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索罗斯哲学理解篇——反身性获益》

导论:“反身性”札记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6 07:34:00 +0800 CST  
反身性获益——索罗斯哲学。他认为客观事物在运动规律的空间和时间里具有相对于事物自身的另一面反向等价等值,是客观事物实在于相互影响的决定性。也就是说在事物两面性上是等价等值的,但是居于空间和时间的相互影响下,找出规律性实在获益。套用在“中国哲学”上面的说法,人类对于理念意志和事物的认识都是等值等量的相互作用。比如说“利他和利己、奉献和索取、快乐和悲伤、幸福和不幸、爱和恨、慷慨和欲望、自信和自卑、成功和失败、获利和损失”等。在客观环境下,人类的意志理念会出现左右摇摆,但是最终会趋于平衡,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但是,人类在摇摆不定的生活中,要自律其自身,找到人生获益。这就是所谓的《对冲意志》! “对冲意志”基于“孔孟思想”的无为中庸之道,又不同于“中庸思想”。我认为“人本”的最终目标是“中庸”。但是,其中具有过程性,也就是“人本”意志到“中庸”之道间有空间和时间的局限。那么,在空间和时间之中,理解“反义”意志,并找出获益规律,进而得到利益获取,是最佳的哲学意义。 对冲意志获益——核心是人类感性意志和理性理智的相互影响,以求获得平衡而产生“非理性”反馈,从中获取利益。这种“非理性”的主要表现就是“恐慌性扩散”和“泡沫性扩散”两种。按股票市场来理解就是,“恐慌性扩散”是“买入时机”、“泡沫性扩散”是卖出时机。 有一点说的很好,社会科学无法和自然科学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没有一定的模型。社会科学只能从历史经验获取规律。自然科学可以做实验,而社会科学不能。这说明什么,数学原理无法套用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也足够说明社会科学更多的时候是趋向于感性经验,而自然科学是纯理性的思维。 比方说,在一个项目中,合作者是无法达到共识的(每个人心里都各自的想法),所以,只能投票表决,以求达到共识。那么这种决策就是个弊端,看不到未来,也没有规律。找不出项目的实际成功模式,无法达到客观的理论寻求有效的计划。说明风险不受控制,纯粹是人为思想。这就是非理性的意志,是博弈者可利用的获益之处。 有一种决策,叫做精英决策,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精英决策代表一切,人们选择性的跟随,这就是最大的非理性表现,也是博弈者获益的最大资源。总结,人类的感性永远在理性之上,这是最可悲的,也是“反身性获益”哲学的略敛思想。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6 07:39:00 +0800 CST  
在证券市场上,不是目前的预期与将来的事件相符合,而是未来的事件由目前的预期所塑造。市场参与者的认知缺陷与生俱来,而有缺陷的认知与事件的实际进程之间存在一种双向联系,这种双向联系导致两者之间缺乏对应,这种双向联系就是“反身性”。市场总是错的,但是失真在两个方向上都起作用,不仅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存在着偏向,同时他们的偏向也影响着交易活动的进程,这有可能造成市场精确地预期未来发展的假象,但事实并非如此。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6 07:40:00 +0800 CST  
在股票市场上,市场的估价总是失真的,而且这种失真具有左右股票潜在价值的力量。索罗斯对于股票市场有两条基本的主张:1. 市场总是表现出某种偏向;2. 市场能够影响它预期的事件。这两个主张结合起来就解释了为什么市场似乎经常能够正确地预期未来的事件。假定存在着一个影响股价变化的“基本趋势”,那么股票价格的运动就可以拟想成为“基本趋势”和“主流偏向”的合成。所谓主流偏向是指市场参与者中,除去相互抵消的观点之后剩下来的那些事实。主流偏向经常在股票价格上具有最突出的表现。市场事件的序列只能解释为历史性的变化过程,其中没有一个变量——股票价格、基本趋势、主流偏向——可以保持不变。三个变量先是在一个方向上,接着又在另一个方向上彼此加强,繁荣与萧条交替,就是一个最简单而又最熟悉的模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情况下,反身性模型都不能取代基本分析,它的作用局限于提供基本分析中所欠缺的成分。原则上,这两种方法可以调和,一种是静态的,一种是动态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6 07:40:00 +0800 CST  
将反身性运用于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是人们对于资产的认知的反映,而这个认知是带有偏见的,而且是建立在带有局限性知识上的认知。这种认知上的偏移还会随着市场上涨或下跌的趋势得到加强,而认知上的偏移又会反映在市场上,这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的闭环循环,直到市场最终崩溃。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6 07:47:00 +0800 CST  
柳大认为人类的社会活动显然和自然界的现象在结构上有天壤之别。这是因为,在自然界的现象中,一组现象与另一组现象之间存在着一条“因果定律”。然而,在人类社会的活动中,客观事件发生的过程则要复杂得多,其中不仅涉及到客观事实,也涉及人类心灵模式的主观思维,此外,在人类社会中心灵模式的主观思维产生的交流也是因果定律中的一种衡变因素。人类的社会活动在任何时刻都存在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识思维之间的双向联系:一方面,主观意识思维希望了解当前情况(包括客观事实和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主观意识思维还希望对当前情况施加一些影响(这同样包括客观事实和客观存在)。(客观)工具主义的认知功能和(主观)能动情绪的感性功能之间的互动影响着因果定律——产生了“因变”和“逆果”。“因变”——导致因果定律不能从一组事件的前提“因”直接推理出下一组的事实“果”的结论,“因变”是人类产生认知悖论并被迷惑的主要原因,这种“无理”的逻辑,实际上是一种谬误,其根本原因在于“前提因”上的错误,没有实在具象的“前提因”,那里会产生有事实的“结论果”。使用自然科学的抽象模式去套用社会科学的经验模式显然是错误的,自然科学的假设或者猜想是可以事实、实在的进行实验。而社会科学只能是客观工具主义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实践结合才有所谓的事实依据,也就是说,人类在社会科学的认识论上是一种“事实、实在因”,而不能是抽象的假设和猜想,那么,其行为不仅仅迫害了哲学概念定义上的严谨性,也导致了结论出现了哲学概念上的蛊惑性和语言上的戏谑性,其论据也不可能得出事实、实在的结果。例如,任何使用自然科学的数学符号、抽象公理等作为类比(比较)的哲学概念都是错误的、不可信的、违背的。显然,(伪学家王东岳的“物演通论”和“递弱代偿”是极其荒谬和愚蠢的理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8 11:07:00 +0800 CST  
“逆果”——而是反映出了主观意识思维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观点,这种观点说明了数学的“合法性”是建立在绝对抽象化的前提上,那样我们在自然科学中证明还符合实际。也就是说,数学概念的前提只能是抽象定义,那样我们可以说,公理(公设)是不存在归纳和演绎的逻辑定性,而只能是证明的结论定律(定理)。数学的“不完全性定理”——即“哥德尔定理”说明“形式化”的抽象数学产生的“数理论(公理、公设)”的描述都是自洽的,也就是说,公理(共识)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伪的命题,1+1=2不需要证明,它是自洽的,也是知性范畴内的先验(和理性的形式逻辑无关)。同时,“逆果”也对以上观点施加影响。由于,通常情况下,人类思维容易产生抽象化的意象情绪联想,形成的不是对事实的回应,因此在事件过程中产生了不确定性因素,而这在自然现象界中是不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影响到事实和观点,而自然现象界也不一定是由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定律决定的,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既说明了一切,进一步说明实在性是必须区分(经验)的可知论和(自在)的不可知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8 11:08:00 +0800 CST  
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又名测不准原理)并没有说明量子粒子或波的行为是符合决定论(因果律)的,而只断言其行为是无法确定的。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也存在类似的不确定性法则。 我实际上是使用了真理实践符合论和相关“反身性”概念来解释社会活动中内在(意识思维)的不确定性因素的。相关反身性在逻辑学中是指一个事物与其自身之间的关系。我在此借用这个概念来描述一下主观的人类思维和他所处的社会境况(主观感性和客观理性)之间的双向联系。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8 11:53:00 +0800 CST  
认识体现为真实、实在的表述。当且仅当一种表述符合实际、实践时,才是真实的表述。这就是真理实践符合论告诉我们的道理。为了建立符合关系,事实、实在和针对事实、实在的表述必须彼此相互独立。但是当我们自身就是我们所希望认识的世界的一部分时,这一条件是无法满足的。这就是为什么主观的人类思维无法基于“客观知识(信息)”而做出决策的原因。面对“客观知识(信息)”的缺乏,主观的人类思维不得不诉诸于经验、本能、情感、神灵或其他误区,靠臆测予以弥补。正是主观的人类思维的偏见和误判使得事实、实在的事件过程出现了不确定性因素。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8 11:59:00 +0800 CST  
谈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的哲学方法来说,我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把握,因为我的哲学功底不够深厚。我的印象是,哲学家在很多方面都抓住相关“反身性”这个问题不放。例如,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理论理性(即认知功能)和实践理性(即操控功能)的区别。作为哲学家,他们过分关注认知功能,却没有对操控功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8 15:42:00 +0800 CST  
哲学家们注意到自我坐标陈述中的认知不确定性问题。这个问题最早是由古希腊克里特岛的哲学家
伊壁孟德提出的,他说:“凡是克里特岛人都说谎。”这一说谎者悖论最终启发伯特兰・罗素提出了自我坐标和非自我坐标陈述的区别。分析哲学家也研究了言语行为上的认知不确定性问题,言语行为是指对某一境况的陈述反过来又对所指称的境况产生了影响。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8 15:45:00 +0800 CST  
这些哲学家都把兴趣主要集中在问题的认知方面,对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现象界在结构上存在的差异性这个事实问题却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注。与之相反,卡尔・波普却提出了哲学“方法统一性原则”,即应该使用一样的方法去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活动。当然,这并非是这方面唯一的观点,但对渴望获得与自然科学家相同地位的社会科学家来说,这个观点甚为流行。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8 15:49:00 +0800 CST  
人类学的学者和很多社会科学工作者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甚至连模仿一下都不愿意,正因为如此,他们与那些尝试去模仿自然科学研究的社会科学家相比,影响力要小得多了。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8 15:50:00 +0800 CST  
相关反身(性)论,其主要用意是在阐明思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但只能用于解释一小部分现实。自然现象界的“发生学观念”和人的思想(理念)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自然科学就有确定的把握对事物的发生、起源、性质进行解释和假设、猜想、预设。而相关反身性只限于解释社会现象,更确切地说,当主观的人类思维无法在客观事实、实在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做出实践抉择、利益决策的情况下,这就给社会科学制造了极大难题,或者干脆有人不屑一顾,这被看成哲学无用论产生原因,根本没有提供一种科学方法去实践哲学的“爱智”,也就无法使思想和哲学、感性和理性、社会事实和社会价值、利益和观念之间形成“统一性”。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8 16:03:00 +0800 CST  
显然,相关反身性只限于解释人类社会现象界,更确切地说,当主观的人类思维无法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做出实践抉择、利益决策的情况下,这就给社会科学制造了难题,而自然科学却根本不受这些影响。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8 16:13:00 +0800 CST  
相关反身性就像一个环形,或者称之为主观的人类思维在直观的个体认知模式和工具主义的整体认知模式之间的双向反馈回路。人们并不是根据他们所面对的实际境况做出决定,而是凭着自己对境况的感知和解读做出决策。他们的决策对境况产生了影响(这就是操控功能),而境况的变化往往又改变了他们的感知(即认知功能)。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18 16:22:00 +0800 CST  
【 有人评价说,科学是“量化”问题,也就是说,为什么现代物理学理论,被称为量子力学的原因。“量化”是因为物质的无限区分——即物质可以无限小,小到入了黑洞,又从白洞里跑出来(所以,那种认为物质最终会灭亡的伪学家,都是愚昧无知的傻叉);物质也可以无限大,大到超越了整个平行宇宙,产生无限N维的宇宙(现代的超弦理论是十一维,这仅仅只是现代,从后现代思维来理解,谁还会知道有多少维,有一点可以确定,没人知道宇宙的边界)。那么这种“无限物质的思维观”——我把它理解成“互联唯物主义”!
何为“互联唯物主义”呢?“互联”首先就是一种“不生不灭的无限”概念,“互联”小到仅仅只有一个“我的意识”,这个“我的意识”从一个Gophe里进去,从
theUofMinnesotagopher里出来,所以“我的意识”是永远不会消亡的。“我的意识”也可以无限大,大到从一个Switch进去从无数个Switch出来,甚至于,我的意识Switch已经到了IR界,到了无线领域,到了“人工智能”(互联)中。】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20 00:01:00 +0800 CST  
【 在数学里,0前面如果不添加数字,0是没有意义的,0永远等于零。在财富积累方面,0前面加上数字,也才能体现出价值。然而,0在哲学领域的意味却不同了,首先可以把“0”当成“圆(元)”来比喻,“圆”体现的是包容性和圆融性、而“元”在西方的定义为“meta”,意即“(无概念)……之后”、“(无认知)超越”。元与哲学的语言概念相连所构成的名词,意味着一种更高级的逻辑形式。具体说来,“元”又可区分为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这种逻辑形式具有超验、思辨的性质。这源于“metaphysics”一词——据说,后人在编辑整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首次运用“metaphysics”——“物理学之后”,作为亚里士多德《物理学(physics)》之后著作的名称。“元”探讨的是超经验的世界本体的终极原理。那么,从这种意义上说,“0”(圆或者元)就如一句话——“好事不如无”,“无”如同是这个“○”,有多少好事附加给它,都不如这个“○”的“圆(元)”生态最好。所以“○”在哲学意义上体现的应该是“互联”的坐标系词。
0的哲学意味还在于自身的初始性,大而无外,随时与“他物”保持互动,小而无内,保持自身的完整性。这就是我对于0的解释,那么,我们开动脑洞——0+0=?】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20 01:45:00 +0800 CST  
三种证明:
证明1——纯粹符号证明是:
0+0=∞,(∞,就是无穷大,证明的就是两个零,即两个“无”想加)。
证明2——前提是0看成是圆(○)的时候:
那么,我这里没办法用图形显示出来,我用语言表达吧:
第一,0+0=内涵,也就是(大圆中小圆);
第二,0+0=互联(相连),也就是(圆贴合着圆);
第三,0+0=定理(定律),根源如下:(1),两圆相交——相交的两圆有定理:有交两圆的连心线(经过两个圆心的直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通过公共弦在两圆之间建立了联系。(2),两圆相切——相切的两圆有定理: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这说明两圆的圆心和切点三点共线,为证明带来了很大方便。(3),两圆的公切线——两圆的公切线有定理:两圆的两条外公切线的长相等;两圆的两条内公切线的长也相等。两个圆如果有两条外(内)公切线,则它们的交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也就是说,0+0=定理(定律),是说明“圆”的包容性和圆滑性的情况下,“无”+“无”符合一种规律,并且在这种规律中运行。
【证明3——以后补充……】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20 01:45:00 +0800 CST  
【 柳大认为,对于后现代来说,哲学死了,哲学死于理念的假项,也就是说,理念(思想)是一种逻辑概念上的假命题。那么,在事实推导出价值的问题,是因为事实的“理论化”造成的,通常就是把事实看成了是认识(知识),那么,事实就不会推导出价值,反之,事实被“实践化”才会产生价值,即事实是“人动(人类动态)”的经验自然产生的价值,“人动”也就是社会性的动态,价值体现在社会和经验自然中——这就是“人动的实在性”。任何价值必然指向“人动的实在性”,“人动的实在性”就是社会性赋予的“形式化的语言”,这种“形式化的语言”必然被看成事实,即体现的是“人动”的实在、实证、实验、实践后的认识(知识)。
那么,柳大就可以认为价值是人类认知事实的逻辑函项,即价值是事实的“形式语言”问题——“形式语言”正确固然就是“价值真理”,而“形式语言”的正确是现代逻辑实证出来的。显然,从“是”推出“应该”是建立在“无观念(没有主观和客观)”、“无理念(思想)”的前提下,显然,“是”被“应该”化的推理,是合乎真理的——“是”事实是真(事实)命题,“应该”就是价值也就是真(价值)理性——一切都是逻辑问题,逻辑就是认识论的主要(知性经验),人类判断不存在问题,是人类被思想和观念误导了。】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9-21 19:39: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9645

发表时间:2016-09-16 15: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08 23:40:08 +0800 CST

评论数:17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