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

2、对多铎的看法:多铎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三兄弟里面年纪最小,努尔哈赤去世时12岁。第一、多铎也是看不起汉人,尊崇女真人,这自然与皇太极汉族化后金国产生矛盾(坏);第二、多铎胜在年纪尚轻,思维模式尚没有固化,还可以通过皇太极的悉心栽培,慢慢调教,把汉族化那一套灌输进多铎脑中(改造他的思想),让多铎坚定支持皇太极的政治路线(好);第三、多铎武勇不亚于其兄,且初生牛犊不怕虎,皇太极喜欢他不断向前、朝气勃勃的冲劲(好);第四、第一次汗位争夺战时,由于年幼,多铎的威胁不及阿济格,与皇太极的冲突不大、矛盾也小,但由于性格不相近,多铎与皇太极交流不多(一般)。总的来说,多铎好坏参半,皇太极最终结论是:多铎可用。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30 18:40:00 +0800 CST  
阿济格是弃用、多铎是可用,那皇太极是如何看待多尔衮呢?皇太极为什么最后选择多尔衮作为心腹呢?下一节将详细介绍皇太极选择多尔衮的理由。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30 18:40:00 +0800 CST  
敬请留意《多尔衮的一生》第十六节后记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30 18:42:00 +0800 CST  
五一休假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1 09:22:00 +0800 CST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07:34:00 +0800 CST  
今天更新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10:43:00 +0800 CST  
细说多尔衮一生(第十六节)后记---从“囚犯聚集地”到“天府之土”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5:00 +0800 CST  
图一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5:00 +0800 CST  
图二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6:00 +0800 CST  
从第十六节开始,进入了皇太极权谋手段中最重要的一步---拉拢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过来大汗集团阵营,利用两黄两白四旗,去对抗三大贝勒集团的两红两蓝四旗,因此,我将会用较长的篇幅去介绍皇太极与多尔衮的合作之路。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7:00 +0800 CST  
前几节后记中,中国古代六大地区已经有4个地区先后崛起:中原(原始社会)---华北(夏商周时期)---华东(春秋时期)---西北(战国时期),最迟到战国后期,整个北方各个地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那么,此时的南方情况又如何?今天主要来介绍第五大经济体---西南地区是如何从一个“囚犯聚集地”变成“天府之土”。西南地区,是以今天的重庆市(巴)、四川省(蜀)为中心,包括陕西省南部(汉中地区)、云南省、贵州省等地组成。西南地区在古代主要是巴国、蜀国的地盘,因此,巴蜀地区历来是西南地区的核心和标志,战国后期,秦惠文王嬴驷击败楚国,把原属于楚国的汉中地区夺了过来,其后秦军继续南进,灭了巴国和蜀国,把四川、重庆(巴蜀地区)也夺过来,从秦惠文王开始,汉中巴蜀地区是继关中、河西之后,成为秦国的第三大根据地,古代西南地区中的核心地带就这样落入了秦国手里。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7:00 +0800 CST  
那秦国人是如何看待西南地区的?巴蜀等地有岷江、汉水、长江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且该地域有成都平原、汉中平原,地势中间低、四周高(高山围绕平地),这里不仅是易守难攻的盆地,同时也是发展农业的天然宝地,如果能够把巴蜀地区的农业发展起来,那么秦国就可以拥有继关中平原之后的第二个粮仓(成都平原)。因此,从秦惠文王开始,秦国历代国君都致力于西南地区的农业开发,希望把成都平原变成秦国第二个粮仓,以满足日后巨大的军事需要。但是当时的巴蜀地区人口少、风俗落后,秦国人都不愿意到西南地区生活,缺少人力无法发展农业,这件事让秦国统治者非常头疼。这问题要追溯到商鞅变法前,当时居住在关中地区(西北地区)的秦人,风俗非常落后,就拿一件事为例,秦国成年男子娶妻后并不分家单过,而是一家子住在一起,甚至到了晚上睡觉之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媳妇女婿等全部睡在一起,换成现代社会,这根本无法想象,当时的秦国保留了大量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风俗,匪夷所思。而商鞅是华北卫国人,也曾在中原魏国当过小官,很早就接受了中原文化的熏陶,所以当商鞅来到秦国以后,他完全接受不了秦国落后的风俗,决心整顿秦国的风俗文化(移风易俗),并且把移风易俗作为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推行。商鞅变法中规定:秦人成年后必须分家单过,不准全家睡在一起,这是有违伦常的事,违者重罚,用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去取代落后的秦国风俗,可见,商鞅变法是有其先进性的。在商鞅变法的强力推行下,秦国人逐渐摆脱了落后的风俗,同时接受了中原文明守礼的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同化下,秦人的素养和行为都逐渐文明起来。到了秦惠文王的时候,商鞅变法已经推行了几十年,秦人早已摆脱落后的风俗,而此时的西南地区由于没有接受过中原文化的洗礼,风俗上依旧保持原始野人的特色,世代同床同居现象屡见不鲜,这一次,轮到秦国人嫌弃巴蜀人的生活方式,觉得他们相当落后,本土秦人均不愿意移居西南,缺乏人口的西南地区无法大力发展农业,这件事让秦国统治者非常头疼。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7:00 +0800 CST  
后来秦惠文王终于想到了一个既可以发展巴蜀盆地的农业经济,又不会引起秦民不满(不想去西南地区)的办法,那就是把所有的秦国囚犯迁移至巴蜀地区负责开发农业,这样既可以让犯了法的囚犯戴罪立功,也可以让西南地区获得充足劳动力去发展农业,从此,汉中巴蜀地区就变成了秦国最大的监狱,成为了“囚犯聚集地”。这里面有两个故事可以充分说明古代的巴蜀地区是一个大监狱:故事一,秦始皇亲政以后,对前任相国吕不韦进行打击报复,写了一封责问信给吕不韦,并命令吕不韦以罪人身份迁往巴蜀,最后吕不韦不肯受辱而自尽;故事二、西汉初年,作为功臣之一的彭越成为了刘邦的打击对象,刘邦伙同吕后,把彭越打入狱中,罗列罪名,要把彭越迁往蜀地,最终彭越死在前往蜀地的途中。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古代巴蜀地区绝对是发配边疆的不二之选。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8:00 +0800 CST  
接下来的故事更能说明古代巴蜀地区在众人的心目中有着怎样的印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于秦法严苛,传到秦二世胡亥时,就爆发了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刘邦和项羽也是通过起义先后崛起。刘邦军和项家军合流后,找到了一个楚国后裔---芈心,并把他封为楚怀王,在楚怀王的领导下,刘邦和项羽分两路进攻咸阳,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灭秦大战,出兵之时,楚怀王有约:“谁能够第一个进入关中,灭了秦国,谁就是关中王”。刘邦和项羽从东部的彭城(江苏省徐州市)出发,刘邦主要在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向西进军,进攻关中(咸阳);项羽主要在黄河以北的华北地区向西进军,进攻关中(刘项两军进攻路线图请参照上图二)。此时,秦国最后一支主力由章邯率领,正在华北地区攻打赵国,项羽军渡过黄河后就与章邯大军正面碰上了,项羽的楚军和章邯的秦军在巨鹿打得难分难解。另一方面,远在黄河以南(中原)的刘邦,因为秦国最后一支主力(章邯大军)滞留在黄河以北(黄河以南秦军实力薄弱),刘邦向西进军时竟畅通无阻,并第一个进入关中,灭了秦国,就这样,刘邦不费吹灰之力下,捡了一个大便宜。同一时间,华北的项羽破釜沉舟,以区区数万之众击败了章邯几十万大军,使秦国最后一支主力军覆灭,取得了巨鹿之战的空前胜利,随后,项羽军继续西进,也进入了关中地区,就这样,项刘两军同时驻扎在关中腹地上。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8:00 +0800 CST  
当项羽得知刘邦是第一个进入关中(灭了秦国)的人,心里恨得咬牙切齿,站在项羽的角度来看:“刘邦不过是趁着自己(项羽)和章邯在河北打起来,他(刘邦)却在河南顺手捡了个大便宜”,这件事已经让项羽的心理极为不平衡,而更严重的是,楚怀王曾有约“先入关中者为王”,但项羽绝对不肯把关中之地拱手让于刘邦。因此,项羽修书一封给楚怀王,名义上是询问关中王的人选,但实际上,项羽在信里面清楚表达了一点---“要求楚怀王不能把关中之地分封给刘邦”,但此时的楚怀王正担心项羽势大,无法控制,正想利用刘邦去牵制项羽,所以楚怀王的回信只写了两个字---“如约”,即按照原来的约定封刘邦为关中王,这就是楚怀王的态度。这样一来,倒是给项羽出了一个大难题,此时的项羽若出面干涉,阻止刘邦做关中王,则会让项羽失信于天下,难服众人之心,但如果项羽赞同立刘邦为关中王,把关中的肥沃土地给了刘邦,那就太便宜了刘邦,这是项羽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8:00 +0800 CST  
正当项羽处于两难之际,谋士范增给项羽出了一个主意,原来自秦惠文王以后,关中就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关中是指以咸阳、西安为中心,包括周边众关卡的陕西省中部;广义的关中包括狭义关中、河西、汉中巴蜀三个地区,因为这三个地区是战国后期秦国版图的主要组成部分,被世人统称为关中(详细说明请参照第十五节后记)。这次范增用了广义关中的定义,打算把关中地区中(狭义关中、河西、汉中巴蜀)人口最少、经济最不发达的汉中巴蜀分封给刘邦,封他做汉中王,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汉中巴蜀也是关中的一部分,把这里分封给刘邦,就不会违背之前的约定,就不会失信于天下,进而堵住悠悠众口;第二、汉中巴蜀地区是当时秦国三块根据地里面,经济最弱、人口最少的区域,这样就保证了经济最发达的关中腹地(陕西省中部)不会落入刘邦之手,范增老谋深算,此计可谓一举两得。刘邦之所以称为汉王(汉中王),就是来源于此,汉朝、汉王、汉人、汉族的“汉”字就是来源于汉中一地,因此,汉中被誉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刘邦得知自己被封为汉中王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分封到巴蜀这种人烟稀少、鸟不生蛋的地方,那和发配边疆有什么区别?”可见,在古代人心目中,巴蜀地区就是发配边疆的形象代表。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8:00 +0800 CST  
就这样,刘邦获得了第一块根据地---汉中巴蜀,并以此夺得天下,建立汉朝。如果有熟读三国历史的人就会发现,刘邦第一块根据地(巴蜀汉中)正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地盘,其实三国时刘备建立的政权,立国号为“汉”,但因为刘备政权从来没有统治过全国(只能算是一个割据西南的地方政权),为了把刘备政权与西汉、东汉这种统治过全国的政权区分开来,于是史学界不用“汉”字作为刘备政权的国号,而改用“蜀”字作为刘备政权的国号(蜀汉)。但实际上,刘备政权是汉朝在西南地区的延续,是继西汉、东汉之后的第三个汉朝政权(季汉),因此,西汉、东汉、季汉三者是一脉相承,最终让汉朝得以延续了465年(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开始,到公元263年蜀国灭亡为止)。刘邦因得到汉中巴蜀而使西汉建立,刘禅(刘备儿子)因失去汉中巴蜀而使季汉灭亡,汉朝开始于汉中巴蜀,最后也终结于汉中巴蜀,冥冥中自有因果循环。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9:00 +0800 CST  
刘邦因汉中巴蜀而夺得天下,在“不忘本”的思想影响下,汉朝历代国君都非常注重汉中巴蜀的经济建设,使汉中巴蜀地区得到了较快发展。进入三国鼎立时期,因为蜀汉政权只有汉中巴蜀(益州)这一地盘,因此,刘备、诸葛亮等人是不遗余力地发展汉中巴蜀,最终把一个“囚犯聚集地”变成了“天府之土”,蜀国出产的蜀锦更是世界驰名。最迟至三国时期,汉中巴蜀得到了大规模开发,并且把农耕经济向云南、贵州等地延伸,最终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五大经济体(西南地区)。现在回顾一下,六大地区中的崛起顺序:中原(原始社会)---华北(夏商周时期)---华东(春秋时期)---西北(战国时期)---西南(三国时期),下一节,将会介绍最后一个崛起的地区---中南地区。(未完,待续)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29:00 +0800 CST  
敬请留意《细说多尔衮的一生》第十七节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2 21:36:00 +0800 CST  
多尔衮的一生(17)---皇太极统治时期(权谋篇)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03 10:29:00 +0800 CST  

楼主:神将路飞

字数:267696

发表时间:2018-04-09 22: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17 22:01:16 +0800 CST

评论数:14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