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NC论语演义

【7·6】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①,依于仁,游于艺②。”
【注释】
① 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的言行之中
而不忘怀就叫德。
②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都是日常所用。
【演义】
孔子接着说:“讲话要讲有道理的话;讲话要讲有利于和谐、进步、快乐的
话;讲话要讲建设仁义社会的话;讲话要讲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话。”
【悟】
讲话有凭有据,则能立于不败之地。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3-31 23:54:00 +0800 CST  
【7·7】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①,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①自行束脩以上:脩、修通假,此处为修,修养。把完善自己
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演义】
孔子又说:“说人先正己。自己完美,才有资格说教他人;自己强大,才有
资格指导他人。建立起使人们敬仰和爱戴的资本,说话才有听众。”
【悟】
讲话严以律己,则能宽以待人。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02 01:07:00 +0800 CST  
【7·8】
【原文】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注释】
① 愤:苦思冥想的样子。
② 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③隅:音yǔ,角落。
【演义】
孔子又说:“在与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不到人们着急的时候不说教育人的话;
不到人们为难的时候不说指正人的话;说一次没有被运用不强调自己的话。否则,
则引起人们的抵触、反感、厌恶。”
【悟】
讲话因势利导,则能得失平衡。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02 23:54:00 +0800 CST  
【7·9】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①之侧,未尝饱也。
【注释】
① 有丧者:指服丧的人。
【演义】
孔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丧者家属在一起的时候从不大吃大喝,总是与周围保持和谐。
【悟】
讲话因地制宜,则能融入集体。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04 09:51:00 +0800 CST  
【大悟】
讲话的目的是为了推销自己,听话的目的是为了收集信息。讲话的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听话的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讲话与听话是一对矛盾,讲话与听话是一对孪生兄弟。人们讲话就希望有听众,就希望有反响,就希望引起共鸣。人们当听众就希望讲话者讲得精彩,就希望讲话者讲得生动,就希望讲话者讲得深刻。讲话与听话成就了人类的快速发展,讲话与听话成就了人类不可动摇的食物链顶端的地位,讲话与听话成就了人类主宰自然、改造自然、运用自然,讲话与听话成就了自然的和谐,成就了人类的幸福快乐。
要成就自己讲话有听众,要成就自己在社会上讲话有地位,要成就自己讲话有影响力、有凝聚力、有说服力,要成就自己被人们敬仰和爱戴,就要:
一、讲话简单明了。
你要发展,人们也要发展。你要进步,人们也要进步。你时间宝贵,人们更珍惜时间。因此,讲话前,讲话者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以免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人们坐下来听你讲话,是要从你这里获得信息,或获得指令,或获得指导和帮助。如果老也说不到主题,如果老也讲不到中心,如果老也讲不到人们关注的重点,则人们厌烦,则人们厌恶。因此,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我不复梦见周公。”老讲大话、空话、套话,则听众的激情开始衰退,则听众的热情开始衰减,则人们的思想开始开小差,则演讲成为催眠,则听讲成为应付。
二、讲话要有凭有据。
讲道理,有当代名人的典范为证,有古代圣贤的名言为证,有自然的规律为证,有国家的法律为证,则有说服力,则有征服力。讲经验,有自己的得失为证,有前辈的得失为证,有警句名言为证,有规矩规则为证,则人们信服,则人们接受。讲治家治国,有发家的例子,有败家的例子,有兴国的例子,有亡国的例子,则说的生动,则说的深刻,则人们牢记在心。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说讲话以道德为凭,讲话以仁义为证,讲话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为前提,则有忠实的听众。
三、讲话要严于律己。
人们听话不喜欢听批评自己的话,人们听话不喜欢听指责自己的话,人们听话不喜欢听讽刺挖苦自己的话等。如果讲话者以巡视员自居到处挑毛病,如果讲话者以检查官自居四处找错误,如果讲话者以审判长自居定罪、判刑,则人们退避三舍,则人们逃之夭夭。“自行束脩以上”就是说,要成为人们敬仰和爱戴的说话者,就要自己约束,就要自我修正,把对听话者的要求全部在自己身上表现出来则教诲有人听,则引路有人跟,则做“恶人”人们心服口服。
四、讲话要因势利导。
人与人之间的抗拒是本能,人与人的合作却是必然。你的本领是父母教的,我的本领也是父母教的,凭什么我听你的?你是老师告诉你的,我也是老师告诉我的,你有什么资格在此说三道四?你为了幸福快乐,我也是为了幸福快乐,有什么证据证明你说的就是正确的?等等不服气、不服输都是人们骨子里存在的本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你在此点上有优势,我在彼点上是强项。你是此项的佼佼者,你也确实是彼点的文盲。因此,为了达到合作的目的,讲话必须遵守“不愤不启”的规则,不到万不得已,不干预,不启发,不发表意见;必须遵守“不悱不发”的原则,不到束手无策的时候不发言,不插手,不自作聪明。必须遵守“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的原则,发现人们不采纳你的意见,不重复,不强调,不强制。
五、讲话要因地制宜。
当国旗升起的时候,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注视国旗高唱国歌,如果此时有人大声喧哗,一定被人们视为无知,视为可耻。当女排姑娘取得冠军的时候,人们总是兴奋、激动、兴高采烈,如果有人说她们的胜利与你有何相干,一定被人们视为神经病,冷血动物。当国足一再失利的时候,人们垂头丧气的同时总是对下一次抱有希望,此时如果有人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被人们驱逐,被人们孤立。孔子每当与服丧者在一起的时候,饭也不敢吃饱就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因此,我们讲话一定要适时宜,一定要和现场保持统一。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04 09:54:00 +0800 CST  



【7·10】
【原文】
子于是日哭①,则不歌‚。
【注释】
①是日哭:指悲痛日。
‚不歌:不说话象唱歌。
【演义】
孔子在祭祀祖先的日子、或参加丧礼的日子、或国丧的日子说话轻声细语,以表示自己对先人的敬重或对丧者的哀悼或对国家大事的重视。
【悟】
说话讲天时。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05 02:06:00 +0800 CST  
【7·11】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①,惟我与尔有是
夫②!”子路曰:“子行三军③,则谁与④?”子曰:“暴虎⑤
冯河、死而无悔⑥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⑦。好谋
而成者也。”
【注释】
① 舍之则藏:指说的话被他人当着耳边风则赶紧住嘴。
② 夫:语气词,相当于“吧”。
③ 三军:是当时大国拥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④ 与:在一起的意思。
⑤暴虎冯河:暴虎,逼急了的老虎。 冯河,跨越横亘在自
己面前的河道或障碍物。指开疆扩土贪得无厌。
⑥死而无悔:指顽固不化,死不悔改。
⑦临事而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格外小心,
深怕自己做得不完美。
【演义】
孔子对颜渊说:“讲话起作用的时候才说得有意义。对愿意接受帮助的人说,人们洗耳恭听;对不愿接受批评和教导的人说,人们抗拒和抵触。唯有父子关系、师徒关系、师生关系才能谆谆教导,”子路说:“如果夫子统帅三军,您选择与谁无话不谈?”孔子说:“有两种人我将拒绝交流,一种是贪得无厌的人,一种是死不改悔的人。有两种人是我愿意交流的,一种是有忧患意识的人,一种是运筹帷幄的人。”
【悟】
说话讲地利。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06 19:45:00 +0800 CST  
【7·12】
【原文】
子曰:“富①而可求②也;虽执鞭之士③,吾亦为之。如
不可求,从吾所好④。”
【注释】
① 富:指超越自己的人。
② 求也:指求助于人。
③ 执鞭之士:指霸气、霸道、耀武扬威的人。
④从吾所好:投其所好的意思。
【演义】
孔子接着说:“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在我之上的人,
哪怕他孤芳自赏拒人千里,我也要将其列入到我学习的对象之中,如果求之不得,
我也要创造条件扩大自己的吸引力,使其自愿加入我的团队。
【悟】
说话讲人和。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08 00:31:00 +0800 CST  
【7·13】
【原文】
子之所慎齐①、战、疾。
【注释】
① 齐:同斋,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
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
【演义】
孔子一生在三个方面始终谨慎,第一个方面,祭祀前期的斋戒;第二个方面,
战争时期的生存;第三个方面,疾病猖狂时期的保健。
【悟】
说话讲严谨。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09 00:31:00 +0800 CST  
【7·14】
【原文】
子在齐闻《韶》①,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
于斯也。”
【注释】
①《韶》:舜时古乐曲名。
【演义】
孔子为了加强自己讲话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总是对听到、见到的美妙佳句仔
细揣摩。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之后,就被其中的美妙深深折服,三个月都玩味
其中,并说:“我不是图其中的乐,而是在研究其中字、词、句的精妙。
【悟】
说话讲实际。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10 20:14:00 +0800 CST  
【大悟】
《周易·乾卦·九三》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此话的重点是“夕惕若厉”,“夕”,夕阳,阳光的余辉,白天的结束。“惕”,警惕,时时小心翼翼,做人的态度。“若”,选择。“厉”,严厉。全爻综合解读:君子热爱时光珍惜生命,就要在争分夺秒工作的同时,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就要警惕废寝忘食的狂热。做到工作时兢兢业业,调养生息时安安静静,则生命中没有错误。
天有日出、日落,天也有月圆、月缺。人类总结出来的健康生活指南也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同样,人们讲话也有该讲与不该讲,人们听话也有该听与不该听。
一、说话讲天时。
作为老师,传授知识的时候就是自己该讲的时候。教一个字从读音、笔画
笔顺、本意、引申意等开始,讲得越详细,越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讲得越具体;越能激发学生认真学习;讲得越耐心,越能取得教书育人的成果。作为学生,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就是自己该听的时候,听得越仔细,自己的印象越深刻;听得越具体,掌握的知识越全面;越有耐心,运用的时候越自如。因此,该说的时候努力地说、认真地说、耐心地说。该听的时候我们认真的听、用心的听、耐心的听。孔子在吊唁的日子始终保持与丧者亲属同样的沉痛心情,不该说话的时候坚决不说,说话的时候也不说激情的话,也不说缠绵的话就为我们做出了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坚决不说的表率。
二、说话讲地利。
与来访的朋友彻夜长谈即加深了感情,也增进了友谊,也互相交流了各自的信息,因此,人们总是引以为傲。与自己相爱的人窃窃私语,既能加强亲密度,也能表现自己讲话的才能,也能更加了解自己所爱的人,因此,人们总是以此为甜。与已长大成人的儿女促膝长谈,既能加深儿女的成人感,也能表达出对儿女的爱意,也能培养儿女讲话、听话的技巧和技能,因此,人们总是以此为幸。然而,彻夜长谈的对象不对,彻夜长谈就成为骚扰;窃窃私语的对象不对,窃窃私语就成为轻薄;促膝长谈的对象不对,就会被认为是教训。因此,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讲话有互动则讲,讲话有反感则停。
三、讲话讲人和。
有的人讲话妙语连珠,俘获人心;有的人讲话气宇轩昂,引领潮流;有的人讲话大义凛然,震撼人心;有的人讲话合情合理,征服愚昧。也有的人讲话甜言蜜语,扰乱人心;也有的人讲话陈词滥调,破坏氛围;也有的人讲话低三下四,出卖灵魂;也有的人讲话东拉西扯,愚弄百姓。因此,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也为之。”遇见讲话表现出君子风采的,我们要穷追猛追,哪怕他手举皮鞭。遇见讲话教人以奋进的君子,我们要猛追穷追,哪怕他对自己不屑一顾。遇见讲话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精神的君子,我们要拜为师,拜为将。至于扰乱人心的、破坏氛围的、出卖灵魂的、愚弄百姓的我们也要学,只不过学的目的不是效仿,而是为了识其嘴脸,撕其画皮。
四、讲话讲严谨。
人人难免犯错误,但有的错今天犯下了今天就改正不会留下后果,明天做错了明天就纠正不会有后遗症。人人难免走错路,但有的路走错了再回到正途不影响前进,走偏了再校正不危害生活。人人难免说错话,有的话讲错了纠正过来不产生苦果,讲偏题了再回到正题不影响效果。然而,有些错误是万万犯不得的,有些错路是万万走不得的,有些错话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得的。孔子在讲话的问题上,有三个方面始终都是谨小慎微的。第一,祭祀前的斋戒。祭祀天就要对天敬,祭祀地就要对地爱,祭祀祖先就要有对祖先的崇敬。祭祀前的斋戒正是我们表示敬、表示爱、表示崇拜的规范,所以孔子十分谨慎。第二,战争时期的保生存。孔子反对战争,当季氏要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把不力谏阻止战争的仲由批判得无地自容。第三,疾病的预防。他一再批评颜回只是苦学,不注意调养,不注意保健。孔子敬天、地、人三才,孔子渴望和平,孔子保全自己,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慎之又慎的。
五、说话讲实际。
豪宅舒适吗?豪宅住着舒服,但不一定适用。图享受的人,图虚荣的人,放任自己子孙的人住豪宅舒适。讲艰苦朴素的人,讲天下和谐的人,讲儿女当自强的人,住在陋巷清静淡雅。豪车舒适吗?豪车坐着舒服,但不一定适用。讲排场的人,讲奢华的人,轻视儿女正能量培育的人坐豪车舒适。图实际的人,图未来的人,图儿女自爱、自立、自强的人甩开膀子大步流星,即为儿女做出表率,也为蓝天做出贡献,也强身健体。读《韶》乐快乐吗?孔子说:“我不是图乐,而是被其中字、词、句的精美折服。”孔子是爱书之人,得到一本经典著作就爱不释手,以至于研究起来“三月不知肉味”。我们是干事业的人,我们是办人类大事的人,有了一点成绩就可以“乐”豪宅吗?有了一点业绩就可以“乐”豪车吗?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12 20:09:00 +0800 CST  



【7·15】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①卫君②乎?”子贡曰:“诺③,吾将问
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
“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① 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②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至前481
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
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③诺:答应的说法。
【演义】
孔子一行周游到卫国,冉有问子贡:“老师会留在卫国帮助卫国国君吗?”子
贡说:“我也不知道,但我问夫子一个问题就能明白。”于是子贡走进孔子的房间问孔子:“伯夷和叔齐两个人夫子怎样评价?”孔子说:“古代的贤良。”子贡又问:“他们说过怨天怨地怨人的话吗?”孔子说:“有什么可以怨的?他们追求仁治,最终也建设出仁义社会。”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留在卫国。”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
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君臣之
礼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悟】
讲话不说大话。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13 22:21:00 +0800 CST  
【7·16】
【原文】
子曰:“饭疏食①饮水,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① 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② 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
即弯着胳膊。
【演义】
孔子接着说:“跟正人君子在一起,哪怕吃稀粥、喝白开水、弯着胳膊当枕
头我也乐意。不仁不义的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象天上的浮云。”
【悟】
讲话不说空话。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15 00:22:00 +0800 CST  
【7·17】
【原文】
子曰:“加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②,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① 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② 易:指《周易》,众经之首。
【演义】
孔子感叹地说:“可惜我读《周易》迟了一点,假如我提前几年学习《周易》,
对仁义的理解就能更加透彻,就可以避免很多大错误。
【悟】
讲话不说不现实的话。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15 22:44:00 +0800 CST  
【7·17】
【原文】
子曰:“加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②,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① 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② 易:指《周易》,众经之首。
【演义】
孔子感叹地说:“可惜我读《周易》迟了一点,假如我提前几年学习《周易》,
对仁义的理解就能更加透彻,就可以避免很多大错误。
【悟】
讲话不说不现实的话。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18 00:14:00 +0800 CST  
【7·18】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
雅言:优美的语言和吉祥话。
【演义】
孔子极力推崇《诗》、《书》的优美语言,但主持赞礼时说的都是人们
喜闻乐见的话,都是通俗易懂的话,都是祝福、恭维、祝贺的甜言和密语。
【悟】
讲话不说深奥难懂的话。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19 01:00:00 +0800 CST  
【7·19】
【原文】
叶公①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②。”
【注释】
①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
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②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演义】
叶公为难子路,要他评价一下自己的老师,子路不愿对老师妄加评论。孔子知道后对子路说:“不回答他人的问话是不礼貌的行为,你可以告诉他,‘老师是一个好老师,他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废寝忘食;他为了营造阳光的氛围乐而忘忧;他为了和学生打成一片不顾自己的年事已高。”
【悟】
讲话不说虚假的话。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20 08:02:00 +0800 CST  
【大悟】
《周易·乾卦·九四》说:“或跃在渊,无咎。”此爻的重点在“或跃在渊”的理解,其中,每一个字的意义都非常深刻。“或”,或者……或者……,连接词,两个不同事物的连接。或者苦,或者甜;或者得,或者失;或者上,或者下。“跃”,跳跃,行动的一种方式。向前进叫走、跑、跳,也可叫跃;向后退叫退,不能叫跃;向左叫向左转,向右叫向右转,都不能叫跃;唯上蹦下跳都可叫跃。因此,“跃”可以理解为上下求索。“在”,存在,在位。“渊”,深渊,龙的栖息地,龙的本位。综合解读为:立足于本位,或上求或下索,则不会犯错误。人们讲话就应该如此,立足于本位,说自己的事,说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事,说有利于团结奋进的事,说有利于幸福快乐的事,说有利于千秋万代的事,则说得有意义,则说得心花怒放。
一、说话不说大话。
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为上下求索的正道。不知道说知道,知道一点就大放厥词夸大事实叫说大话。当冉有问子贡孔子是否在卫国为官时,子贡说“我去打听一下”为正道。但不直接询问,而是卖弄自己的聪明旁敲侧击叫说大话。会做就脚踏实地的做,不会做就虚心的学为正道,不会做说会做,会一点却说自己是八级工叫说大话。冉有有疑问就虚心的请教,就不耻下问为正道,子贡故弄玄虚表现出对孔子的了解叫说大话。子贡的判断即使是正确的,冉有也会认为他轻浮虚伪。理解错了老师的话,则给老师抹黑,则遭受老师的批评与指责,因此,说大话百害而无一益。
二、讲话不说空话。
孔子说:“不义之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第一反映了孔子修仁修义的坚定。第二反映了孔子蔑视不义之富与贵的态度。第三证明了孔子对仁义的富与贵的肯定。也就是说,修仁修义的孔子、蔑视不义之富与贵的孔子、肯定仁义的富与贵的孔子在现实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是喜欢喝茶的,还是喜欢吃饭的,还是喜欢有床有枕头的,一概的否定人们对物质追求不属于孔子思想。人们想吃好一点,人们想喝好一点,人们想休息得舒适一点既是本能,也是保健的需要,也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需要。如果不是抵制不义之富贵;如果不是做艰苦朴素的表率,如果不是培养儿女勤俭的作风,如果不是培养后人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吃好一点、喝好一点、休息好一点无可厚非。以我乐意吃稀粥,以我乐意喝凉白开,以我乐意以地当床、以天当被、以手当枕头来掩饰自己的不足就是空话假话了。
三、说话不说套话。
见面说您好!分别说再见!打听说请问!离开说谢谢!等等为现代文明提倡的客套话。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客套话无处不在,您吃饭了吗?您在散步!您在休息!您的家人还好吗?祝您万寿无疆!祝您长命百岁!等等不胜列举。一声您好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声再见表明了愿意再次合作的意愿;一声请问展示了自己的文明;一句谢谢表达了自己的感恩。因此,客套话不容小觑。迟到了说堵车;能力有限说身体不舒服;学习不好说老师不行;考不上大学说状态不好;打不赢球说黑哨;生意亏本说市场行情不妙等等也是套话,一句句托辞虽说可以搪塞一时,但影响了自己的人格。孔子也不例外,明明对《周易》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却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只不过孔子所说的是自己的遗憾,而不是推托。
四、说话不说深奥的话。
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听见自己的话,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听懂自己的话。传达的指令人们听到了、听懂了才能执行,传递的情感人们听见了、听懂了才有互动,发出的求救声人们听见了、听懂了才能全力营救。然而,发出的求救声朋友能够听到,敌人也能听到;传递的情感所爱的人能听到,恨自己的人也能听到;发出的指令执行的人能听到,破坏的人也能听到,因此,行业中出现了行话,黑道中出现的黑话,指令有了保密措施,文件有了保密等级。孔子教学生之乎者也、《诗经》、《尚书》,但孔子在生活中仍然说你好、再见、请问、多谢。如果将《诗经》、《尚书》等精炼的文学佳句搬到生活之中,则生活失去本真,则生活失去轻松、自在、活泼、风趣、烂漫。因此,该保密的时候说保密的话;该说文学话的时候说文学佳句;该回到生活现实中来的时候说大家都听得懂的话成了人们的共识。
五、说话不说虚伪的话。
做人要真诚,真心才能换来真心,实意才能换来实意,忠诚才能得到忠诚。处事要真诚,真干才能有收获,实干才能得利益,忠诚才能财源滚滚。讲话要真诚,讲真话才能得到支持,讲实话才能获得帮助,忠诚老实才能得到忠心的拥护。叶公要子路评价一下自己的老师,子路却不知从何说起,孔子告诉他“你就如实说,老师忙于学问常常忘记吃饭,常常忘记休息;老师忙于和弟子同乐忘记忧愁,忘记忧伤;老师忙于教书育人忘记自己的年事已高,忘记自己的精力有限。只要不说假话,只要不打逛语,不论听者反映如何,自己无愧就行。”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21 00:23:00 +0800 CST  



【7·20】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①,敏以求之者也。”
【注释】
①好古:指钻研古经圣籍,从前人的生存经验中吸取精华。
【演义】
孔子接着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我的知识来源于自己的勤奋,来源于
自己的刻苦,来源于孜孜以求。从圣经宝典中,从前人的生活经验中,从前人的
生存智慧中总结出来。”
【悟】
讲自己的成长经历。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22 00:58:00 +0800 CST  
【7·21】
【原文】
子不语①怪、力、乱、神。
【注释】
①不语:指不传播、不推崇、不相信。
【演义】
孔子从来不相信奇谈怪论,不欣赏莽夫之力,不传播乱世枭雄,不盲目崇拜
神鬼。他认为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只有习而知之。
【悟】
讲自己的人生信仰。

楼主 海之山之  发布于 2017-04-23 01:06:00 +0800 CST  

楼主:海之山之

字数:39573

发表时间:2017-03-16 18: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08 12:18:14 +0800 CST

评论数:16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