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

然而,固然“知识”被说尽了,我们还得对“智慧”保持沉默吗?维特根斯坦说:“语言是经验世界的语言,它与经验世界有对应的关系,是用来描述经验世界的。如果超出了经验世界的范围,则没有语言可以与之相对,也就是不能用语言来进行描述。如果我们一定要用语言来描述经验之外的世界,诸如上帝、神、善恶等这些非经验的对象时,我们的语言就会陷入逻辑的混乱之中。”
神秘需要被揭穿吗,疑问需要得到解答呢?这难道不正是因为那种从儿童的眼中表现出来的恐惧感所产生的吗?难道不正是因为人类醒觉意识的可怕的禀赋所致的吗?这种醒觉意识迫使现在已从感觉获得自由且正在孕育着心理的悟性极力寻求着解答,而这种解答就意味着解脱。尽管你们对知识方面怀有坚定的信念,但是你们能否让知识从我们“存有”(being)问题的梦魇之中获得解放吗?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30 12:21:00 +0800 CST  
懔然敬畏的心情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贵的方面。被命运剥夺了这种禀赋的人必然要去发现秘密,要去研究、剖析与破坏那令人敬畏的事物,从中得到智慧。追求体系的意志是一种想要扼杀活生生的事物、想要让它“建成”、稳定、僵化、想要让它束缚于逻辑秩序中的意志。才智如果完成了僵化的任务,才智便取胜了。这种通常被视为“理性”与“悟性”之间的区别,实际是先见、眼力与悟性本身之间的区别;前者是我们的本能方面的属性,它利用眼及词的语言;后者则是我们行为方面的属性,它是由语言演绎而来的。在这种意义下,“理性”是让观念进入生命的东西,“悟性”则是发现真理的东西。真理是可以“静止”的,它应该永恒未曾改变的“本性”,它是能够灌输的观念属于创造它们的人的活生生的自我,是只能同情地被唤起的绝对。悟性实质上是鉴别性的,“理性”实质上是创造性的。后者产生其活动中的对象,前者则是从对象出发的。事实上,悟性鉴别最开始是在日常的感觉中发生、发展起来,并格式的进行认知“顺化”(注释:皮亚杰的实验心理研究得到结论,所谓‘顺化’是儿童在习得新的知识之后,将旧知识的概念模型改变调适,以容纳新的内容)。
很明显,儿童是从感觉与判断中学会理解与区分的。随后,鉴别由这种联系中被抽象出来,从此,“知识”便在人类意识中独自活动,“知识”需要“心理现象”替代来代替从前曾作为“知识”对象的感觉活动。这种替代仅有既存的思维方式才能转化为“认识”,现在,鉴别便是依照这种替代来进行的。如此,仅有如此,才是思想——“知识的观念”并非随便建立在虚无之上的东西。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30 12:43: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6145

发表时间:2017-05-30 03:4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3 22:48:15 +0800 CST

评论数:4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