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地缘看世界》之中央之国的形成

关于中山国的族源,有“鲜虞”、“白狄”之说。更为统一的说法是,这两个族名实则为一。我们可以这个族群演变列出的可能顺序是“白狄”部落——鲜虞部落联盟——中山国(包括其同族附庸国)。要“秦霸西戎”一节中,我们曾经说过,白狄部落的活动区域原来是在陕北高原。至于他们为什么横跨整个山西高原,迁移至河北平原,则都是拜秦、晋二国所赐。
在秦晋“崤之战”之后,秦国开始主要精力放在对渭河平原及西、北部高地进行整合的工作上。而生活在陕北高原上的白狄也开始承受来自渭河平原的压力。

按照秦人整合陇右、陇东高原的经验来看,这些边缘民族一般都逃脱不了先“羁縻”,后吞并的命运,不希望被融合的部众只能向更远的边缘地区迁移(如蒙古高原)。如果白狄仍然待在陕北高原的话,他们的下场并不会和义渠、绵诸这些戎人有什么不同。不过从地缘位置来看,白狄们要比他的邻居们要多个选择,即他们有机会越过黄河,东进山西高原。
在一般情况下,白狄们的这个选择并不能算高明。因为根正苗红的晋人消灭他们的欲望,决不比他们的近亲“秦人”要弱。从陕北高原进入山西高原,用一句俗话形容的话,就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不过历史还是给了白狄部落以机会,因为当秦人向他们不断挥舞大棒的时候,晋人却向他们伸出了胡萝卜。经魏绛提议,晋惠公开始实施的“和戎”政策,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山西高原,暂时出现了一片祥和之色。因此白狄部落决定东迁,在山西高原之中寻找到新的土地。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6:00 +0800 CST  
白狄部落东迁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50年,这时离“和戎”策的提出相距大约20年。也就是说,白狄花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来观察所谓“和戎”是否是一个圈套,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他们相信了晋人的诚意。事实上这一政策放在不太长的历史中来看,的确算的上是一个双赢的方案。尽管最终的结果是,晋人真正取得了战略优势。但如果没有和戎策,白狄们也无法在河北平原为他们的历史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狄们选择的渡河之处在历史上很有名,最为人所熟知的标签是“孟门”。孟门的位置正好在晋陕大峡谷的中点之上,是河西陕北高原与河东吕梁山脉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点。也是河西高地上的边缘民族,与河东戎狄们进行交流的必经之地。

孟门在后来的历史中长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你对中国革命史感兴趣的话。你会发现,同样选择以陕北高原为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在东进之时,所选择的通道和2000多年前的白狄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1 10:57:00 +0800 CST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2 19:52:00 +0800 CST  
昨天说到,孟门是沟通陕北高原与山西高原的枢纽。这个枢纽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的重要的作用,现在的307国道也正是从这一带跨越黄河的,只不过1969年建筑黄河大桥的时候,选在位置偏南的柳林镇上了,因此1971所归划建立的县级单位也就叫作柳林县了(历史上则是孟门辖柳林)。其实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渡口的具体位置并不一定总是固定在一个点的,在一段水流平缓的河面上,渡河的地点会有小范围的波动的。在明清乃至民国时代,孟门北部的“碛口”成为的新的水陆码头,并成为了晋陕大峡谷的新地标。
无论孟门镇、碛口镇、柳林镇谁成为了晋陕大峡谷的枢纽中心,它们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以同一个地理单元的面目示人的。孟门一带的战略意义并不止于是连接陕北高原的交通要塞,更在它上游的那些地区(比如河套、西套地区),如果希望与山西高原北部乃至华北平原中部进行沟通的话,在它们沿黄河行进至此时,就可以登陆,并穿越吕梁山脉进入太原盆地了。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2 19:52:00 +0800 CST  
现在我们把视线转回到白狄身上。白狄们渡过黄河之后,径直向东走就可以到达太原盆地了。如果说临汾——运城盆地之所以成为晋国的核心地区,是因为它们都与黄河相邻(黄河不仅成为连接这两个盆地的杻带,更让它们与河西地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么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的关系则是靠汾水来维系的。汾河下游的晋人,很自然的会优先考虑,沿着汾河上溯至太原盆地。,也就是说太原盆地处在晋人向北渗透的第一线,假如白狄也一定临汾水而居的话,那么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汾水上游的那些山地中寻找机会了。
最终迁移中的白狄并没有抱死在汾水这一棵树上,因为他们只要目光稍稍向东北方向偏移一点,就会发现更好的去处。在那里有一个虽然与太原盆地紧密相连,却又不属于汾水流域的新盆地在向他们招手,它就是——忻定盆地。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2 19:53:00 +0800 CST  
忻定盆地的名称来源于忻州和定襄,用一个地理单元中较大的城市来为之命名,是一个惯例。不过这些后世的行政单位并不是我们现在分析的重点,名字嘛,只是一个符号,大家能够记住就行了。
我们常说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也就上汾水),这话大体上是没错的。就象老师们一直告诉我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虽然我这个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同学一直到成人之后,才有幸喝过几口黄河水,但却并不能就此否认黄河在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不过对于生活在忻定盆地的人来说,滹沱河更应该享受这个称号。
滹沱河与汾河的分水岭,或者说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的切割线,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山脉——系舟山。系舟山实际上是南北向的太行山脉的一条小支脉,只不过它的名气不大,很多人并不知晓。不过如果你再往北走的话,会看到两条非常著名的山脉:恒山和五台山。古人在为山命名时,基本是命名某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山峰。而视野更为开阔的今人,往往将之扩展为整个山脉的名称。恒山和五台山也是这种情况,如果你想寻找令狐冲做掌门的地方,或者看看韦小宝出家的清凉寺,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而现在我们所要说的是以这两处名山而命名的整条山脉。和系舟山一样,恒山山脉和五台山脉都是太行山的支脉。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太行山脉象是一棵大树,除了主干以外,总是不时的向旁边伸展出一些旁支。恒山、五台山、系舟山甚至中条山,都是这棵大树的一部分。不过这棵大树比较偏心,基本只是向山西高原开枝散叶,而对于东面的华北平原,则只是零散的过渡些丘陵罢了。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2 19:55:00 +0800 CST  
当白狄迁移至忻定盆地时,理论上他们暂时可以避开晋人的锋芒,寻找到一片安身立命之地。只是晋人就算没有来,那些水草肥美的地方也不能算是无主之地,无论对于华夏族,还是其他民族来说,都并不会当然的接受外来者。对于白狄来说,如果他们还不能在忻定盆地找到新的土地的话,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向北跨越恒山山脉,进入大同盆地;二是向东跨越太行山脉,进入华北平原。由于恒山山脉直接连通了山西高原东西两侧的吕梁——太行山脉,因此进入大同盆地的道路,并不比跨越太行山脉的道路要通畅。

就华北平原和大同盆地的潜力来说,前者显然要高于后者。在白狄到来之前,山西高原之上的戎狄们就已经不断的跨越太行山脉,向华北平原渗透了。在一百多前前,他们甚至攻灭了周人在华北平原南部所部署的两个重要据点——卫国和邢国,逼迫他们在河济平原中重新立国。从那时时华北平原的大部就成为了边缘民族开拓新领地的乐土。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空间,让白狄也将目标锁定在华北平原之上。

无论是生存,还是迁移,河流往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忻定盆地的主要河流“滹沱河”,正是发源于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向西拉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从五台山与系周山之间穿越太行山脉,流入华北平原,并最终注入河水(古黄河)。如果按照常理分析,白狄以及之前的戎狄由忻定盆地进入华北平原的最佳路径,应当是顺滹沱河的水流方向东行,直接进入现在的石家庄地区(滹沱河也被石家庄人民视作母亲河)。只是白狄并没有选择这条看似正常的路线,而是选择了逆流而上,进入了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在那里稍作停留。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2 20:19:00 +0800 CST  
滹沱河在太行山脉(系舟山与五台山这间)中的河谷,在古典时期并没有成为连接忻定盆地与华北平原的路径。这主要是因为河谷本身的落差过大,宽度窄,水量大。在这种河岸边,即使能够开辟出道路,通行起来也是非常危险的。事实上尽管沿河流两岸开辟道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则可以借助河流之力,寻找到部分天然的道路;二则可以为旅人随时补充淡水。但有的时候,水量太大的河流,反而会带来危险,特别是在山脉中穿行的时候。滹沱河的情况并不是孤例,之前的渭河两岸也没有形成连接陇右高原与渭河平原的天然道路;而当黄河两岸的道路,到了陕地也算走到了头,只能从崤山中寻找合适的道路。当然,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这些古人视为畏途的河谷,大多也已经通行了铁路或高速公路了,毕竟它们有着距离上的优势。相信这些新的道路,会加速两端地理单元的融合,不过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现在的我们,还是需要正视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地缘差异的。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2 20:44:00 +0800 CST  
现在对于白狄来说,可以选择的道路是上溯至滹沱河的源头,然后在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中间寻找道路进入华北平原。相对而言,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之间的距离还是较宽的,只是在滹沱河的源头(源头在一个叫“孤山”的地方,现在有个孤山水库)东侧,有一道山梁,将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连接起来了。而这道山梁并非是忻定盆地的终点,在过了它之后,盆地仍然向东沿伸了一小段,方才遇到太行山的主脉。
即使我们不是军事家,也应当能够判断出,山梁之上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不会太宽,而依托这条山谷地形的道路,是可以构筑一道城关,并成为由华北平原进入忻定平原的最后一道屏障的。在白狄东迁之时,这里应当还没有筑关。不过在后世,这里的确成为了一个军事要塞,只不过使得这条连接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的山梁,一举成名的时间并非是在古典时期,而是在抗日战争初期。那场战役曾经被称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开山之作,正式名称叫作“平型关战役”,而那坐曾经的关隘也就是“平型关”了。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2 20:45:00 +0800 CST  
关于平型关战役的细节,我想就不用我说了。只能说从地理结构的角度看,这个伏击地点选得非常好。至于白狄在东迁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伏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白狄倒是在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之间滞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再进入华北平原的。这种停留是很正常的,因为穿越平型关所在的那道山梁之后,他们很快就要遇到太行山的主脉了。
白狄是通过什么道路穿越太行山脉的,在赵国与中山国的百年恩怨中我们会有详细的解读。因为这其中的所涉及的地理单元,和地缘力量,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平型关以东的那一小块盆地,是越过太行山分水岭之前,最后一块可以依托的,具有自给能力的土地了。因此在伟大的“赵武灵王”死后,他也将自己的陵墓建筑于此,以便让他的灵魂能够兼顾赵国在太行山两侧的国土。而这片土地在后世也被命名为“灵丘”(西汉时置灵丘县,现在也叫灵丘县)。至于这个盆地的地理名称,当然也就是“灵丘盆地”了。

白狄在东出太行山之后,选择了向南发展。当然,向北也是一种选择,不过在那里他们将会遇到燕人的阻击。燕人能够在华北平原的北部顽强的生存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由于长期与其他诸侯国隔绝,他们在战国以前的诸多细节,并不为人知。不过很快,他们也将完成自己的内部融合,并以一个强国的姿态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了。而白狄在南进之后,最终又回到了滹沱河流域,他们的政治中心,最终也建立在滹沱河下游。如果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那个视滹沱河为母亲河的石家庄地区,正是白狄活动的中心。只不过那时候,他们已经被华夏族称之为“鲜虞”了。而鲜虞部落联盟中最为强悍的一支,按照华夏族的组织方式,建立了“中山国”,并活跃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

由于鲜虞部族最初是从忻定平原迁移至华北平原的,因此他们最初也自然的控制了这条东出太行山的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向南扩张的中山国,在越过滹沱河下游之后,又控制了一条新的太行山通道。这两条通道的东端,即为现在的保定地区和石家庄地区,或者说中山国所控制的主要区域即为现在的保定——石家庄地区。至于这两条太行山通道的具体结构如何,我们在随后的战国篇中会有具体解读。下一节,我们将要回到三晋身上,去看一下三晋是如何瓜分晋国的土地的。到那时我们就会清楚,为了么一直对中山国如鲠在喉的是赵国了。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2 20:46:00 +0800 CST  
石家庄这个城市和郑州一样,都是因近代修筑铁路而兴起的中心城市。但如果深究历史,交通大动脉之所以选择从这个点经过,却也是有其地缘背景的。也就是说今人所修筑道路、兴建城市的地方,大体上与古人没有多大区别,或者说只是略有偏差。从石家庄的情况来看,在古典时期,这个战略要点是由石家庄市北面的“真定”城来代言的。这个“真定”也就是三国赵子龙的故乡,前段时间为了争夺这位名人,还闹过新闻。真定现在叫“正定”,当年为了避雍正的讳才改的名(雍正名“胤禛)。战国时,赵国征服中山国后即在此筑城,以控交通。当时叫“元氏”城,后来的历史中,又改名“恒山”郡、“常山”郡等(也是会了避皇帝的讳,这次是汉文帝刘恒。著名的“嫦娥”仙子也是这时改的名,原来叫“恒娥”的。真是万恶的旧社会啊)。

其实在赵国之前,中山国应该已经在此筑城了,只不过中山国的史料比较少(太史公没有立传),所以就湮没了。至于这个点有什么样的地缘价值,我们会在赵国东扩的时候解读的。如果从地缘背景来看,石家庄市当年要是真能叫“中山市”,倒也称到上是历史名城了。其实就是不叫中山市,而是把正定县城迁过来,升级为市,石家庄人民也会更有自豪感的,并且这种历史也决非牵强附会。旁的不说,把赵云作为城市名片,也能扩大其口碑。

另外说到恒山郡(常山郡),都是汉朝设立的。所以赵子龙才会自称“常山赵子龙”。不过常山也好,恒山也罢,都是得自真实的山名。不用怀疑,这个恒山就是五岳中的北岳。但却不是现在在恒山山脉北缘,靠近大同盆地的的“恒山”(原名“天峰岭”)。古恒山的位置是在五台山脉的东南部,也就是靠近华北平原,现在叫“大茂山”。恒山的位置变迁,是在明朝提出的,清顺治年间正式改祀的(公元1660看)。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非孤例,之前的南岳衡山之名就曾经在隋朝迁移过(从淮河流域,迁至湖南南部,吴楚部分分析过),究其地缘背景,都是因为疆域的稳定线已经向外扩张了, 原有为帝国核心区作地标的“五岳”也要与时俱进了。
古恒山的位置如果按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是处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的涞源——唐县——阜平三县交界处。等我们具体分析到赵国与中山国的地缘博弈时,就会发现,尽管我们不能说“中山”的得名,是来自于古恒山。但如果从地缘的角度来分析,古恒山在中山人的心目中,绝对有资格享有圣山的地位。其战略意义尤如后世的阴山之于匈奴,贺兰山之于西夏。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12 20:47:00 +0800 CST  
现在我们暂时离开中山国,回到“三家分晋”的话题上来。应当说,但凡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基本都知道“战国七雄”的概念。而这七个战国强国中,魏、赵、韩都是从晋国分裂而来的。如果你再对历史感兴趣的话,对于“晋国六卿”这个概念也应当不会陌生。因为在晋国最终被三大家族分裂之前,晋国的国政长时间是被六大家族所掌控的。而晋国之所以会形成六大家族的格局,始于那位老来称霸的“晋文公”,他所创立的“六卿”制,为日后晋国内部分裂的地缘格局埋下了隐患。
其实这也不能怪晋文公,六卿制度的设立,根本目的是为了分权。只不过晋国的地缘格局实在有些复杂,这些卿族世家最后独立出自己的一片空间也实属无奈。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21 20:47:00 +0800 CST  
“晋国六卿”一开始只是个政治概念,至于是谁任职这些高位,其实是不固定的。只不过华华夏族也好,中央之国也罢,实际都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而这些个家庭繁衍到一定时候,就形成了宠大的家族。而这些以血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亦希望他们所获得的利益,能够因由血缘的关系而传承下去。这种情况实际上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改观,我们经常能够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看到来自同一个家族的成员,共事于同一个政府部门的情况。并不能说这些人都是庸碌之辈,但他们能够获得比旁人更多、更重要的资源,那就是“机会”。
晋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在春秋晚期,晋国六卿的概念实际已经演变为“六大家族”了。这六大家族分别是: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而这六大家族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因晋文公所创的是“六卿”制度,就满足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之间同样存在的残酷的博弈。
事实上这种政治博弈,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记载政治斗争的历史,也是众多历史爱好者及影视剧编导们所热衷的题材,一般而言并不会成为此贴所感兴趣的话题。之所以在这里要提到晋国六卿的概念,是因为在周王朝没有完全覆灭之时,或者说中国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之前,“封建”制度仍然是政治主流。而相比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斗争,很容易连带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因为就象诸侯们从王室那里分封到土地一样,卿族大夫们也从各自的君主(或称“公室”)那里分封到土地。你在政治格局中的位置,直接影响你家族的生存空间。

对于晋国内部繁杂的政治斗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基本的脉络是六卿变四卿,即中行氏、范氏先被灭,然后是魏、赵、韩三家联手攻灭了智氏。关于春秋战国时代应该从什么时候分界,历来都有不同的说法。之前我们也分析过,正式的分法,应该从魏、赵、韩三国的诸侯地位,被王室承认那年算起(公元前403年),否则所谓的“战国七雄”无从谈起。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官方”的任命,并不总是和现实合拍的。在群雄并起的年代里,各政治力量往往都是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后,再去关注面子的问题。那些在春秋中称霸的诸侯们也只会真的形成称霸的局面后,才会去会盟诸侯,并谋求王室的承认。只有那位以“仁义”为上的宋襄公才会去尝试,在自己的实力尚未达到之时,便去走会盟的形式,希望大家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结果当然是自取其辱。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21 20:48:00 +0800 CST  
因此如果从现实的角度看,魏、赵、韩三家在联后攻灭智氏之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的局面就已经开始形成了。正如我们刚才所分析的那样,智氏和之前的中行氏、范氏一样,在失败之后失去的不仅仅是政治地位,更是土地。没有人会坐以待毙的,因此每一次政治斗争都是通过战争的形式来体现出来的,而结果则是地缘政治的重新洗牌。
到了公元前437年,晋国公室最后的土地也被三家瓜分干净了。只不过暂时谁也不愿意承担灭晋之祀的罪名,还为晋国的公室保留了“绛”都、“曲沃”两座城邑,并且反过来要奉三家为上。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三家分晋基本算是完成了。如果将这一年看成是战国时代的实际开启年,也算合理。

我曾经非常想还原出“晋国六卿”以及“三家分晋”之初的地缘格局,但后来发现,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在当时,国家的形式还是以点为主,即以控制城邑为主,点与点之间暂时还没有条件连成一片。而这些家族在晋国所受封的城邑,经历过上百年的积累过程,并不一定会限于某一个地理单元。也就是说,他们所控制的土地是犬牙交错。即使是在六卿演变成为三大家族后,这种情况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很难用一条国境线,准确的划出魏、赵、韩在国的地理分割线。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缘格局,显然是不符合地缘政治的基本规律的。如果没有稳定的,联成一片的国土,谁都不会感到真正的安全。因此三晋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就是在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这个磨合的过程,即有战争,也有和平的交换。根据自身在三家分晋之初,所占据的地缘位置,魏赵韩三家也或主动,或被动的确定了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或者说是将哪个地理单元,划归自己的势力范围。

鉴于三晋最后的土地已经远远超出了山西高原的范围。我们会分片解读,三晋是如何分别分割这些大的地理单元的。首先当然是晋国的大本营——山西高原,这也是明天分析的方向。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21 20:49:00 +0800 CST  
要想知道三晋是怎么瓜分晋国在河北平原的遗产的,那还得先了解一下晋国得到这些土地的背景。在晋文公称霸一节,我们其实对这个问题提过一下,即晋文公是通过帮周王室平定内乱,而获封了河内、阳樊的土地。这其中的河内指的是以朝歌(河南淇县)为中心的卫国故地,如果再往前算的话,就是商朝的核心地区,王畿所在。对于这片土地,我们在春秋卫国一节中已经多有描述,现在我们的目光,要放在“阳樊”身上了。因为如果要划分地理单元,所谓“阳樊”是属于另外一个地理单元了。而这个地理单元,就是我们今天要解读的晋之“南阳”地。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22 21:28:00 +0800 CST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魏、赵、韩三国是如何瓜分山西高原的晋国土地的吧。昨天我们说了,如果要想将三晋在分立之初所占据的城邑完整的标示出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我们却可以从三个国家的初都处,以及他们在战国后期所形成的地缘格局,看出他们的主要扩张方向。

正如所有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一样,适合耕种的平原地区,都是争夺的重点。因此在三家分晋之后,三个曾经的盟友都选择了自认为最有利自己发展的城邑作为都城。其中魏国的政治中心设在运城盆地的东部,与他们在中条山南部的初封地——魏地,隔中条山相望。在假途伐虢一节中我们已经说过,魏国的这块初封地,是因晋国吞并了一个叫“魏”的小国而得到的;而韩国的先祖得到他们的初封地,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这片因韩原大战而闻名的土地,之前也是属于一个叫“韩”的小国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是多么的怀旧,这些国名在转换为地名后,又被它的新主人重新变为国名。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22 21:29:00 +0800 CST  
韩国在独立之后的新都城,设立在临汾盆地的中部,叫作“平阳”,与位处临汾盆地西部的韩原遥呼应。如此看来,韩国似乎对临汾盆地情有独钟,而魏国则更应该在运城盆地拓展自己的空间。不过有一个问题是,临汾——运城两大盆地,虽然分割为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但实际上这两个地理单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一点在春秋晋国的章节中已经解读过了。也就是说,既然晋国最终将临汾——运城两盆地融为一体,并成为晋国的核心区,那么理论上存在的两个山头,实际上被合为一座天王山了(也就是“河东之地”)。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韩、魏两国势必有一家要被挤出河东之地。
纵观先秦的历史,并非所有的地缘矛盾都是不可调和的。就好象大家所熟知的“一山不能容二虎”这句俗语,其实还有一句少有人知的后话,叫作“除非一公和一母”。只可惜韩魏两国都是经历过晋国内部残酷的政治斗争,而生存下来的强者,并没有一方愿意象当年的“申戎”一样,仅仅满足于把持周王室的选后权,并以此为前提,甘为对方所驱使。

最终的结果是魏国获得了河东之地的控制权,而韩国则被迫将他们的政治中心迁往别处。如果晋国不是三分天下,而是由韩魏两国平分秋色的话,,那么韩国人很可能会向北占据太原盆地,并将晋北的忻定盆地、大同盆地作为扩张的方向。不过可惜的是,那三个盆地已经被赵国定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了。

赵国的先祖赵夙,与魏国的先祖毕万是同时受封的。时间都是在曲沃代翼之后,晋国大举吞并河东诸侯之时。将吞并的土地奖赏给有功之臣,是分封制的一种体现。赵人所得到的土地就是韩原附近,那里原来属于一个叫“耿”的小国。不过与魏赵两国有所不同的是,赵人并没以以“耿”作为自己的国号;更为重要的是,赵氏子孙并没有将临汾——运城两盆地所构成的河东之地,作为自己的扩张方向。而是选择做一个开拓者,将目光锁定在山西高原的北部。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22 21:30:00 +0800 CST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22 21:31:00 +0800 CST  
赵国的先祖赵夙,与魏国的先祖毕万是同时受封的。时间都是在曲沃代翼之后,晋国大举吞并河东诸侯之时。将吞并的土地奖赏给有功之臣,是分封制的一种体现。赵人所得到的土地就是韩原附近,那里原来属于一个叫“耿”的小国。不过与魏赵两国有所不同的是,赵人并没以以“耿”作为自己的国号;更为重要的是,赵氏子孙并没有将临汾——运城两盆地所构成的河东之地,作为自己的扩张方向。而是选择做一个开拓者,将目光锁定在山西高原的北部。

如果说韩国最终退出了河东之地是因为魏国的压力,那么赵国则是在六卿尚存之时,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扩张方向。那位真正为赵国独立奠定基础的赵简子,在公元497年之前所筑的晋阳城就在现在的太原一带,而筑此城的目的就是为了远离政治博弈的主战场:临汾——运城盆地。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晋阳邑的地理位置,就会发现晋阳在太原盆地的北端,或者说是处在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相接之处。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可以左右逢源,将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融合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22 21:36:00 +0800 CST  
赵氏的这个选择,无疑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而晋阳城在筑成后不久,也帮助赵氏族人经受了两次大的战役。一次是公元前497年,中行氏、范氏联手赵氏在邯郸的小宗(邯郸氏,又是一个想做大家长的“曲沃桓叔”),对晋阳城发起的进攻。这次战役的最终结果是赵氏联合了智、魏、韩三家,反过了灭掉了中行氏和范氏,而赵氏内部的大小宗之争,自然也平息了。这次战役除了让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少了两个竞争对手,也让赵国在今后的地缘整合中,将重点放在让自己在太行山两侧的土地连成一片(否则赵国孤悬于河北平原上的领地,就算不被人吞并,也很有可能再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
晋阳城所面临的第二次考验,和第一次如出一辙。这一次是智氏联合魏、韩两氏,欲灭赵氏。后来发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比较清楚了。赵国反过来策动魏、韩两氏共同灭了智氏,而晋国的政治洗牌也就此终结。接下来的事,就是魏、赵、韩三国,如何将瓜分而来的土地重新组合,以让三国的控制区能够最大限度的连成一片。

对于晋阳城的位置还需要说明一下,主要是百度百科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对于一些认定百度为权威的朋友,可能会有所误会。赵人所筑的晋阳城位置在现在太原市的西南。或者说现在太原市的主城区是在汾水的东侧,而赵人所筑古晋阳城在汾水的西侧(现在的太原市晋源区一带,著名的晋祠就在这一区域)。不过也有人认为晋阳是在现在的永济市一带,也就是运城盆地的西南部(如果你在百度百科中寻找答案,就会找到这样的结果),所依据的理由是秦国在与魏国的战争中,从魏国手中夺取了一个“晋阳”邑(公元前319年)。其实这是一个误会,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在古典时期,一名多地的现象很普遍。赵国初都的晋阳城的确是在太原西南部,否则秦人决不会迟到公元前246年才攻克晋阳。更为重要的是,赵人如果不将政治中心移至山西北部,他们在北方的扩张行动将无所支撑(政治中心总是要放在最需要集中人力物力的地方的)。


楼主 枯声  发布于 2016-09-22 21:41:00 +0800 CST  

楼主:枯声

字数:89832

发表时间:2016-08-23 05: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8-02 17:06:46 +0800 CST

评论数:37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