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读《刘慈欣谈科幻》

这是一本好书,记载了大刘撰写的许多关于科幻作品的小文章。这些文章贯穿他几乎整个写作过程中的各种感想和思索,尤其是对科幻小说的各种领悟和总结,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科幻小说从来不是以科普为第一目的的。虽然有段时期我国对科幻的科普作用放大到了唯一目的的程度,但几次起落后,中国科幻早已不是科普作品的代名词了。而我们,特别是在体校,对科幻作品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硬科幻鄙视软科幻的这种最低层次的级别,各种层出不穷的抓科技漏洞与错误就是明证。对科幻来说,符合现有科技不是主要特征,符合现有科技的那种感觉才是主要的特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正是前者才会延伸出硬科幻对软科幻的鄙视错觉,才会让熟悉科技的理科生油然生出那种不该存在的优越感。这也是束缚我们科幻作品发展的一条很重的锁链。

不,该还原科幻真正的认知了。硬软科幻的划分和分类是不科幻的,它只是理科生表达优越感的工具而已。科幻的另一半边天,文学,被忽视了太久了。看看体校的各种同人作品,基本都以硬核科幻为唯一信条。科技脑洞是唯一的追求。这是病,得治。

我也不是科幻大佬。但大刘是。所以我们就从这本《刘慈欣谈科幻》开始吧,看一看真正的大佬是怎么看科幻的。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2 20:18:00 +0800 CST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2 20:18:00 +0800 CST  
我将一部分一部分贴出该文的内容,以章节为分割。各位有兴趣的可以随便茶楼,欢迎讨论。

注意,本帖非商业用途,任何转载都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2 20:20:00 +0800 CST  
第1章

我们是一群正在人群中出现的神秘异类,我们像跳蚤一样在未来和过去跳来跳去,像雾气飘行于星云间,可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我们进入夸克内部、在恒星的核心游泳……我们现在像萤火虫般弱小而不为人知,但正像春天的野草一样蔓延。

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科幻出现了两次高潮,但那时的科幻与主流文学的界限并不鲜明,因而均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科幻迷群体。80年代对科幻小说的一场大围剿过后,科幻在国内成了科学和文学的弃儿,几乎绝迹。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的科幻迷群体就在这时悄然诞生了,我们收养了这个奄奄一息的弃儿,使它活下来,并脱离了文学和科学的脐带,成为独立的自我。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事,当时的科幻迷还很稀少,

现在,中国科幻的第三次繁荣期已经到来,我们的群体也急剧膨胀,但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我们的人数仍然很少。我们大多数人都看的《科幻世界》的月销量在40万~50万份,读者大约有100万~150万人,这其中去除一般的读者,可以估计出全国科幻迷的数量在50万~80万人的规模。我们中不乏年近花甲的老人,但绝大多数是大中学生。

我们关注中国的科幻事业,希望它繁荣腾飞。我们中的许多人,只要是国内新发表的科幻小说都急着阅读,而不管作品的质量,似乎读科幻小说已成了一种责任,这是在其他文学品种中很少见的现象。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像中国的球迷,但球迷很少亲自下场踢球,而科幻迷当到一定程度,大都不可避免地写起科幻来。我们中只有极少数最后能幸运地发表作品,大多数作品都只能在网上发表,我们在昏暗的网吧中一字一句地输入自己的科幻小说,它们中有些像《战争与和平》那么长,我们是一群电子时代的游吟诗人。

但我们这一群人的真正内涵还在于:科幻对于我们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而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是一群精神上的先遣队和探险者,先于其他人游历了各种各样的未来世界,这些世界有些是可以预见的未来,有些则远远越出人类发展的可能的轨迹。我们从现实出发,放射状地体验各种可能。我们很像站在那个复杂路口上的爱丽丝,她问柴郡猫路怎么走,柴郡猫反问她要到哪里去,她说去哪儿都成,柴郡猫说那你走哪条路都无所谓了。在克隆技术被炒作的20年前,我们已经在科幻世界中追踪二十四个小希特勒,现在我们关心的生命是以力场和光的形式存在的;早在纳米技术为大众所知的同样长的时间之前,科幻世界中的纳米潜艇已在人体的血管中进行着漫长的航行,我们现在所关心的,是每个基本粒子是否是一个充满着亿万星系的宇宙,或者我们的宇宙是不是一个基本粒子。当我们站在书报摊前,在早餐和五块钱一本的《科幻世界》杂志间作出选择时,精神上已进入了一个每个家庭拥有一个星球的无限富足的世界;在我们为期末考试而死记硬背时,在另一个精神世界中正经历着向百亿光年宇宙深处的探险。科幻迷的精神世界不是科学家的世界,科学的触角远到不了那里;也不是哲学家的世界,我们的世界要鲜活生动得多;更不是神话世界,科幻迷的世界中的一切,都有可能在未来变为现实,或者已经在宇宙遥远的某处存在了。

但我们是一群异类,人们不喜欢我们,我们中那些率先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的人,立刻被异样的目光所包围,在这个越来越现实的世界中,喜欢幻想的人是让人们打心眼儿里讨厌的,我们只能把自己深深藏在一层正常的外壳中。

我们的群体目前是弱小的,但如果有人要轻视它,他可能会死在这上面。这一群孩子和年轻人正在成长,我们中现在已经有北大的硕士和清华的博士,更重要的是,我们是这个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一群人,在你们眼中惊世骇俗的新思想,对我们来说不过是平淡无奇的老生常谈而已。对于接受未来观念的冲击,没有谁比我们准备得更好,我们现在正远远站在前面不耐烦地等着世界跟上来,我们将创造出更加震撼的东西来冲击世界。

这就是我们科幻迷,一群来自未来的人。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2 20:21:00 +0800 CST  
总序——想象的地平线

“巨大的波浪停息的时候,饥肠辘辘、几近绝望的船员们看到了遥远天边的地平线。谢天谢地,我们终于找到了陆地!”多年以来,在我的记忆中,这些莫须有的语句反复出现。我无法确定这些语句的来源。隐隐约约中,我觉得这是哥伦布航海过程中,在几乎绝望地找到陆地的时候发出的最后感叹。

为了撰写这套丛书的序,我翻阅了《哥伦布航海日记》。让我惊奇的是,哥伦布从来没有在日记的任何地方谈到地平线!

如果航海者不注重地平线,那么航天者又是如何呢?

恰好手头有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我把他进入太空前后的所有章节都读了一遍,令我再度惊奇的是,杨利伟也丝毫没有提到哪怕一次地平线!

难道,有关地平线的故事仅仅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

带着这个有趣的发现我思考了很久。我想知道在人类的经验、记忆、思维与身体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想象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还想知道,如果存在着一条想象的地平线,它分界的到底是什么?这种分界本身的意义何在?

“地平线未来丛书”恰恰是这样一套有关想象与真实、今天与明天、科技与文艺、乌托邦与现实的思考之书。丛书的作者来自不同领域,他们呈现的观点和认知方式更是千差万别,但恰恰是这些差异和矛盾,构成了一种怪石嶙峋且复杂异常的观念地貌,为我们提供了驾驭各自的思想飞船,巧妙穿越于多维理念空间去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地平线未来丛书”有三大特点。首先它是驳杂的。作为多维世界的交织点,丛书中的每一本都不会聚焦于专一的学科或领域,而是覆盖现实和想象世界的多重部分。我们相信,唯有这种交织覆盖,才能更本真地反映今日的时代现实。其次,丛书中的每一本都充满了无法归类的“界外知识”。由于学科与现实的广泛覆盖,更由于作者的创意植入,导致了这套丛书中许多内容无法进入传统的知识分类学。它们具有越界性、超前性、挑战性。我们相信,唯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当前人类知识的全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丛书以想象力、创造力和行动力的激发为指归。因为在我们看来,不管地平线存在于现实还是大脑,通向地平线的广阔空间为想象、创造,甚至行动提供了可能性。丛书作者深知,面对当代复杂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面对人类能力与外部世界的诸多限制,唯有全面动用自己的认知与创新才能,方可通向解放和超越。

我不期待本丛书能回答读者心中的问题。恰恰相反,我们期待您的阅读是跟我们一起构建地平线的过程。

我不期待我们的对话能够将多重地平线统一到一个标准的基线上,恰恰相反,我们为期待着从原本的一条基线中生发或映射出更多复杂的线条。

我不期待寻找知识大陆的航行在地平线出现的时候终止,恰恰相反,我们希望本丛书为您加满燃油,重新点火,开启您追寻未来生活的航程——“隐约中我们看到了地平线。但是,等一等,哦,天!地平线之外还有地平线,我们的航程将永无终止!”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2 20:22:00 +0800 CST  
序完。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2 20:22:00 +0800 CST  
以下是我读了这份序的感想。。我关注到的重点有两个。第一个是科幻脱离了纯科学和纯文学的领域,成为了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指出了科幻的本质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而是这两者的某种结合。换句话说,科幻既包括了部分科学,也包括了部分文学,形成了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新的形式。这个比二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幻想。幻想是科幻的最主要的特征,却又不远离科学和文学。于是科幻的概念就呼之而出了:对科学进行文学形式的幻想。这或许是科幻的一种简陋的定义吧。

第二个是科幻迷的数量极速增加,我们的科幻迷主体正处于学生时代(当时是高中生,现在是高中大学研究生),将来的科幻迷将以非线性速度增加。属于我们的科幻黄金时代即将到来,这是值得期待和憧憬的。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2 20:36:00 +0800 CST  
还有。。我想知道的是,《地平线未来众书》还有哪几本?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2 20:42:00 +0800 CST  
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儿是十分脆弱的,小马出生后十分钟就能自己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婴儿要在摇篮里呆相当长的时间,这期间如果没有外界的悉心照顾,他们不可能生存下去,凭自己的力量,人永远无法走出摇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进化的需要,人的大脑体积较大,充分发育后则难以出生,只有提前生出来,也就是说,所有的人类婴儿都是早产儿。
如果把人类文明的整体看做一个婴儿的话,那么也是一个早产儿。文明的发展速度远快于自然的进化,人类实际上是用原始人的大脑和身体进入现代文明的。那么就有这样一个可怕的问题:如果没有外界的照顾,人类文明这个婴儿是否也永远无力走出自己的摇篮?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2 21:29:00 +0800 CST  
地平线未来丛书: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3 10:45:00 +0800 CST  
再来,节选自第二章,一个和十万个地球。


现在看来有这个可能。
在遥远的未来,当人们回顾20世纪中叶至今的历史时,这期间发生的所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都将被时间磨得平淡无奇,只有两件现在被我们忽视的事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人类迈出了走出摇篮的第一步;二、人类又收回了迈出的脚步。这两件事的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加加林飞入太空的1961年可能代替耶稣诞生的那一年而成为人类元年,而阿波罗登月后太空探索的衰退,将给人类留下比被逐出伊甸园更惨痛的创伤。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3 11:05:00 +0800 CST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将当做黄金时代而记忆,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仅3年多,第一名宇航员就进入太空,其后仅7年多,人类就登上了月球。当时,人们被远大的目标所激奋,认为再有10年左右人类将登上火星,而抵达木星轨道登上木卫二也不是遥远的事。早在这之前,就诞生了豪气冲天的猎户座计划,用不断爆炸的原子弹驱动飞船,可以一次将几十名宇航员送上外行星。
但很快,阿波罗登月因资金中断,取消了剩下的飞行。以后,人类的太空探索就像一块在地球重力场中抛起的石头,达到顶点短暂停留后急剧下坠。阿波罗十七号最后一次登月的1972年12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后,虽然仍有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有越来越多的各类人造卫星和它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飞向地外行星的探测器,但人类太空事业的性质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太空探索的目光由星空转向地面。阿波罗十七号之前的太空飞行是人类走出摇篮的努力,之后则是为了在摇篮中过得更舒适些。太空事业纳入了经济轨道,产出必须大于投入,开拓的豪情代之以商人的精明,人类心中的翅膀折断了。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3 11:06:00 +0800 CST  
主流文学描写上帝已经创造的世界,科幻文学则像上帝一样创造世界再描写它。
由于以上这个区别,使我们必须从科幻文学的角度,对科幻小说中主流文学的某些要素进行反思。
1.细节
小说必须有细节,但在科幻文学中,细节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这样一篇名为《奇点焰火》的科幻小说,描写在一群超级意识那里,用大爆炸方式创造宇宙只是他们的一场焰火晚会,一个焰火就是一次创世大爆炸,进而诞生一个宇宙。当我们的宇宙诞生时,有这样的描写:
“这颗好!这颗好!”当焰火在虚无中炸开时,主体1欢呼起来。
“至少比刚才几颗好,”主体2懒洋洋地说,“暴胀后形成的物理规律分布均匀,从纯能中沉淀出的基本粒子成色也不错。”
焰火熄灭了,灰烬纷纷下落。
“耐心点嘛,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呢!”主体1对又拿起一颗奇点焰火要点燃的主体2说,他把一架望远镜递给主体2,“你看灰里面,冷下来的物质形成许多有趣的微小低熵聚合。”
“嗯,”主体2举着望远镜说,“他们能自我复制,还产生了微小的意识……等等,他们中的一些居然推测出自己来自刚才那颗焰火,有趣……”
毫无疑问,以上的文字应该算做细节,描写两个人(或随便其他什么东西)在放一颗焰火前后的对话和感觉。但这个细节绝对不寻常,它真的不“细”了,短短二百字,在主流文学中描写男女主人公的一次小吻都捉襟见肘,却在时空上囊括了我们的宇宙自大爆炸以来的全部历史,包括生命史和文明史,还展现了我们的宇宙之外的一个超宇宙的图景。这是科幻所独有的细节,相对于主流文学的“微细节”而言,我们不妨把它称为“宏细节”。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3 17:27:00 +0800 CST  
同样的内容,在主流文学中应该是这样描写的:
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后来形成了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后来在太阳旁边形成了地球。地球出现十几亿年后,生命在它的表面出现了,后来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出现了人类。人类经历了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开始了对宇宙本源的思考,并证明了它诞生于大爆炸。
这是细节吗,显然不是。所以宏细节只能在科幻中出现,其实这样的细节在科幻小说中很常见,《2001》的最后一章宇航员化为纯能态后的描写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段文字为科幻文学中最经典的篇章。在这些细节中,科幻作家笔端轻摇而纵横十亿年时间和百亿光年空间,使主流文学所囊括的世界和历史瞬间变成了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
在科幻小说的早期,宏细节并不常见,只有在科幻文学将触角伸向宇宙深处,同时开始对宇宙本源的思考时,它才大量出现,它是科幻小说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最能体现科幻文学特点和优势的一种表现手法。
这里丝毫没有贬低传统文学中的微细节的意思,它同样是科幻小说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生动微细节的科幻小说就像是少了一条腿的巨人。即使全部以微细节构成的科幻小说,也不乏《昔日之光》这样的经典。
现在的遗憾是,在强调微细节的同时,宏细节在国内科幻小说的评论和读者中并没有得到认可,人们对它一般有两种评价:一、空洞,二、只是一个长篇梗概。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3 17:27:00 +0800 CST  
克拉克的《星》是科幻短篇中的经典,它最后那句:“毁灭了一个文明的超新星,仅仅是为了照亮伯利恒的夜空!”是科幻小说的千古绝唱,也是宏细节的典范。但这篇小说如果在国内写出,肯定发表不了,原因很简单:它没有细节。如果说《2001》虽然时空描写的尺度很大,但内涵已写尽,再扩长也没什么了,那么《星》可真像一部长篇梗概,甚至如果把这篇梗概递到一位国内出版社征集科幻长篇的老编手中,他(她)没准还嫌它写得太粗略呢。国内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以“没有细节”为由发表不出来,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冯志刚的《种植文明》了。在2001年北京师大的银河奖颁奖会后座谈中,一位MM严厉地指责道:“科幻创作的不认真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以至于有人把一篇小说的内容简介也拿出来冒充杰作!”看到旁边冯兄的苦笑,我很想解释几句,但再看MM那义愤填膺大义凛然的样子,话又吓回肚子里去了。其实,这部作品单从细节方面来说,比国外的一些经典还是细得多。不信你可以去看看两年前刚获星云奖的《引力深井》,看看卡尔维诺的《螺旋》,再看看很有些年代的《最初的和最后的人》。听说冯兄正在把他的这篇“内容简介”扩为长篇,其实这事儿西方科幻作家也常干,但耐人寻味的是,很多被扩成的长篇在科幻史上的地位还不如它的短篇“梗概”。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3 17:30:00 +0800 CST  
宏细节的出现,对科幻小说的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使我们联想到了应用软件(特别是MIS软件)的开发理论。依照来自西方的软件工程理论,软件的开发应该由顶向下,即首先建好软件的整体框架,然后逐步细化。而在国内,由于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层次的限制,企业MIS软件的开发基本上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有各专业的小模块,最后逐渐凑成一个大系统(这造成了相当多的灾难性的后果)。前者很像以宏细节为主的科幻,先按自己创造的规律建成一个世界,再去进一步充实细化它;而后者,肯定是传统文学的构建方式了。传统文学没有办法自上而下地写,因为上面的结构已经建好了,描写它不是文学的事。
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的描写空间,使得我们有可能从对整个宇宙的描写中更生动也更深刻地表现地球,表现在主流文学存在了几千年的传统世界,从仙座星云中拿一个望远镜看地球上罗密欧在朱丽叶的窗下吹口哨,肯定比从不远处的树丛中看更有趣。
科幻能使我们从大海见一滴水。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3 17:31:00 +0800 CST  
唔。。原本我想邀请几位文学专业的人来这里参与讨论。。看到这里,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了。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3 17:32:00 +0800 CST  
2.人物
人类的社会史,就是一部人的地位的上升史。从斯巴达克斯挥舞利剑冲出角斗场,到法国的革命者们高喊人权博爱平等,人从手段变为目的。
但在科学中,人的地位正沿着相反的方向演化,从上帝的造物(宇宙中的其他东西都是他老人家送给我们的家具),万物之灵,退化到与其他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再退化到宇宙角落中一粒沙子上的微不足道的细菌。
科幻属于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的文学,但它是由科学催生的,现在的问题是,在人的地位上,我们倒向哪边?
主流文学无疑倒向了前者,文学是人学,已经成了一句近乎于法律的准则,一篇没有人物的小说是不能被接受的。
从不长的世界科幻史看,科幻小说并没有抛弃人物,但人物形象和地位与主流文学相比已大大降低。到目前为止,成为经典的那些科幻作品基本上没有因塑造人物形象而成功的。在我们看过的所有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平面呆板之最是《2001》创造的,里面的科学家和宇航员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用机器般恒定的声调和语速说话。如果说其他科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欠缺是由于作家的不在意或无能为力,《2001》则是库布里克故意而为之,他仿佛在告诉我们,人在这部作品中只是一个符号。他做得很成功,看过电影后,我们很难把飞船中那仅有的两个宇航员区分开来,除了名字,他们似乎没有任何个性上的特点。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3 17:44:00 +0800 CST  
人物的地位在科幻小说中的变化,与细节的变化一样,同样是由于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描述空间的缘故,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科幻与科学天然的联系,使得它能够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人物形象的概念在科幻小说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扩展。
其一,以整个种族形象取代个人形象。与传统文学不同,科幻小说有可能描写除人类之外的多个文明,并给这些文明及创造它的种族赋以不同的形象和性格。创造这些文明的种族可以是外星人,也可以是进入外太空的不同人类群落。前面提到的《种植文明》,就是后者的典型例子。我们把这种新的文学形象称为种族形象。
其二,一个世界作为一个形象出现。这些世界可以是不同的星球和星系,也可以是平行宇宙中的不同分支,近年来,又增添了许多运行于计算机内存中的虚拟世界。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这些是世界是有人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这种世界形象,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种族形象的进一步扩展。另一种情况是没有人的世界,后来由人(大多是探险者)进入。在这种情况中,更多地关注于这些世界的自然属性,以及它对进入其中的人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形象往往像传统文学中的一个反派角色,与进入其中的人发生矛盾冲突。科幻小说中还有一种十分罕见的世界形象,这些世界独立存在于宇宙中,人从来没有进入,作者以一个旁边的超意识位置来描写它。比如《巴别图书馆》。这类作品很少,也很难读,但却把科幻的特点推向极致。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3 17:44:00 +0800 CST  
不管是种族形象还是世界形象,在主流文学中都不可能存在,因为一个文学形象存在的前提是有可能与其他形象进行比较,描写单一种族(人类)和单一世界(地球)的主流文学,必须把形象的颗粒细化到个人,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是科幻对文学的贡献。
科幻中两种新的文学形象显然没有得到国内读者和评论的认可,我们对科幻小说的评论,仍然延续着传统文学的思维,无法接受不以传统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作品,更别提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了,而对于这两个科幻文学形象的创造和欣赏,正是科幻文学的核心内容,中国科幻在文学水平上的欠缺,本质上是这两个形象的欠缺。

楼主 短命郭嘉  发布于 2019-03-23 17:45:00 +0800 CST  

楼主:短命郭嘉

字数:10658

发表时间:2019-03-23 04:1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15 22:27:52 +0800 CST

评论数:8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