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再读春秋之四:晋霸文公的稳定强劲

陷害太子
骊姬终于成功启动了第二步阴谋,找到突破口了。既然献公的意愿也想到了杀,同意杀,接下来就是帮他找个理由。
如果你确定了需要这样的结果,那“有没有理由”就很重要,但是“什么理由”就不重要了。
不是因为申生哪里做的不对而被杀!而是因为你要杀申生,所以申生就很容易哪儿做不对,或者到处都不对。
因果关系是根据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出的逻辑判断,但最根本还是看你的需要,心里的潜在暗示。
做了这么多的铺垫后,骊姬的理由就很好找。
说来就来,骊姬把世子申生从曲沃召回绛都,说是要消除世子对自己的误会。但是是什么误会呢?消除了没有?都没有结果,结果只有骊姬向献公汇报了一个惊天逆案。案情是世子在和自己见面宴会上调戏自己。
献公很不满意这样理由,从来没有听说我儿子还有好色这一特点啊!说我调戏你,调戏别人还有可能。
骊姬说,他说他爷爷去世的时候,留下了齐姜给自己的父亲(也就是献公你),现在他父亲也应该留下我来给他。
咋的?这种事也有遗传的?
献公说,这也太扯了吧,他母亲的事是我的羞羞之事,可不也正是他生母的羞羞之事?
哪有自取其辱?
骊姬说她可以提供证据!
什么证据?案情回放?不,是再造案情。
骊姬叫献公第二天躲都楼台上,要现场证明给他看,什么叫调戏。
她预先把头发涂上蜜,然后叫申生一起去花园散步。
本来说好的是为了聊聊天,消除所谓的误会。现在这误会却越来越多了,是旧的妲己式误会(政治),还是新的调戏式误会(感情)就说不清楚了。不过骊姬说昨天刚刚吃饭的时候被申生调戏了,今天又能主动约会申生,也实在不容易,毫不怯场。
就是观众容易搞混了,你俩到底是谁在调戏谁?到底谁是西门大官人?骊姬你这不是主动勾引吗?
但这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唯一的观众,或者说是重点的观众就是晋献公,他没有这么想就可以了。
舍不得老婆套不住色狼啊!父亲为了证明儿子是色狼,拿出自己小老婆来测试,也是蛮拼的。
正常情况下,骊姬作为母亲走在前面,申生作为儿子走在后面。带路的骊姬就故意走到花花草草的地方。没多久,她头发的蜜香味就招来蜂蝶。骊姬转身对申生说,儿子啊,你上来帮忙驱打一下。没有心机的申生深信全世界都是好人,蜜蜂咬人肯定会肿,就上去挥舞起来。但这个时候,暗中观察的献公认为他看见了调戏。
献公很吃惊,**,后妈也是妈啊!你学我什么不好?学这个。
没想到我儿子现在变成这样,调戏人居然随时随地,而且完全在别人的预料之中。曲沃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只是我们现在很难相信这种故事的合理性,因为在献公可见的视野范围里,连续画面明显有前因后果、人物表情等都不可能被随意断章取义,但是故事就是这样。故事说,此时的献公愿意相信这样的故事。于是,偷窥的晋献公就变成了生气的晋献公。
因为他,老了,色令智昏。
效果不错,不要停。骊姬认为再发一次力,可以再补一刀。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0 00:18:00 +0800 CST  
骊姬又趁献公去打猎期间,托人告诉申生说,你老爸梦见你老妈,(亲生的那个不是我),你老妈说在那边吃不饱,你赶紧去扫墓祭拜。孝子申生赶紧就去祭拜了。按照当时的传统,祭拜用的胙肉(腊肉)要分给最亲的人吃。所以,申生就派人送了一块给老爸献公。骊姬代收了肉,再给肉注入鸩毒。6天后,献公打靶归来,准备吃这块曲沃快递送来的肉的时候,骊姬突然说要测试一下肉。(你以前吃饭前也经常测试肉吗?)这“突然”像是知道结果的“突然”。果然,测试的结果是狗吃狗死,小太监吃小太监死,骊姬马上给出一个预备好的奥斯卡级别的吃惊表情,“天哪,申生这么能这样,你狠我,我死就可以了,你这么能害你的爹爹?”
靠!这种舞台剧的剧情人物,刻画的这么死板,情节又脱节,角色之间毫无交集,各具独立,太假了,谁信啊?前次说太子调戏你,今天说太子恨你?这太子的喜好转变是不是转得太快了?
但献公信!此时的献公,骊姬随便给点阳光,他就灿烂给你看。
可怜那个小太监,他真的是为了骊姬的舞台艺术而献身。
两次了,又是调戏我老婆又想杀我。晋献公完全可以非常生气了,他说要把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公布天下,然后杀了这个儿子。
第二天,献公宣布开会。但是狐突没有去,因为他最近都请假;里克没有去,他说自己脚受伤了;丕郑父没有去,他说自己有其他事情出差了!其他人来是来了,但是听到了献公说要问罪申生的时候,都不敢也不好说什么!
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都在说,呵呵!
如果你只是一个家,那你杀自己的儿子,顶多也只是给别人一个惊吃,多一道唏嘘。如果你是一个国,你现在要杀的这个儿子是世子,那别人就不能光吃惊,还会因此而感到恐惧。因为这将变成一起政治事件,可能会给政局、朝局、国家带来不稳定。所以朝中谋国的大臣们就想有所行动。这股突破对君王忠心的力量来自对社稷的忠心。
老臣狐突就是这么认为。狐突的名字不是很有霸气,现在谐音糊涂还带着土气。不过人家本来是姓姬,也是唐叔虞的后代,只是岁月变迁沦落为狄族的一支。狐突此人,极为聪慧,对许多事情都有先见之明,他很早就看好曲沃能够战胜翼城,于是出仕曲沃武公,并顺利成为了晋武公的重臣。而且,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晋武公的儿子晋献公,并生了后来的晋文公重耳。换句话说,老爷子现在是晋献公的岳父。
按照周礼秩序,如果世子申生死了,那他的外孙也会有机会争夺世子之位。那现在迷途中的献公要杀申生对狐突应该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是,有着先见之明的老狐突不这么认为,因为要杀申生的背后主谋不是自己,而是骊姬。换句话说,这个局的下棋人不是自己,骊姬才是掌控局面的人。如果申生没有死,那么骊姬的注意力就会保持在申生身上,自己的外孙重耳就能相对安全。如果申生死了,那么作为名声在外的公子重耳就会成为骊姬下一步的主要目标。而此时的骊姬因为握着献公的枕头,所以对于这些公子的生死,有着手到擒来的便捷。自己现在在子嗣问题上根本不是她的对手。所以,申生不能死。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狐突是个周礼的践行者。因为晋国此次风波后,笑到最后的胜利者是重耳,同时重耳又满足了知识分子史学家的价值要求,所以重耳身边的人自然都是好人,都要美化。何况为了重耳,狐突不但让两个儿子去跟随流亡,还因此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所以狐突必须是好人,公忠体国的好人,那他出于忠心也要保护申生。
人好,品格好,能力高的狐突动作迅速,他第一时间通知申生,但并没有指点他如何应对这次危机。“你老爸要杀你”这个课题相当有难度,是晋国时事的难点也是重点,现在已经是考点了。
申生的老师杜原款说,这个“狗死太监死”的案例明显示是冤枉人的屎盆。你也别申生了,先申冤吧。
申生说,我去申冤又有什么好申?如果申不了,那不是罪加一等?如果申成功了,就要处罚骊姬,但我老爹没有骊姬就睡不着,吃不香,他活不了啊!
杜老师说,那我们就跑吧!
申生说,我背着杀父的罪名跑出去,人家看我就象鸱鸮(念吃消,意思是会吃别人家小鸟的坏鸟)一样。我出逃就等于彰显了我君王的罪名。儿子去宣传自己父亲的罪名不也会让诸侯耻笑吗?
杜师傅没辙了,心想你道理真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等死?
谁知道,申生说,我不等死,我自己死。于是,上吊自杀。
谁能想到,过程这么复杂,结局居然这么简单。我们拼命地学习了十几年,又是上课又是作业,又是考试又是补习,最后也只换来了大学一句话,“恭喜你,你被我校录取了”。
难道这还不是我们想要的?
其实也正是过程这么复杂,才能换来结局这么简单。要知道,骊姬他们为了这个简单的结局能顺利出现也是费尽了心机。这也是一种厚积薄发。有时候,“天道酬勤”这词对坏人也很适用。
老天:人品是归“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一章,这次我就负责“付出总有回报”。
去抓捕申生的军队就只好把杜原款带回去复命。骊姬以老师教导学生无方为由,劝诫献公杀了他!
杜原款:靠!都自杀了还无方?那要怎么样才叫有方?
申生死得这么干净利索,让骊姬的心情很愉悦,轻易就实现了人生一个小目标。
但是她的同伙“二五”告诉他,申生的威胁只是身份的威胁,重耳和夷吾才是实力的威胁。
“二五”是对的,狐突也不糊涂,高手都算的准,预料得也准。没了申生,危险就来到了重耳身上,而且还很快。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0 00:20:00 +0800 CST  
祸及重耳兄弟
优施就和骊姬商量,要把申生的谋杀案延伸一下,引火烧到重耳和夷武身上。既然说申生要杀自己父亲这事都可以成立,说明“荒唐”二字也可以成立,那就让“荒唐”走得更远一点吧。
有时候人做坏事,一旦第一次成功后,胆子就会变大,所以很少有犯罪分子会自我罢手,因为满目侥幸让他根本停不下来。出租车最贵的是起步价,现在已经起步了,那就多走一段吧!既然剑已经出鞘,那就继续砍吧!
从申生事件上看,献公已经完全属于老年痴呆,色令智昏到了二级残疾,所以这一次,骊姬连故事都懒得编。只是按照大家熟悉的套路继续打出感情牌。同样的场景、台词、剧情再表演一遍。也是半夜三更起来哭,然后直接和献公说,重耳夷吾是申生的同谋,听说他们现在在练兵,早晚要过来杀我,你要帮我查清楚一下啊!
献公想你老喜欢“听说”就算了,这回这个“听说”居然还是一种猜测性质的听说,太糊弄人吧?换句话,连听谁说都没有哪个谁。
谁知道,事情就是这么巧,这边重耳夷吾正好准备去绛都汇报戍边工作,路上听说“要谋杀老爸”的哥哥申生已经自杀了,吓得赶紧跑回去,这无疑是应和了骊姬的听说和献公的猜忌。
当然,这也可能是假情报,毕竟此时的骊姬没有什么不能做。
于是,献公下令勃鞮(念堤)去蒲城抓重耳,派贾华去屈城抓夷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狐突十分吃惊,对方是丧心病狂吗?出手如此迅速,这么快就把“鬼话”烧到了外孙身上。狐突赶紧叫两个儿子狐毛、狐偃去蒲城帮助重耳逃跑。这次,他终于说出了最后的理由:申生死了,按照顺序是重耳继承君王,你们兄弟快去辅佐他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但也不能得意,因为岸上一堆渔翁呢。
重耳不像申生,他的思想没有困惑,没有负担,常常自由奔放,就没有那么多父父子子的约束理由。见到了两位舅舅不是商量这么办,而是直接研究往哪里逃。但是这个逃跑的旅途攻略还研究出来,勃鞮就到了蒲城。
这是一个十分紧张的场面,请自行脑补画面以及背景音乐。
勃鞮是个超级敬业的小太监,接到命令后迅速赶到蒲城并追着重耳到后花园,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和重耳的拉扯只是拉到人家衣服并砍断了一节。
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勃鞮是个深得政治智慧的大艺术家?
大家先记住这个人,他除了名字不好念外,后面还有重要戏份,做事的方式也不好理解。
重耳一顿瞎跑,就到翟(念敌)国去了!翟国国君十分欢迎!没几天,一批追随重耳的大臣也赶来了!其中赵衰、狐偃、贾佗、先轸(念诊)、魏犨(念抽),被司马迁称作“五贤士”。
还有一个艺术成分极高的介子推,他割股奉君,把大腿肉割了煮汤给重耳喝(后面会再说到)。寒食节也是因他而设立。
这个赵衰(赵夙的孙子)一点都不衰,他的后代和魏犨(魏万的孙子)的后代成长为三分晋国的赵国和魏国。
这样看来,“二五”说的没错,重耳这么得臣心,对君王的威胁丝毫不比申生差。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另一边,夷吾在谋臣吕省、郤芮(念戏瑞)的帮助也下开始守城了!献公派来的贾华是个明白人,他慢吞吞地来到屈城,出工不出力,还使眼色、递消息给夷吾,说你赶紧跑吧!夷吾果然跑了,然后他又假装去追,自然追得满头大汗也没追着。
夷吾跑去梁国。跑吧,都跑吧!
奔跑吧,兄弟!人家父子之间的误会,帝王家的恩怨,我一个打工的群演怎么可以介入过深。这一点贾华和勃鞮应该有一样的认识,但是在表演功力上,勃鞮略胜一筹。他不像贾华把底直接说出来,而是希望用行动让重耳感受到他的良苦用心,所以演得很走心。
但是献公很生气,不管你们的动机何在,如此打折地执行我的命令,就是对我权威的最大蔑视。所以“去也匆匆,回也匆匆”的贾华马上面临被问罪。
此时丕郑父提醒献公说,先前你让夷武和重耳去守边疆的时候,不是买一送一给他们重新修筑了城池,所以他们现在有兵又有坚固的城池,不好攻打也是情有可原啊。
献公觉得有道理,就转问勃鞮,那你不是已经追到了吗?怎么只是砍了一段衣服。
勃鞮不解释,只表态,说,我现在带兵去翟国,把他捉回来。
于是,勃鞮继续开始他的表演,带着兵在翟国门口对视对峙了两个月。我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你怕了吧?我盯死你。
丕郑父又劝献公说,你和重耳是父子,父子不可能绝情到底。现在两位公子都出奔了,他们的逆行也已经公布于世了,但我们的士兵还在翟国那边打仗,翟国人本身也是很凶猛,我们没有多少打胜的把握,如果再这样对峙下去,只会空耗我们的军队,还让人耻笑。
献公觉得丕郑父说的有一定道理。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我把部队放在翟国门口,等于是在诸侯国面前晒朋友圈提醒我的家丑,那不止是外扬,还是外宣呢。献公就命令勃鞮撤回,别看了。你花两个月都没把重耳看出什么毛病来,却让诸侯们看出我有病。
政治圈有他规矩,很多事情只能做,不能明说,双方心理有数就可以。献公知道大臣们喜欢重耳,所以撤回勃鞮就是意味着不杀重耳了,免了重耳的罪,满足了大家的心理要求。那对应的你们也要满足一下我的要求。我的要求可能比较无理,但是操作很简单,那就是立了骊姬的儿子奚齐为世子。这样算是双方对等的条件,你们希望我不要杀重耳和夷武。好的,我借坡下驴同意你们,那你们也要同意我立奚齐为世子。
这也是交易。生意上的交易要大声宣传,还要签合同,政治上搞的交易要无声默行,大家拼的是内心的实力比对。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0 19:56:00 +0800 CST  
奚齐继位
奚齐当上了世子,此时的骊姬完全实现了她的理想,这似乎也是献公晚年的理想。这一年是献公在位的第26年,史上记载,献公也就在位26年。很明显,他要嗝屁了!
幸运的骊姬赶上了帝国最后一波最大的人事调整。但聪慧的骊姬也预感到自己和奚齐的威信不足,所以她不得不第三次启动半夜起来哭的办法。
半夜鸡不叫,人倒是经常叫。
骊姬说,我和奚齐都是得到了你献公的恩宠才有今天,(我们自己没有什么实力)而且因为奚齐立为世子违背了许多大臣的意愿(拉了仇恨),如你百年之后,万一哪天他们不服,要联合在外的公子们起来攻打我们,我们还能依靠谁?(你要负责到底)
言下之意,你能不能给我们安排一个依靠,然后再死!
献公说,我安排好了啊!是荀息,我已经任命他为奚齐的师父,太傅。
荀息名黯,字息,本氏原氏,应该叫原黯。在曲沃晋武公灭翼后,出任武公的大夫。后晋武公灭荀国后,以荀国旧地赏赐原黯为邑,原黯从此以荀为姓,史称荀息。此人足智多谋,前面提到假道灭虢的好戏是他一手策划的项目,也是他人生的最大亮点。
所以,晋献公将奚齐托付给荀息,没有看错人。
但是此后朝局的演变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毕竟一个把智力混到二级残疾的人还能出一个如此合理的决策,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没多久,一代枭雄晋献公诡诸便去世了。
连续多日涨停的晋国开始进入了盘整期。
晋献公是春秋时期一个伟大的君主,他的功业和他的糟粕一样突出。认识骊姬之前,他走了一条纯粹的政治路线,将曲沃的血性撒到了周边的国家,毫无节制地扩张了晋国。原本还会被周王朝,虢国这样国家欺负的晋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厉害的国家,为此后晋文公的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认识骊姬之后,他的生命开始走进了感情路线,你浓我浓的柔情使得曲沃人的血性渐渐演化成比虎还毒的狠心。不是他的智商没了,只是他的心变了,他犯了一个许多男人都会犯的错误。我们普通人犯了,可能也就扯淡你个人的一生,但是献公是晋国一代枭雄,他要扯淡的是晋国的国势和春秋的格局。
幸运的是晋献公前半生积攒的能量足够他后半生荒唐的消费。地主家的家底厚,禁得起折腾。折腾导致晋国内乱,使得正在强劲崛起的晋国刹车了,减速了,给了其他诸侯国喘气的空间和崛起的机会,最终让几个牛人(国)的实力相当,谁也不好吃掉谁,逐步形成了春秋混战的格局,也才有了后世那么多精彩的春秋故事。
如果没有这一遭,按照晋国君臣的牛逼指数,春秋就要提前进入战国,而且那样的战国就没有什么七雄,可能就只有四雄,或者三国演义。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虽然我们念的历史其实也是一种如果,但他现在变成了大家都认定的事,那就成了事实。其他的如果就变成了历史的佐料,协助历史丰来富文学,吸引文学来精彩历史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1 22:17:00 +0800 CST  
第三十三、晋惠公继位
权威跳空
晋献公雄才大略、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把晋国搞成了诸侯国的领头羊。从个人理想的角度来说,开疆辟土,建功立业的功勋几乎让他获得了周王朝的“本届最佳诸侯”之称(如果有评的话),这是事业理想的实现。但在位置传承上,废世子,杀世子,逐公子等等,为了奚齐继位可谓煞费苦心,这是[url]http://爱情[/url]理想的努力。至于能不能实现,估计他自己也没有信心。
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毕竟,位置可以完全传递,但威信不能完全传递。权力只是威信的一个来源。
【发展与稳定】作为一个诸侯王,如果你只是按部就班,得过且过,那你的国家就算没什么明显的发展,至少也会很稳定。因为此时国家的体系中,权力就是威望(信),君王有最高的权力就带来最高的威望。君王想做什么事,就算有人反对,但因为反对的力量低微,缺乏高威信的人做领头,所以对君王也构不成威胁。如果君王说要立什么人为世子,估计十拿九稳,你的国事更像家事。按照数字换算来举例,此时国王的威力指数是35,其他人最高也不过是5。差距太大,构不成威胁。
如果你开始经营发展自己的国家,不断对内改革,打击旧实力,建立新制度,对外不断战争,吞并小国。那么持续的国事就会有人持续的建功立业。此时,你的威望值可能达到75,但也有功臣的威望值达到了60。差距在缩小,仍旧威胁不了你的地位,但你的子孙呢?你子孙继承你的国王权力威信值可能还是35+而已啊!
这就是功高盖主,所以许多朝代的高祖晚年都要杀功臣【57】
这也是此时晋国所面临的问题。
晋献公在内治外攻之中建立了极高的个人威望,同时,他的手下们也出现了许多功臣。比如自己的儿子申生,威望值就可能到达60。所以,献公自己有足够的威信来更换太子,但是他自己也知道,奚齐和骊姬的威力威望值加起来也没多少,除了制度给他们外,再没有额外的补充,根本抵不过那些大臣,更不要说去比较太子申生了。那申生可以死,公子们可以死,但大臣们却不能一个个都杀死啊!
简单说,奚齐和骊姬压不住晋献公留下的朝局。
这也是献公自己造成,是他让自己的手下由羊变成狼,狼变成虎,现在自己这个牢门要拆了,新的牢门还不够高,虎和狼就关不住了。
晋献公启用自己最后一次威望,化作春泥更护花。他利用自己的威望牵制了当时朝中最重要的大臣荀息。荀息也确实在老晋公面前(受到威力的压制,产生忠心的传递)表态将无条件支持奚齐。
在献公眼里,荀息是当时最重要的朝臣,最大的老虎。没错,但问题是此时的老虎不止一只。献公是个好猎人,也想着好计谋,他想牵制住一只最大的老虎,然后再有这只大老虎去牵制别的老虎。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老虎们之间的差距没有王与臣之间的差距那么大。荀息只是大只一点,镇不住别的老虎。
不管献公能不能看到这一点,他已经无能为力了,尽力了。
我也不能一个个托孤下去啊!
这一点,里克比他有更深的体会。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1 22:22:00 +0800 CST  
里克的野性
里克就是另一个大老虎,是晋国公认的猛人。但要比心智智谋,他也就是上等但不是顶级水平,比不过会“假道灭虢”的荀息。所以他一直都比较尊敬荀息。
因为,人家的特长不是文科,而是理工科。里克,理科没毛病。
他的得分点在军事。
里克姓赢,是晋献公时代的第一猛将,他参加了诸如西伐骊戎、北征皋落狄、灭霍、灭魏、灭耿、灭虞、灭虢等所有重大战役。他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荣光)与献公的文韬武略有很大关系,是献公的信任和使用成就了他,所以他的内心十分威服晋献公。同时,当时的世子申生也多半参与了这些仗,算起来,里克一定也很敬服当时的储君兼战友,申生。
事实上,里克对申生的支持确实是毫不掩饰。
当年,晋献公准备派申生去曲沃的时候,作为勾股之臣的里克直接向献公提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世子(太子)应该是负责祭祀宗庙、社稷和照顾国君早晚起居饮食的人,因此称为“冢子”(现在叫犬子)。如果国君因事外出,太子就应该守护国都,如果又有合适的大臣留守,那就应该随从国君出征。随父出征叫“抚军”,留守国都叫“监国”,这些都是培养和对待世子的优良传统。至于率军作战、出谋决策、发号军令等都是国君与正卿去策划的事,不该由太子来担当。太子擅自发号施令,就是不孝(你老爸还没死呢,政令就不能二出),所以国君的嫡子(太子)只能坐朝,不可以单独外出征战。君侯还是不要派太子出征为好,更不要去曲沃独立为政。
里克这话说的比读书人还好听,文科也不错啊!表面上道理一套一套,实际上是担心申生离开了政治中心。
但晋献公没有理会他的意思,你的意思可以有,我的意思也可以有,如果我按照你的意思意思了,那我的意思就没意思了。既然你说的是对待太子的事,我就顺着你的意思说,关于你对太子的理论我都赞同,不过我有这么多儿子,我还没说一定要申生做太子啊!
里克讨了没趣,他知道此时的献公是在做奚齐的文章。
一颗不服的种子就这样种下了。
这不是一颗一般的种子。因为常年征仗,里克已在军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所以一旦发芽就可能是炸弹。军队里重要的关键岗位几乎都是他的手下。书上记载“七舆大夫,半出其门”。“七舆”开始是指七个重要的兵车将领,后来就是军队的一种官职名称。
所以,晋国此时的朝局危机四伏。
献公无意埋下的地雷,无奈埋下的危机。他想消除,他认为荀息可以镇得住,扫得了雷,顶的住危机。为此,献公还给荀息打了补丁,上了外挂,任命他为相国。
荀息也表示自己一定要试试,试到底,不成功就成仁。
里克:你真的要试试吗?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2 21:14:00 +0800 CST  
里克杀奚齐
献公去世后,荀息以相国(首辅)身份,立奚齐为君。
大夫丕郑父也是一个有政治理想、有抱负的高级领导,可以代表一股政治力量,一种政治声音。他与里克两人一起找到荀息说,奚齐是奴隶生的儿子(骊姬是骊戎献给晋国的贡品),没有威信。现在三位公子的支持者还在朝廷各处,如果他们不服,就可能与外逃的公子们里应外合,然后再借助秦国的帮助回来争位,到时候晋国就麻烦了。不如立长公子重耳为君吧!
荀息说,我不!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我答应先君,立了奚齐,现在奚齐就是我的君王!
里克说,如果有人不服起来造反呢?
荀息说,我会尽力辅佐奚齐,如果我力不从心,我就拼死!
里克:那就懒得和你说了!
荀息:你不说我就不知道你想干什么?
荀息了解里克,也知道里克兵权在握,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所以,心中关于如何制约里克的算盘应该早是盘算起来了,等到忙过了献公的丧事再慢慢说。
但是里克可没说要和你一起等什么丧事期。一个月后,里克安排了两个刺客假装成侍卫,混进了献公丧事现场,杀了奚齐,顺便也杀了正在一旁发呆的优施,再好的演员没有剧本也不行。
在一个驰骋沙场的老将军(里克)面前,这两个对手还不够他打个喷嚏!优施这种演艺圈的大腕,唱歌卖萌还可以,要来真的那哪行?所以智慧和眼力根本没能反应过来,瞬间就去追随晋献公了。
荀息大哭,蓝瘦,香菇,要去拼死了!准备撞柱子。刚刚信誓旦旦的理想还没有消失,这会儿誓言就变成了死言。
还是骊姬理智,她立即收拾起丧子之痛,急忙拉住荀息。告诉他,不要急啊!奚齐死了,还有卓子(骊姬妹妹的儿子)。
如果真有这样镇定的话,那骊姬应是天生的政治家。可惜历史事实证明她不是,因为一个政治家除了要坚持理想,心里镇定,沉着冷静,心狠手辣外,更重要是政治嗅觉,觉悟能力。
很明显,骊姬没有这样的政治智慧,否则就不该产生对晋国局势如此不明白的判断,想仅凭着晋献公一张牌就要拿下晋国一副牌。
许多时候,我们以卵击石的勇气都是来自贪欲和无知。
于是,骊姬妹妹生的儿子卓子上台,9岁。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2 21:17:00 +0800 CST  
屠岸夷的关键性
骊姬一党的梁五、东关五知道杀奚齐这事,背后肯定是你里克所为。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决定杀掉里克,先发制人。
荀息也知道,但他装作不知道,只按照保卫失职为理由,杀了几个侍卫,就把此次弑君事件草草了结。这个老谋深算的辅政大臣知道自己现在的武装实力还远不是里克的对手,局势也还没到摊牌的时候,所能做的事就是小心再小心一点,免得卓子也被刺杀掉。等到过些日子,慢慢剪除里克的羽翼,壮大自己的实力,或者还可以等待机会借用秦国等外力的帮助。
这套策略简称,慢慢来。如果你现在就和他撕破脸,那双方就必须由暗转明,不得不直接刀兵相见。但自己手下那几杆木棍一样的守卫士兵,哪里是里克的对手啊!他是武官,你是文官,所以最好是找机会一起文斗。
这还是前面说过,所谓的算盘。
可是,“二五”不这么认为。猪一样的队友要是不出来帮几个倒忙就对不住自己的角色扮演。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反扑理论,擒贼只擒王,和他兵多少有什么关系,也来个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这就是刺客,刺杀。
按说这个办法一样完全可行,毕竟奚齐作为一个国君都能被刺死,说明刺杀还是靠谱。可是,许多事情不是别人行,你也行。你只看到几张浮出水面的明牌,他可没有告诉你还有多少暗地的外挂在背后起着作用。其实,双方的力量对比首先是人脉厚度的对比。人家要杀你,就算100人知道了,你也是101个,你们要想去杀别人,只要第3个人知道了,他就知道了。而刺客的刺杀行动能不能成功主要靠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最重要的环节是你能不能守得住消息。
代表智慧一族的荀息知道,实力的差距源于军事但是绝对不只是军事,威力会渗透到朝廷的每个角落。
代表迂腐一派的“二五”认为,我们家杀鸡就是这样杀,哪有那么多顾忌。只要有足够勇气再加上一点运气,找到合格的刺客就可以。
什么是合格?首先要力气大。
东关五想到了自己的门客屠岸夷(眼熟吧?对,他就是赵氏孤儿里面屠岸贾的爷爷)出来负责此事。但东关五对刺客的认识好像也只是停留在“力气大”这个层面。对于刺客的人品和平时的来往起居居然都不清楚。难道刺客的道德是零门槛吗?
如果一件事情90%要靠运气的话,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祈祷。
屠岸夷和大夫骓遄(念追船)是好朋友。所以,屠岸夷在接到任务后,就与好朋友商量。而好友骓遄一直都认为正是骊姬害死了太子申生,才导致今天晋国的大乱。
骓遄问屠岸夷,你为一个被道德抛弃的人卖命,能好到哪里去?何况此时的里克是你能杀得了的人吗?到时候不管成功不成功,你都是替死鬼。
屠岸夷觉得有道理,那就收手吧,心里想我要回去如何推掉这个差事,说自己得了禽流感行不行?
骓遄说,你傻啊,你这个时候回去说不干了,“二五”能放过你?他会为了保密而杀掉你。
屠岸夷问什么办?这趟浑水已经蹚进去了。
骓遄说,是时候决定和里克联合了,这是你目前最好的出路。不但不亏本还会赚钱的买卖来了。
摆脱道德束缚的屠岸夷很快选择了利益最大化。
于是,剧情瞬间逆转。
东关五很快乐地挖了一个坑,然后一边念着“一切竟在我掌握中”的咒语,一边数钱。
但是事实和理想有不小的差距,钱是实实在在的钱,但你现在数的钱却是别人把你卖掉的钱。这样的故事在此后的历史中屡见不鲜,俗称(被)将计就计。自以为是的人,有你懵逼的时候。
这个屠岸贾是什么?卧底?不是!弃暗投明?也不是,他是老天给里克集团赠送的外挂。
结果是,东关五反被屠岸贾杀掉,梁五被逼拔剑自杀。
屠岸夷还买一送一,直接杀掉卓子,这回骊姬没有余地了,备胎也没了,万念俱灰就跳水自尽了。
荀息质问里克,你们就不能给先君留下一点骨肉?
里克说,申生不是骨肉吗?
荀息大怒,就拔剑冲向里克。
屠岸夷买一送二,直接把荀息也杀了。
屠岸夷这个投名状交得实在厚重。
此后,屠岸夷象一匹黑马一样突然串到了历史面前,不断切换角色,不断建功立业,开启了屠岸家族的强盛,到了孙子屠岸贾手里,才有资格演出一场大戏,赵氏孤儿。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3 22:56:00 +0800 CST  
里克的心思
里克可以杀王,但自己不能称王。这是规矩,一个很好规矩!正是这个周礼下的潜规矩保障了春秋的国家只会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最终走向大一统的中华。
那就找人吧!按照社会上的流行舆论,大家都想到了重耳,至少按照长幼顺序,也应该是重耳。
此时的晋国已经没有了主持工作的荀息,所以能杀掉两个君王的里克就主持了立君的工作。里克的工作也很细致,他联名丕郑父、共华、贾华、骓遄等30多人写了联名请求信,请重耳回家为君!
注意,这里面没有狐突。实际上,里克是找过狐突,想请他出来主持公道,但是狐突推辞了,很谦虚地说你里克做主我听就可以了。里克就信了,估计也是权力作怪,不希望德高望重的狐突真得出来抢了自己好不容易搭的戏,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里克的政治手腕还有短板。里克就不再继续强求狐突了,真得自己做主了。
狐突是老狐狸,他看清楚了晋国局势里安静祥和背后隐藏的乱象。里克虽然要迎接重耳,但他自己是权臣,手握重兵,如果重耳回来后,不能恩将仇报吧,那以后谁管得住里克?狐突可能希望再借其他人的手杀死里克,这样既能除掉权臣,也能保全重耳的贤明。
狐突对里克谦让一番,其实也是试探。里克真得就顺杆爬,自己宣布主持工作了。这再次说明“里克眼里有我,但心里没有我”,他的政变不是为了重耳,而是为了自己。
里克身上有一个很贴实的标签,即,前太子拥护者,兵权拥有者,这些特征在新君面前都是不安全的属性。这是一种威胁的博弈:如果我(里克)今天在“有力”的位置上没有发力,今后就可能失去发力的机会。所以他发力了,赌了一把,“我拿青春赌明天”。
所以,重耳只是他的次要目的,没了奚齐卓子,也没了申生,那最好的选择就是重耳,而且重耳回来,他还要加一个拥立之功。
***,老狐狸狐突不糊涂。
狐突名都没有签。30多人都没有他的名字,重耳很快就发现了这个信号。外公还在犹豫,晋国还有变数。
这是你懂的信号,当然不能说,否则重耳的名声就不是贤了,否则狐突在京城就很尴尬了。狐偃这个老师可不是白教的。
所以重耳拒绝了,他说,我得罪了父亲跑出来,现在父亲死了我也不能回去哭,哪里还敢趁乱回去争国?
既然重耳不来,按照排队顺序只好去请夷吾了!里克开始也是不大情愿,认为夷吾这个人比较贪忍。贪,就容易见利忘义,不讲信用,忍,就容易不认亲情,缺乏感恩的心。
但是大夫梁繇(念姚)靡说夷吾比重耳不如,总比其他公子强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矮个头里拔个高个!
于是,屠岸夷和梁繇靡来到了梁国,找到了夷吾。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5 22:34:00 +0800 CST  
夷吾的配不配合
夷吾对于晋国一直都在翘首以盼。跟随夷吾的两个谋臣吕饴(念仪)甥和郤芮也是绝顶聪明的谋臣,他们绝对不是“二五”可以对比,所以心思就不会单纯地只想到暴力。
听说群臣请重耳没有成功,夷吾就赶紧召集两个谋士研究下一步举措了。郤芮看穿了重耳的心思,重耳的顾忌,说夷吾公子啊,咱们不能学,不能等,因为夷吾是弟弟,这是天然的劣势,没有那么多机会给你让来让去。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是有准备人不要推来推去。
可是他也怕里克。所以,他们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给里克许诺封赏汾阳之田百万,封赏丕郑父以负葵之田七十万,安稳住俩个重要权臣。另一个办法是找秦国帮忙。双保险的模式。
简单说就是用贿赂腐败的手段笼络人心。夷吾希望用里克、丕郑父来压制住其他的大夫,再用秦国来压制住里克。借力发力的太极,用重叠交互的威信势达到不战而曲人。
收到邀请的秦穆公很犹豫,决定派公子絷去面试重耳和夷武。问题一样,都是问,我帮你回国继承王位,如何?
重耳说,不,我最近只想哭老爸!然后就趴在地上真哭。
夷吾说,好,如果你帮我成功上位,我愿意割给你河西五城!
夷吾行贿的慷慨颇有一代就败光家底的气势。但是我们都错了,我们是按照常理来判断,实际上那只是人家的一种手段,一种摆脱了道德束缚而采取的低级趣味的缓兵之计。按照里克的说法,他是贪的人,是忍的人。按照郤芮的说法,夷武你没有国,别说城啊,田啊,连晋国的屁都不是你的。
夷吾:我只是画了一个饼。
后来战国时期,秦国的张仪可能从他身上得到了启发,也画了饼给楚怀王,说给你600里地。
通过考察调研回报,秦穆公说,明显是重耳更贤!
对,成绩是重耳高,但录取的对象却是夷吾。就算夷吾没有贿赂考官公子絷黄金四十镒,白玉六双,也应该录取夷吾。
公子絷说,不管我们帮助谁复国,我们都有助人的美名,如果让贤者重耳上,那以后晋国就会成我们秦国一个强劲对手,如果让不贤者夷吾上,那以后晋国就会很快不如我们。
话虽这样说,理由很长远、很宏观。但实践似乎也同时在证明,贿赂(5座城池)这种事情真得是一把很管用的剑(贱)。
于是,秦穆公派公孙枝出车三百乘护送夷吾回晋。
秦穆公夫人穆姬,是申生的姐姐。姐弟两生母早亡,就被晋献公次妃贾君收养。穆姬是个有教养、有素质的姐姐,他听说公孙枝准备送夷吾回晋,就写信托书请夷吾务必厚待贾君,还有那些因为战乱而出奔的公子(弟弟们)本也没什么罪,也请尽快招回晋国吧!
答应!此时的夷吾,什么都答应。为了追求能快点回到晋国,他可以管任何人叫小甜甜。
但是,等到了晋国就不一样了,立即改口叫人家牛夫人。
成为晋公的夷吾发现,城啊,田啊,全是我的。要是真得给你们,我的心会多疼啊!
为了不让心继续疼,那就不给了!
夷吾:谢谢你啊,秦穆公!谢谢你啊!里克!有空来坐坐!
里克:我料到你会翻脸,没想到你翻得比书还快。我里克一生枭雄居然在你身上栽跟斗了。
夷吾的违约也再次证明了里克的政治洞察力不成熟。你只是去迎接一下,就可以得到百万田地,那跟着逃难并时时出谋划策的郤芮呢?他的功劳是不是更大?为什么没有封赏百万?
如果郤芮没有,反推过来,你里克又怎么会有呢?所以,在贪欲的夷吾面前,违约之后就促进了人人平等。
里克有怨气,但是碍于面子,只是在嘴上牢骚说,你刚刚得国就要得罪秦国,这个强旱的邻居可不好惹!
此时,关自己屁事的吕饴甥说出了很幸灾乐祸的理由。他说,君主你答应给秦国是因为你没有晋国,那时候,你不是国君又有什么权力给予人家五个城池呢?再说了,你现在有晋国了,就算不给,秦国又能耐我何?
这确实是流氓的理论,单挑说当初的承诺合同存在逻辑前提的矛盾。但是夷吾就喜欢这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感觉。
郤芮也认为你给了五城等于半个晋国,秦国再这么强大,要夺我五个城池也没有那么容易。
里克说,我曲沃先君只是在曲沃这样一个小城发家,不是一样打出了现在的晋国?要成大事这么能言而无信?
郤芮说,你不是担心秦国的五城,是担心你那百万田吧?
同样拿着七十万田口头支票的丕父郑,听到人家主动提到了这个铭感话题,就赶紧示意里克不要再说了。利令智暂时昏的里克也立即回过神来了。
对面这个夷吾可不是奚齐、卓子。
他们最大有明显的不同,夷吾是一群人支持的君王,比如这个郤芮、这个吕饴甥。而奚齐、卓子只有*****和一个老辅臣。
带着怨恨的丕父郑和里克就开始秘密谋划,要除掉郤芮、吕饴甥,才能回到属于我们的黄金美好时代。
这种盘算,同样也发生在郤芮和吕饴甥内心里,要除掉里克这个权臣才能真正步入属于我们的辉煌时代。
于是,两边两个智慧脑袋要干上了。在利益和权力面前,智慧与智慧的碰撞,除了火花,还有血光。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5 22:36:00 +0800 CST  
诛杀里克
丕父郑想到了秦国,就主动请命出使去秦国回复谢绝交城的事。这是个高风险的公差,夷吾正愁没有人去。
好,那就你了!
丕父郑在政治斗争中似乎更加聪明一些,但他忘记了,把比自己不聪明的盟友里克单独留在晋国才是一件真正危险的事。
郤芮对夷吾说,听说里克杀因为没有得到田地一直有怨言,早晚会造反。而且,他开始是要迎立重耳回国,立你不是他本意,现在心中不服了,万一哪天和重耳里应外合起事,麻烦就大了,不如现在就把他杀了,绝了后患!
夷吾说,人家迎立我,我杀他,影响不好吧!
郤芮说,要理由还怕没有?就说他杀了两个诸侯王,一个大夫(荀息),这个够大逆不道了吧!他迎立你,是私人恩情,比起那些公罪,君王你怎么可以因私枉公呢?
夷吾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一种从未有过的舒心。干一件这么不要脸的事,居然还能找到这么堂皇的理由!
真的是知识改变命运。郤芮的知识改变了里克的命运。
里克说,***的,没有我杀他们,哪有你有权力杀我,居然跟我玩绕口令?
郤芮说,少扯淡,你当我也***啊!我为什么要杀你,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大家都是明白人!
在权谋高自己一等,脸皮比自己厚一寸的人面前,里克根本找不到造反的机会,场景根本就不是以前那样。在夷吾和郤芮面前,奚齐和卓子那两张考卷简直就是两套送分题。
里克没办法,只好自杀!
可惜了里克,一代战将,历史欠你一个记载,文学欠你一个评价。因为在春秋时期,历史记载主要是遵循“五霸”的路线,重点也是突出礼仪框架下的“尊王攘夷”,所以对于战争的记载都比较简单,这使得里克的特长与光辉被埋没,今天人们已经很难知道里克在灭那些国家中充当了多牛的角色?只是两个字,灭魏,灭X,想象都没有附着的空间。里克的吃亏在走错考场,明明自己擅长武术,可是现在的评委老师只听得懂歌曲。
里克死了,以一种毫无戏剧期待却又英勇十足的方式离开了晋国复杂的政治舞台。要知道,里克当时是联合了30多名士大夫去邀请重耳,现在里克以一个让众人口不服心不服的理由被自杀了,其他人的心里不是不爽,就是恐惧,经常口出怨言和牢骚就在所难免了。
夷武想一并杀了!
郤芮说等一等!让子弹飞会儿,那个丕父郑出差秦国还没有回来!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6 22:03:00 +0800 CST  
屠岸夷再选择
丕父郑主动申请出使秦国,其实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他游说秦穆公,说阻止晋国向秦国履行合同的人其实是郤芮和吕饴甥。秦人问你什么意思啊?丕父郑说其实我也是债主啊!我也有七十万亩田的合同一样被这两个人给拦截了。里克还有一百万呢!
原来是战友啊!债友啊!
秦人信了。于是,丕父郑不但个人化险为夷,而且成功地和秦穆公站在了同一条战线,“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是晋侯被骗人”。双方就商定一个计谋,丕父郑去骗郤芮和吕饴甥到秦国,然后由秦穆公除掉夷吾的这两颗脑袋。再去找晋惠公谈履行合约的事情。
丕父郑便起身回晋国,可是刚刚到绛都的郊外就听到里克被自杀的消息,心想形势有变,那计划也就不一定凑效,所以就想回到(逃到)秦国再从长计议,这是正确的选择。但正确的事情不一定就是要做的事情,因为丕父郑考虑到自己的儿子丕豹还在晋国,如果自己叛逃了,他小命估计就不保了!
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遇到了出来郊游的大夫共华。共华说,与里克一起签名邀请重耳的人多了去,我共华也在其中,但现在只是杀了里克一人,其他都没有处理,而且你此次又去出差秦国,根本不知道国中发生的事情,里克事件就完全和你没关系了。如果你现在逃走,反而说明心虚有罪。
丕父郑听共华这么说,就一起回到了绛都。倒不是共华说得多么有道理,而是心中挂念儿子丕豹的舐犊情深占据了上风,就偏向了侥幸的心里自慰。
其实,丕父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完全和共华不一样,因为包括共华在内,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一件很要命的事与你丕父郑关联着。原来,此前里克在丕父郑匆忙去秦国出差的时候,居然追过去,只是没有追上只好回来了。
这事很简单,但性质很复杂。
而且,这事郤芮知道。
郤芮不傻,不会单纯地认为没追到就没事,他只会认为“追”这事就说明你两有事,你两是一回事。
所以,他要等你这条大鱼,漏网之鱼。
丕父郑回来反馈说秦国愿意放弃五个城池的交割,只希望郤芮和吕饴甥两人去秦国谈其他边界城池的土地划分问题。郤芮和吕饴甥马上识破了其中的阴谋。
在自私的人眼里,这世界哪里有慷慨的人?何况是五个城池,何况还能这么心平气和地放弃?这种把戏太幼稚了吧,你光闻空气中的味道就能闻到阵阵杀气。
这一次他们是对的。
于是,他们对秦国的使者冷至说,你先回去,我们最近没空,过段时间我们会自己过去。冷至没办法,就这样被打发走了。
这下,身处危险区域的丕父郑反而忍不住了!计划无法顺利进行,说明计划已经被识破了。这次破的是计划,那下一次要破的就是自己了。既然自己是被夷吾判定要死的人了,倒不如来个反客为主。于是,他召集了祁举、共华、贾华、骓遄等人到家里商议对策。
实力的差距再次体现在信息工作的不对称上。
聚会这事居然很快被郤芮和吕饴甥发现。既然行动诡异那就一定有文章,但要知道到底是什么文章,最好安插一个木马过去。
这个木马就是屠岸夷。
郤芮和吕饴甥对屠岸夷的了解远超过“二五”几百条街。
他们找来屠岸夷说,你曾经帮助里克弑君杀臣,现在里克已经伏法了,君王念在你有迎驾的功劳,所以还在犹豫不决,你现在唯一能自救的办法就是立功。
立什么功?怎么立功?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8 00:02:00 +0800 CST  
很简单,你混到丕郑父身边去,做卧底,如果能探清楚他们的阴谋,并取得证据,那你不但不会死,还会提拔封赏。
屠岸夷听说里面有自己的好朋友骓遄,有点小犹豫。
郤芮提醒他还记得东关五吗?成大事不拒小节啊!
屠岸夷立即豁然开朗,严重同意这么有道理,又这么有诱惑的建议。东关五是老板,骓遄是朋友,都可以大义灭亲。
里克和丕父郑在郤芮面前,感觉就像“二五”在里克面前,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较量,处处都是漏洞。
一物降一物啊!院队打班级队跟玩似得,等院队打校队的时候,一样跟被玩似得。
郤芮:过奖了。
重耳:前面的快点!
面对木马屠岸夷,丕父郑明显没有安装杀毒软件,直接信任放过,很快就被渗透了,毕竟人家刚刚还是自己和里克最忠实的战友,投名状的血迹都还没有干。自家兄弟不信你还是信谁?而且,屠岸夷还交出了杀手锏,他咬破手指对天发誓说如果不是诚心迎立重耳的话就断子绝孙之类的话。这种话要搁在现在,估计屁都不是,但是在当时的中华大地,尤其是在信乎忠义的人面前,那是压底线的坦诚。
获得信任后,屠岸夷主动要求去翟国对接重耳。那拿什么对接?手书!
好了,这就是关键的证据。
这里我不得不再次为丕父郑的奇怪智商感到着急?先前里克领了三十多个大臣签名邀请重耳回来主持没有国君的晋国,被重耳拒绝了!现在你领了十个人(含屠岸夷)邀请重耳回来不是主持,而是抢夺晋惠公(夷吾)的君王之位,重耳会答应?
这不是一个奇怪的自我感觉良好的理想寄托吗?
但是,身在险境的丕郑父找到了破罐子破摔的勇气,决定试一试!
这下好了,屠岸夷手持那份有十个签名的请愿书,如获至宝,什么叫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份请愿书里面包含的黄金多到你一个屋放不下。前提是持书的人要足够缺德。
屠岸夷:你们说什么?我听不见。
毫无道德压力的屠岸夷并没有去翟国找什么重耳,重眼的,而是来到了郤芮家里,投出了人生第二份名状,事业奋进的阶梯。
做这事,对屠岸夷来说就是投保。
兴高采烈的吕省、郤芮马上上报晋惠公,“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第二天在朝廷上上班的时候,对照名单逐个点名,新鲜的请愿书,墨迹还没有干,晋惠公做事真不墨迹。丕郑父等8个懵逼的造反派就这样束手就擒,直接咔嚓了!
其中,一个叫贾华的大夫临刑前还大声提起了当年晋献公派他去追杀夷吾的时候,是他故意放走夷吾的。这份恩,这份情。
君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贾华吗?
晋惠公一听这事,突然陷入了深深地回忆中。这时候,很善于找理由的郤芮再次发挥了他的才智特长,他说,贾华这个人做献公臣子的时候违背献公的命令,现在做惠公的臣子又想着造惠公的反,你是典型的反复小人。
晋惠公:这样啊!我是不是再要来一次豁然开朗?
还有一个叫共华的大夫,今天请假没有去朝廷上班,本来有机会逃走。但是人家说,我叫他们不要谋反他们偏要,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我自己逃走算什么?我不能影响我们贵族的气节。而且,丕父郑本来是不想回晋国,是因为我的劝说才回来,现在回来居然是受死,那我的心该何安?
然后就跑到朝堂上,大呼我来受死了!
夷吾,也就是晋惠公,一看这是意外收获啊!非常佩服共华的勇气和为人,然后一边佩服,一边宣布和贾华一起杀了吧!
杀完该杀的所有人,夷吾转身对屠岸夷说,你有功,我养你!
于是,屠岸夷由门客直接升中大夫,并且拿到了本来许诺给丕郑父的七十万田中的三十万。
我就值这个价,也正是这个价才是能拿到这屁货(九条命)。
只是,在经过两次标准的卖友求荣后,不知道此后的屠岸夷会形成怎样的人生观?我们就不知道了,让《走进科学》去探究吧!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过,屠岸夷脚下的骨头分量尤其重。
丕郑父的儿子丕豹,听到噩耗后,迅速逃到秦国。
先前,丕郑父本来是可以不回晋国,但是担心自己儿子丕豹的安危,所以回来了。现在居然真得变成了一命换一命。
丕豹跑到秦国后,立即受到了秦穆公的重要,毕竟这种身背血海深仇的弃暗投明,比什么投名状都管用,都真实。况且,秦穆公也不是一般人,他一样会看人,会用人。只是在惠公身上,看走眼了,用错人了!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8 00:04:00 +0800 CST  
三十五、惠公食秦约
秦穆公自己也是春秋五霸之一,自然有属于他的专题汇报演出,后面会有一出专题的大戏。只是现在在晋国的舞台上,暂时委屈一下,继续做个配角,配合别人的故事,虽然故事还很不要脸。

晋惠公的厚颜
夷吾自从捡了一个晋国,成为晋惠公以来,历史给予他记载的几乎都是职业反派,标准坏蛋的故事。
在杀掉里克、丕郑父等权臣之后,晋惠公想到了回晋国之前,自己的姐姐,申生的亲姐姐,现在秦穆公的老婆,穆姬曾经嘱咐自己回国要好生对待那些因战乱而出逃(或被赶走)的公子,并且善待穆姬的养母贾君。
晋惠公说,要不,去把这些公子找回来?
郤芮说,不可,这些公子哪个不能做晋国的国君?如果他们在晋国我们还要想着如何防备他们,如何除掉他们,现在他们在外面好好的,招回来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穆姬她只是考虑家庭的亲情,没有想到晋国的安定,如果你要遵循她的嘱托,善待她的养母就可以了!
晋惠公觉得有道理,就去找贾君。但他看到了贾君(实际是他老爸晋献公的老婆之一,算母亲),竟然发现贾君很漂亮,很和自己的性口味,有感觉。于是几句话之后,便在人家贾君的住所就把男女的事情给办了,毫无忌讳。
这个办事效率要是用在晋国建设上,估计晋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还要重新修正,绝对的强国。
郤芮:晕,你就这样理解我说的“善待”?
作为一个国君,犯这种生活作风问题按说也不是什么严重问题,尤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哪个国家没有点风月故事?只是他一以贯之的缺德行为才被后人所鄙视,所以关于天人感应的原则就被暗示性的加给了晋国。晋惠公你这个坏蛋,老天都不会放过你的。
管他有没有老天,管你坏不坏?总之后来记载都说,晋国自晋惠公继位以来就常常天灾,到了第五年,终于撑不住了。
这就是老天的本事,君王作了不合理的事,老天就降祸给他的子民?这是什么道理?不打君王自己的屁股吗?儒家说,君王是天的儿子啊,天子。难道是老天舐犊情深?
子民:那我呢?我还要不要躺着?(反正躺不躺着都中枪)
蒙老天照顾,晋国的家里老遭灾,百姓没有饭吃,晋惠公倒也没有不管不顾,而是想到了和隔壁邻居,有钱的地主家(秦国)借粮食。但是考虑到以前赖账五个城池的事,就不好开口。
不好开口这种状态,无非是缺乏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但缺理由可以找郤芮啊。
果然,郤芮帮他找到了一个可以补天的理由:我们现在为民向秦国借粮食,他如果因为以前五个城市的事拒绝了,而不顾我们百姓的死活。那说明他的素质和我们一样,那就不存在谁辜负谁了!
晋惠公翘起了大拇指,就服你!
没想到,秦穆公说,我借!
从这一点上看,晋惠公和郤芮倒是一个负责任的领导组合,他们考虑到自己子民的吃饭问题远超过爱惜自己的名声。
后世的道德家们只是记得他们的不要脸,却不知道正式他们愿意放弃自己的脸才挽救了晋国多少百姓免于饿死。
但千万不要以为晋惠公已经没有多少脸可以丢了,以后关于脸的事情多了去,而且件件他都能豁得出去。
晋惠公:我就鄙视你们这些靠脸吃饭的!
因为我不是靠脸吃饭,而是靠不要脸吃饭。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28 23:50:00 +0800 CST  
秦国的愤怒
实际上,秦国在是否给晋国粮食的问题也有过一番思想斗争。不过人家秦穆公不愧是春秋五霸之一,关键时刻会采纳百里奚、蹇叔等人建议,认为辜负我老秦的***是晋君,不是晋国人民,所以同意给粮食而不是乘机攻打晋国。
秦国不但给晋国粮食,而且还不少,据说运粮食的船都快把河道堵塞了(也可能河道比较窄)。秦国人很自豪说这叫“泛舟之役”。
秦国:积了一票德。
老天:我忘了记。
这德刚刚积下,估计还没有生根发芽。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秦国大旱,荒年,而晋国却丰收。
剧情这么刺激,只能说老天爷是故意的,他在给故事加佐料。
穆公自我感觉很良好,幸亏我是明君,去年借粮食给他们,现在好了,轮我们去向晋国要粮食,还不是理直气壮吗?
没想到,晋国不给。而且也非常理直气壮的样子。
没办法,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其实,晋惠公原来是想给!但是郤芮说,五个城市和一堆粮食比,哪边分量重?你给他粮食不给他城市,是舍大报小。如果你现在只想报答他的“泛舟之役”,那当年他给予我们的复国之恩呢?这还是舍大报小。
小心眼的晋惠公集团什么都缺,就不缺理由!
夷吾说,爱卿你说得很对!对事物的分析总是有独到的一面。
郤芮:关键是你喜欢啊!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郤芮影响了惠公,把他变成了自私自利的君王,还是惠公本来就是个尖酸小人,所以会喜欢信任了郤芮?
晋惠公:也就相辅相成吧。
但是大夫庆郑坚决反对,因为去年是他去秦国借粮食。领导你这样不靠谱,经办人员就很难受了。你不要脸在家就好了,手下还要出去混事,没有脸怎么办?
庆郑想去年自己为了完成使命,费了老大劲,刷了老多脸,哪里想到回过头来,你们居然爆出这么惊悚的理论?我以后出门要是遇见了秦人,是不是要躲着走?
吕饴甥补充说,秦国给我们米粟,不是他爱晋国,而是爱晋地,现在我们不给他米粟,他会怨,我们给了米粟,不给地,他一样也会怨,反正都是怨,干嘛要给?
庆郑:怨的程度可以不一样啊?
庆郑说,人家有灾我们不救是不仁,人家给我们粮食我不还,这是不义。这样不仁不义下去,以后还这么立国?
大夫韩简也说,如果人家去年不给我们粮食,那个时候我们会怎样呢?(事实比道理重要)
这个韩简就是后来韩国(不是欧巴的韩国)的祖先之一。他是韩国第一个祖宗韩武子韩万的孙子。他算是明白人,也是敢说的人,言下之意是我们会饿死很多人。
但反方又出来一个虢射大夫,他反驳说,去年晋国受灾,是老天给秦国机会来攻打晋国,但他不珍惜,还给我们粮食,那是他愚昧,现在老天给我们晋国机会了,难道我们晋国也要犯同样的错误吗?
他们说得都很好。其实不管哪个国家,都会有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声音。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只负责说,领导才要负责断。
但同样是面对不同的理论分析和意见建议,晋惠公就总能做出和秦穆公不一样的决定。这就是区别,为什么人家是五霸之一,而你只是五霸之一的弟弟。
秦穆公听到使者冷至回来的报告后,气炸了,一个人的无道无耻大概无法超越隔壁的晋惠公了。
你刚骗我一回说给五个城池,现在又骗我一回送N船粮食。当我傻就算了,居然还是二傻!你们是在嘲笑我们秦国的智商,还是在鄙视我们秦国的实力?没的说,打仗吧,出不出气先不说,再不打一场,以后我在诸侯国里面还怎么混?
打战确实是个好东西,春秋时期,天下什么事不是一场战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打几场。反正大家的日子都这么过。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30 19:38:00 +0800 CST  
韩原大战
听说老秦人愤怒了,要打过来了!
但晋国很镇定,晋惠公说,打就打!我晋国国大兵多!
果然,他动员了比秦国多几倍的兵力到前线去!没办法,富二代玩起票来就是这样轻描淡写,一出手就是支票,没有零钱。
这是一场很有想象空间的战事。历史只是记载战争、矛盾、解决矛盾,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有远远比书中记载多得多的事情要做。比如说动员令?如果事实真如文人描述的那样,晋国该如何动员大家去打去年刚刚给我们米粟,今年我们又赖账不还的秦国呢?至少要告诉士兵们我们为什么要去打?
一两个人的脸皮可以很厚到无耻!
但一个国家那么多的子民的脸皮不可能都那么厚。
唯一的办法就是欺骗,但到底怎么骗只有鬼知道了!或许我们才是被这些历史记载所欺骗的人。
两军在韩原这个地方会战,称为龙门山大战。战争的场面很乱,他们是这样打的---咚咚锵咚咚锵!(战争的详细,高低起伏还是留给秦穆公做主角的时候再说)
结果,晋国输了!为什么?士气!
上帝对秦国说,你有理,你怕啥?
晋国输得很彻底,屠岸夷力尽被俘后被杀。晋惠公也被俘虏了!其他战将虢射、韩简、梁繇靡、家仆徒、郤步扬、郭偃、郤乞等虽然没有被俘,但是因为晋惠公被抓,他们也只好以败将的身份尾随跟在后面。game over!
这就奇怪了,如果晋惠公真得那么垃圾的话,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忠心之士?
实际上,晋惠公被俘既有战争之败,也有不少他自己做作的成分。开始出征的时候,因为庆郑提反对意见(不要去打),居然就要杀庆郑祭旗,(要是祭了也好)但是被虢射以出师不吉利为理由劝解了。后来出战坚持要用郑国产的马,外地马,马夫不熟悉,但是惠公喜欢它,平时的宠物,马中的帅马,还有名字:小驷,一匹顶四匹吧。但这个“顶”,估计也就是颜值顶一顶吧。
在古人的战车战法中,车上是三个人,除了中间晋惠公自己外,还有两边两个人。在要确定谁做右边的时候,高级占卜师郭偃算出来,要庆郑最好(命理特别合)。但是晋惠公不肯,自己叫了其他人甲。左边的驾车马夫是郤芮的侄儿子郤步扬。
晋惠公:你占什么卜,你最没来上班吗?没有听说他是差点被我杀掉的人!
战争刚刚打响,帅马小驷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战争世面,被咚咚锵的气场吓得半死,就到处乱串,结果就把车带入泥潭中起不来。惠公正在焦急的时候,看见了庆郑,就大喊庆郑过来帮忙。但是庆郑使坏了,说,你继续稳稳坐好你的“驷马难追”,我去找虢射、韩简他们来帮忙。然后就心安理得地继续路过。
但救兵根本来不及,反而乱了另一边的战事。庆郑去叫正在围攻秦穆公的韩简等人,韩简一听自己的晋惠公被困了,就赶紧丢了秦穆公,跑来救晋惠公。结果是晋惠公没有救到,秦穆公也没有打到。小猫钓鱼,三心二意。丢了西瓜,芝麻也没捡到。
因为庆郑走后没多久,秦兵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游到晋惠公这边来。失去保护的晋惠公,想跑也跑不动,生生矗立在泥潭中就变成了秦军的一个战利品。
晋惠公:我就这样来到秦国的!
秦穆公哈哈大笑,我要拿你象猪牛一样杀了祭天,给你极致的人品画上一个完满的人生句号!
但是大臣和公子们的意见是反对,你杀了夷吾后,谁当晋侯?到时候我们不是增添一个仇恨吗?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还给我们5个城市,然后放他回去!
秦穆公一想也对,我是文化人,有素质。我知书达理是为了像以前那样能心平气和地和你签订合同,我文治武功是为了像现在这样能让你心平气和地遵守合同!
另一方面,穆姬也十分向着娘家人,认为如果晋君被俘被杀了就等于是自己没了晋国娘家,所以就以死相挟要求穆公放了晋惠公。
这个穆姬是历史有名的贤后,烈女,但是他的故事也仅仅只有救弟弟,救这个弟弟(夷吾),救那个弟弟(重耳)。其他没了!
可秦穆公很爱这个老婆,所以老婆的意见也很重要。
还有一点就是,在晋国守家的郤芮和吕饴甥也开始了外交挽救。
所以,许多时候,事情的结果是多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你从一个角度看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秦国大臣可以出去吹牛说是自己的劝解才使得晋惠公活命回国;姐姐认为正是自己的要死要活才让弟弟有活没死;家臣们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外交智慧才使得国君只在秦国走了两个月亲戚,百日游,然后安全回国。
实际是秦穆公不想杀他,这才是内因。内因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外因只是决定事物以何种形式走向他该走的方向。
秦穆公:非要逼我出手!
现在秦穆公出完手了,他可以来定游戏规则:你晋国先移交五个城池,然后我放你回家过年,然后你再把你儿子姬圉(念鱼,意思是被围困)派到秦国来做人质!
身在秦国大牢的晋惠公赶紧表态说,姐夫你英明!说得太好了,我一定照办!
说起姬圉这为世子,简直也是个“炒蛋”的人生。他老爸晋惠公夷吾逃难在梁国的时候,娶了梁国公主,生下一男一女。某个算命的说,生儿子就要去做人质,生女儿就要去做小妾!
我就想知道这个算命先生还活着吗?
骗谁呢?这也叫历史?
这么扯淡的故事我也是醉了,但是没有办法,人家就是这样记载。所以才取了个“圉”的名字。
事实是这个姬圉还真得做了人质!这样,唯一的解释就是:历史是成功者写的!他们是倒推着写吧?
晋惠公能四肢健全回到晋国,连他自己都想不到!所以说,许多时候好人短命,坏人长寿也是有一定道理!
但是,充满小人智慧的晋惠公回家的第一件事不是烧香拜佛,也不是痛定思痛、改过自新,而是杀庆郑。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1-30 19:40:00 +0800 CST  
庆郑的忠奸
听到晋惠公结束秦国的高价百日游,马上要回晋国了,大夫蛾晰就劝庆郑赶紧跑。龙门山大战时,你自己没有救君王,还叫韩简去救,结果两边都耽误了,君王被秦国俘虏,韩简也没抓住秦王。现在君王活着回来,你还会有命吗?赶紧跑吧!
庆郑说,按军法,兵败当死,我贻误战机使得君王受辱,这是多大的罪啊。如果君王不能回来,我准备带着家人攻打秦国至死,现在君王回来,我又怎能让他失去执行刑罚的机会?我留下来,让君王来杀我,满足他泄放愤怒。同时,也让那些大臣知道,犯罪了就不能也不该逃去。
这话听着很慷慨大义,其实有扯淡的嫌疑。你带家人去打秦国?就像一只蚊子去咬炮弹,你当是演戏,演小品啊,什么“用小拳拳捶打你胸口”?就算你真要出来作秀,秦国会愿意陪你?秦国才不会吃饱撑着,他只会把你当做恶意上访直接驱赶了。所以,庆郑敢留下来应该是一种心理逆反,因为前面晋惠公不听自己的忠言,最后失败了,现在他就是要留下来,看笑话,也“说”笑话,只要自己存在着就等于他被鄙视着,就等于在不断提醒世人。我庆郑是对的,你惠公是错的。这是羞辱超越生死的心里。
另外,还有一种侥幸的心里,以为自己有足够的才华和足够的理由(自己是对的)能说服(欺压)住惠公。自以为是,我智商碾压你,我道义碾压你。
他好像很自信。所以,就跟没事一样,就陪着太子圉,和狐突、郤芮、蛾晰、司马说、寺人勃鞮等人去城外迎接惠公。惠公远远望见庆郑,就大喊,庆郑你还敢来见我?
庆郑回答说,开始你如果听我报答秦国的恩惠,人家就不会出兵来晋;再者你要是听我与秦兵和谈,就不用打仗;还有,如果你听我不用小驷,就不会败。我是一直忠于君王,为什么不敢来迎接?
惠公说,那今天你还有什么话说?(要杀你了)
庆郑说,我知道自己有三个罪过,一是我有忠言却不能让君王采纳;二是占卜我为车右,但我却不能让君王用我;三是去叫人来救君王,却没有救到君王,反而被秦擒。有这三条罪过,我愿意接受刑罚。
这是什么罪?这是一个书生的巧言令色,谜面上是说自己罪过,迷底里那一条不是再次数落你君王的不是吗?
就想是律师们的伎俩,明明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却说要以制造假药来顶罪。
当然,晋惠公也不傻,他听出了其中书生的酸臭味道,但是遗憾自己不能对答出来,因为人家说都是事实啊!难道就这样便宜庆郑?不,晋惠公转身要求梁繇(念谣)靡来数落他的罪。
晋惠公:我读书少,他在骗我。
梁繇靡:光看名字就知道我常常读书了。
确实,梁繇靡这名字不好念,而且考试的时候,等你把名字写完,估计同学已经做到第五题了!
梁繇靡说,庆郑你说的那些都不是死罪,避重就轻了。你的死罪有三:君王被困在泥潭中,向你呼救,你不救就走了,这死罪;我们几乎要抓到秦王了,你却跑来叫我们去救君王,贻误战机,这也是死罪;这战打完了,我伤的伤,死的死,被俘的被俘,就你毫发无损的回来了,你不力战,这还是死罪。
这也是理,还是死理!又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案例。梁繇靡的知识改变了庆郑命运。
庆郑估计被轰懵了,想不到傻傻的晋惠公会承认自己傻,就直接去搬救兵梁繇靡。这一来,就变成读书人之间的事了。剧情自然就紧张了,文人相轻吗!
梁繇靡确实是猴子搬来的救兵。
庆郑说,敢呆着这里等死的人,会是战场上怕死的人?
呵呵,或许你以为凭着自己的口才就不会死。假装等死。
大意了吧,这个什么梁繇靡一直没有什么名气,今天居然能在“理由界”爆出了一个冷门。
蛾晰说,庆郑宁愿死都不逃避刑罚,这是勇敢的表现,留他一命可以用来报韩原之战的仇。
梁繇靡说,用一个罪人来替晋国报仇,这是笑我们晋国没有人了吗?
又有人替庆郑求情说,庆郑也有三个忠心的理由,君王可以用刑罚来杀他,也可以赦免不杀他,那就体现了你的仁义!
梁繇靡说,国家能不能强大,就看你执法严格不严格,如果今天就这样赦免了庆郑,那以后打仗还这么号令将士?
庆郑:梁繇靡***,我和你什么仇什么怨?
梁繇靡:立功心切!
这下没有人再替庆郑说话。因为大家知道了,晋惠公真想杀他。
梁繇靡:还有谁?有一个算一个!我今天就来表现口才了。
嗯,今天这张嘴开光了!
于是,晋惠公就叫司马(负责刑罚)过来,既然道理说清楚了那就快点行刑吧。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2-03 00:21:00 +0800 CST  
晋惠公的智慧
庆郑死了,他是自己玩死了自己,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因为君王不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事,内心就在排斥他,所以在战场上的捣乱应该完全是出于故意。之后又认为自己的才华足够优越,能利用君王的礼仪面子,驾驭君王的畏惧,不敢杀我(忠臣)。但是算盘算错了!
晋惠公完全无所谓面子。他是一个权力型君王,我哪里会有错?一个自私型领导,我从来只把考虑自己的感受为一要务,“爱自己,人生在世不易,要对自己好一点”;一个边界型领导,他的上位是靠这插队哥哥重耳,从政权的边界突然来到中心,所以,如果不加一点血腥,如何化解自己的边缘危机呢?
而庆郑恰恰撞到枪口了!
庆郑这种人,大奸似忠!为什么?他做的许多事情是忠心,但是内心非常自我!如果君王听我的,我就忠下去,如果君王不听我的,那我就在行动忠,内心反。你现在问那些喝鸡汤长大的孩子,如果你的意见和领导不一致要如何,他说我会向领导解释,会沟通什么的。甚至还坚持自己的观念。开玩笑,那不是你爸,不是你朋友,领导是决策者,一旦决策了,你做就是了,事前有屁就放,事后一旦决定,你做就是了,否则要领导有什么用?
【领导】其实也是一种分工,只是他的分工岗位比较突出。他要负责事务最后的成败得失,所以本着权责一致的原则,人家也一样要有权力做出决定。老板出钱,你打工,亏了是他的家底,当然要获得决策的权力,如果他在决策上和你的权力一样,那凭什么人家要亏的比你多?而且,领导决策最后成功与否,其实和你打工的执行力度也有很大关系,人家一个好好的决策,你吃里扒外导致功败垂成,人家为什么不能开除你?
所以说,老要和领导商量的员工都不是什么好员工,人家有谋士的岗位,有参谋长,你做好打工的本职就可以。还有,坚持自己意见的员工,赶紧回家吧,回去研究你的励志杂志吧,去创业吧。【58】
但现在满地都是这样的人,除了职场,生活中也有。如果你们观点一样还好说,如果不一样,他说要找你商量交谈一下。商量个屁,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商量沟通会有可能找到自己的错误,他是来给他自己一个继续说服你的机会,给你一个接受他理由的机会。
如果我们的意见一样,我听你的,如果我们意见不一样,就听我。其实,这不叫商量,这叫话语权。说话管用的权力。
【话语权】是政治权力一个最重要的表现。不是书生们把心气埋伏在自私自大下,然后念了几本破书,就可以出来说什么沟通,要上书领导,建言建策。政治权力都是通过前置牺牲(媳妇熬成婆,先当孙子后做爷,甚至上辈人的性命)换取的,不是通过自我感觉良好得来的。【59】
这一战,梁繇靡也成名了。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真正要杀庆郑的是晋惠公。
这一点,当时在场的郤芮已经完全看透,否则,以他理由大王的能力,早就出来说话了,但是他却一直沉默。所以推测一个可能,庆郑是他的朋友,他内心不想杀庆郑,但是知道君王绝对不会饶恕他,所以夹杂在中间,只能是做块金子。沉默是金。
晋惠公也知道你们的关系,所以他就不叫理由界的男神郤芮出马来反驳庆郑的那些初级职称水平的理由。在这种背景下,梁繇靡这个中级职称的理由哥瞬间得到拔高应用。
也可能梁繇靡和庆郑的关系并不好。
如果真这样的话,说明晋惠公在看人用人上也算是顶级的领导,(这些后面会再讨论)。否则,光凭这些历史记载他的那些故事,动辄就测试社会(个人)道德底线的那些故事,还会有鬼去跟他混,他还能做晋惠公做到死?
杀掉庆郑的最大好处是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被秦国所俘虏,这次失败应该要有人出来被处罚,是问题总要有人来解决,是责任总要有人来承担。不要影响领导的英明神武。
这样,惠公回国的第一件事完成了,过去两个月的糟心,已经解释完成了。这只是一件完全掌握在手里的事,予杀予夺,要不要理由随你,要多少起伏也随你,因为这是内政。
但是第二件事就不那么容易,那是外政,是与自己同一个层面的对手,而且从某种角度看,还更强一点。那就是重耳,要杀重耳!
重耳很郁闷,你妹啊!我在翟国呆了五六年,成天就诗词歌赋、钓鱼下棋,我得罪你了?躺着也中枪?
晋惠公:因为我在秦国的时候最担心的事,就是你重耳乘机回晋国夺取王位!
你知道吗?我想死你了!想你死!
什么叫威胁,政治斗争的威胁不是你举手,不是你拿刀,而是因为你是。你存在就是。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2-03 00:22:00 +0800 CST  
三十六、流浪的重耳
重耳是宠儿,历史文化故事的宠儿,因为他身上集中了一个完整的儒家故事,励志的故事。一个按照儒家礼仪框架标准成长起来的君王,没有去抢,没有去偷,只是一味在自己修身,齐家,加强自身内省建设,然后获得天命的归宿,就可以治国。一个开始是如何受到迫害但是保持斗只志;是如何到处流浪但始终坚持理想;如何先苦后甜,先抑后扬,厚积薄发,不要放弃。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后世的文人是不会吝啬自己手中的笔墨,能润色多少就给多少,让重耳的形象更加饱满。甚至爱屋及乌,故事的形象化也给了他身边的人,如介子推等,也得到了质的升华,由一个普通人,一个臣子变成一个模范,一尊神。

重耳的光环
照着惯例说故事,伟大人物之所以能继承王位,一定要有一个十分强硬的排他性理由,只能是他,别人再怎么努力也不行。
【神话】在政治圈有巨大的市场需要。拼力量,你说你有力气,武力十级,就可以为王的话,那哪天你力气衰竭的时候,别人就可以取代你了,这是猴群的规则;拼智慧,你说你比别人聪明,可以,那时代科技进步后,会有更聪明的人就可以取代你了,这是公司的原则。这些都不是终身制,不可以作为世袭制帝王家所能运用的原则。因为这些原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是最大的弱点——“看得见”,太具体的规则说明,规则对应这太现实的事物,而现实的事物都有可以预见的生命期。
所以,帝王最好去找看不见但大家又都相信的事物,比如鬼神。看不见的事物有一个巨好的优点,只要你手里有话筒(话语权),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他进行解释。“画虎难,画鬼就容易了”。而帝王们在现实社会中取得权力后,话语权和解释权本来就是他的专利,于是你解释鬼是什么样,神是什么,神的意志是什么,他们就必须是什么。
这便是历朝历代,开国皇帝身上不可或缺的神话色彩。【60】
神话的光环就是最大的排他性。比如出生的时候,来个异常的极端天气,虽然电闪雷鸣,那一刻全中华出生的小孩何止你一个?这个不要紧,也好解释,帝王出生的时候电闪雷鸣是专属他的背景音乐,但在电闪雷鸣的时候出生的小孩却不一定是帝王,你可能只是沾光了,顺路,路过之类的,所以关键看后来。
如果后来你没有取得权力地位,谁还管你出生的什么事。只有在你取得权力后,要保住地位,需要给别人一种根本无法取代的感觉,就可以说那天电闪雷鸣是专门为你而来,因为你是天上的儿子,来人间一趟,雷公电母必须出来奏响背景音乐。
出生是出生了,长大后也不能消停。同样还有什么与龙蛇,神仙鬼怪之类的奇遇。在你屁都不是的时候,这事说出来充其量只是一个喝茶聊天的话题,农夫还和蛇都有故事呢。但是有一天你取得了一定的权力地位后,这个故事就很值钱了,你身边的御用文人就会加以修饰,那一定不是一条一般蛇,于是你就不是一般的人。好了,蛇是赤帝,那你就是汉高祖了。
这些故事越不真实越可靠越好用,因为上天的意志从来就是模糊的言词,根本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这样你解释起来就更不会错,而且,解释的空间也大。同理,有一种想象就被更广泛地使用了,怎么用怎么有效果,那就是做梦!
你梦见什么全是你一个人说了算。只要你有现实社会的话语权,你的梦就很容易给你锦上添花的效果。
不管是什么,这些都是手段,一种很好的配合权力形成威望的手段。
为什么是我?因为我除了有强硬的拳头,还有一个十分强硬的排他性理由,必须是我!只能是我。放弃抵抗吧,快顺从了,服了我吧。
真实情况是因为我有拳头,才有这些丰满的扯淡故事。但是我的宣传只会说,因为我是上天选定的人,所以我才吉人天相,才有今天的拳头。天意,你不服也没办法。
因果关系也是一种游戏。明明是因为A,所以B,但你一定要解释成因为B,所以A,好像也通。
同样,重耳的身上也不少。
据说,晋惠公回国继位后,想起穆姬的要求。穆姬叫他善待那些外逃的兄弟。但惠公觉得这些公子都是有政权威胁的人,不想引狼入室就没有去做。穆姬还让他去照顾自己的养母贾君,结果惠公跑过去把人家给睡了。
穆姬还要求他为自己弟弟申生申冤。这回惠公同意了,因为死人不会起来抢自己的位置,而且替申生申冤等于宣传骊姬的恶行,对自己来说还会收买那些原本支持申生的人,这是加分的项目。惠公夷吾只是贪、忍。他不傻,所以他才能坐稳晋国国君的位置。
惠公:我哥哥是冤枉的。
他立即令郤乞(郤芮的弟弟)和狐突去重新安葬申生。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2-03 22:02:00 +0800 CST  
郤乞去了申生的埋葬地,准备挖出尸体来重新埋葬,却发现申生的尸体没有腐烂,但是奇臭无比,大家都不敢靠近。郤乞就摆上香案,拜着说,世子你是一个爱好自己名声的人,一生为人清白洁净,死后能不洁净吗?如果有什么不洁(冤枉)那也不是你个人的原因,你就不要再吓(迁怒)这些人了。
说罢,臭气没了,香气反而漫起来了。大家就按照世子的礼仪为申生重新举行了葬礼。因为此前被晋献公问罪,属于坏人,所以只是草草埋葬,这次平反了,曲沃人民群众就自发来了很多人。
葬礼中有一个环节是安排德高望重的狐突为申生追授谥号(晋惠公请了太史定谥号为“共世子”)。狐突办理完后,在回来的路上做了一个梦。
梦见申生和太傅杜源驾车而来。申生对他说,上帝怜悯我的仁孝,封我为乔山之主。夷吾欺负贾君,我厌恶这种人的行为不端,所以不想接受他给予我的重葬,但是看到大家的好意就作罢了。(不再发臭)当今,秦穆公是个贤君,我想把晋国交于秦国,让秦人侍奉我的祭祀,舅舅你看如何?
狐突说,太子你厌恶晋君夷吾的为人,但是晋国百姓又有什么罪呢?晋国那些先君又有什么罪?如果你舍弃了自己的同姓却去求异姓(祭祀),那不是辜负了仁孝的名吗?
申生说,你说的有道理,我再去奏报上帝,你等我七天。七天后我会安排城西的巫者来给你回话。
狐突醒过来吓了一跳,既然这梦做得这么有条理,就十分当回事,当即令回去的队伍停下来,就地参观7天。
果然,7天后,队伍中一群懵逼的人突然听说有个城西的巫者要来见国舅狐突,而且狐突热情接待了。
巫者说,最近有乔山之主乃是晋前太子申生来找我,他令我告诉你,他已经奏请上帝了。只要侮辱那个人(晋君)的身躯,斩断他的君脉,如此惩罚他就算了。再安排更贤明的人来主政,不会害了晋国。
狐突假装不懂,罚谁?
巫者说,我不知道,我只是传话,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
狐突听他这样说,心里放心了,一是放心晋国没事,二是放心这个夷吾不会长久,三是放心自己的外孙有戏了!
他回去和丕豹一说这事,丕豹马上反应过来,说更贤明的人就是重耳啊。(此时丕郑父还在出使秦国)
果然,此后不久,晋秦大战龙门山,晋侯被俘虏。
这便是应了“侮辱他的身躯”,那“斩断他的君脉,再安排更贤明的人来”自然也一样是天命,不可抗拒。
所以,后来重耳杀了自己的侄儿,夺得君位也就是按照天意来办的事。重耳必须是君王——因为“这段感情是上天安排的”,更不能埋怨重耳凶残。
除了他舅舅帮他传说出关于申生讨来上帝的任命外,重耳还有一项卖点,天生异象。
他名字叫重耳,倒不是说耳朵有什么问题,刘备的耳朵才有点重。重耳的亮点反而是在眼睛,双瞳孔,而且还骈胁(念pián xié),就是肋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如果重耳没有当上晋公,或者这两个身体特点搁在普通人身上,估计第一反应是去看医生。但在那个时代,尤其是作为公子的重耳,有了与别人不一样的特征就容易和君王联想到一起,因为君王也是唯一性。
听说,“下雨天”巧克力和音乐更配。听说,“政治天”身体的唯一性才配得上身份的唯一性。
在这两个外在硬性条件下,重耳自身的软件也相应变硬。史书说他17岁的时候,把狐偃当干爹(一样尊敬),把赵衰当师傅,把狐射姑当大哥。其他知名的人,也都常常交往,见面主动打招呼,有空就一起喝茶。这种事对我们没有什么,但人家是公子哥,能这样礼贤下士,实属难能可贵,所以朝野上下个个称颂。这样,关于重耳比较贤明的“人设”就渐渐形成了一种舆论。但实际上,在晋国做了41年公子的重耳根本不像他哥哥申生那样有建功立业的简历,估计每天也只是按照贵族标准,读书写字、骑马射箭、交友聊天。重要是他结交的身边人****,按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观点,他的智慧和道德等级自然也就跟着起来了。
的确,从后来他回国带着大家让晋国走上称霸的经历看,至少,他在看人、选人、用人上完全称得上一个卓越的领导人。
当然,不管你卓不卓越,领导人都不是一天就可以练成。首先你要熬,熬也有风险,你有可能熬出头,也有可能熬死了。重耳还真是上天选定的人,在他本应该熬死的规矩中,突然出现了骊姬,于是,规矩改变了!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2-03 22:02:00 +0800 CST  

楼主:杨正再东周

字数:99763

发表时间:2018-11-05 05:5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2 04:08:22 +0800 CST

评论数:9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