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更新】文溯鉤玄(申精)

一樓餵弘曆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13 09:05:00 +0800 CST  
本帖與本人與朋友合作的微信公眾號“新民廣場不設防”同步更新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13 09:06:00 +0800 CST  
文溯鉤玄0001 關於《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套叢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開始編纂,歷時9年成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據杭州文瀾閣本79897卷),36304冊,近230萬頁,約8億字。收錄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期的眾多古籍,涵蓋了古代中國幾乎所有學術領域,以及收入和存目了西洋傳教士參與撰述的著作,包括從西洋傳入中國的數學、天文、儀器及機械等方面的著作。
整套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44類,其中包括四書、五經、《爾雅》、《說文解字》、二十四史、《資治通鑒》、《戰國策》、《水經註》、武經七書、《本草綱目》、《茶經》、《莊子》、《楚辭》、《李太白集》、《全唐詩》、《文心雕龍》等經典著作,還有日本、朝鮮、越南、印度以及歐洲人的一些著作,為後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料。

(陳列在書櫥中的《四庫全書》)
一、何為“四庫”?何為“全書”?
《四庫全書》中的“四庫”一詞,即蘊含著“四部分類法”(又名“四庫分類法”)之意。
四部分類法,是分類大部分中國古典典籍的方法,分經、史、子、集四類,這四類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的所有書籍。
自孔子整理上古文獻,“刪定六經(《詩》、《書》、《禮》、《易》、《春秋》、《樂》)”以來,中國便有了給文獻按內容分類的傳統。《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李斯建議焚書一事時寫道:
“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焚書)
可見,當時已經有:“(各國史)記”、“詩”、“書”、“百家語”、“醫藥”(自張仲景撰寫《傷寒雜(卒)病論》以前,醫學與藥學還是嚴格分開的)、“卜筮”、“種樹”(“種”指種植作物,“樹”指園藝。在此不應理解為一個複音詞)、“法令”(“法”指國家頒布的成文法律法規,“令”指上級下發的指示性文件,也不應理解為一個複音詞)等書籍分類的具體類目。不過這依然是淩亂的,不成體系的。隨著秦、漢之際文化的全面發展,人們迫切需要更加便於學習和使用的書籍分類法及目錄。
直到西漢後期,劉向、劉歆父子編訂《七略》,才形成了中國的第一部官修目錄,並以此奠定了中國目錄學的基礎(今已失傳)。隨後又出現了由班固所著的《漢書·藝文志》、王儉的《七志》及劉歆的《七錄》等六分法目錄。所謂六分法,是指將圖書分成六類:六藝、諸子、詩賦、兵書、術數、方伎,並且另外加上一個總錄的圖書分類方法。

(漢書)
魏晉南北朝戰爭頻繁,政局動盪,但圖書事業依然有所發展。當時不僅有外來的佛經譯書,在文史方面如五言詩、樂府詩、文學批評著作、起居注、地方志和氏族譜等等,在數量上都有所增多,需要搜集整理。同時,史部書籍數量如私家傳的野史、地方誌、氏族譜的數量大增;而兵書由於沒有怎麼增加,反而由於政局動盪已有部分失傳,便造成了分類時數量上的不平衡,再用原先的分類方法已經不合時宜。因此,四部分類法逐漸形成。
西晉秘書監荀勗(荀彧叔父之曾孫)在曹魏時期秘書郎鄭默整理編目所成的《中經》的基礎上,編著了一部新的典籍目錄——《中經新簿》(又名《晉中經簿》)。《新簿》將“七略”改為四部,甲部錄“經書”,以後世所列的“十三經”為主要代表;乙部錄“子書”,相當於之前的《諸子略》、《兵書略》、《數術略》、《方技略》;丙部錄“史書”;丁部為“詩賦”,相當於《詩賦略》。至東晉李充編《晉元帝四部書目》,進一步將史書改入乙部,子書改入丙部。正式確定“甲乙丙丁”即經史子集次序,但尚未直接用經史子集之名。


(荀勗)
四部分類法的正式確立,即首次使用經史子集分類的,是唐初官修的《隋書·經籍志》(魏徵等編著),這是正式以經史子集為類名的四部分類法中現存的第一部目錄。它分經史子集4部,下分40細類,經史子集各部書籍六萬九千五百七十餘卷,譯本書一千三百二十餘冊,釋藏7008卷,書畫圖像等約二百餘種;其外又有藝術志、道書志、書志、畫志、通為八目。此後歷代圖書目錄皆以經史子集為名,而清代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即《四庫全書》的目錄部分),將四部分類法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成為了四部分類法中的代表作。
而後西學傳入,學術內容為之大變。以四部分類法涵蓋近現代學術科技十分困難;但以西方近現代方法整理國學典籍亦頗多不合。故民國以來,對於古舊的編目依然沿用四部分類法。因此,對於現在的治學與研究而言,熟悉四部分類法,是很有必要的。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13 09:13:00 +0800 CST  
四部分類法的具體內容為(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為例):
經:包括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範的教條。主要有十三經:《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專門研究經類的學問,成為經學。同時還包括樂理學、文字學、音韻學。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十類。


(孔子與孟子)
史:包括各種體裁的歷史、地理和典章制度著作。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十五類。


(司馬遷與司馬光)
子:包括諸子百家、古代科技、琴棋書畫、博物,及釋、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十四類。


(兵家代表·孫子與醫家代表·扁鵲)
集:包括歷代作家個人或多人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五類。


(李白與杜甫)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13 09:26:00 +0800 CST  
而“全書”一詞,則體現了所收錄書籍的種類和數量之多。
《四庫全書》收錄了當時在全國各地徵收的流通圖書、清內廷收藏的圖書以及《永樂大典》中輯出來的珍本善本。徵收準則以闡明性學治法、考核典章、九流百家之言為優先,族譜、尺牘、屏障、壽言、唱酬詩文等等則不在考慮之列。據統計,光是徵收得的圖書就達13501種,獻書最多的鮑士恭、范懋柱、汪啟叔、馬裕四家,賜以內府所印《古今圖書集成》一部。當時乾隆還規定,凡從坊肆來的,應該付給一定的費用;若是家藏圖書,則裝裱印刷;如未曾刊刻,則抄本存留。


(古今圖書集成)
《四庫全書》的底本有六個來源:
1、內府本,即政府藏書,包括武英殿等內廷各處藏書(如《周易正義》);
2、贊撰本,即清初至乾隆時奉旨編纂的書,包括帝王的著作(如《醫宗金鑒》);
3、各省采進本,即各省督撫徵集來的圖書(如《宣和畫譜》);
4、私人進獻本,即各省藏書家自動或奉旨進呈的書(如《營造法式》);
5、通行本,即采自社會上流行的書(如《白氏長慶集》);
6、《永樂大典》本,即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佚書(如《舊五代史》)。
四庫館臣對以上各書提出應抄、應刻、應存,以及禁毀的具體意見。被認為詆毀清朝的著作一律禁毀(乾隆皇帝竟曾在紫禁城武英殿前,先後焚燒93000多冊“禁書”)。應抄之書是認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庫全書》。應刻之書是認為最好的著作,這些著作不僅抄入《四庫全書》,而且還應另行刻印,以廣流傳。應存之書是認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庫全書》,而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僅存其名,列入存目。


(大量所謂的“禁書”,在紫禁城武英殿前被集中焚毀)
對於應抄、應刻的著作,要比較同書異本的差異,選擇較好的本子作為底本。一種圖書一旦定為四庫底本,還要進行一系列加工。如改正錯字(這包括了改寫一部分被認為對清朝統治不利的字句)、書寫審查意見,然後進行抄寫。抄寫人員初由保舉而來,後來又改為考查,最後又改為從鄉試落第生徒中挑選。先後選拔了3826人擔任抄寫工作,保證了抄寫的需要。為保證進度,還規定了抄寫定額。按照等級,分別授予官職。發現字體不工整者,記過一次,罰多寫10000字。由於措施得當,賞罰分明,所以《四庫全書》的抄寫工作進展順利,每天都有600人從事抄寫工作,至少可抄60余萬字。
最終的結果是,存目書有著錄書的兩倍的數量。這是因為乾隆想實現在活著的時候完成并讀到它的願望,才棄多取少。也是因為這一點,在《四庫全書》正式成書之前,乾隆下令先抄寫了兩套《四庫全書薈要》,可說是《四庫全書》的精華本。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13 09:28:00 +0800 CST  
二、修訂經過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學政朱筠提出明朝《永樂大典》的輯佚問題,得到乾隆皇帝的認可,接著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彙編在一起,名曰《四庫全書》。可以說,《永樂大典》的輯佚成為了編纂《四庫全書》的直接原因。
次年(1773年)二月,朝廷設立“四庫全書館”,負責《四庫全書》的編纂。由乾隆皇帝第六子永瑢負責,任命內閣大學士于敏中為總裁,大學士以及六部尚書、侍郎為副總裁,召著名學者紀昀(字曉嵐)為總纂官開始編纂。舒赫德、英廉、和珅、竇光鼐、陸錫熊、孫士毅、陆费墀、戴震、姚鼐、周永年、邵晉涵等其他官員和學者也參與了編纂。曾參與編撰並正式列名的文人學者達到三千六百多人。


(紀昀)
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套書陸續完成。全書共抄七部,分別貯于北京紫禁城文淵閣、京郊圓明園文源閣、盛京行宮文溯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合稱“內廷四閣”(或稱“北四閣”。僅供皇室及廷臣使用,不許外人閱覽)。乾隆皇帝後來又考慮到江南地區乃“人文淵藪”,故又在鎮江金山寺建文宗閣、揚州大觀堂建文滙閣、杭州聖因寺建文瀾閣,即“江浙三閣”(或稱“南三閣”。可供當地讀書人借閱、傳抄)。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於京師翰林院。由於圖書保存最畏懼的是火災,於是,喜愛江南的乾隆皇帝有意模仿寧波的天一閣主持建造了以上七閣(根據河圖的理論,“天一生水”,水剋火):建在水池旁邊,為救火所需;面闊六間,不取傳統古建築常用的奇數開間(“天一生水”的下一句是“地六成之”);以黑、灰、綠色調為主,也是取黑色象征水;七閣的名字大都帶“氵”,同樣取“水剋火”之意(文宗閣在鎮江金山寺,為長江匯聚環繞之地。《尚書》中說“江漢朝宗於海”,所以不必再加“氵”)。



(上圖为北京故宮文淵閣,下圖為寧波天一閣,可以看出前者對後者的繼承關係)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庫全書》時發現一些書有詆毀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檢《四庫全書》,並最終刪除《諸史同異錄》等11部。但這11部書雖然從《四庫全書》中刪除,但是依然存在宮中,沒有銷毀,這11部書中的9部還流傳到今天。
嘉慶八年(1803年)由紀昀主持《四庫全書》最後一部分官修書籍的補遺工作,進一步完善《四庫全書》。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13 09:34:00 +0800 CST  
三、《四庫全書》的特點
古籍輯佚:清朝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尋回和修復了不少早已失傳的古籍。如從《永樂大典》 中整理出了失傳已久的《周易窺餘》、《舊五代史》等385種書。被梁啟超評價為“實開輯佚之先聲”
不廢西學:《四庫全書》對西方科學書籍作出了較高的評價,同時將西方宗教與西方科學作了區分,強調“節取其技能”,《四庫》館臣明白傳教士的來華目的是為了傳播天主教,介紹西學不過是傳教的手段。因此《四庫》的作者們在讚揚西學的同時指出“蓋欲借推測之有驗,以證天主堂之不誣,用意極為詭譎”。《四庫全書》收錄了27種西方傳教士的著述,包括西洋的數學、天文、儀器及機械等方面的著作,被收錄的書籍包括有《泰西水法》、《乾坤體義》等。
形制精美:《四庫全書》以絹面包背,開化紙為冊頁,館閣體楷書抄寫。為了更加美觀與便於識別,採用分色裝幀:經部綠色,史部紅色,子部月白色(或淺藍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顏色的確定,依古代五行理論的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因為是全書綱領,用代表中央的黃色。全書配有貯藏用的香木盒。就裝幀而言,確可算是傳世珍品。


寓禁於徵:清朝在編纂《四庫全書》時曾將許多對清朝統治不利的書籍銷毀,包括主張華夷之辨和反禮教的著作,據統計達到13600卷。焚書總數為15萬冊,並銷毀版片170餘種共計8萬餘塊。這一舉動後來發展到除清朝外,前代涉及遼、金、元的內容也一併加以篡改,極大地破壞了原書原貌。除了焚毀書籍,清朝還命史官系統性的對明代檔案進行銷毀,目前明代檔案僅存三千餘件。這些舉動充分證明了,《四庫全書》的編纂,在很大程度上,是為推行滿清的思想專制而服務的。
錯訛不斷:四库馆臣和其他宮廷供職人員在編纂過程中為取悅乾隆皇帝,會故意留下些容易看出的错误,等待熱衷校對書籍的皇帝看到后标出,再对馆臣的“不仔細”降旨申斥,从而“龙心大悦”,觉得自己的学问也在天下讀書人之上。但是,皇帝並沒有很多的空閒時間去從事這項工作,不過偶爾瀏覽一番,也做不到逐字校對,最後更是因卷帙浩繁產生厭倦,索性不再堅持檢查。而下屬們明知有錯誤,也畏懼于皇帝的權威而不敢指出,所以不少非政治性的錯誤也流傳到現在,為人詬病。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13 09:37:00 +0800 CST  
五、《四庫全書》完成後的命運
《四庫全書》完成至今的二百年間,飽經滄桑,多份抄本被毀。餘下的也多顛沛流離
1、鎮江文宗閣本: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受損,太平天囯運動中被毀。
2、揚州文滙閣本:亦毀於太平天囯運動。
3、京郊文源閣本:毀於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殘本見於法國楓丹白露宮)。
4、杭州文瀾閣本:太平天囯運動期間散失,后經收集和抄寫補完。現藏於浙江圖書館。


(浙江圖書館)
5、北京翰林院副本:毀於八國聯軍入侵。
6、熱河(承德)文津閣本:民國二年(1913年)運抵北京,存於故宮文華殿。兩年後撥交京師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至今。

(北京國家圖書館)
7、盛京(奉天/沈陽)文溯閣本:民國三年(1914年)運抵北京,存於故宮保和殿。民國十四年(1925年)返回奉天,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時輾轉於東北各地,停戰後返回沈陽。1966年,因中蘇關係交惡,由林彪下令將此書轉移於甘肅蘭州。現藏於甘肅省圖書館。(目前沈陽、蘭州雙方對此書歸屬權尚存在爭議)

(甘肅省接受文溯閣本《四庫全書》後,參照原址建造的藏書樓,亦名文溯閣)
8、北京文淵閣本: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本書隨其他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

9、《四庫全書薈要》:一套存於圓明園味腴書屋,后毀於火燒圓明園;另一套存於紫禁城摛藻堂,與文淵閣本《四庫全書》一道隨故宮文物南遷,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13 09:41:00 +0800 CST  
六、這個欄目要做的
我們說,《永樂大典》實在是一部了不起的大書。我們也清楚地知道,作為後來者的《四庫全書》,無論是內容還是胸懷,和《永樂大典》比,還是很不夠的。但是《永樂大典》流傳至今,僅剩隻鱗片爪,不可復見全龍。況且清代一些學者們的考據功夫,的確是明朝所不具備的,而這同樣是不能妄言捨棄的存在。因此,如果讀者中有“明粉”或者“皇漢”指責我們,我們也只能這樣回答:作為治學而言,我們畢竟要就著實際存在的、可完全把握的東西來討論,而且不輕易地展露出自己的褒貶或偏向。但我們在選取著作時,盡量不選代表清朝官方意志的作品。如果選用的話,必定有著會予以說明的特殊用意。我們想,這足夠表明我們的態度了。
總之,就算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四庫全書》依然是今天的人們了解國學重要的工具。然而由於它的體量極其龐大,就如著名史學家陳垣所說,他自己用了十年時間,也只是把(文津閣本)《四庫全書》粗略地看了一遍。然而,中華民族的復興,國學是不可以缺席的。為此,就要有人從塵封的高閣之上,把這些祖宗神靈給請出來,和我們大家說說話。從而得到不同尋常的學習與體驗。
這個由第三十三天魔王策劃的《文溯鉤玄》,意義就在於此。以“文溯”二字開頭,也無非是因為在貯藏《四庫全書》的七閣之中,它是唯一在關外的一座罷了。


(沈陽故宮文溯閣)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13 09:43:00 +0800 CST  
文溯鉤玄0002 凡例

一、《四庫全書》的體量極為龐大,是無法以一人之力對全書加以整理的。因此這個欄目只會從《四庫全書》的著錄書中,依所分的類目各選一部作介紹。如果某類下有分屬,則各屬選一部。如“經部·易類”分為六類,故選6部;“經部·孝經類”只有一類,故僅選《孝經正義》一部;而“史部·地理類”則依類目選取10部。
二、雖然稱作《“文溯”鉤玄》,但我們選取的底本,是商務印書館(臺灣)于1986年出版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的電子版。這是因為文淵閣本成書最早,校勘最精,字體最工。由於《四庫全書》中存在著不少已知的篡改和舛誤,因此,在所選取的多數著作中,我們會參考市面上通行的版本進行校正。如“史部·紀事本末類”收錄宋人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四庫館臣把其中的“兀朮”全換成了“烏珠”,在此將恢復其本來面目。
三、在分類方法上,《四庫全書》總體上還是很得當的,但是卻並沒有完全地做到歷史性和客觀性。例如,清朝的統治者一直以來都抱著排斥陽明學的立場并多次加以污衊。然而王陽明之於前代的歷史文化而言,卻實在是不能繞過去的。於是,四庫館臣們秉承乾隆皇帝的旨意,不把王的著作與周、程、張、朱同列在“子部·儒家”,而是以個人文集的形式,與歷代文學作品一道,列在“集部·別集”之中。我們說,這種行為是極其有失公允的。然而,為了向讀者還原《四庫全書》的原貌,我們也不再改變某書在《四庫全書》中所屬的分類。
四、《四庫全書》中,各書的次序虽然是從其著作的時代而編次的,但是對更早出現的作品所作的箋注類文本,則其排序依據箋注者所註解的作品出現的時代,而不依據作箋注者本人所處的時代。如《杜詩詳注》是清人仇兆鰲所寫的,依然列在“別集”中唐人作品相應的位置。我們也採用這樣的排序方式。
五、介紹一部書的體例是:先列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該書的介紹,再從該書中選取篇幅不等的原文。
原文中,經部書的經文(包括《春秋》三傳的傳)和文章的正文,將用加粗的黑色字標識。箋、注、以及作者所作的說明,用紅色字標識;經部書的疏,會用【疏】字與經、傳、注作隔斷;音義前會加“○”號表示。以便區分。其中,集部總集類、詞曲類(詞選之屬),我們將選取三篇選文,以體現“總集”的特點。
六、《四庫全書》在介紹四部之前,會有一篇總敘;各部下的類也都有小敘。均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由於古人與今人距離遙遠,在那個時候不需要特別指出的一些文化知識,我們會在總敘的部分一次性給予必要的說明。
七、《四庫全書·凡例》中指出,歷代由官方下令編纂的書籍,如《周易正義》,由於是一群作者集體奉詔編纂,一一详細考察他們的生平,會對全書的結構造成損害。因此,只記錄成書的時間和主要編者的生平。
如果一位作者寫了多部作品,且比較分散,那麼他的生平只會在所出現的《四庫全書》所介紹的該作者的第一部書的《提要》中。之後會說某人“有《……》,已著录”,以省去重複的步驟。如宋人歐陽修撰寫了《新唐書》(史部·正史類),那麼在介紹到《洛陽牡丹記》(子部·譜錄類·草木鳥獸蟲魚之屬)的時候,就不再次加以介紹了。
不過,由於我們所選取書目的緣故,有時會出現在此選取的該作者的第一本書不是《四庫全書》里該作者的第一本書,從而在《提要》里沒有介紹的情況。這時,我們將從《四庫全書》中該作者的第一本書的《提要》里選取介紹作者生平的語句作為標註。如宋人呂祖謙在本欄目中選取的第一部作品是“春秋類”的《詳注東萊左氏博議》,而《四庫全書》中是“易類”的《古周易》,我們會在《古周易》的《提要》中,擇錄介紹其生平的文字,移到後面我們要介紹的書的《提要》中。
而像是漢朝的賈(誼)、董(仲舒),唐朝的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軾)、曾(鞏)、王(安石)以及韓(琦)、范(仲淹)、司马(光)各位名臣,周(敦頤)、程(灝、頤)、張(載)、朱(熹)各位道学家,他們的作品和事跡(在那個時代)家喻戶曉,因此在《四庫全書》中,他們的生平也不再贅述。但是,同樣是因為古人與今人距離遙遠,我們還是不得不給一些知名作者的生平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八、《四庫全書》所收取的,都是“登堂入室”,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作品。因此,我們固然知道:《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學作品,以及《菜根譚》、《了凡四訓》等日常格言,都是國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從《四庫全書》之例,在此不予收入和講解。期待著我們給你和你們家孩子在此講這些東西的,抱歉,可以離開了。
《四庫全書》不止一次地強調,它的修撰是為了闡明符合“王道”的價值觀、發揚儒教的正統地位。因此,佛教和道教的经、忏、章、咒,在《四庫全書》中也一概不予收錄。(由先秦諸子創作而被後世道教尊為“經/真經”的作品除外,如《道德經》。)“子部·釋家”、“道家”所收錄的,大多只是歷代大德個人的作品集和生平記錄而已。比如,你不會在《四庫全書》裏找到《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那是應該到乾隆皇帝修的另一部書——《乾隆大藏經》(《龍藏》)裏去找的。
基於同樣的原因,《四庫全書》中是沒有戲文和白話小說的。所以,如果你看到某個標著《四庫全書》的紙質書或電子書說,其中含有《竇娥冤》或者三言二拍,就可以立刻把它扔掉。
九、《四庫全書》中,凡是被認定是偽書而有價值的,會題為“舊本題……(代)……撰”。這裏也保留這種習慣。
十、由於這個吧裏有不少人能夠較好地掌握古代漢語,因此,在這個欄目中,所有出現的古文全部沒有翻譯。這不僅是因為工作量繁重,而且我們認為有些東西,特別是詩詞,如果翻譯會失去原有意味。同樣的,為了保留原貌,整個欄目一律用繁(正)體字書寫。因此而給各位讀者帶來的不便,在此提前表示歉意。
好在,當今的網絡交流非常便利。如果各位讀者有讀不懂的字、詞或句子,請通過留言詢問,必定予以解答。
(2017.6.13日更新)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13 10:09:00 +0800 CST  
大概一周更新一次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13 22:43:00 +0800 CST  
文溯鉤玄0003 經部總敘

○經部總敘
經稟聖裁,垂型萬世,刪定之旨,如日中天,無所容其贊述。所論次者,詁經之說而已。自漢京以後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學凡六變。其初專門授受,遞稟師承,非惟詁訓相傳,莫敢同異,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聞,其學篤實謹嚴,及其弊也拘。王弼、王肅稍持異議,流風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賈、啖、趙以及北宋孫復、劉敞等,各自論說,不相統攝,及其弊也雜。洛、閩繼起,道學大昌,擺落漢唐,獨研義理,凡經師舊說,俱排斥以為不足信,其學務別是非,及其弊也悍(如王柏、吳澄攻駁經文,動輒刪改之類)。學脈旁分,攀緣日眾,驅除異己,務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學見異不遷,及其弊也黨(如《論語集注》誤引包咸夏瑚商璉之說,張存中《四書通證》即闕此一條以諱其誤。又如王柏刪《國風》三十二篇,許謙疑之,吳師道反以為非之類)。主持太過,勢有所偏,才辨聰明,激而橫決,自明正德、嘉靖以後,其學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守仁之末派皆以狂禪解經之類)。空談臆斷,考證必疏,於是博雅之儒引古義以抵其隙,國初諸家,其學徵實不誣,及其弊也瑣(如一字音訓動辨數百言之類)。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互為勝負。夫漢學具有根柢,講學者以淺陋輕之,不足服漢儒也。宋學具有精微,讀書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門戶之見而各取所長,則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經義明矣。蓋經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今參稽眾說,務取持平,各明去取之故,分為十類:曰易、曰書、曰詩、曰禮、曰春秋、曰孝經、曰五經總義、曰四書、曰樂、曰小學。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0 14:11:00 +0800 CST  
經學一般性知識:

1、經:“經”的本義是織布時的縱線。在紡線的過程中,各條經線長度一致、位置不變。於是就引申這個含義為“正確且永遠不會變動的(思想言論)”。後世主要指由孔子整理的《詩》、《書》、《禮》、《易》、《春秋》五經,或包含了五經的“十三經”(見下“五(六)經 十三經”條)。在其他領域地位相似的著作有時也稱為“經”,如醫家的《黃帝內經》。


(孔子)
2、五(六)經 十三經:東周時期,懷抱“克己復禮”之志卻在政壇遭遇一系列挫折的孔子,除了走上教書育人這條道路以外,還親自整理了前代遺留的文字資料。一方面,這些龐雜而珍貴的資料需要有人整理、保存和繼承;另一方面,孔子希望通過它們闡發和維護自周公以來世代相傳的禮樂制度,并揭示成敗興亡的不變規律,從而找到能夠使天下太平的方法與道路。最終,孔子分門別類整理出了六部作品:詩歌選集《詩》、歷史文獻選編《書》、周代禮儀制度條文彙編《禮》、配合禮制的音樂集《樂》、占卜書《易》以及魯國大事年表《春秋》。以上被後世並稱為“六經”。這就是史書所說的“刪定六經”。


(孔子講學)
秦朝至楚漢戰爭之際,《樂》失傳,故習稱“五經”。


(焚書)
漢武帝以後,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於是這五部書的名字被統治者加上了“經”字,并設立了“五經博士”,這標誌著儒家思想正式成為官方宣傳的意識形態。


(漢武帝(左)在董仲舒(右)的影響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此後,“經”的內容不斷地擴展:在“禮”方面,先後把講述周代官制的《周禮》(《周官經》)和先秦儒家資料彙編《禮記》列為經書(原有的《禮經》則通稱為《儀禮》);在“春秋”方面,治《公羊傳》、《穀梁傳》、《左傳》的學者也紛紛湧現。於是將三《禮》、三《傳》、《詩》、《書》、《易》並稱“九經”;隨著孔子本人及其門徒的地位逐漸上升,孔子為曾子講解孝道的論述《孝經》,以及記錄孔子、孟子等人的言行的《論語》、《孟子》也先後躋身經書之列,加上訓詁專著《爾雅》,合“九經”并稱為“十三經”。


(清代學者阮元主持校勘了今天通行的《十三經註疏》)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0 14:18:00 +0800 CST  
3、傳 註/箋(集註/解):孔子之後的學者為了更好地掌握經書的含義,因此開始對經文加上自己的註解。這些在歷史上最先出現的一批為闡明經義而作的註解,被稱為“傳”。如《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分別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左丘明、公羊高、穀梁赤三人對《春秋》的解讀。

(魯國太史左丘明所作的歷史書《左傳》,一般被認為是傳《春秋》的)

此外,也有未在名字裡加“傳”字但性質相同的著作,如近年在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已失傳的《齊論語》,是漢代齊人王吉對《論語》的解讀。

(海昏侯墓出土的《齊論語》殘簡)
由兩漢至西晉,又有一批學者如西漢孔安國、東漢鄭玄、魏人王弼、西晉杜預等,先後對“傳”進行了補充、解釋和質疑。這樣的解釋被稱為“註”或“箋”。如《毛詩》是“毛亨傳,鄭玄箋。”

(鄭玄與《毛詩註疏》。疏是根據毛傳、鄭箋而作的)
由於對同一部經典作註的人常常很多,所以出現了把各家註解列在一起,再加自己意見的作品。稱為“集註/集解”。如魏人何晏的《論語集解》:除自己外,同時包含了西漢孔安國、東漢馬融、鄭玄、魏人王肅(王朗之子,司馬昭之岳父)等人對《論語》作的註解。

(何晏與《論語集解》)
魏晉以後,“註”的範圍也不局限在先秦的經部書了。唐代就作了大量這樣的工作,如顏師古(名籀)為屬史部的《漢書》作註;杜佑、杜牧父子為屬子部的《孫子》作註;李善為屬集部的《文選》作註等。

晉唐以來,開始出現了一些不注重解釋字句而重視表達思想的註解。如晉人郭象的《莊子註》。這種傾向到宋代呈現規模,其特點是文筆通俗平易,且詳於發揮哲思,略於解釋文辭。如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這就形成了重視義理的“宋學”與重視疏證的“漢學”的爭端。

(朱熹與《四書章句集註》)
清代,作為對風行日久的宋學的某種反彈,考據學興盛起來。儘管有些作品顯得過於瑣碎,但依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著名的學者如毛奇齡、錢大昕、段玉裁、孫詒讓等,先後對前代相傳的經典著作幾乎都做了全新的註解以及校勘工作。


(左起:毛奇齡,代表作有《四書改錯》;錢大昕,代表作有《二十二史考異》;段玉裁,代表作有《說文解字註》);孫詒讓,代表作有《墨子間詁》)
4、疏/正義:唐宋與漢晉相隔久遠,不只是經文,就連註也不是很容易理解了。於是便出現了另一種註解的形式,不僅解釋正文,還給前人的註解作註解。這樣的註解就叫做“疏”或“正義”。如唐人孔穎達奉太宗之命撰寫的《五經正義》。

5、音義:解釋字詞讀音和意思的註解,稱為音義。其形式詳見小學類“訓詁”條。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0 14:32:00 +0800 CST  
6、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六經散失。西漢初年,有秦朝遺儒伏生(名勝)等人,憑藉記憶口授經書,以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故曰今文經。後來,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劉餘,於武帝時從孔子故宅的墻壁內發現由孔子家族等人所藏的用蝌蚪文(在竹簡上用漆書寫,筆畫很像蝌蚪,故名)書寫的先秦書籍,即稱古文經。這樣,由於經書的傳承、解釋存在分歧,形成了今、古文兩派經學:
(左圖為(傳)唐人王維所繪的《伏生授經圖》,右圖為東漢的《熹平石經》殘片,可以代表今文經所用的漢隸風貌。)

(左圖為位於曲阜孔廟的發現古文經的“魯壁”(明人復建),右圖為一段由蝌蚪文書寫的《金剛經》,可以體現古文經所用的古篆特色。)
今文經學的主要特點是:加入大量的占卜、陰陽學說,提倡天人感應,以符合當時的需要。有名的典籍有田何傳《易》,伏生口授《尚書》,韓嬰治《詩經》,高堂生傳《儀禮》,胡毋生治《公羊傳》,魯人口授《魯論語》等。到漢武帝時,因皇帝喜好而被列為正統。
古文經學則認為:孔子只是古典文獻的整理保存者,是一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師。六經則是上古文化典章制度與聖君賢相政治格言的記錄。在治學上注重對經文本義的理解和典章制度的闡明,即關注歷史史料學與語言學。有名的典籍有孔安國傳《尚書》、《孝經》、《古論語》,大、小戴傳《禮記》等。興起於西漢末年,但當時不被官府承認,未能立學官。
王莽當政時,古文經學在劉歆的積極倡導下獲得振興,並使之立為新朝的博士。此後,古文經學簡明、理性、更有益於君主專制的特點開始顯現出來,影響力逐漸上升,最終戰勝了越發繁瑣、迷信、且有挑戰絕對皇權之傾向的今文經學。

(劉歆)
在西漢宣帝和東漢章帝時,分別開辦了石渠閣會議和白虎觀會議,對經學文本的統一做了重大的貢獻。實際上,許多儒者兩派兼修,所以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的界限並非相當明顯。如東漢的經學大家鄭玄,就以兩派均有極深的造詣而聞名。他為解釋經文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提出了頗為融會貫通的主張,受學者眾多,影響極大,成為後世儒學研究的範本。
清代,隨著考據學的興盛與專制思想日趨動搖,龔自珍、魏源等學者開始對古文經的真偽提出質疑。在1891年,康有為刊印《新學偽經考》,認為古文經是劉歆向王莽獻媚而進獻的偽書。

(康有為與《新學偽經考》)
7、經筵日講:“經筵”古代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漢代以來即經久不絕,但到宋代始稱經筵,講官以翰林學士及其他官員兼任或充任日講官。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每年八月至冬至為經筵講期,講官每逢單日入侍,輪流講讀。元、明、清三代因襲此制度,其中尤以明、清兩代對此重視。朝鮮王朝也設置並重視經筵。此外,太子出閣之後,亦可有講筵之設。


(明人所繪《經筵進講圖》)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0 14:36:00 +0800 CST  
(2017年6月20日更新)
如果這當中有什麼錯誤或遺漏,歡迎方家指正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0 14:37:00 +0800 CST  
文溯鉤玄0004 易類小敘



○易類小敘


聖人覺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詩》寓於風謠,《禮》寓於節文,《尚書》、《春秋》寓於史,而《易》則寓於卜筮。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傳》所記諸占,蓋猶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變而為京、焦,入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則多戒占者,聖人之情,見乎詞矣。其餘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參校諸家,以因象立教者為宗,而其他《易》外別傳者亦兼收以盡其變,各為條論,具列於左。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0:19:00 +0800 CST  
易類知識:



1、流傳簡史:《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被後人尊為“群經之首”。它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簡易、變易、不易(依鄭玄說),其中心思想是以陰陽的交替變化描述世間萬物,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易》最初用於占卜和預報天氣,但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醫學、天文、算術、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等各方面,是全世界現存最早的哲學書籍,也可稱得上是一部中華文化的大百科。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淵源)
現時通行的《易經》,包括《周易》與《易傳》:《易》原有三種版本:成於夏代,以艮卦為首的《連山易》;成於殷(商)代,以坤卦為首的《歸藏易》;成於西周,以乾卦為首的《周易》。《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一般所稱《易經》即源於《周易》發展而來。不過,也有人認為“周”不僅標示朝代,還有“無所不有,無所不包”的意思。
《易》的成書時間,歷來頗多爭論。傳說中,伏羲“象天法地”、“一畫開天”,創製了八卦(關於該傳說,我們將在講到子部·象數類時予以詳細描述)。到夏禹時,將其擴充為六十四卦,并記載在《連山》一書。至殷(商)代,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記載在《歸藏》一書。根據西漢司馬遷《史記》的說法,周文王被拘於羑里之際,編纂了《周易》,並為每一卦寫下卦辭。其後,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周公旦則補充上了每一爻的爻辭。由於隨時代演變,《周易》文字含義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已經不便讀懂,因此孔子撰寫了“十翼”(見下“《易傳》(十翼)”條)。到了漢武帝以後,“十翼”被稱為《易傳》,並被列為《易經》的一部分。因此,古人在談論《易》的成書過程時常說:“世歷三聖,人歷三古”。

(左起:伏羲、周文王、孔子)
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易》被列入卜筮之書而得以倖免。之後歷代都有人研究《易》。至唐代修訂《五經正義》,選取魏人王弼、東晉韓康伯所作的《周易註》,由唐人孔穎達正義。亦為今天《十三經註疏》所規定的正本。

(孔穎達)
宋代以來,在陳摶、邵雍、周敦頤等人的相繼鼓吹之下,學者們開始了“易圖”的研究,諸如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圖、後天八卦圖、太極圖等,都是後人根據對《易》的理解加進去,而非見於《易》之原文中的。
歷代研究《易》的學者及其理論,大致可分為兩個學派:義理派和象數派。義理派強調文辭的含義。象數派注重所托的物象。亦可認為,義理派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象數派則著重將周易用於占卜。前者如魏人王弼、宋人程頤,後者如西漢焦延壽、宋人邵雍。

(義理派易學的代表:王弼(左),代表作有《周易註》;程頤(右),代表作有《(伊川)易傳》)

(象數派易學的代表:焦延壽(左,名贛/貢),代表作有《易林》;邵雍(右),代表作有《皇極經世書》)
由於《四庫全書》的立場及其劃分依據,《易》學中與象數派的聯繫相對更為緊密的一些概念,如無/太極、河洛等,我們將在講到子部·術數類時再予以說明。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0:26:00 +0800 CST  
2、陰陽(兩儀):古人在生產生活中認識到,世間的各種實物和現象存在著廣泛的對立統一,於是就把這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概括為“陽”與“陰”。並稱時習慣將“陰”放在前面。
“陽”的本義是高而明亮,“陰”的本義是暗(依《說文》)。但傳統哲學意義上的陰陽,卻很難做出一個獨立而科學的定義,筆者水平極為有限,只能夠概括為:凡是具有明、熱、動、散、高、貴、非實體化等性質的,一般屬於陽;凡是具有暗、寒、靜、聚、低、賤、具實體化等性質的,一般屬於陰。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晝為陽,夜為陰;火為陽,水為陰;山為陽;谷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父為陽,子為陰;長為陽,幼為陰;君為陽,臣為陰……

(在宇宙中,日為陽,月為陰)
陰陽之間具備一下一些特點:
①交感:陰陽是會相互發生作用的。如男(陽)女(陰)交媾,孕育生命。

(男女交媾,孕育生命)
②相反:陰陽的屬性是相互對立的。如上文所舉出的一些例子。又是相互制約的。如水可以滅火,火也可以令水燒乾。


(煮水的過程中,水與火形成制約關係)
③相成:陰陽的任何一方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如描述某一物體運動的方向和速度必須選取參照物;雙方既對立又相互促進。如屬陰屬聚的冬,是在為屬陽屬散的春積蓄力量。

(儘管冰雪沒有化開,禾苗卻已經露頭。冬天的封藏,促進了春天的發散)
④平衡:陰陽是不斷消長的。如晝(陽)夜(陰)更替;但是在一定範圍內是動態平衡的。如飽和溶液的產生過程(溶劑可視為陽,溶液可視為陰)。

(晝夜交替,也是陰陽消長的表現形式之一)
⑤轉化:陰陽的性質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如屬陰的寒邪由體表到體內,反而轉化為屬陽的熱邪。陰陽的歸屬是可以不斷向下分化的。如在家庭之中,父母為陽,子女為陰。屬陰的子女之中,子為陽,女為陰;屬陽的子之下,嫡子為陽,庶子為陰;屬陽的嫡子之下,嫡長子為陽,其餘為陰……
後人把陰陽稱為兩儀。也有把天地、水火稱為兩儀的。
民間熟知的“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過程,詳見下文。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0:33:00 +0800 CST  
3、爻:“爻”字的本義是“交合并發生作用”。《易》中的每一爻,表示事物的某一特點,或事物發展到某一階段時陰陽的狀態。在《易》中,用“—”代表陽,“- -”代表陰。在條文中,“—”稱為“九”,“- -”稱為“六”。《易》中每卦六爻,由下到上,表示事物發展的次序,稱為“初×”、“×二”、“×三”、“×四”、“×五”、“上×”。“×”內依陰陽填“九”或“六”,如“初九”、“六二”等等。同時,最頂的兩爻代表“天/結果”、中間兩爻代表“人/經過”、最底兩爻代表“地/起因”,也就是所謂的“三才一體”。
《易》中有64卦,故有384爻。加上乾、坤二卦專屬的“用九”、“用六”兩條,與六十四卦本身的卦辭,故《易》共有450條條文。
4、四象:“象”(像)的本義是“相似”。在《易》中指某一事物中可體現其性質的相聯繫的特點,或這種聯繫本身。產生聯繫,就至少需要兩個要素,於是在原有的爻上加一條爻,就出現了四種組合:

稱為“四象”。 根據“象”中陰陽的比例,將以上四種分別稱為“太(老)陽”、“少陰”、“少陽”、“太(老)陰”。已向陽/陰發展,但與其之前的基礎性質相反,力量不夠壯大,故稱為“少陽/陰”;陰陽的發展在其達到其度(中/極)時,性質將會發生逆轉,此時為新一個循環的根本,故稱為“太(老)陽/陰”。因此,在占卜的過程中,出現太(老)陰則記為陽,太(老)陽則為陰。
隨著陰陽理論與五行理論、天文學的結合,人們便把少陽、少陰、太陽、太陰這四象具化為“青(蒼)龍”、“白虎”、“朱雀(鳥)”、“玄(真)武”。今天的“四象”,多數情況下是指這種含義。關於這種含義,我們將在講到子部·天文曆法類時再予以說明。

(用四種虛擬的動物代入四象,源於古代天文學)
5、八卦 六十四卦:“卦”為“掛”的意思。上古結繩記事,掛,則表示記錄的終止。為了概括一種事物的性質,或其發展的結果,只靠“象”也是不夠的。於是要在象上再加一條爻,這樣,就出現了八種互不相同的組合:“☰”、“☱”、“☲”、“☳”、“☴”、“☵”、“☶”、“☷”,稱為“八卦”。八卦的名字分別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名稱的含義和先、後天兩種排序法,我們亦將移到子部·術數類。
聯繫和發展不僅存在於同一事物之內,也存在於不同事物之間。為此,就有必要在卦上再加一個卦,這樣,就有了“六十四卦”。同時,還可以此來顯示兩個事物間主體和客/變體的關係與地位,這種關係和地位就叫做“體用”。
關於六十四卦的名字、含義及其在《周易》中的次序,我們將在介紹到易類四·《易纂言》時,以選用的《序卦傳》原文,作為此處的說明。

楼主 第三十三天魔王  发布于 2017-06-28 10:40:00 +0800 CST  

楼主:第三十三天魔王

字数:54605

发表时间:2017-06-13 17: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1 02:11:41 +0800 CST

评论数:13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