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古以来除了“网红”的称谓,还有些什么?(原创)

成都当时的音乐与戏剧同样很兴盛。
杜甫到成都后直抒,“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韦皋又引入南诏的音乐,和本地的“蜀国弦”互相影响,又产生新的内容。
至于流行歌曲,又有蜀声高亢急促的说法。
音乐人才有理论家段安节,制琴名手雷威,演唱的人就更多了,薛涛是最著名的一个。
当时已经有公开的戏剧演出,据说南诏曾在成都俘虏了两名男演员,猴戏、木偶戏等都大行其事。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0:58:00 +0800 CST  
成都的夜生活也很丰富。
卢照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记载了当时盛况。
大街上“点灯张乐,昼夜喧阗”,青羊宫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大慈寺的水灯,加上民众的狮灯、龙灯、车灯等等,更是绚丽多姿。
至于花市,最早是与蚕市、药市一起,古蜀就有了,属于农业相关的集市。
秦汉时,药市与蚕市分开,至唐代,花市单独出现了,渐渐就形成了花会。
肖遘在《成都》的诗中写道:“月晓已闻花市合,平江偏见竹筏多”。
农历2月15日是太上老君的生日,道教要举办庙会,而传说中百花仙子的生日也在这天,要举办盛大“花朝”。
到花市赏花的人到青羊宫中拜祭老子,进香祈福,而到青羊宫参加法事的善男信女也游览花市,“庙会”与“花会”逐渐合一,为成都每年春天的盛会。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0:59:00 +0800 CST  
隋唐五代时期,成都的经济作物“蜀麻”以质量冠绝全国。
中唐开始,丘陵地区的龙泉驿也大量种茶,大规模经营并转卖汉地及藏羌等少数民族地区。
前蜀灭亡时,库存的丝织品多达五十万匹。
蜀锦之外还有蜀罗,这是一种轻软的丝织品,唐中宗的安乐公主出嫁时,成都上供一条单丝碧罗笼裙“缕金为花鸟,细若发丝,鸟大如黍米,眼鼻嘴甲俱成,明目者见之”,可称极品。
有记载吐谷浑和柔然商人到成都进行丝绸贸易,而西域胡商因长期经营蜀地丝绸而在成都形成聚居地。
造纸业发达,黄白麻纸是唐官方用纸,其中“广都纸”很出名,流行于官府民间。
前后蜀出产的“霞光笺”和“十样蛮笺”都名声显著,为士大夫所追捧。
酿酒业发达起来,除了普通白酒和烧酒,“生春酒”还被列为贡品。
陶瓷业虽然以青瓷为主,但出现了秘色青瓷,又有经过高温也不脱色的绿釉,黄色及褐色的瓷器也开始出现,釉下彩的技术日渐成熟,为青花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0:59:00 +0800 CST  
五代:花间筵宴,蓉城初现

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灭亡唐朝,史称“后梁”。在成都的王建遂自立为帝,史称“前蜀”。六十岁才当上皇帝的王建一生戎马,急于立太子。他宠爱的妃子徐氏深交朝臣,鼓动群臣上表称自己的儿子王宗衍“才器英武,实堪社稷之托”,遂达到目的。但王建一次见到王宗衍参与斗鸡、击球,叹息说:“我百战而立此基业,此辈难道能守之乎”!

王宗衍即位时年仅十七,改名叫王衍,将大事委托宦官。太后、权臣们公开按官职高低卖官鬻爵。王衍喜欢以“灌口二郎神”的衣着到各地巡游,每次历时数月,沿途彩旗飘飘,鼓乐齐鸣。

后唐通过外交假意与前蜀修好,王衍信以为真,将军队从边防撤回。这一次,王衍率数万军队北上游玩,一路上吟诗唱和,兴致勃勃。当走到利州,王衍才相信后唐军队打进来了,于是仓促迎敌,被打得大败而逃。王衍回成都后,身绑荆棘投降,出川后即被满门抄斩,前蜀遂亡。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0:00 +0800 CST  
后唐大将郭崇韬受到李存勖的猜忌,被遣使处死,蜀中大乱。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急驰入蜀稳定人心。恰巧洛阳兵变,李存勖被杀,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孟知祥于是抓紧时间整顿军备,处死了后唐的监军使,又拒绝向朝廷送礼钱的要求,又与东川节度使董璋联合对抗后唐,取得胜利后,顺手消灭了董璋,得到了东川。

后唐只得先后封孟知祥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蜀王。934年,后唐明宗病死,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史称后蜀。半年后,孟知祥病故,幼子孟昶继位。其时,大臣多为其父故人,骄横不法且视幼帝如无物。孟昶经过激烈斗争,铲除旧臣开始亲政。

后蜀没有夺取中原的雄心,政局相对安定。后晋晋昌节度使赵匡赞及后汉关中的大将李守贞、赵思绾叛乱都曾请求归降,但因后蜀反应迟钝而挫败。965年,北宋大军仅用六十六天时间就兵临成都,孟昶率众投降。

相对安定的生活,让成都产生了温庭钧、韦庄为首的花间词派,对后世的词人皆有或多或少的影响。韦庄作为前蜀宰相,带着朝圣的精神寻找到了“柱砥犹存”的杜甫草堂,便以“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仰慕之情,这也是重修草堂的第一人。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0:00 +0800 CST  


花间派的硕果

后蜀皇帝孟昶则对芙蓉花别有偏爱,命百姓在成都遍植芙蓉树,每到花开时节,市内“四十里为锦秀”,故成都有蓉城的雅称。

北宋灭蜀后,进入成都的军队曾大肆屠杀抢掠,而且剥削加剧的现状及日进纲之类的徭役激起了四川人的多次起义,花了很多时间才稳定下来。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1:00 +0800 CST  
两宋:文豪西至,茶道东传

宋朝因政治中心东移,成都因管辖距离过远,且地处边疆,给予成都知府“便宜行事”的特权,“奉诏条之外,事有大可革者,奏后始行;其有从权而合议者,先行后奏”。四川科举考试采取由地方州府主持类似礼部的省试,用特殊待遇笼络当地读书人。南宋更是以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成都知府来坐镇,权力空前。

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时,为成都街巷整修街道。《砌街记》说:“以丈计者三千三百有六十,用甓一百余万,为钱二千万羸”。这次修通街道,“费出于官,而不以及民”。整修的街道达到了十四条。效果很好,“雨不乘橇,骑不旋泞。徐行疾趋,俱从坦夷”。百姓的口碑也好,“周道如砥”。

成都府路的人口数都占了川峡四路的40%到50%,成为当时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且与江南并列为全国最富裕的地区。成都茶业、纺织业、印刷业、造纸业、农业、手工业均名列前茅,商业的发达使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成都。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2:00 +0800 CST  
宋代的成都人游乐之风盛行。苏轼《次韵刘景文次元寒食同游西湖》诗自注:“成都太守,自正月二日出游,谓之遨头,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最早,宋太宗时的知府张咏顺从民意,组织参与游宴,“自万里桥以锦绣器皿结彩舫十数只,与郡僚属官分乘之,妓乐数船,歌吹前导,命曰游江……抵宝历寺桥,出宴于寺内”。

游玩之中,既有单纯的玩,也有农业交易。仁宗时,宋祁更首倡官员三个月的春假制度,除值班人员外,所有人都可以外出游玩三个月,但一不准扰民,二必须用自己的俸禄。

宋祁本是爱玩之人,他趁着每逢蚕市、踏青节百姓全城出动时机,观察特产与风景,并和群众打成一片。宋祁著有《益部方物略记》,是第一部详细介绍益州地区的各种奇妙特产和烹饪技巧的书籍。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2:00 +0800 CST  
成都的清水河上,曾有一座叫苏坡的石拱桥。当年苏轼赶考就在河边的客栈住下,温习一下功课之余,也出门观赏风景,写诗作赋。待他进京赶考中了榜眼后,想起清水河附近百姓没有桥的不便,就自己出资修建了这座三墩四洞的青石拱桥。人们把这座桥叫做“苏坡桥”。苏轼曾住过的客栈,就在桥旁,后来被改做亭子,称之为“东坡亭”,是老成都十大风景之一。
苏轼20岁与苏辙同游大慈寺,与僧人惟简的关系甚密。惟简俗姓苏,也是眉山人,被东坡认作宗门兄长。他们以各种方式的交往约40余年,可以说苏轼在佛法上的提高与惟简密不可分。惟简大师去世后,苏轼作《宝月大师塔铭》纪念,“大师宝月,古字简名。出赵郡苏,东坡之兄。自少洁斋,老而弥刚。领袖万僧,名闻四方”。

苏轼曾经买得唐明皇所建的藏经龛门四板,上面有吴道子的画,其阳为菩萨,阴为天王,献给老父苏洵,堪称至宝。苏洵去世归葬眉山,苏轼办完丧事,专程到大慈寺拜望惟简,在大师劝说下苏轼将四菩萨像捐出。惟简许诺“以身守之。吾眼可霍,吾足可斫,吾画不可夺”,并耗钱百万造阁珍藏,绘苏洵像于其上,名为“四菩萨阁”,苏轼助钱二十分之一。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而能豁达度世,与他对佛道两家的信仰及修行分不开。对妻子和成都的感情深厚。当客居钱塘的苏轼见到妻弟王缄时,离他妻子去世正好“十载”,他写下《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3:00 +0800 CST  

与苏轼渊源匪浅的大慈寺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4:00 +0800 CST  
1172年,陆游被任为成都府小官,因为是闲职,他可以悠然的造访当地的风景名胜,感受风俗文化,萌发“终焉于斯”的念头。1175年,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举陆游为锦城参议,二人以文会友,成莫逆之交。

主和派攻击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因而被免职。陆游就在杜甫草堂旁的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耕读度日,自号“放翁”。陆游入蜀因为太闲,于是放浪形骸,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饮酒游玩上.
写成都行,“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青丝金络白雪驹,日斜驰遣迎名姝。燕脂褪尽见玉肤,绿鬟半脱娇不梳......”
又有:“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亦有“我游西川醉千场,万花成围柳着行”、“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等等。
后来,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于是出川任职。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5:00 +0800 CST  
自唐朝以来,禅宗大盛,而四川更是出了马祖道一、德山宣鉴、圭峰宗密等影响当时及后世的大宗师。至宋朝,圆悟克勤禅师横空出世,荟萃各宗禅法,成为一代承上启下的中兴之祖。

他家世代以儒学为业。一日,克勤偶游妙寂寺,见到佛书,读了又读,有怅然若失之感,告诉同伴:“我过去是出家人吧”。后来皈依佛门学经,但一次濒临死亡的重病让他认识到,文字并不能使其证道。于是,投真觉胜禅师处。一天,胜禅师手臂出血,指着告诉克勤:“此曹溪一滴也”。他一听有省:“道固如是乎”?

他出蜀先后礼谒了玉泉皓、黄龙心、东林总等禅门高僧,最后投五祖法演座下。因博通经教,克勤有很重的豪辩习气。为消除他的恶习,凡克勤自认为的成就,法演统统不予承认。

一次,克勤入室请益,几句后就与老师争辩起来。法演道:“可以敌生死乎?他日涅盘堂孤灯独照时(指死亡来临时)自验看”!克勤忿然而去,不久便染上伤寒,用尽平日所学都不得力。法演重新见到他,即令入住侍者寮。半月之后,有人礼谒,他旁听而悟道,向老师报告所得,“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祇许佳人独自知”。法演一听,知他已彻悟,说:“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诣,吾助汝喜”。

圆悟克勤长期在成都昭觉寺驻锡传授禅法,门下最著名的有大慧宗杲和虎丘绍隆,皆为一代宗师,通过传承,深刻的影响了日本禅宗及茶道。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5:00 +0800 CST  

深刻影响日本禅宗及茶道的圆悟克勤国师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7:00 +0800 CST  
圆悟克勤长期在成都昭觉寺驻锡传授禅法,门下最著名的有大慧宗杲和虎丘绍隆,皆为一代宗师,通过传承,深刻的影响了日本禅宗及茶道。
据说,圆悟克勤书写的“茶禅一味”,被日本禅僧荣西带回日本,后经过一休宗纯、村田珠光等禅师的发扬光大,渐渐发展成日本茶道。
圆悟克勤→虎丘绍隆→应庵昙华→密庵咸杰→松源崇岳→运庵普岩→虚堂智愚→南浦昭明→宗峰妙超→彻翁义亨→言外宗忠→华叟宗昙→一休宗纯→村田珠光的法脉,既是日本传承禅宗的路径,也是日本茶道发展的源流。
他的著作《碧岩录》、《圆悟心要》被列入日本的大正藏,《茶禅一味》被日本茶道界奉为至宝。据说,每年都有日韩的僧人和信徒前来朝拜圆悟克勤墓。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9:00 +0800 CST  
元明清:屡遭大难,历劫重生

宋末,蒙古攻陷成都,曾经进行十分惨烈的屠城。元朝灭宋后,在成都设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四川省首次出现在历史上,但成都的元气一直没有恢复,以致于元末明玉珍割据四川时,竟然要以重庆为都。

明朝成立后,朱元璋封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建在成都,两次命大将李文忠和蓝玉以土筑城,后来都指挥使赵清用砖石重修城墙。1644年,张献忠攻陷成都后称帝,史称“大西”,成都称“西京”,蜀王府成为张献忠的皇宫。没几年,清军共进成都与大西军激战,全城因此焚毁于战火之中,曾经繁华似锦的名都会就此断绝人烟,几乎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为此,清朝多年在川北的保宁(今阆中)设府办公。从康熙初年起,大量移民进入四川(俗称湖广填四川),经济开始回升,成都也随之逐渐恢复生气。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09:00 +0800 CST  
经过康熙、乾隆年间的两次重建和扩建,一座新的成都又屹立在两江环抱的旧城址之上,省会又迁回成都。今天四川的人文特征、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居民性格的形成,还有“川菜”、“川酒”、“川戏”等,都与这次移民有关。

1714年,年羹尧重建成都大城。1718年,又在大城西南另建小城,只让八旗兵丁及其家眷居住,称为满城,亦称少城,周围五道城门,四座城楼,城内有胡同三十三条,现在还存有小北街、东门街、东城根街、小南街等当时少城内的街道。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11:00 +0800 CST  
民国诞生后,1913年拆除了少城,将胡同改为了街、巷,1918年为纪念四川靖国之役的胜利,又在少城东城基础上建“靖国路”,就是现在的东城根街。

从元灭宋,到明灭大夏,至清灭大西、南明,成都多次在改、潮换带之时,因战争和图沙而人口大减,虽然多次有国家层面的人口迁入政策,但工商业的繁荣程度明显弱于宋朝乃至以前,百业再也无法和江南地区相提并论,辉煌的蜀学因学术精英的死亡或逃散也黯淡了不少,而迁入的人口基本为贫民,家学底子较差,且文化的兴盛比工商业更难,往往需要几代人甚至更多时间。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12:00 +0800 CST  

传说中的张献忠七杀碑
位于广汉市雒城公园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13:00 +0800 CST  
20世纪40年代,成都新南门出土了一块元代八思巴文的碑。经专家翻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佛教徒和尚,基督教徒也里可温,道教徒先生,伊斯兰教徒达失蛮,都是每天为皇帝祈祷求长寿的好人,受朝廷保护,不承担任何劳役,也不承担任何税负,青羊宫里的财产,都是皇帝赐予的,不准来往使臣占用,山水、园林、碾磨、铺席,也不许任何人强行霸占”。元朝在朝廷层面对宗教文化进行了保护。
另据诗人汪元量到成都的诗句,先写《百花潭》:“万里扬鞭到益州,旌旗小队锦江头。红船载酒环歌女,摇荡百花潭水秋”。又有《药市》:“蜀乡人是大医王,一道长街尽药香。天下苍生正狼狈,愿分良剂救膏肓”。再写《蚕市》:“成都美女白如霜,结伴携筐去采桑。一岁蚕苗凡七出,寸丝那得做衣裳”。他还参观了杜甫草堂、武侯祠、司马相如琴台等,都留下了诗作。战争之后,成都的人口渐渐恢复,百业开始复兴。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13:00 +0800 CST  
1334年,吉当普出任四川肃政廉访司事,他听说都江堰年年修年年毁的情况,认为应花大力气维修。
他召见灌州判官张弘做试验,结果“堰成,水暴涨而堰不动”。
而后召开各级官员、军队、乡绅等参加座谈会“各陈利害,咸以为便”。
开工仪式在二王庙举行,官员们在李冰父子的塑像前行礼上香,抽签占卜得到吉兆,这是在征得李冰的同意。
工程分段进行,采取沿岸砌筑鹅卵石,其间加铁筋连固,表面填以桐油石灰。
桐油石灰制作法为:“取桐实之油,和石灰,杂麻丝,捣之使熟”。沿堤“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
吉当普认为内外二江的分水鱼嘴在河中顶冲激流,最容易破坏,为了坚作鱼嘴,他用了16000斤铁浇铸成一只巨大的铁龟作鱼嘴,并在鱼嘴前埋铁桩,以减轻损坏。历时五个月的工程完成后,连续正常使用40多年。
今天,吉当普的塑像在离堆公园中,接受游客的敬意。


楼主 音翻海浪  发布于 2019-05-12 11:14:00 +0800 CST  

楼主:音翻海浪

字数:17790

发表时间:2019-05-12 18:1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8-05 08:54:12 +0800 CST

评论数:22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