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舰队】苏联海军——71工程和24工程


“苏维埃乌克兰”号完成了17.98%的工程,消耗了13001吨钢材,其中包括4558吨装甲。苏联人最初想尽快将其舰体推下水,并拖往高加索沿岸比较安全的港口。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她未完成的舰体内甚至还装进了几个С级中型潜艇的耐压艇壳。但德军的进展实在太快,在苏军还没有来得及破坏” “苏维埃乌克兰”号时,尼古拉耶夫就沦陷了。后来曾有部分德国造船技术人员前来检查“苏维埃乌克兰”号,德军将“苏维埃乌克兰”号的艏艉部分钢板拆掉了约4000吨,用作海岸防御的装甲板。1944年3月17日德军撤退以前,炸毁了“苏维埃乌克兰”号在船台上的支座,舰体遂向左倾斜5-10度。任何补救工作都是不可能的了。


“苏联”号命运最让人惋惜,到正式停工前,她已经完成了21.19%的工程,用去了包括4287吨吨装甲钢在内的15818吨钢材。1941年9月,德国“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曾炮击了咯琅施塔得要塞。而“苏联”号却只能瘫在船台上眼巴巴地望着。德国空军对其进行了多次轰炸,虽然舰体屡遭命中,但其主体结构却安然无恙。苏联海军决定在击退德军后,就立即下水“苏联”号,同时将被遗留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的3台汽轮机运到列宁各勒,尽快将“苏联”号完成。战争期间,苏联海军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盟国战列舰情报,逐渐发现了“苏联”型存在的不少技术缺陷,“苏联”级没有雷达,没有消磁线圈,航速也不足以与新式战列舰抗衡。战后,苏联又开工了5艘68比斯“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泡在“苏联”号上。1947年3月27日,苏联部长会议决定立即拆毁“苏维埃乌克兰”和“苏维埃俄罗斯”号。侥幸的“苏联”号还躺在船台等待最后判决,也许她真的仍然期望海军不会抛弃她?但是苏联政府还是于1948年5月29日命令拆毁“苏联”号。6月15日,解体工程开工。但其108-114号龙骨间舰体最终被送下水,用作水下防护试验。1956年,残存的舰体被当做反舰导弹靶船击沉。谁能料到,煊赫一时的“苏联”级的命运竟是如此悲惨?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1:00 +0800 CST  

23的改进型


由于23型在航速上并未完全达到设计目标,苏联海军于1939年8月27日决定设计23的改型,即比斯型。12月,波罗的海厂第四设计局的23比斯型初步设计完成


标准排水量60800吨,满载排水量66800吨

水线长280米,最大宽度39.6米,水线宽37.29米,正常吃水10.3米

3座三联406毫米主炮,4座三联150毫米副炮,6座双联100毫米高射炮,8座四联装37毫米机关炮

侧装甲380毫米,倾角8度,艏艉装甲横隔墙425毫米,其余同23型


动力同23型,但航速增加到30节/201000马力,31节/231000马力


23比斯将长宽比从23型的7.14:1增加到7.5:1,模型试验表明航速可以相应增加1.5节。副炮塔改为68型“恰巴耶夫”级轻巡洋舰的МК-5三联炮塔,这样在不减少副武器数量的情况下,就可以在舯部甲板腾出空间以布置增加的100毫米高射炮。23比斯型取消了23型的外围装甲舱,将装甲舱长度增加到201米,侧装甲长度达水线长的72.5%。装甲舱预计可以在80-155链距离上抵御英国406毫米穿甲弹的攻击。同时,水下防御系统改为多重防鱼雷隔舱式,长164米,舯部最大宽度8米,艉部减少到6.7米,可以防御500公斤TNT的水下爆炸。双舵系统,战术直径4.7个船长,约1300米。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2:00 +0800 CST  

显然23比斯也不是个完全令人满意的设计,波罗的海船厂设计局随后又将其发展为23НУ型。23НУ有多个不同的衍生型


I-609号 I-615号 I-632号 I-657号

满载排水量 吨 70600 70300 69500 68000

水线长 米 298 295 284 268

水线宽 38.5 38.4 38.3 38.2

最大宽度 40.0 40.0 39.9 39.8

吃水 10.1

200000轴马力航速 节 31.1 29.7 29.0 27.9

海军系数 256 225 205 183

弗罗德数 0.295 0.284 0.282 0.279


海军系数为排水量的三分之二次方再乘上航速的三次方后除以主机功率。弗罗德数为航速除以重力加速度和船长的平方根。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2:00 +0800 CST  

23НУ型装备8座双联100毫米高射炮和41座四联37毫米机关炮,侧装甲改为345-390毫米/15度,装甲舱前隔墙倾角30度,可以在65-132链距离上抵御406毫米穿甲弹。水下防御系统改为带多重防水隔板的鼓出部式,设计防护水平700公斤TNT。虽然23НУ的性能增加了不少,但排水量于23型相比增加太大,已经不能说式完整意义上的改进型。为此海军技术委员会于1940年9月27日特别强调,以后进行的任何改进方案,其排水量、主尺度和装甲防护应于23型相当。由于23型的工程进度相当缓慢,对后续舰的改进要求并不紧迫,23НУ的设计因此不紧不慢的进行着。战争爆发前,苏联海军决定设计全新战列舰。23НУ正式下马。


23型1938、1939年不同的设计重量和23比斯型重量对比

23型1938年 23型1939年 23比斯型

吨(%)

舰体 19385(33.2) 20188(34.1) 20280(33.4)

装甲 23306(39.9) 23306(39.4) 24560(40.4)

武备 8653(14.7) 8547(14.4) 8720(14.3)

弹药 1953(3.3) 1920(3.3) 1990(3.4)

动力 3742(6.4) 3727(6.3) 3740(6.1)

乘员及补给品 642(1.1) 642(1.0) 640(1.0)

备品 820(1.4) 820(1.4) 870(1.4)

标准排水量 58500(100.0) 59150(100.0) 60800(100.0)

燃油、水 6000 6000

满载排水量 64500 65150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2:00 +0800 CST  

总体评价

毫无疑问,能够比较独立的设计并开工“苏联”级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苏联”级的火炮威力和火控系统上达到了国外同期战列舰的水平。“苏联”级的侧面装甲防护比较强大,完全可以承受德国380和意大利381毫米穿甲弹的命中。“苏联”级的航速也不低,虽然续航力稍小,但足以保证其在波罗的海和黑海那样的封闭海域内任意驰骋。“苏联”级彻底压倒了德国的“俾斯麦”级和意大利的“维内托”级,也可以击败英国的“罗德尼”级和“英王乔治五世”级,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目标。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苏联”级在总体布置和不少关键系统上严重依赖外国技术,其建造规模又远远超出了本国船舶、钢铁工业的水平,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3:00 +0800 CST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5:00 +0800 CST  

其首舰“苏联”号的预算造价达十一亿八千万卢布。虽然后续舰造价降低到八亿五千万卢布,但仍嫌太贵。“苏联”级工程占用了当时海军造舰计划中70%以上的原材料、资金和熟练工人,到最后却没有打出任何战果。现在看来,这样的投资实在是犯罪行为,但我们回头看看当时的苏联的整体扩军计划,就会发现“苏联”级建造无非是一次更大规模大跃进的一部分罢了。为了应付德军可能的入侵,斯大林决定一下子重建20个机械化军,每军编制坦克超过1000辆。空军则需要采购25000架米格-1、雅克-1和苏-2型强击机替换老式机群。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远远超过了苏联经济和工业的承受能力。“苏联”级可悲的成为国家总战略失误的牺牲品。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5:00 +0800 CST  

唯一的战后战列舰——24型


1940年12月,针对23型及其改进型存在的问题,苏联海军装备进一步对其进行改进。后来他们发现,由于23型首舰最快也要到1943年下水,后续舰改进时间比较充裕。而23型的基型设计缺陷难以在改动进行修正,还不如干脆借此机会重新设计一型超级战列舰,彻底抛弃23型的桎梏。1941年5月,海军向波罗的海厂第四设计局提出了技术指标要求。和23型相比,主副炮未做变化,但100毫米高射炮要增加到12-16门。航速提升为30节,续航力要大幅度增加到10000海里/18节。根据弹着角的不同,侧装甲采用365、375、380、390、406、420和425毫米混合布置,水下防御系统改为多重防鱼雷隔舱式,舰底防御水平改为防1条鱼雷命中。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6:00 +0800 CST  

工作刚开始不久,列宁格勒就从大后方变成了最前线。第四设计局的300多名设计人员连同全部的技术档案资料被迫于8月份疏散到莫斯科以东的喀山市。即使情况如此不堪,但第四设计局仍然顽强地将设计工作延续下去。由于实在缺乏必要的力量,战列舰总体设计暂时停止。第四局将主要精力转向水下防御系统的设计上。他们为新舰装备了多重防鱼雷式水下防御装置,比23的普列赛系统还要宽0.4米。最先完成的初步设计方案满载排水量65530吨,主副武备同23型,16门100毫米炮和48门37毫米机关炮,航速29节,侧装甲带最大厚度390毫米,前后装甲横隔墙厚250、380毫米。这个方案仍然是23的放大型,且航速也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由于德国人在前线的压力太大,无论是苏联海军还是设计局都没有闲暇精力去关心纸上的战列舰到底能达到多少节的航速,24型的设计只能暂时终止。一直拖到1944年7月,好容易轻松下来的苏联海军才想起来已经被浮尘陷没的24型。根据战争中的经验,苏联海军要求将副炮和高射炮群合并为12座双联装130毫米平高炮,同时用威力更大的四联45毫米机关炮替代37炮。1944-45年间,苏联海军技术委员会以60000吨的美国“蒙大拿”级战列舰为假想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是令人颇为沮丧的:要想在新式406毫米穿甲弹和大威力鱼雷的攻击面前生存下来,战列舰的排水量必须要达到75000-130000吨才行。只有如此庞大的舰体才能为厚重装甲的布置提供足够的浮力,大宽度的舰体也有利于水下防御系统的布置。苏联海军技术委员会自己做了几个设计,其主炮火力为12门406毫米或9门456毫米,副炮在24门152、12门180或8门220毫米炮之间浮动,防空炮群由76-100-130高射炮和25-37-45毫米机关炮组成,航速28-33节。虽然当时“蒙大拿”已经停工拆毁,但美国仍然在继续建造“衣阿华”级的5号舰“肯塔基”号,而英国和法国正忙于“前卫”和“让·巴尔”的收尾工程。虽然苏联海军自己也认识到航空母舰已经成为海战中的头号主力,但仍然希望能将获得几艘战列舰以支援己方的巡洋舰群。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6:00 +0800 CST  

1945年8月制订的造船计划最初包括不少于10艘的75000吨超级战列舰。苏联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元帅在获知美国将其停建2艘“衣阿华”级后续舰后,于9月27日向斯大林建议将战列舰建造数目缩小到4艘。酷爱重型军舰的斯大林一反常态,提出了只建造3艘的反建议。他在反建议中要求首先把402厂的“苏维埃俄罗斯”号建成,然后在接下来的三至四年中再开工2艘24型就已经足够了。到11月27日,计划再次延期,24型预计到1955年才能动工。


1945年12月17日,库兹涅佐夫提出了设计任务目标。他要求24型必须能够消灭一切敌方已有和可能建造的任何大型军舰,可以摧毁最坚固的海岸防御工事和港口设施,同时能够为己方重要运输队进行全程护航。技术指标如下

排水量:70000-75000吨

武备:3座三联装406主炮塔,12座双联装130毫米平高炮,12座四联45毫米机关炮,15座四联25毫米机关炮

防护:装甲舱能够在80-180链距离内抵御406毫米穿甲弹,水平装甲可以防御3000米高空投掷的1000公斤穿甲炸弹,水下防御系统防护水平900公斤TNT

航速:30节

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同时应能搭载6架水上飞机。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7:00 +0800 CST  

1946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造舰计划。1949年,海军提交了更详细的技术设计目标。而在这几年中,苏联的战列舰设计结构也进行了几次改组。战列舰设计转由以原第四局总设计师丘里金为首的第十七设计局负责。曾经领导过23比斯型设计的Л·А·格顿接受了设计24型的任务。但是不久,从十七局又分离出了专门设计战列舰的Л特别设计局(Л意为俄文战列舰缩写ЛК的第一个字母)。经验丰富的Ф·Е·贝斯洛夫教授被任命为总设计师1949年10月,Л特别设计局又改成第十六特别设计局,但主要人员没有变化。


到1949年底,十六设计局完成了几个初步设计。排水量从80000-100000吨不等,绝大部分采用了406主炮,还有一些装备了457炮,航速高的甚至超过了35节。1950年初,24型转交给造船工业部下属的第四十五中央特种舰艇研究所设计。这个所继承了十六局的设计,搞出的方案一个比一个大。直到1950年3月,斯大林亲自出面干预。他严厉的批评道:“我们的设计师们,被越来越大的排水量刺激的忘乎所以,已经完全把军舰的尺度抛在脑后了。”斯大林下了一条命令,禁止研制主炮口径超过406毫米的一切方案。4月148日,海军司令尤马舍夫也要求将战列舰排水量首先限制在80000吨以内,然后在进行下一步的设计。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7:00 +0800 CST  

1950年底,第四十五研究所提交了А·И·科斯罗科夫海军少将工程师А·Е·艾格罗夫海军中校工程师设计的24型的Ⅷ号方案,他们谦虚的将其称为“73000吨中型战列舰”。24型舰放弃了最初沿用23型的长首楼舰型,改为通长甲板型,技术性能如下:



满载排水量81150吨,标准排水量72950吨

全长282米、最大宽度40.4米,水线长270米、水线宽37米、吃水11.5米,型深16.7米

武备


24型的Ⅷ号案的武器系统为3座МК-1М三联406毫米炮塔,备弹每管80发;8座БЛ-110双联130毫米/L58平高炮,200发/管;12座СМ-20ЗИФ四联45毫米/L85机关炮,1000发/管;12座БЛ-120四联250毫米/L83机关炮,1200发/管。МК-1М炮塔是海军炮兵研究所根据“苏联”级的МК-1进行的改进型。为了减轻重量,24型弹药携带量实际上比“苏联”级还要少些。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7:00 +0800 CST  

火控系统包括2具КДП-2-8-10双基主炮射击指挥仪,安装了1具8米测距仪和1具10米体视式测距仪,顶部装有“齐射”火控雷达;2、3号炮塔还装备有独立的雷达测距仪。4具装备稳定器СПН-500高射炮指挥仪,装有“锚”式对空雷达,指挥仪可以直接控制130高射炮回旋俯仰开火射击。45毫米机关炮由ФУТ-Б型雷达指挥仪指挥瞄准射击。


23型的主桅顶部装有1台远程对空警戒雷达和1台“暗礁”对海搜索雷达,另有2具“太阳”热源式目标探测器。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7:00 +0800 CST  

防护


24型的装甲区布置和23型类似,为双装甲舱式,其防护性能已经超过了 “大和”型战列舰。主装甲舱对406毫米弹的设计有效防护距离为100-160链,其垂直防护水平基准是1115公斤穿甲弹,水平防护基准为1225公斤重的最新型美国超重穿甲弹。侧装甲列板全长155米,约占水线长度57.5%,高6米/20度倾角,其中水线下2米。动力舱外的装甲板厚410毫米,2号和3号炮塔弹药库装甲厚度为435和425毫米,1号炮塔弹药库外围装甲最厚,达450毫米。艏艉水线防弹装甲板厚150毫米,艉部舵机舱有200毫米装甲舱保护。外围大装甲舱横隔墙厚400毫米,中甲板以下的内部装甲舱横隔壁厚315毫米,中甲板与上甲板间横隔壁厚150毫米。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8:00 +0800 CST  

水平装甲由上甲板、中甲板和中甲板三层组成,厚度从上至下依次为60、165和20毫米。上甲板以上的主炮基座侧壁厚500毫米,上、中甲板间基座侧壁厚415毫米,基座向舯部方向壁厚370毫米。主炮塔装甲不详,应该会比МК-1的强一些。司令塔装甲500毫米,顶部200毫米,内部电梯阱壁厚200毫米。烟囱外壳厚20毫米,包裹在甲板内的厚30毫米。


24型具有最为完善的水下防御体系。其主装甲带是宽达6.8米的防鱼雷鼓出部,鼓出部外板厚20毫米,厘米有一道10毫米的防水隔板,舰体一层是1道40毫米的轻装甲防破片隔板,内部是15毫米支撑板。24型的主装甲区船底是疯狂的四重结构,舰底外板至内底间还有2道水密板,4道船底板厚度从内到外一次为30、12、8和20毫米,间距为1.1、0.9和1米,这样舰底防爆总间隔达3米,比一些战列舰的侧舷防鱼雷隔舱还要深!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9:00 +0800 CST  

动力装置


24型装备装备12座 КВН-24燃油锅炉和4台蒸汽轮机。整套蒸汽轮机组工作参数很高,达65个大气压/450℃,装备采用缴获的德国技术制造。总功率280000马力,航速30节,续航力6000海里/18节。辅机是8台涡轮和6台柴油发电机组,380伏三相交流工制,单台功率均为1200千瓦。24型的图纸显示其舰体前部还装有2具立式螺旋桨推进器。布局和“苏联”缴获的德国“齐柏林”号航空母舰的相关系统非常相似。苏联设计师选择加装如此负重的立式推进装置可能是为了改善24型的操纵性能。


预计造价二十亿两千六百万卢布。


24型Ⅷ号方案被认为是最具实际意义的设计,她继承了苏联战列舰一贯的防护至上原则,在防护水平上超过当时所有已有的战列舰。从纸上数据上,24型完全达到了战后战列舰的最高设计水平。但纸上设计和建成完工是差别很大的两码事。而且从一开始,24型的设计就是漫不经心的。战后,斯大林明显对费工费时的超级战列舰失去了兴趣。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前,24型仍然没有设计定型。3月5日,斯大林去世,24型随即下马。不知道他们最后在马克思那里重逢了没有?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9:00 +0800 CST  

24型重量分布

系统 重量 吨(%)

舰体 23180(31.8)

装甲 30420(41.7)

武器 9890(13.55)

弹药 约1800(2.46)

动力 3600(4.95)

乘员 约750(1.03)

裕量 3310(4.51)

标准排水量 72950(100)

燃油、水 8200

满载排水量 81150


30-40年代超级战列舰主要系统重量分布对比


防护系统 武器系统 动力系统 合计

苏联

“苏联”级 39.4% 17.9% 6.3% 63.6%

23比斯型 40.4% 17.6% 6.2% 64.2%

24型 41.7% 16.0% 4.9% 62.6%

德国

H级 35.4% 17.7% 11.2% 63.9%

日本

“大和”型 35.2% 17.9% 8.2% 61.3%

美国

“衣阿华”级 35.1% 15.8% 10.0% 60.9%

“蒙大拿”级 41.7% 15.6% 7.7% 65.0%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29:00 +0800 CST  
@塞纳琉斯之怒
@小白忉忉
@文选清吏司
申精

楼主 明智光纲  发布于 2012-05-16 23:30:00 +0800 CST  

楼主:明智光纲

字数:24200

发表时间:2012-05-17 06: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3-05 10:45:45 +0800 CST

评论数:6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