这样感慨←_←),表面是通常的多功能智能手表,可以显示时间、投影视频之类,但通过触屏输入启动密码后,表盖会翻起(下图①),然后托尼抓住翻起的表盖拉伸到手背又从接着拉倒掌心,期间翻起的表盖与剩下的手表之间有大量的柔性记忆合金组成的“骨架”(下图②③),骨架与手背上的皮肤快速贴合后就激活附着在自身上的纳米材料,在瞬间固结出外壳,而掌心的表盖则成为了和掌炮一个原理的定向能发射装置(下图④),只不过他只能发射闪光致盲和造成眩晕的高频音波,只能是一种应付紧急情况的自卫武器。而剩下的表盘中发亮的就是和前述马克46上面的发光物一样的储能装置。
喏,管中窥豹,这就是马克46盔甲组装的技术原理。但也是在这里,让楼主怀疑马克46是否具有自马克41以来一直在应用的模块化自主导航与分离组装技术,也就是召唤能力,别跟我说盔甲关机状态或者不具备洲际飞行能力←_←→_→再想远一点儿,这个时候的战争机器3怎么也不见踪影了呢,莫非对罗德的调遣还需要另一套指挥系统,也就是说战争机器加入复联是否就是美国军方授权的“半官方任务”呢?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6 01:04:00 +0800 CST  
楼主留了一个脑洞给大家,明天再来看你们的回复,睡觉啦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6 01:06:00 +0800 CST  
马上要更新了,这次楼主要放个“大新闻”,不要催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6 22:17:00 +0800 CST  
通过前面所述,马克46的组装原理应该大致交代清楚了,但也如上面所推测的,马克46这次可能还是一台与马克42一样性质的工程样机,只不过这次的工作状态非常完善,也即舍弃了成熟的模块化自主导航与分离/组装技术,只运用了骨架纳米压缩/扩展技术(鉴于这种技术需要采用显眼的分能源储存器,所以战争机器3还是马克41的组装技术)。这样的话,这款型号的总体便携性只是略优于马克5,仅仅是在着装方面进步很大。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次技术升级毫无意义,毕竟这次技术跨越有点大(既要搞成功纳米技术,又要保证原型号差不多的防护水平),所以该用一种包容的心态看待。至于技术升级的优点,首先是提升着装速度,虽然马克42之流的分部件可以一拥而上,但有些部位的相邻零部件组装时仍需按照一定顺序,这就不免会露出破绽,而马克46是各部分同时开始组装,破绽大小取决于分部件的组装速度快慢;另外,影片中说明这种纳米组装方式不限制特定姿势,托尼坐着也能穿戴,而也是在这个片段,我发现了一处细节(当初电影院就注意到了,但苦于没有蓝光版本,大家就将就着渣图看吧,下图①②,有标注),而这能终结前段时间吧友争论托尼在直升机里摁下的按钮到底是打开机舱门还是激活战甲,而我的截图模糊地显示出按钮右下角有一行字母“MK XLVI”,也即马克46。懂了吧,马克46的确不能远程召唤,未穿戴状态需要特别存放,而那按钮既是激活战甲,又是打开舱门准备投放设备。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6 22:36:00 +0800 CST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我的两种画质的图都没有你那图里的光焰效应@红烧一坨肉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6 22:59:00 +0800 CST  
如果我说今晚楼主有事,为了保证质量暂缓更新,你们会不会打死我?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7 21:30:00 +0800 CST  
技术升级后的第二优点就是舒适性,首先是贴身组装,与身体的契合度很高,其次减缓头部脖颈的压力,以往的颈部盔甲虽说也是层递式设计,但对头部的转动角度依然有限,长期穿戴会造成脖颈方面的疾病(啊!楼主这几天码字太多,脖子好不舒服,噼里啪啦,楼主卒……),同时以往的大部分头部盔甲(马克5、44除外)只能整体取下或面盔翻起,前者不方便且极易被狙击,后者还是有些遮挡视野。而马克46得益于新的纳米压缩技术,在马克45那种两段锁扣式颈部盔甲基础上增加了材质的柔韧性,使得托尼脖颈在盔甲内的活动程度大为增加(从片中鹰眼射箭解除美队被蛛丝束缚的双手那里,托尼快速转头查看,同时头盔和颈盔几乎在瞬间着装完毕,而在以前这种角度着装是不可想象的),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托尼可以让自己的头部更舒适,但同样的,这仍然无法降低被狙击的风险,除非战衣内置雷达能够对子弹目标快速做出响应……可似乎在应对鹰眼发射的多目标自动跟踪箭矢和诱饵箭矢的时候体现了这种响应灵敏性?(下段先转写武器配置,再写防护问题和战争机器3坠机问题,我还缺点素材)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7 22:25:00 +0800 CST  
补充与更正:鉴于早期预告片里(180楼)马克46发光圆点有光焰效应,所以不妨改为分能源储存器与辅助推进器结合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7 22:29:00 +0800 CST  
武器配置:无明显延时蓄能现象的掌心光束炮x2,威力大小可调(功率可调,所以吐槽复联2里马克43胸炮只是打退美队的就歇息吧,面对奥创这个强敌怎么可能有心思死斗),剧中还体现了久违的持续射击;胸部集束光束炮x1,除了外壳外观就没有什么变化。左右前臂盔甲各内置可重复使用的武器级镭射发射装置x1、反装甲导弹x1、肢体束缚器x1;双肩各有一处导弹发射仓,滑盖式打开(下图①),各装载4枚微型多用途导弹,战斗部应为聚能装药(导弹拦截或干扰鹰眼、女巫行动时,爆炸点相当近,但冲击波似乎对两人并无大碍);转轮式干扰弹发射器x2。
另一点就是格斗扫描分析技术,这算是表现上的一大亮点,瞬间改变了当时战局上的劣势,短暂的压制住了美队的连击。这是利用盔甲的观测仪器扫描记录敌人的动作,然后通过实时网络交给后方的超级电脑分析,建立起敌人搏击方面的行为模式和惯性思维数据库,预判敌人的动作,接着又快速编制反制程序,系统自主操控盔甲,凭借外骨骼的怪力将格斗和盔甲的武器完美结合起来使用,发动反击。当然,在我看来,这和复联2的马克43表现的“哨兵”技术一样对盔甲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毕竟扫描设备从马克2开始都已经配置完备,私人AI遥控盔甲也早已体现,所以只要更新相应的程序,大部分盔甲其实都可以做到自动格斗。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6-06-18 08:50:00 +0800 CST  

楼主:云山兮葬翎

字数:5564

发表时间:2016-06-13 06: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1 04:52:31 +0800 CST

评论数:435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