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不知道有没有人看

是不是大家有很多看不懂呀?
我尽量想把语言修改的接地气一点,可是有些表达如果改变,我自己感觉会扭曲涵义,导致表达不准确,所以我在努力进行解释。大家一定要积极思考,平心静气,抛却杂念,可以暂时的脱离一下社会的相对关系的限制,进入状态就好了。
我还要看西哲,西方人的脑洞和中国人的脑洞是不同的,笛卡尔和康德已经把我虐的吃翔了,这几天突然回归宋明,感觉前方一片光明,便秘都治好了,看着这些往圣的思想,浑身都舒坦。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4 22:23:00 +0800 CST  
继续谈“知行合一”的提出角度问题
上面已经从天理涵义的限定,和认识论概念逻辑的反驳进行了道德实践角度的分析。
第三,我们就从昨天说过的“心即理”出发,来理解王守仁”知行合一“的提出角度。
那么,王阳明”知行合一“也就是道德实践活动的发动者是谁呢?很显然,前面说过”心即理“,那么”心“就是一个纯粹的无定性的精神实体,也是”知行合一”的发动者。那么,知和行也就变成了心发动时的两种意向了:凡是指向心自身的就是自觉的意向,即“知”;凡是是指向心以外的意向,那就是“行”。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
“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传习录》
所以,对于知行的区别就仅仅在与意志的指向了,知与行可能都是主观的,也可能都是客观的。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4 22:40:00 +0800 CST  
二程朱熹那些先圣们看到阳明哥的知行关系的理解,估计要气的从墓地里爬出来玩行尸走肉。
因为从传统的知行关系上分析,当认识转向道德的时候,主体就从血肉之躯转向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实体,所以传统的知行可以很清楚的划分主客观。用这种观点看,阳明哥的的划分是属于那种混淆不清的。
但其实,王阳明的知行概念划分的非常清楚,他就是以主体的意向作为划分的。


那么,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特殊性,就体现刚才所说的道德实践的角度和从主体到知行涵义的从新定义上。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4 22:50:00 +0800 CST  
明天继续介绍“知行合一”的层次和意义。
虽然看得人不多,但是我还是会默默的写的,能帮助一个人,哪怕仅仅只有一个人,我也心满意足了。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4 22:52:00 +0800 CST  
回复 小火清蒸美羊羊 :道德律并不在于目的和结果,而在于选择和动机---康德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10:37:00 +0800 CST  
今天,先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义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18:58:00 +0800 CST  
“知行合一”的意义
“知行合一”是阳明哥哲学中最具有特色的命题。他的其他哲学命题的基点正是在此,并渗透进他的其他学说。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洞察“知行合一”的意义。

1.从“心即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前面说过,一颗天理之心要发用出来,并落实到真正的道德实践之中,使得本身看上去如在云端的天理能够落实于平常的生活之中,就必须通过“知行合一”。那么,“知行合一”就是“心即理”的实践手段与方法。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19:06:00 +0800 CST  
2.从“致良知”(马上要讲到)的角度看。“致”这个字,其实不难理解,也就是实践的过程。那么,“致良知”不仅要有良知的自觉,更重要的是实践的过程。这当然也必然要依靠“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也就成为了“致良知”的基础。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19:11:00 +0800 CST  
3.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前面说过,知行在王阳明这里是经过重新定义的,而这也也就标志着他是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伦理道德修养的研究,这样一来,就把儒家的道德本体真正的落实于实践之中。而对于道德实践的可操作性,无意也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使得本身停留于内心的道德修养,获得了实践操作的方法和途径。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19:16:00 +0800 CST  
然后我们来说一说,阳明哥年纪大了以后的思想理论成果——“致良知”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19:19:00 +0800 CST  
要说“致良知”,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良知?
王阳明来说一句话来形容他的良知学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他百死千难的经历也就是他当年政治军事生涯的传奇经历。
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良知这个词。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一个人办了一件违背道德的坏事,但这个坏人在行不义之事的过程中突然反省,或者终止行为,或者减轻自己的行为危害。这个时候,大家会说,还算他有点良知。
也就是说,良知这种直觉,大家都已经潜移默化的认为是存在于我们的天性之中的,并不像佛家的“到达彼岸”一样的,需要后天在思想和行为上不断努力才能成就的。那么,对于良知的第一定位就是--凡人一定具备而且随时都能唤醒出来的知是知非的知觉。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19:31:00 +0800 CST  
那么,既然良知是“随时知是知非”,是一种可以判断善恶的能力,它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知觉。
那么,良知是如何知是知非的呢?
性本善也。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传习录》
也就是说,良知不仅是一个人人都具有的至善之性,同时也是至善之性的落实与体现。
既然是至善之性,那它也就是天理。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19:47:00 +0800 CST  
把上面的“随时知是知非”与“至善之性”这两方面统一起来看。
良知也就是阳明哥所讲的心,讲“心即理”的时候说过,心有两层含义:1.本体之心。2.发用流行的心。良知也正是这二者的统一。但是,心和良知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良知是以自觉表现的至善之性。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20:00:00 +0800 CST  
下面就说“致良知”
首先,良知是至善之性与其发用流行的统一。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我们这种至善之性的良知很容易会被人的私欲所蒙蔽,而当下的中国也最大程度的表现了这一点,私欲蒙蔽良知反而是人生的常态。
每个人虽然都有天然的至善之性的良知,但是由于被私欲蒙蔽,很难显现出来,不能显现出来,实际上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不存在的。能让良知显现(存在),唯有“致”。所以,“致良知”是让良知显现的前提条件。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20:10:00 +0800 CST  
“致”就是推致,就是把良知的是非恶推致于事事物物之中。那么“致良知”的过程也就是用良知来把握人生,统摄事事物物的过程。
“致良知”是王阳明一生的总结和概括。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20:16:00 +0800 CST  
致良知就说到这,感觉越来越没人看,有时候那些风起云涌的历史,就是记载在一部部枯燥无味的史书之上的。圣人跌宕起伏的人生固然精彩,但是真正值得传承的,是圣人用了一辈子的心血而写出的这些枯燥无味的古文。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6 20:21:00 +0800 CST  
这两天休息了一天,然后看西哲啦,晚上还要和妹纸去跑步,所以没更,明天一定继续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09-28 22:13:00 +0800 CST  
本來都已經沒有信心啦,今天看到小妹妹喜歡心學,感覺有必要继续更。
上面已经讲了王守仁的“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那么最后就把王守仁心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说一说。
那么,首先阳明哥哥的心学肯定是宋明理学的分支之一,更重要的是,阳明心学可以说是宋明儒学的一个巅峰。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阳明心学的一大特征在于道德实践理论的提出,这不仅使他自身为人与为学双向圆融,而且也使儒家心性之学达到了实践与思辨的高度统一。
而他的本体与境界的一致,使得儒家显现了强烈的实践品格与丰富的形上智慧,而且这也是儒家哲学坚实的形上基地。所以,阳明哥哥可以说是自孟子以来儒家心性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真真正正的大圣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
但是,有人认为,明朝之灭亡在思想根源上的罪魁祸首也源自阳明心学。因为阳明心学具有强烈的形上追求与高度思辨的特色,这导致了晚明士子空谈心性之风。正是“平日袖手谈义理,临难一死报君恩。”,东林党空谈误国,这也绝对不是无的放矢。这一点阳明先生也是难辞其咎的。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10-29 21:49:00 +0800 CST  
快来看看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10-29 21:55:00 +0800 CST  
@怜双仙子

楼主 iiihitleriii  发布于 2015-11-02 18:26:00 +0800 CST  

楼主:iiihitleriii

字数:10906

发表时间:2015-09-24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25 12:20:30 +0800 CST

评论数:46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