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更新】文溯鉤玄(申精)

6、《易傳》(十翼):由於《易》深奧而廣大,孔子及其後學便撰寫了“十翼”,即相當於給《易經》插上了十只翅膀,來解釋并闡揚《易》中蘊含的自然與社會哲學思想。可以說,自十翼出現後,《易》便開始了擺脫占卜之術的過程。在漢武帝時,十翼被稱為《易傳》,現時通行的《易經》都會附上。
十翼的篇名及主題分別是:
《彖》上、下:“彖”是“斷”的意思。每卦的彖辭(彖曰)論斷卦象、卦德和六爻排列。
《象》上、下:“象”是“像”的意思。每卦有大象,每爻有小象,用來模擬形態和事理。
《文言》:只屬於乾、坤兩卦,是對其意義作進一步的發揮。
《繫辭傳》上、下:“繫”是“聯絡,聯繫”的意思。上篇講道體(形而上),下篇講器用(形而下)。
《說卦傳》:闡述八卦的含義與八卦相重的由來。
《序卦傳》:說明六十四卦之次序。
《雜卦傳》:解釋六十四卦之名。
一般提到《易傳》都是指十翼,宋以來的儒者對《易》的新解釋以《易傳》為名的,一般會在出版時加上指代作者身份的前綴。如《伊川易傳》,為程頤(伊川先生)所作。
7、讖緯:“緯”的本義是織布時的橫線。在紡線的過程中,各條緯線随經線位置不變,但長度不等。於是就引申這個含義為“隨具體情況發生變動的(思想言論)”。後世主要指秦漢以來由方士化的儒者創作,以神學附會和解釋“經”的著作。“讖”的本義是證驗,即作為神靈啟示,預言吉凶的隱語、預言與圖象。歷史上,讖的出現要早於緯,在秦漢時代,二者逐漸合流。

(三國吳《天發神讖碑》宋拓本,現存故宮博物院)
秦、漢之際,天人感應、君權神(天)授等觀念相繼出現并流行,因此出現了許多關於河圖洛書、祥瑞災異、神化帝王、占星望氣等說法,並被傳播者視為社會安定的決定因素。經過西漢的今文經學大家·董仲舒的改造,原本隸屬於陰陽家的讖緯成為了使儒學發展為儒教的工具,并起到了強化皇權的作用。由於它適應了當時封建統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時,具有高度的神聖性。特別是漢光武帝·劉秀,在建立東漢政權之後,就連發號施令、行政用人,都要引用讖緯。在他頒定了《七緯》(《詩緯》、《尚書緯》、《禮緯》、《易緯》、《春秋緯》、《樂緯》、《孝經緯》。而當時《論語》不是經書,所以《論語讖》不在七緯之列)之後,讖緯的地位甚至凌駕於群經之上。此後,經過白虎觀會議,使作為兩漢官方意識形態的今文經學進一步神秘化。

(董仲舒(左)率先將讖緯納入經學體系;東漢光武帝(右)是著名的讖緯支持者)

(班固在白虎觀會議後,奉漢章帝之命撰寫了《白虎通德論》(簡稱《白虎通》)一書,整理了會議的成果。他同時也是《漢書》的作者。)
但是,“神聖”的讖緯本就是人為製作的,且絕大部分內容荒誕不經,可以穿鑿附會地作各種有利的解釋,因此便被一些人利用來散佈改朝換代的政治預言。例如王莽、劉秀、曹丕都曾相繼利用讖緯達到稱帝的目的。加上張衡、王充等學者的極力批判,統治者逐漸認識到其中的危險,在魏晉以後屢次以高壓手段禁止其製作和傳播,讖緯因此被逐出經學并逐漸散佚,現僅有不完整的《易緯》傳世。

(在《春秋緯》中,有一句“代漢者,當塗高也。”袁術(左)與曹丕(右)都曾利用這句讖語作為自己稱帝的依據。前者將其解釋為與自己的名字相合:袁術字公路,“公”、“高”為近義,“路”、“塗”為同義;後者將其解釋為與自己的封爵相合:“當塗高”可以解釋為宮門的兩闕,又名“象魏”,曹丕篡漢前為魏王)

(東漢的張衡(左)與王充(右),二人均為讖緯的有力反對者)

(《易緯》書影)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0:48:00 +0800 CST  
文溯鉤玄0005 易類一·《周易正義》



一、四庫提要


○易類一


△《周易正義》·十卷(內府刊本)


魏王弼、晉韓康伯註,唐孔穎達疏。《易》本卜筮之書,故末派寢流於讖緯。王弼乘其極敝而攻之,遂能排擊漢儒,自標新學。然《隋書·經籍志》載晉揚州刺史顧夷等有《周易難王輔嗣義》一卷,《冊府元龜》又載顧悅之(案:悅之即顧夷之字)《難王弼易義》四十餘條,京口閔康之又申王難顧,是在當日已有異同。王儉、顏延年以後,此揚彼抑,互詰不休。至穎達等奉詔作疏,始專崇王註而眾說皆廢。故《隋志》“易類”稱:“鄭學寢微,今殆絕矣。”蓋長孫無忌等作《志》之時,在《正義》既行之後也。今觀其書,如《復·彖》“七日來復”,王偶用六日七分之說,則推明鄭義之善。《乾》九二“利見大人”,王不用“利見九五”之說,則駁詰鄭義之非。于“見龍在田,時舍也”,則曰“《經》但云‘時舍’,《註》曰‘必以時之通舍’者,則輔嗣以通解舍,舍是通義也”,而不疏舍之何以訓通。于“天玄而地黃”,則曰“恐莊氏之言,非王本意,今所不取”,而不言莊說之何以未允。如斯之類,皆顯然偏袒。至《說卦傳》之分陰分陽,韓註“二四為陰,三五為陽”,則曰“輔嗣以為初上無陰陽定位”,此註用王之說。“帝出乎震”,韓氏無註,則曰“《益卦》六二‘王用亨于帝,吉’,輔嗣註云:‘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出震而齊巽者也’,則輔嗣之意以此帝為天帝也”。是雖弼所未註者,亦委曲旁引以就之。然疏家之體,主於詮解註文,不欲有所出入。故皇侃《禮疏》或乖鄭義,穎達至斥為“狐不首丘,葉不歸根”,其墨守專門,固通例然也。至於詮釋文句,多用空言,不能如諸經《正義》根據典籍,源委粲然,則由王註掃棄舊文,無古義之可引,亦非考證之疏矣。此書初名《義贊》,後詔改《正義》,然卷端又題曰《兼義》,未喻其故。《序》稱十四卷,《唐志》作十八卷,《書錄解題》作十三卷。此本十卷,乃與王韓註本同,殆後人從注本合併歟?


二、作者介紹
1 、王弼(226-249):三國魏玄學家。字輔嗣,魏國山陽(今河南焦作)人。曾任尚書郎,少年即享高名,卒時年僅二十四歲。好談儒道,辭才逸辯,與何晏、夏侯玄等同開玄學清談風氣,世稱“正始之音”。認為“道者,‘無’之稱也”,天地雖大,“寂然至無,是其本矣”。“無”是宇宙萬物的本體,對“道”作了唯心化的解釋。更從“凡有皆始於無”,肯定名教(有)出於自然(無)。試圖用“援老入儒”方式,維護倫理綱常,即以新的玄學代替當時逐漸失勢的漢儒經學。其註《易》偏重哲理,掃除漢代經學繁瑣之風。著作有《周易註》(上、下《經》部分)、《周易略例》、《老子註》、《老子指略》。

(王弼)
2、韓康伯:東晉玄學家、訓詁學家。名伯,以字行。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西)人。歷任豫章太守、吏部尚書、領軍將軍,自幼家貧而好學,成年後亦善於思辨,卒年四十九歲。著有《周易註》(《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部分)。
3、孔穎達(574-648):唐經學家。字沖遠。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生於北朝,少時曾從劉焯問學。隋大業(605-616)初,選為“明經”,授河內郡博士。到唐代,歷任國子博士、國子司業、國子祭酒諸職。曾奉唐太宗命編纂《五經正義》,融合南北經學家的見解,并區分貴賤尊卑,唐代用其書作為科舉取士的標準。

(孔穎達)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0:51:00 +0800 CST  
三、原文選讀






謙卦(上經)艮下坤上


謙:亨。君子有終。○謙,卑退為義,屈以下物也。兌宮五世卦。《子夏》作“嗛”,云:“嗛,謙也。”【疏】正義曰:“謙”者,屈躬下物,先人後己,以此待物,則所在皆通,故曰“亨”也。小人行謙則不能長久,唯“君子有終”也。然案謙卦之象,“謙”為諸行之善,是善之最極,而不言元與利貞及吉者,元是物首也,利、貞是幹正也。於人既為謙退,何可為之首也?以謙下人,何以幹正於物?故不云元與利、貞也。謙必獲吉,其吉可知,故不言之。況《易經》之體有吉理可知而不言吉者,即此《謙》卦之繇及《乾》之九五“利見大人”,是吉理分明,故不云“吉”也。諸卦言“吉”者,其義有嫌者,爻兼善惡也。若行事有善,則吉乃隨之。若行事有惡,則不得其吉。諸稱“吉”者,嫌其不言,故稱“吉”也。若《坤》之六五,及《泰》之六五,並以陰居尊位,若不行此事,則無吉,若行此事,則得其吉,故並稱“元吉”。其餘皆言吉,事亦仿此。亦有大人為吉,於小人為凶,若《否》之九五云:“休否,大人吉”是也。或有於小人為吉,大人為凶,若《屯》之九五“小貞吉,大貞凶”,及《否》之六三“包承,小人吉”之類是也。亦有其吉灼然而稱“吉”者,若《大有》上九“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之類是也。但易之為體,不可以一為例。今各隨文解之,義具諸卦之下。今《謙》卦之繇,其吉可知也。既不云“吉”,何故初六、六二及九三並云“吉”者?《謙》卦是總諸六爻,其善既大,故不須云“吉”也。六爻各明其義,其義有優劣,其德既不嫌其不吉,故須“吉”以明之也。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濟,節細反。上,時掌反。下註“上承”、“上行”同。虧,馬本作“毀”。福,京本作“富”。惡,烏路反。卦末註同。好,呼報反。【疏】“彖曰”至“君子之終也”○正義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者,釋“亨”義也。欲明天地上下交通,坤體在上,故言“地道卑而上行”也。其地道既上行,天地相對,則“天道下濟”也。且艮為陽卦,又為山。天之高明,今在下體,亦是天道下濟之義也。“下濟”者,謂降下濟生萬物也。而“光明”者,謂三光垂耀而顯明也。“地道卑而上行”者,地體卑柔而氣上行,交通於天以生萬物也。“天道虧盈而益謙”者,從此以下,廣說謙德之美,以結君子能終之義也。“虧”謂減損,減損盈滿而增益謙退。若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是虧減其盈。盈者虧減,則謙者受益也。“地道變盈而流謙”者,丘陵川穀之屬,高者漸下,下者益高,是改變“盈”者,流布“謙”者也。“鬼神害盈而福謙”者,驕盈者被害,謙退者受福,是“害盈而福謙”也。“人道惡盈而好謙”者,盈溢驕慢,皆以惡之;謙退恭巽,悉皆好之。“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者,尊者有謙而更光明盛大,卑謙而不可逾越,是君子之所終也。言君子能終其謙之善事,又獲謙之終福,故云“君子之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多者用謙以為裒,少者用謙以為益,隨物而與,施不失平也。○裒,蒲侯反。鄭、荀、董、蜀才作“捊”,云:取也。《字書》作“掊”。《廣雅》云:“掊,減。”稱,尺證反。施,始豉反。註同。【疏】“象曰”至“稱物平施” ○正義曰:“裒多”者,君子若能用此謙道,則裒益其多,言多者得謙,物更裒聚,彌益多也。故云“裒多”,即謙尊而光也,是尊者得謙而光大也。“益寡”者,謂寡者得謙而更進益,即卑而不可逾也。是卑者得謙而更增益,不可逾越也。“稱物平施”者,稱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物之先多者而得其施也,物之先寡者,而亦得其施也。故云:“稱物平施也。此《謙》卦之象,以山為主,是於山為謙,於地為不謙,應言“山在地中”。今乃云“地中有山”者,意取多之與少皆得其益,似“地中有山”,以包取其物以與於人,故變其文也。○註“多者用謙”至“不失平也”○正義曰:“多者用謙以為裒”者,《爾雅·釋詁》云:“裒,聚也。”於先多者,其物雖多,未得積聚,以謙故益其物更多而積聚,故云“多者用謙以為裒”也。“少者用謙以為益”者,其物先少,今既用謙而更增益,故云“用謙以為益”也。“隨物而與”者,多少俱與,隨多隨少,而皆與也。“施不失平”者,多者亦得施恩,少者亦得施恩,是“施不失平”也。言君子於下若有謙者,官之先高,則增之榮秩,位之先卑,亦加以爵祿,隨其官之高下,考其謙之多少,皆因其多少而施與之也。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處謙之下,謙之謙者也。能體“謙謙”,其唯君子。用涉大難,物無害也。《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牧,養也。○難,乃旦反。牧,牧養之牧。徐:音目。一音茂。【疏】正義曰:“謙謙君子”者,能體謙謙,唯君子者能之。以此涉難,其吉宜也。“用涉大川”,假像言也。《象》曰“卑以自牧”者,牧,養也,解“謙謙君子”之義,恒以謙卑自養其德也。
六二:鳴謙,貞吉。鳴者,聲名聞之謂也。得位居中,謙而正焉。《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疏】正義曰:“鳴謙”者,謂聲名也。處正得中,行謙廣遠,故曰“鳴謙”,正而得吉也。《象》曰“中心得”者,鳴聲中吉,以中和為心,而得其所,鳴謙得中吉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處下體之極,履得其位,上下無陽以分其民,眾陰所宗,尊莫先焉。居謙之世,何可安尊?上承下接,勞謙匪解,是以吉也。○解,佳賣反。《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疏】正義曰:“勞謙君子”者,處下體之極,履得其位,上下無陽以分其民,上承下接,勞倦於謙也。唯君子能終而得吉也。《象》曰“萬民服”者,釋所以勞謙之義。以上下群陰,象萬民皆來歸服,事須引接,故疲勞也。
六四:無不利,撝謙。處三之上,而用謙焉,則是自上下下之義也。承五而用謙順,則是上行之道也。盡乎奉上下下之道,故“無不利”、“指撝”皆謙,不違則也。《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撝,毀皮反。指撝也,義與“麾”同。《書》云:“右秉白旄以麾”是也。馬云:撝,猶離也。鄭讀為宣。下下,上遐嫁反,下如字。下句同。【疏】正義曰:“無不利”者,處三之上而用謙焉,則是自上下下之義。承五而用謙順,則是上行之道。盡乎奉上下下之道,故無所不利也。註曰“指撝皆謙不違則”者,釋“無不利撝謙”之義。所以“指撝皆謙”者,以不違法則,動合於理,故無所不利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居於尊位,用謙與順,故能不富而用其鄰也。以謙順而侵伐,所伐皆驕逆也。《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侵,王廙作“寢”。【疏】正義曰:“不富以其鄰”者,以,用也。凡人必將財物周贍鄰里,乃能用之。六五居於尊位,用謙與順,鄰自歸之,故不待豐富能用其鄰也。“利用侵伐,無不利”者,居謙履順,必不濫罰無罪。若有驕逆不服,則須伐之,以謙得眾,故“利用侵伐,無不利”者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最處於外,不與內政,故有名而巳,志功未得也。處外而履謙順,可以邑一國而已。《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夫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動之所起,興於利者也。故飲食必有訟,訟必有眾起,末有居眾人之所惡而為動者所害,處不競之地而為爭者所奪,是以六爻雖有失位,無應乘剛,而皆無凶咎悔吝者,以謙為主也。“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信矣哉!○與,音預。爭,爭鬥之爭。【疏】正義曰:“鳴謙”者,上六最處於外,不與內政,不能於實事而謙,但有虛名聲聞之謙,故云“鳴謙”。志欲立功,未能遂事,其志未得。既在外而行謙順,唯利用行師征伐外旁國邑而已,不能立功在內也。《象》曰“志未得”者,釋“鳴謙”之義也。所以但有聲鳴之謙,不能實爭立功者,以其居在於外,其內立功之志,猶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者,釋“行師征邑國”之意。《經》言“利用”,《象》改“利”為“可”者,言內志雖未得,猶可在外興行軍師征邑國也。○註“動之所起興於利”○正義曰:“動之所起興於利”者,凡人若不見利,則心無所動。今動之所以起者,見利乃動,故云“興於利”也。“飲食必有訟,訟必有眾起”者,欲明為利乃有動,動而致訟,訟則起兵。故《序卦》“需”為飲食,飲食必有訟,故需卦之後次訟卦也。爭訟必興兵,故訟卦之後次師卦也。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0:59:00 +0800 CST  
文溯鉤玄0006 易類二·《易傳》


一、四庫提要


○易類二


△《易傳》·四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宋伊川程子撰。卷首有元符二年《自序》。考程子以紹聖四年編管涪州,元符三年遷峽州,則當成於編管涪州之後。王偁《東都事略》載是書作六卷,《宋史·藝文志》作九卷,《二程全書》通作四卷。考楊時《跋語》,稱“伊川先生著《易傳》,未及成書。將啟手足,以其書授門人張繹。未幾繹卒,故其書散亡,學者所傳無善本。謝顯道得其書於京師,以示餘。錯亂重複,幾不可讀。東歸待次毗陵,乃始校正,去其重複,逾年而始完”云云,則當時本無定本,故所傳各異耳。其書但解上、下《經》及《彖》、《象》、《文言》,用王弼註本。以《序卦》分置諸卦之首,用李鼎祚《周易集解》例。惟《繫辭傳》、《說卦傳》、《雜卦傳》無註,董真卿謂亦從王弼。今考程子《與金堂謝湜書》,謂“《易》當先讀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謂程子有取於弼,不為無據。謂不註《繫辭》、《說卦》、《雜卦》以擬王弼,則似未盡然。當以楊時草具未成之說為是也。程子不信邵子之數,故邵子以數言《易》,而程子此《傳》則言理,一闡天道,一切人事。蓋古人著書,務抒所見而止,不妨各明一義。守門戶之見者必堅護師說,尺寸不容逾越,亦異乎先儒之本旨矣。



二、作者介紹


程頤(1033-1107):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正叔,學者稱伊川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曾和兄程顥學於周敦頤,并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世稱“二程”。官至崇政殿說書,反對王安石變法。講學達三十餘年,其學以“窮理”為主,認為“天下之物皆能窮,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這理“在天為命,在人為性,論其所主為心,其實只是一個道”,從而強調“格物之理,不若查之於身,其得尤切”,并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方法,目的在於“去人慾,存天理”,維護名教綱常。認為寡婦再嫁是大逆不道,并下了“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的論斷。宣揚所謂“氣稟”說,認為人有“賢”、“愚”之分,是由於“才稟於氣,氣有清濁,稟其清者為賢,稟其濁者為愚”。他和兄顥的學說後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著作有《易傳》、《顏子所好何學論》等。後人所編《遺書》、《文集》、《經說》等,收入《二程全書》中。

(程頤)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1:01:00 +0800 CST  
三、原文選讀




乾下乾上·文言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他卦,《彖》、《象》而已,獨《乾》、《坤》更設《文言》,以發明其義。推乾之道,施於人事。元、亨、利、貞,乾之四德。在人,則元者,眾善之首也;亨者,嘉美之會也;利者,和合於義也;貞者,幹事之用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體法於乾之仁,乃為君長之道,足以長人也。體仁,體元也。比而效之謂之體。嘉會足以合禮,得會通之嘉,乃合於禮也。不合禮則非理,豈得為嘉?非理安有亨乎?利物足以和義,和於義,乃能利物。豈有不得其宜,而能利物者乎?貞固足以幹事。貞固,所以能幹事也。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行此四德,乃合於乾也。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自此以下,言乾之用,用九之道也。初九陽之微,龍德之潛隱,乃聖賢之在側陋也。守其道,不隨世而變;晦其行,不求知于時;自信自樂,見可而動,知難而避,其守堅不可奪,潛龍之德也。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以龍德而處正中者也。在卦之正中,為得正中之義。庸信庸謹,造次必於是也。既處無過之地,則唯在閑邪。邪既閑,則誠存矣。善世而不伐,不有其善也。德博而化,正己而物正也。皆大人之事,雖非君位,君之德也。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三居下之上,而君德已著,將何為哉?唯進德修業而已。內積忠信,所以進德也。擇言篤志,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後至之,知之在先,故可與幾,所謂“始條理者知之事也”。知終終之,力行也。既知所終,則力進而終之,守之在後,故可與存義,所謂“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此學之始終也。君子之學如是,故知處上下之道而無驕憂,不懈而知懼,雖在危地而無咎也。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或躍或處,上下無常;或進或退,去就從宜;非為邪枉,非離群類,進德修業,欲及時耳。時行時止,不可恒也,故云“或”。深淵者,龍之所安也。在淵謂躍就所安。淵在深而言躍,但取進就所安之義。或,疑辭,隨時而未可必也。君子之順時,猶影之隨形,可離非道也。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人之與聖人,類也。五以龍德升尊位,人之類莫不歸仰,況同德乎?上應於下,下從于上,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也。流濕就燥,從龍從虎,皆以氣類,故聖人作而萬物皆睹。上既見下,下亦見上。物,人也,古語云人物物論,謂人也。《易》中“利見大人”,其言則同,義則有異。如《訟》之利見大人,謂宜見大德中正之人,則其辯明,言在見前。《乾》之二五,則聖人既出,上下相見,共成其事,所利者見大人也,言在見後。本乎天者,如日月星辰。本乎地者,如蟲獸草木。陰陽各從其類,人物莫不然也。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九居上而不當尊位,是以無民無輔,動則有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此以下言乾之時。勿用,以在下未可用也。見龍在田,時舍也。隨時而止也。終日乾乾,行事也。進德修業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隨時自用也。飛龍在天,上治也。得位而行上之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窮極而災至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用九之道,天與聖人同,得其用則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此以下言乾之義。方陽微潛藏之時,君子亦當晦隱,未可用也。見龍在田,天下文明。龍德見於地上,則天下見其文明之化也。終日乾乾,與時偕行。隨時而進也。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離下位而升上位,上下革矣。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正位乎上,位當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時既極,則處時者亦極矣。乾元用九,乃見天則。用九之道,天之則也。天之法則謂天道也。或問:《乾》之六爻皆聖人之事乎?曰:盡其道者,聖人也。得失則吉凶存焉,豈特《乾》哉?諸卦皆然也。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又反復詳說,以盡其義。既始則必亨,不亨則息矣。利貞者,性情也。乾之性情也。既始而亨,非利貞其能不息乎?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乾始之道,能使庶類生成,天下蒙其美利,而不言所利者,蓋無所不利,非可指名也。故贊其利之大曰:“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大哉,贊乾道之大也。以剛、健、中、正、純、粹六者,形容乾道。精謂六者之精極。以六爻發揮旁通,盡其情義。乘六爻之時以當天運,則天之功用著矣。故見雲行雨施,陰陽溥暢,天下和平之道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德之成,其事可見者行也。德成而後可施於用。初方潛隱未見,其行未成。未成,未著也,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聖人在下,雖已顯而未得位,則進德修業而已。學、聚、問、辨,進德也。寬居、仁行,修業也。君德已著,利見大人,而進以行之耳。進居其位者,舜、禹也。進行其道者,伊、傅也。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三重剛,剛之盛也。過中而居下之上,上未至於天,而下已離于田,危懼之地也。因時順處,乾乾兢惕以防危,故雖危而不至於咎。君子順時兢惕,所以能泰也。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四不在天,不在田而出人之上矣,危地也。疑者未決之辭。處非可必也,或進或退,唯所安耳,所以無咎也。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大人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合者,合乎道也。天地者道也,鬼神者造化之跡也。聖人先于天而天同之,後於天而能順天者,合於道而已。合於道,則人與鬼神豈能違也?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極之甚為亢。至於亢者,不知進退存亡得喪之理也。聖人則知而處之,皆不失其正,故不至於亢也。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1:09:00 +0800 CST  
文溯鉤玄0005 易類一·《周易正義》


一、四庫提要


○易類三


△《周易本義》·十二卷、附《重刻周易本義》·四卷(內府校刊宋本)


宋朱子撰。是書以上、下《經》為二卷,《十翼》自為十卷。顧炎武《日知錄》曰:“洪武初,頒五經天下儒學,而《易》兼用程、朱,二氏亦各自為書。永樂中修《大全》,乃取朱子卷次,割裂附程《傳》之後,而朱子所定之古文仍復淆亂。如‘《彖》即文王所系之辭,《傳》者孔子所以釋經之辭,後凡言“傳”仿此’,乃《彖上傳》條下義,今乃削去‘彖上傳’三字,而附於‘大哉乾元’之下。‘《象》者,卦之上下兩《象》,及兩《象》之六爻,周公所系之辭也’,乃《象上傳》條下義,今乃削去‘象上傳’三字,而附於‘天行健’之下。‘此篇申《彖傳》、《象傳》之義以盡《乾》、《坤》二卦之蘊,而餘卦之說因可以例推云’,乃《文言》條下義,今乃削去‘文言’二字,而附於‘元者善之長也’之下。其‘《彖》曰’、‘《象》曰’、‘《文言》曰’,皆朱子本所無,復依程《傳》添入。後來士子厭程《傳》繁多,棄去不讀,專用《本義》。而《大全》之本乃朝廷所頒,不敢輒改。遂即監版傳義之本,刊去程《傳》,而以程之次序為朱之次序。”又曰“今《四書》坊本,每張十八行,每行十七字,而註皆小字。《書》、《詩》、《禮記》並同。惟《易》每張二十二行,每行二十三字,而《本義》皆作大字,與各經不同。凡《本義》中言程《傳》備矣者,又添一‘傳曰’,而引其文,皆今代人所為”云云。其辨最為明晰。然割裂《本義》以附程《傳》,自宋董楷已然,不始於《永樂》也(詳董楷《周易傳義附錄》條)。此本為咸淳乙丑九江吳革所刊。內府以宋槧摹雕者,前有革《序》。每卷之末題“敷原後學劉容校正文字行款”及《象傳》、《履》、《夬》二卦不載程《傳》,一一與炎武所言合。卷端惟列九圖,卷末系以《易贊》五首,《筮儀》一篇,與今本升《筮儀》於前而增列卦歌之類者,亦迥乎不同。《彖上傳》標題之下註“從王肅本”四字,今本刪之。又《雜卦傳》“咸,速也;恒,久也”下,今本惟註“咸,速;恒,久”四字,讀者恒以為疑。考驗此本,乃是“感,速,常,久”,經後人傳刻而訛,實為善本。故我聖祖仁皇帝禦纂《周易折中》即用此本之次序,復先聖之舊文,破俗儒之陋見,洵讀《易》之家所宜奉為彝訓者矣。至成矩重刻之本,自明代以來,士子童而習之,歷年已久,驟令改易,慮煩擾難行。且其本雖因《永樂大全》,實亦王、韓之舊本,唐用之以作《正義》者。是以國朝試士,惟除其爻象之合題,而命題次序則仍其舊。內府所刊《袖珍五經》,亦復因仍。考漢代《論語》,凡有三本。梁皇侃《論語義疏序》稱“《古論》分《堯曰》下章《子張問》更為一篇,合二十一篇。篇次以《鄉黨》為第二篇,《雍也》為第三篇。《齊論》題目長《問王》、《知道》二篇,合二十二篇。《魯論》有二十篇,即今所講是也”云云。是自古以來,經師授受,不妨各有異同。即秘府儲藏,亦各兼存眾本。苟其微言大義,本不相乖,則篇章分合,未為大害於宏旨。故今但著其割裂《本義》之失,而仍附原本之後,以備參考焉。


二、作者介紹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僑居建陽(今屬福建)。曾任秘閣修撰等職。主張抗金,并強調準備。被韓侂胄派目為“偽學”。廣註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至自然科學有不同程度貢獻。在哲學上發展了二程(程顥、程頤)關於理氣關係的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世稱程朱學派。認為理和氣不能相離,“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但又斷言:“理在先,氣在後”;“有是理便有是氣,但理是本。”強調“天理”和“人慾”的對立,要求人們放棄“私慾”,服從“天理”。他從事教育五十餘年,認為“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則又在於居敬而持志”。吸收當時科學成果,提出了對自然界變化的某些見解,如關於陰陽二氣的宇宙演化說,如從高山上殘留的螺蚌殼論證地殼變遷(原為海洋)說等。他的理學後來一直成為統治者的工具,在明清兩代被提到儒學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覽和精密分析的學風對後世學者很有影響。在朝鮮和日本,“朱子學”也頗流行。著作有《四書章句集註》、《周易本義》、《詩集傳》、《楚辭集註》,及後人編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語類》等多種。

(朱熹)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1:12:00 +0800 CST  
系辭傳上·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斷,丁亂反。見,賢遍反。天地者,陰陽形氣之實體。乾坤者,《易》中純陰、純陽之卦名也。卑高者,天地萬物上下之位。貴賤者,《易》中卦爻上下之位也。動者,陽之常。靜者,陰之常。剛柔者,《易》中卦爻陰陽之稱也。方,謂事情所向,言事物善惡,各以類分。而吉凶者,《易》中卦爻占決之辭也。象者,日月星辰之屬。形者,山川動植之屬。變化者,《易》中蓍策卦爻,陰變為陽,陽化為陰者也。此言聖人作《易》,因陰陽之實體,為卦爻之法象。莊周所謂“《易》以道陰陽”,此之謂也。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蕩,徒浪反。此言《易》卦之變化也。六十四卦之初,剛柔兩畫而已。兩相摩而為四,四相摩而為八,八相蕩而為六十四。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此變化之成象者。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此變化之成形者。此兩節,又明《易》之見於實體者,與上文相發明也。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知,猶主也。乾主始物,而坤作成之,承上文男女而言乾坤之理。蓋凡物之屬乎陰陽者,莫不如此。大抵陽先陰後,陽施陰受。陽之輕清未形,而陰之重濁有跡也。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以豉反。乾健而動,即其所知,便能始物而無所難,故為以易而知大始。坤順而靜,凡其所能,皆從乎陽而不自作,故為以簡而能成物。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人之所為,如乾之易,則其心明白而人易知,如坤之簡,則其事要約而人易從。易知則與之同心者多,故有親。易從則與之協力者眾,故有功。有親則一於內,故可久。有功則兼於外,故可大。德,謂得於己者。業,謂成於事者。上言乾、坤之德不同,此言人法乾、坤之道。至此則可以為賢矣。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成位,謂成人之位。其中,謂天地之中。至此則體道之極功,聖人之能事,可以與天地參矣。
上第一章。此章以造化之實,明作經之理。又言乾、坤之理,分見於天、地,而人兼體之也。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1:19:00 +0800 CST  
文溯鉤玄0008 易類四·《易纂言》


一、四庫提要


○易類四


△《易纂言》·十卷(內府藏本)


元吳澄撰。澄字幼清,號草廬,崇仁人。宋咸淳末舉進士不第。入元以薦擢翰林應奉文字,官至翰林學士。卒諡文正。事蹟具《元史》本傳。是書用呂祖謙古《易》本經文,每卦先列卦變主爻,每爻先列變爻,次列象占。《十翼》亦各分章數。其訓解各附句下,音釋考證則《經》附每卦之末,《傳》附每章之末。間有文義相因即附辨於句下者,偶一二見,非通例也。澄於諸經,好臆為點竄。惟此書所改則有根據者為多。如《師卦》“丈人吉”改“大人吉”,據崔憬所引《子夏傳》;《比卦》“比之匪人”下增“凶”字,據王肅本;《小畜卦》,“輿說輻”改“輿說輹”,據許慎《說文》;“尚德載”,改“尚得載”,據京房、虞翻、子夏本;《泰卦》“包荒”改“包巟”,據《說文》及虞翻本;《大畜卦》“曰閑輿衛”改“日閑輿衛”,從鄭玄、虞翻、陸希聲本;《萃卦》“萃亨”,刪“亨”字,從馬融、鄭玄、虞翻、陸績本;《困卦》“劓刖”改“臲卼”,據荀爽、王肅、陸績本;《鼎卦》“其形渥”改“其刑剭”,據鄭玄本;《比·彖》“比吉也”,刪“也”字,據王昭素本;《賁·彖》補“剛柔交錯”四字,據王弼註;《震·彖》“驚遠而懼邇也”下補“不喪匕鬯”四字,據王昭素所引徐氏本;《漸彖》“女歸吉也”改“女歸吉,利貞”,據王肅本;《坤·象》“履霜堅冰”,改“初六履霜”,據《魏志》;《坎·象》“樽酒簋貳”刪“貳”字,據陸德明《釋文》;(案:澄註明言舊本有“貳”字,陸氏《釋文》無之。今世所行張弧、陸希聲本皆同,是傳文已刪去“貳”字。徐氏通志堂本乃劖補刊板增入“貳”字,是顧湄等校正之時以不誤為誤也,謹附訂於此。)《繫辭上傳》“繫辭焉而明吉凶”下補“悔吝”二字,據虞翻本;《繫辭下傳》“何以守位曰仁”改“何以守位曰人”,據王肅本;“耒耨之利”改“耒耜之利”,據王昭素本;“以濟不通”下刪“致遠以利天下”六字,據陸德明《釋文》;《序卦傳》“故受之以履”下補“履者,禮也”四字,據韓康伯本。皆援引古義,具有源流,不比師心變亂。其餘亦多依傍胡瑗、程子、朱子諸說,澄所自為改正者,不過數條而已。惟以《繫辭傳》中說上、下《經》十六卦十八爻之文定為錯簡,移置於《文言傳》中,則悍然臆斷,不可以為訓矣。然其解釋經義,詞簡理明,融貫舊聞,亦頗賅洽,在元人說《易》諸家,固終為巨擘焉。


二、作者介紹 吳澄(1249-1333):宋元之際學者。字幼清,撫州崇仁(今屬江西)人,入元官至翰林學士。所居草屋,程鉅夫題曰“草盧”,故學者稱草盧先生。為學主折衷朱(熹)陸(九淵)兩派,而終歸於朱。認為“理在氣中,原不相離”;而“理”是“氣”的主宰。認為為學至要在於“心”,“學必以德性為本”,并推崇朱熹的“格物”、“誠意”之說。著作有《老子註》和諸經《纂言》等。《書纂言》從吳棫與朱熹之說,疑《古文尚書》及《孔傳》為偽書。《禮記纂言》則憑己意將《小戴禮》四十九篇割裂顛倒,頗為後人所譏。

(吳澄)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1:22:00 +0800 CST  
三、原文選讀


序卦傳

羲皇六十四卦之序,始乾終坤。蓋奇畫耦畫之上,每加一奇一耦,二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以極於六十四,乃其生卦自然之序,非人所安排也。後之《易》各因羲皇之卦,而其序不同。如《連山》之首《艮》,《歸藏》之首《坤》,不復可知其六十四卦之序何如矣。始《乾》、《坤》,終《既濟》、《未濟》者,《周易》六十四卦之序也。蓋文王既立卦名之後,而次其先後之序,如此皆以施用於人事者起義。而夫子為之傳,以發明其卦序之意。或者乃疑其非夫子之作,張子曰:序卦不可謂非聖人之蘊。其間雖無極至精義,大概皆有意思。今欲安置一物,猶求審處。況聖人之于《易》,必須布遍精密。如是大匠,豈以一斧可知哉?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此言《乾》、《坤》所以為上經之首也。天地,謂《乾》、《坤》二卦。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此言《屯》所以次《乾》、《坤》也。盈者,窒塞填滿之意也。始生艱難,未能暢達,如人欲吐未吐,欲防未防,窒塞填滿於中。程子曰:天地生萬物。萬物之始生,鬱結未通,盈塞於天地之間,故繼乾坤之後。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此言《蒙》所以次《屯》也。程子曰:屯,物之始生,穉小蒙昩。物穉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此言《需》所以次《蒙》也。程子曰:物之幼穉,必待養而成,養物之需者,飲食也。飲食所以潤益於物,雲上於天,有蒸潤之象。故需為飲食之道。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此言《訟》所以次《需》也。程子曰:人之所需者,飲食。既有所需,爭訟所由起。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此言《師》所以次《訟》也。程子曰:師之興,猶有爭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此言《比》所以次《師》也。子曰:比,親輔也。既有眾,必相親輔,然後能安。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此言《小畜》所以次《比》也。程子曰:物相比輔,則為聚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者,禮也。此言《履》所以次《小畜》也。程子曰:物之聚,則有大小之別,髙下之等,美惡之分,是物畜然後有禮。禮,人之所履也。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此言《泰》所以次《履》也。程子曰:履得其所,則舒泰,泰則安矣。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此言《否》所以次《泰》也。程子曰:通泰之極,則必否。隔絶不相交通,否也。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此言《同人》所以次《否》也。程子曰:天地不交,則為否;上下相通,則為同人。世之否,與人同力乃能濟。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此言《大有》所以次《同人》也。程子曰。與人同者,物之所歸。物之所歸,為大有之義。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此言《謙》所以次《大有》也。程子曰:有既大,不可至於盈滿,必在謙損。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此言《豫》所以次《謙》也。程子曰:有既大而能謙,則有豫樂。豫者,安和悦樂之義,承二卦之義而為次也。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此言《隨》所以次《豫》也。程子曰:豫悅之道,物之所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此言蠱所以次隨也。程子曰:喜悅以隨於人者,必有事也。無事則何喜何隨?承二卦之義以為次。蠱非訓“事”,蠱乃有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此言《臨》所以次《蠱》也。程子曰:韓康伯云:“可大之業,由事而生。”二陽方長而盛大。為臨。澄謂:因蠱之有事,而後有臨之盛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此言《觀》所以次《臨》也。物之小者在下,視之而不見。必大而後可以觀也。以臨卦二陽之大,反易其體,則大者在上矣。故為在下四隂之所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此言《噬嗑》所以次《觀》也。程子曰:既有所觀,然後有來合之者。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此言《賁》所以次《噬嗑》也。不執贄。則不可以成賓主之合;不受幣,則不可以成男女之合。程子曰:物之合,必有文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此言《剝》所以次《賁》也。致其文飾,而百嘉聚防,則華美之極至矣、盡矣。程子曰:極則必反,故賁終則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此言《復》所以次《剝》也。程子曰:物無剝盡之理,故剝極則復陽。剝極於上,而復生於下,窮上而反下也。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此言《無妄》所以次《復》也。程子曰:復者,反於道也。既復於道,則合正理而無妄。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此言《大畜》所以次《無妄》也。程子曰:無妄則為有實,故可畜聚。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此言《頤》所以次《大畜》也。程子曰:物既畜聚,則必有以養,無養則不能存息。項氏曰:需當物生之初,如兒之須乳,苖之須溉,故曰“飲食之道”。頤,當畜聚之,極萬物交,致其養,故曰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此言《大過》所以次《頤》也。程子曰:凡物養而後能成,成則能動,動則有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此言《坎》所以次《大過》也。程子曰:過極則必陷。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此言《離》所以次《坎》也。程子曰:陷於險難之中,則必有所附麗。
傳九之一章,凡四百九字。“故受之以履”下。舊本無“履者禮也”四字,韓註有之。今案王弼略例,引此四字。蓋是後人誤以正文書作註字。○否,備鄙切。觀,平聲。註:填,音田。上于,時掌切。之別,彼列切。豫樂,音洛。方長,知兩切。坎難,乃旦反。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1:41:00 +0800 CST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此言《咸》所以為下經之首也。夫婦,謂《咸》卦。先言天地萬物男女者,有夫婦之所由也;後言父子君臣上下者,有夫婦之所致也。有夫婦,則其所生為父子;由家而國,雖非父子,而君尊臣卑之分,如父子也;由國而天下,雖非君臣,而上貴下賤之分,如君臣也。禮義所以分別尊卑貴賤之等。錯,猶置也。《乾》、《坤》、《咸》不出卦名者,以其為《上》、《下》篇之首卦,特別異之。程子曰:天地,萬物之本;夫婦,人倫之始。所以《上經》首《乾》、《坤》。《下經》首《咸》、《恒》也。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此言《恒》所以次《咸》也。程子曰:咸,夫婦之道。夫婦,終身不變者。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此言《遯》所以次《恒》也。程子曰:久則有去。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此言《大壯》所以次《遯》也。程子曰:遯,為違去之義;壯,為進盛之義。遯者,隂長而陽遯;大壯,陽之壯盛也。衰則必盛,消息相須,故既遯則必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此言《晉》所以次《大壯》也。程子曰:物無壯而止之理。既盛壯,則必進。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此言《明夷》所以次《晉》也。程子曰:進而不己,必有所傷。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此言《家人》所以次《明夷》也。程子曰:傷困於外,則必反于內。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此言《暌》所以次《家人》也。程子曰:家道窮,則暌乖離散。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此言《蹇》所以次《睽》也。程子曰:暌乖之時,必有蹇難。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此言《解》所以次《蹇》也。程子曰:難極則必散。解者,散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此言《損》所以次《解》也。程子曰。緩縱則必有所失。失則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此言《益》所以次《損》也。程子曰:盛衰損益如迴圈,損極必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此言《夬》所以次《益》也。程子曰:理無常益。益之極,必潰矣。決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此言《姤》所以次《夬》也。程子曰:夬,判也。物之決判,則有遇合,不合則何遇?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此言《萃》所以次《姤》也。程子曰:物相會遇,必成羣聚。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此言《升》所以次《萃》也。程子曰:物之積聚而益髙大,聚而上也。故為升。升而不己必困,故受之以《困》。此言《困》所以次《升》也。程子曰:升者,自下而上,自下升上,以力進也,不己必困矣。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此言《井》所以次《困》也。程子曰:上升不己而困,則必反於下。物之在下者,莫如井也。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此言《革》所以次《井》也。程子曰:井之為物,存之則穢敗,易之則清潔,不可不革者也。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此言《鼎》所以次《革》也。程子曰:鼎之為用,變腥而為熟,易堅而為柔。水火,不可同處也,能使相合為用而不相害,是能革物也。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此言《震》所以次《鼎》也。程子曰:鼎者,器也。震為長男,傳國家、繼位號者也。故為主器之主,而繼鼎之後。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此言《艮》所以次《震》也。程子曰:動靜相因:靜則有動,動則有靜,物無常動之理。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此言《漸》所以次《艮》也。程子曰:進以序為漸,今人以緩進為漸進。止必有進,止之所生亦進也,所反亦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此言《歸妹》所以次《漸》也。程子曰:進必有所至,故漸有歸義。項氏曰:晉之義,進而明也。明之極,必至於無進,故有所傷。漸之義,不急於進,其進以漸,故得其所歸也。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此言《豐》所以次《歸妹》也。程子曰:物所歸聚,必成其大。澄謂:臨之大,以其所臨之二陽為大。豐之大,以其卦名為盛大之義。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此言《旅》所以次《豐》也。程子曰:豐盛至於窮極,則必失其所安。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此言《巽》所以次《旅》也。程子曰:羈旅親寡,非巽順何所取容?苟能巽順,雖旅困之中,何往而不能入?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此言《兌》所以次《巽》也。程子曰:物相入,則相說。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此言《渙》所以次《兌》也。程子曰:人之氣憂則結聚,說則舒散。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此言《節》所以次《渙》也。程子曰:物既離散,則當節止之。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此言《中孚》所以次《節》也。程子曰:節者,為之制節,使不得過越也,信而後能行。上能信守之,下則信從之,節而信之也。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此言《小過》所以次《中孚》也。項氏曰:有其信,猶《書》所謂“有其善言”,以此自負而居有之也。自恃其信者,其行必果而過於中。程子曰:信則必行,行則過也。澄謂:過者,行動而逾越之也。故大過云動,小過云行。凡行動未至其所,為未及;既至其所為至;既至而又動又行,則為逾越其所至之地而過也。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此言《既濟》所以次《小過》也。人卑,才智逾越于人,為過。程子曰:能過於物,必可以濟。項氏曰:大過則逾越常理,故必至於陷;小過則或可濟事,故有濟而無防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此言《未濟》所以次《既濟》,而為六十四卦之終也。程子曰:既濟矣,物之窮也。物窮而不變,則無不已之理。易者,變易而不窮也。既濟之後,受以未濟,則未窮也。
傳九之二章,凡五百二字。○錯,七路切。難,乃旦切。解,音蟹。而上,時掌切。長子,知兩切。說,音曰。註:之分,扶問切。分別、別異,并彼列切。隂長,知両切。
呂氏大圭曰:《序卦》之意,有以相因為序:如《屯》、《蒙》、《需》、《訟》是也;有以相反為序:如《泰》、《否》、《同人》是也。天地間,不出相反相因而已。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1:51:00 +0800 CST  
文溯鉤玄0009 易類五·《易象正》


一、四庫提要


○易類五


△《易象正》·十六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明黃道周撰。道周字幼元,一字螭若,漳浦人。天啟壬戌進士。崇禎中官至少詹事。明亡後,為唐王聿鍵禮部尚書,督師出婺源。師潰被執,不屈死。事蹟具《明史》本傳。乾隆乙未賜諡忠端。此書孟應春謂崇禎庚辰道周在西庫始創為之,成二十四圖。逮過北寺,毒痛之下,指節初續,又為《六十四象正》。劉履丁則云,三十年前道周即有《易本象》八卷,《疇象》八卷。蓋是書之稿本也。道周初作《三易洞璣》,以卦圖推休咎,而未及於諸爻之變象。是編則於每卦六爻皆即之卦以觀其變。蓋即左氏內、外《傳》所列古占法也。其《自序》曰:“凡《易》自《春秋》、《左》、《國》暨兩漢名儒皆就動爻以論之,虞、王而下始就本卦正應以觀攻取,只論陰陽剛柔,不分七八九六。雖《易》有剛柔雜居之文,而卦無不動玩占之理。《象正》專就動爻以明之。”此其述作之大旨。前列《目次》一卷,則以漢人分爻直日之法,按文王之卦序,以推歷代之治亂。後二卷則以《河圖》、《洛書》之數自相乘除,為三十五圖。其《詩斗差圖》、《詩斗差退限圖》、《詩元命圖》、《春秋元命圖》,則本漢人緯書“四始五際”之說,而別衍之以為推測之術,與所著《三易洞璣》相為表裡。雖其以《大傳》所釋十一爻俱為明之卦而作,未免附會。故朱朝瑛曰:“《易象正》,道周之自為《易》也。孔子之所不盡言,言之不盡意者也。”然引伸觸類,要亦《易》之一隅。宋儒沈該之《易傳》,都絜之《易變體義》,皆發明之卦,與是書體例相似。而是書則每爻之下先列本卦之《彖辭》,次列本卦之《象辭》,然後列本爻之《象辭》,與沈氏、都氏之書又各不同。存之以為二家之外傳,亦無不可也。


二、作者介紹:


黃道周(1585-1646):明福建漳浦人,字幼平(平一作玄),曾在銅山孤島石室中讀書,因號石齋。天啟進士。崇禎時任右中允,上疏指斥大臣楊嗣昌等,謫戍廣西。南明弘光帝任為禮部尚書。南京失守,與鄭芝龍等在福建擁立隆武帝。自請往江西征集軍隊,至婺源為清兵所俘,後在南京被殺。善書,峭厲方勁,別具面目。亦能畫山水、松石。

(黃道周)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1:53:00 +0800 CST  
三、原文選讀




明夷卦(下經)


明夷:利艱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正曰:用晦而明,是蒙難之道,非所以蒞眾也,而蒞眾以之,何也?內明而外順,天地之大則也。夫日行艱貞,在於宵夜;歲行艱貞,在於秋冬。亨嘉之徳,無所復著,則敬靜其本矣。敬靜者,星辰所以凝光,草木所以著根也。君子謹于宵夜,以正日行;立於秋冬,以起歲序。禍難不改素,阨窮不變志。眾或傷之,君子不自傷。曰“是出入昧暘”者,日月之序云耳。《詩》曰:“帝度其心,貊其徳音”,明夷之艱貞是也。雖不蒞眾,以之蒞眾而可矣。故明入地中,用晦之象也。日夕考德,火滅乃敬;雖有宵夜,不廢學問。及其究也,以作事謀始。
初九明夷之謙
明夷:利艱貞。
謙:亨。君子有終。
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正曰:義與命異乎?守吾義則亦吾命也。或曰:“致謙以明素,猶之乎舍車也。”主人有言:“何也?”曰:“猶之乎夷主也。”曰:“君子之于行,何也?曰:‘無所逃之也’,然則垂翼而有終,君子知之乎?”曰:“履謙不亢,蹈仁不死,何為其不知之也?然則艱貞九徳,而獨取謙者,何也?”曰:“謙,有履之基焉。有復之本焉。有恆之固焉。有損之修焉。有益之裕焉。有困之辨焉。有井之地焉。有巽之制焉,兼是九者而舉之,故曰:仁也、義也。然則君子之不貴行權,何也?”曰:“謙則巽,巽則權,權非聖人不能用也。然且君子之義,在於正志。”
六二明夷之泰
明夷:利艱貞。
泰:小往大來。吉,亨。
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正曰:傷而大來,何傷乎?君子在內,用其柔明,以得馬壯。故疏附先後,奔走禦侮,君子皆用之矣。然且君子不籍之者,君子夷易以平其心,和謹以治其氣,哀敬以致其思。故夷而能拯,柔而能健,雖危而不傷。夫當日出之時,惰行墜志,喪馬夷傷,是則君子之罪也。日入矣,健勒箝,輈鞭策,是求馬力已竭而總轡者不休,是則非君子之罪也。君子蒙難,上下泰然,古人之與居詩書,之與稽後世。有王者出,必來取法。故其馬壯用拯,夷股無害也。
九三明夷之復
明夷:利艱貞。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正曰:夷而復,天道用明,我仇好還。南狩大得,非為報之也。謂是七日反復,則亦天道也。君子之于明夷,有進而用地者焉:桑榆垂翼,于飛無光。君子之用地也;有進而用人者焉:踰險顧僕,馬壯是來,君子之用人也。有進而用天者焉:遲久反復,罪人斯得,君子之用天也。君子用晦,旡復可用者。然且得是三極而用之,以為君子之道則可,以為君子之志則不可。《詩》曰:“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昆夷駾矣,維其喙矣。”是之謂也。
六四明夷之豐
明夷:利艱貞。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
《象》曰:“‘入于左腹’,獲心意也。”
正曰:豐之於明夷,均也。明夷,明而入於地;豐,明而蔀於天。故明夷昧穀也;豐蔀食隂也。日月之光未有食者,或蔀之而憂生焉;日之不食,於月猶明之,不傷於地也。月退而入日之左腹,則日出而明於月之右庭;日進而入地之左腹,則地退而日出於東方矣。故明而不傷,明夷之心也;用晦而明,明夷之意也。豐蔀之宜中,明夷之宜出,君子所以敬靜而不懼也。明夷之豐,何憂乎?多患者,君子之命;多戒者,君子之福也。詩曰。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遊衍。言敬之不可以已也。君子不患多,故患不得其心志焉。耳心志者,所謂夷主也。
六五明夷之既濟
明夷:利艱貞。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箕子之明夷,利貞。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正曰:箕子得為正乎?曰:箕子何不得為正也?陳《範》之與抱器,一也。而箕子之思,防遠矣。然則微子不得為正也?曰:君子亦仁而已。舊徳已謝,新主已出。頑徒之不可與,妹土之不可居。蚤夜致思,以永終譽,夫豈與箕子殊志乎?故吉之恐亂,明之恐息,仁人所同慮也。然則《易》有箕子,何始也?曰:自周公始也。周公之學,蓋多得之箕子也。營洛之與遷鮮,必有取爾矣。然則利貞,何也。曰:已濟矣。守艱則不利,去其艱則不貞,故曰利貞。
上六明夷之賁
明夷:利艱貞。
賁:亨。小利有攸往。
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象》曰:“‘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於地’,失則也。”
正曰:山下有火,晦而始見。故老而好學者,猶之炳火也。明傷而飭刑,以為折獄明,庶可以救敗者,真晦昧之事也。君子之當明夷,傷其身,故不忍有傷人之心;傷其事,故無傷人之事。日月相推,出入地天,則亦序也。歲明屈伸,各以其序。聖人無如之何,亦曰:“吾學不厭,誨不倦”而已矣。去晦而明,雖入地後登,何傷乎?《瞻卬》之詩曰:“藐藐昊天,無不克鞏。無忝皇祖,式救爾後。”明夷之上六不言得失,則亦云救也。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1:58:00 +0800 CST  
文溯鉤玄0010 易類六·《易學象數論》


一、四庫提要


○易類六


△《易學象數論》·六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黃宗羲撰。宗羲字太沖,號梨洲,餘姚人。前明御史尊素之子。康熙初,薦修《明史》,以老疾未赴。是書宗羲《自序》云:“《易》廣大無所不備,自九流百家借之以行其說,而《易》之本義反晦。世儒過視象數以為絕學,故為所欺。今一一疏通之,知其於《易》本了無干涉,而後反求程《傳》,亦廓清之一端。”又稱王輔嗣《註》簡當而無浮義,而病朱子添入康節先天之學為添一障。蓋《易》至京房、焦延壽而流為方術,至陳摶而岐入道家,學者失其初旨,彌推衍而轇轕彌增。宗羲病其末派之支離,先糾其本原之依託。前三卷論《河圖》、《洛書》、先天、方位、納甲、納音、月建、卦氣、卦變、互卦、筮法、占法,而附以所著之《原象》為內篇,皆象也。後三卷論《太元》、《乾鑿度》、《元包》、《潛虛》、《洞極》、《洪範》數、《皇極》數以及六壬、太乙、遁甲為外篇,皆數也。大旨謂聖人以象示人,有八卦之象、六爻之象、象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對之象、方位之象、互體之象,七者備而象窮矣。後儒之為偽象者,納甲也、動爻也、卦變也、先天也,四者雜而七者晦矣。故是編崇七象而斥四象,而七者之中又必求其合於古,以辨象學之訛。又《遁甲》、《太乙》、《六壬》三書,世謂之“三式”,皆主九宮,以參詳人事。是編以鄭康成之太乙行九宮法證《太乙》,以《吳越春秋》之占法、《國語》泠州鳩之對證《六壬》,而云後世皆失其傳,以訂數學之失。其持論皆有依據。蓋宗羲究心象數,故一一能洞曉其始末,因而盡得其瑕疵。非但據理空談,不中窾要者比也。惟本宋薛季宣之說,以《河圖》為即後世圖經,《洛書》為即後世地志,《顧命》之《河圖》即今之黃冊,則未免主持太過,至於矯枉過直,轉使傳陳摶之學者得據經典而反唇,是其一失。然其宏綱巨目,辨論精詳,與胡渭《易圖明辨》均可謂有功《易》道者矣。


二、作者介紹


黃宗羲(1610-1695):明清之際思想家、史學家。字太沖,號南雷,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餘姚人。父尊素為東林名士,被魏忠賢陷害,他受遺命問學於劉宗周。十九歲入都訟冤,以鐵錐斃傷仇人。領導“復社”成員堅持了反宦官權貴的鬥爭,幾遭殘殺。清兵南下,他召募義兵,成立“世忠營”,進行武裝抵抗,被魯王任為左副都御史。明亡後隱居著述,屢拒清廷徵招。與孫奇逢、李顒並稱三大儒。學問極博,對天文、算術、樂律、經史百家以及釋道之書,無不研究。史學上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學案》,開浙東史學研究的風氣;在哲學上,反對宋儒“理在氣先”之說,認為“理”不是實體,只是“氣”中的條理與秩序。但認為“氣質人心是渾然流行之體,公共之物也”;又說“盈天地皆心也”,具有泛神論傾向。以為“致良知”之“致”字即是“行”字,反對“測度想象,求見本體,只在知識上立家當,以為良知”。揭露了君主一人私有天下的壞現象,作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革命性結論。認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肯定“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主張改革土地、賦稅制度。反對傳統的農本工商末的觀點,強調工商皆本。其政治歷史觀點在當時有進步意義。文學方面,強調詩文必須反映現實,表達真情實感;不滿明七子摹擬剽竊之風。著作有《宋元學案》、《明儒學案》、《明夷待訪錄》、《南雷文案》等。

(黃宗羲)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2:01:00 +0800 CST  
三、原文選讀


圖書一



歐陽子言:“河圖洛書,怪妄之尤甚者。”自朱子列之本義,家傳戶誦。今有見歐陽子之言者,且以歐陽子為怪妄矣。然歐陽子言其怪妄,亦未嘗言其怪妄之由。後之人徒見圖書之説載在聖經,雖明知其穿鑿傅防,終不敢犯古今之不韙而黜其非。中間一二大儒亦嘗致疑於此:張南軒以河圖為興《易》之祥;魏鶴山則信蔣山之説:以先天圖為河圖、五行生成數為洛書,而戴九履一者,則太乙九宮之數;宋潛溪則信劉歆以八卦為河圖、班固《洪範》本文為洛書。皆礙經文而為之變説也。是故歐陽子既黜圖書,不得不並《繋辭》而疑其偽。不偽《繋辭》,則“河出圖,洛岀書”之文駕乎其上,其説終莫之能伸也。然則欲明圖書之義,亦惟求之經文而已。六經之言圖書凡四:《書·顧命》曰:“河圖在東序”;《論語》曰:“河不出圖”;《禮運》曰:“河出馬圖”;《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由是而求之,圖書之説,従可知矣。聖人之作《易》也,一則曰“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再則曰“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於是始作八卦。此章之意,正與相類。“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者,仰觀於天也。“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者,俯察於地也。謂之“圖”者。山川險易,南北高深,如後世之圖經是也;謂之“書”者,風土剛柔、戶口扼塞,如夏之禹貢、周之職方是也。謂之“河”、“洛”者。河、洛為天下之中,凡四方所上圖書,皆以河、洛系其名也。《顧命》:“西序之大訓”,猶今之祖訓;“東序之河圖”,猶今之黃冊,故與寳玉雜陳。不然,其所陳者為龍馬之蛻與?抑伏羲畫卦之稿本與?無是理也。孔子之時,世莫宗周,列國各自有其人民土地,而河、洛之圖書不至,無以知其盈虛消息之數。故歎“河不出圖,其與鳯鳥言之”者。鳯不至為天時,圖不出為人事。言天時人事,兩無所據也。若圖書為畫卦敘疇之原則,卦畫疇敘之後,河復出圖,將焉用之?而孔子歎之者,豈再欲為畫卦之事耶?觀於《論語》,而圖、書之為地理,益明矣。《禮運》出於漢儒,此可無論,揚子曰:“眾言淆亂,則折諸聖。”經文既如是,其明顯則後儒之紛紜,徒為辭費而已矣。某之為此言者,發端于永嘉薛士隆。士隆曰:“河圖之數四十有五,乾元用九之數也;洛書之數五十有五,大衍五十之數也。究其終始之數九,實尸之故地有九州,天有九野。《傳》稱“河、洛皆九曲”,豈取數於是乎?”士隆既不安後儒之説,超然遠覽,而又膠滯於數,始信眾言之難破也。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2:01:00 +0800 CST  
(2017年6月28日更新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2:02:00 +0800 CST  
文溯鉤玄0011 書類小敘


○書類小敘


《書》以道政事,儒者不能異說也。《小序》之依託,《五行傳》之附會,久論定矣。然諸家聚訟,猶有四端:曰今文、古文,曰錯簡,曰《禹貢》山水,曰《洪範》疇數。夫古文之辨,至閻若璩始明。朱彝尊謂是書久頒於學官,其言多綴輯逸經成文,無悖於理。汾陰漢鼎,良亦善喻。吳澄舉而刪之,非可行之道也。禹跡大抵在中原,而論者多當南渡。昔疏今密,其勢則然。然尺短寸長,互相補苴,固宜兼收並蓄,以證異同。若夫劉向記《酒誥》、《召誥》脫簡僅三,而諸儒動稱數十。班固牽《洪範》於《洛書》,諸儒並及《河圖》,支離轇轕,淆經義矣。故王柏《書疑》、蔡沈《皇極數》之類,非解經之正軌者,咸無取焉。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7-06 08:09:00 +0800 CST  
書類知識:



1、流傳簡史:《書經》(《尚書》)是儒家經書之一。最初只稱為《書》,戰國時代,始加“尚”字為前綴。關於其名有三種解釋:上天所授之書、君上所作之書、上古所傳之書。總之,它是一部先秦文獻彙編,內容以上古及夏、商、西周君臣講話記錄為主。根據《書緯》的說法,《尚書》原有3240篇,經過孔子的刪定,保留為120篇。


(《尚書》是了解上古政治思想及史事的重要讀物)
自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開始,其經書地位從未動搖。但《尚書》的整理與流傳過程極為複雜,歷史上出現過多個字體、篇目、文句不同的版本:

由於焚書坑儒及秦末大亂,《尚書》開始出現散失。至西漢建立後,伏生找回了藏在自家墻壁的28篇。考慮到伏生年事已高,漢文帝便派遣時為太常掌故的鼌錯前往聽講記錄,加上此間河間女子進獻的《泰誓》一篇,整理出《今文尚書》(何為“今文”,詳見《文溯鉤玄0003 經部總敘》中“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條)。對《今文尚書》的解釋,則自伏生相繼傳授給歐陽生/張生、歐陽高/夏侯勝/夏侯建(后二人合稱“大小夏侯”)。漢武帝及漢宣帝時,相繼列歐陽氏及大、小夏侯三家之傳于學官。至西晉末年均已失傳。


(伏生授經)
漢武帝時,魯恭王從孔子故宅的墻壁內發現古文經,其中就有《古文尚書》。孔安國將其與《今文尚書》對照,多出了16篇,并有七百多條不同。後人將其交予官府。起初,傳習《古文尚書》者僅在民間,且勢力較小,自漢平帝時劉歆建議推廣古文經學後,才開始逐漸發展。



(魯壁)
孔安國本《古文尚書》在東漢初年丟失,杜林在河西獲得了一卷用漆書寫於木板上的《古文尚書》,其篇數及篇目與《今文尚書》相同。後來,賈逵(非西晉賈充之父)、馬融、鄭玄等大家紛紛為該漆書作註,積極提倡,在學術界取得了優勢。


(擁有“漆書”的杜林)




(賈逵、馬融、鄭玄)
東晉元帝時,豫章太守·梅賾自稱得到了失傳多年的孔安國本《古文尚書》,比《今文尚書》的29篇多了25篇。隋代後,南朝的經學傳入北方,這部“《古文尚書》”自此代替了鄭玄等人的註本,影響千餘年。



(孔穎達編纂《五經正義》時,選用的是梅獻本《古文尚書》,這一做法後來頗受詬病)
然而,自宋朝開始,朱熹等一批人對於梅獻本《古文尚書》內容的真偽提出質疑。明人梅鷟、黃宗羲、清人閻若璩先後著書立說,認定多出來的25篇為偽作。



(閻若璩)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7-06 20:43:00 +0800 CST  
【下面則講解《尚書》中對後世影響較深的兩個概念,以及篇名常見文體的含義】
2、九州(禹貢):關於“九州”的理論,肇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州”的本義是“水上可居住的陸地”。相傳大禹治水時走遍各地,根據山形水勢,將當時已知的“天下”劃分成了九個面積不相等的地區,稱為“九州”。

(大禹治水)
大禹時期九州的名稱及其劃分,學界存在著四種大同小異的主流意見,分別出自《尚書·禹貢》、《周禮·夏官司馬·職方》、《爾雅·釋地》和《呂氏春秋·有始覽》,後代為此爭論不止。在此僅介紹《尚書》的說法:

(禹貢九州圖)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7-06 20:47:00 +0800 CST  
①冀州:今河北省大部、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全部、河南省北部及遼寧省西南部地區。

(流經冀州的濁漳水)
②兗州:今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及河北省東南部地區。

(流經兗州的濟水。由於黃河改道,濟水今已與黃河下游合并。圖為尚存的支流·小清河)
③青州:今山東省大部地區。

(流經青州的淄水)
④徐州:今江蘇省北部、山東省南部、河南省東部及安徽省北部地區。

(流經徐州的沂水)
⑤揚州:今江蘇省南部、上海市、浙江省北部、安徽省南部及江西省北部地區。


(流經揚州的揚子江,即長江在南京以下的河段)
⑥荊州:今湖北省、湖南省大部地區。


(流經荊州的澧水)
⑦豫州:今河南省大部及湖北省北部地區。

(流經豫州的洛水)
⑧梁州:今四川省大部、重慶市、陝西省南部、湖北省西部、貴州省北部、及雲南省東北部地區。


(流經梁州的岷江)
⑨雍州:今陝西省、甘肅省大部地區。


(流經雍州的渭水)
此後,歷代雖然在各州的行政劃分上有所調整,但其所代指的大的地理範圍卻基本穩定。九州,也因此成為今天所說“中國”的象征和同義詞。
只有戰國時期齊國的陰陽家·鄒衍,認為禹貢九州(他稱之為“赤縣神州”)只是更大範圍內的九州中的一個,包括赤縣神州在內的九個州構成了被裨海(小海)環繞的“中九州”;九個中九州又組成一個被瀛海(大洋)包圍的“大九州”,故赤縣神州只佔大九州(全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


(儘管鄒衍的理論在當時無人付諸實踐,但這些說法卻成為了日後中國文學,特別是詩詞中所習用的意象。如《馬嵬》中的“海外徒聞更九州”,以及《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中的“長夜難明赤縣天”。)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7-06 20:57:00 +0800 CST  
3、九疇:據《尚書·洪範》記載,周武王在消滅殷紂王後,曾向不願仕官周朝的名賢·箕子(紂王之叔)請教治國之道。箕子便為武王講述了鞏固王道相關的九件事,合稱“洪範九疇”,簡稱“九疇”。相傳此即為周公制定周禮的依據。

(箕子為周武王講授“洪範九疇”後,帶領一部分依然忠於殷商的遺民遷徙至朝鮮半島北部,建立了半島歷史上的第一個政權·箕子朝鮮。該政權直至西漢初年方為燕人·衛滿所攻滅。相傳朝鮮族之所以有“白衣民族”之稱謂及現實,是因為繼承了殷人崇尚白色的風俗)
它們分別是:

①五行:水、火、木、金、土。即君主應了解各種事物的特點并加以利用。關於五行的詳細說明,我們將移到子部·術數類進行。

(木、火、土、金、水,並稱五行,各象征著一種特性)
②五事:貌、言、視、聽、思。即君主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唐太宗·李世民,其言行被集中記載在唐人吳兢撰寫的《貞觀政要》一書中,被後世視為聖君的典範)
③八政:食、貨、祀、司空、司徒、司寇、賓、師。即君主管理國家最重要的方面。

(箕子指出,食品、财货、信仰、工程、教育、司法、外交、国防八者是国政的基础)
④五紀:歲、月、日、星辰、歷數。即君主應掌握的天文曆法工作。


(北京古觀象臺及其下的曆局舊址。天文數據直接影響曆法的修纂)
⑤皇極:以不偏不倚,謹賞慎罰為主的君主處事應有的法度。



(紫禁城保和殿內的“皇建有極”匾額,其典故即出於此)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7-06 21:04:00 +0800 CST  

楼主:第三十三天魔王

字数:54605

发表时间:2017-06-13 17: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1 02:11:41 +0800 CST

评论数:13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