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讲起,到清朝结束

今天就更这么多了,眼睛看的痛。每发一个帖子,我最少写两遍,第一遍草成,第二遍进行调整完善,然后上传后自己还要通读一遍。既要保证历史严谨,又要通俗好读,实在有点累。还请大家多支持鼓励,别让我半途而废。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2-29 20:50:00 +0800 CST  
中午来看反馈,好冷清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1 12:12:00 +0800 CST  
不知道是不是封禅搞得不准确,抑或是不合老天爷的意思。
正要下山的时候,山上突然刮来了一股无名大风,把仪仗队的旗帜吹的乱七八糟。
接连又是几个大的旋风,直吹的砂飞石走,整座山都阴暗了下来。
瞬间大雨如注,倾盆而下。
山里面下雨和平原不一样,因为水往低处流么。
一旦下雨不但水会从天而降,而且山上的积水也会顺流而下。
那么多人,那么多车,那么多随行物品,在那半山腰,那个狼狈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时候有人眼尖,发现不远处有五棵粗大茂密的松树,像个大雨伞一样支在那里。
这么好的去处,肯定是赶快把秦始皇这个老大的座驾推过去避雨了。
其他众人围成一团,将秦始皇的座驾围在中央。
做皇帝就是好啊,什么好事都要先紧着他享用。
这样遮风挡雨也算不错,只是偶尔从树枝缝隙中掉落一些雨水有些烦人,不过也无关紧要,毕竟比空地上要好很多。
这里要说明一点,下雨打雷大家还是远离大树,千万别学习无知的秦始皇。
秦始皇那会还没有先进的科学常识,另外又是春天,所以躲在大树下问题也不大。
秦始皇躲在这么个好地方非常高兴,认为几棵松树救驾有功,当即封为五大夫。
其实哪里是这几棵松树的功劳,还是左右随从照顾的周到才是。
但做皇帝么,有权有势,被照顾惯了,总认为别人的奉献是应该的。
正像现在很多达官贵人,这二代,那二代的,坐享其成,缺乏感恩之心,宁愿将钱捐给神啊鬼啊的,也不愿意做慈善,好像他的权和钱是鬼神赋予的,殊不知是来自于人民群众。
这样下去早晚被人民抛弃!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1 19:16:00 +0800 CST  
秦始皇这样封赏几棵大树,而对身边人的功劳熟视无睹,自然会引起大家不满,只是碍于他的权势没人敢说而已,一旦遭难,就难免墙倒众人推了。
后人应该汲取这个教训。
不久风停雨止,天色渐渐又亮了起来,大家收拾一下准备下山。
但秦始皇兴致不减,仍然意兴阑珊,于是命人再写一些歌功颂德之词刻到石头上。
这里摘抄下来,请大家欣赏一下: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只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谨遵职事。昭融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大家不必逐字翻译诵读了,实在浪费时间,没有必要。
我抄来也是让大家大致了解一下秦始皇当时的心情的。
即便不懂古文也能明白都是些自我标榜的话。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1 19:21:00 +0800 CST  
今天有点感冒,鼻涕稀里哗啦。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1 19:23:00 +0800 CST  
下了泰山,稍微休整一下,秦始皇车队继续向东行进。
反正每到一地总要留些锦绣文章什么的就不多说了。
不久到了琅琊山。
一提到琅琊山大家可能眼前一亮,好像有个电视剧叫《琅琊榜》,会不会是这里呢?
其实因为这个电视剧的名字,当时全国各地还真打起了历史笔墨官司。
在安徽滁州附近有个山叫琅琊山,现在还在,是个4A级风景区,自然就说《琅琊榜》写的就是他们那里,名字完全一样么。
南京一听不干了,安徽佬没文化,剧情描写的明明是金陵城,显然是我们大南京么。
山东人也不甘示弱,马上说这是写的俺山东的事,琅琊山俺这里自古有之,秦始皇都来过。
好吧,一下子就蹦出来三个地方傍大款,而且还都有当地历史学家背书。
为什么争得那么凶呢,无非利益使然,都想借着《琅琊榜》发展一下本地旅游业。
但究竟哪个对呢,我也不敢乱加评说,毕竟都是历史学家讲的么,搞得好像都很有道理似的。
古人呢,又不可能活过来解释一番。
大家各自拿着点有利于自己的蛛丝马迹争论不休。
搞得好像自己很有学问似的实在没有必要。
打着澄清历史真相的架势来教训人家就更不应该了。
你掌握的真是历史真相么,恐怕也未必,睡不着的时候自己也犯嘀咕吧?
倒不如用开放的态度容许人家对历史细节进行合理演义,再从中获得点感悟不是更好么?
好了,废话少说。
回头继续说说秦始皇登的这座琅琊山。
这座山可以很明确的说是山东的。
在这琅琊山上,秦始皇看到有座古台遗址,但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于是就问左右这是谁建造的。
当然这事也不算太久远,又比较著名,马上就有人上前回答说:
“回陛下,这台名叫琅琊台,是越王勾践建造的,主要为了方便勾践向海上眺望。后来晋国,齐国,楚国还有咱们秦国曾经在这个台上歃血为盟一起辅佐周室。从建造到现在估计也有几百年了吧,所以已经被毁的差不多了。”
秦始皇一听来劲了,就说:
“一个小小的越王勾践就能够在这荒郊野岭建造琅琊台争霸中原,朕现如今已经一统天下了,难道还不如勾践这个家伙么。传我口谕,马上削平该台,重新建造,而且规模要比这个台大上几倍,以显我大秦神威!”

秦始皇发话了,谁敢不服从。
不过有懂行的人还是壮着胆子试探着说:
“陛下,这么大一个工程,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完成啊,不如我们先其他地方转转,让地方上从长计议。”
秦始皇一听就火了,怒道:
“什么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就这么个小破台子啊!朕亲自在这里督造,难道还不能完成?”
接下来谁还敢再磨叽,马上着手安排开干。
当然秦始皇不会自己动手干,身边的大臣和地方官也不会,这就又苦了当地老百姓。
一万人不够,两万人,两万人不够,三万人,人多力量大么!
又加上秦始皇亲自督造,没有人敢偷懒,这效率自然也比平时高很多,三个月就完成了。
所以现在的领导都爱说“没有干不到,只有想不到"。
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说还是有点道理的,不过代价也肯定很巨大。
如果没有考虑好代价和产出的关系,即便做到了又有什么好处呢?
还是认真分析论证,科学决策比较好。
这瑯琊台基础就有三层,每层高五丈。
台下面可以容纳好几万人家居住,非常宏大,极为雄壮。
秦始皇看了自然也非常满意,这一满意就会皇恩浩荡。
于是就奖赏这些苦工,直接安排这三万苦工各自将家人迁过来居住,另外免役十二年。
既然琅琊台建造好了,秦始皇费那么大精力督造,总不可能建造完就走啊?
首先按老规矩,让人写点东西刻在石头上,至于刻了什么我也不说了,反正还是陈腔老调。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1 20:01:00 +0800 CST  
接着便住了下来。
前面说过越王勾践建造这个台是为了方便眺望大海。
秦始皇重建的这么宏伟,看海是必须的。
当时,秦始皇如果让莫文蔚在这个台上演唱«看海»,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呵呵。
有人如果有兴趣可以根据这个题材写个穿越类的小说准不错。
人类对大海有着天生的神秘向往,特别是女人。
来到大海边就感觉浪漫的要疯掉,再有个白马王子,马上就可以以身相许了。
也许这是人类天生的本能吧。
不是说,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人类生命来自海上么?
呵呵,谁又不想自己老家啊?
秦始皇肯定也有这个故乡大海的情节!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1 20:05:00 +0800 CST  
好了,今天就这样了,感冒了,太难受,喉咙也痛了,大家见谅。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1 20:18:00 +0800 CST  
以后秦始皇就经常到琅琊台上看海,时间久了还真看出了门道。
突然有一天他发现海上有高楼大厦,有人影来往,摩肩擦踵,好不热闹,仿佛如繁华的闹市一样。
仔细辨认却又忽隐忽现,一会就不见了。秦始皇在陕西那边长大,那是内陆,大海都没怎么看到过,哪里见过这个。
自然非常惊奇,于是就问左右看到了刚才海上的情形了吗。
是什么玩意?
左右众人中肯定也有人看到的,就说看到了,并连连称奇。
其实秦始皇身边这帮人也很少有在海边长大的,即便有,对这种自然现象也无法进行科学解释,就神秘兮兮的说:
“陛下,听说这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上有神仙,想必是他们在显灵。”
秦始皇经人一提醒,恍然大悟道:
“对。。对,朕以前就听说过,有几个燕国人,名叫宋毋忌、羡门子高什么的,声称世上有一种成仙之道,说人老死后可以升天成仙。有很多人拜他们为师,请求传授长生不老术,他们就说是在海上的三座神山上学的,那里有很多神仙,可以提供长生不老的丹药。”
秦始皇顿了顿,好像很有见识的继续说:
“听说齐威王、宣王、燕昭王都曾经派人入海寻找,但由于风高浪大,都无法靠近那三座神山。原来这三座神山就在这里啊!以前我只以为是江湖术士骗人的把戏,现在朕亲眼所见,果然是真的!”
秦始皇沉思片刻,略显惆怅,长叹一声,又接着说:
“朕贵为天子,却免不了生老病死,还是做神仙好啊!”
左右看到秦始皇这个老大如此伤感,赶快上前纷纷跪倒劝慰,什么吾皇万岁万万岁的叫了一番。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1 21:23:00 +0800 CST  
吃完药,忍不住又写了一段,大家别嫌少,实在力所能及。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1 21:27:00 +0800 CST  
今天可能没时间更了,晚上要去看鼻子和喉咙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17:10:00 +0800 CST  
排队挂号等待也是痛苦啊,还是写东西好。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18:14:00 +0800 CST  
实在无聊啊,也没人留言。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18:42:00 +0800 CST  
把之前自己的一个影评贴上来供大家批评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18:43:00 +0800 CST  
《老炮儿》最近名声比较大,听说是讲老流氓和小流氓对决的故事。因为自认为不老,更不流氓,所以嗤之以鼻不愿去看,想必也是耍流氓的恶俗桥段。但终究禁不住低级趣味的好奇和各种海报的诱惑,还是去看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这哪里是写老流氓和小流氓对决,分明是写两个时代的对决,只是用博人眼球的流氓马甲诠释了一下而已。
什么是好的电影?我不敢妄加界定,但有一点可能是共识,就是各种角色刻画的细致入微。这点电影《老炮儿》做的不错!先不说冯小刚的所谓本色出演,也不说其他明星的精彩演绎,因为他们的刻画都在情理之中。单就里面的三位动物配角着实让我眼前一亮,这也是电影深深打动我的主要原因。这三位动物配角就是小鸟(可能是八哥)、大鸟(也就是鸵鸟)和一闪而过的黑猫。
先说那只小鸟,一只笼中鸟,一只有点笨的笼中鸟。它每天待在笼中陪着六爷,默默无闻到只有学不会人说话的故事,但却惨死了,原因是它叫的让人心烦,多么无辜啊!很多人看到这里时估计内心会一颤,说不清为什么,可能更多的是为六爷难过。其实,更悲催应该是那只鸟,它着谁惹谁了,突然惨遭横祸。这也预示着一些小老百姓的命运,整日里为了生机讨好所有的人,结果呢,一有风吹草动,首先被牺牲了,而且牺牲的是莫名其妙,最大的原因竟然是吵的让某些人心烦!视生命如草芥不就是某些人的真实写照么?
再说那只大鸟,也是一只笼中鸟,一只体形较大的鸵鸟。它身形健硕高大,脖颈细长,脑袋高耸,有一种高贵样子,但不幸也给关在了笼子里,供人赏玩。导演之所以选择鸵鸟做配角,与它的名字可能不无关系,因为它的名字已经昭示了它的命运——凡事忍着,驮着。这让六爷都看不下去了,说它本应该在广阔的老家待着,怎么关在这里了,鼓励它逃跑。当然,它不见得听懂了六爷的话,但它的确还是逃跑了。看到鸵鸟在马路上奔跑,我听到了影院里的笑声,那笑声很明显是为鸵鸟的勇敢逃跑而发出的。是的,忍着、驮着是一种痛苦,而且还被关着!谁愿意这样活呢?鸵鸟不愿意,人恐怕更不愿意!电影到这里其实已经揭示了什么是六爷心中的规矩,以及为什么以死来维护他内心的这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人要讲“义”,要体面的活着,无论贫穷或富有。
最后说说那只猫,一只“被黑”色的猫,一只仅有一瞬间镜头的黑猫!它蜷缩在那里,突然被惊动,扭动脖子朝天喵叫了一声。这看似是导演的无意之举,但恰恰是整部影片的龙眼。那叫声来的突然,但却震撼人心,其实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壮宣誓。也就从那刻起,六爷开始了它人生的最后一次冲刺,也是一个时代的最后冲刺。也许六爷心中的规矩早已被现实给颠覆了,但六爷不甘心,仍然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抗争和挽留,最终不惜以死守护他内心的规矩。不过导演不忍心就这样结束电影,而是选择了以儿子更现实的继承规矩而结束!这明显是导演的愿望,当然也是我们大家的愿望!
规矩每个时代不一样,六爷说是“义”,小飞说是“钱”,您认为呢?也许我想多了!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18:45:00 +0800 CST  
这样不算违规吧,不会被删吧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18:46:00 +0800 CST  
接下来一段时间,秦始皇干脆不在琅琊台上看海了,直接到海边去眺望,想必认为离得近看的清楚一些吧。
这样偶尔还是能看到之前所见过的奇异景象,让秦始皇非常着迷,不由得不忍离开这里了。
这里我插说一句,秦始皇看到的景象现在的科学已经解释了,大家都知道那叫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哪里懂什么科学,不懂科学就无法解释,就说是仙境。
这与我们现在关于外星人的传说差不多。
一旦有什么自然景象无法用现在的科学解释了,就说是外星人搞得,反正外星人天天有,但就是没人亲眼见过。
当然我并不是否定外星人的存在,只是说我们的科学技术还是有待发展,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多现象会逐渐解释,即便有外星人我们也能把他逮住。
所以还是要敬畏自然,相信科学。
“上有所好,下必趋之。”
秦始皇既然有了求仙得道的想法,身边左右肯定就想方设法去迎合。
于是大家通过打听,了解到附近有个叫徐福的方士神通广大,对成仙长生这种高级技术很有研究。
那什么是方士呢?
说的通俗点就是以中医炼丹、占卜算卦,仰望星空为职业的人。
这种人现在说来是搞封建迷信活动的,但在那个年代却非常重要。
因为这种人懂中医,可以给人看病抓药。
在古代医卜是不分家的,从事中医研究的人都懂一些占卜算卦的玄学。
这也是现在中医名声不好的原因,这里就不多说了。
徐福就是这么一位方士。
现在很多电视剧把徐福有点妖魔化,说是一个江湖骗子,实际上这个人的确有点本事。
相传他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
鬼谷子我就不说了,名气太大。
既然师从鬼谷子,名师出高徒么,可以想想他的能耐有多大了。
他博学多才,通晓天文、地理、航海、医学等专业,在现在看来这些也是高科技学科。
而且还精通辟谷、气功、炼丹、修仙等玄学,甚至武术也不错。
徐福不但本事很大,而且人品口碑也极好。
他同情百姓,乐于助人,因此在沿海一带名望也很高。
后来这人不见了,当地老百姓就主动出资为他建设“徐福庙”,他出生的村也改叫“徐福村”,甚至在整个东北亚地区都流传着徐福的一些文化传说。
就是这么一个人,被推荐到秦始皇那里,秦始皇肯定深信不疑了。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22:11:00 +0800 CST  
回来有点迟了,医生让多喝水,于是回来就边喝水边继续再写点。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22:14:00 +0800 CST  
今天留言太少,心拔凉拔凉的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22:15:00 +0800 CST  
还有一段,我再完善一下一会发上来,大家别嫌少啊,哪天辞职了,产量大点。

楼主 瑞文辰  发布于 2016-03-02 22:16:00 +0800 CST  

楼主:瑞文辰

字数:59943

发表时间:2016-02-22 00:3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1-13 10:06:22 +0800 CST

评论数:319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