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拍】四川小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野拍合集~~


↑被螨虫寄生。盲蛛的身子一般和绿豆差不多大小,而这种螨虫吸附在它们身上就犹如一个硕大的肉瘤。虽然这种螨虫的特色总让我觉得像个光滑的橙子,还挺好看,但相信被它们寄生的小生物不会太好受。






↑从侧面看,螨虫用口器刺破了盲蛛的体壁,吸食盲蛛的体液,虽然估计味道不会太可口,但这足够使螨虫的身体像气球一样膨大,而我们的盲蛛拿这个寄生者束手无策,只能日渐消瘦。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15 22:36:00 +0800 CST  

↑被两只螨虫同时寄生的盲蛛已经很惨了,它不堪重负,行动变得迟缓。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15 22:36:00 +0800 CST  

↑这就更惨了,同时被三只体型较大的螨虫寄生,导致这只盲蛛出现了类似半身不遂的症状,走起路来很不利索,大幅度左右晃动,似乎随时会一头栽倒在地然后断气,着实令人担心。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15 22:39:00 +0800 CST  


↑究竟为何盲蛛如此容易遭到螨虫寄生?蛛形纲又何苦为难蛛形纲?这还要从生存环境说起。盲蛛和螨虫大多都栖息在地表和灌木,而盲蛛又大多不好动,很多时候都处于静止状态,这让螨虫有了可乘之机,另外也不排除螨虫对盲蛛体液有某种特殊癖好的可能性,所以盲蛛成为养螨大户也就不奇怪了。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15 22:43:00 +0800 CST  
明天还要去野拍,今天就先更到这里,被度娘抽了楼让我很苦恼,大家想看全文可以关注我的公号“南粤野趣”~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15 22:44:00 +0800 CST  
下面是植物篇



↑先来一种杀伤力最强的植物——在四川广泛分布,令人望而生畏的荨(qián)麻。江湖人称咬人猫、蝎子草、火麻。这家伙的叶片和茎上覆盖着细小的毛刺,这些毛刺带有酸性有毒物质,人的皮肤只需轻轻触碰就会带来一阵猛烈的疼痛感,十分提神醒脑,最长时疼痛感可持续十几个小时,但疼痛程度会逐渐降低。





↑小河沟的荨麻兵多将广,长达10公里左右的主干道两侧随处可见,所以在小河沟观察别的生物时必须要时刻留心附近是否有荨麻,否则一不留神就会感受到荨麻的热辣。我来到四川5个月,共计被荨麻扎了大概15次,其中约有10次发生在小河沟,因为这里吸引我的事物实在太多,让我总是忽略了这儿漫山遍野的荨麻。





↑一株卑劣的荨麻,生长在小河沟居住区一条人迹罕至的走道中央,这条走道的右侧的墙壁上有十几个处于搭建初期的胡蜂巢,我跟着这些蜂巢的路径向前走,结果不幸受到这株荨麻的热烈欢迎,它的毛刺扎穿我的速干裤,让我浑身一颤,险些惊扰到一旁正在筑巢的胡蜂,还好小河沟的胡蜂比较大度,否则我可能会体验到同时被荨麻和胡蜂蜇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0 17:08:00 +0800 CST  

↑还好,在小河沟众多植物中,也就荨麻和少数带刺植物对人稍有敌意,其他大部分植物看起来还是赏心悦目的,比如上图中的独蒜兰,理论上这是种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什么是“准”呢?因为据说有一份申请把兰科植物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手续至今还没走完。




↑虽然是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它们在小河沟的数量很多,主干道两旁时不时能看到这样连片生长的独蒜兰。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0 17:13:00 +0800 CST  

↑除了吸引眼球的多种珍惜植物,小河沟更多的是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植物,种类非常多,长相讨喜的也不少,可惜我对植物知之甚少,只能雾里看花,所以对于小河沟的植物,仅能为大家带来这么寥寥几张照片。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0 17:13:00 +0800 CST  
蝎蛉篇


在广东时,我见过的名字中带“蛉”的昆虫非常少,即便是理论上全国分布且数量极多的通草蛉也很少见,然而在四川的5个月中,各种神乎其神的蛉见了不少,包括脉翅目、广翅目和长翅目中的种类,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在小河沟遇见的三只蝎蛉,这是一类长相非常有特色的昆虫,属于长翅目(长翅目昆虫统称蝎蛉,原因见下文),分布范围虽然广,但是对环境很挑剔,所以数量不多。





↑这是我第一次与蝎蛉相遇,当时我身处一片灌木丛中,只见得一个黑影从天而降,落在前方不远处,仰仗着双眼5.2的视力,我察觉到这家伙骨骼惊奇、绝非凡虫,于是开始悄悄接近它,待完全看清它的模样时,不禁内心狂喜——很显然,这是一只蝎蛉,一种以前我只在图鉴上见过的罕见昆虫。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0 22:17:00 +0800 CST  

↑稍稍放低身姿,从侧面拍一张,这时的它也察觉到我的存在,开始警觉起来,三五秒后就展翅飞走。我观察了它的飞行轨迹,注意到这只蝎蛉似乎并不擅于长距离飞行,每飞出二三米就要停下来稍事休息几秒,再进行下一段飞行。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并看不出来“蝎蛉”这个名字的由来,但因为有两对狭长的翅,所以它的家族被命名为“长翅目”,下面包含了蝎蛉科、蚊蝎蛉科等至少5个科。其实之所以叫蝎蛉,是因为它们当中的雄性有外形和蝎子尾巴极度相似的外生殖器,而上图中的蝎蛉是雌性,所以不具备这一特征。蝎蛉在全世界有600多种,我国200多种。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0 22:22:00 +0800 CST  

↑在与第一只蝎蛉相遇的当天,我还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二只蝎蛉,体色为深黄色,但警惕性极高,我刚迈步向它靠近就将其惊飞,没能为它留影一张,有些遗憾。但还好,第二天我又遇见了上图中的第三只蝎蛉,三只蝎蛉与我相遇的过程如出一辙,都是它们主动飞到我视线里来,看来我和蝎蛉还算有缘。



通过体色和形态判断,这只蝎蛉和第一只遇见的蝎蛉应该是同一种,但第一只是雌性,上图这只是雄性。我在第一眼看到它时就留意到了它膨大的腹部末端,但为了保险起见,我先远远地观摩了一会,再拍下这张照片,最后再尝试靠近,看能不能从侧面仔细欣赏一下它,运气足够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拍下它的侧面特写。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0 22:24:00 +0800 CST  

↑在接近它的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地碰到周围灌木,还是不慎把它惊飞了,看来蝎蛉的视力和感知震动的能力都很好,在小河沟遇见的三只蝎蛉都是警惕性满满,但前面提到过,蝎蛉长距离飞行的能力有限,至少我见到的三只都是这样的——它们每飞出二三米就需要休息一下。我趁着它落在叶片上休息的几秒,向前迈了一大步,接着对焦、按快门,凭着狗屎运拍下了这张还算清晰的照片,雄性蝎尾状外生殖器非常显眼。



蝎蛉的喙很长,口器为咀嚼式,各种类的食性不同,有捕食性、腐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食物有昆虫尸体、昆虫活体、花蜜、苔藓等。除了雄性蝎蛉令人瞩目的蝎尾状外生殖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蝎蛉对生活环境要求非常高,曾经在关于它们的文献里看到过大概这样一段文字:“多出现于植被茂密、潮湿的森林或峡谷地区,在植被遭破坏的地区则不常见,是一类生态指示昆虫。”


可见,蝎蛉对于生活环境质量追求之高,甚至让人类把它们当做了一种生态指标来看待,我以前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的蝎蛉在小河沟见了三次,这也充分说明了小河沟的环境原始程度之高。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0 22:25:00 +0800 CST  
石蝇篇


除了蝎蛉,还有一类昆虫也常被人们作为生态指示昆虫,那就是石蝇。



石蝇,是襀(jì,读音同“寄”)翅目昆虫的统称,因为其稚虫常生活在水中的石头下,所以有了这个统称。“襀”有裙子上的褶皱的意思,得名于石蝇成虫翅膀上的褶皱。



↑在小河沟遇见的第一只石蝇,停息在一根电线杆上。好在我原先在珠海见过一次石蝇,当时以为是某种蛉,把图片发到网络上后经人鉴定才知道这就是石蝇。



石蝇和蝎蛉一样,也是不多见的昆虫,至少在城市及周边不太可能遇见,因为它们同样对环境非常敏感。小时候的石蝇在水中生活,而且对水质非常敏感,容不得一丝污染,所以也只有在非常原始的生境中才能遇见它们,我在珠海时与石蝇的一面之缘也是发生在某个远离人烟的山谷里。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0 22:34:00 +0800 CST  

↑石蝇的头部特写,复眼发达,有3枚单眼,前胸发达呈方形,触角丝状且较长。石蝇稚虫喜爱温度较低且含氧量高的水体,尤其是无污染的山区溪流,以水中的藻类、苔藓、腐殖质、有机碎屑或是其他水生昆虫为食,而成虫则大多不进食,少部分取食藻类。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0 22:38:00 +0800 CST  

↑小河沟遇到的2号石蝇,比1号的辨识度更高些,身体两侧有米黄色条纹,发现于水库旁的铁丝围栏上。大部分石蝇在小时候就有一对尾须,成年时也保留了下来,也就是图中石蝇身体尾部从翅膀下露出的丝状物。不少昆虫都有尾须,用以感知震动,之所以长在身体末端,原因可能和我们的倒车雷达相似。





↑在2号石蝇旁边有这么一个虫蜕,很可能就是它留下的,也就是说2号石蝇在小河沟水库中度过了它的童年,告别水面来到铁丝围栏上羽化,谁知刚羽化不久就碰上了我。石蝇褪的皮由于没有翅膀遮挡,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尾须很长,等同于体长的一半。




↑来张合影。石蝇在全世界已记录了3500种,中国有500种左右,种类不算少,但由于它们的稚虫对水质太过敏感,导致其繁衍受到了限制,几乎只能在远离工业污染的深山中才能觅得其踪,所以石蝇的受关注度一直不高。有趣的是雌性石蝇的产卵能力很强,据称有的种类能产下多达6000枚卵。如此高产,数量却又如此稀少,可见即使在环境适宜的地方,石蝇稚虫的存活率也不高,这真是一群相当脆弱的昆虫的啊。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0 22:40:00 +0800 CST  
半翅目篇


半翅目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目,如果一定要把我昆虫纲中每个目的喜爱程度排一个名次,那么半翅目会排在第二,仅次于螳螂目。



半翅目,包含了蝽类(臭屁虫)、各种蝉、蚜虫和介壳虫等昆虫类群,它们的世界异彩纷呈,无论外形还是习性都时常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在平时的自然观察中,给我带来最多惊喜和震撼的无疑就是半翅目了。虽然此行中拍到的半翅目不算多,但其中很多都是我第一次记录到,所以对我来说还是颇有意义的。好,废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小河沟的半翅目们,



↑某种丽沫蝉,在小河沟数量极多,体长约8毫米,在灌木丛中几乎随处可见,由于前翅基部有显眼的红色,所以很容易被发现,我在四川东北部的几个山区都见过它们,分布较广。





↑沫蝉,无疑是一群有趣的蝉,它们成年后大多体色艳丽,但幼年时的它们却相当低调,总像这样把自己包裹在液体泡泡球里而不愿抛头露面,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习性。这种看起来与唾沫相似度极高的液体是由沫蝉若虫分泌出的液体和空气混合后制造而成的,将自己包裹起来之后,就犹如一层保护罩,可以让幼时的沫蝉避开天敌的侦测。



我们看这团“唾沫”的中央,隐隐约约有个淡黄色的小身影,这就是沫蝉若虫的真身,我一直都很想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但又不忍破坏这别致的小屋,所以只能借助闪光灯用逆光拍摄的方式看个大概。因为小河沟的几种沫蝉数量很多,所以它们构筑的液体房屋也很多,这儿一个,那儿一个,挂在灌木上显得错落有致,十分有趣,要是不了解昆虫的人见了,可能会以为小河沟闯入了一群没素质的游客,不仅违规进入保护区,还四处吐痰,痰迹遍布整个小河沟。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9 08:47:00 +0800 CST  

↑凤沫蝉,也是小河沟常见的一种沫蝉,和丽沫蝉一样,在四川东北部地区普遍分布。凤沫蝉比较机警,接近它时很容易把它惊飞。沫蝉成虫大多有着极强的跳跃能力,在跳起之后再启动翅膀,所以如果我们遇到罕见的沫蝉想要观察或是拍照,那么在接近它时一定越慢越好,否则它一旦受惊就用会用弹跳+飞行的方式离你而去,十分无情。






↑一种小型沫蝉,分布极为广泛,广东和四川都很常见,数量惊人。体型与绿豆相当,看起来像个木疙瘩,有趣的是它们的性格也像个榆木疙瘩,相比于它的大多数亲戚,可以说是十分迟缓,拍摄这种沫蝉时你可以大手大脚而不必担心把它惊飞。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9 08:49:00 +0800 CST  

↑小河沟常见的一种叶蝉,具体种类不详,可能是某种大叶蝉。叶蝉,是蝉类中的一个大家族,全球已知2万多种,我国约2千种,这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群蝉,它们形态多变,体型从芝麻大小到1.5厘米不等,绝大多数种类通过刺破植物叶片的方式吸取植物汁液,所以在农业上,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小讨厌,不仅刺破叶片会导致植物萎缩枯死,它们还能传播多种农作物疾病,让农民伯伯极其憎恶。



↑此种叶蝉的侧面特写,体色和斑纹还是相当好看的。大多数叶蝉和沫蝉一样,有很强的弹跳能力,这都归功于它们强壮的后足,可以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9 08:52:00 +0800 CST  

↑可能是某种飞虱,体型很小,不太常见,我对它们的习性也不太了解,所以看看就好。




↑小河沟最常见的一种蚜虫,体表覆盖着一层蜡质,触角细长而飘逸,好似双马尾。部分蚜虫身体末端有这样三根小管子,中间那根是它们的排泄口,两侧的是“腹管”,在遇到危险时可以分泌信息素以警告同类,可见蚜虫也是具有一定社会性的昆虫,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年以后它们也会进化成蚂蚁那样具有显著社会性的昆虫。




↑它的侧面特写,口器尖利而细长,和前面的叶蝉、沫蝉一样,它们就是通过这钢针一般的刺吸式口器来吸食植物汁液的。另外这种蚜虫的红色复眼也算是它的一大看点,让这种微不起眼的小虫蒙上了一层反派角色的味道。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1-29 08:59:00 +0800 CST  
被度娘疯狂抽楼,搞得我都没心情发了,大家有兴趣看全文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公号,与ID同名,实在抱歉了。

楼主 被黑屋的智慧哥  发布于 2017-12-01 20:53:00 +0800 CST  

楼主:被黑屋的智慧哥

字数:23596

发表时间:2017-11-15 05: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1-18 13:23:39 +0800 CST

评论数:21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