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5.1聊聊《西方民主的未来是暴君》

113,中世纪的迷局(5)

为什么要讲汉匈战争,理由在于说明白为什么匈奴人都最后被击败,理由就在于游牧民族虽然强悍,但是游牧民族都有其一个缺点,那就是善于作战,却难真的征服农耕民族。

农耕民族虽然容易被游牧民族击溃,但难以真的被游牧民族打垮,所以上帝之鞭也只是鞭笞了西欧,与中国一样的是,欧洲人屡战屡败,但是却难以伤及到农耕民族的根基,那么当运势走向了农耕民族的时候,自然胜利就会到来。

并且,从根本上说由于双方生活方式的不同,很难相互转变,结果就是战争虽然胜利,但是却难真的胜利,最后因为农耕民族容易积聚资本,导致游牧民族的失败。

游牧民族有数次的跃起,其中最有名的是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然而三次崛起都是快速扩张,随后分裂,最终瓦解,而其中他们的牧群数量决定了他们的势力。

当牧群充足的时候,骑兵的作战能力强,机动能力强,由于地形和地缘的结构,使得骑兵容易在东亚至东欧以及非洲中东等广袤的平原地区作战,可以快速的发挥其机动性,使得敌人失去机动性,从而使得游牧民族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所以百战百胜,而当游牧民族走向极致的时候,其实就是衰亡的开始,由于牧群达到了草原的极限,随后必然出现灾荒,这样由于牧群大量减少,就会使得游牧民族失去活力。

从事实上看,中国农耕民族即便政权失败,也可以在几十年内便恢复,然而游牧民族想要恢复,起码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

这就是因为,生产粮食比繁殖牲畜速度要快的多,谁拥有了更多的剩余资本,谁就能供养其他工种,一旦其他工种出现,社会活力随之上升。

农耕民族虽然难以在热兵器出现强与游牧民族较量,但是农耕民族拥有坚强的任性,所以最终是游牧民族大多衰落,农耕民族胜出的原因。

说到匈奴人给欧洲人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他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势力结构,在罗马分裂的之初,可以说南欧一直是欧洲的主要文明聚集地。

然而当日耳曼人走向西方的整个过程开始后,就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这种南北对峙的局面也就是南欧人眼里的蛮族入侵。

由于族权思想的变化,使得王权保护自己的意愿大于了保护公族的意愿,所以对于蛮族的入侵,南欧势力出现了分化。

也就是,兄弟封王并没有起到原本的加强势力的作用,相反是真的使得罗马分裂开来,那么可想而知的事情就是。

北欧的崛起。

并且,基督教开始越来越在欧洲处于一个强势的地位,这种变化的过程十分奇妙,为什么宗教总是起到一个奇怪的发展呢?

这就在于,新文化解决了旧文化无法解决的问题。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07:00 +0800 CST  
114,中世纪的迷局(6)

人们喜欢相信的,总是他们愿意相信的,因为当你选择相信的是你愿意相信的东西时候,你有一种安全感,这正是人们往往相信一些一眼看上去就明知是假的东西的理由。

而事实并非如此,并不是人不愿意思考,而是人不喜欢不安感,不喜欢一种迷茫的感觉,人认为自己是世间的主宰,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的是,病毒和细菌,可以轻易的摧毁大量的人,亦或者很多人认为只有人才有社会和文明,然而世间大量的动物仍然有社会和文明。

人总是喜欢相信这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从基督教上来看,问题就变得非常有趣,从一开始被罗马人打压,到罗马人选择基督教为国教,发展到北方的蛮族肆意入侵罗马最后造成罗马的覆灭,然而当征服者胜利的时候,他们又都最终拜倒在了基督教的脚下。

那么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因为新文化解决了旧问题,所以最终基督教取得了胜利,在一开始基督教被罗马人杀,是因为罗马人信仰多神教,如果王权与族权之间的契约关系出现混乱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联盟关系,自然选择打压基督教,当王权增强之后,他需要一个可以与所有族权都可以达成契约关系的新契约出现。

那么自然是基督教取得了胜利,这中间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新文化解决了旧文化的问题,不管是新制度还是新文化,都需要解决旧问题才能立于世间。

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节点,在基督教的第一次蜕变的时候,我们还能认为罗马是比较先进的,因为罗马取代了希腊成为了南欧和北非的霸主,在这个广大的地域之内,他的文明程度和贸易程度,都可以认为罗马是先进的文明。

然而,结果却是,一个先进的文明,最终被北方蛮族所灭,这一点就变得非常有意思了,与中国一样的是,欧洲文明,中东文明,印度文明这几大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作为文明代表的政权都有被打败的历史,然而为什么最终的结果是这些文明都生存了下来,并且是文明越发展越强大呢?

但其中也有不同,如果说把这些文明分类的话,那么欧洲文明,中东文明,印度文明,这三个区域的文明,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始终一脉相传,并且利用宗教作为维系的文化,其中基督教系和伊斯兰教系与印度教系,是三大文明的文化支柱。然而中国的文化支柱是“行为”。

这四大文化系现在各拥有10亿以上的统领人口,占当今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然而这四大文化系却都有被打败的历史,可问题就在于,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能够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那么自然,只是打败了政权,并不能打败文明。

相反还极容易“被打败”。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07:00 +0800 CST  
115,中世纪的迷局(7)

为什么有人可以神乎其神的通晓战争的胜负,在战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庆功宴了,为什么有人口若悬河的说了一大堆,最后输的屁滚尿流呢?

那就在于,不同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并且战争并不一定就是强者胜利,弱者失败,谁才是真的强者,要看待更加本质的问题。

那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任何文明,任何文化以及制度,从本质上都是用来解决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方法,所以,谁的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团结,那么就能在战争与斗争之中获得优势,那么到了生死关头,人与人的关系将决定胜败。

所以,契约关系才是如此的重要,也就是“宗教”“阶级”“行为”,这三种文化是三种契约关系,他们保障和维护的是相信这个契约人的利益,那么拥有“契约”才拥有了信任,这就是人与人关系,社会与人关系的关键。

而“宗教”正是这种关系,人们总是把问题简单的归于“神的旨意”然而却忽视了契约关系的重要性,之所以四大文化可以拥有10亿统领的人口,其关键并非“神的旨意”,而是这四大文化体系与他们统领的人口之间达成了一种契约关系。

使得这些人可以组成一个稳定可运转的社会,当这种情形可以成立的时候,那么自然这个社会就可以运行下去了。

这也是基督教可以在不断的失败与成功之中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基督教所能解决的,是北欧宗教文化所无法解决的,那么自然新文化就要替代旧文化。

这是扩张的必然。

当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村子那么大的时候,他几乎不需要什么文化,只需要保障吃喝就可以了,但是当几个村子组成了一个区域后,为了能让数个村子和平相处,就需要文化的力量了。

而当有了几个省市之后,就更需要文化的力量来统领了,这就在于,越是扩张,人口的数量越是激增,这种激增就需要管理,而想要管理就要文化的力量。

这时候,越是统一的文化,越是容易管理,越是多元化的文化,自然越是难管理,这就导致了,基督教可以解决公族与旁族的矛盾,然而多神教的旧文化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这个社会的公族和旁族就不能被王权所控制,王权的力量就会减弱,公族的力量就会膨胀,那么自然王权是不愿意看到的。王权自然有其最优先权。

他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自己的利益,选择一个可以统一公族和旁族与自己形成盟约关系的文化作为支持,自然就成了王权的首选。

这样,即便是信仰基督教的罗马失败了,基督教相反却更为扩张。北欧的胜利并没有使得基督教衰落,相反,基督教更加发展。

成了真正的欧洲霸主。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08:00 +0800 CST  
116,中世纪的迷局(8)

王权最渴望的就是可以达成与公族与旁族之间的共同联盟关系,所以在氏族旧文化的影响下,王权只能与公族建立契约,这就使得公族必然膨胀。

所以王权选择了基督教,就等于选择了与公族和旁族共同建立联盟,那么王权的力量就会上升,这是基督教逐渐成功的本质。

从一个发展顺序的角度来看,早期的中世纪是一个大发展的时候,随着日耳曼人的迁移,欧洲的开发程度是一个上升的态势,日耳曼人是一种对于一群人的称呼,类似于中国的客家人,并非单指一个民族。

在这种迁徙中,日耳曼人逐渐形成了北方势力,并且开始压垮南方罗马,占据了主动,在虽然的征伐之中,有了替代南方势力成为宗主的架势。

然而,在文化和制度上,日耳曼人并没有人可以突破出更新的文化来,也就是能有类似于“行为”的文化出现。

这就使得日耳曼人只能选择“宗教和阶级”这两种文化,那么自然也就只能学习罗马,使得欧洲逐渐成为了基督教的天下。

然而,基督教的发展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分封制度越来越成熟,也就是欧洲虽然在文化上逐渐走向统一,但是在分界上却越来越束之高阁。

这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族权文化导致了这种结果,因为对于欧洲来说,分封是维系王权和公族与旁族关系的一个重要事情,公族和旁族与王权都有分封有了土地,自然可以出现能力的高低,随着分封的完成。

王权对于土地的控制和对于公族和旁族的控制起到了一个能够维系自己的目的,所以,正是因为族权制度和文化上的影响,分封成了绝对的主流。

欧洲出现了两个有趣现象,一个是分封使得欧洲的土地变得越来越零碎,如果看待中世纪的欧洲地图,那么应有两张,一张是欧洲大国家之间的地图,这种地图非常清晰,可以把国家范围标示的非常清楚。

但是,如果看分封的地图话,就会发现,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各种势力和各种分封区域,使得这张图变得非常复杂和难以看懂。

另一个特征就是,基督教本身发展的越来越强大,逐渐成了欧洲的宗主,也就是类似于周天子的出现。这种结果就是欧洲的合纵与连横的产物。

也就是说,宗教成了各国达成联盟和对抗之间使用的对象,他们需要一个没有实权的领袖来承认自己的强大,让自己成为欧洲的霸主。

这正是封建制度出现后所必然出现的现象,并且封建制度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即喜欢扩张,又害怕扩张。

所以,称霸往往成了自然的选择。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08:00 +0800 CST  
117,中世纪的迷局(9)

为什么说封建制度既喜欢扩张又害怕扩张呢?

那么这个喜欢是指的封建制度的所有人,对于族权思想来说,扩张意味着发展和发达的开始,拥有了更多的土地,人口,资本是一件自然觉得高兴的事情。

但是问题来了,这要怎么分呢?这就是又害怕扩张的理由,也就是说,害怕扩张的是王权,因为从表面上看起来,扩张本身使得王权膨胀,土地的扩张,领土的扩大自然是看起来使得王权越来越强大。

可实际上,同时强大的起来的还有功臣,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公族,也就是说公族的膨胀会随着扩张的脚步共同发展,那么对于王权还是一个好事吗?

事实就未必了,因为王权想要强大就需要公族和旁族关系的相互制衡,如果这个目标能够达成,那么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不能达成,那么对于王权就构成了威胁。

所以,假如什么都不想,一味的扩张,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让别人得了好处,比如凯撒,凯撒能征善战,为罗马扩大了势力范围,然而得到的是被刺杀。

如果凯撒的势力是最大的,那么几乎可以说没人敢刺杀他,但是当凯撒与公族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时候,刺杀凯撒成了公族乐意见到的事情,那么刺杀就会出现。

所以,有了前车之鉴,对于王权们来说,肆意的扩张,未必就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并且扩张本身还有风险,这个风险对王权更是极具挑战。

那就是,当王权发动了战争的时候,一旦失败,那么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王权本身,因为他需要付出更多的资本来填补失败的教训。

然而对于公族和旁族来说,情况就未必如此了,王权力量的减弱,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也是加强了公族势力的一种方式。

所以,对于王权来说,贸然的战争不管胜败都有可能使得公族的膨胀,那么选择另一种方式就成了一种非常好用的选择。

那就是称霸。

称霸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合纵连横的运用,在欧洲这个大势力的角度看去,几个国家形成一个联盟变成欧洲的公族压制旁族,就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方式,所以称霸的最大好处就是即达到了霸主的地位,又不需要通过刀兵的绝对征服就能达到地位上升的目的。

从而避免了公族的膨胀,这种思想使得称霸的好处优于扩张,另外对于欧洲的局势来说,一个国家的强大,自然是牵动所有人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称霸,使得王权们形成了一种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就是使得王权得到了稳固,然而这种默契总要被打败。

那就是中世纪逐渐走向了成熟,这时候各方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了。就需要向外寻找可能,也就是十字军东征的端倪开始出现。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08:00 +0800 CST  
118,中世纪的迷局(10)

随着时间的发展,欧洲的宗教越发强盛起来,这里就出现了与中国的不同,为什么中国的封建时代是分崩离析,诸侯不断作乱,周天子权势大减,而欧洲的封建时代宗教势力不断强盛呢?

这中间最大的差距就是周公剔除掉了宗教的作用,使得中国只有“阶级”,“宗教”的力量快速下降了,“礼法”越来越替代“祭祀”的作用,所以这中间就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那就是用“阶级”这种文化不但不能使得王权受益,相反使得王权受害。

因为“阶级”一旦划定,就等于失去了王权与公族和旁族之间的契约,表面上还是相互维系,实际上是各自自保,这就使得周天子的权势快速减少。

而欧洲则不然,为什么宗教的势力是越来越大,理由就在于随着封建制度的出现,出现了大肆分封的状况,所以为了保证族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就必然加强联系。

这种联系的核心就是宗教,也就是说,神授意于神之子来统领国家,封建领主想要得到封地权就要忠诚于神之子,也就是国王。这中间宗教起到了绝对的作用。

也就是说,想要走向“阶级”,不但不能稳固封建时代,还会快速的摧毁封建时代,中国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三家分晋,田齐代姜的事情发生,并且最为关键是不行此道的楚国和秦国,都逐渐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实行“阶级”的国家越来越弱小。

这种现象就证明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阶级”不但不能保护王权,相反还在不断的约束着王权的力量。

所以,王权没有更新的文化出现,就不得不向宗教寻找势力。

这正是欧洲以及中东与印度发展宗教的关键所在,因为没有更加先进的文化得以支撑王权与族权之间的关系,那么自然只能选宗教。

宗教也就顺理成章的发展,即发展于庙堂之上,又发展于村野之间,使得宗教势力越来越强大,宗教势力强大则王权势力强大。

因为宗教可以确保王权与族权之间的关系稳定,那么自然结果就是宗教的膨胀,于是也就有了那么一个经典的故事。

亨利四世在大雪天去跪拜教皇。

从实力上看亨利四世未必弱于教皇,但为什么贵为皇帝的亨利四世还要搞出风雪跪教皇的戏码呢?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只有宗教才能稳固住亨利四世与公族和旁族之间的契约关系,一旦这层契约关系没有了,那么人人可以替代他。

所以,他就只能选择去跪拜。然而宗教也并非没有弱点。

另一个地方的另一个宗教逐渐成了基督教的大敌,这就是:

伊斯兰教。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09:00 +0800 CST  
119,伊斯兰教的兴起(1)

随着中东发展,一个新兴的宗教开始发迹,这就是伊斯兰教,如果说欧洲是需要宗教来解决旧问题的话,那么中东就更需要宗教来解决问题。

因为中东和欧洲是不同的,不同的关键在于三点:

第一点是中东四通八达,无险可守属于易攻难守,第二点是中东是沙漠与绿洲相互存在的地貌,第三点就是中东是商业的中心点。

第一点是问题的关键,也就是中东是欧亚大陆的交汇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宗教,种族非常复杂,所以在这里统治的王权迫切的需要一种可以与族权建立契约的宗教。这一点中东的迫切性比欧洲还要着急。

因为欧洲,中国的流动性与中东比起来,还是中东更加频繁,所以不同的人往来的如此频繁,就造成了契约关系的混乱。并且地形非常的平坦,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契约关系,那么战乱必然总会爆发。

第二点是问题的核心,也就是说中东之所以宗教势力比欧洲更加强盛,其关键就是中东与中国和欧洲有一个点不同,那就是中国和欧洲与印度都有大片大片的平原地貌,适于耕种,然而中东是绿洲与沙漠为主,这就决定了中东发展大城市化的意愿一定更加浓厚。

因为人们只能生活在绿洲的周围,贫瘠的沙漠地带难以养活大量人口,这就使得人口逐渐向大城市涌去,所以自然造成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贫富不均。

而这种现象对于王权来说,却非常乐见,因为只要控制了几个决定性的大城市,不仅可以拥有大量的人力,更可以控制资本,只要控制了资本,那么就能控制整个国家。

所以,这一点非常关键,之所以伊斯兰宗教在出现以后就一直在中东不断走强的关键就在于此,因为这里非常适合宗教发展。正是因为中东满足了宗教和王权最重要的发展意愿,那自然是宗教走强。

第三点就属于前两者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四通八达,所以做贸易非常容易,又由于大城市化非常重要,那么自然是不缺发展贸易所需要的一切要素,那贸易与商业自然也就发展与中东。

而从贸易和商业之中获得的税金,自然是强于从农业之中得来的税金,自然就会产生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王权乐见宗教发展,第二个关键更为重要。

那就是中东走的是精兵之路。

拥有资本,又拥有大城市的庇护和滋养,自然可以锤炼出精兵之路,也就是说,因为有着大城市的供养,中东的士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这是中东势力可以屡次在中东创造出大国的关键,那么当伊斯兰教出现了以后,自然就解决了过去无法解决的旧问题。

也产生了与基督教不同的发展结果。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10:00 +0800 CST  
120,伊斯兰教的兴起(2)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宗教领袖所处的人生境遇不同,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完成了基督教的创立,但是耶稣最后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然而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默罕默德,却显然成了一个当时的成功者。

然而事情的发展也并非如此的简单,需要细细分析。

默罕默德最大的成功在于两个,第一个是默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第二个是默罕默德完成对于中东一个统一政权的建立,这是他与耶稣最大的不同。

那么为什么默罕默德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

最重要的分界就在于,中东比欧洲更加急迫的需要新宗教的出现,这才是关键,从分析的角度上看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属于一神教,并且他们都解决了之前的公族与旁族和王权的旧契约关系。

但是,不同的是,欧洲一来是流动性较低,另一个非常关键的关键就在于,欧洲的罗马人是一种以公族压制王权的态势存在,所以,一旦基督教成功,那么王权势力自然上升,这将导致公族势力的下降,所以罗马公族自然更反感基督教,对于基督教的破坏更加深重。

并且由于欧洲拥有大量的平原地貌,所以对于宗教的急迫性亦不如中东强烈,直到君士坦丁遇到危机,才高举基督教的大旗,从而使得基督教成功。

也就是说,基督教之所以走过了漫长的成功道路,关键理由在于,王权的势力还不如公族,那么自然是公族排斥基督教,造成了基督教的成功缓慢,并且造成了耶稣的被害。

然而,对于中东来说,问题就简单的多了。

中东更加需要宗教,因为对于任何族权来说,新宗教所带来的王权势力上涨是对于王权有利的,并且由于是大城市化的意愿更加强烈,王权所能控制的资源远比罗马王权要强。

所以,默罕默德出现以后,自然是公族和旁族更愿意新宗教成功,这样公族和旁族的关系就能滤清,并且从本质上说,由于适合宗教的发展,对于公族和旁族来说,一神教所带来的优点,明显由于多神教。

他可以使得在同一地域的信众解决他们以前的旧有矛盾,所以对于默罕默德出现,中东是一种迎合的态度,因为伊斯兰教的出现使得中东势力逐渐走向平衡,这种意识正是王权,公族,旁族三方同时愿意看到的。

那么自然默罕默德就在其在世的时候便发展的顺风顺水,很快就从旧宗教的打压之中发展起来,因为伊斯兰教解决了旧有矛盾,自然发展更快。

结果就是,默罕默德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建立了强大的伊斯兰教国家,然而时局如棋,人生如戏,就在伊斯兰教发展的非常快速的时候。

问题同样出现了。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11:00 +0800 CST  
121,伊斯兰教的兴起(3)

耶稣与默罕默德虽然人生境遇有所不同,那他们所创造的宗教结果自然也亦有不同,对于默罕默德来说,自然是表面看起来更加风光一些,因为在有生之年便完成了伊斯兰教的强盛,这与耶稣的被害比起来,表面上确实风光不少。

但是耶稣也有其得利之处,那就是基督教与欧洲王权的结合虽然缓慢,过程虽然比伊斯兰教漫长,也更曲折,可双方的关系非常的平缓,也就是宗教是宗教,王权是王权。是君士坦丁选择了基督教,使得基督教成功成为国教。宗教与王权的关系非常清晰,并不牵扯其他问题。

然而伊斯兰教就不那么顺利了,对于默罕默德来说,无疑是一个成功者,但是成功者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当默罕默德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的时候。

他就有了王权都有的问题,那就是王权传位于谁的关键问题,也就是说,宗教的问题与王权的问题混在了一起,这是耶稣所不需要面对的难题。

在这个问题上,显然默罕默德遇到了困难,那就是传位于亲族,还是传位于族权,变得很棘手,而这个问题,他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就去世了。

这一去世就留了一个大问题,到底传位于谁说不清了,就自然爆发了族权与宗族之间的矛盾,并且最终形成了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那就是伊斯兰教存在两个正史,一部正史是后来的逊尼派所写成的,一部正史是后来的什叶派所写成的。

两方表面上是教义之争,实质上是族权争斗,他形成了一个死结,也就是两部正史都认为自己是默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也就即是宗教的继承人,又是王权的继承人。

然而,这种矛盾只是浮现于表面的泡影罢了,实质上,对于中东来说,由于他的地缘决定了他非常适宜宗教发展。

所以王权自然愿意让宗教大为发展,因为宗教越是发展,自己的地位则越是稳固,这种根本上的愿意造成了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永远争斗,理由就在于中东适合发展宗教,这才是中东千古乱局的核心所在。

不管是什叶派族权,还是逊尼派族权,都无法脱离宗教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之所以宗教总处于相互排斥的关系。

并不是表面上双方的无法和解。

宗教之所以无法和解,表面是宗教本身的问题,也就是一方认为自己是默罕默德的合法继承者,另一方是篡逆。另一方同样如此认为。

然而实质就是,中东的社会资源始终无法真正的大发展,造成了这种矛盾的不断延续。这才是伊斯兰教千年以来,矛盾无法化解的本质。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12:00 +0800 CST  
122,伊斯兰教的兴起(4)

也就是说,沉于表面之下的还有另一层原因,为什么会分成逊尼派和什叶派,为什么会造成伊斯兰教的分裂?

表面上是因为继承人的选定上无法达成统一,然而事实并非非常复杂,我认为原因更加简单,那就是默罕默德的成功,也同时造成了后来的分裂。

因为默罕默德是创造宗教的领袖,亦是创造伊斯兰教大国的领袖,所以默罕默德带有双重性身份,他即是宗教领袖,又是王权领袖,所以他就自然造成后面的问题。

中东之所以造成伊斯兰教的快速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中东需要新宗教,所以出现了大量的迎合者的出现,这里面既有最简单的信众,也有大的族权势力。

所以,默罕默德所面对的问题,实际上是迎合自己的人与自己族权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造成了问题的复杂化。

为什么默罕默德难以选出继承人,难就难在他的双重身份上,如果他把位传给了迎合派,那么结果就是自己本族族权的必然衰落,作为本族领袖的默罕默德自然不愿意。

然而把位置传给本族的新领袖看似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却引发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迎合派来说,承认默罕默德的地位是容易的,但是能一直承认他的本族族权的天然统治地位么?

所以,默罕默德不论如何做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传位于迎合派,自己族权失势,如果传位于本族势力,那么迎合派就会发出挑战,必然引发内战。

不管默罕默德怎么做,直接的结果就是:

内战不可避免。

这才是问题的本质,由于中东需要新宗教所以伊斯兰教取得了成功,然而迎合者中也有大的族权势力,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想成为王权,这种趋势是族权思想的必然产物,那么内战就自然无法避免。

另一个关键的根本问题就是,中东由于是沙漠与绿洲兼存的地貌,那么自然造成了贫富差距,也就是大城市化的出现,所以中东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资源难以真的向旁族扩散,甚至向公族扩散也会缓慢,造成了人们对于王权地位的争夺。

谁夺取了王权,就拥有了大城市的控制权,就自然得到了资本和精兵的庇护,这样的形式也会自然造成争斗的不停,因为社会资源难以扩散,造成的结果就自然是王权思想非常兴盛,那么对于迎合派和宗族派来说。

谁成为了王权的合法继承者,谁就拥有了宗教和王权的双重庇护,那么自然就都愿意加入争斗之中。

那么结果就自然是作为宗族派的失败,也就是阿里的失败与什叶派的失败,造成逊尼派成功的结果。这个结果并非偶然,而是族权思想产生的结果。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12:00 +0800 CST  
123,伊斯兰教的兴起(5)

阿里作为默罕默德势力的领袖并非不够能力,阿里从小一直跟随着默罕默德,而且难能可贵的是,阿里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才。

但是,阿里也存在一个关键的弱点,那就是阿里的敌人远比他的盟友要多,这正是阿里最后走向衰落的关键。

假如没有伊斯兰教的问题,那么阿里做为默罕默德兄弟的过继子,是完全有资格当这个领袖的,凭借自己的功劳和学识,可以说一点问题也没有。

可问题就在于,默罕默德所创造的并非一个简单的政权,而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那么阿里既要做宗教领袖,又要做王权领袖,这里面就有了很大的问题。

问题的最大关键就在于伊斯兰教的兴起本身,伊斯兰教从默罕默德创立,到默罕默德去世,只经过了短短的几十年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这种成功本身就存在一个关键所在。

那就是,是伊斯兰教符合了中东的发展需要,所以中东接纳了伊斯兰教,其中在迎合派众多这个情况下,取得了胜利。

然而这也就预示了,如果阿里仅仅作为宗教领袖,那么没有问题,作为王权领袖就有了问题,可要做政教合一的领袖,就更存在了问题。

因为,对于迎合派来说,原本就是拥有势力,所以阿里如果做了这个领袖,那么对于阿里来说,从事实上说,就形成了一种族权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形成,那么结果就是阿里一派必然失败。

这种必然失败并不仅限于阿里,而是指的是当阿里成为一个族权势力的时候,那么他的兴衰都自然有规律,所以即便不是阿里失败,那么阿里以后的人同样要失败。

并且中东是一个十分适合发展王权的地方,所以,谁成为了王权,谁就拥有了大城市,而拥有了大城市就等于拥有了贸易和精兵,这两个至关重要的要素将决定了谁才是中东的胜利者。

所以当默罕默德一去世,自然迎合派的人就要跳出来要让阿里承认他们的地位,这种争夺不是会不会开始,而是一定会开始。

一旦争斗从暗处变为明处,那么阿里的衰落机会就是可以确定的了,因为阿里的敌人非常多,对于阿里来说,不相信伊斯兰教的人是他的敌人,这是自然的,那么相信的就是他的朋友么?

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对于相信伊斯兰教的族权势力来说,他们信服的或者渴望的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契约关系,所以他们能加入并且迎合默罕默德。

但是,就未必再认同阿里了,所以他们同样要反对阿里。

也就是说,阿里的敌人既有支持他的人,又有反对他的人,那么他还能持续胜利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了。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13:00 +0800 CST  
124,伊斯兰教的兴起(6)

当反对阿里的行为变得明朗以后,就自然要爆发战争,然而问题就在于阿里虽然勇猛善战,可结果是阿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却无法阻止各地到处的叛乱,结果是顾此失彼,最后接受了停战。

从这个时候开始,阿里就陷入了被动,因为对于阿里来说,此时他的敌人更多了,对于一开始就反对阿里,甚至是默罕默德的人们来说,阿里的失败给了他们继续下去的动力。

对于迎合派来说,虽然在战争之中未能击败阿里,但是阿里也分身乏术,所以不能阻止叛乱继续发生,结果就是当迎合派看到阿里变得弱势的时候,更有想法去取得胜利。

甚至对于阿里自己一派来说,他们看到了阿里的失败,对于阿里的信心动摇了,甚至可以说,对于阿里一再忍让最终导致战争的做法感到失望。

阿里在参战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减少了敌人,相反他的敌人是越来越多,最终结果必然是阿里走向失败。

然而,阿里的失败只是一个开始,这预示着以默罕默德为本族的势力走向衰落,而以迎合派为主的势力开始走向强盛。

对于本族一派来说,他们自然有理由认为自己最先跟随着默罕默德,并且属于默罕默德的嫡系,他们有资格继承大统,而阿里的失败让他们感觉到屈辱。

对于迎合派来说,他们也自然有理由认为自己是跟随了默罕默德,并且他们只认同默罕默德为领袖,并不认为阿里有资格做这个领袖,因为当阿里成为一派族权之后,那么族权相互的斗争使得他们相信,自己也有了资格去争夺大统,而阿里的失败让他们感到振奋。

所以,从此伊斯兰教分为两派,也就是之后的逊尼派和什叶派。

那么为什么最后是逊尼派不断的压制着什叶派,并且今日逊尼派占绝对的多数呢?

这个理由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因为迎合派也好,逊尼派也好,其实都并非是团结的,也就是说逊尼派表面上是团结的,实际上内部分化也十分严重,但对他们来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信奉伊斯兰教,也就是说,不是默罕默德本族势力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逊尼派。

所以两相对比,自然是非默罕默德本族势力的人要更多了,那么自然是逊尼派在发展中占据了多数,结果也自然是逊尼派压制了什叶派。

造成这样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的阿里无能,或者贪欲所致,而是当阿里成为一派族权,而非单纯的宗教领袖时候,他就必然介入族权争斗。

一旦加入了族权争斗,那么自然是有胜负,所以即便是阿里打赢了战争,也无法阻止自己族权的衰落,这个本质是什叶派一直处于被压制地位的关键所在。

但不得不说的是,当伊斯兰教出现的时候,基督教感到了一丝压力。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13:00 +0800 CST  
125,十字军东征(1)

十字军东征是一场必然爆发的战争,理由很简单,因为欧洲的基督教发展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封建制度,所以,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称霸比争霸更容易出现。

也就是造成了一个盟主或者宗主国的出现,封建制度虽然解决了王权权利的问题,但也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原来是公族压制着王权。

王权不高兴所以想要封建,但是有了封建就等于是王权与公族和旁族之间的三角关系,脉络更加复杂,相互的猜忌和联盟变得非常不稳定。

所以各国都难以从本质上消灭其他大国,因为战争本质上会使得公族和旁族的膨胀,威胁到王权的地位,如果不依赖于公族和旁族,那么又会造成势力的衰落。

这正是控制力的的问题,那就是不稳定,今天也许是王权厉害,到了明天就可能是公族,甚至旁族厉害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称霸比争霸来的更加可靠,国王与国王,领主与领主之间的合纵连横,可以使得自己受益。

所以,在这状况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分封肯定有尽头,这就造成了内部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然而轻易的内斗又会造成新一轮的竞争。

对于各国王权来说,都不乐意见到,那么当族权在内耗中苦苦挣扎的时候,外侵就成了最可选的选项了,随着北方势力的崛起,欧洲显然已经不够分的了。

那自然就要视线转向其他地方。

而作为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自然成了首选目标,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这座圣城就被伊斯兰教占据了,这导致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呈现了一种狂热的对立情绪。

这也是宗教这种文化最大的困境,那就是:

外族亦或是异教徒。

对于宗教这种文化来说,发展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时代已经可以非常有效的处理公族与旁族和王权的关系了,但是对于外族与异教徒缺少手段。

这是族权文化的一个极限,也就是一个族权他自然有自己的边界,这个边界就是控制力本身,当控制力可以覆盖的时候,自然没什么问题,一旦控制力失去了对于边界的控制。

就会导致族权对立的现象的出现。

于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就这么开始了,然而从一开始,基督教就存在一个劣势,正是这个劣势导致的隐患。

那就是,欧洲的贸易与中东的通道有关系。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14:00 +0800 CST  
126,十字军东征(2)

就在十字军开始东征的时候,对于十字军的骂名就开始出现,十字军的兴起目的是为了对外扩张,达到欧洲势力逐渐向外扩张的目的。

而宗教之间的对立,为这种目的提供了非常好的理由,所以欧洲发动了十字军东征,但是一开始的东征,明显存在问题,这个问题非常自然,就是有钱的自然不愿意去。

这是肯定的,在欧洲就占着房躺着地的领主们,为什么要去东征冒险呢?

如果胜利了,自然是盆满钵满,但是失败了自己的土地说不定也会被抢走,所以,有钱有势的当然不愿意去了。

去的人大多都是没钱没地位的,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种赌博,如果打赢了战争,那么封地封爵自然是有份了,但是,有一点非常严肃。

那就是这些人,没什么钱,所以也就标志着没什么稳定的补给,那自然不会说沿路的国家免费供养他们了。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一路走,一路抢。

一路走一路抢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是这也造成了十字军的污名化,也就是在位于他们的所谓宿命敌人伊斯兰教徒们开战之前。

他们就到处抢劫杀人,导致他们名声的下降,这是整个十字军东征中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的结果就是欧洲人对于十字军是毁誉参半。

喜欢他们的人认为他们是为了基督教而战,讨厌他们的人视他们如匪寇强盗,这一点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战争的目的在一开始就存在问题。

当欧洲即将和中东开始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时候,为了什么而战将决定了未来,谁能取得胜利和信心的关键。

而显然,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一开始产生了很多问题,问题最大的一点就是缺少统一的部署和目的,盲目的对于一块未知大地的征伐即给予了很多人梦想的空间。也让很多地方遭受到了十字军的袭扰。

可最终,这些赌徒到了中东,展开了征伐,他们取得了成功,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十字军东征初期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是一群无根之人。

已经选择了东征就意味着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并且当时的中东由于贸易与大城市的作用使得,城市拥有大量的资本,如果攻下大城市就能获得大量的资本。

这种现实与欲望的交织,使得十字军的征伐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并且建立了几个前哨国,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

耶路撒冷王国。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15:00 +0800 CST  
127,十字军东征(3)

耶路撒冷王国的建立标志着第一阶段十字军东征的胜利,耶路撒冷重新回到了基督教的手中,然而事情自然并非如此简单。

耶路撒冷王国的建立,即标志着十字军的胜利,又标志着另一个问题的产生,这个问题是非常隐晦的,那就是耶路撒冷王国和其他几个类似的国家的出现。

到底是欧洲人势力的延伸,是前哨国呢?还是他们是拥有自己势力范围的自主国呢?这点是关系到整个十字军东征的关键大事。

十字军的成功也伴随着屠杀,尤其是对于穆斯林展开了血腥的屠杀,这一点是十字军战争中一个非常常见的一点,这种现象会发生的最重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是族权本身造成的问题,也就是当族权对立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严肃的排他性,第二点就是由于这只十字军缺少后勤补给,所以一路走一路抢。

现在终于到了耶路撒冷自然更是疯抢,这种疯抢的行为一旦不受节制,自然就会变成屠杀,再加上对于异教徒态度的冷漠,屠杀就自然会出现。

可打赢了战争,也只是达到了第一阶段,也就是十字军入侵中东的成功,这只完成了初步目的,可想而知的是伊斯兰教所控制的势力们,不会就这么算了。

所以,真正的大战将会随即展开。

面对赌徒们的胜利,原来的领主和国王们坐不住了,眼看着一直走到哪抢到哪的农民十字军们攻下了中东的土地,占领了土地,获得了财富。

这种让人眼红的成功自然招来了更多的冒险者,这次是真正的十字军出动了,然而有心插柳却不成,第二次十字军出征最大的成果并不是东征,而是攻占了里斯本,为后来出现葡萄牙奠定了基础。

这次之所以不成,最大的问题出自于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些人并非无根之人,他们大多都自己的势力和自己的地盘,所以他们与那些脱离了自己宗主国的人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势力,他们就不可能打的那么的决绝。

另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十字军的出现,中东开始出现了反应,也就是说,占得了便宜的第一次出征,具有一种突然性,而经过了一段时间忍耐和集结的中东,开始反抗。

在这种趋势下,就爆发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矛盾,那就是欧洲的利益和耶路撒冷王国的利益开始出现了相互背离的倾向。

也就是作为最开始出征的十字军,他们已经获得了土地和领土,逐渐从前哨国有了自己的目的和意识,而对于欧洲来的援兵来说,他们之间已经出现了矛盾。

那就是耶路撒冷王国,寄希望于欧洲的增援,又反感于这种来援,所以情势变得微妙起来。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15:00 +0800 CST  
待续........

楼主 那年光荣岁月  发布于 2015-05-08 16:18:00 +0800 CST  

楼主:那年光荣岁月

字数:117527

发表时间:2015-05-01 22: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8 12:15:38 +0800 CST

评论数:17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