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料,感谢“abc60324123”和“旎杩耒哿滗”

近期局势复杂,一些关键装备的透明度要重新考量,所以军迷们有福了,呵呵
比如,避免误读,一些大项目要渐渐进入视野。
601的一些基于27的变量版本目前还不是工程化阶段(个别除外),保重四节点是天字一号。若干样机,比如飞航电的都在冲刺。

首舰带有某种验证色彩,前面说过,两弹一滑或三弹一滑,后者可能性大。呵呵
至于软件逐步健全后,不排除改。
后面的视情况而定,或者紧随老美上电磁也说不定,有劈山开路的,有清理前进的。


十改有大家没看到的,呵呵

很快,我们会有“专款专用”的海洋监测卫星。呵呵
名义上怎么说,到了自然明白。

目前处在高原地区的战略激光可以对近地轨道的卫星实施硬杀伤,高原地区的大气纯净度高,路基的能量很大在加上近地轨道的距离相对较小,而对于中高轨的卫星只能实施软杀伤,把激光武器搬上天目前不太现实,一是能量有限,二是经过大气层时粉尘等大气内环境因子会消化掉部分能量,且也有悖于太行非军事化的国际承诺。

二代预警卫星今年完成组网

首批HM是弹滑并联

YG9属于海洋电子侦查卫星,是弹道导弹打HM的天基定位平台的组成部分

高分辨率的可展开光学系统样机快要出来了,目前某方的天基侦查平台在分辨率方面与某超差距不大,如何合理兼顾高分辨率与大视场的关系是很大的技术难点,好比步枪的瞄准基线与枪口上跳这对矛盾体一样

有部分卫星是秘密发射的,但很多兼职军用的卫星都是打着民用的旗号公开发射的
DSI那个我和江大都说过,B这个说法只有网上在说。。。

中四理念上是奔着通用去的,
框架包括动力方案都已确定,相对工作重心,时间上节点在后。
曾经说过,93在601脱了这么多稿,未来中四上一点影子都看不见,我个人是不相信的,呵呵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4:00 +0800 CST  
江山风雨情 :

末端是气动制导与主动雷达制导,导弹进入末端之后快速拉平弹道降低速度尽

快挣脱黑障区,争取更多的滞空时间

反潜机貌似很不乐观,黑鱼有防空蛋,在体系内有效应对反潜机不是问题

运7曾经试验用激光反潜,但在比较浑浊的近海效果不是太理想

新驱可不只一款,另外有全燃的大驱。全燃动力在低速时经济行不够理想,柴

燃联合动力总比柴燃交替动力要好的多

老瓦是有动力的,主机辅机相应完备了,其实这个时间应该有一段了吧。。。

咱的军用操作系统是基于源代码开放的Linux
研制的,芯片除了龙芯外,还有

科大的飞腾的等,军用网络与互联网是物理隔离状态,而芯片和操作系统以及

部分应用软件都是国产的,所以在安全上不存在问题

老瓦完工以后还要承担对部分HM子系统的先期实地验证任务

某方钨合金脱壳穿甲弹在50*125炮口动能世界第一,贫油穿甲弹和“特种合金

”弹也有少量储备,三期弹弹托采用碳碳纤维,弹芯和装药也得到了技术改进

国产化的燃气轮机已经搞定,大驱明年就入场了,4*0和2*2型动力配置

重四就一种。
至于其他的一些考虑都在这个特定之后。
沈飞倒是有个三翼面大长梭标,被优化了,呵呵
备胎的说法现在有点晚了吧,只能说有些方案到达的阶段有可快速深化的延展性。

既然是验证,就不能设计进度,呵呵
很多东西试装,要考虑方方面面,说不定会挪来挪去。。。

WS15目前还不能用,首飞用太行10改,相关的配套项目远程弹还在做最后的测

试,格斗弹(红外焦平面阵列)(基本就是把N远处的红外辐射特征通过转换和信号处理成像在焦平面密集排布的感光探测元件上,从而形成特定的运动视频图像,而不是原来单一的温差度分布图像,这样一来抗干扰和制导精度上有大范围提高N个数量级。而且隐蔽性高。)已经服役,雷达可用但还在不断的完善,RCS小于0.5大于0.1(正面)

航电比毛子强多了,但跟MD还有差距,整体气泡座舱盖技术已突破,大驱外形

很科幻,满载过9000吨,主动盾盾性能很牛

我们的军用通信卫星自从神通(战略通信星ST-1,也称20#)之后就开始秘密

发射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4:00 +0800 CST  
沈飞的三面翼中四面向的是海军和海外用户

F22正面的RCS在0.1左右,咱用雷达照射过F22,也做过风洞的模拟试验。但机

背和发动机尾喷口以及导弹外挂时的信号特征都很明显,而且F22并不是全频

谱隐身,其雷达吸波涂料仅能对几个区间的波段有效,目前某方对其有效探测

的手段超过两种,既有对旧时雷达重新改造的也有新式探测装置加入现役的,

总之任何隐身技术都有其相对性。

大驱的垂发是通用性的方块体
,盒子里“防空反潜和反舰合一”

格斗弹就有首创技术,后期会上激光主动干扰装置

无人机领域攻击机已有大量的7型改装,侦察机远航可达马六甲,达到预定航

程时自动返航,无人轰炸机具备发射对地精确制导炸弹和战术导弹的能力,超

音速无人靶机为多种导弹的定型做出了贡献,沈飞的无人战机进展很大,已做

过风洞测试,比重4隐身效果高不少,航展上的多种模型都是淘汰方案。战略

型侦查无人机快要定型了。

受限于基础工业咱的蛋蛋体积比MD稍大,咱的巧克力载弹量和兼容性都都有待

于提高

万架地效机可打航母这个不现实,咱现在打HM主要东风21改进型的弹群协同攻

击,哈工大正在研制中的水下攻击机器人也是将来攻击HM的手段

火箭然料技术跟老美没法比,和欧洲一个档次

钓鱼岛何时光复要看某方对东北亚政经整合的进度

某级的首艇是热气机,相对成熟,而某燃料电池的重大突破全面转产能只是时

间问题,而且03X级某艇曾有过应用闭式循环柴油机的实验。
从发展角度上来看,我们的所谓常规艇以后的动力界限会模糊。

以前说过,LDH实际推测,2012-2013,首批次2艘,保守排水量25000,燃机,可能与与071类似,首舰带有多种试验色彩,估计次舰的建造衔接视海试情况而定。

关于我那个丝带备胎的说法,再说两句,所谓迅速深化就是可以快速工程化,到底达到什么阶段要视重四的情况,精力要相对集中,至于设计所的个人行为,当然谁也拦不住。相信起码一型准四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达到样机阶段,作为补充的单子是靠本事争的,计划行为只在某方面有作用。

重四的试飞情况怎么样才是根本上的决定,当然会有列装真空期的考虑。准四不管那个所都立足于改,一定意义上这是“私有资产”,相对而言,单发某机的改型可不是一两个,而只要双发型能在合理的时间用合理的资源“赶”出来,按道理就会给新序列号,晚了市场决定,呵呵

说过,所谓大区其实不是一型,小步快跑的初衷是大面积验证,当然有技术的成熟判断和补充考虑。分动力不同和选型考虑存在小步,这个方案主要是把风险最小成熟可靠性最高的一些验证后的设计放大,所以舰型有以往的影子,强化兼容,去掉了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上末端新酒等等,不过这个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更新,没有特殊的原因,即使出现,海军也不会下单了

而所谓目标的那个大区,也只是相对而言,标7满9,不断修正。只要按节奏不出现问题,肯定上共架,基本排除南朝鲜式VLS的情况,垂发数量是经过合理推算的,不做一味追求,体系作战够用合用。主动阵,主要在于处理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强大。但价格上确实也是惊人,粗算下来百亿扔下去都见不了双,呵呵,数量嘛,自己想想。所以还有通区的考虑,这里也有验证全燃的一型,表面看不出什么。

我说的这些里面,有一款已下料,还有今年中投料的,如果保密制度允许,明年能看到。

HM2012年你肯定能看到,呵呵,情况上到时自然明白,按我个人想,明年可能就有某些渠道会闹一下,当然不排除正大光明的可能。前期预警平台是Z8改的,后期关键是长航时的平台,有不止一个备选,协作的产物。设备方面已经落听,东南某处已经测试不短了,而就平台而言,西北在赶,应该算不慢了,怎么说相当于一个新型号,还有特别有意思的方案用以应对极端情况,呵呵。

除了20版其实舢板上还有航侦和电战型号的预留位置

呵呵,我更希望平头,步子大小不完全取决于设备的进度,还要看很多方面,比如应用水平和人员因素。更要有相当的经过验证的子平台,这个环节很重要,弹过几次和拥有一揽子体制还是有区别的,而大的平台首先讲求可靠和对即战力的保证,所以应该还是会有验证的个体,这个弹滑一体的整体操作会以一种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应该也是这种思考,我们手里有现成的验证体,完全有试验的基础。

现在方案上基本已经确定了,以前还留有的一些方案上的缓冲在实体建造的过程中随时间推移将弹性越来越小,某些子系统到了现在的地步说好听点也就是取决于争不争气了,别到时候出现没必要的对付,明明架着台子还只能滑。

东西出来还有个过程,到时一看恍然大悟,我和你一样,希望天随人愿,呵呵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5:00 +0800 CST  
活捉SHE :

PS赞同刀大的看法,道理上有迹可循,呵呵
虽然适配上会有周期,但我始终相信通(中)四会出现
重四冲天之时,就是通(中)四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之时,时间衔接上类似22和

35。
唯一可能的变数就是还是不是SF的,呵呵

“呵呵,601的中四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设计思路现在还是未知,对于必要的

取舍肯定是会有的。如你所说,重四是有针对22的空优争夺思路,所以对于结

构设计和材料运用的标准当然是有其标准设定的可控性,相应对于“4S”的设

计标准也是有侧重的,对飞控,火控,(乃至飞火推一体的要求)航电都是有

设计诉求的,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简化以达到在体系依托下制

衡周边必然会出现的大量35的项目目的是可以预期的。

必定对于重四的采购数量及线化能力来说,用它来压制数量众多且部署方向不

同的35确实捉襟见肘。需要有一款通用机型,当然,我并没有说对于侧卫的改

进不是一种办法,对于后勤保障等等确实也是一条是看似的捷径,但仔细分析

,其实对于设计及子环节的节点其实一点都没省,对于成熟技术的运用也是纸

面上的推论,比如不需要对某改中推有具体时间上的应急要求等,说到底差不

多是重新设计。

所以我们的想法不是相对的,中四项目肯定会有其原始的设计原型,即使611

的大十还在,也是这个路子。我说的主要是通用性,如是否要兼顾舰载等,在

无人时代彻底到来前,是否我们还要奢侈到要设计一种专用的四代舰载?通用

只是一种项目方向性考虑。

我之所以说侧卫改是一份作业,就在它技术储备意义上的作业性。因为在601

,对于以侧卫为原型的改进方案不是一个两个,呵呵。包括那个无平尾的大改

和以前提过的修型后外倾垂尾的15选型。甚至隐改鸭嘴,最终能修成正果的几

率可以说不大。对于重四计划,肯定的是,不会没有求其次的备选,所以这个

备选方案也不会是23相对22的超前性的实现问题,而是项目指标合理选择的问

题。折中的提法还有准四,侧卫改也是这个方向。我们知道那个被婉拒的北方

方案,是留有操作空间的,为什么中四的时间表和重四有衔接性,有一个解释

就是要把这个空间向上还是向下的问题落实清楚,从而筛选出那个最适合的基

型。所以相比重四来说,时间上不是那么刻不容缓,呵呵,再从我们在研的那

个推比15的更新版大推立项加速来看,形式并不是那么一成不变的,选择上还

是会留有余地的,或许会有某改先上,但还是会有通用中四。”

料不是什么时候拿来都能爆的,呵呵
愉快的话,SF和CF的合作机制有可能再次开出花朵,红线项目还会有的。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5:00 +0800 CST  
关于(垂直)短距的项目,有一些辛苦弄来的资料,某所一直处于预研状态

呵呵,不是35,F-35的有些东西都是抄袭毛子的,比如骡马拿到过毛子YAK的

TVC喷口的方案设计
很多年前,毛子积极向我们推销过41,有一些东西不明不白,41只是过程,后

期的43,呵呵,用NK-32的,某所有些储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有一些合

作的形式是“民间”行为
有一点,很有可能我们得到过飞马的散件,但渠道不明。

4条,老单子。
有一条似乎要上点新玩意,呵呵
外形两两对应,我们的老黄历,区别不大,上层动一动
说过,这个可不是大曲
大曲的单子中旬拍案

至于向上的,花样品种在货架上,看自己本事。近防的沪上X院的东西越改越

来劲,还在推销,貌似有戏,听说增推的石榴某蛋打出了80的尺码,还有拿出

的包括冲压海霹雳等等概念,都指着共架这碗饭。
大船上要装的有一种很神秘的一款,谁知道呢。

谈到HM,怎么还有人质疑弓子的事?呵呵,翘头的就一定否定弓子的可存在性

吗?
弓子规格不一样,理论上能把鹅蛋弹8米的弹弓,弹鸡蛋成功了5次,那样说到

底还是理论啊,我们要的是一劳永逸的弓子,可使用部分的时候别闲着,精打

细算才会日日保持摄入的营养。东西出来就要使,搁着是盆景。
初期论证论了那么久,为什么?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095能达到洛杉矶SSN-7XX的整体水平。这是理念的进步,和毛子的A啊O啊不同,095是大编队混成体系作战的产物,这说明我们对以后的海战模式有着清醒的认识。伴随前哨警戒力量,MD的思路。分工如是,主要是反潜猎歼,其次才是制海,再具备有限的陆攻能力,真正的远程对地遮断有某改型艇在周边足矣

能达到LA的Ⅶ字头的水平就是单艇或小集群已经对美的区域控制,以海制陆的体系对撞构成实际威胁了,说实话,在以前所有的战术都只是存在理论层面的,总是寄希望于不对称的特殊缝隙。而095的出现让我们拥有了一种有效直接的手段,可以直接安排杂念少一点的战术制定,这个单子相对我们来说很大了,呵呵,随着周期,会出现不同侧重的个案

整体上,洛杉矶中期的水平已经是分水岭了,到了这个标准完全可以回头看看了

对于这个问题上,我是相对保守的,呵呵
个人理解,这东西在舰艏及侧阵的安排上有新思路新工艺,上的东西也多数是自身开先河的,试线有起伏。
仅装备而言,是要不断积累的,以我们的跨度,一艇一改,很多技术上的实现及完善还需大量实际工作来佐助,所以这次和当大出现了些许小不同,但信心上还是没问题,呵呵
达到LA七字头的整体应用水准也不简单啊

据说,下一个批次的变量达到25%+,有些东西还在湖试,我很希冀,呵呵
当然,就这个比较问题希望我是错的。


我们会有一型相对大吨位的常规艇的,呵呵

根据我们的战略需要,未来需要相对性价比高,吨位大些,自持力强的型号,以保持在几个特殊海域常态维持峰值巡航的能力
随着各种能力的提升,一般日常战备巡逻会加密

计划不少,4+,还有在基础上改进新坞登的规划II,不变的话也走2+2

如果赶上了,西边(西飞)有可能还会有东西,部分时间表可能会平行。

10有专业精确对地的型号,多用途这个品牌概念,对以后的型号发展上有一些长期思索,比如在外销的考虑上。
飞控上也在前进,如果你说的是B,呵呵

我们的重四本身对超音速的机动性能上就是有所指向性追求的,呵呵
不像22,设计之初没有明确具体的假想。。
论改动,应该基本算全新的了。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5:00 +0800 CST  
中间夹杂了一些其他业内大神的言论,一同看了吧。
活捉SHE
:

大(远)轰正式立项开始竞标是准备了很长时间的事,终于从各自的预研状态转正了。
前面说的铲子就是某方案的模型验证机。
据说603信心爆棚,呵呵

从项目发展来看,极有可能采取特殊气动方案,
从战区和任务划分,战略级,是为了投放某远程精确的“专用挂件”的,这个“挂件”的开展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
多了我不清楚,但以前说过,忘了是不是在美言,战略级别,航程5000+,载蛋30+,这应该是基本面吧,在缩水就没意义了
因为联合战术精确打击是交给601的某专项的。

某舰将试装助推YU-X,正在后期调试中

方案竞标,鹿死谁手,谈之尚早,只能说某方案各种验证早就开始了,实测数据很充分,下手早,飞翼研究的东西我们并不向大家想的那么滞后,相反,很深入。

所谓山寨13,初始就是70-75千牛级别的,推比过7是正理,后期还考虑增推
WS-12一直是缓慢的发展状态,目前属于研发单位的自留地,面上说,转储备,这个是90KN的,理论推比应该达到8,一直是顺延的自研项目,处于相对高级的发展阶段,核心机放在那里,前途尚不明朗,属于跨在中间,两难。
而计划立项的先进中推是推比在10左右的新东西,另有核心机。

上面说过,WS-10A目前已经在某单发机上飞全寿命周期,这有过程,都发八股了,你还不能确认稳定?呵呵

仅北斗二,就算保守还会上2的,呵呵,不算计划备份
年末初冬时分,应该会有喜讯!有东西会大方的正式翱翔
另某机,拍案惊奇在即

很多假想图对整体边条的表现还是生硬,脑子里还是有框框。
说过,很通俗的表达就是,一块板材,一体式,适当距离一眼下去衔接流畅,严丝合缝。
首飞尚待时日,要动动筋骨跑两下再说,总要披红挂彩啊
只能说,融合的有自己的创意,气动这方面我们很有点想法,某机算个集成色彩浓重的产物了。
有些东西是共性使然,但共性不能完全涵盖,有建立在自身思考上独树一帜的东西。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5:00 +0800 CST  
直18,军用13T+,有特殊指标要求,怎么会因为某些暂时的瓶颈杯具整个项目?呵呵
两条腿走路吧,部分部位的国产化先放一放,也只能先这样。技术跟踪和“咨询”人员有活干了。

体系合不合用才是标准,我们的体系尚不完善,所以和老美进行等比的“网络中心模式”对抗还需要完整的系统摸索,这取决于我们最终的体系建设是什么指导思路,现在打“多元”,还不是拼“终端”的时候,这个来说,现在美国也还在路上。
老美作为目前唯一的航空综合技术第一梯队,他的一些概念和项目伸延,总会给人一种所谓技术前瞻风向标的感觉,其实不然,这里面道道是很宽的,存在把别人往沟里带,曲构的可能。
不过,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平台建设,C4ISR加上K,是个主要思路,毁伤及瘫痪。

强化空间作战平台,没有别人我们一样这么做,现在可以说是别人逼的,呵呵
所谓高空间开发为契机的外空技术从一开始就是带有强烈军事色彩的国家行为,谁不是?这条主线将会贯穿始终。
重视空间技术革命,争夺高空间及外空制高点,这是我们已经明确的思想,写在白皮书里的东西,重视程度日益附加。在这个领域的争夺,我们将寸步不让!技术发展和跟踪,比传统领域激烈的多。

所谓山寨13,初始就是70-75千牛级别的,推比过7是正理,后期还考虑增推
WS-12一直是缓慢的发展状态,目前属于研发单位的自留地,面上说,转储备,这个是90KN的,理论推比应该达到8,一直是顺延的自研项目,处于相对高级的发展阶段,核心机放在那里,前途尚不明朗,属于跨在中间,两难。
而计划立项的先进中推是推比在10左右的新东西,另有核心机。

如果我们确实需要一种简化弹道要求的4-5M的空面打击工具,那么现在就已经有了。

仅北斗二,就算保守还会上2的,呵呵,不算计划备份
年末初冬时分,应该会有喜讯!有东西会大方的正式翱翔
另某机,拍案惊奇在即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6:00 +0800 CST  
如果依着老美目前这逗咳嗽的热乎劲,似乎后者的型号机极有可能提前几年,呵呵
独角戏唱的时间长了,又不是专业小丑,有所图的.手里那点"证据"拿出来,赶上某些敏感时期,谈谈不透明,老戏码了.
但这部分费用确实在计划内种子单位了,查不着账尾,但找得着账头,老美你总是那么挑逗,其实是很轻浮的.不怎么端庄.呵呵
12M是标准下限,14可期

空天
次轨 乘波体 轨道飞行器
高超音速飞行器及载具,以前说很多概念要稍稍剥离一点看
项目源是不同的,项目机-型号机,还有测试机,阶段验证机,这都不能混成一个事,呵呵
借这个地稍微说一下,质疑SF舰载项目飞控的没什么道理,目前的某部位不是配平的
601的全权数字电传还没不堪到那个地步,况且这里面还有个协作关系,后面原型机每架有每架的不同。

北边原来拿出刷产能的方案,传说原计划有主打反导,拱卫京畿的设想。大区一日不定,各方面折中的小步产品还是会层出待定,都是带有一定机会主义色彩的东西

江南备坞,接个缝纫活,整点划时代的玩意,很可能就是年底了,呵呵,离进入视野越来越近了。2012基本无顾虑锁定,对老江南背后的付出,会有褒奖的,和自己比,估计到时候动静会不小

各方面不是有过喜报吗?
280拿证不是新闻了吧,进入实用了,紧凑点的那个再等等吧
185这东西有人催

国内把日耳曼玩具扒的,有些还是顶着民营牌照
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说实话,X门的赖子还是有贡献的,包括光学和夜视设备。。。

第一首航母的名字,,如有征集活动其实也就是个加强文宣的手段,官方色彩的比率极小,会让外界炒作“军国”话谬论的。
航母不是大熊猫,也没那么个和平的愿景象征性,海军的舷号及命名有一定之规的,还是地理命名的可能性大。

航母,国产的从项目初始就是带弹弓的,只是过程实施的问题,这点不容置疑。

我们的中国版的JASSM空地导弹,某年以航展外挂物泄过一个概念,实物有不同,有两个院在搞。
另外少量交付过部队的某型KD1X,打过若干次,后续是增程的,过400,金贵,某些载机经过小动作
正在测试的YJ也有远程蛋,非62。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7:00 +0800 CST  
暗战,似乎印度在05-06年有过比较猖獗的表现,小规模但成建制的渗透试探,给过他警告

16这个序列号我个人无法证实其存在性,呵呵
至于在研的某型号谈不上山寨34,出来就知道了,呵呵,没那么模本化

我们在研的一些空面打击工具,品种繁多,处于不同进化阶段
之所以大家比较陌生,目击样本少,部分是费效比的问题,属于门内装备。很多泛精确打击的活用不着空军,甚至都用不到二炮。
谈到高速飞航,仅科工某机电就能拿出至少3种射程不等(大于200)速度3-5m的东西,有样蛋还打过过6的成绩

095首批2艘。后续量很足,6打不住

601已经在15上翻身了,中期15数量不会少,4-5个中队,价格也好啊
何况还在那鼓捣另一个玩意

如果260拿证了就是它了呗,VLS上应该变动不大,加2组单元

似于美国咆哮者的电子战机型号,电豹测试就不错,呵呵。未来板妈上需要另一种。

载人的大气层内的高超验证,
完全的大区明年上,LDH前面说过,明年估计也会动

载人的超高,双3跨度的验证过了,没那么离奇,再向上无人的验证频率大
在大多数情况下飞行器实用完成过载不会大于2G

这批新区两型4艘
明年中华首制LDH准备开工
江南会再有一型2艘的单子,大区
紧接着北边也会有一款单子
而深化中的通区单子,很可能向南消化
这4艘步子不大,多个平面阵,VLS里面的东西升级了,后期使用同弹种的精致版本。
而后续的大区理论上是可以揉进4种对空蛋的

095的巡航蛋发射,垂直,量相对不多
这批次的新区的反舰蛋筒子里也会有好玩意
某种新远程YJXXX

054A,这个平台很经济成熟,在一个阶段会持续的改下去
一切从费效比上考虑。新护的概念还很模糊

潜艇上防空系统,战术使用不同,意义不大
我们对单艇防空有考虑,技术跟踪还是要的,但没那么热衷。
以后095单独进入敌方反潜识别圈的几率不是很大

航天计划
“夸父”,
有中科院牵头的东西,还是有点保证的,呵呵,方便资金链
计划计划,分支庞杂,能看到眼里的只是一小部分。
对太阳的监测,从不同角度来说,是必要的,很多国家都在搞
只不过我们的旗子扬的高了点。

关于096,先考虑弹的进化吧,浪3孵化中
更新换代需要稳定的保证

新型舰艏大基阵低频主动攻击声纳测试几近完成
拖曳阵列上加了主动发射单元

两型4艘,两型应该都是一种基础上的渐改,不同分支

611版'全球鹰“,后期测试即将交付试用

目前激光上舰技术实现的看点倒是跟踪随动系统,落选的方案大都有这个方面的因素。
其实最早我们在60年代末期就实际打靶测试了,只是那时万焦耳级钕激光器的作用距离有限,但亦可在2KM内击穿0.X的铝合金板.而路基车载的硬杀伤早已实战部署多年,解决了问题后,反应及连续照射能力出色,基本是一划拉一片。呵呵

陆上,很多老大都不同程度的谈过,我们曾打下152蛋
后期的打靶可不是这么清闲了,是一窝,呵呵,琢磨吧.

大区不清楚,呵呵
但水下的,确实有过全电推进的测试版,很成功

J-15,现在飞的就不一样,一开始的这款也就为数不多,也就二十几,种子“单位”搞大纲的用的。
后面的升级。试飞中的除了前几架,一直小改不断,细节各有不同
量产和小批次交付不代表列装,阎良那里才是目前的主舞台,主要的试飞机在7-10.有专主飞某动力的。
交付24-28架,影着一个团的量,那是要出东西的,前期出大纲育种子,而且肯定要上平台,放心吧。
现在的舰载机还在上台阶,这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不完整。
后续正式批次的某些地方,如复合材料,航电和动力还是要升的。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8:00 +0800 CST  
7月了:

601那个还称不上四代,适用罢了,准字当头,动作是挺快的,出来看,晃一下。
但不是什么山寨这个山寨那个,具体的前面说过,是计划内的,大建制。
本来就有南边头重,北边量足的偏好。

730就具备一定的反水雷及航迹的能力,而且下一代也要上,火力增了。

如果这么下去,乐观点说,DSI版的10,两年内会接点单子。

现在的舰载机还在上台阶,这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不完整。
后续正式批次的某些地方,如复合材料,航电和动力还是要升的。

对于激光武器化,除了核心的激光器,还必须有目标的探瞄,跟踪随动系统,再有就是能源供给和射束控制装置,这些才是激光实际武器化的难点。呵呵
如果从破坏阀值来看,当然激光的波长越短,能量越高,对目标的破坏力越大,波长激发能量小的杀伤力不足,但转换效率高,波长的事取决于所选用的工作物质(P3兄明白的,呵呵)范围涵盖0.1um的深紫外光到1000um的远红外光。
而激光对目标的毁伤无外乎热损伤,光化损伤和离子化损伤,从实际作战看,光化损伤在战场出现的几率不大,它只有在被光束连续照射>10s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意义不大。而具体达到的毁伤效果所需的能量密度,有实验数据支撑的损坏视网膜大概为0.05J/cm2,烧蚀硫化铅为5.4x10-3J/cm2,皮肤在15J/cm2,使光学透镜畸变融化或发生炸裂需要>300W/cm2的激光照射0.1S,如果要达到烧穿航空器或弹道导弹壳体的能量密度则至少需要10000-20000J/cm2。
当然,除了激光的波长,强度,照射时间,对实际毁伤效果产生作用的还有目标本身的通频带及大气传播的距离,如果是在真空环境条件下,传播虽然不受阻碍,但依然会由于衍射作用部分发散,当然,如果反射镜加工的表面和形状相当理想,那么光束的发散角同光本身的波长成正比,与反射镜的直径成反比。
大家关心的激光在大气中衰减损失和发散的情况,其实是和激光器的工作方式及波长强度有关的,可以这么近似认为,具体达到目标的能量百分比是目标距离平方的倒数,情况大致如下:
1,所说的热晕效应(在照射通道中的空气吸收了辐射能变热并膨胀)会导致大气折射率变化,从而造成光束发散。
2,大气湍流的影响
3,空气分子和存在于大气中的某些微量物质会吸收能量,造成能量损失。
4,短波激光会受到水蒸气和烟雾吸收散射的影响。
5,当光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能会导致等离子体产生,等离子体会吸收光束能量并影响其传播。
这是一些很表面的现象表述,个人能力所及,也只能如此了。

前面说过,方案竞标阶段。
至于那个东西是全尺寸的模型还是工程样机,个人倾向前者,谁知道是拿来托标的方案还是某单位确定的投标方案,我一个业外的,不明白。
呵呵,但不排除程序深化后作出最后待定的工程样机。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8:00 +0800 CST  
以前有过很多模糊的说法,Z-9W,WZ-9,ZW-9,其实都不一样,有弄混的朋友都是从注音的音译方面考虑的,其实ZW最后的音译不是直武,而是专武,区别自分吧。
至于,有18T的项目,也有20+的项目,最后具体的体现是什么形态,呵呵,不清楚。打个小岔,前面提过,我们也有过纵列双旋翼的技术跟踪和预研,最后落实为具体项目也不无可能。

滑并不是日暮技术,滑和弹,具体掌握都是必要的。
有些东西是为了日后短距储备的。
比如Lift-fan和RT

有过不确定的话,预警是长城

近来红九的动力射程就已经过300了,而且大幅过。

大运年内进行静力机测试,比较实际的看法,大约首飞在2012年前后。

打航母,不是依靠某种东西,而是依靠一个体系。
目标是多种多样的,相对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还有很多他们不知道的,比如DF25/27和DF30,呵呵
大玩家的标准是,量少货不缺,应有尽有,而且谁规定的发射平台非要陆基?
对于某种武器的具体使用,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直接。
可以这么说,是一种综合手段,形式是复合多样的,这关系到具体作战的战术安排及制定。
比如,多平台,多弹种,多弹道形式,多波次。
致命一击可理解为致命之击

我们的核弹头不会比2000枚少

9的一些型号本来就有部分末端反导的能力,更完善的是19

旋翼过渡,固定翼的舰载预警机平台有若干选项
603和172那个是一个,648在011基地(含162)那还有另外一个,这个东西问也问不出什么,呵呵。

上次说过,730水线作战能力是指反锚雷这样的水雷,反鱼雷的补充如下

730对付鱼雷是不行的,呵呵,题中提到的水线作战是指有一定打击某种水雷的能力
所说的一定反航迹是后续的型号的“说明书”解释,当然需要特别一点的“空泡”弹药,只是意义真的不大,对于定深的要求太苛刻。
目前真正反鱼雷的手段还是水声对抗,如果动粗是深弹的活,当然有反雷火箭深弹,探测定位依靠某种性能上有特殊要求的被动声纳,或在研制中的一种在拖曳声纳主动发射单元附加被动传感器组成的特殊反雷阵列,当然,这是一种本人的粗陋解释,不是学术用语,而真正意义上的动能反雷最直接有效的就是鱼雷本身,反雷鱼雷,纳入后是一个单独的系统单元。

个人说法啊
CJ有10,进制上推,型号内按平台不同,20,30。。。
目前2000-3500,紧跟后面的4000+
玄武这个级别和CJ不是一个档次,要拿2炮的型号说是在侮辱2炮。论水平面的话也就是和我们单军种战术色彩的东西勉强比比,可以说说,借鉴CJ,长程的YJ陆攻型号也有YJ-1X,YJ-1XX。。。。呵呵
BS进入定型尾声
目前就是双座的平台性意义,很多还是后话。
现期就是兼顾空优考虑的同型教练型,和飞豹不重叠。

某特殊用途船坞最早年底,最晚明年初,各项全部到位。

15那个东西都半公开状态了,有什么异动动静会很大的。
我们想要瓤子,毛子也不给呀,呵呵,好像以前说过,某种意义上就是不同状态的11B

很早之前,鄙人好像谈到过一个E,呵呵。

某年的我们和北邻的联合演习中,电磁战场可是异彩纷呈,倭国和其主子没少来窜探,结果比96年那次拉开架势的情况有了大跨度的跃进,对方没尝到甜头,吃不吃亏他们自己知道,呵呵
就路面情况,其后就有部分群众戏称某部天波天杀的了,底下的通信电侦算是出彩了。

特种船的涵盖面很大,动工的标准也不一样,呵呵,你上了龙大的套了。
我告诉你一个办法,如果老龙是回复,那么主贴中说的是什么,这个就是什么。
就整体工程上而言,你说的两个都开始了。

沈阳的隐轰,前面也涉及过,基于模本的带有部分四代特征的战轰。
不是有人争论过我们下面的对地打击的型号是不是11BS吗?看看以后空军和海航的订货就明白了嘛,呵呵,不要乱花迷人眼。

以前有过很多模糊的说法,Z-9W,WZ-9,ZW-9,其实都不一样,有弄混的朋友都是从注音的音译方面考虑的,其实ZW最后的音译不是直武,而是专武,区别自分吧。
至于,有18T的项目,也有20+的项目,最后具体的体现是什么形态,呵呵,不清楚。打个小岔,前面提过,我们也有过纵列双旋翼的技术跟踪和预研,最后落实为具体项目也不无可能。

滑并不是日暮技术,滑和弹,具体掌握都是必要的。
有些东西是为了日后短距储备的。
比如Lift-fan和RT

谁说的15年试装?
理想的话,大推在2016年可实现实机试装,而真正的生产型下线是个过程。

红酒肯定改了,呵呵
好像近防某物有上大舰的计划

有过不确定的话,预警是长城

近来红九的动力射程就已经过300了,而且大幅过。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8:00 +0800 CST  
我们会越来越透明,但不会主次不分。

老瓦验证舰,硬软件都算上

9的一些型号本来就有部分末端反导的能力,更完善的是19

旋翼过渡,固定翼的舰载预警机平台有若干选项
603和172那个是一个,648在011基地(含162)那还有另外一个,这个东西问也问不出什么,呵呵。

目前的通区是一种逐步趋向成熟设计概念及具体作战使用理念的泛称,而具体的平台现在谈早了点,日程前面谈过一些个人看法,属于某编队作战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只要明白大区太贵了,不仅是建造成本,使用成本亦然,就好理解。
054A这个平台,海军对其的定位,起码到现在为止,在实际使用上还没有伴随某编队作战的考虑和安排,但这个舰型的潜力和可靠性,是受好评的,毋庸置疑。
嗯,想法是对的。054这个舰型比较实际也确实在做的改进,目前集中在通用共架和升级火力通道上。
纯个人感觉,直通明年就能上计划安排。

空射的原来叫XY-雄鹰,XY-10/20
所以CJ有10,按道理也会有后面的。
项目源,某种意义上说,这么说也行。
但后面不一定。
正式列装,DH有的型号并到YJ里了,陆攻YJ百字头的就是。

武直10,四五年前就定型的玩意还磨什么合?呵呵
实际装备有点问题是正常的,种子部队拿着攒大纲呢,其实不是某点顾虑,列装上已经没原则问题了。

目前还是完成巴国的订单,这样联动的测试一并都做了。
至于自己,空军的口味现在刁了,空时,机载设备空间和数据处理要求与时俱进了,下一批的空警极有可能还是毛子的平台,只不过是有专门订制的色彩,如果消息确实,估计单子都下了。
所以,想要国内消化,必要的改动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既然海军是个老伙伴,看看那边吧,是不是需要陆基的某升级的特种,功能可不单一,必定硬件上还是有诉诸点的。

可以这么解释,本身就是计划中的老单子,当时没想新意义
结果拖了,而且拖得有点太抱歉了
所以什么意义的现在想,呵呵

个人觉得,通区在大区后,晚一些,但间隔不会太长,承建厂家方面的一些安排。


泵推和磁流体推进,都有验证体了,有水洞里的,有实际验证的型号改。

编辑一下,相对于传统分导,某浪的弹头是机动再入的,嵌入DECOY。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8:00 +0800 CST  
16这个事可以个人推测一下,601在某一模本上下了不少功夫,这个是确实的。
从一些渠道看到过的一些未经证实的资料上来看,方案很多,有些应该无限接近工程阶段,包括某兽的一些跟踪和测仿,但并不是说,某物会和某兽是山寨关系
有一种常规布局的方案,气动上的变化相对集中在翼型,垂尾和进气道上,要说相似度,与某兽相比不如说和近来毛子飞的某东西更接近一些。而另外有几种方案,其共同点是无平尾,区别仅为大三或双三。要说参照物,和老美那个FB-22的某种方案有些许像,这系列方案的实现性也是相对比较大的。至于其在型号上的表现,我们希望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看见,呵呵
就是一款战轰,为了进度,可能要保守一些
至于保守到什么程度,不好说

老K今明年有的忙了,呵呵
坐实要放卫星扬眉吐气火一把,这个先河开的好,装备体系真正的大手笔到来了。


从新的项目开始进入审批立项程序来看,我们长期热盼的某物发育已经货真价实的进入尾声了,想想看,10号公开露面后的那段时间,开始的实机静力系列测试,至若干实飞原型的下线冲刺,时间很合拍也很紧凑。

如果601希望拿出一款海空军都能有购买意向的机型,首先要确保成熟可靠,但也要对30MKK和豹子有一些交代,否则的话,这单买卖私底下有没有附加因素就值得考虑了。虽然步子不一定要迈得太大,但必要的兼容升级总要拿来遮脸吧。
因为通四的研发,就过程和周期而言,还未可知,所以用一款准四作为过渡,作为部队的战斗力的有效补充及维持,应该是一种比较符合性价比的考虑,当然这款机型的技术标准视具体的作战需要而定,准四嘛,只是一种个人提法。

据个人所知,601就没有什么完整意义上的四代,目前也没这个任务。
如果有具体型号纯属自己搞的,应该尚无名分。

说过了,重四就一个,呵呵
搞两种四代重型机,一是装备体系上没这种考虑,保障上没意义。二是在动力系统尚不完善的现状下,可靠性没法保证,最后是装备节点和研制周期上会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所以,即使某型号确实立项,其具体的作战使用设想决定其研制的定位应该是一款带有部分四代特征的机型,而不是什么标准的四代,你说他三代半也好,向上使使劲准四也好,个人认为,也就是这么个情况。
至于,通四或很多人说的中四啊海四啊,据离立项还有日子呢,重四不落听,现阶段不会集中搞很多附加型号,如果各设计所有一些预研或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型号,那也是单位的个人行为,和国家批准立项是两码事。

通四一旦立项,是谁的还说不准,时过境迁,什么包票都没有意义,排除有综合评估的成本核算及具体实施办法,如果说为了保产能就降低设计标准,这样的事谁敢干?
所以,大量的技术积累总不是无的放矢的嘛。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8:00 +0800 CST  
对于液体发射药火炮,应该说是最接近工程化实际应用的新体制新概念武器系统之一,一些主要国家都在搞,我国当然也不例外,有过大量的实际工作和射击实验,采集了相当的基础数据,内蒙,白城子和华阴32基地,有很多东西都在做,这点可以明确。
仅谈液体发射药的进展,国内有很多公开资料可寻,如HAN基液体发射药,整装式多药室组合结构及多级渐扩型药室结构的研究,最接近工程应用的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的内弹道控制理论研究和实验参数,在基础上建立的一维稳态燃速模型及燃烧室一维轴向声学振荡模型,这些已经公开的成果套用当秘的话那是赤裸裸无遮碍,进度上绝对是前列,不算研制过程,如果仅说实用化,如有他国进入装备期,我们横向实际部署周期不会大于5-7年,甚至更快。虽然大量的实际工作还在非透明状态,呵呵,如果你有基础有兴趣完全可以了解一下。
至于,装备体系,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不是简单书面论证就可以解决的。固有装备体系的修订及扩充起码需要实际使用及实地作战的大量具体效果,事例及战例来作为依据。
两大要素,射程远初速高是肯定的,呵呵,相对安全稳定,结构简单发射速率快,省下固体装药的空间,部分可适当强化精度,火炮对比的优势无外乎这几点。

没这些,基本上隐身对抗就是玩笑,这是确定必选的技术装备,是包括在总体项目中的,从立项角度,系统进度参考值直接隶属于总体项目进度。
前面提过的神通,是战略通讯星,纳入整体的战备网络,2012--2015间

哈飞那边除了近来很热的某型号,还有主要大量的实际工作要做,Z-15量产后肯定要自我消化,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而且注定要往大了改,改到7到8吨说不准,可以作为实用的过渡,10吨级乐观的说法,3年内看见就算争气。
602除了忙10号的完善,随着新涡轴的立项,新的专武项目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了,这次很可能是重型加隐身设计的思路。

你是说Y-8F某型吗?呵呵
个人观点,Y-9就是用WJ-6C的Y-8F600的军用型号。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9:00 +0800 CST  
四代,呵呵,应该要安排做起跑的准备活动了,和动动身段不同,要下地跑了,先慢跑,光阴荏苒中,一刹那间,就该大步流星了。

1,小堆确实是个方向,但是也有很多实际的问题,通过对现役某艇的实验性工程摸索,现阶段与不同的AIP系统艇做比较,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比如降噪,反应堆的循环与冷却,都是音源,用减震浮阀去降低减速齿轮箱和汽轮机的噪音值,甚或改加泵喷,必定造成空间结构增加,总体成本上升,这对于小堆应用在费效比上的追求是相悖的,如果总体成本控制不理想,何苦不用标准核动力。呵呵,所以,我只能回答兄弟个人判断的大概,具体的工程实现几年前就在做,而且有装机的试验艇,有实体验证进度自然不必担心,但阶段实用不是装备实用,只是技术可行的范畴,倒是全电推进的进度比大家预想中可喜,假以时日,具体的项目实施和小堆在技术上能够实现对接的话,呵呵。。。。

2,虽然我们和美国在海洋战略上有很多区别,但对舰用核动力的重视程度也是有自己的认知的,呵呵,我们也需要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保有部署力量。比如我们已经着手的某批次大型特种船舶,就是核动力的。

一直以来,我个人就没说过什么确认16这个序列号的话,这不是我能证实的。
呵呵,我只确认601可能存在有一款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战轰,至于多用途,这种概念涉及的范围不好界定,甚至完全可以利用BS的基型在相对短时间内拿出一种双座的,有具体作用取向的机型,而战轰的设计相比较下是不同的,也可以说是比较新的。
动力的选择,还是传统的体系装备模式,引进或阶段性堪用--自主储备改进--专用型号开发

再谈一点个人看法,现阶段,无论是哪家,任何打着多用途标签的型号都将是过渡型号,虽然没考虑市场因素,但定义就是这样,除非哪家拿出合理的目标型号的解释。
重申,个人态度,我口中的601的某机就是具有部分四代特征的战斗轰炸机


最后就是谈通四了,呵呵,这个所谓的低端不是设计标准上的低端,应该说通四的设计诉诸点还要多于专用的空优机,这个低端主要还是指一些具体定位的取舍和整体成本的控制流程的综合评估值。
我之所以不看重准四的多用途重型机,认为不考虑市场因素,所有被冠以多用途的准四重型机都将会是过渡,就是我相信会出现通四,这是所谓战略空军完整作战体系的最重要的补充,以前我说过,这个项目关系到我们整体机群的成色,对于原始的多用途设计概念,一定要努力伸延到通用战斗机的概念,暨尽所能的使作战能力中和,不同于以往的多用途,而是通用多任务战斗机,即使在军种通用这个技术实现上有相当的难度,我们也要努力达到单军种任务通用的标准,所谓真正做到一机多型,专主则兼,这将是超越多用途战斗机概念的一次提升。

具体型号可能真的不“小”,呵呵
战轰的研发应该确定601了,而603现阶段攻关大20,具体的技术发展线路,有助于后面极有可能拿到的专轰,与战轰比,那个可更大,乐观点说,只要项目落实,进展会很快。

TVC的太行已试装,主要看生产型的情况,不出意外将会被列装。
大推按进度,无特殊情况,2016年后可实用装机。
推比在8.1的太行增推改型也落实了,下一步奔9.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9:00 +0800 CST  
目前就没什么中四什么的,谁在那搞,属于他自己的个人行为,611想弄双发十也好,601想复活新93也好,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和军方没关系。想找个国际合作方也好,但肯定国内现阶段没订单或干脆没单子。军方目前除了重四和可能准备正名的战轰之外没别的项目,而所谓的阶段过渡机就是现有型号和一些三代改,还有未来的通四根本还没立项

说上一句,有些情况,能飞起来的不一定就是军方的,只要你自己定位市场,想好后路,有剩余精力和能力,能玩得起,那就玩去。至于最终怎么说服采购方,看自己本事,反正是计划中没有的东西,能力放开,公关自主

我们下一批大预的平台已下单子了,数量略增,看似老平台,但是带有针对性特殊改装的型号。
至于下一代的技术摸索,上次说了,比如共形天线就是其中的一项。

首批次有专门测试探测系统和航电的原型机和特定的节点机,首飞估计就上配重了。
上次兄问及的机体局部阵列和共形技术,后面会上,雷达相对于其他的子系统是节奏最稳的,也是最先达到和固定设计能力的,南京说话很牛的,呵呵

直通,25000是标排,有过23000的设计

呵呵,6字头有整合EMP的东西
88的射程目前看还够用,具体数字在双百以上,里面有水分的,上下浮动也在三成,还有更远一些的渐改。

飞豹带蛋某型那个,因为推销搁置从而进化了,就是YJ/KD-1X
空空蛋的事,10上某院算上进,但这话不该我说,只是影影绰绰的16后又听到一个霹啊雳的21,惶惑啊,呵呵

新东西有,前面江大提到过一个智能双人炮塔的项目,里面很有道道。
而99还会改下去,现在能看到的是B版,还会有实验性的小批号,在动力上,现有涡轮增压的机型依然可以通过一些改进提高功率密度,比如陶瓷绝热材料的运用。
其实有更好的方案,就是燃气轮机,燃机没有往复运动件,功率密度,低温的启动性和扭矩输出都是很理想的,抛开系统技术方面,就是太“奢侈”了,规模装备成本高昂啊,呵呵
电驱也是实用探索,目前的技术关键就是永磁电机和微处理器的控制,大家都一样,呵呵
至于传动方面,就是在双侧变速机构传动的基础上向液力机械综合传动方面发展,液气悬挂方式中有一种主动自适应悬挂装置在研,属于电液传动,就是结构太复杂。
弹药方面可预期的是新的贫铀尾翼稳定脱壳弹和分装动能弹的研究。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9:00 +0800 CST  
说到接近实用,某口径范围的间热式电热化学炮实地试射,达到1890m/s的初速是没问题的,呵呵,未来的坦克炮可以有选择性的技术方向。
至于电磁炮,和电热相比,目前实用化还为时尚早。

命中体制不一样,如SY和某些卫士,本来就已经不是火箭弹了,目前只能说是一种高火力密度的远程精确打击系统,关键是某些技术规模化后产生了一定的可以转化的成本压缩。
战术弹,如说法中的DF-12和16,看能不能得到国内的市场,小范围也是好的。

未来的隐身空战模式对综合光电探测手段是必须要求的,而且综合射频辐射控制,被动无源探测的手段要升级,不仅是这个,机外信息资源的数字传输技术也是必要的。
目前看,多传感器融合,宽频带模块综合孔径设计确定会出现在某机上,只不过路子快慢,这个东西已经出现在不同阶段的系统测试中了,都是差不多的思路,子系统包括凝视焦面阵前视和分布式孔径体系,(咱的单元少一些)传感器机体分布融合及总体设计优化,利用传感器综合性能冗余排除相对干扰,呵呵,这是综合互补手段,激光探测可以提高红外的测角精度,相应的红外探测可以确定激光的指示区域和测距范围等等,有广阔的频谱范围和统计特征。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39:00 +0800 CST  
我们以后的预警星和部分侦查星一定是会上天基红外的,验证的一些东西明年就会上去。

我们和俄罗斯有一个合研计划,呵呵
701和708在这方面都是很不错的

那个是9月初过一点的事,公开报道本身就习惯性延后了些,呵呵
是不是还称039还有待时间说明,呵呵。
江南还有039的单子没完,所以新的批次大头会在别的产房,月内那个还不能说是完全的批产型,有点特殊性,明年上看到的才是

静止轨道多星覆盖普查,大椭圆轨道的长时间监测,是详查星,那大天线和伞一样,呵呵,目前碟形前向接收,下一步的方向估计就是宽频带相控阵天线了。

海军的采购计划的审批及具体单子的执行将会无比顺利,一些落实已经相应提速了。

有禽冀逆凛风飞扬,期岁更叠际以镇宵小
节骨眼上的日子了,呵呵

自己篮子里的方案加东西,有点小厚积薄发的思想准备和后手,平时掖着,这倒好,赶时间拿来抖包袱,现在还不是秋收分红利座望大果子的时候,更谈不上什么责任推卸,这都是没影的事。本来为动力试装留有的气动保留也没什么可提的,谁不走这步,谁来都走,都有缓冲,而且到了哪步田地,多么不堪,谁来说说,别有影没影的抒发不该抒发的,有点组织纪律。
这东西从头上就是要圆回去的,包括很多标件和标材还有某某F射源,力保节点的意义是什么?就是阶段状态到相对全状态再到全状态,不是没YF-22和YF-23的安排吗?锅里有菜还急什么?为的一个Y或什么的跳的哪门子脚,平和一点。听说,方案评审的时候,讲究个可靠可实现,那个大身架的优缺一样明显,不是虚的吧,就说飞控还要多复杂,是好事?再说当时标可是自己订的,没底气和实事求是还是有区别的,那时谦让为哪般?
咱不说了,下了,连我在内,都是个人情绪,不足取。只不过咱是业外的,表达一下无伤大雅,可有的老大要珍重,说话可要谨慎,不可能或根本不存在的事或不明就里的个人耳语再或人家角度的自言自语,作为需要严谨的地方就不要拿来说事了,呵呵
M3的事本来就是个被搁置从而终止的东西,关键是毛子不愿意分享太多,而且我们当时想要更好的,比如给大家普及一下进/出口要有的随机技术资料的门类,当然这个东西肯定是有主方意图的,这就是肯定不全,要的不给,不要的一堆,呵呵
至于现在的动作个人不太清楚,呵呵,有的朋友可以去仔细确认,凤凰出炉的东西要慎重,呵呵。一飞院现在可不像前几年,什么都缺。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40:00 +0800 CST  
那个7马赫巡航弹,是超燃冲压的一个阶段验证,牺牲一些出来的配型后就是样蛋,呵呵,不能说是巡航蛋,是动力载具

空天当然还是航天口的快了,如果重视程度上还有持续投资上有保证,70大庆前出个个把样机也不是没可能,高超的现在就是阶段验证,地面的和实体验证上天,相对挺频繁的。

有人声称丝带为超10云云,有人帮助分析为丝带杯具了,等着北方超猛的东西出来吧。我估计在网上的某些团队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就是要掰开了揉碎了开始论证这个了,面上回归了所谓四代就是10改的“技术研讨”范畴,我并不吃惊,天下的东西归类上都可以这样归堆。
只要北边在项目上拿好,其实口舌上的事完全没必要,强的恒强,不自信的照样不自信,东西出来了争执那么多花絮干什么。
再说一遍,有人要非说重四和10有什么关系,一脉相承的话也别说了,这个历史尽人皆知,如果双发机和单发机还能找出那么大的共性,那只能说明,他们都是611出的气动方案,611是原罪,首先,我不是哪方的“粉”,但话可以两边说,很多那个谈10和33的,中推93的,都淡去,放北边,如果那玩意上找不出一点11的影子,不来个沉默某某的方向,算我疯了,我闭嘴。呵呵

9和8是配合使用,8是合成孔径雷达星,由多颗星组合使用

未来要发展一种集成光电传感,雷达及其他电子信号侦听的电子信号情报多用星是比较肯定的,刨除磁带记录器,星载的接收机和天线上整合一些更“敏锐”的信号处理装置,通过自身或补充数据融合,从而更准确的表示对方的电子装备的电磁特征,小范围的甄别对抗可以,至于上一定功率的干扰机个人觉得还是探索的范畴,呵呵

8X已经算集成之新品系了,呵呵
这种东西我们也会有的,晚不了太长的。

大运工程样机阶段,以此推算,首飞应该在2到3年后。

武船又出了1艘,这个是年前的单子,装斯特林的039某批次,东面也有,目前放量。

反正玩意很快就面世,大家仔细看吧,超级10?呵呵,真不知有的人怎么说的出来。
强词夺理咱不会,生搬硬套咱不懂,到时候公论,如果我错了,我闭嘴。。。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40:00 +0800 CST  
呵呵,前进的道路其实是大家的,融合的东西没有可阻挡的借口,这个方向也不是一个系统内可以妄言取舍的,既然阻挡不了也没有意愿阻挡临近的节点,那么临门一脚搞唱衰是有利益驱使的,你以为是什么?记得我说过有东西接近立项了?要个舆论环境工作就到位了,就不是没有准生证的庶子了,嫡子的正名是有相当意义的,明白?
你个3P,就好掺和个事,我要告诉你其实601的那个东西不错,若干年前和某方技术交流的时候就有雏形,你怎么想?你以为毛子现在那个飞的东西我们没见过方案?一些早期的初步方案我们涉及过,线图那样的东西拿过来圈钱的事多了知道吗?呵呵
打脸不打脸的我倒不太看重,咱一村夫面子上的问题不做过多考虑,只是看重问题的表象不如看清本质,要说利益,谁也不会让,但这个利益的朝向到底是全面的还是小团体的?611的东西怎么样,咱们无法去评估,说过,为动力让一部分气动先保住关键节点你说它是全盘总览也好,是政治任务也罢,方案上是必行的,技术上也是有考虑的,在样机阶段已经留了可让的余地,修订气动改做的验证一样不会落,至于某重要设计指标值到了组装后才措手不及的提法,有人一说你就一听,有这种主设参数重大差值处理,还能进入组装?谁想啃黑窝头?呵呵

武船老单子是3-4艘
要知道我们的燃料电池也已经在计划中,相当接近实用。
个人推测,那将会是不小的一个批次。

重四的气动曝光后可能有的人会有一些小质疑,但绝不会是顿足捶胸,总体说来,虽然在样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修订和暂时的取舍,但还是相当漂亮的,很多设计上的诉求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一些实现上的诉诸点和灵动的亮点没有因此有幅度削弱。


楼主 顶级插班生  发布于 2013-09-18 01:40:00 +0800 CST  

楼主:顶级插班生

字数:24704

发表时间:2013-09-18 09: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21 12:22:02 +0800 CST

评论数:6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