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拍】四川小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野拍合集~~


↑正在筑巢的胡蜂。这种胡蜂在小河沟极为常见,6月初是它们筑巢的时节。也许是因为它们筑巢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质纤维,而小河沟的建筑物大量使用了木材,方便它们就地取材,所以它们和人类的活动区域高度重合,在居住区和食堂附近的墙角、消防栓、屋檐上总共有四五十个这样正在搭建的蜂巢。好在小河沟的人不多,平时驻守在此的工作人员不超10个,而这种胡蜂的警惕性也不算高,所以和人类虽然住在同一屋檐下,但并未爆发过冲突,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





↑小河沟非常注重消防安全,居住区附近有很多消防设施,外墙上挂着不少双双成对的便携式灭火器,但不知为何,这种胡蜂对这些灭火器情有独钟,每一对灭火器上都有3~5个蜂巢,可能红色在它们眼中有某种吸引力吧。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34:00 +0800 CST  

↑中华蜜蜂。目前国内养殖的用于产蜜的蜜蜂有两种: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蜂。其中意大利蜂是外来种,但由于它们的产蜜量和抗病能力比中华蜜蜂更具优势,所以许多蜂农在近些年开始大量养殖意大利蜂,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意大利蜂的种群扩散到野外之后会抢占中华蜜蜂的生存资源,甚至还有意大利蜂主动进攻中华蜜蜂巢穴的记载。总之,意大利蜂的大量引入对中华蜜蜂这一本土物种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后来政府终于注意到了这事,所以现在在四川省内的很多保护区都严禁养殖意大利蜂,并且在周边村庄大力推广中华蜜蜂的养殖。





↑小河沟的工作人员也养了不少的中华蜜蜂,居住区附近大约有三四十个这样的蜂箱,每当路过都能听到看到小蜜蜂们忙碌地进进出出,携粉足上带着不同颜色的花粉,甚是可爱。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38:00 +0800 CST  

↑可能是某种寄生性的蜂,于清晨发现。小河沟6月初清晨的气温依然很低,大概只有16℃,很多不耐寒的昼行昆虫在这个时候都处于被冻僵的状态,毕竟它们也是变温动物,只有等到太阳升起之后恢复了体温才能开始一天的活动。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40:00 +0800 CST  

↑一只虽为黑色,但体态与中华螳小蜂(体色为金属绿色)极为相似的蜂,尤其是膨大的后足,造型与中华螳小蜂的后足基本相似,我们据此可以推断这也是一只寄生性的蜂,有趣的是它在寄生别的生物之前却惨遭螨虫寄生,而这只螨虫寄生的位置是其翅膀的基部,导致此蜂无法正常飞行,虽然感官极为敏锐,发现我走进之后想飞离,但它因为翅膀挥舞受阻而只能在叶片间做短距离的跳跃。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40:00 +0800 CST  

↑叶蜂幼虫。叶蜂是一群比较特殊的蜂,与我们印象中的蜂不太一样——叶蜂的幼虫与成虫绝大部分都是植食性,其中幼虫外观与鳞翅目幼虫,也就是常说的毛毛虫极为相似,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把它们混淆。在广东时我见过的叶蜂屈指可数,但来到四川之后发现这里的叶蜂特别多,在一小片灌木里发现二三种叶蜂幼虫也是常事。



大部分叶蜂幼虫的外观和习性都和毛毛虫类似,它们的幼虫时期都在不停地吃,在叶片上啃出各种形状的印记。想要区分毛毛虫和叶蜂幼虫,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眼睛,毛毛虫一般有10~12只左右的单眼排列在头部两侧,这些单眼用肉眼不易察觉,要眯起眼睛才能看清。而叶蜂幼虫在头部两侧有两只较大的单眼,较易辨认。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42:00 +0800 CST  

↑另一种叶蜂幼虫,半透明的表皮让我为之震惊,透过体表我们甚至能看到它的内脏和刚吞下去不久的叶片。一些叶蜂幼虫喜欢摆出奇异的造型,比如像上图这样把身体盘起,或者是把屁股高高举起,非常有趣。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43:00 +0800 CST  

↑小河沟较常见的一种蚁。关于蚂蚁,我能认出的种类少得可怜,因为它们大多小得可怜,即使借助微距相机拍下,事后再去对比图鉴也要费上一番功夫,而叫出物种的名字对我来说没有太大意义,所以我也一直没心思去做这事。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44:00 +0800 CST  


↑可能是某种举腹蚁,正在吸食叶片渗出的汁液。叶片表面有明显的损伤,可能是其他昆虫啃咬后留下的,这只蚂蚁成功捡漏,喝了顿美美的下午茶。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45:00 +0800 CST  

↑在居住区外墙上看到的一幕——一只蚂蚁将同伴的“尸体”从巢穴中抬出,丢弃到远处。不少人认为蚂蚁搬着同伴尸体是为了带回巢穴作为食物,这种现象也确实存在,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蚂蚁会将死在巢穴中的同伴尸体搬到巢穴外丢弃,除了上图中的蚂蚁,遍布南粤的知名入侵物种——长足捷蚁也具有这种行为,但原因不详,我设想到这会不会是为了防止瘟疫爆发?虽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暂且不知,但我知道的是图上这具“尸体”根本没死,从出洞开始它就在挣扎,但显然这位搬运工是一根筋,不仅不松口,还十分敬业地把它搬出去老远——它们从墙壁缝隙中的巢穴中出现,一直到草丛中消失不见,而“尸体”最后的命运如何,只能靠我们脑补了。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45:00 +0800 CST  
鳞翅目篇



鳞翅目,也就是蛾和蝶了。蝴蝶作为最受欢迎的一群昆虫,总是成功能吸引到人类的目光,但对我来说,蛾类更能让我感到惊艳,因为它们不像蝴蝶那样外观上总隐约像是同一个模板刻出来的。蛾类的外观,可谓毫无章法,全无套路,这正是它们最吸引我的地方,我也永远都猜不到下一只遇见的蛾会光彩夺目到什么程度。



此次小河沟之行,我单独外出寻虫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所以拍到的鳞翅目均为蛾类,而这些蛾类大多体色较暗淡,外观能称得上惊艳的种类并不多,但不论艳丽与否,我始终觉得每种蛾在细细观察之下总有其吸引人的地方,或是恰到好处的保护色,或是一对呆萌的复眼,又或是充满几何美学的体态及斑纹。总之,赏蛾是我的一大癖好。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46:00 +0800 CST  

↑此行中最好看的一只蛾,可能属于尺蛾科。遇见它时是深夜,我正打算结束夜巡回房间睡觉,走到临门不远,只见一个素白色的身影从暗夜中翩翩而来,在空中绕上几圈,落在房外的围栏上,跟随它的轨迹上前一看,哇,好看到炸,可谓喜从天降。它最吸引我的地方除了白底黑纹的独特体色,还有后翅上的假眼。它的假眼有两个“眼珠”,周围是大块的橙色,虽然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但我相信这样的假眼在面对智商较低的捕食者时还是具有十足的迷惑性的。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47:00 +0800 CST  


↑死去的蛾,可能属于灯蛾科。可见其前翅颜色较暗淡,但后翅为鲜艳的黄色。这种配色的作用是遭遇天敌需要飞行逃脱时,让飞行中的自己看起来忽明忽暗,使天敌的目光无法锁定聚焦,最终丢失目标。这种策略应该十分奏效,因为在诸如蝗虫、蝉、竹节虫,甚至某些鸟类身上都有这样展翅之后才会露出的艳丽色彩。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48:00 +0800 CST  

↑被灯光吸引,飞到我房间里的漂亮小蛾。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48:00 +0800 CST  

↑一只看似无奇的胖毛毛虫,但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它的脑袋在左边,而右侧的尾部上进化出了一个假脑袋,有两只浮夸而巨大的黑色“眼睛”,当天敌攻击它时,十有八九会首先攻击它的假脑袋,而毛虫可以借此避开第一波致命攻击,接着用我称之为“高空坠物”的昆虫常见逃脱技巧——迅速落到地面再钻入就近的落叶下躲避。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58:00 +0800 CST  


↑小型毛虫,遭两只螨虫寄生。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0:59:00 +0800 CST  
革翅目篇


↑革翅目,因为前翅短小且呈皮革质地而得名,统称蠼螋(qú sōu),非常冷僻的两个字。这类昆虫全球有将近2000种,国内有200多种,在四川省内分布广泛,几乎每座山里我都能看到好几种蠼螋,而且数量极为庞大。



蠼螋最显眼的莫过于尾部的一对大钳子,这对钳子由尾须特化而来(尾须作用详见此文“石蝇篇”)。蠼螋是杂食性昆虫,但大部分种类偏好吃荤,会捕食各类小型昆虫,在猎杀成功后,这对钳子就成了蠼螋的筷子,用以夹住猎物尸体向口中送食。我曾在广东见过蠼螋用钳子夹住一只死去的尼科巴弓背蚁,再将头部调转180度取食猎物,非常有意思。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1:05:00 +0800 CST  

↑蠼螋在人类中的口碑一直不太好,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蠼螋昼伏夜出且喜爱阴湿的环境,给人感觉不太卫生。第二是它们看起来不友善,看起来似乎会咬人,屁股上的钳子说不定还会扎人,实在有些可怕。第三是由于蠼螋有个外号叫“耳虫”,根据这个外号,人们以讹传讹说它会钻进人的耳朵产卵,小蠼螋出生之后会钻进人的大脑,以人脑为食,然后人就死了。



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个传说纯属扯xx蛋,且不说人耳与人脑之间隔着坚硬无比的骨骼,另外蠼螋也不会刻意钻到人耳中产卵,即使偶尔有钻入人耳的情况发生,那也是因为人的耳道很符合蠼螋喜爱的阴暗潮湿的环境,它的闯入也绝非有意为之。最后,“耳虫”这个外号的来源仅仅是由于蠼螋的后翅张开时与人耳朵的形状极为相似,只是这个场景不多见,至少我是至今没见过,因为蠼螋大多偏好步行,不到性命攸关时不会轻易启用翅膀。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1:06:00 +0800 CST  

↑幼年蠼螋,翅膀尚未成型。大部分蠼螋不喜欢光,每当我的电筒照向它们时,总会导致其四散逃走,躲入阴暗的缝隙或角落中,所以拍摄蠼螋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减少灯光对它们的干扰。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1:07:00 +0800 CST  


↑丝尾螋,它们若虫时期只有尾须,成年之后这对尾须才会成为尾钳。


小河沟的蠼螋,远不止以上四种,光是我看到的就有10种以上,但因为它们普遍不喜欢灯光,所以我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没有继续拍摄蠼螋,而是以观察为主。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1:08:00 +0800 CST  
马陆篇


马陆,人称“千足虫”,在小河沟也有大量分布。这群小生物身上也背了不少黑锅,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外形。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8-01-09 11:08:00 +0800 CST  

楼主:被黑屋的智慧哥

字数:23596

发表时间:2017-11-15 05: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1-18 13:23:39 +0800 CST

评论数:21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