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对第五季的看法

小沈龙----《小沈龙爱情史》
单纯讨论作品的喜剧效果,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即使不是新梗,沈龙的表现力还是为内容增色不少。
大鬼、小鬼在这个作品的引入终于让我觉得顺了,虽然离我觉得必要还是有点差距,也是个进步对吧。
理一理作品的内在逻辑啊,暗恋(或者说初恋)会因为种种误会而错过,那个相伴一生的人,初见时大多不完美,待久了才觉得,所谓合适,也是相互喜欢的两个人慢慢为对方改变自己才形成的状态。
我觉得沈龙是想表达这么个逻辑,可能因为我的恋爱观比较偏执,我首先不同意这样的恋爱观,其次,这个作品讲的故事,要让我去认可结尾的说理吧,逻辑上还是差了一些。这么说吧,无论之前如何,这个故事得有个温暖、美好的底,不然怎么能表现婚姻的好呢,但作品的底,我没有感受到美好好吧。
然后有个疑惑啊,论述婚戒那一段,沈龙有一句说他的戒指有点买大了,这是纯粹的一个笑点、互动,还是其实也是隐喻本就没有最合适,只是相对更合适?
照例说说最后的歌,沈龙真的是每次唱歌都能出点幺蛾子…千百惠的《走过咖啡屋》重新填的词,词填得还不错,虽然一如既往地表情比歌声情感丰富,还是可以接受,就是伴舞设计得和情境完全不搭呀。跳得好不好、齐不齐就不讨论了,这首歌,或者说这个作品表现的,应该是放下初恋,懂得享受平淡、美好的潇洒,不是画着浓妆、穿着露脐装、热裤,并且没有青春朝气的伴舞,只是沈龙自己一个人唱,都比现在不伦不类的舞台要合适。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3-27 21:55:00 +0800 CST  
合作表演
叶逢春战队----《新射雕2019》
还是辽艺《选角》的皮,就像周云鹏自己说的,这个题材的缺点是剧情偏弱,所以逻辑限制比较少,相应地,喜剧效果就可以强一些。我个人不反感系列剧,只要每次能演出不同的味来就可以接受,而且这个题材也很适合让每个演员展现自己的风格。
我个人是觉得这次的剧本写得不错,对得起《选角》这个从第一季第一期就出现的题材。四个角色各自的特色相对鲜明,尤其是张鹤伦的那部分,就和演员本身特别贴合;叶逢春和周云鹏都是有个人特色的,但设计上感觉还没有鹤伦的巧妙;沈龙的我只能说是个挺立体的角色,然后虽然脱口秀里也会有部分撒娇的口气吧,但和演员本身的贴合度还是有点低。
结尾出乎意料,并且把大黄这根线圆了回来,能够想到给捧哏一个在舞台上吊威亚的机会,我觉得还是挺有创意的。我是觉得剧情上可以再给大黄一点心机,就是作为演员副导演,他是故意找了四个不怎么着调的演员,就为了凸显自己成为男主角,这样开头他可以不用表现得那么明显,进主题就更快,结尾也会更出乎意料。不过现在也没什么不好的,本来就不是走剧情的,而且经过那四个的展示,的确忘了开头同样觊觎主演位置的大黄了,所以出来得也有神兵天降的感觉。
再聊聊演黄蓉的紫瑄。裙子感觉长了点,整个人就有点被压矮,灵动感少了一些。紫瑄的这个角色,设计得相对柔和,就只是很顺从地配合每个演员不同的风格,帮助对方去制造笑点。或许可以增加这个角色的跳跃性,就是有一以贯之的性格特征也有和其它角色配合时的不同状态,可能会更有戏剧冲突吧。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3-28 14:05:00 +0800 CST  
张云雷战队----《群侠传》
虽然中毒之后跳舞这个梗实在是不新了,但是结尾的确是把场子炒得很热,这种热闹感,在任何一个作品里都很重要,让观众engage,印象才会深刻。
我个人会觉得这个作品不是太坚定吧,既没有走王宁一贯的风格去完整地讲故事、塑造人物,情节的复杂度、精细度都达不到王宁一贯的水平;也没有专注于演员本身的特点并加以展示。王宁适合的感觉还是有明确主次的作品,但他太想给每个人一点展示空间,他希望这些兄弟不是一般的配角,而是有演员自己特点的、能推动情节的角色,可能因为时长的限制吧,每个角色能分到的时长太短,这一点其实挺难做到的。
说说演员表现,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肯定得是思思啊,那几下大跳,尤其是考虑到他自身的重量,这柔韧性和控制肯定是让我赞叹的。其他人没有太特别的吧,九郎一如既往地可爱:)。一定要提一下助演的张鹏和张成龙啊,就是扮演金兵的,两个人嚎得特别让我担心会把自己喊噘过去,就还是缺乏控制吧。
跳长绳前,王宁和郭阳有点抢话了,看花絮,排练的时候这一段是接慢了,可能磨合的时间还是少吧。跳长绳本身虽然是没成功,一片混乱倒是也符合情境。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3-30 14:33:00 +0800 CST  
战队命题赛(9进8)总结

赛况如图所示啊。
张云雷、杨九郎&张鹤伦、郎鹤炎(自由发挥)
自由发挥的卡本身没什么限制。个人觉得,编排上鹤伦肯定是胜过云雷的,就是这唱功实在有些败我好感,虽然他自己说这一期终于克服了紧张,我还是觉得唱成这样应该有紧张的因素在。云雷说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能理解他的意思,人在当下总是把自己的感受看得比什么都重嘛,还是要学会跳出来看待自己的作品吧。


周云鹏、王龙&王成思(喜剧技能)
云鹏和王龙,的确是渐入佳境,特工的题材也演出了他们自己的味道。我个人觉得这期作品是胜过思思的,思思这次的作品让我觉得有些程式化了。


叶逢春&郭阳、郭亮(可爱来宾)
虽然知道请谁都是为了作品服务,理由也都是听听就算了,但我个人还是觉得请自己的战友要比请自己女儿最喜欢的喜剧人要有说服力得多好吧(可能我没有为人父母所以理解不了吧),但是请的战友这个角色太没存在感了,就觉得植入有点硬。
我个人肯定是觉得叶逢春的作品比较精彩,虽然情节不是太新颖,但是用默剧演出了新的味道,而且舞美也很漂亮。


卢鑫、玉浩&小沈龙(现实题材)
我一直说,创新在我看来不是必须项,但一定是加分项,所以卢鑫、玉浩的作品在我这创新分肯定是能加到的。再加上,我不认可沈龙表达的恋爱观吧,所以整体上,我个人是觉得卢鑫、玉浩要胜过沈龙的。
不过两个作品其实在我看来都不是很切现实题材的主题,因为都缺一些真实感,个人觉得现实题材的作品应该是像魔王赛的两个魔王的作品那样吧。


合作表演
其实两个作品不能算撞题材啊,只能说和金庸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吧,但叶逢春团队的其实武侠的元素挺少的,我其实不觉得这俩有硬拼的感觉。我个人更偏向叶逢春团队的作品吧,完成度更高一些,但现场效果一定是张云雷团队的更炸,而且看起来他们玩得也是挺high的,你们开心就好。
虽然相对其它作品,这两个参与人数多的作品都给了更多的时长,但还是时间太短,表现空间太小了。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3-31 20:56:00 +0800 CST  
第八期
贾冰、大潘----《创业家族》
是一个很工整,有头有尾的作品,喜剧效果也不错,贾冰、大潘就是一如既往的表演风格,没什么太大的差错,也没什么太大的惊喜。很喜欢有人来时,张罗儿子拜年、媳妇儿倒水的那种慌乱,每次家里来客人就是这样的,很真实。
剧本是用心写的,快递要来这事一开头就铺垫了,但是做电商的能不认识这一片的收件员,也的确是个bug,因为是现实题材,我还是会比较介意这些逻辑bug的。
稍微会觉得人物之间的tangle不够多吧,就是所有的身份关系都是单一的,如果再增加比如恋人、亲戚之类的人物关系,可能人物联系也会更紧密,笑点类型也会更丰富,不然总感觉“秘密”这个人物有点游离。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03 11:02:00 +0800 CST  
周云鹏、王龙----《新喜剧之王》
48小时出的作品,自然是有些粗糙的。就像郭亮说的,这个题材比较容易设计笑点,无论是两人自己演着玩的《喜剧之王》、《无间道》,还是向导演展示的命题表演,可能不是每一个都自然、好笑,但喜剧效果总体还是不错的。短板和《选角》有些类似,剧情会稍弱一些,反转也没有那么出乎意料。
我仍然想夸周云鹏,我觉得他是有天赋的,结尾“但是我们要有梦想啊”时抿着嘴,自己都像在嘲笑自己,努力地安慰弟弟,发出“齁死他”的豪言壮语,却藏不住脸上的苦笑,这些演绎,很细腻,很打动人。前期的搞笑,比如《无间道》那段,那个一本正经的劲也自然、坚定了许多。虽然在我看来,我觉得云鹏的状态还没有王龙坚定,但是他的进步和自我调整,真的是肉眼可见的。
戏中戏的设定,之前就说了,没太出人意料,喜剧舞台上也演过很多次。看过一句话,“煽情这件事,在魂不在形”。要找一个从来没出现过的题材、事件,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怎么把已有的情节演得打动人心,怎么在寻常所见的鸡毛蒜皮里把细枝末节的情感演得波涛汹涌,我觉得这才是煽情、喜剧需要去着眼的魂。说回作品,这个作品的结尾其实并不是充满阳光、希望的,无奈、无力更多一些,但我个人不觉得突兀,因为两个服务生费劲心思想要引起名导注意的过程,本身就很心酸,有了铺垫,结尾的情绪我觉得出得还是挺自然的。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03 11:05:00 +0800 CST  
文松、宋晓锋----《钱因后果》
就像作品之后其他喜剧人点评的那样,这个作品最惊艳我的,的确是文松跳出了自己以前的表演风格,不再依靠个人风格,而是认真地去塑造了一个人物,形体、语言都表现出了年龄感,比如听女儿说按摩椅,然后先随口反驳,再突然意识到,开始找包,就是上了点年纪的人的感觉。
作品另一个打动我的是很自然,比如文松风风火火地回家,看到装监控的师傅,随口问的“好使吗”,然后收获对方一句很肯定的“好使”,没什么营养,但是很生活。还有和晓峰讨论共享电话亭,那种不开窍就能气死的时刻,那些轴得脑子转不过弯的朋友,就是生活里经常能遇到的搞笑,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样风格的笑点。
现实题材,还是讨论一下逻辑合理性。可能是我小心眼啊,我个人觉得如果丈夫有一个总是来借钱做生意,还特不靠谱地每次都亏本的朋友,妻子一般是不会给那个朋友好脸的,女儿不一定,但妻子这个角色还能这么热情,我觉得不太合理,如果可以修改成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状态,可能也有空间去制造更多的笑点。结尾文松的做法我也不是很能接受吧,明知道对方的case要赔钱还投资,这和是不是兄弟没关系啊,晓峰就是再想一个同样不靠谱的,然后忽悠文松,都比文松现在“赔钱我也认”要有逻辑吧。
Again,可能我吹毛求疵啊,还是揪个小细节,文松开头的歌啊,“有谁能够了解,不还钱的悲哀”,视角不对啊。还钱这个动作是欠钱的人做的,所以这个动作的悲哀也只能是从欠债者这论,债主得是讨债。就是讨债和还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施力方是不一样的,不能混淆好吧。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04 14:23:00 +0800 CST  
张云雷、杨九郎----《尚好的青春》
我也是90后,我们这个年龄,不是不能回忆青春,但是我们在20多岁时的回忆,和再老一些之后的怀念,还是有差异的。我觉得云雷想表达的是这个作品题目的“尚好”,是结尾提到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是即使怀念回不去的青葱岁月,仍有美好的未来要去创造的期待,而不是结尾那首歌的“只能回味”,在主题的确立和表达上,感觉还是不够清晰。
说回内容,单元间的转换还是比较明显,不够顺滑,不过合理性比上一轮是有提高的。垫话的部分,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啊,我是看完节目去查了才知道张云雷真唱了《毓贞》这首歌,不确定这首歌的热度是不是达到可以做笑点的程度好吧,因为剧场和电视的受众还是有差异的。九郎学蜡笔小新,声线很合适啊,但是总觉得精髓没抓到。
前半部分是校园记忆和梦想,我只能说我95年的觉得共鸣不够,有些陈旧了。我的劳技课没织过毛衣,我也没跳过皮筋儿。“空中旋转一天半”是包袱,那正常的你给我做一个“空中旋转一周半”呗,谁家课间操那么激烈呀?
后半部分是童年的歌,《好春光》我觉得是个特别好的设计,它不是提到童年回忆时一下子能想到的答案,但也是旋律一起就惊叹“是童年”的记忆,我希望看到更多这样没有被用滥的意象。包括《恋人未满》,其实我觉得这个单元可以再扩,去年是SHE成军17年,其实我觉得她们身上有挺多可以去挖掘的包袱和美好的。《自从有了你》,或者说《还珠格格》,基本上是回忆童年时的必填项了,因为也是童年记忆吧,我不太能接受那么随意地、没有逻辑地就把女主安在紫薇身上吧,这个包袱感觉有点刻意。之后两首歌,可能是我的问题,我是真没听过,从旋律上能感受到到一股当年网络歌曲的感觉,没什么共鸣,但能理解“不堪回首的过去,都是回不去的从前”这个意思。
我个人其实希望看到更多90后的态度、情感,而不仅仅是回忆。举例子,《毓贞》这首歌是对一个城市、对家人的眷恋,90后的很多人背井离乡,能不能用这首歌来引起这种感情的共鸣?再比如,同桌的“他作弊”,是不是能引申出更深刻的今昔对比?还是举例子,我以前高中的时候背公式,感叹没有背的必要,因为除了考试,公式都是随手可以得到的,但是长大才发现,有了所有的公式,也不一定做得出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我们想长大,是因为我们以为长大了就会没有束缚,长大了才发现,有更多隐形的枷锁,是作弊也解决不了的。再比如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去”和“回不去的从前”,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从遮掩否认,到坦然面对,再无比怀念,也是一个成熟的过程。
这个作品认真地回忆了,但个人觉得还是比较表层的,没有真正的感悟、感叹,所以在打动人心上,还是差口气。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05 15:57:00 +0800 CST  
魔王赛总结

同样地,赛况如图所示。
贾冰、大潘&周云鹏、王龙
从我个人喜好来说,我更喜欢周云鹏、王龙,周云鹏让我看到了一个有灵气的喜剧人不断成长的过程,王龙让我看到了一个稳扎稳打的喜剧人藏在心里的委屈、迷茫,虽然作品的剧情比较弱,但是很打动人心。
贾冰、大潘就很成熟,也没什么错处,就是少了惊喜,我总觉得在喜总第一季惊艳我的大潘,不止是这样。


文松、宋晓峰&张云雷、杨九郎
虽然我是90后,但云雷这个情怀还不是太戳我吧,我觉得90后的我们要比他作品里呈现得更多元、更有态度,他表达的都还只是表层。
个人觉得,文松的作品是略胜一筹的。文松这次真的给我挺大惊喜的,剧本也成熟了许多;晓峰虽然没有吟诗,但在我看来,表演风格并没有很大的突破,所以没什么附加惊喜。
关于退赛这事,从我个人角度来说,会觉得应该是打分并且赢了再说,或者就是表演前就说,不然的确会给人一种输不起的感觉。不过我也不想批评谁,本来就都是剪辑过的节目,没必要上纲上线的。

另,突然发现这一季我都没怎么排过名,因为基本都是对抗性质的,可能我也就基本在两个作品里进行比较了,写评论的时候我尽量从多角度去考虑了,排名我懒得那样做,不知道有没有人想看我完全主观、自我的排名?如果有的话可以跟我说一下,我可以做个表格什么的和大家分享好吧。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06 22:53:00 +0800 CST  
第九期
小沈龙----《同桌的你》
同样是回忆童年、青春的主题,小沈龙的落点相对就小一些,用过去那些很简单的美好,说我们“越长大,越容易把想要和需要混为一谈”,表达“怀念”,或者说关于长大的感慨,表达得还是比较准确的。
梗呢,的确不怎么新,但沈龙的表现力是真的值得肯定,织毛一的大舌头、小奶音很可爱,学校大门前挂的一排学生和三个家长很有画面感,笑点比较密集,喜剧效果都不错。
结尾的歌,因为我个人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不需要那么多,所以会觉得沈龙的表情还是有点过,不过听觉效果不错,词改得也合适,大鬼、小鬼穿着校服、拿扫帚当吉他,我觉得也很有青葱岁月的感觉,就很应景。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07 22:57:00 +0800 CST  
郭阳、郭亮----《疯狂动物城》
从我个人来说,虽然不是很激进(因为是否构成虐待其实目前是没有相关的判断标准的),但我是抵制动物表演的,而且我的化妆品、护肤品也只用坚定反对动物实验的品牌,所以我很高兴可以看到有作品去关注动物保护、动物表演。但我还是那句话吧,有一个好的idea,一个新的视角,并不代表一定能形成一个好作品,在我看来这个作品还是有挺大打磨空间的。
既然是一个有主题的小品,那至少大部分的笑点、包袱,都应该是为了主题服务的。我们姑且认为主题是虐待动物,变魔术、比祖先等四只小动物在一起闲聊的话题,其实大多和主题无关。杀鸡给猴看,类似于利用动物的共情来训练,理论上在训练虎鲸时会使用,就是把没有受过训练的虎鲸和训练有素的放在一起,没受训练的做不好,就两只一起罚,会对动物的心理产生伤害。我不知道创作者是纯粹为了抖包袱,还是的确想到了这个,但表达得还是不明确好吧。同样地,两只猴子出逃,因为看桃被抓回来,是为了和饲养员说的“今晚没饭”做呼应吗?表现不给食物的虐待?如果是,也应该表达得再明确一点。
耳聋是个好笑的点,也可以算身体伤害的一种体现,虽然我很少看到抵制动物表演的论述从这个角度切入,但是因为动物的听觉的确比人类灵敏许多,还算合理好吧。开头部分饲养员训猴子那一段是我觉得设计得不错的,气氛是轻松、好笑的,但表现出了压迫感,个人觉得这应该是整个作品的基调和包袱创作的思考方向。
另外,因为这是一个小品,不是新闻稿,所有马戏团动物受到的不公、伤害,我希望是通过情节来表现的,而不是结尾的小视频。我个人会觉得很多设计有点想当然,缺乏理论依据,就像郭德纲说的,有些牵强。
一方面,动物表演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是打骂和不让吃饭,让狗熊站立指挥,会对关节产生伤害,猴子本身是很难训的,那势必会在各种层面上进行一些威逼利诱,动物会被关在很小的空间里,动物宝宝会被强行和自己的父母分开,会被逼着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但是这些不情愿、威逼利诱,都没有在作品里体现出来,二猴表演魔术时的心理状态就是嘚瑟的,这是不符合角色心理的,反之,黑熊开头说练不好就要挨打,就是合适的。
另一方面,梅花鹿觉得马戏团的动物上舞台很风光,这个视角有点像人类对于艺人的看法,而不是动物对马戏团动物的看法,因为动物表演的观众还是人类,而不是动物,我不知道这么说能不能被理解;而且我挺难脑补作为野生动物的梅花鹿觉得被管着表演是很好的生活状态这个心理的。既然要有现实意义,角色的心理就要合乎情理,不然其实挺难打动人心的。
结尾的设计,是帮助梅花鹿出逃,我也觉得不是很现实,包括两只猴子拼命去拦、黑熊挡枪,其实都过于拟人化了,反而少了真实感。更现实、也更有冲击力的做法,其实应该是伤害人类啊,这些年有许多关于动物园的动物失控伤人的报道,而那些动物在野生状态下,是不会主动去攻击人类的。我可能会觉得结尾如果是动物的暴走,引起伤亡,然后最终还是被镇压、被关进笼子,然后继续过着被人参观的生活会更戳心、也更现实吧。
结尾大屏幕上的语句是“生命是平等的,请勿虐待动物,关爱我们的朋友”,太口号,也太程式化了,看这个作品的大部分人是游客,不是驯兽师,游客能做的不是不要虐待动物,而是不踏足有动物表演的动物园、水族馆,不为这些所谓的娱乐贡献票房,不参与和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的活动。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中,就呼吁动物园停止动物表演,但是现在还是有许多动物园仍然在进行这一盈利项目。这个作品是有现实意义的,但我还是希望创作者可以更精准地表达,因为泛泛而谈,实在是没什么意义。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08 15:42:00 +0800 CST  
这几天一直忙着,天天都能在公司里看到00:00…想先来冒个泡,我还在,一定会更的。如果有等不及的,我很抱歉,但真是没办法;如果愿意等我的,我非常感激。
就这样,干活去了,也在干活的大家一起加油,可以休息的晚安~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11 22:15:00 +0800 CST  
张鹤伦、郎鹤炎----《我的江湖》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哦,正活前的很多梗,吃热狗、李雪琴等等,我都不知道,所以开头我看得有点懵。但我觉得进正活前的逻辑flow还是很顺的,人气提升(气人)-相声简单(张嘴就是人物)-真正想成为的人物。前采的时候,鹤伦说这个作品主要想关注一下每一句话之前的小connection,这个开头,我觉得还是很成功的。
音响老师的原话是“你说播放即可”,但郎鹤炎一次都没说过播放,他说的是“音乐起”,这在逻辑上是不顺的,我都不提“即可”还可以再创造的其它笑点,至少在设计台词的时候,考虑是不够周全的。
经历了两次错误的出场音乐之后,身世介绍和武功介绍,占了差不多的篇幅,各类包袱手法交错混合,结构很整齐,逻辑很容易follow,不会感觉有很明显的节点,这是我觉得剧本特别成功的地方。
稍微会觉得对比感不够强烈吧。鹤伦踩平衡车出来的样子不够仙风道骨,所以下不来的反转就不够炸;同样地,结尾起跳、比划也看上去不够帅,所以秀腿的反转带来的惊喜感不够,其实起跳的时候把大腿再拎一拎,然后设计几个看起来唬人一点的腿部动作,最后再秀腿,可能反转效果、喜剧效果会更好吧。
关于“庸子”的调侃,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名字加“子”本来就不带有情绪吧?只是一个称呼习惯吧,就跟“小”、“阿”加姓、名一样,我不认为有任何的问题,可能我对金庸没什么情怀?但我确定别人这么称呼我喜欢的作家、科学家,我都觉得没什么好吧。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14 13:21:00 +0800 CST  
王宁----《摩登时代》
先理一下时间线。费翔是在1987年的春晚以《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一唱成名;固定电话出现但不是每个家庭都用得起大约在90年代,CEIC2000年的数据是12部电话每百人,按照三口之家算,那就是36%的户普及率,事实上那时的家庭应该更大一些;五讲四美三热爱是81年提出,83年成立的推广委员会;万元户的概念在70年代末提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农村户口几乎家家都成为万元户,是在97年,城市肯定得更早;流行打摩丝是90年代初;深圳市1984年取消粮票,第二年,长达30 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被取消,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饮食结构的转变,使得基本家家户户粮票都有所盈余,93年正式宣告停用。几首BGM,开头《我们的明天比蜜甜》是79年的电影《甜蜜的事业》的主题曲,动力火车97年才发行首张专辑,结尾的《Brother Louie》是1986年的,传到国内差不多是1987年。
作品的时间点要说有很大的出入倒不至于,但的确界定得比较粗,感觉并没有很仔细地verify过。王宁是83年的吧,这些事大概都经历过,但他那时一定没到处对象的年纪,所以这个视角想象的成分应该是偏大的,我倒觉得,他还不如回忆一下自己真实的经历,然后去进行故事提炼。
如果就是为了怀念父亲,不一定要用那个年代,或者可以考虑直接用父亲作为主角来讲故事。我更加介意的是不应该用“对象可以再找,爸爸只有一个”来踩一捧一,人家姑娘啥都没做错,被骗了质疑一下,小宁竟然还敢吼,还有没有正常一点的是非观了?
作品的结构也不是很清晰,说白了,这是个撒谎、圆谎、被拆穿的故事,所以父亲不断地出现。那么同样串场的扫地大姐和动力火车,其实对情节是没有推动作用的,可以理解成是为了证明“连舞王都不是”吧,但是一个10多分钟的小品不太适合走多线吧,看起来会有点散。
作品的喜剧效果,我觉得就是年代不同带来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吧,不能说完全觉得不好笑,但可能因为我太年轻吧,的确不会产生那种“啊,对对对,以前就是那样”的共鸣,也并没有“哈哈哈,以前原来是那样”的惊奇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比较赞同玉浩的说法吧,这个作品不太能给人认同感。
可能时间很紧吧,演员的表演感觉也有点粗糙,尤其是张鹏和张成龙,说台词还是那种接不上气的感觉我就不说了,动作都没配合好,明显就是没练熟啊。
艺人吧,或者说任何人,不是打动自己就可以的。对艺人而言,挖掘出自己的故事与情感,然后用一种能打动人的方式表达出来,才是好的艺术作品啊。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20 23:36:00 +0800 CST  
卢鑫、玉浩----《高人驾到》
首先,主题方面。我始终觉得,想要表达自己的态度是件好事,这一点肯定是要先予以肯定的。对于“在传统行业里创新”这个行为,无论是自己的纠结、矛盾,还是观众的众口难调,都有所提及,虽然在我看来可能讨论、表现的深度还达不到我心中的要求吧,但看得出剧本的编排用了心,且是有思考的,主题完成度还是很高的。
其次,关于喜剧效果。作品的节奏很快,小碎包袱很密集,我觉得效果都不错。房鹤迪要钱,玉浩守护桌子,以及辛杰的眼线,各自的角色定位,基本也都达到了一以贯之。觉得特别用心的,是卢鑫唱歌时,边上的三个人并不是简单地当背景板或者融入音乐,表情、互动,始终都在剧情里,还是很细致的。
稍微有点介意的是一片混乱带来的笑点吧,混乱的场面出现了至少3次(一些时间短的没有具体计数),最后一次是直接结尾,没什么问题,前两次都是一声吼来推动情节的,稍微会觉得有些缺乏新意吧。比如三个人炫技打板那次,感觉可以再长一些,然后打出一些配合那样,就感觉一直是“渐渐混乱,一声惊雷”的模式有些审美疲劳吧。
讨论一下表演吧,有时候真的要有对比,才能看出进步。举例子说辛杰,我查资料的时候去看了他《相声有新人》时的表演(不讨论剧本,只说表演),这几个月还真是有进步的,那股劲儿(或者说风格)没变,但是专注了,收放也更加明显了,不像有新人的时候,眼神基本都是空的。房鹤迪始终是收着的,就想到老舍对于相声的见解,他说要沉得住气,不要笑,那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样子,在房鹤迪身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喜剧效果。玉浩就还是小表情特别丰富,眼神很到位,不说话就能让人脑补出千言万语的感觉。卢鑫和平时相比,感觉收了很多,可能因为群口吧,把闹的空间给了另外三人,所以他身上的笑点不多,但是起到了很好的串连作用。
说说最后那首歌吧,换装带来的惊喜感很强,舞台效果很炸,唱得除了rap部分嘴皮子不够溜,总体也还可以,但肯定没有《成长的烦恼》时好,见识过他更好的样子,自然会觉得这次的表演不够,也不算批评吧,是对更好的卢鑫的期待。
最后,我孤陋寡闻好吧,利用零碎时间research了好久,也没搜到房鹤迪玩的板叫什么名字,希望懂的人可以指点一下。辛杰玩的我查到了,叫鸳鸯板,也叫月牙板,是山东快书的击节乐器,然后梨花板好像也是一样的东西,给像我一样之前不知道的人。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25 15:28:00 +0800 CST  
更啦~@爱在传角处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25 16:22:00 +0800 CST  
叶逢春----《病房奇缘》
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作品,就我没有办法接受在医院这样一个讲究卫生、整洁、秩序的地方,有清洁工互相泼水、打闹的情况吧,所以作品开头带给我的观看体验就不太好。包括之后用灭火器制造效果,即使是舞台需要,并且有配字说“请勿模仿”,我也不能接受。如果两个清洁工是临时起意,只能这么用(我也不认可这样的行为,善意不可以凌驾到规则之上),医生、护士那一拨,服装、假发都有,总得是有预谋的吧,弄点干冰或者其它效果不难啊,为什么要去动灭火器呢?我们定下安全条例,要求所有人遵守,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每个人的安全,我尊重想要帮助女孩的善意,但这不能建立在威胁公共安全的基础上,所以我对这个作品一定是有微词的。
喜剧效果说实话都不怎么戳我吧,还是按时间顺序说。开头拖地其实挺有生活气息,小魔术值得表扬一下,插入得挺精巧的。擦玻璃,就是两个人开始互相喷水那里,说实话我没看懂,到底是在擦外玻璃还是内玻璃,甚至到底有没有玻璃,我觉得都没表达清楚好吧。互相追逐打闹的部分,个人觉得放在两个成年人身上,又是现实题材的作品,稍微有点小儿科吧。
逗女孩那些啊,我始终觉得就挺怪叔叔的,我能理解是想表现那种笨拙又可爱的善良,但就觉得挺奇怪的…看后采,好像都说现场效果很好,可能现场看真的不一样吧,我觉得屏幕里看效果真的就一般,女孩手里抱的娃娃太小了,我是看到Elsa出来,才意识到蓝裙子娃娃的真实身份…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27 11:33:00 +0800 CST  
突围赛总结

赛况和我的个人意见如图所示,我把我认为该进的三组紫色shade了。
在我看来,郭阳、郭亮和叶逢春是类似的问题,想表达的主题都挺特别的,但两组都没有把这个特别的主题表现清楚。说白了,在有深刻的主题但没有表达清楚和把相对大众的主题表达到位上,我选择后者,就觉得小品不是金句集锦,不能通过一个主题来决胜负吧,所以相较之下,我个人是觉得应该小沈龙和卢鑫、玉浩晋级的。
张鹤伦、郎鹤炎和王宁的pk就相对straightforward了。
再clarify一句,我觉得这三组该进,并没有考虑两两pk的赛制(虽然考虑了也没有改变结果),我的意思就是我shade的三组是排名前三的好吧。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28 16:13:00 +0800 CST  
第十期复活赛
小沈龙----《小沈龙喜剧之路》
我不是太同意金靖、刘胜瑛对小沈龙的评价吧,我觉得小沈龙的风格挺波澜壮阔的,就是挺外露、夸张地演给你看,绝对不是那种冷静、克制地讲故事的类型。这个作品是小沈龙这一季里我最喜欢的,就觉得有种真实感,我相信被人撵、演了没人看等等,都是真的,但我觉得特别可贵的是,那些明明应该心酸的过去,沈龙的演绎并没有让人感觉揪心,即使是结尾的那些炫技,虽然看着心疼,但始终都是充满希望的。
跟着时间顺序讲故事,从刚出道讲到现在,相对来说,不容易跑题,各个部分的过渡也很顺滑,结构、编排都不错。喜剧效果,我个人觉得也不错,笑点相对没有之前的作品密集,松散一些,反而觉得更加自然、轻松。蚊子的故事短的版本我是觉得只有一声“嗡”,应该有个原因的,比如“啪”,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点。我很喜欢沈龙几次互动带来的笑果,一次是开始他说老板只听掌声之后响起来的掌声,他忙否认的“不是这意思”,另一次就是结尾时的“大哥别回头,没有”,就觉得很拉近演员和观众的距离吧。结尾升华的部分,我稍微会觉得有些程式化,就是小包袱抖得有点硬,“简单又平凡”这类的形容词吧,总觉得太没有针对性,而且真的有点被用滥了的感觉。
作品的标题啊,太长了,容易让人找不到重点,点题也难,我个人觉得其实叫《我是小沈龙》就可以了,结尾现在就是这么点题的,中间其实也可以增加好几次类似的点题,整个作品可能条理会更清晰。
沈龙说的“石子喜剧”,我去查了,没找到资料呀,是还没有成立吗?有了解的可以给我指个方向。结尾沈龙戴着红鼻子嘛,因为我没看过《笑傲江湖》,也是research了之后才知道红鼻子是《笑傲江湖》的标志的,不忘初心,我觉得表达得还是不错的。我不是冷血的人,我能理解沈龙热场的时候带着两鬼的行为,这一次暖场部分的喜剧效果也不错,但我还是觉得整体对作品的推动作用不大吧,作品和人情,我觉得还是应该分开论吧。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4-30 09:45:00 +0800 CST  
金霏、陈曦----《有板有眼》
作品的编排、结构其实还是很精巧的,河南、荷兰的谐音不是一个新梗,但他们细致地加了许多细节来充实这个大梗,包括新编的绕口令,都能看到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所以我很能理解吴彼说的,看到三个人一起说快板时的传承与感动。
可能是我的个人喜好,我会觉得这个作品在表演上特别闹,就会有点吵,但是整体的状态我反而觉得比上一次松弛,所以我可能倾向于那就是金霏、陈曦想要达到的效果吧。
再提一句表演,绕口令我觉得改编得挺好,喜剧效果也有,就是打了挺多磕巴的,我不知道是故意为之,还是排练不够,因为陈曦有捂心口的动作,然后又没有后续,所以我不确定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好吧。结尾的板,还是挺明显能看出状态的,李少杰虽然筋突出,但是整个人的外面是松的,陈曦次之,反而是金霏让我觉得最急、最紧。拎腿的pose,也就只有他是打晃的;最后的pose,两手的角度,板的造型,老艺人真的还是不一样,收得干净、位置也好,相比之下,金霏、陈曦就都显得有些稀里哗啦了,还是要修炼吧。

楼主 zm272_2173  发布于 2019-05-06 20:26:00 +0800 CST  

楼主:zm272_2173

字数:43014

发表时间:2019-02-15 06: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18 13:24:43 +0800 CST

评论数:68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