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道德经能拯救世界(第五版)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人的肉体和精神能合二为一,言行一致么?
犹如婴儿一般,心无旁骛,心无杂念,几乎纯净的没有瑕疵么?
抛弃错误的观念让真理得以浮现,最终在人事方面去追求完美么?
国家统治者和圣人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尊重人类自身的规律,做到不矫枉过正么?
大自然的一切变化,能被动的承受这一切而不试图改变么?
真的理解了宇宙和自然之道,焉能需要那么多无知的知识么?
道生养万物,人创造万物,就算创造了它,也不认为完全拥有它;有所作为即使成功了也不随心所欲操持它;帝王对臣民,人民对动植物,即使有绝对优势,也不能以主宰的身份出现,这才是最好的道德。

老子的这一系列问题非常博大。我仅仅打算在人的灵肉合一角度讲一些,其它问题简单说几句。天门开合,就是一切自然现象,都应“雌”(被动的去承受)。明白四达,其实是一种知;这种知在老子看来是一种无用的知识。是人类横生出来的知识。我们人间知识太多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真正的知识。有的东西完全是谬误堆积而成,很多东西让人眼花缭乱,用一生去学习那些无用的纷乱的知识对于人是极其苛刻的。学了道德经,就会有目标的追逐真正价值,迷人眼的伪价值会被淘汰。


孩子能够精神和肉体合二为一,大人反而不能。人倘若被妄知左右,会变成精神动物,精神动物是藐视肉体的。我们提倡的哲学是以肉体为基础,尊重肉体发展来的哲学才有可能充满人文精神。而不是通过精神来欺骗和考验肉体,让肉体经受一些非人道的折磨。
人由动物脱胎而来,归根到底人是动物的一种。既然是动物就难以摆脱动物的特性。有些学问会把动物性单独剥离出来,认为它不是人性,甚至粗暴的称之为兽性。兽性在人类看来,就是不受人欢迎的恶,但是这些恶无法根除。只有让它保留和发展才是对的,而且它们已经被人类赋予了新的意义,赋予了“人”的涵义。比如动物的撕咬,人类把它演化为战争,因为战争又演化出勇敢、坚韧等英雄品质。我们看待问题,好比看待一只蝴蝶,蝴蝶再美丽,它曾经是个蛆虫。
在生灵世界里,人最根本的东西是大脑,好比一只鹰最根本的东西是眼睛、翅膀和利爪;一头狼最根本的东西是獠牙和矫健的四肢道理类似。这是它们赖以生存的东西。人什么也没有,只有大脑,大脑让人有了活下去的资本,同时大脑也是人类最厉害的武器。大脑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可以制造出工具,所有的动物世界的武器,都无法和人类的大脑抗衡的。大脑让人类强大,同时出现了两个特质:1.人类的社会性2.人对于自然界的侵略性。有了社会性才有道德和法律。但是道德和法律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依旧是大脑。人,什么是人?人是利用大脑制造工具,改造自然界生产物质的同时利用物质自我改造的一种生灵。人类利用创造出来的物质,日益强大,对于其它生物的侵略也日益强悍。人终于成了地球的主人。但是人要生老病死,人无法摆脱肉体凡胎,这是人的悲剧,人依赖肉体说明了,人依旧是动物。人的近义词是动物,人的反义词才是神。把人按神的标准来要求的做法是根本谬误的。


我们要牢牢把握我们的感官,为之提供一切服务,为之寻找一切道德。多少年来,人们和自己的肉体作对,和自己的生命过不去,这种做法多么野蛮也不道义。人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囹圄里,享受犹如吸食海洛因般的精神快感,这是有欠缺的,人的精神必须和肉体感官协调一致的才是最高快乐。而不是让精神对于肉体产生欺骗。比如说儒家提倡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用精神欺骗肉体,认为只有能经受住精神欺骗的肉体才可能有所作为,这种不人道做法缺乏科学依据。人应追逐温良的环境:肚子饿了就要吃饭;身体病了就要休息。有的人认为人的意志品质必定通过战胜肉体才有可能培养。个人认为,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提法。人的精神品质是可以通过体育等项目挑战自我来实现的。但绝不是空着肚子。


一个恶劣的环境,让人觉得理所应当,甚至看做人生的一种福祉,不能不说某种学问多么逆天。多少励志小品和恶劣环境有关,多少年以后,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吃苦耐劳的民族,还是“忍”字诀横行的一个民族,只要刀子没有放在脖子上是还有缓冲余地。一条狗,饿它几天,会急的偷鸡杀猪,跑厕所里吃屎。而中国人,却默默感谢上苍给他的灾难,他认为,只有灾难面前,他才是幸福的。中国人不是人族,而是神族。也难怪幻想成仙的人多。但是,真能成仙么?!恐怕连一个最基本的普通人都做不了了。


我们周围许多人都喜欢按照自己得意愿来改造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处理的东西,包括人类自己和赖以生存的地球,这种信心主宰一切,没有禁区,没有盲点。但在2000多年前,道德经曾发出过疑问:人类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尊重人类自身的规律,做到不矫枉过正么?大自然的一切变化,能被动的承受这一切而不试图改变么?真的理解了宇宙和自然之道,焉能需要那么多无知的知识么?这些疑问,至今看来依旧震耳发聩。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1:00 +0800 CST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起,有了车轮中空的地方,于是有了车的作用。把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我们建设房屋,有了四壁内的中空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事物存在的价值,是“无”发挥了作用。

老子对于有无的思考真的很玄妙。世间一切事物是在有无之间。我们理解无,不要视为一无所有,不要把有和无对立起来。我们在空间里和鱼在水里道理类似,鱼如果说它周围是无的,我们都会认为它在闹笑话。固然人类也别认为周围一无所有。关于有无的系统研究后文会详细解说。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1:00 +0800 CST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花花世界的各种颜色,让人目眩;各种声音让人神往;各种味道让口舌舒爽;在骏马上骑猎,让人心驰荡漾;金贵的物品让人们起了各种欲念。圣人(统治者)一般不会贪图这些感官享受,平常人却一般在物质和感官里寻找快乐,圣人明白世界的大道,只求温饱为前提,不去纯粹追求这些感官享受,他有高于感官刺激的更高追求。

老子反对纯粹的感官享受。人类是精神与肉体合二为一的生灵,人得最大快乐是身心合一。我们物质追求的快乐,无非是眼睛舒爽,口味舒爽,耳朵舒爽,这不是人类的全部追求,人应当有更高标准,这个追求在哪里?就是大道,大道决定的人类的身心合一,以及身心合一带给人们的快乐。
一般人们追求的物质享受,无非:耳、目、口、鼻等感官,让这些感官得到享受,是一般人的追求,但是这是人类的全部么?显然不是,感官的刺激无非一种低级需求,人应当有更高的标准,当然有个前提是,要吃饱穿暖。除了吃饱穿暖是硬需求,其他一切追求可有可无。
我们大多数信息,都和眼睛、耳朵、口舌有关:如建筑物我们看起来觉得壮美,是眼睛的结果;厨师受欢迎,是口舌的结果;音乐动听,是耳朵的结果。


是眼睛、口舌、耳朵贵呢?还是金银玉器、美食、音乐贵呢?人类总是掉在价值的泥潭里。试想,假如人类就不曾有过眼睛,会去珍视钻石么?就是有了眼睛,所以发现钻石稀少而且可贵。为了钻石,人们付出性命去拼杀,归根到底,钻石的价值来自眼睛的赋予,为了眼睛舒爽,人类连命都可以不要,是否舍本逐末?


金银宝器的变态价值在老子眼里是比较可笑的。他希望人们不要去人云亦云,去舍本逐末,老子眼里只有一样最有价值,就是人类自身。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2:00 +0800 CST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宠辱不惊,风淡云轻。不能得势也惊,失势也惊,是谓宠辱皆惊。什么叫重视大的疾病仿佛重视生命一样?我的身体上天赋予,我爱惜我的身体和自然赋予的一切情感,如果这些失去了,我还有什么得失是值得担心的呢?如果失去了依附自然的本性,人类失去的东西更多。所以如果治理天下,先要热爱自己,只有遵循大道的人才会珍视人类自己,这样的人天下都可以托付给他。

一切外来物都无法和身体相比较,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所有的得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之于世充满不可预见的东西,但是只有一条,冥冥中人们遵守某种约定,此约定就是大道,遵守大道人们就无所谓失败,而是必然成功。人生本一无所有,期间人活得过程必然有所创造,只要遵守大道这些创见无论大小都是成功。个体倾其一生可能对于一些伟大的事业完成那么一点点,看不到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他只要按照大道来的,那么他就是成功。

不去单纯追逐那些感官上的东西,人类前进的矢量标里,感官享受要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的,人类若单独的把物质享受当做知识,这样的人类是没有希望的,让这样的学问主导世界,会给世界带来灾难。为何,大道不允许人类这样狂妄。


这一章和44章可以对照。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身体是一切价值的根本,一切外来价值都是身外之物。身体是最重要的。人们之所以宠辱皆惊,是因为太在乎身外之物。明白身外物和身体的关系,于是身外之物不再举足轻重。自己的身体更加重要,爱惜自己身体的人也是尊重自然的,爱惜人们生命本能的人,天下可以托付。在古代,得病很麻烦,随便一个病就有可能丧命。预防疾病犹如珍惜生命。 贵大患若身。(重视大病如重视生命)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我最害怕的是我有身体)。 及吾无身,有何患。(如果没有了身子,我就再也没有怕的了。也就是说,外来的一切价值无法和身体作比较)。身体才是真正的得失。身体健康了,一切外来得失,风淡云轻。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2:00 +0800 CST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
前面举过一个例子,鱼儿在水里游和人在地面走原理类似,水在鱼儿的眼里就是无,大气在人的眼里也是无,是真的无么?老子对此深度思索后得到一个结论,这个世界有许多超越感官觉察的事物是存在的,人类暂时无法觉察而已。人类判断事物,一般为眼观、耳听、触摸,当然还有鼻子闻,嘴巴尝,这一切之外仍然有事物。
于是老子就说:视而不见的,叫做夷,今天我们知道有肉眼观察不到的光波如紫外线等;听不到的声音叫做希,比如超声波之类的;触摸不到的,叫做微,比如大气等等。这三种事物无法觉察和判断,故人们把它汇为一体。它的上限大至没有边界,它的下线微末至不可觉察,打算讲述这些事物却又无法描述,于是把这些事物归于无。它的状态是没有状态的,没有事物既是它的形象,这些事物可谓恍恍惚惚。追究其源不知其头,追究其末不知其尾。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3:00 +0800 CST  
我们要拿更古以来的大道,来抵御今天人类不按大道行事而创造出来的事物,能追溯至万物起源,且按照这些规律来行为处事,才是遵守道的纪律。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3:00 +0800 CST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以往遵循自然之道的人,是很玄妙的,知识深不可测。人们尊重这样的人,又无法完全用语言形容他,只说他走路时候非常小心,好比冬天行走于冰面上,他害怕破坏这一切;他对待自然界的保护犹如防御敌国,尽心尽力;他从未把自己当做土地的主人任意更改,而像一个过客,拘谨也客气且十分尊重;洗涤衣物用水非常节约,好比水不够用要等冰雪融化一点一滴让其物以致用;他的工具都是最自然的工具;他的心胸阔达如山谷;他敦厚踏实不肯投机取巧看起来不聪明。谁能使浑浊之水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的大自然充满生机?是道啊。保持这个“道”的人心有敬畏所以不会自得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他明白世界需要掌握更多的东西,所以只有这样的人创造的东西才是对于世界有益的。
所谓创新,是在尊重自然界的前提下的创新,创新不是改变自然,相反只有尊重自然界的创新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人类智力无限,若把智力用在毁灭自然界上,人类会自取灭亡。所以创新无论宏观还是微观看,对于人类都是有益的才能叫创新。
老子不因循守旧,他看的很远,他鼓励后人的创新,显然这些创新都是有条件的。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3:00 +0800 CST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最好的统治者,好像不存在一样;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侮他。统治者不够诚信,人民才不相信他。统治者应该是悠闲的,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百姓说我遵循自然之道所以我必会成功,当然也要感谢领导是好样的,对于人民是信任的,把人民看做国家的财富。

这一段应和第八章对照的看,统治者应当和水一样,处于最低处,服务于社会,这样的统治者是感觉不到的。但是如果统治者高高在上,让人民膜拜,这样的社会不会强大到哪里去。可惜的是老子的政治理想并没有实现,即使过了五千年,再看他的文字,依然不显得过时。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4:00 +0800 CST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当今人们不再遵循大道了,而是讲究“仁义”来了,其实掌握自然之道的人们仁义天存,无需提倡;人们提倡的智慧不再是认识宇宙,而是违背自然的类似修身的反自然文化,让人们虚伪起来,让伪装的智慧横行,这样的世界是大伪的世界;人们追求一些违背自然规则的名利,让亲戚朋友互相争斗,于是提倡孝道和慈爱了。殊不知,遵循大道就是遵循慈爱;人民被框定在一个反自然的世界里,丧失了最纯正的自然品质,导致伪学横行,才会国力衰微,这时候,忠臣出现了。


老子反对把仁义、智巧、礼等事物极力提倡的,他甚至有一种担心,背弃了自然之道的社会,会有看不见的灾难。我们人类一切成果,都是遵循大道的结果,遵循大道,才是智慧,而不是智巧。尊严荣耀应当给予智慧之人,而不是给予“礼”“仁义”“血统”之人。只有让智者获得更多,社会才能健康。

不要把古代的“智慧”理解为现代的“智慧”,那时候的“智慧”指的是坑蒙拐骗的智巧,人类若把智力用在坑蒙拐骗上,这是对于上苍赐予人类智力的亵渎,人应当真实,只有真实的人,才可能把智力用在正途。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4:00 +0800 CST  
智慧之于宇宙,用得好会和宇宙合而为一共同发展;用的不好会有毁天灭地之能。因此真的智者均会考虑人类该”如何善用智力”这个问题,同时会得到一个结论,人有智力所以不可随意撒谎。
道生万物,道生仁义、智慧、孝慈、权力、财富等等一切,因此一切事物均以道为核心来运作才是善的。如果人类不把道当做核心,把仁义当做核心会发现人类会虚仁假意;把智慧当核心会发现谎言遍地;把权力当核心会出现等级阶差;把财富当核心就会为富不仁。总之一切一旦失去了道这个核心,所出现的一切现象都会与道为敌。


一切生成物均为人类服务,一切生成物用的不好均会伤害人类自身。比如仁义、孝慈、权力、财富、智慧都有这个问题。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5:00 +0800 CST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
此段有四处提到“绝”字,意义当统一起来,可解释为至高、最佳。也有把前三处“绝”解读为“断绝”,引起的歧义并不大。
真正的智慧人是遵循大道的,因此抛弃巧伪的方法治理国家,人们会得到百倍的好处;仁者会抛弃虚仁假意,于是民间恢复了孝慈;至巧之人杜绝急功近利的思维,因此盗贼也没有了。拥有这三种情况是因为相关法律、条文、文化、道德的缺失造成的,故应制定相关的法令、条文、道德倾向等让他们心有所属,恢复淳朴本质,减少对于世界无止境的欲求。只有真正的学问才会让社会没有后顾之忧。


和极力提倡仁义孝慈的儒家不同,老子对仁义孝慈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反对提倡仁义孝慈的学说,要制定条文管制那些仁义说教。
正史记载,孔子是老子的学生,是孔子开创了儒家。人们阅读道德经时会疑问,儒家在道家之后,为何道家会反对儒家?难道老子的道德经在儒家之后才诞生?这要结合当时时代背景来看,孔子虽是儒祖,他的学说并非空穴来风,仁义孝慈学说当时已经有了影响。


孟子曰:怜悯之心人皆有之。儒家认为帝王对臣民的怜悯叫做仁,故人民对孱弱、叫花的怜悯也叫仁。这是上对下,要是下对上呢?就是尊重或者敬重,人民尊重帝王的礼视为仁,比如要忠君,就要给帝王跪拜。不实施礼,就不爱君王故算不得仁者。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仁。重视孝道仍然为仁。仁的涵义太丰富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仁顾名思义仁爱,对人有益的一切行为、知识都可以视为仁。掌握知识越多,越是回报人类就越是仁。仁不是期期艾艾,我们教育孩子:不可去马路!可以通过训斥的口吻表达出我们的爱。战士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而厮杀于疆场,他也是仁者。有很多人,踩死一只蚂蚁会内疚半天仍旧觉得自己不够仁,这是没有必要的。
当我们明白一切真知的、探索未知的、服务人们的、把事物价值最大化的一切都可以视为仁爱。于是仁爱就不再狭义。仁爱不狭义,人们在行为中就会果敢,不再犹豫徘徊。人们可以目标清晰,直追真理而去,对的去做,错的不去做,只有这样,道才能恢复仁爱之宗主地位。


再谈谈“义“,义者,理也,墨家的天志,俗话说天理。道家说统统是道,俗话说道义。现在我们说义理。这个世界上是有天理和道义的,天理和道义永远存在,故人们应该追寻道义。事物起因、发展、变化、终了;事物与事物的关系;事物的范畴等等,总之用人的眼光遵循道的思维都是义。
天地对于万物一律平等,人与万物一样,要生老病死,甚至优胜劣汰,人类有什么资格要求自己去不平等呢?故人与人平等是天决定的。有的人能力强,有的人能力弱,决定了人与人必然有差异。尤其在物质方面不可能完全对等,在人格方面却是完全对等的。这是天所决定的。为了资源,人类建立了雇佣关系,履行雇佣关系就是契约社会,契约的约束性在道德方面体现为“忠”。
儒家把义演化为忠义。所谓忠义,主要体现在阶级社会各种人际关系上。对下,可能会偏袒窝藏;对上,会无条件的去效忠和捍卫;对朋友同事,会情大于法。若是相关的人犯了错误,让他受到相应惩罚会视为不讲义气。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6:00 +0800 CST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

真的学问,人们不会斤斤计较在一些世俗的是事物,故人们担心的事情不多。应承和反对能相距多少呢?善与恶差距多大呢。
大家都害怕的,我不能不去害怕。这种习惯来源已久,好像无法根治的样子!
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思考,这种有违大道的事情会带来什么恶果。我如同找不到归途被小伙伴遗失的孩子,茫然无助凝视这个人世间。众人都有所得,而我却像丢了什么一样。
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我在发愁什么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好像迷迷糊糊;众人都斤斤计较,唯独我不去计较这些得失。人们的行为如滔滔海水,似乎没有尽止。世人都很聪明精巧,善于获得,唯独我冥顽不化不去追逐那些。我唯独与人不同的,我少向天地母亲去索取,多去思考事物的根源。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6:00 +0800 CST  
老子思维和众人思维有巨大差异。他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我们一般会把矛盾两极化,成为一组根本对立的事物,它们有无限差距。而老子却认为,它们差别不大,无非唯与阿、善与恶中间有一定差距。同理我们可得黑白、大小、上下等一切矛盾均是有一定差距。


第二章解读中提到过,矛盾和生命息息相关,矛盾存于意识之中,矛盾是区间内事物。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唯之与阿,善之与恶。我们要思考有无相距多少呢?上下相距多少呢?长短相距多少呢?总之一切矛盾,相距多少呢?
比较容易理解的矛盾,比如大小,我们首先会想到体积;比如先后,我们会首先想到位置;黑白我们会首先想到光线亮度。无论描述大还是描述小,是在描述一个事物:体积;无论描述前还是描述后,也是在描述一个事物:位置;无论描述黑还是描述白,都是在描述光线强度。还有一些矛盾比如有无,比如善恶大家都懂得在描述一种事物,却又无法言说。只有深度思索的人才会懂得一对矛盾其实是一个事物,它和人脑、感官息息相关。它们之所以不同,是存在一个“相去若何”的问题。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7:00 +0800 CST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

道德的根源来源于大道。人们认识大道后,大道的精神在人间演化为道德。也就是说,道精神化之后既是德。大道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像;大道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大道幽暗深渊啊,其中却有精神;大道之精神真真切切,这些精髓之中包含着一切信义。从当今上溯到更古,它的概念永远不能废除,将永远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依据它才能判断社会秩序是否趋于良性。我怎么知道社会秩序是否良好之现状呢?是从上述来判断的。


古今中外,多少哲人大贤苦苦追寻道德是从哪里来的,无论儒家的东方还是基督的西方,亦或佛教和伊斯兰教,总之意识形态或者思维形态的不同是对道德起源的理解差异而发展后所得来的。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7:00 +0800 CST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蜷曲则能保全,短小了就能伸直;低洼就会盈满;陈旧就会更新;拥有的少获得了就会感知;拥有的多丢了三瓜两枣也不会发现。
圣人会按照大道的要求处理天下事物,不坚持己见,于是博采众长,固然明察洞悉;不自以为是,于是能彰显真知;不过度自我夸耀,于是有功;不自我矜持,于是成为众人之长。

坚持且服从真理,就是服从自然之道,就是创造,就是胜利,就是成功。不过度提倡功名利禄的东西。人们做事之所以失败,是不遵循大道的结果。成功既然是必然的,功名利禄就成了浮云。看似不争,天下事无以能与之争。古时候“蜷曲则能保全”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世界上刚柔弱强的因素很多,要适时判断,该强则强,该弱则弱,不仅能主宰事物,也能屈服于事物。学会服从是种智慧,能保全自身。




要做一名聪明人,智慧就在我们身边。天冷了,多加点衣服,天热了就要脱掉;空间小了就要低下头来蜷着身子,空间大了即使舞蹈也不为过;天黑了在家里呆着;雨天有护具是可以出行的,没有护具就别逞强。总之人类要面临各种困难和危险,一定不要勉强,凡事量力而行。做事要考虑有什么危险和困难,不损害人类自身的前提下去做事。


任何学说出发点再好,一旦失去了道这个核心,就会再立核心,要是形成系统,就会与道系统为敌。比如儒家仁义学说,他们把仁义视为核心;而仁义是道的一种属性,仁义的对立面和仁义存在一个“相距若何”的问题。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8:00 +0800 CST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自然界的语言(风雨雷电)很少,暴雨下不了一个整天,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中原地区可能没有几天几夜的暴风)。这一切都是天地之所为。天地的语言都不能长久,何况人呢?所以从事道的人和道融为一体;从事德的人和德融为一体;失德的人失德的理论融为一体。同于道的人,道会乐意接受他;同于德的人,德会乐于得到他;失德的人,失德理论会帮助他。有的理论不足以说服众人,人们就会舍弃它。


学术流派和意识形态千变万化,世间道德变化多端,甚至邪说恒横行。预想一统天下,唯有道者。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8:00 +0800 CST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踮着脚反而无法站立,跨开双腿反而无法行走;坚持己见者不明智;自以为是有可能对于事物判断错误;自我夸耀的也许不了解功绩的本意;自视甚高者未必能成为领导者。这些都是急功近利的行为,犹如人们吃剩下的饭菜,让人生厌,有道的人不会如此。


老子的本意是让人们杜绝急功近利的想法和行为,但是人们在理解中往往会产生一些保守的思想。针对飞扬跋扈的膨胀性人格的帝王们,不要坚持己见,不要自以为是,不要盲目自我,不要狂妄自大。针对一般的人们,要自尊自爱,要形成自己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处事风格,不要妄自菲薄。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09:00 +0800 CST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有种事物于天地之前就已经形成。寂静寥落独一,它独自存在且不会改变,(既不知如何生成也不会死亡),周而复始永不停歇(道生成万物,赋予万物运行规律永不停歇),它是天地的母亲。我不知道它叫什么,所以勉强称之为“道”,再勉强给它冠名“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上至更古下至永远的未来),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的规律来源于大地,大地的规律来源于天,天的规律来源于“道”,而道就是自然形成的一切。


和有神论不同,老子站在无神论的角度解读了世界起源之谜,同时也追寻到了道德的根源。无神论者要承认道生天地而非神生天地;要承认道生道德而非神公义而生道德。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13:00 +0800 CST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慎重是轻率的根,静定是浮躁的君主。所以国家统治者出行离不开辎重,虽然队伍庞大行动迟缓,却一般能应有尽有故而心情舒畅变得从容。可是有的君主,一切从轻,出行是草率的,政令是草率的。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两组矛盾同样存在相距若何的问题。老子看待矛盾非两极化它们,它们只是互为根基,存在差距。慎重处理事务和轻率处理事务,当选择慎重处理为好;静定处事和躁动处事,静定处事更显得成熟。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13:00 +0800 CST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逻辑分明没有瑕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看守物品的,不用栓梢,人们也不能打开大门;善于邦缚的,不用绳索也能让人无法解开。
圣人善于用人的(救人、救物是用人、用物之意),是不会落下谁的;善于发现一切物品的一切价值的,是没有可以被废弃的物品,于是能让物尽其用。万事万物中内藏着聪明和智慧。

所以善于用人者可以驱动不善于用人的组成的军队,不善于用人者可作为善于用人者之资本。不尊重集体的力量,不把众人之力当做资本,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人类最精深微妙的道理。
第二十七章的善字非常多,很多人把它解释为善良。善良是什么,以老子的深度不会喋喋不休讲这些,善,只要逻辑正确,善自然而然。这一段里的“善”都要理解为善于。
他是告诉管理者和有缘人,应当善于用人,没有人会是废人;遇到情况,不应舍弃任何一人。人得社会必然有领导者,领导者之所以是领导者,是因为他知道团结众人力量形成合力的智慧。若只为一己之私,是无法团结更多人的。相反有种人看起来聪明只为自己,其实十分糊涂。

楼主 tianlangbabu5  发布于 2018-08-11 18:13:00 +0800 CST  

楼主:tianlangbabu5

字数:33358

发表时间:2018-08-12 01:4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30 12:52:46 +0800 CST

评论数:10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