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经典沐心】—国学智慧沙龙

【经典沐心】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原文】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选自《论语》)
【译文】
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延展】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低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12 09:19:00 +0800 CST  
【经典沐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延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此道应合乎法定规范,合乎礼仪道德,合乎价值规律。做商人的最终归宿是做一名儒商,这也是商人的最高境界。只有成为一名儒商,才能做到富且贵。经商之道即是为人之道。经商理财,心态非常重要,急功近利,势必为蝇头小利而锱铢必较,即使能积聚财富,都很难有一个开阔的胸襟和眼界,就始终难以贵得起来,因为富只要有钱,但贵却是要人尊重,这是马思洛需求原理的另一个层次。中国儒家宣扬的很多思想可以让人寻求且富且贵的途径,它讲究“见义勇为”,讲究“见利思义”。讲究“和为贵”,讲究“和气生财”。这个“和”,不仅仅讲的是对顾客的态度,也讲的是对商道中人、同行同业。对顾客和气,这是天经地义;对同行也要和气,要的是儒商的大家风范,是“君子不同而和”,是一种境界,一种秩序,一种平衡,一种和谐,这就要心胸气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13 07:50:00 +0800 CST  
【经典沐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原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选自《礼记•学记》)
【译文】
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延展】
这句话本身是在探讨学习的法则。一个人,独自苦学再深,也难免偏颇狭隘,如果没有学友之间互相交流,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孤陋寡闻、见识闭塞。宏观来看,文化的发展、文明的前进,也是这样。每一种文明,都如同是人类文明版图上一个独立的学生,倘若行辟而坚、固执封闭,这种文明的发展就会越来越艰涩、这种文明的存在越来越脆弱。这就同理于生物物种的生存规律,太过纯粹而无交杂,就会走向纤弱、病态甚至灭亡。因此,对于文化来讲,交融性,就意味着生命力。比如中华文明虽然古老,但是从不古板,始终都呈现为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永葆互动、交流融合的态势。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14 09:25:00 +0800 CST  
【经典沐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原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选自《论语》)
【译文】
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延展】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墓碑上刻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人们如果能提早几十年开始反省,有一半人会成为了不起的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这一辈子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过失,过失面前,贵在自省,知过能改就好。不要到了年老时才想起来去反省,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的反省,每天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反省,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入的收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并且要及时、反复。疏忽怠惰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该及时反省的事情,导致自己继续犯错。
反省是纠正个人的偏差,从而让自己的路走的更踏实,反省也对别人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直接真切,但其广度、深度毕竟有限。要想获得更广博深刻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青年人如果能反省自己,还能反思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15 09:02:00 +0800 CST  
【经典沐心】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原文】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选自《礼记》)
【译文】
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

【延展】
厉归真是五代后梁时期的一名道士,他学习画虎经过几次失败后,下定决心要把老虎画像画活。于是,他带了许多干粮和绘画工具,到老虎经常出没的深山里,在树上搭了一个棚子,独自住在棚子里。
白天,他躺在棚子里睡觉。到日落西山老虎成群出现时,他就振作精神,仔细观察老虎在坐、卧、跑、跳捕捉小动物和发怒时候的种种形状和神态,用素描的笔法,迅速画在草稿纸上,画成了上百张草图。
回家后,他特地从猎人那里买回来一张完整的老虎皮,一有空闲就把老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院子里东蹦西跳,揣摩老虎的动态和神情,等有体会时,才集中精力画老虎。这样,他画出来的老虎不光外表很像,而且威武雄壮,栩栩如生。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16 09:22:00 +0800 CST  
【经典沐心】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原文】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
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别人对你忿恨的话就不会返回到你身上了。

【延展】
骂人的话出去,过不了多久,收回来的就是人家骂你。曾子说“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很有道理。你爱心出去了,因缘成熟人家的爱心就回到你身上;你的怒气出去了,时节成熟人家的拳头就挥回来了。所以有一句俗话叫,“打人就是打自己,骂人就是骂自己”。
“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很会论断别人的人,反而看自己的问题看不清楚。子贡口才最好,有一天子贡批评人。夫子说,子贡,你很贤德了吗?我改正自己的毛病时间都不够了,哪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论断别人的长短?夫子这些教诲、心境很值得我们学习,夫子没时间去乱批评人。夫子说他“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每天担心的是道德、道义有没有做到,生怕自己的缺点有没有改过来,这才是圣人用功的地方。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17 08:27:00 +0800 CST  
【经典沐心】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译文】
事物有根本有枝叶,办事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就能接近道(自然规律)了。

【延展】
“物有本末”,比如一棵树,本就是树根树干,末就是树枝树叶,本末代表一个事物的根本与末端、因与果、主与次。没有本,就没有末,本是因,末是果。要想树大而茂盛,必须要从培养树根树干着手。
“事有终始”,一件事有开始和结果,开始一般从动机开始,再配合其他内外主辅因素,形成了结果。动机加上其他关联因素,决定了结果怎样。所以,你希望有好的结果,就要在动机和关联因素上尽心尽力,才可能有好结果。
“知所先后,则近道已”,宇宙万有、人生万事,各有其本末终始,不管做什么,都要看清事情的本质。从根本上着手,建立好的开始,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看清各种因素变化,尽心尽力做好你能做的,这才算是靠近做人之道、处事之道、修养之道了。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18 14:22:00 +0800 CST  
【原文】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选自《商君书》)
【译文】
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延展】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鸟巢被风从树上吹掉在地,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当他托着鸟巢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小男孩为此伤心了很久。但从此他也记住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决不可优柔寡断。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在人生中,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会失去更多成功的机遇。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19 09:12:00 +0800 CST  
【原文】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选自《晏子春秋》)
【译文】
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延展】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说,去做才有可能成功,不做就永远成功不了;走路未必能走到目的地,但不走就永远到不了。尝试了,不一定百分之百成功,但不尝试,则百分之百不会成功。因此,做与不做是不一样的,要付出行动而不是空谈。做与不做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事在人为,坚持不懈是成功的重要前提。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20 10:25:00 +0800 CST  
【原文】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选自《增广贤文》 )
【译文】
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延展】
在人的一生中,只要你拥有了“爱”,不管是“给予”还是“接受”,都是一种心灵的享受。人要有博爱之心,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热爱世间的万物。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上,真正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就是人心中蕴藏着的爱了。
有个大官的的女儿,不论是财富、地位、能力、权力,还是美丽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但她整天总是郁郁寡欢的样子,连个可以谈心的朋友都没有,于是她就去寺院请教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具有魅力,以赢得别人的喜欢。
禅师告诉她道:“如果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一定会成为有魅力的人。”这个大官的女儿听完后非常开心,虔诚地问道:“那禅话怎么讲呢?”禅师道:“禅话,就是说喜欢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而不是说处处显示自己优越的话。”
大官的女儿又接着问道:“那禅音又要怎么听呢?”禅师答道:“禅音就是化一切声音为微妙的声音,把辱骂的声音化为慈悲的声音,把毁谤的声音化为帮助的声音,把不屑的声音化为尊重的声音,把娇纵的声音化为体贴的声音;同时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大官的女儿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禅师回答道:“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大官的女儿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呢?” 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说到底要有一颗善良慈悲的心。” 大官的女儿听后,从此不再守着美貌、财富、权力等不放,而是广泛布施,用一颗爱心把财富分与贫苦的人,用权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结果,她真的变得非常快乐。
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是无价之宝,它不在于你是否拥有美貌、是否拥有财富、是否拥有权力,而在于你心灵的仁慈、智慧的丰硕和广阔的胸怀。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21 11:21:00 +0800 CST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富裕与贵显,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一个君子不会接受的。贫穷和下贱,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抛弃它,一个君子也不会干的。”
【延展】
春秋末年,越国高级谋士范蠡,辅助国王勾践卧薪尝胆,灭亡了吴国。功成名就之后,范蠡没有做官,而是来到陶地经商发财,被称为陶朱公。陶朱公经商,与众不同。陶地人都是雨天造船,旱时造车。因为雨季舟船好卖,旱季车辆好销。但陶朱公却相反,是雨天造车,旱时造船,众人都讥笑他不懂市场。但雨季一过,人们出行立即需要车辆,厂家急忙停止造船,转而造车。可是陶朱公已经在雨季时造了许多车辆,立即投入销售,大赚特赚。同样,别人都在旱季造车子,现造现卖,只有陶朱公在旱时造船。而雨季到来,大家正忙着备料造船时,陶朱公这边已有大量现成舟船出售。于是买家金钱,全落入陶朱公囊中。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抢先一着,陶朱公迅速暴富。陶朱公赚了这么多的钱,用不完。于是,他扶贫帮困,办慈善事业。由于他经营模式总能创新,尽管他多次散尽家财,可是不久就会再次暴富。陶朱公说,因善于经营而成富翁,又能驾驭财富,就是最上等的人生。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22 07:46:00 +0800 CST  
【原文】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选自《论语》)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延展】
有一则阿拉伯的传说: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旅途中他们为了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其中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人觉得深受屈辱,一个人走到帐篷外,一言不语地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一片绿洲,停下来饮水和洗澡。在河边,那个被打了一巴掌的人差点被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 被救起之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下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他的朋友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他笑着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磨灭它。”
真正的朋友的伤害也许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的真心帮助,你将会发现这世上真心的朋友不断多起来。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23 09:12:00 +0800 CST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译文】
事物有根本有枝叶,办事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就能接近道(自然规律)了。

【延展】
“物有本末”,比如一棵树,本就是树根树干,末就是树枝树叶,本末代表一个事物的根本与末端、因与果、主与次。没有本,就没有末,本是因,末是果。要想树大而茂盛,必须要从培养树根树干着手。
“事有终始”,一件事有开始和结果,开始一般从动机开始,再配合其他内外主辅因素,形成了结果。动机加上其他关联因素,决定了结果怎样。所以,你希望有好的结果,就要在动机和关联因素上尽心尽力,才可能有好结果。
“知所先后,则近道已”,宇宙万有、人生万事,各有其本末终始,不管做什么,都要看清事情的本质。从根本上着手,建立好的开始,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看清各种因素变化,尽心尽力做好你能做的,这才算是靠近做人之道、处事之道、修养之道了。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24 10:18:00 +0800 CST  
【原文】

附耳之语,流闻千里。言者祸也,舌者机也。出言不当,驷马不追。(春秋·辛妍《文子·微明》)

【译文】

附耳所说的隐秘之语,也会流传到千里之外。言语就是祸患,口舌就是关键,如果说话不恰当,那么即使驾驶四匹马驾的车,也无法追回。
【延展】

汉成帝时,大臣孔光为官谨慎。每天回家与家人闲话时,从不谈及朝中的政事。有一次,家人无意中问到朝臣议事的温室殿中种了什么树,他守口如瓶,没有透露。因为他明白,如果讲了温室树,那接下来就是温室事,拿朝廷政事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就会泄露国家机密,危及国家。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大姐,几十年如一日,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家从不言及政事,也成为“口不言温室树”的典范。英国巨星贝克汉姆在接拍广告前,都会聘请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团队,对相关产品进行严格的调查和检验。可以说,贝克汉姆“慎言”的表现既是对自己,更是对公众的负责。 “慎言”是思而后言,“言”的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真知灼见。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负责任地言,讲道德地言,多言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有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25 11:38:00 +0800 CST  
【原文】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选自《六祖坛经》)

【译文】

外在任何事相永远都不会干扰自己就叫‘禅’,内心永远平和不纷乱就是‘定’。如果执著于外在事相,内心就会纷乱;如果能远离外在事相,内心就不纷乱,人的本性自然也就清净和安定了。只是因为执著于外在境界,内在的思想境界就跟着乱了,如果对外在一切境界都能心不纷乱,那就是真正的入了‘定’了。

【延展】

世界就是那个样子,但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却不一样,因为每个人都会用自己过滤镜来看这个世界,而且我们还会把自己看到的加以演绎,这就是着相。只有当我们放下所有的演绎,放下一切头脑的见解,只是纯粹地观照的时候,才会看到世界的真相。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才不会被带走。真正能做到离相了,一定能得定。所以《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见到如来就是明心见性开悟了。当然,真正做到离相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的习气很重,我执很深,所以需要随时保持觉察,当我们能觉知到自己正在对世界进行加工,就能慢慢放下。因此,修行的时候,“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很重要的基本功夫。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26 08:31:00 +0800 CST  
【原文】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译文】

奢侈的人富裕而不满足,节俭的人贫穷却有余裕,奢侈的人心中常常感到贫穷,节俭的人心中常常感到富足。
【延展】

弘一大师认为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使他觉得不好。破旧的手巾也好,咸苦的蔬菜也好,跑一整天的路也好,住在小茅屋也好,世界上什么都有味,什么对他都了不得。他少欲知足,别人认为他如此贫穷,简直是在受苦,但他却觉得一切都很好。有一次,夏尊看到弘一大师那种吃萝卜咸菜的愉快情景,颇有所悟,夏先生说:“萝卜咸菜的真滋味,大概要像弘一大师这样的人,才能如实地品尝到。” 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在坟墓间修行也觉得泰然自得;我国古代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前例都说明贫富不能以有没有钱来衡量。人可以穷,但是内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的是你肯不肯去开采它?你如果肯开采心里的能源,你才是真正的富有。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27 08:58:00 +0800 CST  
【原文】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实行仁,就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发射而没有射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行了。
【延展】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关内地区发生旱灾与饥荒,有很多百姓卖掉子女来换取衣服和食物,唐太宗不仅下令开仓济民,而且将皇家仓库中的金银丝绸拿出来,替灾民赎回小孩,还给他们的父母。他在诏书中说:“如果能让年成丰收,天下平安,即使把灾祸移到我的身上也甘心情愿。”不久天降大雨,缓解了旱情,百姓都很高兴。
唐太宗深深相信,日月的反常现象、星相的变化是上天对人们的一些启示。天灾人祸的发生是上天对君主的谴责,君主需要检讨自己的过错,并且诚心改过,否则国家就会面临灭亡的危险。祥瑞之事的出现则是上天对君主的嘉奖,福佑人民,国运昌盛。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28 11:07:00 +0800 CST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延展】
一方面相信人心是向善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善的敬仰与认同。因此有德者的行为会得到旁人的赞赏,越来越多的有德者聚集在他的周围,有德者会拥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受有德者的影响品行提高,最终在这些有德者旗帜的引领下越来愈多的人成为有德者,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上升,有德者的队伍逐渐壮大,最终能达到有德者四处为邻的境界。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29 08:33:00 +0800 CST  
『清晨经典沐心』
【原文】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译文】
凡是行为有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都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归向他。

【延展】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王,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还很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大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每天只知道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政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却不闻不问,使得齐国越来越弱。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大家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声鸣叫,只是毫无目的地蜷俯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于是,他沉思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地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政治军事。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临国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30 08:06:00 +0800 CST  
【原文】
不迁怒,不贰过。(选自《论语》)
【译文】
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延展】
孔子在这里论述的是颜回的好学,认为举世无人可以和他相比。颜回被孔子认为能够继承自己学问道德的人,原因在于颜回的好学,具体表现就是“不迁怒,不贰过”。
迁怒与贰过是人的情绪状态。迁怒,就是乱发脾气,每个人都是难免的。迁怒对于个人来说虽然是个小事,但对于品德的修养却关系重大。能够做到“不迁怒”,就成为道德完善的一个外在标志。有的人由于乱发脾气,轻则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重则导致做事失败。历史上有些人做了历史的大罪人,就是由于迁怒。
贰过,就是犯同样的错误,第一次错了,第二次又犯了。道理人人都容易懂,但就是难以坚持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就应该不断自我反省,检查自己的情绪,修正自己的错误。孔子说只有颜回才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所以对他褒奖甚高,再三赞叹。颜回死后,后来曾参成为孔子学说的传人,也是和他能够“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修养有关。

楼主 左清词  发布于 2015-12-31 09:39:00 +0800 CST  

楼主:左清词

字数:148396

发表时间:2015-12-12 17: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28 10:45:26 +0800 CST

评论数:34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