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160919 另一角度看世界

九,
今天的问题是由公众号网友ddr提出的:工业化社会最高形态就是资本运作。对于资本来说,它的天性就是利润。如何来钱快,利润高就干什么。中国如何避免走上资本运作,利润为导向的社会。最后走向类似于今天王师的空虚化的结果。 资本发展到一定层次后必然要向政治方向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资本、资本势力很多时候都被认为等同于资本主义,但实际上资本和资本势力很早就出现了,资本主义是什么?是西方寻求突破封建制度的一种新制度,而这并不表明他们之前就没有资本和资本势力,在欧洲封建制之前的罗马时代商人就已经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势力,中国亦如此,在史记中就专门有一个部分是《货殖列传》。
商人或资本与他们形成的势力很早就出现在世界上,他们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制度之下处于不同的状况,为什么西方人的商人可以翻江倒海,这是因为他们缺少一个强大的中央势力来形成一个调配社会各种资源的能力,所以当不同的情况发生时候,商人可以将商品进行转移从中获利,比如最基础的粮食,中国在古代就逐渐建立一种收储的政策,在丰年进行收购,在灾年进行出售,通过中央政府的能力平衡大宗商品的物价,通过统一的度量衡稳定市场的资本率差,所以可以给商人进行转换的机会不多,造成了商人的地位始终无法得到一个根本的突破。
商人是追逐利益的,这点没错,但是并不意味着商人没有边界,资本看似没有国界,实际上资本想要扩张就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一个国家货币,也可是一个国家的产品,也可以是矿产,甚至可以是军事能力或者国家等。这些“载体”是存在边界的,所以即便是最强大的调配国,你想要将你的“载体”转移入别人的国家,不管是转变为资产还是转变为资本,这就需要能力。就像西方鼓吹所谓的持剑经商。
如果没有持剑又怎么能够将别人的利益拿出来呢?如果持剑经商就能强大了么?以英国为例,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法国、荷兰,通过自由贸易和英国军队建立了殖民地的贸易体系,确实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可是这个帝国又持续了多久呢?
最终日不落帝国走向衰败,不得不重新承认日需要落下,那么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你承担的“载体”是武力,武力就不可能永远胜利,结果当然是成本上升收益下降,到达二战前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什么要选择绥靖政策?
一方面是希望德国和苏联死掐到底,另一方面就是日不落帝国已经捉襟见肘,美国的兴起已经使得英国如芒在背,不管是德国、苏联、美国都是他的竞争者,所以持剑经商的英国的“载体”使得他强大起来,最终也因为这个载体的衰落最终衰落下去。
在二战后英国逐渐沦落为美国的附属国,所以人虽然想要逐利,但是想要追逐利润就要付出成本,你用什么样的制度和文化所构成的体系,就标志着你将来的路能够走多远。武力虽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使得你强大,但是成本始终上升是不能停滞下来的问题,自然最终结果就是失败,失败不是堕落或者腐败造成的,而是成本无法被抑制的上升造成的,因为不断的掠夺别人的财务,别人就会产生反感,反感催生抵抗。镇压抵抗需要成本,这就使得原本一个殖民地从获利逐渐走向持平,最终走向支出的结果。
当这种现象产生的时候,就需要发动更大的战争来扩张获得更多的好处来平衡,可越是发动战争,则越是受制于成本上升的结果,这就像人陷入了流沙之中一般,为什么人越是想要挣脱就越是陷入其中呢?这就是因为你的获利方式是“掠夺”,而没有人是希望被掠夺的,所以越是逆着这个趋势做别人就越是要反抗,在一段时间内确实看起来如日中天,可是长期看下来,最终你都会从优势转入劣势。
因为逐利本身是从别人身上赚取利润,你赚取的利润一旦不合理,就会产生反感,为了打压反感你就要出更多的利益给支持者去打压反感,这样一来这个过程就开始了,最终只能是不停的挣扎,再加上本身有竞争者的存在,双方恶意的相互打压,相互绞杀又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造成问题更快的发酵。所以不管是国家还是商人,本质上如果只想着赚取更多的利润,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利润所吞噬。
笔者多次说过控制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的概念,你给了一个人好处让他办事,这个人就会始终死心塌地的跟随你么?这才是问题的本身,为什么一些人为了宗教可以进行自杀式的行动,不是这些人如何的笃信宗教。而是他们没有选择。
当活着都是一种煎熬的时候,死后宗教所约定的“契约之地”则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利益,憋屈的活着还是相信去死后完美的世界就成了一种博弈,当这种博弈达成了以后人就变得疯狂起来,那么看起来这是一种无懈可击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其实有很大的脆弱性。
欧洲的天主教曾经昌盛,罗马教廷的能力让国王都不得不卑躬屈膝,让为圣旗而战的骑士趋之若鹜,但是一旦他们找到了扩张的道路,教廷的尊严很快就能扫地,新教就会产生,等到社会资源更多了以后,宗教逐渐变得冷漠,人们不再前去礼拜,当人们现在就能活在类似于天堂的社会中的时候,人就又到了权衡的时候,这时候宗教的力量就下降了。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0 17:38:00 +0800 CST  
为什么要以这个例子来说明,这是因为以宗教如此笃信的关系在历史和利益面前都如此的脆弱,那么通过收买和利益控制的商人,或者某种被夸大到无以复加的势力,他们又怎么可能控制社会呢?
所谓的控制只是因为他们还能够给的出好处,人们在权衡变化还是维持的角度时候选择了维持,但是这种维持是脆弱的,他们需要不停的将给出的好处提高,才能满足别人对他们的不满,这就是成本上升的本质,因为旧的成本已经不再打动人心,人心浮动则会导致控制力的衰落。给了新的好处成本就会上升,就需要新的利益获取,这样的反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成本上升收入下降,最终崩溃。所以资本可以控制一切本身就属于一种阴谋论,当一个大的体系还在起作用的时候,通过穿针引线和通过各种“神迹”的寻找,使得人们相信了这些被夸大的东西是存在的。
但是一旦将历史维度拉大从根本上看运作就会发现这些阴谋论的脆弱性,所以对于资本来说,他就像是水一样,如何控制水的流动是社会制度和文化的体现,如果将水试做洪水猛兽,那么一旦失去了水,社会的运作就会枯竭。如果对水毫无管制又会造成洪水的泛滥。
疏导结合,通过制度和文化有效的引导水的运作才是大国的真正风范,在这方面中国是领先西方的,西方虽然看似在近现代有很强的表现。
但是西方有一个国家真正做到了恒强么?
答案显然是没有,没有一个国家从根本上始终强大,都是强大君主或者臣子出现后进行改革,改革强大以后就逐渐衰落,这种趋势就是西方的本质,曾经如日中天的西班牙,现在则被称为欧猪五国,那么请问这样的国家又怎么能叫做真正的强大呢?
人们相信落后就要挨打,却忘记了他的另一面,那就是:
落后一样可以打人。
这里的落后并不是指的科技和生产力,而是制度和文化所形成的效率,西方的效率低但是他将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进行扩张造成了他们虽然落后但是仍然在一段时间内解决社会问题,但是这种方法的前面又是什么呢?
是重新的衰落。所以任何人都想要最大的利益,但是最大的利益背后藏着的东西不是无尽的财富,而是:
毁灭。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0 17:39:00 +0800 CST  
今天回答的问题是由公众号网友Eric提出的:最近看到报道说:九华山五台山等佛教名山准备登录资本市场。博通怎么看待原本是祈愿忏悔的神圣场所混入资本汪洋?以及我们中国人对于宗教独一无二的态度?
如果认为宗教就只是清修无欲的事情,那么就没有看到宗教的作用,从世界的角度上看宗教大多都很善于与资本进行合作,不管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等,大多都有与资本合作的方式。想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分别看待这两里面的两个分支。
一个分支是个人或小组织如何对待宗教、一个分支就是大组织的形态对待宗教。如果是一个人或者小组织的话,自然可以清修无欲甚至向印度教中的苦行僧那样甚至有些折磨自己不仅严守戒律,还对各种欲望有很大的克制,这方面各种宗教之中都有,比如中国也有一些僧人选择清修,过得十分简朴,但这是宗教的一个形态,另一个形态更多是以一个大组织为形态。
比如人们总是批评少林寺过渡商业化,但是少林寺在之前已经非常破落,在战争中少林寺被石友三烧了一次,建国以后拍摄少林寺电影的时候,少林寺也不很富裕,之后慢慢的少林寺开始获得了大量的资本,少林寺建立已经1500年左右了,一直在中国佛教界拥有很高的地位,少林寺本身建筑非常多,这些都需要钱来运转。
庙宇的修缮、僧人的生活、各种典籍、佛教用具、佛像等等都是很大的开支,如果没有一定的收入来源是很难支撑下去的,而且寺庙与资本结合自古就有。在佛教界有三次大规模的倒佛运动:
“三武灭佛”。
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那么为什么要灭佛,这是因为佛教当时所拥有的各种资本与资产已经达到了一个影响当时政权的地步,不得不选择如此手段,那么为什么信徒喜欢捐钱给寺庙。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宗教有各自教义,通过教义与信徒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信徒通过完成宗教的一些规定来达到设定的契约好未来前往“契约之地”。这方面比如有:轮回论、天堂论。所以对于有很多资本和资产的信徒来说,为了前往契约之地,所以乐意将自己的资本转入宗教。第二个原因是宗教有一定的社会性。
古代富有的人将资本转移如宗教以后,宗教会拿出一部分进行反馈,比如舍粥(当然现在舍粥已经变成一种祈求好运或者好兆头的一种庆典方式),通过这种手段宗教成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一种调节方式,将资本通过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转入了穷人的手中,使得社会矛盾降低,这是宗教可以获得地位的关键。
这方面欧洲的基督教更加鲜明,基督教通过获得了国王的承认,逐渐成为了教廷,天主教利用教义完成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契约关系,成了一种仲裁和平衡欧洲关系的一种重要媒介,为什么国王要承认宗教的地位,这是因为宗教帮他完成了社会契约的建立,这让宗教的地位非常高,甚至罗马教廷成了一方势力。
不仅是拥有很多资本,更是拥有自己的实际势力,那么说为什么中国没有很高的宗教信仰呢?很多人认为中国人不信宗教,其实这是对于中国宗教发展并不理解,中国是非常热衷宗教,但中国拥有更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了。
古代中国的商朝就非常崇拜宗教,事事都渴望进行占卜,甲骨文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字,更是人与神进行联系的一种媒介,又称“契文”。但是进入周朝以后礼制逐渐替代了宗教,到春秋战国以后儒家与法家思想开始出现,汉朝时期发展出了中国的官权制度,随着官权制度的发展使得官权和文化实现了资本和资产在各种势力之间转移的作用,这让宗教的现实地位下降了,对于宗教的需求逐渐降低了,所以宗教在中国从来都不缺少,甚至在一些乡野山村名不见经传的“淫祠”是非常遍布的。淫祠是一种滥建的祠庙,属于乡间非常小和区域性的信仰。
即便是现在中国内部也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藏传佛教、道教等等,甚至大小淫祠也还普遍存在,所以中国不但有宗教,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只是随着制度和文化的发展形成的系统化的官权非常善于转化和平衡资本和资产,使得不再需要由宗教来完成契约的认定和资本的转移,使得宗教地位下降。
而宗教本来就很擅长与资本进行组合。对于宗教的发展要分开来看,有对于宗教追求清修的派别,也有以组织形态与资本进行合作的派别。只是对于宗教与资本的关系界限在何处是需要法律和社会进行规范的,防止宗教压榨或者侵害信徒的现象出现。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0 17:39:00 +0800 CST  
十一,
最近王宝强的事件刷爆了各种媒体的屏幕,实际上这确实值得一分析,王宝强的案件属于非常典型的司法案件,并且王宝强在处理这件事上非常主动,通常来说对男人最致命的伤害有两个,一个就是戴绿帽子,另一个就是仕途上惨败。
王宝强为什么要承认?通常大多都是低调离婚,像王宝强如此高调的并不是太多见。从事情的发展上来看,王宝强显然并不像表面上给人感觉那么像傻根,王宝强是很善于利用媒体的,先是公开声明要离婚,在离婚的声明中使用的语言非常的官样化,显然不是临时起意写的,果然这一举动非常受到网民和舆论支持,使得舆论对他妻子的攻击和嘲讽达到一个高点。但是这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
舆论中的证据算不算法律上的证据。
另外现在所披露出来的信息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比如王宝强说自己打官司是借钱,这些小细节都非常重要,之后又有消息披露出王宝强跑到各银行去查账和自己财产被转移的事情,对于王宝强自己来说请了职业的律师帮自己去处理离婚官司,法院也受理了案件。虽然说很多艺人对自己到底有多少钱和有多少资产不太清楚,但是手里如果连几十万都没有,那么也有些过分。
对王宝强来说所期望的是形成一种对于自己有利的舆论,可以在司法中获得更大的同情,但是这种做法在法律上到底会不会起到作用则是另一回事。
从现在的司法判决离婚关系来说这件官司非常的具有典型性,并且王宝强带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标签作用,王宝强出身虽然不富裕但通过自己努力跻身优秀演员之列,赚钱能力不错,可遭遇妻子出轨,还传出资产被转移。
舆论对于王宝强的支持是一种普遍性的,那么法律该如何判决成了重要的分界,如果法律做出的裁决对王宝强不利,显然会形成舆论很大的反感和抵触,如果法律做出的裁决对王宝强有利,那么是不是就是一场胜利呢?
这就是法律的主要问题,在笔者看来法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法家法派,另一种是法家非法,法家法派是需要严格的按照证据来处理案件,那么这样一来很多人在仪式上认为的情况和实际的判决就会形成差距。
比如对于出轨如何认定和财产转移如何认定,对于出轨的认定需要证据。如最典型的“捉奸在床”,那么即便是所有人都看到的事实,是不是或者会不会被法院采用成为法律上的证据则有悬念,如果是在自家“捉奸在床”可以很容易的被认定为证据,可是在别人家或者宾馆,私人去取证能否被支持就未必了,所以如果对方聘请了非常职业和优秀的律师,就可以使一些非常明显的证据变为不被采用的证据。一旦证据不被采用那就很难形成有力的判决。
另外比如财产转移,如果果真是长期在一起,可以存在一个很长的时间进行财产转移,这种转移用什么样的名目或者手段在证据上又会形成博弈,如果利用法律上的漏洞进行的财产的转移,即便就算所有人都清晰的看到问题的存在,也未必会被法律采用。
所以才会有各种律师的出现,法家法派是追求在法律上的证据,可如果对方真的能寻找到一些漏洞,那么不但有可能让对方的策略成功,所形成的结果反而会让人瞠目结舌,这样一来对于法律的不信任和反感就会产生。
另一派则是法家非法,非法的意思并不是违法的意思,而是制定法律的目的就不是以法律所认为的公平为前提,而是以保护控制力强的势力为前提,通常都是以社会所认知和所形成的规范来形成法律,这一方面则会形成另一种结果,,法律往往会支持舆论支持的一方。
那么哪一方才是真正的法律?
这便是法律的弱点,对于王宝强家的事实来说,外人很难清楚的理解所有问题的细节,只能是跟随舆论走,作为旁观者去看待往往会跟随文化所形成规范去判断,但这种规范与法律有时候可能是冲突的。如何抉择这种这种结果只能是由法官来裁决了,而不管裁决如何,这本身都是一场娱乐界的盛宴。
这场盛宴的结果并不那么简单,因为王宝强的关系具有离婚关系中的很多特点,比如女性出轨,男人从弱变强,资产又可能被转移,另外王宝强所演出的角色在社会中大多为正面角色,给人的感觉是朴实、善良的角色,这些点形成了一种共力造成了关注爆发性的增长。
这些爆发会形成舆论的集中关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除非有切实有力的证据证明王宝强有错在先,不然这种巨大的舆论会形成对于判决的意见,因为他的案件带有一种标志性,这种标志性会深远的影响。所以这场盛宴并不是收场了,而是才刚刚开始。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1 10:30:00 +0800 CST  
十二,
中国公务船在最近开始了密集的巡视钓鱼岛行动,日本似乎变得很焦急,再加上大量的渔船在这附近进行捕鱼,让日本对于钓鱼岛的控制越来越薄弱,于是日本想要求助美国。美国就钓鱼岛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实际上又是特别暧昧的,美国一方面说对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但又说在岛屿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
这种比较暧昧的表态美国最近一直在做,那么该如何看待美国和日本对于钓鱼岛的态度,在笔者看来日本和美国实际上都是外强中干的,美国的表态更多的像是搪塞日本人,就像美国怂恿菲律宾去闹那么一出南海闹剧是一样的,最终的结果都会使得美国的影响力慢慢减弱。
随着中国公务船的力量加强,日本想要依靠自己现有的公务船与中国博弈已经变得越来越疲态,但是一直高调要发展军力的日本为什么却变得手足无措了呢?因为安倍政策的目的是“另有目的”。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1 10:35:00 +0800 CST  
如果想要更好的观察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就需要介绍一下基本的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崛起了三个大的势力,分别是:军人、议会、商人。以天皇作为基础的这三大势力实际上关系并不是平行的,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并非以上至下的方式进行,相反是以下克上来进行的。对于作为议会的主要政客们来说,日本的君主立宪很好的使得他们的地位获得了保障,日本形成了以议会控制日本的结果,天皇和军人最初并不能有效的形成联合,并且天皇实际上也是受控于日本议会的,但是随着山县有朋等军国主义军人的努力,日本的军人拥有了参谋本部,之后更是成立了大本营,这种直属于天皇的军人机关有效的建立起将军人和天皇联系起来的管道。
之后的昭和天皇利用军人逐渐的压制了日本议会,再加上像北一辉和大川周明这样的法西斯分子,形成了日本的法西斯军国主义,使得天皇控制了国家,这时候的议会实际上被军人压制了的,而商人即享受了军国主义发展的红利,又在不停的参与着战争的发展。那么到了二战后,日本的军人被打倒,这时候的议会决定和美国合作,建立了亲美体系。
可以说日本的议会可以重新兴起得益于麦克阿瑟对于日本的改造,所以麦克阿瑟在日本的声望才会如此高,因为他将天皇的权利剥夺,将军人势力打倒,这对于议会来说自然是乐见的,日本与其说是崇拜强者不如说议会与商人和美国进行了交易出卖了其他人,在二战中存活下来的议会与商人逐渐形成了一种直至今日的综合势力,笔者将其称为:
旧势力。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1 10:36:00 +0800 CST  
由于日本在之后放弃了军力的发展,这使得旧势力更加专注的发展经济,在日本经济快速上升的时候,他们的内部相对稳定,日本的议会制度在这一阶段与其说是党争不如说是党中的门阀之争,可是他们也并不是没有危机,他们的危机有两个隐患。
第一个隐患是旧势力的体系是以亲美建立的,所以美国的势力强大是他们生存的关键,旧势力之中并不是没有矛盾,而是通过一种平衡的关系来维持相互的关系,第二个隐患就是新势力的崛起,由于日本专注发展经济使得国内的新企业与新政客不断涌现,这样的结果就是新势力逐渐因为被旧势力压制走到一起。所以为何日本始终的专注亲美呢?
这就是因为唯有亲美的政策没有出现变化,旧势力才能维持自己的契约,一旦亲美的政策瓦解,旧势力之间的联盟就马上会破裂,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就会集中爆发,这是日本坚定亲美的根本,而对于美国来说虽然他表面上有能力控制很多国家。但是控制的本质是什么?
是利益。
虽然说美国在东南亚和东亚都培养和扶持了大量的代理人,可对于东南亚的国家来说任何西方的国家都是殖民者,亲美的合作更多是为了利益,如果要让这些家国付出一切为美国服务是不可能的,反之要美国为这些国家付出一切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南海只需要使用纵横之术就可以取得突破的关键。
对日本来说纵横之术就不一定管用,这也是花费篇幅来分析这一问题的目的,日本的亲美体系虽说也是一种利益的交换,才使得日本似乎成了美国的爪牙,实质上日本听命美国的关键在于旧势力们需要亲美体系的存在自己才能生存,一旦亲美体系瓦解就会使得他们瓦解,这是中日关系上政冷经热的原因。
日本在经济和贸易上需要中国,但是对旧势力来说越来越依赖中国则会使得新势力慢慢的崛起,对旧势力来说急需要改变,这种改变就是安倍晋三修法的目的,如果旧势力能够将日本从一个亲美体系转向一个所谓的正常国家,就可以使得旧势力形成新的体系,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旧势力重新获得活力。
但是想要走上这条路却是不可能的。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1 18:10:00 +0800 CST  
为什么笔者敢于这样的断言,这就是因为旧势力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日本侵略时代的残留组成的,他们的最重要的关口是如何抹去他们在侵略战争中的形象,这方面日本不停的修改教科书的目的就是要撇清他们有旧军人的关系,这其实一种旧势力的尴尬,现在的旧势力大多是由议会和商人组成的,可是旧军人是将他们踩在脚下的,为什么议会的人不停的去靖国神社,因为那里已经成了旧势力的契约之地。
旧势力本质上根本不能美化过去的侵略,旧势力既不想承认自己过去的罪行的同时又想要在对中关系上想要和解,就正剩下了表面文章而做,靖国神社与其说是旧势力的契约之地,不如说已经变成了诅咒之地,使得他们过不了这一关。
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日本只能在这个问题上进退维谷,从军事实力上说中国的军事装备正在快速发展,日本的军备并没有完成自主化大量依赖美国,尤其是在尖端技术上更是日本的短板,在经济上日本对于中国也是难以割舍,再加上自己的负债比例已经到达了不亚于美国的天量。
日本其实并没有打赢这一仗的内在实力,另外对于安保条约来说美国是不是一定就会管日本呢?笔者认为未必,因为对美国来说也同样是这个问题,美国的债务已经到达了天量,并且在各大洲的问题上其实都没有什么根本的突破,与中国的开战即便是胜利了也无法阻止自己的衰落。如果是日本主动开战美国又怎么可能会为了日本的利益就全面扑上去呢?
所以不管是日本还是美国都已经慢慢在钓鱼岛问题上失去了优势,只能用姿态来维持自己的强势,那么中国是否应该现在就登岛呢?
笔者认为不必那么着急。
那么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中国有更强力的王牌,这个王牌就是《波茨坦公告》,可以说日本与美国关于东海的很多岛屿、划界问题上都是根据他们自己签署的《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保条约》相互确定的,而这种与中国并没有关系,所以不仅是钓鱼岛、包括琉球在内的很多问题对中日关系来说还存在未知数。
这种未知数怎么变化就要看日本旧势力如何运作了,那么美国是否就只能坐以待毙呢?也不能如此的乐观,美国为什么要挑动南海和东海等地的局势,一方面是美国正在衰落他需要维持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就是这些地区有大量的亲美势力存在,如果美国衰落了他们也都将被历史淘汰,所以对美国来说他所最期待的事情就是中国主动的与这些国家开战。
然后美国就可以利用自己贸易体系上与话语权的优势形成对他来说可以真正操弄的空间,所以美国所期待的是一个乱字,他最惧怕的是一个稳字,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收支平衡出现不可逆的问题,怎么样才能维持其强国地位已经成了难事,而对于中国来说利用贸易可以使得东南亚和东亚国家出现大量的新势力,推动新旧势力之间的博弈才能最终使得中国受益。
要看到的是虽然存在大量的亲美势力,但是这些亲美势力各自都有对外对内的复杂矛盾,越是平稳的状态,越是对他们不利,这是最近以来中国周边频繁出现挑衅活动的内在,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问题,局势对他们越来越不利,因为美国不能持久的坚持下去。
对于日本来说旧势力很难转变自己的局势,他同样所需要的是一种暴烈局势的出现,如果我们维持相对的稳定,慢慢的收缩他可运作的空间,其结果会是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旧势力无奈的失败,导致旧势力分裂其中的一部分与新势力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体系,另一种可能就是旧势力发动新的战争。
如果中国仅是打败日本的军队并不算全面的胜利,要将旧势力彻底的瓦解使得新势力出现,形成一种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出现会使得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亲美势力普遍动摇,这样对于亲美势力来说才是最大的一种打击,假设日本走了第一条路那么就可以和平的收回钓鱼岛形成新的中日关系,如果日本走了第二条路,那么战争过后,中国就可以重新启用《波茨坦公告》,彻底的解决中日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钓鱼岛更像是一个让日本吞不下也吐不出的点,利用好这个条件最终使得旧势力的瓦解才是对中国最有利的结果,而对于美国来说对于日本的扶持一旦失败,他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整体策略都会逐渐瓦解。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1 18:11:00 +0800 CST  
今天回答的问题是由公众号网友绿水清茶提出的:有个问题不知是否符合东方规则:最近看到网上叫嚣出清僵尸企业,理由是“浪费资源、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文中列举印度、欧美及澳大利亚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税。我郁闷愤怒的是:当初西资联手提高铁矿石价格,国内无人劝阻,现在钢铁产能过剩了,西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给国人的印象就是反、正都是被外国人把中国的钱挣了去。我没有投资,只是为中国目前的这种情势及类似问题感到窝火,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真没办法凭借钢铁产量的垄断打破西资价格的垄断吗?
想要打破垄断就首先要知道为什么可以造成垄断,对于大宗商品贸易来说往往是被资本控制的,这是因为大宗商品的生产和使用都比较稳定,这使得控制这一领域可以获得很稳定的收益,而中国的铁矿石基本上都属于贫矿,也就是矿产质量不佳,所以需要大量进口。这让进口铁矿石成了一种很大的需求,2015年粗钢产量(百万吨)前五名为中国803.8,而第二名日本是105、印度89.6、美国78.9、俄罗斯71.1。
这也就是说前四名的总和才344.6,还不到中国的一半,这就是为什么铁矿石之前会涨价的原因,因为中国向一个大鳄一样疯狂的进口,这使得购买的需求很强烈,资本在转化为资产铁矿石的时候比较顺畅。所以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外国的企业和资本开始联合在一起涨价,这种行为使得铁矿石价格非常的高,但是中国产能过剩以后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下降了,可以看到的是中国2014年的粗钢产量为822.8。这就是一种趋势,随着去产能的调控慢慢在作用,需求正在萎缩而供给开始多了起来,自然价格就会下跌。
那么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为何可以实现垄断,这就要靠西方的贸易体系为主了,通过贸易体系使得美国作为调配国可以通过调节制造国和能源国的贸易,并将资本转移至资产的或资产转移至资本的一个过程。
一开始外国资本预测到中国的需求会上升,这样他们就通过管道将资本注入企业之中,中国企业快速需求使得这些供应企业的收益上升,然后形成大量的出口获取利益,当中国的公司想要收购的时候,再将资产转变为资本转移出去,最终资本的流入慢慢的减弱,造成资产价格的下跌,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和世界大的资本可以进行调配的关键。那么该怎么看这一点?
笔者认为这笔生意“并不算亏”。
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调配国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在这一点的背后并不是简单的聪明才智支撑的,而是依靠于他们的贸易体系和话语权支撑的,而在这背后则更是利用军事实力和亲西方势力所形成的一整套体系所完成的,所以他们看似赚取了大量的利益,但是这些利益也是需要被分的,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商业垄断就可以成功的。所以严格的说在别人的贸易体系之下进行贸易,本身就会遭遇这样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说这样的生意并不算亏呢?
因为作为大国来说有两个优势,第一个优势在于大国本身就有内在的调配能力,第二个优势在于钱是流动的。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否要以赢钱作为胜利呢?或者反之以输钱作为失败呢?实际上“赢钱输势”对一个大国的伤害则会更大,在这方面可以看到的是美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中席卷整个东南亚,但是不但没有能够阻止中国的崛起,相反把很多东南亚制造业都摧垮了,这反而让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蓬勃发展,另外在美国对香港的金融阻击战中,表面上看中国失去了金钱,但却换取了大量的信用,中国没有跟随贬值使得中国获得了进军东南亚的机遇,可以看到的是现在中国和东盟贸易已经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量。
另一点才更为关键,钱被转走了是不是就是失败呢?
对于一个小商人来说钱的离开自然等于失败,但是作为中国的大国来说则并不一定如此,请注意的是钱是需要流动的,这对于调配国来说也是同样的,也就是说调配国的目的是需要将“价值”从资产或者资本中抽离出来,但抽离出来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需要重新将“价值”投入下去,这便是中国的机遇,也就是说资本从一方面离开了,但是资本自然会在另一个方面出现,比如澳大利亚或巴西都是铁矿石的大控制户,他们虽然获得了很多资本,但是他们获得了资本同样需要贸易,比如中国这次就在里约奥运会上让中国制造到处都是。
这就是调配国的能力。
越是时代向前进,这种能力中国则会更强,这是因为贸易成了平衡资本的关键,过去其实还有另一种,那就是战争,可是随着核技术的出现大国通过战争来平衡资本与资产的能力减弱了,这就使得他们只能通过贸易来形成调整资本和资产的方式,而哪一个国家真正具备了调配国的能力,哪一个国家就将再未来的贸易中获利。
当资产价值快速下降的时候,貌似美国调配国得到了资本,可以发现的是现在很多资本开始回流美国,那么为什么美国这样的策略屡屡奏效呢?这就是因为他之前的主要对手都不具备真正的调配国能力,能源国在发展的时候往往因为制造能力不足,不能产生大量的制造能力换取利益,这使得当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时候,他的能力马上就会出现动摇。反之制造国虽然能制造大量的工业品,可是由于制造国一般都是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1 18:11:00 +0800 CST  
有自己的强项,在全体系的贸易中并不占全面优势,并且由于他大多控制的高端制造业,这使得他对能源国的影响力不足。
所以这些国家大多都有自己的强项,比如巴西拥有很强的铁矿石和农产品能力,但是大宗商品一下跌就不行了,日本拥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可是日本的产品价格在亚非拉又有一点偏高,这些综合因素使得他们不能改变资本流动的方式,所以只能是被动的参与调配的过程,这样自然不能撼动美国的调配国地位。
但是中国则不同,中国有能力进行调配,一方面中国在各工业体系行业中发展较为全面,另一方面中国有能力与各国进行贸易,这就使得中国具备了优势,对内中国有政策导向的能力,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引导资本的转移,对外中国可以与各国建立贸易关系,国与国平等的外交使得贸易变得流畅。另外中国有具备调配国的能力,这就使得中国建设自己的贸易体系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为什么说生意不亏呢?
这就是因为当美国调配国把价值从资产之中抽离的时候,这时候各国都会形成哀鸿遍野的景观,这就是金砖国家衰弱的根本,中国反其道而行之,利益需求搭建起一条属于自己的贸易体系,恰好可以将这些国家吸引到这条路径上,这就是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出现的基础。
综合的来说美国的调配国垄断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价值的剥离只是行为不是目的,目的是需要将价值放入新的容器中,而在这时候中国就可以通过贸易将资本赚取回来,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最怕的不是不赚钱,相反是钱变得固化。通过资本的流动从而形成自身调整的优势,这就是中国调配国的优势,而美国调配国的能力根本是透支自己的信用和国力,这也是美国债务大量上升的原因。
所以想要打破别人的垄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自己的贸易体系,通过自己的贸易体系形成自己的调配优势。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1 18:12:00 +0800 CST  
十四,
这一届里约奥运会不管开始之前有多少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最起码从开幕式到现在的比赛也还算是顺利的举行了,但是为何人们在心中对这个运动圣会感觉关注的下降了?一方面是因为南美洲与中国有时差,在观赛上有一些影响。另一个原因更为关键,人们的娱乐活动快速的增多。
过去的时候如娱乐活动比较少,所以当4年一届的奥运盛会举办的时候人们的热情和集中关注的程度比较高,现在各种娱乐活动增加了所以关注度自然也会慢慢下降。
另外对于很多国家来说举办奥运会也是一种负担,比如这一届巴西的奥运会在申办的时候感觉举办游刃有余,但是随着巴西的经济出现波动,使得很多标准降低造成了很多问题的产生,尤其是与中国的北京奥运会进行对比,形成了一种波谷效应,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可以说将奥运会受关注的倾向推入了顶点。之后出现一些关注下降也属于正常。
但是对于运动会的举办不一定需要过于悲观,首先虽然说运动会不愿与整治和意识形态挂钩,可竞技本身就是容易形成话题,另外运动本身确实有很大的观看基础,这种在三大球上都有很好的体现。
另外是否运动会需要改革到几个不同的国家去举办,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未必不会出现,但是这种联合申办需要在一个相同大的区域内进行,毕竟运动员的协调和开幕式需要成为一种盛会,在安保、协调、调度等问题上也存在问题,比如未来的冬季奥运会中,张家口就和北京一起申办,那么对于很多经济上没有那么强的国家,一个大洲之内的几个小国组合在一起举办也未必不可能。
那么奥运会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笔者认为要看是什么样的国家,对于没有什么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这么大型的盛会肯定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有一些场馆确实在比赛之后荒废,可是对于有发展的国家来说,这样的盛会也会有很大的益处,甚至是隐形的盈利。
首先如此大的盛会所需要的各种器械、基础设施建设都对经济发展有益处,比如这次里约奥运中,到处都可见的中国制造就证明这一点,并且现在很多人的收入有上升,对于运动的需求有所上升,通过体育吸引人们参加运动的方式可以使得很多运动产品商有很多收入,这些运动商也愿意赞助奥运,并且奥运会所进行的基础设施改善将会很长久的对社会有益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举办大型盛会对一个国家的海外宣传起到了很多正面的作用,大型体育盛会可以使得举办国在各国中都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与实力,这种宣传作用如果换做通过广告花费未必会很少。
通过奥运会的开幕也会有很多游客来到举办国,可以做出很多展示,虽然这一次里约奥运会表现的有很多问题,可以说在这方面呈现了不好的展示,但是不能因为如此就彻底否定大型奥运会的作用。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1 18:12:00 +0800 CST  
虽然举办费用在不停的上升,可如果刨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费用也未必难以承受,更为关键是举办大型盛会对于各国来说都是体现自己能力的途径,并且虽然这次巴西奥运开幕式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投影仪展销会和音乐聚会,但是起码在整个开幕式的过程中也较好的完成了,笔者认为大国有大国的举办方式,小国也有小国的举办方式。
对于开幕会来说是否人海战术就一定被认为是低效率的呢?可以看到的是在北京奥运会上科技使用也非常具有体现,这一次里约奥运会中的方式也可在北京奥运会上发现一些相似之处,对大国来说整齐划一的方式不仅考验组织性更是考验协调性,这对于组织和各种协调都是一种考验,对大国来说追求大的气势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小国来说没有那么多费用,用自己的方式举办即好,笔者认为用一种简单和开放的心态来评价不同方式的开幕式就好。
只要在开幕式上体现出了不同国家的风采,在举办的过程中没有重大不可挽回的失误都算是成功的奥运会,正所谓众口难调,任何形式都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另外对于未来各国申办的热情,笔者并不担心,这是因为举办大型运动会是展现自己国家的重要平台,除非经济进入全球金融危机或者世界大战的问题,随着亚非拉国家逐渐经济水平提高,通过举办奥运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国家的发展前景都是有热情的,对于很多先进国来说,通过奥运会来拉动经济也是一种方式。
所以如此大规模的奥运盛会必然会继续举办下去,只是中国的观众从对奥运会的关注需要从一个波谷慢慢回升到波峰之中,那时对奥运的关注就会有所提升。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1 18:12:00 +0800 CST  
十五,
现在距离里约奥运会开幕只差最后的一段时间了,曾经被称为金砖国之一的巴西变成了里约大冒险,一些场馆到现在没有建设完成,建设完成的奥运村又有很多麻烦事不断,海滩的污染让一些水上项目受到影响,再加上大量的运动员宣布不去使得这届奥运会还没有开始就受到了很多的非议。
那么要分析的就是巴西这个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借助机遇真正的发展起来,从巴西的实际情况来说巴西拥有不错的矿产资源,比如一直在铁矿业有名的淡水河谷公司,其他的比如铝也有不错的储量,并且巴西的能源业确实挺环保,他的发电大多都是由水力发电来维持的。
在农业上咖啡、可可、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业产品都很不错,在畜牧业也具有雄厚的能力,可耕地面积也名列前茅,国土面积也是南美最大国家,从历史上看巴西在1822年就独立了成立巴西帝国,1889年发生政变以后逐渐发展成立了现在的巴西。
笔者之前和一个朋友关于印度的话题进行争论,朋友认为只要有机会发展就会发展起来,笔者并不同意这个分析的方式,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发展需要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
是由这个国家的制度和文明所组合形成的运行效率决定的。
可以看到的是巴西之前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这也是他成为金砖国之一的原因,当时的铁矿石价格和农产品价格都非常不错,国家收益很高使得巴西雄心勃勃。从2001年高盛提出了金砖四国(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之后,才不过15年的光景,现在的巴西似乎就遭遇了问题。
巴西的经济非常依赖于大宗商品出口,从2001年至2010年被称为黄金的十年,但是巴西为什么没有抓住这个机遇增加科研和接触设施的营建取得更大的突破呢?这就是因为制度和文化的落后造成的,实际上任何国家都可以获得发展的机会,并且在黄金发展期是最好的机遇,可是这时候也是最考验制度和文化的时候。
为什么会谈落后,这是因为当社会资源上升的时候,如何形成更好的发展将是国家兴衰的转点,为何无法形成合力发展,这是因为成也大宗商品,败也大宗商品。他们所使用的模式笔者称为“堡垒法”。
对于大宗商品来说是一种非常容易被控制的资产,比如矿业、牧场、农场都容易通过兼并和收购形成势力,这些势力再通过结合形成更强的族权势力,对于这些势力来说是选择发展社会资源更好,还是控制社会资源更好呢?
在不同的制度和文化下会产生差异,理论上说在经济的快速发展期,属于躺着都赚钱的时代,利用矿产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优势赚取大量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如果投入到社会之中,不但可以解决社会矛盾,同样还可以深入发展社会,然而对于堡垒法来说并不一定如此,对于族权势力来说如果社会真正有了发展,那么社会当中的新势力会崛起尤其是以能源国向工业国转型中的大量生产企业,这些企业所拥有的制造能力将影响拥有矿产和能源为主的企业能力,形成一种博弈的关系。
那么自然就是控制好,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巴西的贫民窟也是世界闻名的,贫富差距极大,另外巴西的教育也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如此,这就是因为对于大宗商品的控制力提升就可以使得族权势力获得很强的控制力,如果将社会发展进行改变,从能源国向制造国发展就有可能改变社会的发展途径。
所以在“封锁”还是“发展”的选择中,封锁往往会成为选择,因为封锁有利于族权,那么当社会开始逐渐向堡垒化发展的时候,就会产生隐患,诚然任何社会都会产生社会问题,但是如何处理和解决社会问题将是决定了未来发展的关键,巴西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必然导致会逐渐错过发展的机遇。一旦大宗商品出口价格下滑,社会资源就会减少,这时候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不是就失利呢?
答案是未必。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1 18:14:00 +0800 CST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社会资源的降低确实会造成普遍的受损,但是对于控制大量社会资源的族权势力来说,社会的社会资源下降虽然使得他们受损的同时也使得他们的所占比例反而可能上升,简单的说就是大家都穷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控制力反倒有可能上涨,并且还可以形成很多的新兼并。
当经济恢复的时候,形成更强控制的族权势力反而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这就是资本资产化对于族权势力的最大好处,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将资本转变为资产,扩大自己的占比,等到危机离去的时候再将资产活化成资本形成收益。但是需要看到的是这样的方式存在本质上的问题。
这就是社会会逐渐的固化,当固化形成以后更大的上升就很难,并且更为严肃的是在面对真正的危机时刻将会非常的脆弱。对于调配国来说就是乐见这样的情况出现,他将资本注入这些国家,然后发展一些经济后炒热对方,再通过手段将价值转移出去,所能获得的利益就非常多,另一个危害就是社会在社会资源降低的时候有可能会进入动荡期。
在这个动荡期内调配国如果没有挑动局势还好,如果像之前的那样,南美国家则又会遭遇很多变动,在这个变动期内社会资源降低导致社会矛盾频发,到时候各种风险都会非常难以预测,这种变动在南美的地区过去经常上演。
所以发展出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不是因为发展的动力不足,而只是制度和文化所形成的效率不足,对于社会改革议会制度很难真正的做到,族权与族权之间的矛盾很难化解,导致政府很难真正推行政策。
如果因为改革影响到了在野党,在野党会认为是被打压,如果是改革到了自己的势力,又会被认为是背叛,所以左右为难的时候改革就举步维艰,那么与其去改革改变社会中的问题,不如通过封锁将社会资源被自己控制,这种手段就会造成经济未来的风险上升。
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社会内部的矛盾就成为横向的,结果就是错过了发展期,而这样的结果在进入动荡期后将推动更多的不确定性。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1 18:14:00 +0800 CST  
十六,
今天回答的问题有两位朋友问的其实可以用一个问题来回答所以并做一个:
网友asui 苏八戒提出:如果上升为调配国就必需工业空心化以产生对制造国的需求,那中国是不是以后也要走同样的道路?
网友飞来去提出的:这些年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过一些西方的节日?例如:圣诞节、情人节……
近年来中国人似乎总是购买外国产品,从马桶盖、电饭煲、包、衣服、奢侈品等等,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一点是需要分析的,其实说从近年来中国喜欢买外国产品还多少有些冤枉了,中国人从古以来就对外面的产品具有一种喜爱,比如最简单的中国人原本是席地而坐,而桌椅板凳的流行,使得中国人开始改变了生活习惯,并且在消费领域异族化(比如胡人化)也是经久不衰的过程,可是在另一方面对于心理上的异化却又极大的抵触,属于媚外又拒外的状态,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个结果呢?
是无法固化消费观念导致的。
那么消费观念是什么呢?消费观念并不是简单的人喜爱什么的一种标准,而是阶级文化的关键保障,对于不同的商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但是一个固化的消费观念形成却是社会运行中的常见状态。
比如古代的贵族穿着丝绸的衣服,而普通人只能穿着麻布的衣服,虽然同样是衣服,但是消费观念的不同造成了阶级的明显区分,这种区分使得消费观念容易固化,这对于堡垒法的构成非常关键,当堡垒法构成的时候,社会中的不同族权势力就会自动的选择自己所在阶级的消费倾向进行消费,通俗说就是从吃穿用度都会有一个大约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形成了以后,阶级社会就会慢慢稳定下来,资本与资产的转换就会形成一种固化的倾向。
当这种固化的消费观念形成以后,社会中的企业就会根据不同的阶级形成生产,这一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你可以发现日本的企业为什么可以长期生存数百年,这就是因为他们的阶级非常稳定,所以稳定的阶级关系导致了消费观念不容易变动,这些企业只需要满足这些固化的消费观念就能长期稳定的生存,不同的企业之间会形成鸿沟,满足不同生产的企业会以不同的消费对象进行销售,在高中低不同的同类产品结构中,就会逐渐形成隔阂,这种隔阂确保了企业的长期生产,那么当这种长期生产又被稳定下来的时候,围绕在消费观念上的东西就会变得非常稳固。
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会产生不同阶级购买不同产品的原因,但是这一点在中国并不适用,因为中国的消费观念无法固化,要看到的是消费观念的固化需要一些东西的保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阶级的固化,大家族与普通人之间形成了阶级的稳定性,只有阶级是固化的才能形成固化的消费观念,因为产品生产的再好没人买也会成为垃圾,可中国很难实现这一点。
随着中国官权的发展,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普通人通过科举考试可以转变命运,这导致一种情况的发生,那就是消费倾向出现了易变性,大家族势力逐渐瓦解,贵族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使得由不同地域和不同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他的消费观念非常容易出现差异化,这种异化会使得商人变得非常小心,这种小心是因为消费观念如果突然变化,那么他所生产的产品就将变得难以售出。
这促成了中国的盘香法出现,为什么要叫盘香法,这是因为任何产品都需要消费观念的支撑,如果受众对于消费观念产生了动摇,那么即便质量再好也不会选择,以苹果和华为手机为例,当社会的消费观念认为苹果手机是宠儿的时候,似乎人人都想要,但是消费观念一旦改变,苹果手机受青睐的程度就会降低。
那么为什么这样呢?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2 23:44:00 +0800 CST  
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是为什么古代贵族需要奢侈品,第二个原因是消费观念的易变性造成聚光灯效果。第一个原因是非常关键的,为什么古代贵族需要那么多奢侈品,一方面是因为他需要满足礼法和阶级对他的要求,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进行资本资产化,通过将大量的资本转化为资产的方式,使得他们可以储存很多升值的资产。
这一点恰恰是推动消费挂念变化的关键,如果消费观念是稳定的,那么不同的阶级对于不同的消费品就都有自己的倾向,那么产品的价值相对是恒定的,甚至说是升值的,这是因为资本是不停产生的,资产的产生通常都会落后于资本的产生,但是当大多数人都选择的时候,一方面企业会大量增加收益,但是另一方面企业会产生危机,表面上大量的购买产品会使得产品变得火热起来,可当越来越多的人购买的时候,产品的品牌价值实际上是贬值的,因为大量的购买以后,虽然资本快速流入企业,可是品牌的价值随着资产的疯狂大量增产使得其价值会出现明升暗降的结果,那么对于很多有能力的人说,就会发生转移。一旦这些人转移人们对于这种产品的热衷就会下降。
中国的消费观念中经常会产生聚光灯效应,人们为什么会对一个产品趋之若鹜,这就是因为社会的消费观念非常容易改变,当改变集中于一个产品的时候人们会疯狂的购买,但是实际上这种购买是明升暗降的,人们对于这种产品的消费观念会随着购买的集中而出现转移,造成新的聚光灯下的产品出现,人们就会果断的抛弃这些产品近而选择其他。
那么不管这个产品如何的优秀都会被抛弃,一旦被社会的消费倾向抛弃就会衰落,所以人们为什么会崇洋媚外,因为海外来的产品总是新鲜的,对于这些新鲜的产品人们容易将消费观念集中在那一个点上造成对方的火热,但是这种火热只是短时间内的结果,可以发现从最早的抢购奢侈包到抢购马桶盖,再到化妆品,人们的消费观念总在不停的转移。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总是被人认为没有工匠精神,这就是因为工匠精神必须陪伴的是固化的消费观念,只有固化的消费观念出现,人们才会对一样产品拥有持久的兴趣,那么工匠才能通过不停的重复作业增加自己的能力,然而在一个善变的消费观念面前,即便工匠做的再好,社会消费观念一旦离去,就会造成企业的困境,自然与其选择工匠不如总是选择转型,这是中国企业喜欢转型的关键。那么这是否是落后的呢?
在笔者看来是这是先进的。
因为这有助于中国成为调配国,对于调配国来说最大的困境是什么?不是没有军事实力或者综合实力,而是没有异变的消费观念,大多的制造国都是对于本国的制造品感兴趣,形成了固化的消费倾向,这种固化的消费倾向容易使得国民对其他国家的工业品消费倾向不强,使得制造国很难与制造国形成相互的需求,这使得他们不能形成一个调配国的地位,从而为了弥补这一点,只能选择去工业化,然后利用去工业化后大量举债来形成对制造国的消费。
这种关系属于饮鸩止渴,即便想要改变这种倾向也非常难,这对制造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困境,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则不需要过于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国民的消费倾向非常难以固化,对不同和新鲜的产品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加上一些海外的流行文化的进入,人们对于外国的工业产品会产生一种好感,优先购买。
那么这是不是就亏了呢?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2 23:45:00 +0800 CST  
笔者看来自然也不是,因为贸易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当中国大量购买外国的产品时候,资本虽然是流出了中国,但是中国可以出口大量的制造品对这些国家贸易,从而将资本赚回来,另外即便是没有赚回来,也可以形成“差异调配”,比如这些制造国需要原材料,他们会向能源国购买,对于能源国来说资本并不那么雄厚对于制造国的产品不那么热衷,但是中国则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出售给能源国,通过这种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形成了循环,这种循环本身就是调配国的能力,并且是超越利用举债形成消费的调配。
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任何产品的喜爱实际上都有一定的时效性,这就是为什么起名为盘香法的原因,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像盘香被点燃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只能呈现加速的过程,因为不同的企业会杀入这一领域进行投资,竞争的激烈会使得产品的消费情况消失的更快。另外在媚外的另一面是拒外,很多外国人感到费解,听着西方文化和吃着西方文化长大的中国人为什么在很多事情上如此的对外国产生反感。
这是因为他们虽然消费了外国的产品,却很难形成固化的消费倾向,没有固化的消费倾向支持,他们就不能产生固化的阶级性,自然对于外国产品热衷的他们就不一定会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倾向于外国。
以从中国的历史看来本来就是一部消费观念不停变换的历史,那么不管是外国文化还是外国产品,本质上都有自己的一定时效性,在这些时效性存在的时候,人们对他们趋之若鹜,一但消费观念转变就会造成产品的衰落,这使得中国在面对不同的国家的时候更显得游刃有余,因为任何国家对于中国的消费观念影响都是有一定时效的,即便表面上表现的非常疯狂,实际上越是疯狂其退烧的时间越是快,可是盘香法与堡垒法对于产品的调整上来说就形成了差距,一个善于变化的市场与一个不变的市场竞争,最终自然是善变的市场更具活力。在成为调配国的道路上也自然是走的更为流畅。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2 23:45:00 +0800 CST  
十七,
今天回答的问题是由公众号网友壮壮提出的:怎么看此次滴滴和uber的合并?是否可以认为是中外资本的一次合流,以垄断中国的基础交通?
最近滴滴和Uber有可能会进行合并,那么问题是否要垄断中国的基础交通,这个问题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从某个角度来说商人确实想要把利益最大化,但是这只是愿望,想要真的实现却非常的难,比如之前曾经就有声音认为外资会将零售业垄断,垄断了么?可以看到的是网络购物的出现冲击到了实体的销售。
商人求利是一种目标,可是想要实现这种目标却需要的是方法,紧靠价格杀价就能垄断么?答案是不能的,真正想要垄断商业最关键的不是其商品有多好,也不是资金来源,而是要有固化的消费观念。
并且垄断到底是什么?可以说是一种堡垒,商人通过对于行业的控制形成控制力的急速上升达到市场大额占有的目的,可是这只是堡垒法的一面,堡垒法还有另一面,那就是:
他失去了转变的机遇。
由于堡垒组建的目的是形成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虽然能使得他们快速的赚取利益,但是反过来说也阻止了他们快速转型的能力,所以当海外资本进入这样的国家时候,不同行业之间很难变化,使得资本一旦控制足够多的占有率,就能形成垄断。这在调配国进入能源国的范例之中非常常见。
但是他们遇到的是中国,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WTO的时候,都有人认为完蛋了完蛋了,中国会被对方控制。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种情况并未全面出现,相反的是一些中国制造开始行销全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呢?
这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国家,第二个原因是中国自身经济规律造成的,中国从盐铁论以后就一直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国家,只要能看懂这个问题,就能看清整个问题的变化。
公有制和私有制出现强烈对峙的现象是在上个世纪中的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对决中矛盾上升的,而其中的苏联推动了计划经济公有制的实验,那么为什么失败了?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本身需要一个东西的存在才能成功,这就是固化的消费观念。当中国经济基础非常差的时候,人们的基础需求都难以保障的时候,计划经济确实能有效的满足基础消费需求,但是当经济发展以后普通人的消费观念就形成了差异化,这使得私有制企业在满足消费领域的层面上很容易形成对固化消费倾向的计划经济优势,使得很多消费品公有制企业倒闭。但是公有制是不是就没有强项了?不是,公有制的优势在于什么?在于固化的消费倾向,那么什么领域是固化的消费倾向呢?
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比如公路和铁路,大多都是进行提前设计,然后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并且由于基础设施往往是一个体系,这让固化的消费倾向成立了,从而实现了大订单和大量生产的结果,如此大的生产使得生产成本降低,这是中国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的优势。
所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非常快,有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那么资本就能形成流动,这样一来私有制的企业就能生产出更多产品满足不同地方的需求,并且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国家利用税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资本流动起来,私有制企业进行生产需要交税、需要雇佣员工,需要购买生产设备和各种原材料,这样整个社会的资本就运转了起来,而对官权来说,各级别政府都同属于一个体系,对于体系的整体发展容易形成规划,又不断的推动社会资源向中小城市转移,造成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来了,如果说计划经济中很多一般消费品不能满足差异性的消费倾向,私有制的企业就能满足不同的消费倾向么?答案是不一定。想让企业彻底的占领市场所需要的并不是资金的多寡,也不是技术的多寡,真正关键的是:
固化的消费倾向。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2 23:46:00 +0800 CST  
实际上计划经济是一种固化的消费观念,私有制的堡垒法同样是另一种固化的消费倾向,只是双方的不同在于,私有制的固化依赖的通过阶级的划分形成不同阶级消费倾向不同,另外想要形成固化的消费倾向最好的地方就是在社会资源容易固化的地方,比如日本这样的多山少川的岛国就是一个容易形成固化消费观念的国家,造成不同的阶级有自己的消费区域。
对于中国来说想要形成如此大规模的固化消费倾向非常困难,如果没有固化的消费倾向,那么想要形成垄断就极为艰难,可以发现的是一些中国现在最优秀的企业家都非常有紧迫感,一些企业家总是认为自己在几十天之内就会瓦解,然而这些企业家却都是在中国数一数二的,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问题?
因为变化是本质。
由于中国的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现象存在,使得新技术和新思想很容易出现,小企业也有机遇产生创新,这种创新一旦被社会的消费倾向看中,很快就能形成聚光灯式的爆发式上升,比如多少年之前人们还认为网上购物是瞎胡闹,可是现在网上交易已经成为不可小视的一种趋势,但是现在强势就能认为是永久强势么?
这正是中国企业家总是忧心的原因,虽然他们占据了很多的市场,但是他们如果不能实现固化的消费倾向,他们从被市场宠爱到抛弃,也只是极短的时间,所以对于外资来说如果认为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就能形成对于中国的垄断是非常难。
因为新的技术和新的思想会源源不停的涌现出来,中国的资本很难真正的形成堡垒法,这使得资本都有一种不安感,他们本身就在积极的寻求变化,这种趋势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体现。对于一些传统制造业比如汽车发动机制造,精密机床等高端制造业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自然不是能很快发生变化的行业,但是在新兴的互联网行业,这种趋势正在变得越来越快。
那么对于这种资本的流动该如何看待?
笔者认为资本的流动本身就能有效的发展社会,只是发展需要依法依规,对于监管需要加大力度和使得规则完善,使得资本有效的发展,这对于中国是有利的。打个比方来说中国就像是一个大的菜市场,菜市场的场地建设和水电管理是由公有制管理,企业想要进入菜市场中租赁摊位销售产品,不管是中资、合资、外资都需要依照菜市场的管理方式来进行,这样企业要交租金,要顾员工,这些对于中国都是有利的。如果企业不按规则来行事,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来进行处罚和管理。
并且中国的资本流动非常快,又没有固化的消费倾向,这就使得任何产品都想要来着进行销售,这对于很多资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越是依法依规的开放,就越是吸引资本的进入,另外对于中国来说未来要成为调配国,也需要与世界资本进行调配的能力。
所以通过制度建设完善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关系,可以有效的发展社会,大国应有对于复杂情况的处理能力。并且要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大国,也需要有能力与世界各国交往,与其惧怕私有制和外资的流动,不如在不断的发展中通过完善制度来完善规则从而管理市场的发展。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2 23:46:00 +0800 CST  
十八,
今天回答的问题是由公众号网友在人群中流浪提出的:今年大选后,美国会分裂吗?
如果说会分裂的话,那么是看哪一种分裂了?如果特朗普当选的话,美国社会必然会有些分裂,但是希拉里当选也未必就好,所以需要更加细致的分析,如果是解体那种分裂的话需要具体的事件支持才会有。美国的历史是从北美13区开始的,本来这13区交集并不紧密,也没想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果英国人决定插手新大陆实行殖民化并过度的压榨使得反英运动兴起,欧洲人看到了机遇以后也开展了反英战争,在这种共同作用下所谓的独立战争成功,美国成功组合在一起。
但是这种结合有一个问题,美国的建立并不是在某一个势力主导组建下完成的,他是由邦联合成立的,1776年左右在第二次大陆会上签署了一个条约《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但是并不是所有州都马上接受了这一条款,有很多州会因为一些问题拖延,不同的州的能力是不同的,一旦成为统一的邦联国,那么社会资源必然以税收等方式出现转移,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各州都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所以这个条约存在很多争议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决定制定新的内部条约,这个内部条约就是1787年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然而两年后的1789年宪法才正式生效。
那么该怎么看待美国的联合?
美国的联合存在一种渐进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扩张始终没有停止,所以从美国建国开始,虽然期间有些经济危机发生,但是总体趋势是扩张的,之后进行了西进运动、第二次独立战争、美墨战争、美西战争,美国都取得了收获。在这种有收益的情况下美国自然能够团结起来,但是美国并不是没有分裂的问题。
美国最大的优势是他的扩张,当资本与战争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扩张成了一种非常好的让资本运转起来的方式,这一点在美国体现的也非常突出,在二战后没有发动战争的只有两位,福特(1974-1976年)和卡特(1977-1980年),有意思的是请注意在74年至80年这段时间,正是苏联处于强势的时段。
所以对美国来说战争是资本运转的动力,资本又是战争润滑剂,然而战争并不能完全的取得优势,因为支出会增大收益也逐渐减小,在这方面有一个国家是例子,这个国家就是西班牙,西班牙是殖民地运动的先驱,西班牙通过扩张进入了美洲,并从那里攫取了大量的白银和黄金,然而这样的西班牙就没有问题了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并且把西班牙带入顶点的人同时也是带入衰落的人,这个人就是:
腓力二世。
请注意的是为什么要举西班牙的例子,这是因为当时的西班牙非常像现在的美国,美国经常以输出民主价值观当做己任,西班牙亦如此,西班牙主要输出的是基督教中的天主教价值观,认为基督教价值是普世价值,为此他不惜进行宗教战争和各种战争,腓力二世通过战争和联盟使得西班牙到达了一个顶峰。
但是另一方面从美洲得到大量资本的腓力二世却惊人的在一生之中的1557年、1575年和1598年三次宣布国家破产,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因为西班牙也属于一个滥发货币的国家,西班牙当时在美洲获得了很多金银,通过将金银运回西班牙成为战争的动力,但是需要看到的是西班牙与之后的荷兰、英国有很大不同,荷兰和英国都是组建贸易网络,西班牙则直接增加货币,这种差距使得西班牙的资本快速上升,导致了资本资产化,也就是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有筹集大量资产进行对冲么?答案是没有,所以他只能不停的增加货币,笔者称之为银子病,简单的来说西班牙利用掠夺来的金银不但没有能够使得自己强大,相反变得饮鸩止渴,他需要不停的用资本来支撑自己的战争,战争自然也不是那么好打,这导致了西班牙在之后的衰落。
从西班牙的例子上如果对比现在的美国,就会发现虽然其使用的手段改变了,但是本质并没有变,美国利用自己的贸易网络虽然成了调配国,他调配资本与资产的能力却是以美国的信用和国力作为支撑的,那么自然就有人不愿意让他调整,这就意味着战争的到来,可战争不可能每一次都以美国想象的结果结束,并且美国成为调配国后自己的制造能力会逐渐减弱,这当中有一个非常大的根本矛盾。
美国为什么要去工业化,美国原本是以工业化作为强国的面目出现的,美国在二战中的惊人制造力让人瞠目,然而现在的美国似乎已经没有当年的制造能力,这就是因为美国实际上也是一个无法产生相互需求的国家,美国如果持续拥有工业能力,那么自己就会减少对于制造国的需求,这样他就无法进化成调配国,所以他通过去工业化完成了自己的向调配国的转变,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骑虎难下,如果美国想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工业能力,那么美国就将失去对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品需求,这样自己的地位就会下降,但是如果不这样做,美国又缺少了赚取利润的空间,使得自己必须负债才能完成对于需求的满足。
这就让美国与西班牙表面上不同,却实际上非常相同,他们都以某种方式完成了调配国的地位,却又都缺少了内部的真正支持,只能选择以负债和战争的手段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9-22 23:46:00 +0800 CST  

楼主:a1011526798

字数:429930

发表时间:2016-09-20 06:4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1-30 11:10:55 +0800 CST

评论数:87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