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感性哲学——人文精神》

一,法律的目的仅在于保护个人自由,防阻强制的发生,有悖于此的虽由立法机关颁布亦为非法。
二,法律是普遍性规则,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法律至上,政府必须受法律支配,而这意味着政府除了防阻强制之外,不得使用它的强制权力。
四,立宪政治,关键是立法权与行政权真正分离,以保证法律的制定不受行政干预和监督政府对法律的遵守。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4:56:00 +0800 CST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思想中的若干重要传统,包括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都是从尊重人性“内在(人自在)”的(精神)价值立场出发,围绕着保证个人(精神)自由和个人(精神)价值之实现这个目的而形成的,彼此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00:00 +0800 CST  
第三章:理性主义是什么以及它意义?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01:00 +0800 CST  
人文精神之尊重人的(内在)价值,不只是把人当作一种生命存在,更是把人当作一种“精神存在(人自在)”。关心精神生活,尊重精神价值,是人文精神更深刻的方面。从人文精神的立场看,人的肉体生存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物质生活有其不应贬低的价值,在此前提下,精神生活又具有独立于物质生活(外在生活)、甚至比物质生活(外在生活)更高的价值,不可用功利(主义)标准来衡量。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20:00 +0800 CST  
精神生活是人的高级天性的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之所在,人真正高于动物之处。动物有肉体生活,有某种程度的社会生活,但肯定没有精神生活。精神禀赋是人的最可贵禀赋,它的自由发展本身即有价值而且是最高的价值。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22:00 +0800 CST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也在此,而不在物质(外在)上的贫富(阶级),(人性在)社会方面的境遇,是内在的精神素质把人分出了伟大和渺小,优秀和平庸。对于一切精神伟人来说,精神的独立价值和神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证明也不需证明的公理。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25:00 +0800 CST  
“人自在”的(精神)生活可相对区分为智慧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探寻世界的奥秘,体现了人的理性,后者面向人生,探寻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超越性。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31:00 +0800 CST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为了说明方便,我把理性(智慧生活)归纳为以下三个要素: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32:00 +0800 CST  
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爱因斯坦称之为“神圣的好奇心”。为什么好奇心是“神圣”的呢?也许是因为,好奇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征,动物只注意与生存有关的事情,人超出生存而对世界万物感兴趣;它甚至使人接近于神,受好奇心驱使,人仿佛想知道创世的秘密,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世界重新创造一遍。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34:00 +0800 CST  
无论在人类,还是在个人,好奇心都是理性能力觉醒的征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奇”。其实,科学也是这样,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惊奇”是一种伟大的能力,表明一个人意识到了未知原因的存在,并且渴望把它找出来。爱因斯坦谈到,他五岁时看见指南针在未被接触的情形下转动,便感到异常惊奇,意识到在事物中藏着某种秘密。这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很可能是他日后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最初动因。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36:00 +0800 CST  
然而,“神圣的好奇心”有许多敌人,主要敌人在两个方面:
一是习惯,所谓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孩子往往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般规律是随着年龄增长,好奇心递减。在一定意义上,科学家是那种不受这个规律支配、始终保持着好奇心的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38:00 +0800 CST  
二是功利心,凡事都问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再感兴趣。如果说好奇心是神圣的,那么,功利心恰恰是最世俗的,它是好奇心的死敌,在它的支配下,科学探索的原动力必定枯竭,眼光必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则支配,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极其普遍,以马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标。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40:00 +0800 CST  
所以,我把现在的教育看作好奇心的最大敌人。爱因斯坦早已发出惊叹:“现代教育没有把好奇心完全扼杀掉,这简直是一个是奇迹。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往往也只是着眼于增加课外知识,扩大灌输范围,仍以有用和功利为目标,而不是鼓励和保护好奇心。依我看,要真正改变应试教育,就必须废除高考,把竞争和淘汰推迟到大学阶段,在大学里也着重考查独立研究的能力而非书本知识。”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41:00 +0800 CST  
第二,头脑的认真。好奇心是对未知之物的强烈兴趣,它理应引向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认真的求知过程。有的人似乎有广泛的好奇心,但事事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只能说明他的好奇心仍不够强烈,因而缺乏推动的力量。真正强烈的好奇心必然会推动人去探根究底。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所有问题都作系统的探究。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44:00 +0800 CST  
因此,好奇心可以广泛,智力兴趣必须定向。许多大科学家、大思想家都在青年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问题领域和研究方向,那可能是引起他们最大好奇心的问题,或他们发现的以往知识体系中最可疑的环节。头脑的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一定要追问其根据。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46:00 +0800 CST  
所谓根据,一是判断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人的理性能力就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但是,人的理性能力本身是否可靠呢?如果它不可靠,它所确认的根据就成了问题。在西方哲学中,这种担忧一直存在,促使人们由追问知识的根据进而追问人类知识形成方式的根据,对知识形成的各个环节作仔细审查。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47:00 +0800 CST  
因此,知识论(认识论)成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近代以来更成了主题。其中贯穿着一种努力,便是想把人类知识建立在完全可靠基础上,否则就放心不下。相比之下,中国哲学一向不重视知识论(方法论),知识论(方法论)是最薄弱的环节。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49:00 +0800 CST  
相对而言,宋明算是最重视的,但也偏于知行关系问题,所讨论的知识主要指道德认识,即所谓“德行之知”。在中国哲学史上,从总体上怀疑知识之可靠性的只有庄子(“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但基本上没有后继者。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51:00 +0800 CST  
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知识即德行”是西方哲学家的普遍信念,中国哲学家正相反,信奉的是“德行即知识”。由于把知识本身看作目的性价值,因此,西方多具有纯粹的思想兴趣、学术兴趣、科学研究兴趣的人,在从事研究时只以真知为目的而不问效用。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52:00 +0800 CST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最容易产生大思想家、大学者、大科学家。中国则缺少这样的氛围,所以不容易出大师。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8-02 15:54: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12290

发表时间:2016-08-02 04: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09 22:20:52 +0800 CST

评论数:13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