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艺术、语言、世界》

毕达哥拉斯学派和亚里士多德的这种看法在西方美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传统。直到17、18世纪,依然有许多人从物的客观属性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比较有名的是英国美学家博克。他说:“美大半是物体的一种性质,通过感官的中介,在人心上机械地起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仔细研究在我们经验中发现为美的那些可用感官察觉的性质,或是引起爱以及相应情感的那些事物究竟是如何安排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1:41:00 +0800 CST  
按照他个人的研究,他认为美是物体的以下一些特征引起的:小、光滑、各部分见出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等。有这些特征的物体必然引起人们的喜爱,它是不会因主观任性而改变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1:44:00 +0800 CST  
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客观的精神本体来说明美的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前面谈过的柏拉图的“美是理念”的理论。后来黑格尔对美下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就是说,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的路线。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1:47:00 +0800 CST  
另一种是从观赏者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休谟。休谟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每个人应该默认他自己的感觉,也应该不要求支配旁人的感觉。要想寻求实在的美或实在的丑,就像想要确定实在的甜与实在的苦一样,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探讨。”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1:48:00 +0800 CST  
修谟接着说:“各种味和色以及其他一切凭感官接受的性质都不在事物本身,而是只在感觉里,美和丑的情形也是如此。美并不是圆的一种性质。如果你要在这圆上去找美,无论用感官还是用数学推理在这圆的一切属性上去找美,你都是白费气力。”
休谟后面这句话很像是针对毕达哥拉斯学派说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1:51:00 +0800 CST  
以上对美的本质的两类的看法,其实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以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为前提的。这种思维模式把“我”与世界分割开,把主体和客体分成两个互相外在的东西,然后以客观的态度对对象(这对象也可能是主体)作外在的描述性观测和研究。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1:52:00 +0800 CST  
这种思维模式,就把对“美”的研究引到一条斜路上去了。因为我们在下面一章将会谈到,审美活动不是认识活动而是体验活动,因此研究“美”的问题不应该依照主客二分的模式而应该依照天人合一的模式。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1:52:00 +0800 CST  
在西方美学史上,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从主客二分式到天人合一式)在20世纪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海德格尔。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1:54:00 +0800 CST  
海德格尔批评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主体—客体”的结构关系),提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人—世界”的结构关系)。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主客二分”的模式就是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成是两个现成的东西的彼此外在的关系,实际上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是外在的关系,而是人融身于世界万物之中,沉浸于世界万物之中,世界由于人的“在此”而展示自己。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1:55:00 +0800 CST  
人(海德格尔称为“此在”)是“澄明”,世界万物在“此”被照亮。萨特在《为什么写作?》中有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对于美的研究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1:56:00 +0800 CST  
【我们的每一种感觉都伴随着意识活动,即意识到人的存在是“起揭示作用的”,就是说由于人的存在,才“有”(万物的)存在,或者说人是万物借以显示自己的手段;由于我们存在于世界之上,于是便产生了繁复的关系,是我们使这一棵树与这一角天空发生关联;多亏我们,这颗灭寂了几千年的星,这一弯新月和这条阴沉的河流得以在一个统一的风景中显示出来;是我们的汽车和我们的飞机的速度把地球的庞大体积组织起来;我们每有所举动,世界便被披示出一种新的面貌。】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2:00:00 +0800 CST  
【……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之不顾,它就失去见证者,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状态之中。至少它将停滞在那里;没有那么疯狂的人相信它将要消失。将要消失的是我们自己,而大地将停留在麻痹状态中直到有另一个意识来唤醒它。】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2:01:00 +0800 CST  
从萨特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海德格尔(以及萨特等人)的哲学是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的超越。这一超越,对美学研究意义重大。从此,美的本质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审美活动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感不是“主客二分”关系中的认识,而是“天人合一”关系中的体验。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2:07:00 +0800 CST  
第二节: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学术界曾有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美是什么”的问题,换个说法,就是“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再换个说法,就是“美在物还是在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从哲学领域的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引到美学领域中来的。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2:10:00 +0800 CST  
到了美学领域,这个问题就成了“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美和美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是美决定美感,还是美感决定美?在当时参加讨论的学者心目中,这个问题牵涉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参加这场讨论的李泽厚当时有一段话可以作为这场讨论的一个很好的概括: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2:11:00 +0800 CST  
【美学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问题。我们和朱光潜的美学观的争论,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集中在这个问题上:美在心还是在物?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美感决定美呢还是美决定美感?】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2:12:00 +0800 CST  
在当时那场讨论中,参加讨论的学者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或者说,主要分成四派。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2:12:00 +0800 CST  
客观派—— 蔡仪:
他主张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认为自然物本身就有美。例如,一株梅花的美,美就在梅花本身,和人没有关系。他说:“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现实事物的美是美感的根源,也是艺术美的根源。”“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者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这是明确肯定美在物,美是客观的。那么,物的什么特性使物成为美呢?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2:18:00 +0800 CST  
蔡仪认为是物的典型性。他说: “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后来他又对典型性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就是以非常突出的现象充分的表现事物的本质,或者说,以非常鲜明生动的形象有力的表现事物的普遍性。”他说:“美的规律从根本上说就是典型的规律。”所以,蔡仪的美的理论可以概括为“美是典型”的理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2:19:00 +0800 CST  
主观派——吕荧和高尔太:
他们主张美是主观的,美在心不在物。就美与美感的关系说,是美感决定美。梅花的美在于观赏者,而不在梅花本身。吕荧说:“美是物在人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高尔太说:“有没有客观的美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客观的美并不存在。”“美,只要人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到,它就不存在。”他有几段话,当时受到不少读者的喜欢: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25 12:21: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23615

发表时间:2016-07-25 19: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12 16:05:08 +0800 CST

评论数:23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