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讲起,到清朝结束

徐福也是艺高人胆大,当仁不让,见了秦始皇不客气的直接就说:
“陛下,给我三千童男童女,愿乘船前往求仙。”
秦始皇一看这人果然非同凡响,说话痛快。
哪像身边那些人只会溜须拍马,关键时候啥都不懂。
这人靠谱!
于是按照徐福的要求准备妥当。
徐福便带领这三千童男童女,择吉日,选良辰,斋戒沐浴之后,航海东去。
秦始皇也没闲着,在琅琊台上盼星星盼月亮的苦等。
等了一两天,一点消息也没有。
又过了一两天还是没有音讯。
真是度日如年啊!
秦始皇不免焦躁不安起来。
于是,家里待不住了,瑯琊台也不登了,直接跑到海边去等。
这天正好看到有几只船回来了。
秦始皇匆忙叫来船夫询问什么情况。
那些船夫都摇头晃脑,唉声叹气的说:
“哎呀,海上风太大,而且是逆风,虽然接近神山了,但是怎么也靠不上去啊。”
说的秦始皇满腔欲望瞬间化为冰块,失望透顶。
不久徐福亲自回来了,说辞和之前的船夫也差不多,只是把困难描述的更大。
也许徐福说的是实情,但也说不准是和船夫沟通好的来蒙骗秦始皇赚点银子花,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一无所获。
不过这次秦始皇表现的不错,也没怪罪徐福。
估计这位牛气哄哄的帝王对徐福这种半神半人的方士也有敬畏之心吧。
这样一来二去,在海边住的时间也很久了。
既然仙人没求到,那也该回咸阳老家了。
于是就嘱托徐福继续去求仙,千万别懈怠,一旦得到,马上上报。
自己则带队起驾西归。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22:32:00 +0800 CST  
尽力了,今天就这么多,准备休息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22:35:00 +0800 CST  
突然有点不想写了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22:36:00 +0800 CST  
早晨醒来看到这么多鼓励贴,精神一振,感冒也好多了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3 07:40:00 +0800 CST  
我会努力坚持更的,昨天精神状态不好,睡一觉好多了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3 07:42:00 +0800 CST  
我写的历史虽然在细节上是演义的,但事件本身都是源自正史,都是搬着大部头历史书来写的。细节主要是因为史书上也大多记载不清楚,所以靠演义才能让历史完整丰满,有可读性,有故事感。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3 07:48:00 +0800 CST  
在西归时路过了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
秦始皇突然想到了一件旧事,什么旧事呢?
这里为了能说清楚,需要简单回顾一下秦国时代秦昭王时期的一个小故事。
这个故事的名字历史上叫“九鼎迁秦”。
九鼎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就是九座大锅。
由于自古都是"民以食为天"么,所以做饭的大锅就有了政治意义,象征着国家政权,称为鼎。
这九座大锅传说是由大禹派人铸造,代表中华九州,谁拥有这九座大锅谁就是中华九州的老大,谁就是天子。
就像金庸小说中的丐帮,谁拥有"打狗棍",谁就是丐帮的帮主一样。
不过,如果没有真本领,拿到也会给弄丢的。
由于这么重要,这九座大锅一直被当权者当做国宝妥善保管传给后人。
到了周朝,自然就归周王保管,一直流传到周朝最后一位君王周赧王手里。
周赧王时期,也就是秦国在秦昭王的年代。
秦国这个时候已经非常强大了,今天打这个,明天攻那个,嚣张的很。
当时韩国、赵国等国被秦国逼急了就联合起来共同抗秦。
西周深受诸侯国影响和胁迫,也卷入了进来。
于是诸侯联军便打着周赧王的旗号合纵抗秦,也算是出师有名吧。
但这秦昭王可不一是一般君王,那是很有作为的,一直雄心勃勃。
看到这架势大为恼火。
本来早就想干掉西周,以便扫除统一天下的这个障碍。
西周参与抗秦正好给秦国提供了口实。
公元前256年,也就是周赧王59年,秦昭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
真动起手来,碍于秦国的强大国威,其他诸侯国都不敢轻举妄动。
西周本来就名存实亡,没什么实力,哪敢正面对抗。
周赧王一看情况不妙,保命要紧,赶快投降。
秦昭王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周赧王贬爵为君,封于梁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
这周赧王也够可怜的,到梁城一个多月就死了,自此西周灭亡。
看见没,这西周和东周一样也是被秦国灭的。
如果当年周孝王知道那个放马的非子的后代这么不忠不仁不义,说什么也不会封他到秦地做老大啊!
所以有些事情是无法预料的,只能听天由命。
西周灭亡了,那九个大锅自然就落到了秦国手里。
于是秦昭王就安排九个大锅迁入秦国都城咸阳。
但是在迁往咸阳的途中路径泗水,也就是今天的徐州运河,不小心掉进去了一个。结果九鼎就变成了八鼎。
为了好听,当然还是叫九鼎。
有了这九个大锅,意味着秦王就成为了天下共主,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诸侯国了。
好了,故事讲完了。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3 19:19:00 +0800 CST  
开始更了。看到大家的支持很受鼓舞。开始写这个的时候权当打发时间,真正开始了坚持挺难的一件事。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3 19:22:00 +0800 CST  
那这和秦始皇想到的一件旧事有什么关系呢?
刚才说到那九个大锅,不是有一个掉进泗水里么?
秦始皇就是想到了这个,心想,我都统一天下了,这九个锅还没团聚,不应该啊!
于是就派人打捞,一派就是几千人,而且各怀绝技。
这些人肯定也是积极踊跃,十分卖力,因为这是发财的大好机会么。
秦昭王是秦始皇的太爷爷,自那个大锅掉到泗水里,粗算一下也有50多年了。
你想想,
这么个大锅当时都没能打捞上来,现在过了50多年了,还能好打捞么?
结果可想而知,如大海捞针一样,无功而返。
秦始皇自尊心多强啊,讨了一场没趣,感觉不吉利,那种羞恼郁闷就甭提了。
于是带着一肚子火渡淮乘船西去。
秦始皇的船队顺着长江这天就到了洞庭湖附近。
突然,水中狂风大作,把秦始皇的船队吹对东倒西歪,险些翻船。
这不比在陆地上,一旦翻船不死也淹的够呛,俗话说“水火无情”么。
秦始皇被吓得魂不附体,比在泰山上那股阴风还要危险。
幸亏秦始皇的龙船那可是真材实料,又加上船工都是精挑细选的好伸手,总算控制住慢慢向岸边靠近。
如果是现代某些奸商造的豆腐渣工程,估计肯定玩完。
所以无论建楼还是造船百年大计,还是质量为本啊。
秦始皇这一路没一件顺心事,自然懊恼不已。
待船靠岸稳定后,秦始皇向岸上举目张望。
当头就是一座高山,山中隐隐约约有红色的墙体呈现。
秦始皇猜测应该是一座古祠,于是就问左右:
“这个就是那个湘山祠吧?”
左右自然忙呼陛下圣明。
秦始皇接着又问:
“祠里供奉的是哪方神仙啊?”
左右应承说是湘君。
想必秦始皇也是个好学之人,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就继续问湘君的来历,
这下把左右问的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了。
幸好,这时跟随的有一个博士。
博士在古代是个学官名,担任这个职务的人基本都是读书比较好的,学富五车。
他正好懂这个,于是从旁边凑过来小心翼翼的解释:
“陛下,传说这湘君就是舜,东巡的时候死在了这里。他的两个夫人是尧的两个女儿,赶过来奔丧,哭的很惨,感天动地,最后也死了,与舜合葬在此。后人为了纪念便立祠在这里,取名湘君祠。”
秦始皇仙没求到,鼎没找到,一路上没有称心的事。
刚又受了惊吓,一听这个,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吼道:
“什么香君,臭君的,朕不管!朕是皇帝,皇帝出巡,鬼神都必须让道!湘君是什么东西,也敢来吓唬朕!把这山给我烧了!”
说烧就烧,君无戏言么。
左右赶快安排地方官吏组织人马把山上所有的树木给砍伐了,然后付之一炬。
这无名火直把整座山烧的通红,秦始皇方才消了心中这股恶气。
恶气出完了,秦始皇下令回宫,取道南郡,进入武关,然后回到老巢咸阳。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3 20:10:00 +0800 CST  
秦始皇出去这一路奔波,虽说有地方官的精心招待,宫女宦官的周到伺候,但也不比在自己家里舒服啊。
咸阳的豪华宫殿那才是安乐窝!
六国的奇珍异宝任由欣赏把玩,
六国的美女娇娃任由颠鸾倒凤、日夜狂欢。
这样快活的生活真是让人神往啊。
由于之前战乱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
被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虽然秦法严酷,朝廷专制,以暴易暴,但老百姓总算过上了太平日子,也没有了造反之心。
天下进入较为安定的状态。
中国老百姓自古如此,说的好听点是特别善良,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比较懦弱。
只要不被逼上绝路,总能够想方设法苟活。
所以希望统治阶级一定要珍惜这么好的子民!
这样天下也无大事,政务也比较清闲,生活过的也有滋有味。
时间很快又过了一年。
此时已经是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大概四十二三岁的样子了。
虽然前两次出巡都跋山涉水,饱受风霜雨露,而且还有些许不愉快,
但秦始皇好大喜功,是个安静不下来的人。
心想在外面既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还可以巡视国防,同时也能宣传自己的文治武功。
于是又动了出巡的念头。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3 21:08:00 +0800 CST  
今天就更这么多,大家别嫌少啊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3 21:12:00 +0800 CST  
今天有人问我什么是历史,当时我一下子语塞。仔细想想历史顾名思义就是对过去事的记载,有个人历史,有国家历史。通俗的说就是故事,所以讲历史就是说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是不鲜活的,是僵尸。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4 12:01:00 +0800 CST  
周末来看人的多么?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4 17:38:00 +0800 CST  
能看看晚上有多少人在么?在的人冒个泡。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4 19:01:00 +0800 CST  
说走咱就走,正好阳春三月,方便出行。通过前两次出巡,秦始皇认定还是春天出去好玩。
上次东巡,没玩尽兴,另外也不知道徐福这小子求仙求的怎么样。
这次还是安排东巡,故地重游。
当然出去玩多了,经验就更加丰富。
就像驴友野外探险,每次都会有体悟,然后下次就会改进,加强装备什么的。
秦始皇也是如此,这次出行无论是仪仗队,随从武士,还是宫女仆人都比上次加倍。
这声势更加浩大无比。
一排排雁行而过,
一对对鱼贯而出,
一个个全副武装。
好在道路修的够宽敞平整,这么多人也能宽松前行。
一路上还算顺当,没什么大事发生。
这天就进入了阳武县,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境内。
当车队路过博浪沙这个地方时,忽然听到一声巨响。
一个庞然大物从天而降,擦过秦始皇的座驾正中旁边的一辆副车。
众人惊呼,一片哗然赶快过来护驾。
再去看那被砸中的车子,早已经完全粉碎。
只见一个大铁椎牢牢的压在上面。
幸好这是辆空车,车上没人,否则不死也残废。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4 19:04:00 +0800 CST  
为什么是空车呢?
古代帝王出行一般有三十六辆附属车辆,前后左右蜂拥前行。
一方面,显得威风气派有气势;
另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防止万一有个紧急情况,以便做个缓冲隔挡。
现在一些级别高的领导出行不也是车队一排排的,而且警车开道。
其实也有这个作用,只是交通工具升级换代了。
秦始皇身体虽然没有受任何损伤,但这心理肯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平白无故,贸然一大铁锤从天而降,岂不是怪事,难道天上掉下的陨石啊,这陨石长得也太有型了吧。
显然肯定是人为,是冲着他秦始皇来的!
秦始皇暴跳如雷。
这还了得,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敢行刺朕,还有王法么?
于是左右随从武士急忙就地追寻刺客,结果空手而回,毫无收获。
秦始皇瞪着龙眼吼着说:
“这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么?肯定是你们都急着来保护朕,让那刺客溜掉了!这么短时间,肯定跑的不远,你们抓紧再去搜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左右一听,哪敢怠慢,命地方官马上增加人手,扩大搜寻范围。
在附近周围挨家挨户搜查。
这下把周围的百姓吓得要死,但还是一无所获。
地方官吏硬着头皮回来请示秦始皇再宽限点时间,并将范围进一步扩大。
秦始皇抓人心切,就同意十天内抓到刺客,并号令天下搜捕。
可是十天转眼就过,刺客还是音讯全无。
秦始皇也只有生闷气,处理了几个地方官了事,然后继续东巡。
这次东巡是故地重游么,所以又到了海边,登上那巍峨的琅琊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问问徐福这些方士仙求的怎么样,长生不死药有没有拿到。
结果肯定是没有了,因为世上就根本没那玩意儿。
秦始皇这次东巡遇见了刺客,又没拿到仙药,一肚子晦气,也不想在外面长玩了,就早点返回了。
回来的时候怕再碰到什么倒霉事,就没有原路返回,而是绕道由上党入关中。
这次东巡就这样结束了。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4 20:05:00 +0800 CST  
前面说到博浪沙有人行刺秦始皇,这里就单独拿出来再好好说说这个故事。
因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大有来历,以后还会重点讲到。
我们就先通过这个故事,了解一下这个人,不至于将来遇到时唐突。
行刺秦始皇的人是谁呢?
其实真正动手的人历史上没有记载,只说是个大力士抛了那个铁锤。
究竟姓甚名谁没说,我们也无从得知,也不好凭空臆造。
但刺客杀手么,一般背后都有指使人,这个也不例外。
指使人是谁呢?
他的名字叫张良,字子房。
这人了不起,对历史稍微知道点的人都应该有所耳闻。
对,你想的不错,他就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的首席军师,名垂千古的张良,张子房是也。
张良祖上是韩国人,是相门之后。
他的爷爷叫张开地,爸爸叫张平,都曾经是韩国的相国,而且都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五世相韩的美誉。
什么叫五世相韩呢?
就是这个张开地自己辅佐了三个韩王,儿子张平又辅佐了两个韩王,加在一起可不就是五代韩王了。
看来国王这差事不好干啊,好像都不长命。
人家两代陪你玩五代,还落个五世相韩的美名。
所以大家不要老想着当老大,那玩意折寿短命。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4 21:01:00 +0800 CST  
大家别急,后面还有,在修改完善,一会上传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4 21:05:00 +0800 CST  
好吧,还是继续介绍这位张良张大少爷。
本来么,如果不是秦始皇这个家伙灭六国,统一天下,张良这大少爷肯定当的逍遥自在。
开开马车,泡泡美妞,就是另外一种人生活法。
将来说不定还能子承父业,做个官三代。
但是呢,韩国偏偏被秦始皇给灭了,官三代是做不成了。
国破家亡么,何况是相国之家,一定会受到严重冲击。
当时,张良还是一翩翩少年,没有成人,突遇这样的变故,小小心灵受到的创伤可想而知。
说来张良也禀赋异常,小小年龄却有凌云之志。
国亡了,家完了,但他仍然不甘心。
他一心想着为国家报仇雪恨。
自己家是大户人家,门客仆人有三四百号,他都给打发走了。
自己亲弟弟死了,他也不管,匆匆埋了完事。
反正整天忙着花钱收买些义士能人行刺秦始皇。
可是当时那个政治氛围。
秦国正在势头上,秦法又那么严酷,谁敢在老虎头上瘙痒,太岁头上动土啊?
好不容易碰到几个力大如虎,貌似慷慨就义的勇士也是骗吃骗喝,顾命要紧。
所以,张良搞了几年,也没弄出个名堂。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4 21:17:00 +0800 CST  
稍等,还有一些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4 21:33:00 +0800 CST  

楼主:瑞文辰

字数:59943

发表时间:2016-02-22 00:3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1-13 10:06:22 +0800 CST

评论数:319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