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简明哲学史

边沁1748年出生于英国,


他是功利主义的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有《政府论片断》《道德与立法的原理》。





边沁说:自然把人类制于两个强有力主人的控制之下:痛苦和快乐,


只有它们才能向我们指出应该做什么,并决定会做什么。


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快乐,或者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





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善良?


就是看你的行为的后果是否增加了别人的快乐,是否减少了别人的痛苦。


如果行为后果造成的快乐总量大于痛苦总量就是正义和善良的,反之就是不正义和邪恶的。


边沁认为功利主义的目标就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5-29 02:00:00 +0800 CST  
约翰 穆勒1806年生于英国,


他的代表作有:《功利主义》《论自由》《逻辑体系》





穆勒认为对于快乐不是只有多少的量的规定,还有质量好坏的区别。


他说: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要比做一个满足的猪要好,


因为猪只要有大量的猪饮料就满足了,对于人来说就不行了。


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要比做一个傻瓜要好,


因为傻瓜要的快乐和苏格拉底的快乐质量不同,一个要的是肉体的快乐,一个要的是精神的快乐。





什么是自由?


自由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寻求自己的利益,同时不因此而剥夺他人的利益,或阻碍他人谋求利益的努力。


其中最重要的自由就是言论自由。


穆勒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哲学应该成为研究经验事实和科学方法的理论。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5-29 03:16:00 +0800 CST  
胡塞尔1859年生于德国,


他的代表作有《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


他是现象学的创始人。





什么是现象学?


现象学就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什么又是现象?


“现象”的本意就是显现出来的东西,在你心中呈现出来的一切东西,不管这些东西是真还是假。


就是现在你看到的,感觉到的,做梦梦到的,你的喜怒哀乐,正义的概念等等,甚至你思考的过程也是现象。


胡塞尔不认为在现象背后还有一个本质的东西存在,例如:实体、意志等。


我们之所以会关于一个事物得到不同的现象,


并不是事物在变化而是我们的意识方式的作用而已。





胡塞尔所研究的现象是一种“纯粹的现象”,不是一般的现象。


什么又是纯粹的现象呢?


不是根据逻辑推论而是根据现象本身去分析事物,


透过对“现象”的描述,找到一物之“本质”。


强调对显现物的研究和分析,强调放弃以往思想惯性而造成的思维定势。


例如:


如果想要知道“人”到底是什么?


那么可以问:“如果一个人车祸受伤,断了一只手,这样还算是人吗?”当然,这样叫做独臂人。


接着继续问:“那么如果断了两只手,还算是人吗?”当然还算,因为这样叫做无臂人。


相同的,断了一只脚叫做独脚人;就算两只手、两只脚都断了,也还是人。


再问:“如果只剩一个头的人呢?”如果用现代科技使单独的头也可以存活的话,应该还是人吧。


那么到底要到什么程度才不算是人呢?


思考到最后,可能会认为如果没有头就不算是人了,因为我们从来不曾见过一个没有头的人。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5-29 15:29:00 +0800 CST  
海德格尔1889年生于德国,


他的代表作有《存在与时间》《论真理的本质》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







海德格尔说现象学的定义是:在判断或理解的过程中,让存在显示自身。


例如:我看到或想到一朵花,我说出或想出这朵花是什么样子的,这一过程就是现象学。


当我看到花,它在我脑海中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的,我知道它是什么,花在我脑海中显现的过程就是现象学的。





海德格尔的名言: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人是被抛入世界、能力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


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要照料,对问题要照顾,而自己本身则常有烦恼。处于众人中,孤独生活,失去自我,等待良心召唤,希望由此成为本身的存在


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人是存在的证明。


人活在自我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5-29 18:19:00 +0800 CST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人存在过程,


从生到死的活动过程。


人自己证明自己存在着,自己创造自己活着的意义,给别的事物赋予意义。


只有人知道追问自己活着的意义,人的存在决定了其它事物的意义。


人活着的过程就是一辈子生存的过程,我们把世界当作了自己的工具,


不得不面对无数的烦心事,有时甚至很害怕,人注定要操心一辈子。


我们背着过去的压力感到焦虑,现在正在做事、闲聊、混混沌沌的消耗着时间,对计划中的未来期待、等候、观望,也可以根本不去想未来的事。


到最后我们都不得不面对死亡,这是每个人一生最害怕、最烦心的事。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04 16:37:00 +0800 CST  
萨特1905年出生于法国,


信奉马克思主义,


代表作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萨特认为人总是把别人当作一个对象,一个东西,一个物品,一个工具。


别人也会把你自己看作一个对象,一个东西,一个物品,一个工具。


可是任何人都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作一个工具之类的东西。


他说:他人是地狱。


好象是说人都不把别人当人看的意思,就自己是人,其它人都只是一个东西而已。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


人先活着才有资格谈活着的意义,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人活着的意义是人自己赋予和创造的,


世界上的每个人所赋予给自己的人生意义都不完全相同。


世界上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会完全相同。


我想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那就是我的人生意义,


不是父母给我规划好的,不是为了什么上帝神仙,不是社会上的人云亦云。


猫狗不会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人会的。


人自己赋予自己的意义,人自己创造自己的意义。





如果他活着他可以完全的改变自己对活着意义的看法,并用实际行动改变它。


人只有在自己死后才可以说他的本质就是他的一生。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04 18:13:00 +0800 CST  
萨特说人是绝对自由的,人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人自由的创造自己的意义。


那怕你自己被关进监牢,双手双脚被邦,你的大脑也可以选择自由的想象。


环境、遗传、教育、性格等等,这些因素都属于过去,它们之所以对人发生作用,是因为人自己的选择,接受了它们的影响,


不是过去决定现在和将来,而是人自己选择了一条容易的道路通向未来。


既然人自由的选择了做的事,那就要自由的承担所做的事造成的后果。


人被逼着不得不自由,自由是人摆脱不掉的,人不能逃避自由。



存在主义为某些自以为高高在上的人提供了指责他人,并让自己心安理得的思想基础。


例如:某些自以为高高在上的人看到别人的贫穷和苦难就会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或者说:活该,谁让这些人又懒又笨。


大意就是:他们的贫穷和苦难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后果当然是他们自己来承担。


自己受苦责怪社会,别人受苦责怪个人。


后期的萨特也认识到人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许许多多因素限制了人的自由,


虽然人在某些事情上看起来有选择的自由,可是“选择”本身已经受到了限制。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05 17:56:00 +0800 CST  
弗雷格1848年生于德国,


他是数理逻辑的开创者,


他的代表作有《概念文字》《算术基础》《算术法则》





传统哲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上帝、物质、心灵。


在19世纪上帝已经不被哲学重视,上帝是属于宗教神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物质也不是哲学家的事了,而是科学家的研究对象。


心灵是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要研究什么?





数学和逻辑是哲学最后一块领地,


可是心理学家说数学和逻辑产生自人的心灵,属于心理学。


为了保卫传统哲学的最后一块领地,哲学家们开始反抗。





弗雷格认为数学不是来来源于经验,


数学也不是人的心灵主观想出来的,


数学是客观存在的,数学的一切都可以化为逻辑,数学属于逻辑。


弗雷格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应用逻辑推理出真理。


哲学首先必须是一种逻辑,是一种对思维的逻辑表达,是一种建立在经的起逻辑推理的真理理论。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08 16:17:00 +0800 CST  
什么是1?什么是2?什么是数?当时还没有人定义过数是什么。


如果连“1”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所建立的庞大的数学体系就没有了基础。


弗雷格第一次定义了数。


他反对数字是从可感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例如他不承认“1”是从一个事物中抽象出来的,“2”也不是从两个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他认为数字是不与可感事物对应的客观存在对象。


那种不同于可感事物的客观存在对象是什么呢?


弗雷格说是:类。或者集合


世界上一切事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自身相等同的事物,另一类是与自身不相等同的事物。


0的定义为:一切与自身不相等同的事物的类。


世界上没有与自身不相等同和事物,所以0是个空的类。


1的定义为:一切与0相等同的类所组成的类。


2的定义为:一切与0相等同的类和一切与1相等同的类所组成的类。


……


弗雷格是世界上第一个定义数的人,虽然他的定义有缺陷,后来被罗素等人不断改进。





弗雷格认为看不到摸不着的逻辑是客观存在的,


思想领域的规律就是逻辑规律,它是不依赖于人类和人的思维客观存在,


例如:就算人类灭亡了,1+1还是等于2,


就算人类从来不知道1+1=2,或者从来没想到过1+1=2,1+1=2也存在。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08 17:19:00 +0800 CST  
罗素1872年出生于英国,


罗素凭借《西方哲学史》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代表作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心的分析》





罗素指出了弗雷格对数字的定义有悖论,


弗雷格说有:“一切与自身不相等同的集合组成的集合”,


罗素问:这个集合是与自身相等还是不相等呢?


说这个集合与自身相等吧,它又不能与自身相等,说不相等吧,它又相等。


例如:一个克里特人说: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说谎者。


请问这个克里特人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话?


如果他在说真话,那么他就是在说谎。


如果他说的是谎话,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


又如:一个农村理发师说:我给这个村里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请问这个理发师可不可以给自己理发?


如果他给自己理发,他就不能给自己理发。


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必须给自己理发。


这几个相似的悖论的形式如下:


如果A是A,A就不是A;


如果A不是A,A就必须是A。


这就奇怪了,这几个悖论到底是那里错了?难道是逻辑不对?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08 20:43:00 +0800 CST  
罗素悖论主要是指假设性质P(x)表示"x不属于x",现假设它是由性质P确定了一个类A--也就是说"A={x|x∉A}"。


那么这个问题就是A属于A是否能够成立?首先,若A属于A,则A就是A的元素,那么A就会具有性质P,由性质P知A根本就不属于A。


其次,若A根本就不属于 A,也就是说A同时会具有性质P,然而A则是由所有的具有性质P的类所组成的,所以A当然会属于A。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08 21:51:00 +0800 CST  
“一切与自身不相等同的集合组成的集合”是否与自身相等?


如果说这个集合与自身相等,那么它就与自身不相等。


如果说这个集合与自身不相等,那么它就与自身相等。


我们知道“一切与自身不相等同的“集合””中的“集合”是小集合,


“一切与自身不相等同的集合组成的“集合””中的第二个由小集合组成的“集合”是大集合。


现在可以把“一切与自身不相等同的集合组成的集合”改为“一切与自身不相等同的小集合组成的大集合”,


现在问“一切与自身不相等同的小集合组成的大集合”是否与自身相等同?


“一切与自身不相等同的小集合组成的大集合”当然与自身等同了,


说一切与自身不相等同指的是小集合,不是指大集合,


现在问的是大集合是不是与自身等同,大集合当然就与自身等同了。


因为全体集合构成的大集合,不能是集合论的一个对象、元素。


罗素悖论就是因为把全体大集合构成的东西当做小集合来处理。


全体集合构成的东西可以作为类提起,但不能作为小集合参与集合论的运算。


亦即不能说这个东西属于某个集合。 这样一来,罗素悖论就“不再存在”。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09 11:24:00 +0800 CST  
维特根斯坦1889年生于奥地利,


维特根斯坦是罗素的学生,


他的代表作有《哲学研究》《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说用逻辑语言不但可以描述整个现实世界,还可以描述可能的世界。


不管用逻辑描述的是现实的世界还是可能的世界都是客观的事实存在。


就是说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逻辑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一切可能发生的事实,也包括一切现实中实际发生的事实。


例如:现实世界中的我现在买了彩票,有可能中大奖,也有可能不中,最后开了彩后我没有中奖。


在逻辑的世界中,我没有中奖的现实存在着,我中大奖的事实也存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世界,每个人的逻辑世界都不相同,


只有当我们在交流中才发现每个自我所体验的世界都是相同的。


例如:一个18世纪的中国人和一个现在的中国人眼中的世界肯定不相同,


18世纪的人还以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又如:一个肚子痛的人和一个健康的人体验到的世界也是不相同的,只有肚子痛的人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别人才会知道原来除了自己外其它人也会生病。





每个人的世界都只是自己眼睛看到的世界,嘴巴能说出来的世界,这是世界的界限。


眼睛看不到的,嘴巴说不出来的世界人是无法知道的。


维特根斯坦认为人类眼睛看不到和嘴巴说不出的世界也是存在的,


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康德的物体自身,叔本华的意志,老子的“道”……


我们可以说出一切符合逻辑语法的东西,但是对不可说的东西就没有如此简单了,


一方面这些东西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也说不出来它们是什么。


另一方面我们的理智却总是有一种说出它们的冲动。


像实体是什么?物体自身是什么?道是什么?这些不可说的东西,想要避免犯错误只有闭上嘴巴不去说它们。


所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说出来的现实世界,


一个是连说都无法说出来的神密世界。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09 15:54:00 +0800 CST  
逻辑实证主义


1922年石里克等人受到维根斯坦和实证主义的影响创立了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任何不可验证的陈述都既非真,也非假,是没有实在意义的。


例如“神”、“理念”、“自我”、“非我”“无限”,完全没有经验对象与之对应,又不能说这这些概念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是没有实在意义的。


一个句子,当且仅当它所表达的命题或者是分析的,或者是经验上可以证实或证伪的,这个句子才是字面上有意义的。


例如,X是一块金钢石。在这个句子里,X是用来指称金钢石的,而金钢石属于事物范畴,可以用经验来检验其真假,因而是有意义的。


事实表明,科学的普遍假说和理论只能有部分的证实依据,科学理论是相对的,永远不能完全地被证实,。


例如:科学不可能证明太阳永远从东方升起,因为想要证明太阳是否永远从东方升起,必须要人亲身经验到明天以后直到永远的太阳,没有人经验过明天和明天以后的太阳,所以不能证明太阳永远从东方升起。


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


例如:虽然不能证明太阳永远从东方升起,但是到现在为止人类100%经历了太阳从东方升起的事实,所以说这个事实是有规律的。


通过运用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来建立一个严格的科学语言以准确地表现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逻辑构造。


例如“我”、“现在”、“这里”和“这个”等等,代之以“记录者NN”、“地点O”、“时间T”以及“被观察的对象X”。





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


例如:这块黑板有多长,不必争论,只要用尺测量一下就行。


伦理价值的判断不是事实的判断,因为没有内容知识,对或错表达只是表达了赞赏或厌恶的感情。


例如:“偷东西是错的”只是对偷东西这件事的判断,只是表达了人们不能容忍偷东西的感情。


所以“偷东西是错的”这名话没有意义,因为这句话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


我们用强烈的感情去谴责偷东西这个人,如果他说自己做的是对的,就算他完全承认所有事实,我们也无法和它辩论,只能说他没有道德或人性扭曲。


但是这只能说明他价值观不同于我们,我们觉得的自己的价值观优于他,我们用贬义词谈他,却不能用逻辑进一步论证我们的价值观凭什么优于他。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10 12:43:00 +0800 CST  
伽缪1913年生于阿尔及利亚,


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代表作有《局外人》《鼠疫》《反抗的人》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活,


意思是没有经过思考、怀疑、置疑、斗争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


可是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世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根本没有什么目的和意义,世界只是存在那里,也无所谓合理不合理。


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只凭着自己的本性做着繁琐重复的事。


人类几千年不断的追求直理,但是在不可还原复杂的世界面前,这种企图注定要失败。


人短短的一生,最终所有人都难逃一死,一想到自己还有几十年可以活就突然感到特别高兴。


但是除了活着人还有什么意义?


人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人不能没有意义的活着,人要有存在的理由。


伽缪认为人有三种选择:


一是自杀,既然人活着没有意义还活着干什么。


二是或者选择非理性的宗教信仰,人活着是为了上帝和永生。


或者选择理性,试图用理性寻找人活着的意义,


人就活短短的几十年,一死就是死永远,所以要好好的活着。


可是在荒谬的精神看来,世界即不是有理性的,也不是没理性的,它只是毫无理由的在那里而已。所以试图用理性寻找活着的意义是不可能的。


三是在生活之中创造意义,伽缪是个无神论者,他认为目的是没有的,过程就是一切。


人死后根本没什么灵魂,没有来世,没有上帝的奖励和惩罚。


做一个大公无私的好人并不比做一个自私自利的坏人要更有价值,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做一个好人,因为利它主义是一个创造意义的过程。


人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是所有人共有的价值,人在维护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创造了意义。


例如:当我冒着死亡的危险,争取自己或者别人的生命的价值时,我也就超越了个人的生命的意义。


我记得我看过一部电影,兄弟两为了实现小时候登上太空的梦想,哥哥好像得了不治之症,弟弟冒着死亡的危险帮哥哥偷偷的登上飞船,好像哥哥刚登上飞船就死了。是部科幻片名字我忘了。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10 18:19:00 +0800 CST  
分析哲学


弗雷格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应用逻辑推理出真理。


逻辑推理是什么?


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思维规则说出来的话,


按照这个说法哲学就是说出来的话,只是写在了书上的话而已。


所以维根特斯坦说哲学只是个语言游戏而已。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11 15:39:00 +0800 CST  
语言是什么?


语言就是把人们把看到的和想到的事物名称的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


例如:“五个红苹果”是由“五个”“红”“苹果”三个词组合成的。


语言的规则是两个以上的人主观制定的,规则中可以改变的,


事物的名称可以是对应现实事物的,也可以是没有对应现实事物随意编一个不存在的词。


靠这种主观的随意的语言讲出来的哲学只能是主观的随意的。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11 15:40:00 +0800 CST  
维特根斯坦认为过去的哲学家没有解决什么哲学问题,原因就是用随意的语言讲出来的哲学一定是随意的。


到20世纪哲学搞到这个地步,不是由于哲学家知识不够多,也不是他们不了解事实,而是他们采取了与众不同的认识和思维方式。


就是说哲学家和普通人之间的语言规则是不一样的,甚至哲学家和哲学家之间的语言规则也是不一样的


维特根斯坦试图用严密的明晰的语言规则来解除困境,他认为语言使哲学产生了困惑。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11 15:41:00 +0800 CST  
语言里的一些特殊的词的用法和普通词的用法是不一样的,


例如:“时间”“长度”“真理”等这些特殊名词和名词的常规用法是不一样的。


“时间”只是个现象的标准,它不是一个或一类事物,像“一秒”“昨天”“2016年”完全可以说明时间是什么,时间只是用来规定这些词的概论而已。


我们可以提出“苹果是什么?”,苹果是圆的、硬的、甜的。


但是你不能说“时间是什么”?只能用“一秒”“昨天”“2016”这些符合“时间”概念的词来描述时间现象。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11 15:41:00 +0800 CST  
赖尔1900年生于英国,


他的代表作是《心的概念》





笛卡尔认为人分为身体和心灵两部分,


但是心灵是什么呢?


哲学家会说心灵不占空间,不是物质,看不到摸不着。


可是哲学家这样说根本没有说明白心灵是什么,这是在回避问题,不是解决问题。


就像我们问人是什么?你回答说人不是猪,不是狗,不是毛毛虫。


赖尔说哲学定义的心灵的概念是错误的,就象用猪和毛毛虫来表达人是什么一样,猪和人又没关系,猪也不是人的一个性质。


同样心灵也不能用空间、物质来定义,这是把概念搞混了。


例如:一个把大学校园内所有建筑参观完的人问:这所大学在那里?


我说:你不是刚参观完吗?


他说:我参观的是教学楼、学院、宿舍楼,没有参观大学。


他不是不知道大学在那里,他是不知道大学的概念,把大学的概念和教学楼、学院、宿舍楼的概念搞混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身体?什么是心灵?


身体是占据空间位置,服从因果律的机械的物质。


不能用身体的概念来表达心灵,身体服从因果律,但是不能说心灵也服从因果律。


赖尔认为心灵的概念只与人的行为有关,只有人的行为可以表达心灵。

楼主 我是小白哦啊  发布于 2016-06-11 17:48:00 +0800 CST  

楼主:我是小白哦啊

字数:43412

发表时间:2016-04-21 02: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30 20:41:18 +0800 CST

评论数:55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