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维特根斯坦

我不想看B了,不要来插楼。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0 13:27:00 +0800 CST  
形而上学用一种私人语言来讲逻各斯,来讲世界的本质,这是不行的。既然逻各斯体现出来的是话语,那么我们直接研究语言不就行了。语言的界限就是思想的界限,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语言是存在的家。因此,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分成三个部分,(1)能够说的都能说清楚,《逻辑哲学论》(2)不能说的我们只能保持沉默,《逻辑哲学论》背后的开显(3)不能说的试着说一下,《哲学研究》。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0 13:34:00 +0800 CST  
叔本华对维特根斯坦的影响是生命层次上的,得出结论:一个善良的意志,比理性更可靠。叔本华批判人类理性的虚伪,弄出高大尚的绝对精神,眼望天上,得到地下。维特根斯坦批判语言,不规范的语言弄些无意义的命题,利用人天生是形而上学的动物的弱点,来制造错误。维特根斯坦跟叔本华一样的观点,经验世界可说,意志世界不可说。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0 13:40:00 +0800 CST  
怀疑主义对维特根斯坦的影响是立场上的。“人能感觉经验到什么”或“不能感觉经验到什么”,即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沿着怀疑主义开辟的道路,对经验主义哲学的解释和展开。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0 13:42:00 +0800 CST  
奥古斯丁对维特根斯坦的影响是信仰上的。经验主义催生了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必须来个认识论上的证明。认识论上的证明是不完备的,那就走向信仰,这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出发点。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0 13:45:00 +0800 CST  
奥卡姆对维特根斯坦的影响是强化性的。实体只有一个,即“上帝”,其他的所有事实都可以说出来,即“唯名”。归纳只是一种可能性的知识,演绎主义才是语言哲学。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0 13:48:00 +0800 CST  
克尔恺郭尔对维特根斯坦的影响是人文方面的。不存在抽象的“本质的人”,所有形而上学都是信仰,既然是信仰,那没什么道理可讲。人文讲不清,维特根斯坦走向科学主义。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0 13:50:00 +0800 CST  
康德对维特根斯坦的影响是理论性的,康德是现象学的先驱,经验主义和唯理论的调和者。康德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先天综合判断,一切都要受到理性的批判,人为自己及自然界立法。这种精神叫自主精神,俗称自律。由于康德导致认识论危机,进而陷入信仰危机。如何确定是本体意义上的人对客观世界在认识?而不是一群野兽在认识?康德无法自圆其说。在休谟看来,没有什么因果律的,都是习惯归纳而已。维特根斯坦承认康德关于综合判断和分析判断的划分,但不承认所谓构成普遍性的“先天”。就是说,不存在同时满足逻辑原则和经验原则的先天综合判断。因此,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路只有走语言澄清的路,开显的路,而不是其他,否则就无逻辑,陷入悖论。而信仰不是必有上帝来保证,而是神秘主义。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0 14:30:00 +0800 CST  
科学对维特根斯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由于科学以其确切的实证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符合了经验主义,引领时代进步。特别是数理逻辑的兴起,认识论的转向,语言哲学要收复被科学占领的失地。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0 14:45:00 +0800 CST  
维特根斯坦接受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即名称可以还原为摹状词,事物可以还原为关于属性的判断或者描述,即事实。维特根斯坦开篇就说,世界就是所发生的一切事实。语言是世界的图式,命题是事实的图式。语言与世界之间有一种符合关系,命题与事实之间有一种符合关系。这种符合不是一种感性的符合,而是逻辑关系的符合。我们的语言跟世界是同构的,命题和事实之间是对应的。命题里面的每个要素,都必须在世界当中有个对应的要素。世界当中的每个要素,也必须在语言语言当中有个对应的要素。不是我们用图式来描述世界,而是图式自己显现出来。如果是我们在描述,那么,图式与我们之间又有图式,图式与图式之间又有图式,无穷倒退。事态是指一种独立存在状态,事实是由事态构成的不可以再分解的状态。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0 20:17:00 +0800 CST  
维特根斯坦的注意力在于,提出真实世界在逻辑上的框架,至于世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他不关心。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最基本的事实是原子事实(简单事实)。假如有一天,人们发现不可再分的“上帝粒子”,那么,这是原子事实(简单事实)。没发现也没有关系,逻辑上存在。事态是事实的组成部分,事实不能被分解。而且,它们在逻辑上独立于任何其他事实。世界就是表象,只有真实的信念才称得上知识;而只有当信念是它所涉及的事态的正确表象的时候,它才真实。所以,世界的边界是信念事实。人类在原子事实(简单事实),事实,信念里面游戏。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0 20:25:00 +0800 CST  
楼上的朋友借楼谈了个另外的话题,“关键只在于所有应有的都对上了”,刚好接上了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对应世界的关系问题。维特根斯坦大概的意思是:简单事实(原子事实,简单对象,事态)这个实体和上帝这个实体,包括进来了世界所有的事实。如果世界上没有实体,这个不可再分的终极的存在单位的话,那么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将取决于另一个命题是否为真。假如这个世界不是由这些“对象”(简单对象,原子事实,事态,简单事实)构成的,“对象”可以无限分割下去的话,那么,一个命题的真将取决于另外一个命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任何关于世界的语言,都是虚假的。反过来说,假如你认为我们的语言是关于世界的图式,那么,它的前提条件就是-------这个世界一定有这样一些不可再分的“对象”(实体或者理论构筑物),构成了语言和它对应的基础。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1 08:59:00 +0800 CST  
世界是复杂的,语言也应该是复杂的。真正的哲学应该坚实可靠,否则什么都不是。但实际上,哲学史上许多重要的文献皆是格言体,比如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格言体的缺陷是容易导致含糊不清,误解和混淆。格言体不假定有一个有序的理性系统,不假定单一的真理。而传统的推理式的体系,通常会从一系列有序的前提出发,推导出单一的结论。维特根斯坦通过格言体的语言及严密的逻辑推理,有机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这是首创。维特根斯坦在那个时代,深受实证主义及绝对唯心论的双重影响,而经验论又处于上升势头,站在最高权柄地位的科学像把利剑指向所有的哲学。居于哲学的生存处境,上帝死了,哲学会死吗?哲学应该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对立统一,有序性与无序性的对立统一。维特根斯坦的这种表达方式才能让哲学语言动起来,从而具有生命力。这种方式能够让维特根斯坦“不墨守成规,直接讨论问题,不纠缠哲学史的铺垫和哲学术语的界定,专注于独创见解”。维特根斯坦的两本书,三个主题,写得相当晦涩,但“内在关系和终极目的相当清楚”,为以后科学哲学的创立打下了磐石般的基础。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1 11:40:00 +0800 CST  
维特根斯坦是现象派的,至于现象主义,那是他死后所形成的一股思潮。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哲学的路标”,《时代周刊》评选出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科学家和思想家,维特根斯坦是唯一的哲学家。谈现象的哲学家很多了,康德认为,人的理性不能超过经验的界限,物自身不可知。只有悬置知识,为信仰留下地盘。总之,上帝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是必须有。是善的意志在说这个世界,是道德的实践在触碰这个物自身。黑格尔嘲笑康德的软弱,认为,根据常识,这个物自身是绝对精神。通过辩证的关系,直接把握在客观及自我的精神世界中。叔本华说你们都在瞎扯,这个物自身是生命的意志,是生殖的欲望。意志的世界不是道德的意志,不是理性的意志,而是生命的意志。不是道德在说世界,不是理性在说世界,而是欲望在说世界。维特根斯坦总结,诸位都说清楚了吗?全是独断嘛。你康德当教授匠气太重,黑格尔在政府部门讨饭动机不纯,这个浪子叔本华,端着咖啡,吃自己牛排,做自己的闲暇哲学,把别人带进黑暗的世界,不仗义。意志的世界是不能说的,面对休谟,弄得乱了枪法,这不是哲学家的态度。维特根斯坦认为,自然对象和科学对象可以用感觉材料来定义。即对象的命题可以用感觉材料的命题来表述。这样一来,休谟的怀疑不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吗?比如,我们拿一块硬币作例子。乍眼一看,是一块硬币,而这很可能是错的。即便当你相信这是块银币时,你也可能犯错。但关于你自己的感觉材料,只要你相信它是真的,你就不可能犯错。“在我看来是个银色的圆形空间”,这是“不可纠正”的,只要你相信它是真的,它就不可能错。因此,关于关于自然对象的命题,倘若它们的经验意义都能够被表述为一个或一系列“不可纠正”的感觉材料命题,那么,那些纠缠不休的,关于自然对象的怀疑主义争论,就一劳永逸地获得解决。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1 16:58:00 +0800 CST  
是语言在说“我”,而不是“我”在说它,所以语言的图式是自己显现出来的。有些初学者不懂,总在哲学的大门外偷窥,又忍不住好奇,如同处女对待异性,又羞又爱,又惊又怕。他们心目中的哲学家,仿佛都长着一副恐怖的面孔,足以能够侮辱自己那双纯洁稚嫩的眼睛。翻开任何一本近代西方的哲学史,可以看到西方有许多杰出的哲学思想家,一直都在关心人类理解力的问题。从黑格尔的客观精神,还有康德所说的思维范式,维特根斯坦的公共语言,等等,本质上都是语言在说”我“,都在探讨人类是如何成为"有理解力“的本体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只会玩弄时髦的洋概念,被动的独断理解的人。严格地说,这不能叫做思维,而只是遵循权威指令的鹦鹉学舌或奴性的机器人。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1 20:30:00 +0800 CST  
(1)基本命题是简单名称的排列,比如,这个苹果(1)这个(2)苹果。两个名称构成一个事实,“这”为逻辑名称,两个名称排列在一起按照它们所具有的那种关系就构成了一个不可再分的基本命题。基本命题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矛盾,基本命题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能够知觉到的,能够通过经验的方式加以验证的。(2)命题常常是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的。比如,这张纸币上有很多细菌(或许纸币上就没有细菌)。这个命题在陈述一些事实,我们关于这些事实状态的描述,就是命题。(3)基本命题的函项就是命题。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1 20:31:00 +0800 CST  
(4)真值函项表。比如说,这个红苹果好吃。这个命题由三个事态组成,也就是说,由三个基本命题组成。a 苹果 b红 C好吃。命题的真假取决于这三个基本命题,这里面有8种情况。第一种,它是苹果,是红的,非常好吃。第二种,它不是苹果,是红的,非常好吃。第三种,它是苹果,不是红的,很好吃。。。。。。。一共有八种可能构成了我们的语言世界,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只有第一种情况是真的,构成了我们自然科学所描述的现实的世界,因为这个命题是由三个真命题构成的。剩下的七种可能性,构成了我们可能的世界。整个八种情况,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超出了这个逻辑空间,我们思想是无法想象的。这些命题构成了我们的思想界限,同时也构成了我们能够有意义地谈论世界的界限。上帝不在这个逻辑空间里,心灵也不在这个逻辑空间里,情感,艺术,美。。。。。。也不在这个逻辑空间里。第一种情况是科学所要讨论的,留给科学去做。有很多初学者分不清状况,什么“科学是谁?门牌多少号?牛顿把自己的东西叫:自然哲学。本来就是一家人,你帮别人分家”。不是我帮它们分家,是维特根斯坦帮它们划界,因为科学已经侵占了哲学的地盘。剩下的七种情况都是假命题,但是,它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想象的。我们整个语言或者说思想有意义的空间,是由真或者假、正命题和负命题两类构成的整体,假的命题同样可以是有意义的。设想,如果世界上有一半以上人是色盲,把红看成绿,但我们谈论的这个命题仍然是有意义的,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哲学家不是在谈论世界是什么,基本命题的真和假是由科学来实证判断的。哲学家的做的是一种分析的工作,哲学不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活动,哲学是要把我们当作事实的命题,能不能从基本命题那推导出来,能不能还原为剩下的那七种情况。哲学是一种分析的活动,不是知识,不是你记住哲学史上所有哲学家的名字,记住所有哲学慨念的名称就可以拿来胡扯的。基本命题的真假哲学家不去关注,这是个苹果或者是个西瓜,跟哲学家没有半毛钱关系。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2 10:40:00 +0800 CST  
哲学就是憨学,就是要把一个隐蔽的胡说变成一个明显的胡说。比如,这个红苹果很好吃。明明是西瓜,全国人民都认为是苹果,这没有关系的。什么是西瓜?什么是苹果?这由科学家或者人民群众来及历史来鉴定。就算全世界都叫西瓜为西瓜,只有我们叫苹果,也没有关系。好吃及不好吃也一样,个人的感受不同。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所有的工作,就是告诉我们,由于语言的误用,导致了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你不能说,我们吃的是资本主义的苹果,就说不好吃。哲学与政治无关。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2 11:09:00 +0800 CST  
能够说的,我们都能说清楚;不能说的,我们只能保持沉默。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2 11:15:00 +0800 CST  
每个人的生命意志不一样,欲望都不一样,你能说清楚吗?“走火入魔了你?学哲学对神的理解还这么肤浅?神即哲学……”这是什么话?除了化作春泥,奉献出来,什么都不是。

楼主 松数的风格  发布于 2016-10-22 11:20:00 +0800 CST  

楼主:松数的风格

字数:10260

发表时间:2016-10-20 21: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08 22:45:26 +0800 CST

评论数:21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