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念琅琊】从林殊到长苏,试看胡歌如何演绎外梅内林

于是,霓凰郡主自此成了苏宅常客中的一员,感谢上天垂怜,让苏兄在这些风雨飘摇的日子里能得到霓凰温暖的安慰。苏兄也不时地去穆王府串一串门。相认之后的第一次登门造访,我的印象最是深刻。霓凰听说苏先生来了,急急带着穆青到门口相迎,看霓凰的神色,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分明就是个初恋之中的小女孩。苏兄像往常一样拱手施礼,而以郡主不逊男儿的疏阔豪情,本来也应是以拱手之礼相还,但她犹豫片刻,却是深深道了个万福。在她的林殊哥哥面前,她愿褪尽沙场风尘,做回那个清新温婉的小姑娘。穆青也是眼里不揉沙的,他一早就看出了姐姐和苏先生的关系不同寻常,这近来更加是亲密无间。他的一句“以前我姐的教训我得听,现在苏先生的教训我也得听”真是一语中的,让人忍俊不禁,我似乎已经听得到一声呼之欲出的“姐夫”了。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01 14:28: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01 14:40:00 +0800 CST  
怎奈好景不长,由于皇帝的猜忌,郡主不得不返回南境,与苏兄的一幕挥泪别离,也是场催人泪下的好戏。这场戏的开头,两个人其实都是十分冷静的,如同平日里相处时他们那般的波澜不惊。郡主虽说经常造访苏宅,但是大多数时间与苏兄都是商谈京中局势,甚少涉及儿女私情。苏兄早知自己难与霓凰长相厮守,从一开始就是极力的克制。而以郡主之聪慧,自然也知道在这种形势之下谈儿女私情并不合时宜。所以今天的别离也是从平日里的那种冷静的气氛中开始的。可是这种冷静是克制与压抑的结果,他们两个人的内心其实都充斥着饱满的感情。绵绵阴雨打在屋檐上,宁静而萧索,霓凰神情寂寥地站在廊下,苏兄一丝浅笑,静默而温柔地看着她。她淡淡开口,说皇上要让自己回南境,而把穆青留下。正如她自己描述的一般,见惯了沙场铁血朝堂风云,她早已心死,如今的语气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愤怒,剩下的只是一片落寞的寒凉。苏兄温柔地安慰她,说他会替她照看好小青。此时的霓凰开始有些绷不住了,眼里渗出泪水。她要走了,不知何日再见,她有千千万万个不放心,她要尽自己所能,护她的林殊哥哥周全。于是,她拿出了祖传的黄冈玉牌,交托在苏兄的手里,眼中的热切与不舍随着一滴清泪流淌了出来。苏兄看着她,心中震动,情不自禁地握住了她的手,又替她拭去了脸上的泪滴。他自然是知道她的心意,但是又不想惹她伤心,只是继续温柔相劝,让她不要挂念小青。霓凰此时真是克制不了了,她问她的林殊哥哥:“你真的不知道我更牵挂的人是谁吗?”苏兄听到这话也开始绷不住了,他沉吟良久,缓缓答道:“知道。”霓凰接下来的话让我不禁想起了刘涛姐姐演过的另一个角色阿朱,当初阿朱也是劝他的男人放下国恨家仇,与她一起远遁江湖。女人有时就是这么简单,不管在外承担怎样多的责任,她们心中最渴望的,还是能够逃离世俗的牵绊,找到一方宁静的家园,与至爱之人长久相伴。可惜霓凰与阿朱一样,也没能成功。萧峰和林殊这两个男人,虽然形貌气质天差地别,但骨子里却有一份相似的倔强和执拗。而阿朱与霓凰都是冰雪聪明的女子,最知爱人的心思,不能深劝。苏兄再一次把霓凰拥在怀中,眼前闪过与霓凰的一幕幕恍若隔世的过往,青梅竹马的美好映衬着再次相逢的苍凉,他的心中像翻倒了五味瓶,又是心痛,又是彷徨。他对霓凰说,他也盼着他能做回林殊,霓凰像是看到了希望,在苏兄怀中破涕为笑。但其实,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只有他自己知道,即使是做回了林殊,以他的一身病骨,也再难与霓凰天长地久了,只是他还是不忍告诉她真相。他只能将这份心绪隐藏,留给自己默默背负。忍别离,不忍却要别离。一曲大气又温婉的红颜旧,唱尽了长苏与郡主的这场旷世奇恋,压抑隐忍又凄美绝伦。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01 14:44: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01 14:55: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01 14:55:00 +0800 CST  
上天的安排,有时残忍,有时宽仁,萧瑟的秋风,带走了最疼爱苏兄的太奶奶,但也带回了苏兄最挚爱的霓凰。此番回来,她再难忍相隔千里的孤苦,愿意在离他不远的地方静静地守望。他们的故事,还将继续……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01 14:56:00 +0800 CST  
京中风云—苏宅日常

虽然京中风云变幻,极不太平,但只要是苏兄没有病倒的时候,苏宅就总是欢乐祥和的,即使是有强敌来犯似乎也很少能够破坏这种氛围。总觉得这时的苏兄是最接近林殊的,因为他只有在苏宅里没有外人时才能卸下伪装,展露出自己的真性情。也幸而有了苏宅这个家一样的地方,才能让苏兄熬过了这些风云变幻。
犹记得刚刚搬入苏宅那天,苏兄一袭貂裘立于廊下,看苏宅上下人等忙进忙出,脸上的笑容如此明媚。是了,搬进苏宅的前几个月,苏兄旅居龙潭虎穴一般的宁国侯府,饶是他智计无双准备万全,毕竟还是寄人篱下人单势孤,不免时时忧虑夙夜悬心。而今搬进了铁桶一般的苏宅,上上下下的人都是身怀绝技而且至亲至近,他就像是回到了家一般,笑容里满是幸福和安全。此时此刻,觉得梅宗主用了十二年其实是给自己重建了一个家庭,这苏宅的上下人等,与其说是他的下属,不如说是他的亲人。飞流笑逐颜开地玩着雪,惹得苏兄也童心大起,扔起了雪球。吉婶像一位慈母,过来温柔相劝:“宗主,怎么站在廊下?天这么冷,快进去吧。”而熊孩子对于温柔妈妈的话一向是当耳边风的,他顽皮地敷衍着:“好啊~吉婶。”严父一样的晏大夫不得不出场,果然是气场强大,他半句话没有,只是脸色沉沉咳嗽一声,那熊孩子就不得不买账,讪讪地低下头,回转身去了。此时苏兄,分明就是那个又顽皮又乖巧的林小殊。清清浅浅的几个镜头,勾勒出了苏宅满满的温馨。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29 11:53: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29 12:19:00 +0800 CST  
这里想简单谈谈苏兄与飞流。苏兄之于飞流,如兄如父。他看飞流的表情永远那么温暖而宠溺,他跟别人提起飞流时语调里也总是满满的自豪:“我家飞流……”苏兄何以这么喜爱飞流呢?原因似乎也很简单。其一飞流玉雪可爱,招人喜欢。其二,飞流武功高强,忠心耿耿,能护他周全,是苏哥哥的贴身小棉袄。可是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飞流,分明就是苏兄心底里站着的那个少年林殊。虽然飞流心智不全,但武功高强,往来如风,身上透着蓬勃鲜活的生命气息,且心思纯善,表里如一,说话做事全凭本心好恶。虽然从来都是只说几个字,却常常是一语中的。
苏兄在与飞流的日常相处中的一些细节值得推敲。其一,苏兄最喜爱的日常活动之一,就是饶有兴致地看飞流和蒙大统领在他面前打架。打架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苏兄自己是实践不了了,可是理论功底还是极好的。这些年来的朝夕相伴,飞流这样超凡绝俗的武功,可能也离不开苏兄的悉心指点。苏兄身体虽然羸弱,但心气仍是极高,他没事儿让飞流跟蒙大哥过过招,未必不是把飞流当成替身,间接地跟大梁第一高手切磋技艺,一较高下的意思。其二,剧中苏兄对飞流说得很多的一句话是“就听你的”。心思玲珑的苏哥哥这么听心智不全的飞流的话,也是奇了。我想其实每一次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何尝不是在告诉我们,他是正在听从心底里林殊的声音呢?其三,苏兄似乎总爱向飞流倾吐心声。要知道,苏兄是很少跟别人表露自己的心绪的。对外人自然是不会的,对自己人也一向十分克制,因为他是高高在上的梅宗主,是所有人的主心骨,他要永远保持冷静和理性,让别人看了也能够心中安定。那日从牢里探了谢玉回来,他梅岭惨案多年的猜测得到了最直接的证实,心中有着无以复加的悲愤和伤痛,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把自己关在房中,静静地坐了一个下午。或许,他早已习惯了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绪。可是对于飞流,我却总觉得有些例外。比如他会跟飞流说誉王是毒蛇,景琰是水牛。再比如那次,扳倒谢玉之后他得知谢绮难产而死,心绪激荡,当时就开始撕心裂肺地咳嗽,仿佛连五脏六腑也要咳了出来,吓得甄平连忙去叫晏大夫。飞流关切地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咳了良久终于抬起头来,已是眼眶通红。他望着飞流单纯的脸,就如同望着昔年的自己,映衬之下更显今日的不堪。他曾经信誓旦旦地以为,自己地狱归来,早已什么都不在乎了,可是他错了,他扎在无辜之人心上的刀子,也一刀一刀地扎在了自己的心上。况且那是他的亲表妹啊,血脉相连,如何不痛?他痛苦他厌弃他无奈,可是他退无可退,只能继续前进,他只能一脸决绝地对飞流也是对自己说:“会好的,因为人的心会越变越硬。”他笑了,我却从来不知道,一个人的笑,也竟然能如此地悲凉与绝望。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29 12:23: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29 12:27:00 +0800 CST  
苏宅的座上宾,除了两位王爷一位郡主,还有蒙大统领,景睿和豫津。苏兄与这些人在一起的时候,画风却是不尽相同。
与蒙大统领在一起的苏兄是最接近林殊的,甚至是比与赤焰旧部在一起时更加接近,因为不需要端着宗主的架子。蒙挚大统领人如其名,英武粗犷的外表之下装着一颗萌萌的丹心。与他在一起,苏兄也是卖得一手好萌。时而卖个关子一脸的天真无辜,饶有兴致地欣赏蒙大哥摸不着头脑的又着急又憨厚的表情,然后轻描淡写地点破,再看着他恍然大悟心悦诚服,自己露出一脸坏笑。时而与蒙大哥一起调戏一个什么东西,比如一只橘子,或是一只飞流。想必年少时的机灵古怪的小殊跟朋友们就是这么相处的吧。话说回来,蒙大统领不只是呆萌,为国为友,也是丹心一片。长苏返京前几年就跟蒙大统领取得联系了,算是把身家性命都交托于他了,不仅仅因为他身居禁军统领的要职,也是看中了他是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和他对赤焰军始终如一的真挚情感。事实又一次印证了苏兄的识人之明,苏兄最后完成大业,多亏蒙大统领鼎力相助,就连苏宅也是蒙大统领亲自挑选的,虽然看宅子时苏兄还是按照他以往的习惯调戏了一下蒙大统领的审美水平,但还是知冷知热地说出了那句肺腑之言:“蒙大哥,还是你最懂我的心思。”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29 12:29: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29 12:36:00 +0800 CST  
豫津和景睿常常同时出现在苏宅,苏兄这些时候是一个敦厚睿智的兄长,俨然一副人生导师的模样。豫津看似放浪形骸,实则内心十分通透睿智;景睿心思细密,却最是善良宽仁。苏兄对这二人,可谓欣赏有加又关怀备至。其实让我最为惊讶的是苏兄待他们的耐心,前文提过,小殊很大的一个特点,是性如烈火,甚至有时候不太耐烦。或许是苏兄经年的修身养性早已把他一切的棱角磨平,又或许是几乎失去了一切亲人朋友的苏兄如今对于这种简单质朴的兄弟情谊分外珍惜,如今的苏兄或是温润浅笑着看着他们两个在面前斗嘴,或是循循善诱地教导他们,却再不复一丝一毫不耐烦的神色。身处京中乱世,谁都难得置身事外,苏兄希望通过谆谆教诲,能让他们在经历风雨之后还能保持一颗赤子初心。豫津的父亲言侯爷为了避祸,常年与香炉为伴,导致豫津的少年时代十分的凄清,完全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的苏兄对于豫津更怀一份感同身受的同情。当他得知言侯想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为赤焰复仇之时,大病初愈的他连忙赶去阻拦。我想,苏兄不仅仅是怕言侯破坏了他的计划让赤焰永世不得昭雪,让天下再起纷扰生灵涂炭,也是仰慕言侯年轻之时临危不惧的风采,感念言侯与父辈的兄弟情谊,更有一分对豫津这个聪明透彻的孩子的回护之意。相比豫津,景睿这个两姓之子就幸福得多了,可是苏兄知道,他将亲手毁掉这一切,就算他想得再多也没有万全之策。他时常感激景睿对他的一片诚心,但也只能接受将要辜负景睿的无奈。突如其来的祸事虽然让人猝不及防,但自己亲手导演一场悲剧,看着它层层剥茧一般发生,心中何尝不是更深的挣扎与煎熬?世间之事,总是这样难得圆满,此事古难全,叹叹!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29 12:39: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29 13:02: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3-29 13:03:00 +0800 CST  
京中风云—戮力同心
翻回头来我们再来说说景琰。苏兄进京这一年多里,景琰从一个备受冷落的皇子一步步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五珠亲王,一点一滴的每个变化,煎熬的都是长苏的心血。这一点,即使是迟钝如景琰,也不会没有感觉。所以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之中,景琰对梅长苏的态度也在逐渐转变。
在最开始的时候,景琰对这位江左梅郎从心底里是十分戒备的,麒麟才子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但是对于他的动机景琰始终是心存疑虑。这也难怪,名满江湖的梅宗主放着自己逍遥自在的日子不过,突然会屈尊跑到自己这么个备受打压的皇子帐下做幕僚,还口口声声说要帮助自己夺嫡,这也真是奇了。这样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脑袋的好事,任凭是谁,都得仔细掂量掂量。所以麒麟择主一节,景琰看苏兄的表情,完全就是“你疯了吗?”的即视感。
麒麟择主之后的第一次会面的气氛极其紧张。景琰刚刚救下了郡主从宫中出来,便急召长苏来见。彼时天色转沉,大雨将至,让长苏这会儿出门,可见此时盛怒之下的景琰对身体羸弱的苏兄并无半分体恤之意。不仅如此,景琰声色俱厉地申斥了苏兄一顿,连苏兄也是感到意外,不免觉得有些心寒,神色郁郁。苏兄对于解救郡主的安排其实是最为稳妥的做法,而顺便帮景琰积攒个人情更是锦上添花的神来之笔,若是他真的像景琰说的直接把郡主的情况早告诉他,以景琰那时缺乏斗争经验的鲁莽性格,必然会坏了大事。可是景琰对此安排的理解完全跑偏,他真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苏兄,认定苏兄一定是不顾郡主安危,而把郡主铺做自己进阶的路石。 依我看来,他这么想,不仅仅是因为他不知道苏兄与郡主的关系,也不知道苏兄对他的性情有多么了解,更是由于他对于谋士这种机关算尽之人的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他这么想其实也并没有错,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见过那些谋士做的阴诡之事,连他的王兄,他的至交好友这样聪慧剔透的人都不能幸免。如果说对于之前的那些指责,苏兄没有半句反驳地生生应下,是得益于他的胸怀与城府,那么我想苏兄听到此处,心中应该更多是感动了,他果然是没有看错景琰。景琰对梅长苏怎么看,苏兄可以做到不在乎,或者假装不在乎,可是为谋大业,他却不能不得到景琰的信任和配合。于是,为表明自己并无相害之意,苏兄提到了庭生,真是高明。而景琰也算是一点即透的人,此次会面之后,他虽然对梅长苏其人仍然怀有很多偏见,但至少,他不再认为梅长苏会暗算于他了。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1 09:00: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1 09:03:00 +0800 CST  
随着相处日深,景琰对苏兄给予了更多的倚重和信任,而对于苏兄本人,也逐渐有了更多的体恤和关心。合作之初,景琰与苏兄见面并不频繁,第一次主动来苏宅探望已是苏兄进京当年的年底。可待到后来密道建成,景琰似乎无论大事小情都要去苏宅走一趟,心中才能安定。特别是加封了五珠亲王以后,景琰有了更多机会参与朝政,来到苏宅与苏兄共商国策,竟已成了日常。除了会面的频率,我们从景琰的言语神色之中也能够感到他对苏兄态度的转变。那日景琰第一次造访苏宅,苏兄大病方愈,正歪在榻上歇息,见景琰来了,慌忙要起身。景琰连忙让他不要起来,苏兄问殿下来可是有什么事,景琰的回答十分耐人寻味:“我就不能来探病吗?”苏兄听了也是大为震动,眼中闪过一丝温暖。可惜接下来的话有些煞风景了:“不过确实有事。”苏兄默默垂下眼来,似是失落,也似是放心。后来扳倒谢玉那晚,景琰早早就到苏宅候着了,见到苏兄安然归来,第一句话便是:“苏先生没事吧?”可见此时在景琰心中,他与长苏的关系除了主君谋臣,已经多了一分朋友间的关怀与挂念。
我以为景琰对苏兄的态度之所以转变,原因有三。其一,景琰钦佩苏兄的惊世之才。苏兄进京这一年多,奇谋倍出,手段高绝,对人心洞察之深入,对时局的分析之准确,让人不得不佩服其麒麟之才,景琰也不能例外。其二,景琰欣赏苏兄的国士风骨。虽然苏兄在景琰面前说话从来是晓之以理,动之以利,但还是不经意间会流露出其心忧庙堂的国士情怀。还说扳倒谢玉之后的这次会面,苏兄讲完了故事,郑重地请求蒙大统领务必要在日后的围猎之中震慑一下南楚宇文暄,免得其认为大梁朝臣皆是无用的弄权之辈,无端生出狼子野心。景琰听到此处,眼中已颇有嘉许,直言赞道:“苏先生此话,方是国士之言。”其三,苏兄的一些属于林殊的小习惯让景琰倍感亲切。虽说景琰尚不会因为这些小小细节就一下想到他眼前的这个柔弱的文士就是昔年他风风火火的至交好友,但这些点点滴滴的痕迹,会在不经意间让景琰从内心里感到温暖而熟悉,从而潜移默化地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经过了一年多的相处与磨合,景琰与苏兄之间的关系,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也并非是毫无隐患。正如景琰跟静妃娘娘说的那样,他时而觉得长苏胸中有丘壑,是值得交心的良师益友,时而又觉得他过于老谋深算,让人胆寒。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身边有这样一个如此擅长洞察人心之人,任何想法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任凭是谁,也难免会心生忌惮与嫌隙。然而就是这一点点的嫌隙,日后被夏江撕扯成了他与长苏之间横亘的一道凶险万分的沟渠。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1 09:05:00 +0800 CST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1 09:09:00 +0800 CST  
反过来,苏兄于景琰的态度和感情也并非一成不变。他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把所有的计划和盘托出,而只是提到夺嫡。一来,他不想让景琰对他的真实身份有过多联想,另一方面他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新认识景琰。
扳倒谢玉,是苏兄进京一年最重要的的进展,这一步如此要紧,不仅仅因为这大大折损了太子的实力,更是苏兄想以此为契机将赤焰的真相揭露给景琰。苏兄以探查夏江是否参与党争为由去牢里探谢玉,而景琰与夏冬此时就立在牢门之外。当旧年里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往通过谢玉之口层层剥茧般徐徐展开,夏冬早已是涕泗横流泣不成声,而景琰更是震惊到无以复加,目瞪口呆。就连苏兄自己,虽然大致过程他早已猜到,今日听谢玉亲口承认,也是心中激荡,久久难以释怀。经此,景琰与夏冬,冰释前嫌。
是夜,景琰来访。在我看来,这次会面是苏兄对景琰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次的试探,两人对话高潮迭起,一唱三叹,十分精彩。一开始两人对坐,不发一言,神色郁郁,各怀心事。良久,苏兄缓缓开口,说他现在确认夏江不涉党争,不是他们的直接对手。景琰听罢,难以置信地看着他,说你想到的就是这个?又是一把利刃插在了苏兄的心尖上。他虽然早有准备,眼里还是无法控制地闪出一丝晶莹。他稳了稳心绪,轻轻吐了一口气,才又咬牙切齿地把那些违心的话艰难地一字一句说完:“时隔多年,局势已经大变,现在追查旧案毫无意义。何况夏江现在并不是我们的敌人,为了无益之事多树一个强敌,智者不为。”说完,他望着景琰,等待着他的好友对他的口诛笔伐。景琰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他忽略了长苏眼中所有的情绪,像他所希望的那样,只听到了一句智者不为。景琰说好一个智者不为,今天的事说明赤焰之案是有多大的冤屈,你居然只认为是一桩旧事?苏兄伤感而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他:“难道殿下是今天才知道祁王和林府是蒙冤的吗?在苏某的印象中,你应该一直相信,他们并无叛逆吧?”这句话明明白白出自小殊之口,景琰听了也是一怔:“我,我以前只是自己相信祁王和林帅的为人罢了,可是今天...”“可是今天,殿下发现了一条翔实的线索,更知道了一些当年百思不得其解的真相是么?”他说这话的时候语调如此冷静,我却听出了无限的伤感与落寞。景琰啊,你今日似乎是无意间发现的一条线索,可知煎熬的是谁的心血?“那接下来呢?殿下想怎么做?”“当然是追查...”“然后呢?”景琰语塞。苏兄提高了些声调,“然后拿着你查到的那些真相,去向皇上喊冤,让他为当年的逆案平反,重新处置那些涉案者吗?”景琰声调更高:“难道不应该这样吗?”苏兄听罢,轻轻叹气,站起身来,再次开口时声音已经颇为凌厉:“殿下觉得单凭一个夏江和谢玉,就能冤死一个德才兼备的皇长子,就能端掉一座赫赫威名的帅府吗?”此时的苏兄如此激动,是因为他要用他的情绪去点醒景琰,告诉他,等待他们的雪冤之路,是何等的漫长与艰难。看到此处,我不免心中酸涩。面对冤屈,拍案而起义愤填膺是多么容易的事,可是能够压下心中的悲愤,十几年如一日不舍昼夜地经营谋划,这又需要多少坚忍,多少耐心?

楼主 雪珊春晓  发布于 2016-07-21 09:15:00 +0800 CST  

楼主:雪珊春晓

字数:33941

发表时间:2016-01-27 20:5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1 06:48:22 +0800 CST

评论数:93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