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行动哲学》简述

1906年的夏天,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德国科学家德鲁德还有之后的荷兰理论物理学家皮·艾伦菲斯特,他们都以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190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曾极忧郁地谈到精神危机的极大痛苦:“我很后悔我没有在这些矛盾出现的前五年就死去。”爱因斯坦在悼念他的挚友埃伦菲斯特时说: “现在时常发生高尚的人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而离开人世的事,因感到内心冲突无法容忍,我的朋友埃伦菲斯特厌世自杀了。”这些着名的物理学家选择自杀是因为他们不能接受新的物理学。新证据是确凿的,但它们不能与他们以前所坚持的体系相容,原来的信念体系发生崩溃。他们“更愿意相信”或“希望相信”原来的体系,但确凿证据不让他们相信原来的体系。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0:00 +0800 CST  
王国维之死也能够这样解释。王国维是近代著名(哲学)学者,成绩卓着。我们都知道他所说的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经之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来,人们从他的湿衣口袋中找到遗书一封,开头两句即“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平静地选择投河自尽。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1:00 +0800 CST  
至于他为什么自杀,至今没有定论。但无论是哪种因素导致他自杀,在我看来一定是因为他认知上产生的冲突使他痛苦,使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1:00 +0800 CST  
然而,并非所有思想层面上的问题都是思想分析的任务。有人抱怨生活对他不公平,因为他遇到太多的磨难; 有人颓废,因为他感到一切都是无意义的……这些都是思想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思想分析的解决对象。它们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问题。思想分析可以帮助这些问题的解决,但仅有逻辑分析是不够的。需要另外的思想如积极向上的思想的植入,这是其他思想工作者的任务。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1:00 +0800 CST  
第四章:惑者有健全的心灵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2:00 +0800 CST  
有思想痛苦的人即惑者有“健全的心灵”,这是思想分析的又一个理论预设。这个预设将思想分析的对象即惑者,与心理病人或精神病人区分开来,也将思想分析师与心理医生、神经医生区分开来。精神病人和神经病人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他们的心灵是不健全的。他们在生理的和心理上的病症使他们的心灵得到破坏或扭曲。他们的心灵是残缺的,我们不能要求他们与正常人一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惑者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4:00 +0800 CST  
人们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是说,每个人的心灵是相同的,对相同的道理能够做相同的理解。什么样的心灵是健全的? 难以对健全的心灵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大致地说,能够理解某个道理的心灵便是健全的。在社会中我们的行动是在信念指导下的行动,因而健全的心灵是指心中所拥有的信念是健全的。这样,健全心灵至少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信念是全面的; 第二,有使信念合理的逻辑机制。第一个标准是社会标准。这不是说与大多数人的想法相同就是健全的,因为很可能的是,大多数人的心灵都处于不健全的状态,都有一定程度的思想病。信念是全面的是指有指导相关行动的相关信念,或者至少对他人相关行动信念能够理解。第二个标准是逻辑标准。人们拥有不合理的信念不是不健全的,不健全的心灵是指不能对不合理的信念进行修正的心灵。健全的人是一个时刻处于学习之中的人,学习便是一个修正自己信念的过程。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6:00 +0800 CST  
那么对相同的道理人们为什么能够做同样的理解? 在我与他人的心灵中一定有共同的东西。逻辑便是健全心灵所共同拥有的,它使心灵的沟通成为可能。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6:00 +0800 CST  
当某物进入我们的意识之中时,一个自然的假定是,该物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尽管自然界的万物随时间而变化,我们感觉到这种变化,但在某一个时刻及该时刻的无穷小的时间之中,它保持同一。在我们思维的时候,我们自然地设定了这种不变。若将这种设定进行扩展,认为事物在变化中仍保持某种不变的本质。这种设定是在思维中进行的,这种设定是理性所必需的。没有这种设定,其他的认识便不可能。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6:00 +0800 CST  
在某一时刻,若事物的性质或者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没有稳定性,我们何以认识?即使某物在我思考之后的性质与我进行思考之前的性质发生变化——因为我的思考是花时间的,但在我思考的时候,认为它没有变化是合理的。这便是同一律。在思考的时候,若我们不认为一个命题既为真又为假,这便是不矛盾律。若我们认为所有命题或真或假,并且某个命题为真,那么,该命题不为假,这便是排中律。它反映的是事物或者处于某种状态或者不处于某种状态,两者必居其一。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7:00 +0800 CST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思维世界,这些方式便是逻辑。逻辑是先验的,是健全的心灵所共同具有的。我们通过理性分析获得这些定律,逻辑公式的真假不是通过观察世界而确定,而可以先验地确定。尽管这些定律形式是通过理性反思而获得的,它们先验地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构成我们心灵的结构。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具有同样的心灵结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7:00 +0800 CST  
我们的心中拥有逻辑,但这并不表明,我们的思想中不产生“错误”。我们的思想中或者我们的思考中偶尔会违反逻辑,这样的违法使我们的思想出现“不一致”。然而,我们心中拥有的逻辑使我们能够认识到这种不一致,一旦我们认识到“不一致”,我们便努力清除它。思想分析的目的便是清除其中特殊的不一致——即,使我们痛苦的惑。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7:00 +0800 CST  
健全的心灵是解惑的前提。惑者有健全的心灵,惑者是理性的。惑者能够跟随分析师的分析和判断,在分析师的帮助下,找出自己心中的困惑原因。惑者与分析师有同样的理性,分析师不能代他思考,更不能代他决策。分析师所做的是帮助惑者进行逻辑分析。在对话中,惑者使用自己的理性能力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与思想分析师的沟通,惑者自己走出这些困惑。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分析师只是帮助他进行逻辑分析,而困惑的最终解决要靠他自己健全的心灵将问题“想通”。进行外科手术的医生将病人坏掉的器官摘除,如果需要的话,换上他人的或人造的器官。思想分析师的工作不能像外科医生。尽管存在如外科医生的思想工作者或思想医生,他们用洗脑的方法向“思想病人”灌输“正确的思想”,但此时的思想医生已经不是分析师了,而是宗教的神职人员或某些意识形态工作者,因为在他们那里有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之分。从事思想分析的哲学家只能起到帮助的作用,而最终释惑是他人不能完成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7:00 +0800 CST  
每个人都可能有惑,只不过没有出现有惑的情景。思想分析师也会有惑,他不一定是无惑的智者。思想分析师产生惑,如同医生也会生病一样。没有人会说医生不生病,也没有人说一旦医生生病,他能够自己给自己治疗,而不需要其他医生来治疗。医生有他职业的优势,但他的优势不在于他不生病,而在于对就医程序的熟悉。未去过医院的人去医院就医,他进入医院会摸不着头脑; 医生了解医院的程序,熟悉各个部门的功能,了解谁是专家,谁是庸医。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8:00 +0800 CST  
正因为惑者有健全的心灵,他的意识是自由的,他要对自己所做的任何选择负责。思想分析师不承担任何责任。设想这个场景,某个惑者经过思想分析师的分析后,他做出了某些选择,而事后或者他对自己的选择后悔,或者出现了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惑者找到思想分析师,意图追究思想分析师的责任,认为分析师“误导”了他。这当然是滑稽的。惑者是行为主体,并且有健全心灵的行为主体,思想分析师只是帮助他分析,而不是行为主体。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8:00 +0800 CST  
第五章:思想分析的价值中立原则!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9:00 +0800 CST  
思想分析是一个用言语进行治疗的过程。惑的产生没有生物学基础,因而不能够使用药物来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来治疗,其效果就如同酒精这样的麻醉剂所产生的效果,且有副作用。它的病因是能够说得清的,因而也不需要催眠术等心理治疗的方法来进行。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9:00 +0800 CST  
我们常说,言语是表达思想的。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我们的一个自然倾向是,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然而,这是思想分析所力图避免的。思想分析是一个纯粹逻辑分析的过程,而不是推销自己观点的过程。在实际中人们的痛苦更多的是价值冲突。因此,作为纯粹分析的思想分析师,他不预设任何价值观是合理的。他既不推销某个价值观,也不贬低某种价值观。这就是价值中立原则。价值中立原则使得从事思想分析的工作者是哲学家,而不是神职人员和意识形态工作者。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9:00 +0800 CST  
思想分析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不是说思想分析没有价值预设。思想分析预设了没有认知冲突是好的人生状态等等。同时,价值中立原则也不是说思想分析不能进行价值观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实际上许多痛苦的根源是价值观问题。价值中立说的是在价值观讨论上,思想分析师只是对所涉及的价值观进行逻辑分析,而实际上人们也只能这么做,没有客观的东西决定一种价值观优于另外一种价值观。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9:00 +0800 CST  
一个惑者的惑可能在偷窃问题上。我们的一个自然想法是偷窃是恶的。然而,我们所认为的“偷窃是一种恶”这样的观念,不是来自对自然的观察,而是因为教育。可能的是有人不认为偷窃是一种恶。若惑者持有这样的看法时,思想分析师所要做的仅仅是让对方的信念一致,而不是去说服对方放弃偷窃不是一种恶的观念。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1-13 19:59: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8880

发表时间:2016-11-14 03: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4 15:05:10 +0800 CST

评论数:16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