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地缘看世界》之中央之国的形成

按照史书的记载,秦穆公的收获是“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戎”。这个成果不仅让秦人感到满意,也让王室非常开心,并派使者表示祝贺。不过无论是王室还是秦人,都十分清楚,秦人所打下来的土地只会归属秦国,王室再想重返渭河平原已是不可能的了。
“开地千里”这个概念比较虚,我们需要仔细解读一下,秦人究竟取得了哪些土地的控制权。对于秦人来说,渭河平原肯定是最先要扫平的。这项工作实际上一直在进行中,秦穆公所要做的无非是让秦国真正成为渭河平原的主人。这一点,在从晋国手中取得河西之地后已经做到了。那些分布在渭河平原上的戎狄小国,不是被秦人直接吞并,就是成为了秦国的附庸。
现在秦人的重点反而是西进,去征服陇山两侧的戎人。在西周王室尚且坚挺的时候,陇山两侧的戎人就是渭河平原最大的威胁。而出生于陇山以西,能够为王室抵御来自陇右高原的戎人部落,也是秦人的祖先当年秦非子受到王室重用的重要原因。
现在秦人已经成为了渭河平原的新主人,这些曾经威胁周人的戎人部落,也成为了秦人的威胁。因此在秦人放弃争霸中原的想法后,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重新回到原点,去完全他们当年未尽的事业。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37:00 +0800 CST  
附:秦霸西戎地缘示意图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38:00 +0800 CST  
在秦人数百年的壮大过程中,有四个地点是具有地标性质的。一个就是位于陇右高原南端,现在甘肃天水市西南部的“西犬丘”(又称“西垂”,现行政归属礼县)。在秦非子成为周王朝附庸之前,秦人的祖先就是生活在此。因此这里也可以被称之为秦人第一祖地。而在秦非子因牧马有功,被赐给附庸的地位后,秦人被获准东迁到陇山西麓的“秦邑”(现为甘肃张家川县所辖)。在解读秦非子一节中,我们对于“秦邑”已经有过了解了,它的位置正处在“关陇古道”(也称“陇关古道”)的西侧。之所以将秦人部署在此,很明显是为王室拱卫西大门。
而在王室为来自陇东高原的“犬戎”所侵,不得以东迁之后,秦人被获准正式进入渭河平原。他们在渭河平原的起点,就是在当年为王室养马的“汧渭之会”(汧河,也就是现在的千河,与渭河相交的三角洲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宝鸡市一带)。经过百年的征战,秦人得以在渭河平原站稳脚跟,并于公元前677年建立了正式的都城——“雍城”(现在的凤翔县南)。
如果观察“雍城”的位置,会发现它处于“汧渭之会”的东面,歧山的西面,南望渭河,北依陇东高原。之所以选择这个位置建都有两个原因:一是秦人正式受封的土地是在周人的祖地——“歧山”以西,即使秦人已经有称霸整个渭河平原的心思,但在春秋之初,还是不敢将建都的地点越过歧山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来自陇东高原的戎人部落,始终是渭河平原最大的威协,秦人需要将自己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渭河平原的北部,以在陇东高原的戎人入侵之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39:00 +0800 CST  
雍城在春秋中后期以及战国前期,一直都是秦的政治经济中心,直到秦国有了足够的力量,再一次东扩之时,秦国的都城才开始越过歧山,向东迁移。最终成为秦国都城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咸阳”(在此之前也有过渡的都城,如位于镐京东北部,洛水之西的“栎阳”)。之前我们也分析了,之所以将都城设在渭水之北,而不是渭水之南的镐京,主要是因为周天子虽然“实亡”,但还“名存”。当然,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后,骊山脚下还是成为了阿房宫的修建之处。

关于秦国迁都咸阳的故事,还是要等战国时期分析。现在我们还是看看秦人是如何扫荡渭河平原周边的戎人吧。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39:00 +0800 CST  
如果要细数秦人到底征服了多少个戎人国家(部落),是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因为这类边缘民族分布的相当广泛,不仅在渭河平原周边的高原上有,在渭河平原上也有很多。并且这些所谓的“戎”国,对于现代人来说,名称过于怪异。事实上古人自己也搞不大清楚,同一个部落,被不同的人冠以不同的名称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如果我们仅仅观察一些比较著名的戎人部落,还是能够找到秦人征战的规律的。
尽管渭河的上游和中下游由于陇山的切割,而被分属为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渭河平原和陇右高原),并且很难通过渭河河谷互通联系。但秦人在越过“关陇古道”之后,对于陇右高原的征战,还是围绕着渭河流域在进行的。除了在渭河南北扫荡戎人部落以外,秦人的势力范围向西直至渭河的发源地。在陇右高原被秦人征服的最大“国家”,是活动于天水市附近的“绵诸戎”。诚如我们在今后的历史中所看到的那样,位置渭水河畔的天水,由于地势较平缓,一直是陇右高原的核心地区。也是历代争夺陇右地区的必争之地(三国部分会写的较细)。至于秦人在陇右高原征战的最后一个牺牲品,则是活动于渭河源头附近的“狄戎”(现甘肃临洮县一带)。

在完成对陇右高原整合的同时,位于陇山东侧的“陇东高原”更应当成为秦人的重点。因为这一地区的陇人,在泾水的源头拥有独立进出陇山的通道(泾水有两个源头,也有两条通道),也更容易对渭河平原造成地缘压力。当年的“犬戎”,就是一个地跨陇山东西的戎人部落,当他们顺着泾水攻至渭河平原时,西周王室也随之被迫东迁了。

因为地理结构的关系,秦人对于渭河平原上的戎人,比较容易彻底征服。但对于高地戎人,却很难彻底征服的。事实上,秦人在春秋之时的“称霸西戎”,并非指的是完全征服了所有的戎人,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之后,高地上的戎人“国家”大都在承认秦国宗主地位后,得到保留。
至于那些高地上的戎人“国家”被秦国彻底征服,并划为郡县,基本要到了战国中后期了。这其中就包括陇右的“绵诸戎”,以及陇东高原最大的戎人国家——“义渠戎”。如果对秦国历史比较熟悉的朋友,应当对“义渠”之名有所了解。这支活动于泾水中上游的戎人部落之所以出名,是因为秦人为了彻底消灭它,而使用了“美人计”。不过与传统的美人计不同的是,这次出马的是秦王的母亲,也就是王太后。
这位王太后史称“宣太后”,在她的幼子“秦昭王”于公元前306年继位后,因“王”年纪尚小,而垂帘听政。与后世大部分摄政的太后一样,年纪尚轻的宣太后,需要拢络外部力量,以支撑自己的权位。但与大部分拉拢朝臣的太后有所不同的是,宣太后拉拢的对象,是逐渐壮大,已经成为秦国北方主要威胁的“义渠戎”。那位义渠王也因此掉入温柔乡,长居秦国,甚至与宣太后生有二子。
象所有的美人计一样,这个故事最终还是需要有一个牺牲品的。公元前272年,在秦昭王(又称秦昭襄王,长平之战就是他在位时打的)坐稳王位,秦国也成为山东六国需要合力才能对付的巨无霸之后,义渠王终于为宣太后所杀,义渠国及整个陇东高原也成为了秦国的直属地。
义渠国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平原地区能够为一个国家提供多大的战争潜力,但要想彻底征服高地上的边缘民族,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事实上,这两者之间的地缘博弈,贯穿了整个中央之国的历史,在今后的历史当中,还会不断有不同的边缘民族,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的。
注:文中宣太后就是前阵子热播的《芈月传》中的芈月。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43:00 +0800 CST  
其实说到低地民族与高地民族的博弈,并不仅仅在中国才有。事实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在上演着这一幕。在西方我们也能找到一个典型案例,那就是看似亲如一家,实者水火不容的英格兰和苏格兰。英格兰人能够成为世界的主人,但在苏格兰人退守大不列颠岛的北部高地后,却始终无法彻底融合这些最后的“凯尔特人”。
欧洲的事,将来会有专贴详加解读,现在让我们回到陇东高原吧。义渠戎是陇东高原最大的戎族,但并不是唯一的戎人部落。在陇山(六盘山脉)的腹地,泾河的源头附近,还盘据着一支被称作“乌氏”的戎族。这支戎族在义渠国被灭之前,已经被秦人所征服,聚居之地被设置为“乌氏县”(现甘肃省固原市泾源县一带)。
乌氏戎其实和当年的秦人很相似。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他们的聚居地,扼守着翻越陇山的另一条通道;二是那一地区也是水草丰美之地,非常适合养马。在秦人收其地后,有一个叫作“倮”的乌氏族人,在那里大量饲养牲畜,并由此获得了秦始皇的青睐,获封爵位。当然,乌氏倮并没有秦非子那样的机遇,因此他(她)在史记中只能凭财富位列《货殖列传》了。
之所以在这里提到乌氏,一是因为乌氏戎所在地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在以后的解读中还会涉及到(特别是丝绸之路)。二是因为在大家所熟知的《寻秦记》中,乌氏牧场的背景即是来源于乌氏戎(而且应该就是“乌氏倮”的故事)。所以如果有朋友有志于文学创作,也应当就此理解一点,真正的大家,一定是要有些历史、人文方面的功底的。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44:00 +0800 CST  
现在我们已经比较清楚秦人在渭河上游的陇右高原,以及泾河上游的陇东高原是如果扩张自己的势力的。而除却这两个地理单元,还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需要秦人大费周章。一个是河西之地;一个是陕北高原。
秦人对于河西之地的争夺,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比较清楚了,这实际上是在和河东的晋国在进行地缘博弈。不过在秦人称霸西戎的过程中,在洛河将与渭河相交之处,有一支戎人却在秦晋相争中顽强的生存下来了。如果我们观察地图,会在洛、渭、河(黄河)三水之间,找到一个“大荔县”。而这个大荔县的得名是来自于一支叫作“大荔”的戎人。在秦穆公俘获晋惠公的“韩原之战”后,依附于晋国的大荔戎其实就已经被秦人一并收服了。秦晋韩原之战后“结盟”的“王城”,就是大荔戎所筑,位置就在今大荔县的东南。

象高地戎人一样,大荔戎在整个春秋时期,并未被秦人直接吞并。所不同的是,如果说高地戎人之所以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是因为地理结构较复杂,完全吞并的成本太高,那么大荔戎的存在,则是因为他的地缘位置了。身处两个大国之间,很多时候是不幸的(比如波兰);但如果有足够的技巧,也可以在平衡之中求生存。在我们解读东南亚的时候,相信那个深喑平衡之术的泰国,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是相比于稳定的地理结构,单纯的依靠地缘位置玩平衡并不那么保险。因此大荔戎最终也先于那些高地戎人,在春秋战国相交之时,被秦人完全吞并(公元前461年)。他们所筑的那些城邑也成为了秦晋博弈的战场。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45:00 +0800 CST  
当秦穆公成为西戎之主时,陕北高原是秦人需要应对的另一个地理单元。这片高地的特点是,它是属于洛水的中上游流域。因此无论是戎人的聚落区,还是秦人的征战路线,也都是沿着洛水及其支流而前行的。当然,如果这些戎人足够强大,他们也会沿着洛水侵扰渭河平原。
在春秋之时,占据陕北高原的主要边缘民族并未被命名为“戎”,而是被称之为“白狄”。其实我们倒不必去深究戎狄之间的区别,古人在为之命名时,也并不十分了解这些边缘民族之间的异同点。真正让白狄族发挥重要历史作用的时期是在战国时期,只不过那时他们的舞台并非是在陕北高原,而是越过了整个山西高原,进入了太行山与河北平原相交之处。到了那个时候,这些狄人获得了和战国七雄几乎同等的政治地位,而他们所成立的国家非常有名,被叫作“中山国”。
关于白狄为什么会迁移到河北平原,在下一节,解读晋人的对戎政策中会有答案。事实上,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陕北高原和河西之地一样,都成为了秦晋博弈的主战场。而秦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沿申至洛水之源。在那里,他们所征服的最后一支戎人叫作“临衍戎”。位置大概在现在的陕西省盐池县一带。如果从地理结构的角度看,那里正好处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区。而鄂尔多斯高原与它北部的黄河两岸平原(河套平原),共同组成了著名的“河套”之地。在华夏族将陇东、陕北两大高原(或者说整个泾水、洛水流域)融合之后,河套之地将成为边缘民族与华夏族地缘博弈的新战场。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46:00 +0800 CST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47:00 +0800 CST  
在明朝时,陕、甘、宁三省是一体的,都归陕西布政司管。后来大致是在清康熙年间分为陕、甘两省的。至于宁夏,最早在是1928年,由马家军自己独立出来的省份。建国以后以其为基础,设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建省时的方案有好几个。最大的把青海、甘肃中的回族聚居区都包进去了。后来采取的方案算是比较小的,由于陇东高原之前就是甘肃省的,因此除了少部分划入宁夏以外(比如固原),大部还是留在了甘肃。为了不至于让陇东高原成为飞地,在六盘山一代,留了一条通道,以让陇东连接甘肃的其他部分,这也使得甘肃现在的行政区划有些怪异。

如果从地缘的角度分析。甘肃及其所属的地理单元,在中央之国的地缘定位,一直是带有非常强烈的军事色彩的。现在的甘肃省所包括的陇东、陇西(陇右)、河西走廊三个主要地理单元,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就是将隔绝、沟通西域以及蒙古高原的边缘民族。宁夏的主要地理单元“西套平原”(也称“银川平原”),在大部分的历史时期,也是属于这个军事地缘集团的一部分。宋朝之所以积弱,除了丢失华北平原的北部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西套平原成为了党项人的根据地,使得宋朝无法其中精力对抗来自北方的地缘威胁。
鉴于以上原因,清初在陕甘分省时,才会将河西走廊、陇东、陇西、西套几个地理单元,划归新成立的甘肃省。当然,陇东地区划归甘肃,除了它监控鄂尔多斯高原(河套)的蒙古人战略作用以外,亦可让陕、甘两省的地缘关系,不至于因陇山的分割,而渐行渐远。要知道,甘陕之间的关系,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没有了渭河平原这个大后方提供后勤保障,甘肃无法发挥它的军事作用。而如果没有了甘肃的护卫,渭河平原无法抵抗来自西、北部的地缘威胁。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48:00 +0800 CST  
之前我们谈到,在秦穆、晋文双公之后,秦晋两国不能说相安无事,但也算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秦国暂时安心向西发展,将重点放在渭河平原以用西、北高地的整合之上;而晋国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向华北平原了。不过虽然有王室的授权,让晋国去收复河北平原的卫国旧地,但晋人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先将山西高原上的那些戎狄先搞定才行。
应该说,即使晋人不想向华北平原渗透,那些环绕于临汾——运城盆地四周的戎狄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晋人所遇到的问题一点也不比秦人少。对付这些边缘民族,古今中外,无外乎两种方案。按照西方人的说法就是“胡萝卜加大棒”;而按照中国的的说法就是“羁縻”政策。所谓的“羁”,就是用军事政治手段强硬施压;所谓“縻”,则是用经济和物质的利益加以笼络。

纵观历史,无论是施之以武,还是诱之以利,都是应对边缘民族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只不过是更侧重于哪一方面而已。对于秦国来说,军事手段是他们称霸西戎的主要保障;而对于实力更强的晋国来说,似乎也可以通过战争,整合好山西高原上的那些戎狄。只是秦晋两国地缘结构的差别,决定了晋国如果依靠军事手段,并没有那么容易让他们达到目的。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0:00 +0800 CST  
晋人之所以会遇到比秦人更多的麻烦,在于山西高原的地理结构。我们在“曲活代翼”一节已经对山西高原的基本地理结构做了一个大致分析。通过那一节,我们应该清楚,整个山西高原大致是由太行、吕梁两大山脉,以由两山包夹而成的一系列盆地所组成的。除了晋国所占据的临汾——运城两盆地以外,向东还有“长治盆地”(上党盆地);向北还有太原、忻定、大同盆地。这些盆地从体量上来看,与临汾或运城盆地是处在同一级别之上的。也就是说,即使晋人通过整合好临汾——运城两大盆地,以及河西、河南(崤函通道一线),甚至在河内(河北平原)取得突破,成为了山西高原乃至整个中央之国首屈一指的诸侯。但要想通过军事手段,彻底征服盘据在另外四个盆地之中的戎狄,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与之相比,渭河平原的体量,以及周边高地中并无能与之匹敌的大型盆地,让秦人在称霸西方时所要面临的地缘形势,要更为简单。

最终晋人还是想到了合适的方法来整合山西高原。而产生效果的时间也并不比秦霸西戎的时间要晚太多。开启整合之路的晋国君主是“晋悼公”,在他继位之时,距他的先祖晋文公称霸之时已经过去了50多年。而晋人在东进过程中,与周边戎狄之间所发生的地缘冲突,也愈发激烈了。

为晋悼公找到正确方法的人叫作“魏绛”,而他所建议并被采用的方法,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感觉上和现在的提法有些类似)。而这段历史或者说战略手段,也被史家称之为“魏绛和戎”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1:00 +0800 CST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2:00 +0800 CST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2:00 +0800 CST  
关于“魏绛”这个人,大家可以通过网络去查找他的资料。不过仅从这个“魏”字,大家也应该能够猜到,他是属于三家分晋之中的魏国的先祖。事实上晋国公室的权力,自他们向周边地区强力渗透之后,就已经为开始向那些世家大夫手中转移了。这种情况在春秋之时是非常常见的。正所谓诸侯分了周王室的权力及土地,而大夫在诸侯身上做了同样的事情。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层层分封的“封建”制度。 不过周人所创立的“封建”制度,在执行一段时间后,固然让中央之国陷入了分裂的局面。但也激发了各诸侯国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多点向边缘地区扩张,最终将中央之国的核心区连成一片。从这个角度看,秦人只是在政治上,将诸侯们地缘扩张的成果组织在一起。不过伟大的始皇帝更多的是担了一个统一之名,以用这诸侯们数百年所积累的财富,建造了几个宏伟的工程。真正开始享受这一切的,是刘氏子孙。

虽然说封建制度,让春秋之时的很多诸侯国,都存在内部分裂的情况。但晋国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因为他最终正式分裂出了三个政治体,并且都成为了战国地缘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能简单归结于晋国的“大”。因为在东方的齐国,后来也发生过重大的政治更迭。不过那时候是“田氏之齐”从整体上继承了姜太公所创立的“姜氏之齐”,齐国在地缘上并没有陷入彻底分裂的局面。

从地缘的角度看,晋国在春秋战国之交分裂为“三晋”(赵、魏、韩),正是因为他那相对独立的,珍珠琏般的盆地结构所造成的。这些相互之间即有联系,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的盆地,本身就具备了滋生独立政治体的地理基础。再加上倾整个山西高原之力,在华北平原所扩张的地理单元。晋国比其他大国更具有分裂的潜质。

不过在绝大部分春秋之时,晋国还是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的。所谓的“晋国六卿”之间的博弈,更多的体现在争夺整个晋国的控制权之上。换句话说,还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晋国六卿”指的是控制晋国的六大世家,经过长时间的博弈,最后剩下了赵、魏、韩三家)。因此魏绛提出“和戎”之策时,还是为晋国的整体扩张作考虑的。当然,这些具体的事情,还是由这些士大夫在做的。当他们各自为晋国打出一片天地之后,也为晋国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3:00 +0800 CST  
现在我们可以具体来说说“魏绛和戎”之策了。其实所谓“和戎”的方法,后来历朝历代都在用。无非是借助农耕民族强大的经济实力,来与边缘民族实现和解。简而言之就是给之与利,然后让对方承认自己宗主的地位(反正你打进来,也无非是为了财物)。不过这个“利”怎么给也是有讲究的,象后世的“北宋”那样直接给钱的方法是最不可取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农耕民族只需开放“互市”,允许双方互通有无,让边缘民族能够通过贸易手段得到他们所需的物资(如盐、铁、茶叶等)就能够达到和平的目的了。当然,许可双方通商,并非一劳永逸的办法,那些马上民族,在得到必要的物资补充后,往往还是会骚扰农耕民族的边境,毕竟“打草谷”获得的利益更直接。这也是历代皇朝,对于在是否与边缘民族“互市”的问题上,往往犹豫不决的原因。

要想通过互市来降低边缘民族的压力,首先必须得有足够的实力,以让这种互市不至于更多的成为一种资敌行为。显然,已经统一了临汾——运城两大盆地的晋国有这个实力。之所以选择和解,只是希望寻找一种低成本的渗透方法罢了,并非是不得以而为之。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4:00 +0800 CST  
正如我们刚才所分析的那样,能够与晋国在贸易中获得利益,正是那些边缘民族所求之不得的事。实际上,在与晋国的对抗当中,那些戎狄所承受的压力要远大于晋国。这就好象上个世纪的国内战争那样,你可以无限的放大游击战的成果,但实际上,战略的优势却始终要看整体实力的对比。因此,晋国提出的“和戎”政策之后效果是非常明显,而且迅速的。晋国周边的边缘民族迅速承认了晋国的宗主地位,并且在晋国征战中原的过程中,为之所用。而晋国在这次民族和解中所获得的好处,还远不止于此。因为在后世类似的民族和解案例中,农耕民族除了获得暂时的安宁以外,很难真正的向边缘地区渗透(最多只能建立几个军事据点,再设立一些名义上的行政机构),也就是说,双方的地缘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主要是当农耕民族统一长城以南的地区之后,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西域、青藏高原这几块帝国时代主要的边缘地区,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古典时期)。或者说,它们当中即使有些小的地理单元能够成为“塞外江南“。但也无法与长城以南的农业区,连接在一起(比如我们以后要分析到的“河套平原)。在这种情况下所获得的和平,是没有地缘保障的。
而在春秋时代,晋人所要面临的地缘形势,对他们则要有利的多。因为晋国周边那些戎狄所占据的地区,有几个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地理单元,并且几个地理单元与临汾——运城盆地存在着紧密的地理联系。这几个盆地包括山西高原,或者说山西省范围内的“太原”、“沂州”、“大同”、“上党”几个盆地。当晋国与生活在这几个盆地之中的戎狄实现和解,并形成亲如一家的关系之后,晋国也可以无障碍的向这些潜在的农业区移民。而这些带有游牧性质的边缘民族,本身对于土地并没有特别的概念。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对于晋人的渗透并没有切肤之痛,反而很享受与这些农业人口进行交易所带来的利益。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渗透方法,当然不会在一代之内见成效,但终整个春秋之世。晋国所代表的农耕文化,对这些盆地地缘属性所做的改变,已经不可逆转了。而在这些水草肥美之地成为农田之后,那些活动于山地之中的,小股戎狄部落已经不足为患了。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4:00 +0800 CST  
应该说,晋人通过“和戎”政策,不仅征服并融合了为患于他的边缘民族,扩张了自己的土地,并且让他们为己所用,成为了晋国称霸中原的生力军。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戎狄都在这场地缘博弈中成为牺牲品,最起码有一支戎狄部落成功的利用的“和戎”政策,并为自己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这支戎狄部落一开始被华夏族称之为“白狄”,而他们正式出现在中央之国的舞台上,是以“中山国”的面目示人的。
关于中山国的地缘情况,是我们下一节的分析目标。其实如果单纯的比较国运,中山国的白狄们可以认为他们才是最终的胜者。因为直到战国末期,中山国才算正式被灭。而之前利用他们的晋国,却早以通过自身的分裂,结束了绚烂多彩的春秋时代。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5:00 +0800 CST  
一般而言,对于一个族群最为重要的是食物来源。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古典时期农耕民族之所以具有更大的潜力,正是因为农耕的生产方式,较之游牧、渔猎更为先进,也就是说单位土地所能养活的人口更多。因此这部分地缘解读的重点在于最具农业潜力的平原地带。
其实盐、铁以及现在的石油等资源也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物资。只不过它们的作用大小是可变的,对整个族群的影响也远不如食物。即使从战术的角度看,一个单纯拥有某种资源优势的地理单元,也无法成为决定性的地理单元。就象现在的中东,即使拥有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储量,但在地缘政治的舞台上,也只能成为棋子。
当然,如果一个国家或族群,所占有的资源具有特别的优势,甚至在某一时期成为它存在的重要理由的话,我们还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就象如果我们解读现在的国际关系,中东的石油是无法绕过的话题。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或者说族群,也因为某种资源上的优势,而大幅增加了它的地缘价值,它就是“巴”。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会具体解读其中的原因的。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5:00 +0800 CST  
我们都知道,在晋国分裂为赵、魏、韩三国后,历史就从春秋时代转为战国时代了。如果说所谓的“战国七雄”是战国时代的主角的话,那么还有一些春秋时代的老牌诸侯在这七个主角的夹缝中求生存,比如郑、宋、卫、鲁等。当然,这些配角绝大部分都在战国时期先后被七国所吞并了。不过配角也有配角的排名,与主角演对手戏较多的配角,当然要比那些露个脸的龙套角色要强的多。如果要为配角们排序的话,那个夹在燕赵之间的“中山国”绝对可以排在前列。如果纵向和他们自己的历史对比的话,高峰期出现在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比之那些春秋时期残留下来的破落户要胜出许多,即使占据第一配角的位置也不为过。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6:00 +0800 CST  

楼主:枯声

字数:89832

发表时间:2016-08-23 05: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8-02 17:06:46 +0800 CST

评论数:37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