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一石生)诗书画中绽放最乡土的美感

梁柘成 1944年出生于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塘头村,1958年进入广东省红棉丝织厂工作,2004年退休。是C2000论坛的版主,网名“石湾公”,致力于研究佛山市、塘头村及梁氏一族的历史文化,用诗词、书法、国画、散文等作品推动佛山本土文化发展。是佛山诗社社员、佛山楹联学会会员、佛山市老干部书画家协会会员、石湾书画协会会员。
说起往事,梁柘成顺手拿笔描绘红棉树的模样,笔直的树干、丰茂的叶子只需寥寥几笔,连工厂和佛山市中医院的位置图都画得清晰易懂,72岁的他思路之敏捷可见一斑。
催诗雨过频敲玉,捲幔风来试挥毫。
踏进梁柘成的“退思阁”,刻在红木上的这副楹联格外引人注目。楹联右侧的画架上,支着一幅一米见长的水墨画《荷花》,左侧竖排挂着两幅山水画,以及一副著名诗人刘逸生先生书赠给他的《美人如玉剑如虹》的书法作品。
楹联下则是梁柘成的“线下战斗台”,一张两米多长、宽约一米的大桌子。正在创作的山水画笔墨未晞。阳光从墨绿色的藤蔓植物身旁探出头来,洒在他72岁的白发上。
黑色的手机便是他的“线上指挥室”,C2000论坛、微信公众号、报社的数字报……梁柘成的退休生活穿梭在线上、线下的互动中。
笔耕不辍、画作丰腴,佛山情怀在他的诗书画中绽放出最乡土的美感。
进修汉语言 提升文艺修养
梁柘成的父亲是土生土长的石湾人,石湾陶瓷既是他的事业又是他的生活。1944年,梁柘成出生,先后就读于南师附小、张槎中学,于1958年进入位于祖庙街道汾江路上的广东省红棉丝织厂工作。
“佛山市中医院附近的汾江路上,有两颗很大的红棉树,我46年的职业生涯都在这个厂度过。”说起往事,梁柘成顺手拿笔描绘红棉树的模样,笔直的树干、丰茂的叶子只需寥寥几笔,连工厂和佛山市中医院的位置图都画得清晰易懂,72岁的他思路之敏捷可见一斑。
年少的他轮遍工厂各个生产岗位,于20世纪60年代获得机会,到中山大学进修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大进修的两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的文艺修养得以提升,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得以‘落地’为实际的诗词画作。”梁柘成谈起年轻时的学习经历,感慨当时老师们的文化风骨。
之后,梁柘成担任厂长办公室主任,着手企业管理。行政工作让他有机会深入厂里的文化活动。20世纪80年代,他加入了佛山诗社,是佛山诗社首批社员,在时任社长郑启谦主编的《佛山诗选》中发表过一首《芳洲诗廊》,褒扬佛山芳洲的愉快生活。
2000年,梁柘成开始使用电脑,接受了电脑的短期培训并自学“五笔输入法”。在互联网上,他感到自己长出了“千里眼”、“顺风耳”,古时候“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真正成为可能,对网络浓厚的兴趣促使他着手打造线上文化平台。
参编族谱和村志 弘扬乡土文化
2006年,梁柘成参与主编《塘头梁曼硕堂族谱》,2010年,梁柘成参与编写塘头村的刊物《塘溪文苑》,《梁柘成乡榕国画四屏》、《江城子·乙未年春幄山祭祖小记》、《塘溪古八景·七绝八频刊发其上。
有先贤云: “欲人民之爱国,必须使其知本国地理历史之可爱,而对本乡本土尤甚。”梁柘成对这句话感触尤甚,凭借着过人的文学创作底蕴,他于2010年10月加入塘头村村志编纂小组,参与采编工作。
随后的2年时间,已66岁的梁柘成和小组成员一起,多次实地走访,向高龄乡亲询问村子历史。他不厌其烦地翻阅记载、查看实物、求助村委会档案室等,认真收集、整理、核实资料,数易其稿,《塘头村志》终于在2012年12月完成编纂。
《塘头村志》的编撰,将800余年的塘头历史浓缩在一本村志之中。“我们要知道先辈创业的艰难,理解现世安乐的来之不易。”梁柘成表示,要以《塘头村志》作为村里的历史教材教育后代,使得后人饮水思源、永不忘本,强化他们对本乡本土的热爱,并为乡土的更加繁荣而不断努力。
2011年,梁柘成参加主持编撰书目《塘溪历代诗选》,收录塘头村古今诗作者25家,并附好友酬唱之作共300余篇,上自元代,下至当今。“无论是古之贤作,或是今人的诗,都是我塘头村文化氛围的集中反映,也是一份艺术性的乡土教材。”梁柘成本人的84首诗作收录其中,内容涵盖塘头村牌坊题、佛山本土文化印象、畅游各地的见闻,以及大量的即兴诗。
2016年,佛山塘头梁氏文化研究小组推出由梁柘成主编的微信公众号“梁氏文化馆”,在百家姓的文化研究上又走前一步,深受乡亲们的欢迎。梁柘成在乡土文化的路上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
父子相“斥” 传承批判精神
“南海盐步堡人梁序镛曾《佛山赋》一篇,点明佛山乃高深妙奥之地。今闻说有建‘佛山之门’,石湾公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在‘佛山之门’北侧立上梁序镛《佛山赋》碑。”这是梁柘成用网名“石湾公”于2013年12月3日发表在C2000的言论。对于佛山文化建设,他常常提出自己的建议。
梁柘成是C2000论坛的版主大咖,成千上万人阅读其帖子,他也不吝文采,无论参与时事讨论、文艺评论,还是写诗作画,常常发帖共享,在批判中传承佛山文化。
“爸爸提的很多文化方面的建议,我都会在心里打一个问号。正如我的儿子若是向我提出完全相反的观点,我内心其实非常愉快。”梁柘成的次子梁宇曦笑着说。午餐时间,梁宇曦看到爸爸还在接受专访,便从相隔一个小厅的办公室走到“退思阁”来,为父亲斟茶。
作为70后,梁宇曦认为自己和父亲、儿子属于三代人,对于文化建设应该各抒己见。“文化传承也不是全盘肯定,批判精神让我们一代比一代更进步。”听着梁宇曦的言论,梁柘成脸上绽放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这就是他与儿子的日常相处模式,仿佛父子相“斥”,但家风传承已然蕴含其中。
《珠江时报》
文/佛山文化周刊记者 孙茜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6-12-11 14:36:00 +0800 CST  


梁柘成(后右3)和他的兄弟。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5-11 09:53:00 +0800 CST  

楼主:塘溪老嘢

字数:2274

发表时间:2016-12-11 22:3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13 10:17:21 +0800 CST

评论数:3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