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沥血】禅定坐禅实践概论 献给2吧所有真正的修行人 申精~~

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敏锐的嗅到很多宗教的发起从何而来,但是我们必须学会自省。观察自我,这样才能不急于下对或者错的判断,从而处在中立的,理性的判断中。

因此说没有因果,肯定不对,但是说有也不是那么回事,因此怎么说都是片面,都是或常见,或断见的,参考前面讲过的空性和中观知识,我们不下结论才是对的,呵呵。

在这里复习一下中观知识,事物到底是有,还是无?还是非有非无?既有既无?还是在有无之间?这些统统都有逻辑悖论问题。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38:00 +0800 CST  
我们的先人们对此总结下来一套很有效的理解方法,那就是缘起有,自性无。我们看到事物还有现象存在的一面,这就是缘起有,举个例子,比如一棵树存在在这里。它之所以存在在这里,是因为有一颗种子在适合的条件下发芽长大,因此变成了这棵树,所以种子就是这棵树的缘起。种子的缘起是上一棵树,不停追述下去没有尽头,这就是缘起无始,缘起有。

自性空是怎么回事?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没有一个本来的面貌(因为无始)……举个例子,比如这棵树,它不可能本来的面貌就是一棵树,树就是它的自性。因为如果说树是它的自性,那么它就该永远都是一棵树,怎么它从前会是种子,未来会变成家具,或者木头房子?而且,假如它已经被人做成了家具,那么它原来树木的面貌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原来那棵树就不存在了。因此,不存在永恒的自性,所以说自性是空。

所以我们可见,有的是什么?就是缘,就是因缘,就是前因,和条件。
没有的是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事物,自性是空。

深刻记忆这两句话:缘起有,自性空。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38:00 +0800 CST  
套用到万事万物都是这么回事。如果你这样做,恭喜,你已经成了中观学派的高手了。

另外讲一点点,所有事物正是因为存在,才会有变化,如果不存在,哪里会有什么变化?于是我们可以把一切有总结成“有”,根本有。无常的变化,因缘的变化,都建立在事物本有的基础上,如果你依这一个观点来理解,那么又恭喜你了,你成了唯识学派的高手。

这两种观点数千年来打架打得厉害,实际上本质它们两是互相依存的。能看到这一点,恭喜你,你很好的消除了思维上的矛盾了。不管谈论事物有的部分,还是空的部分都没有障碍了。

我这一节写到这里似乎都没有写到标题的内容,因为我在尽量压缩章节,每一节写长一点,因为我答应过菩萨们,二十节完结,要说的东西还多得不得了,所以我只好偷巧,一节写长一点……。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39:00 +0800 CST  
以上这些道理,大家如果再套用到禅定中的种种想法,认知,还有感受中,就能不断扶正自己的道路了,因为没有任何说法是对的。要执着任何一种说法是对的,那一定是邪路。
之所以我要再一次丰满大家的理论知识,是因为到了这个阶段,我们会领悟到真理是不可言说的,怎么说都是错,怎么说都是片面,因为事物的真相没有对错,没有是或者非。都对也都错,永远是片面。只要开口既落入某一种见解中了。

必须要要了解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进入更深的禅定,比如二禅。因为我们一路走在,所有道理,所有所思所想过程,都脱离不了语言逻辑,并且我们是一步步舍弃某些东西走过来的,如果到了这里,不告诉大家该继续舍弃什么,我们怎么走下去呢?

我们一路上,观呼吸,止念头,一直保持着有所觉知,所谓知我们是怎么知?说白了,就是知道了,并且用语言能形容了,然后用语言逻辑来形容。如果大家细心观察自己的思考,会发现我们在想事情的时候,一直在心理面“说话”那是因为语言逻辑是我们理解事物的一部分。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39:00 +0800 CST  
不相信的话,大家做个有趣的实验,你现在心里说:“啊—”这个音,拖长音,不停的拖下去,仅仅在心里发这个啊的音。之所以不真的发出来,是因为我们气用完了就会断,在心里发就不受呼吸影响可以无限拖……

此刻你是不是会发现,好像不容易分心想其他事情?除非你忘记继续“啊”下去?

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大概触摸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思考(杂念),很多很多都是建立在语言上的。早晚我我们要走到舍弃它的地步,心里可能才会更宁静。

这里就轻微涉及到一点点咒语的奥义了呵呵。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39:00 +0800 CST  
我们知道三字明咒中,翁阿吽,其中翁是头部震动,阿是喉咙震动,吽是胸腹震动。并且只有阿这个音是个单纯的开口音,并且是可以一直延续的音。没注意过这些的同学现在就试。

我们还知道,我们的思维有很大一部分是语言的部分,抽象思维的部分。具体也是在喉咙这里表现出来的,因为我们的语言器官就是喉咙里的声带。所以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活着,我们一定会用到语言逻辑,语言中枢,核心表现位置就是喉部。所以我们一生都跟喉部有密切关系。语言意识活多长,我们作为人的体验就有多长。就好像寿命一样。假如我们没有语言思维,就会和动物类似,无法理解抽象的事物,比如不会知道1这个符号,或者yi这个音节是一个的概念……

在口密中,阿代表阿弥陀佛,为什么?因为阿是可以一直延续的音,代表语言意识的永恒运作。阿弥陀佛原名叫无量寿佛,你想想看,语言抽象思维,是我们人类智慧寿命的象征,那么一直持续不断的阿,是不是永恒不断的智慧寿命?所以称为无量寿。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40:00 +0800 CST  
本文本着不多讲密法,不盗法的原则,很多事情还需要大家自行领悟,不过说这个阿字,还是有点点意义的,那就是我们知道了语言对我们思绪的影响,那么大家可以通过心里持续念,阿,或者额,或者一,或者乌,雨……这些开口音,来辅助消除杂念。

算是补足我前面课程讲得太快,大家没找到方法无法进入状态的不足之处。

好了,下面我们开始最后巩固一下初禅概念,根据多方面说法来比对一下自己的禅境。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40:00 +0800 CST  
首先,我们可以从各种经文,各种论文里得知,初禅叫做离生喜乐,意思是离开了欲望的束缚,所以轻松快乐。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答案应该是接近的,因为我们确实因为舌头抵住上颚关闭的味觉,呼吸变得细微难以察觉,断绝了嗅觉。因为五欲相连,一个个减弱,因此我们这时候感觉到欢喜快乐,完全没有错。

然后,很多经文里说到,初禅有八种触觉感受,它们是:痒、动、轻、重、冷、暖、涩、滑。我们回顾一下自己走过来,确实有失去身心,然后又找回这些感受,大家还记得是什么阶段吗?就是禅定中阴出现的时候。

这里要注意了,因为很少有经论提到禅定中阴,所以这些八触,被一并归到初禅里面。但是我们自己可是脚踏实地一步步体验过来的,可以明明知道,这些感受是出现在喜乐之前的,并且有出体感受和经验,所以认证来判定,它们是出现在禅定中阴形成的阶段。并不能实实在在算在初禅里。

不过它们也确实是进入初禅的必经感受。所以算在初禅里也没有什么不对,我们自己清楚它们出现的阶段就好。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41:00 +0800 CST  
各种经论里说,初禅已经除掉了贪、嗔、痴、慢、疑这五种烦恼的根源,我们来比对看看是不是这样,首先,贪,我们贪,肯定是有对象的吧?贪财,贪色,贪吃……我们这时候没有味觉没有嗅觉,好像没有什么欲望,哪里有什么贪存在呢?

然后是嗔,嗔就是恨,讨厌,厌恶。我们此刻那么欢喜那么快乐,哪里有什么生气的对象呢?

痴,指的是痴迷,因为贪爱而起的。我们此刻不贪爱什么,哪里有什么痴迷?

慢,代表傲慢,和自卑,不管觉得自己比别人好,还是自己比别人差,都是慢心。此刻我们都体验了和那些光亮的人们,感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就是万物,万物就是我的错觉,当然是感觉一切平等了,因为一切都是我。既然如此,哪里有慢心?

疑,就是疑惑……我们此刻快乐满足,懒惰无比,都不愿意,或者不能想什么事情……疑心根本就生不出来……因此也没有疑。

从以上看过来,是完全没有错了。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41:00 +0800 CST  
关于经论上说到的,初禅的十功德,所谓功德就是水准。各种人士解释万千,当然我们不能说他们的对与不对,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对比看看。我在这里就简单说明。用最通俗的方式介绍一下。

空:空的是什么?空的是杂念。
明:明的是什么?回顾一下我们初禅里的证悟,无始。辅助缘起有,自性空,再加上我们色界眼观察到的事物,是不是对事物实相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定:定的是我们因为不容易生杂念,因此而能久住初禅,能定住,这就是定,我们再此体验到了定力是什么,这就是定。
智:此刻因为没有欲望,很强的自我见解,对事物看待比在欲界的时候客观,是不是种智慧呢?
柔软和善心:我们为什么会柔软,为什么会善?因为我们无欲,我们与世无争,为什么与世无争,因为有我们就是世的体验,自己和自己争什么?因此有随喜的柔,平等看待人事物的善。
喜和乐:这个不再追述了,欢喜的感觉和快乐的感受……
解脱:就是从欲望中解脱出来了。
境界相应: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一点,举个例子,大道理三岁小孩都会讲,比如我们平时生活中,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忍不住要去做,明明知道某些习惯不好,但是戒不掉,因为我们被欲望拖累,因此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境界没办法相应。此刻我们既然已经从欲望中解脱,至少在定境中,色界天身所在的世界中,是很容易自我控制的,知道不好就不会做,能自然而然,因此行为和思想境界能相应。这就叫境界相应

境界相应是初禅中最大的功德。也因为有这个德行,我们在这个定境中,道德水准好像圣人一样。解决了很多我们的难题,比如常常有人跟我讲,居士啊,我明明知道抽烟不好,就是戒不掉……忍不住……如果你能住于初禅,这个根本就不是问题。也因此,我们通感也好,或者我们什么感受也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高大伟岸的,并且清透发光的……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41:00 +0800 CST  
好了,大概对比到这里。基本上我们可以看到各方说法在这里有了印证了,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呢?

说老实话,这里是又是个难关了,我自己也就只是到这个程度了。常常定于初禅,但是下一步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欢喜快乐的感受一直持续,但是久而久之习惯了,也就正常了,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好了,有时候还会成为一种负担。什么负担,那就是一直在觉(觉知自己感受),一直在观(观所有现象)。然后等到某个时机,觉得不喜了,也不乐了,然后更加仔细的去观察体验,然后发现欢喜快乐还在。

如果要形容,就好比欢喜快乐是种食物一样,我自己就跟一头猪一样,一直追逐着欢喜快乐这种食物奔跑,奔跑的方式就是觉和观……

但是就一直这样,仿佛没有出路,在一个圈子里打转……等到一个厌烦心生出来,立刻就出定了。于是我出定后开始想,定力总有消失的时候,既是我有无限的定力,一直处在这种循环中。如果理性的分析,我们生活是大的轮回,此刻不也就是个小轮回么?而且因为我们知道快乐欢喜,自然会发现它的对立面,不快乐,不欢喜,我们不停的去觉啊,观啊,不厌其烦的这样做,不就是因为我们面临欢喜和快乐的失去么?其实这根源就是痛苦的。因为我们失去欢喜快乐而痛苦,所以我们不停的觉,不停的观……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42:00 +0800 CST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立刻又会出来一条证悟。初禅并不是我们永久适合居所,因为我们还有得有失,还是有苦受的,只是我们被快乐欢喜蒙蔽了而已。并且一直不断的现象不可避免会有厌烦心出现,好比我们的定力的我们的燃料,一旦燃尽,立刻就出定了。

假如我们死后生在初禅天,所经历和初禅定是差不多的情况,那么必然有“燃料”耗尽,厌烦出现,然后重新入轮回的隐患。所以即使我们此刻再欢喜再快乐……也无法永恒。
我自己就是在这个位置卡住的,过去我一直不知道原理,只是依靠观和止一步步走到这里来,但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我们一直都是观啊观啊,无所作为啊无所作为(止),然后走到这里来,但是此刻我们会发现,继续观啊,继续止啊。好像没有什么决定性变化……我也没有因此进入其他境界了。所以到底怎么办呢?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43:00 +0800 CST  
为了这个问题,我又请教了我的上师,他说:你不是因为止和观走到这里来的,你是因为一步步舍弃而走到这里来的。如果你已经感觉到止和观,寻和伺(寻就是观,伺就是守着觉)是你的负担,你为什么不舍弃它们?如果你舍弃了,你就能进入二禅了。

我此刻才意识到,我们一直以来作为依止的观,觉,什么的。原来也是要放弃的……

可是人就是这样,有了这个喜有了这个乐,必然有了强烈的惯性和惰性,要舍舍不掉。如果不观,如果不觉,还有喜乐么?虽然各种经论都说二禅是有的,在入初禅前我也一直提醒自己,差不多就要放弃觉和观,可是真到了初禅里,到底要如何克服惰性呢?到底如何才能主动的抛弃我们一直依赖的觉和观呢?

咱下节再说吧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15 04:43:00 +0800 CST  
第十八节 二禅中的种种

大家久等了,说句实话我是一直在规划接下来还如何讲下去。因为到这个阶段已经是曲高和寡了,再加上其实我本人禅定深入也有一定局限。因此可能接下来在继续介绍后面的禅定境界,只能更多的理论化,并且减少实践的说法了。
因为就算我不能带领大家深入进去,但是好歹咱有智慧,能扶正道路,那就行!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29 21:31:00 +0800 CST  
在初禅中,快乐的感受虽然持续,但是上一节我讲到了,好像一直猪不停的追逐食物一样,不停的观,不停的觉。就好比在追逐一样。并且说实话,我们会觉得我们这时候的快乐感受是因为我们的觉和观。久而久之,说实话,快乐的感受是会减少的。感觉减少,但是不代表真的减少,因为比如我们在禅境中看见一朵美丽的花朵,身心感到喜悦快乐。但是实际上等一下看腻了,不也就是一朵花而已么?然后其实快乐就降低了。

但是同时我们又发现一块美丽的石头,于是乎又因为石头美丽而快乐喜悦,这种不断的感官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快乐,并且在那个境界中,一切事物都那么多祥和,自然我们会以为快乐享受不尽。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29 21:32:00 +0800 CST  
但是实际上呢?有意义吗?大家好好想想,我们生活中不就是这样的么?今天得到个苹果手机,很快乐,时间久了习惯了,对它无感了。但是找了个新的男女朋友,很快了,后来感情平淡了,突然地上见到10块钱,又乐呵呵的……

说句实话,二者相比较,是不是异曲同工?如果我们谨慎点,会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在因为各种境物现象而快乐或者烦恼。

只不过,在这个初禅中,我们脱离了很粗重的身体感受和欲望而已,比如不贪食欲,色欲,物欲,名欲,睡欲(享受欲)而已。因此有种轻松感,烦恼少了而已。但是本质上我们的习气,对自我的执着,对物质的依赖还是没有断除。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29 21:32:00 +0800 CST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会有疲倦感,厌烦感生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现在所有的快乐,都是我门观来的,感觉来的。并且还会有所想,如果脑子真完全不想,哪里会知道我们面临的境物是什么呢?要是我们不需要去观,去觉,不需要去想,去思,本自就快乐那么多好?

所以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就成为了进入二禅的契机。

在这里我们应该放下所思所想,所观所觉了。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眼识,有耳识,有身识等等……,在初禅中也有,说明本质区别还没有到太大,我们如果本着抛弃这些,真正屏蔽这些所有信号的目的。那么初禅肯定是不够的。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29 21:32:00 +0800 CST  
所以啊,就让我们大胆的不思不想,不观不觉。

具体就是在大梵天境界中,我们已经触及到,自己就是宇宙,自己就是世界的感受了。并且我们能感受到这个世界自顾自的运作着,而这个自顾自的运作就是我的运作。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的开始真正不理会这一切。

开始放下追逐,开始不看不听,不闻不问,不思不想,这时候其实你只要本着一个原则:“放心一切”。放放心心的在初禅中做到“我什么都不管了,随便吧,一切随他去吧。什么让我快乐的事物我都不管了”的态度。并且把你这个天神的身体也静静坐下来,不再去观察这个境界中的种种事物。

那么二禅就会现前了。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29 21:33:00 +0800 CST  
具体是什么感受呢?和初禅不同的是,突然整个世界都会消失不见了。一片宁静的“黑暗”。说黑也不是黑,只是觉得没有光,不仅没有失去快乐喜悦的感受,突然反而觉得更加轻松,更加快乐喜悦了。

因为你已经不需要外物来刺激你造成快乐了,好像本身就是快乐和欢喜做成的似的。你就这样静静呆着,什么都不用去刻意感觉,就能源源不断的快乐高兴!

和初禅不同的是,所见不同,初禅中有好多幻境,或者很明确的环境,包括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包括行人动物,甚至自己高大伟岸的身形等等。

二禅中,这些都没有,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个有五官的光团,在一片黑暗中,没有上下左右之分,也没有很明确的世界。这个境界叫做二禅的少光天。
仅仅就是莫名其妙的在那里快乐着,高兴着。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29 21:33:00 +0800 CST  
二禅叫做定生喜乐,很好理解,你就定在那里,自然就有欢喜快乐,这一点和初禅立即区别开了,初禅是因为外境,或者感受,或者离开欲望的轻松感造成的快乐和喜悦,但是二禅恰恰突然抛弃了那些,自给自足了。

初禅中其实有好几处不理想的地方,咱们可以分析一下

楼主 重返兜率天  发布于 2014-03-29 21:33:00 +0800 CST  

楼主:重返兜率天

字数:149255

发表时间:2014-02-11 11: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24 11:37:49 +0800 CST

评论数:1166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