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不知道有没有人看

王阳明心学讲的差不多啦,最后想补充一下 “知行合一”的层次。因为这个层次划分的理论我看完以后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我觉得儒家千年以来的关于“仁”,“性”,“理”的理论,确实是如墨子所说的那样,只告诉人何为“仁”,而并未告诉人如何为“仁”。
要么就是履行“天理”发掘“天理”的方法论过于复杂难为。
而阳明哥哥对于道德实践的“知行合一”层次的划分,解决了儒家这一难题,让我看到了真正能在生活中实践的指引,并为此设立了终极目标。
首先,这三个层次由高到低分别是
“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
这三个层次都以孝为例来进行理解
“生知安行”:就是仅仅依靠自己的良知,把孝落实下去而已。这种层次为何最高?一个人在日常行善的过程中,不用对自己进行自我疏导,就好像看到好看的妹纸一样,会自然而然的就去喜欢了,并不需要在内心提点自己应该去喜欢了。也就是说,发用良知已经是一个极其自然的事情,已经完全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自然自觉的行为啦。
一般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因为我们的私欲多少还会有,“淫邪”“贪婪”“嫉妒”的心很多时候会无形之中蒙蔽我们的良知,我们也会经常提点自己去尽孝。那么我们也就是第二层次的人。
“学知利行”:那么大部分都在这个层次,也就是我们在尽孝或者行善的时候需要偶尔或者时时刻刻提点自己,比如,和父母大吵一架,摔门而去,年轻时甚至推搡父母,或者欺骗父母,以得到更多的零用钱。但是事后我们经过自己的反省和外人的提点,我们能够重新让良知回来,并更加孝顺父母。
“困知勉行”:到达这个层次的人都是阿斗,烂泥扶不上墙那种。言语辱骂父母,对父母拳脚相加不说,问题在于,无论如何提点都不能或者很难唤醒他的良知,可能到枪决前的最后一秒他的良知才被唤醒,这就是“人一己百,人十己千”。
经过这样的划分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身处第二层次的我们,虽然现在在时刻提点自己发用良知,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向圣人的第一层次进行靠拢,虽然可能一辈子也未必达到,但是,终归会使我们自己的内心和德行有所裨益。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11-05 21:57:00 +0800 CST  
@国殇1644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11-05 22:16:00 +0800 CST  
关于王阳明本体,功夫与境界的关系图,自己总结了一下但是还是有些混乱,想将就着看看吧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11-06 15:41:00 +0800 CST  
@国殇1644求加精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11-06 15:44:00 +0800 CST  
复习很忙,还有三十多天就要考试,而且感觉木有人看,所以没更,既然还有吧友看,那就继续,不过今天手机没电了,准备明天讲二程的,或者王夫之的。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11-18 19:35:00 +0800 CST  
终于加精了,等考完试一定好好更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12-17 23:26:00 +0800 CST  
有吧友说到,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定位和关系问题,所以开一楼进行解释。
先引用《传习录》里的一句话“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那也就是说,阳明先生所谓的“本体”不仅仅指的是知行关系的本然状态,而且含有良知本体的内在涵义。用阳明哥哥自己的话说,也就是良知是知行的“头脑”、“主宰”。也就是说,良知是知行合一得以可能的根据。上面说过,“致良知”是阳明哥哥晚年提出的理论,这是对知行合一个重要的补充。
然而,“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并不可以理解为完全相等。事实上,“致良知”是可以包含“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行就是指“致其良知”。
良知一方面高于知行,另一方面,良知也在知行中;良知是可以统帅知行的,而知行也必须在良知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合一。
在阳明哥看来,如果实践活动没有良知进行监督明察,那么实践活动就是盲目的(“冥行”);如果在从事只是活动时,没有致良知那样认真笃实的态度,那么这些认知活动也将是盲目的(“妄想”)。


知行合一的前提与基础不能用道德修养一词,应该是道德实践,重在突出实践。而致良知确然是阳明心学的思想宗旨与最终归宿。
“道德修养越高,道德实践越容易,更容易达到致良知?”这个问题。既然知行合一,那么在形而上的道德修养与形而下的道德实践也应当是合一的。道德修养唯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够真实体现和不断提升,但是阳明先生更重道德实践,所以不存在哪者提高,哪者容易的关系,不可能脱离道德实践,而单纯评判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高是低,只能说知行合一是可以分层次的,上面有提到。而知,即良知,行即致良知。所以致良知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动的点,知行也需要在良知之下才能合一。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12-20 12:01:00 +0800 CST  
给大家推荐几本书,有的我也没开始看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精神》,人民出版社
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三联书店
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师范大学出版社
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吴光、钱明、屠承先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12-22 11:26:00 +0800 CST  
刚买了一本书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1-01 15:28:00 +0800 CST  
又入手一本,听说这本书争议很大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1-04 13:12:00 +0800 CST  
一段导言和各位共勉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1-07 13:03:00 +0800 CST  
今天升到十级,虽然流量已经用尽,但是也要开始发新的内容了。说到王阳明心学作为心学的一支,就不得不提整个儒家道学的发展,所以,今天先把整个道学在唐至宋的发展脉络,以比较简便的语言理清。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1-20 09:18:00 +0800 CST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道学为什么出现,简单来说,就是儒家的思想理论,在魏晋之后就不再那么被看重,魏晋玄学的出现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使得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魏晋士人,甚至鄙夷儒学,到了唐代,佛教哲学甚至统治整个中国。背景如此,中国儒生为了儒学在中国重现光辉,道学运动就此出现。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1-20 09:24:00 +0800 CST  
道学运动其实也就是儒学的复兴运动。儒学的复兴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古文运动会出现在中晚唐至宋朝,肯定有原因。除了上面所说的,李唐王朝的统治思想一直被佛教占据着,道教也是被李唐王朝统治者奉为国教,那么,这就不难分析出唐朝士大夫阶层的精神根基,主要就是道教和佛教。无论是统治阶层还是普通百姓,都能看到一种宗教的狂热,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不在佛就在道,要么就是天天想着化身成佛,要么就是炼丹吞金,儒家的正统观念与价值信仰已经不被重视,这就是大背景。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3-03 14:00:00 +0800 CST  
首先,介绍唐朝的儒学复兴运动和古文运动的先驱,最具代表性的,对后世影响很大的首推韩愈,韩昌黎。当然还有柳宗元,刘禹锡等。他们对宋朝士大夫精神品格的影响很大,一种与宗教狂热相对的理性的态度在这几唐人的身上都已经开始酝酿。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3-03 14:05:00 +0800 CST  
讲这些是为大家更好的了解从宋至明儒学的发展,西方的哲学都是一脉相承的,体系性很好,中国的哲学经过冯友兰老先生等人的整理,把看似杂乱的哲学传承,成体系化,中国的哲学也是相承的,并不是某些人在一段历史时期凭空就突现的,所以,理清脉络,能更好的理清思路,加深理解,也可以扩展更多的知识。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3-03 14:10:00 +0800 CST  
介绍道学运动或者叫儒学复兴运动,还有古文运动。必然要讲韩愈韩昌黎。钱穆说,要了解与研究宋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必然开始于唐朝,并且以韩昌黎为表率。我们就要来看看韩昌黎对于儒学复兴运动和古文运动的贡献。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3-08 10:21:00 +0800 CST  
韩昌黎贡献:
一、倡导华夷之辨。曾经在曾经读过一本关于儒家的民族思想的书,华夷之辨的提法出现的很早,但是在韩昌黎这里再次被提出,就是因为佛教的全面入侵。而佛教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对于当时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是,佛教属于外来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遭到了被吞噬的危险,也就是“为胡所化”的危险。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3-08 10:33:00 +0800 CST  
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文化包容性的问题。因为女票一家是很虔诚的基督徒,她的信,不是盲目的信,而是有一定理性基础的信,并且愿意信仰很大一部分的天启智慧。
我也对西方哲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内心是尊道统,信仰天理的。我就在想,能不能进行文化包容,因为很想和她结婚
所为文化包容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也就是,在不丢失自己的基础上,包容。也就是“化胡”。我们当然不能丧失文化的主体性,北大的杨立华教授就对很多“儒家基督徒”“儒家伊斯兰教徒”的提法深为反感,并强烈指责。
当然我自己也在迷茫这个问题,因为老蒋当年确实是内心尊道统,但是依然读圣经。这个可以作为一个话题进一步探讨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3-08 10:45:00 +0800 CST  
那么韩昌黎对于华夷之辨的倡导,实质上是一种中华文化的自觉,是儒学复兴的先声。其实现在的中国,由于各种历史的,政治的,国际的原因,文化主体性丧失严重,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发掘昌黎之精神,防止“为胡所化”。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6-03-08 10:51:00 +0800 CST  

楼主:iiihitleriii

字数:10906

发表时间:2015-09-24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25 12:20:30 +0800 CST

评论数:46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