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让人动容、甚至落泪的瞬间

刘细君死后,汉朝又派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嫁给军须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才貌俱佳,同细君的逆来顺受,抑郁而终不同,解忧公主意志坚定,颇有政治眼光。
解忧先嫁给国王军须靡,无儿女,军须靡去世后,嫁给继任国王翁归靡,生有5个儿女,翁归靡去世后,再嫁给继任国王泥靡,生有1个儿子。
解忧公主在乌孙颇有威望,她关心百姓疾苦,不辞辛劳的到各个部落视察民情,每逢发生灾难,解忧都亲自赶往,同百姓并肩抗灾。并积极改善乌孙与各种的关系,广开商路,为乌孙带来了大量财富。各国民众翘起大拇指赞颂她:汉家公主的美貌赛过天鹅,爱民如子的美德天下传颂。乌孙国也因此越来越强盛。
公元前72年,夹击匈奴的战略终于见效了。是年,解忧上书汉庭,请求娘家出兵夹击匈奴。于是汉朝执政霍光派出十五万大军北击匈奴。匈奴不敢与汉军交手,纷纷西逃,却不想正撞上乌孙军队,乌孙军队以逸待劳,一仗歼灭匈奴四万多人,再加上遇上百年不遇的雪灾,匈奴人死亡超过十分之三,国力大大减弱,再也无法构成对汉朝的实质威胁了。
解忧公主的好朋友常惠出使来到乌孙,在酒席之间即兴作诗一首,翻译过来就是:
群山环抱着你啊,美丽的赤谷都城;
碧波万顷的阗池湖啊,也好似扬波歌颂。
蜂飞蝶舞般的各族人民啊,如同百鸟朝凤;
乌孙山的塔松高耸入云啊,装点着西天山的苍穹。
四海之内谁不知道啊,大汉王朝的中兴天下无比;
畅饮甜水时要思源啊,乌孙国的兴盛来源于乌汉联盟。
德高望重的乌孙王啊,堪称乌孙国的一代精英;
有目共睹啊,汉家的和亲公主个个都沥血呕心!
最后一句解忧当之无愧,她出嫁乌孙五十年,为大汉“夹击匈奴”的战略付出了终身,为汉乌联盟呕心沥血。
公元前51年,解忧已经69岁了,回想当年武帝时,那个年轻的公主意气风发,怀着满腔豪情,不远万里来到这天山脚下的异邦,谁想这一待就是整整五十年啊!为了汉家的江山,为了民族的和好,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的满腔的心血智慧,先后嫁给父子两代三位国王,身历四朝变迁,历尽沧桑,受尽委屈,经过了无数惊涛骇浪,血雨腥风,化干戈,定基业,一身担起两国数十年的和睦安宁,自认为祖国做出了艰苦卓绝的牺牲,无愧于汉家。如今岁月无情,漫天的风沙吹皱了如花笑靥,无情的冰雪染白了满头青丝。每当午夜梦回时,枕畔腮边拭不干的两行思乡的泪,也只有自己才知道。是啊,离家千万里,和亲数十年,纵然曾经风光无限,纵然曾经柔情似水,也从来没有一日不曾思念故土,也许,是该回家了。
公主上书汉宣帝,表示"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情词哀切,天子为之动容,派人接回了解忧。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年逾七十的解忧公主携三个孙子终于回到了阔别了整半个世纪的长安城。红颜离家,皓首归来,长安繁华依旧,女儿青春不再,不独公主自己,连汉宣帝都感慨万千,以极高的规格接待和安置了这位大汉的功臣。解忧在长安安享了两年的晚年时光后去世,乌孙带回来的孙子们为她守灵。这之后过了十六年,才有了著名的昭君和亲匈奴。
历史是一条河,青春也是一条河,当青春融进了历史,等待它的不是被淹灭,而是千古流传。细君也好,解忧也好,虽不曾征战沙场,杀敌立功;也不曾著书立传,明典治国,但她们的奉献和努力,甚至她们的柔情和眼泪,依然功在当代,泽被后世,即使数千载岁月变迁,沧海桑田,终难磨灭。莽莽乾坤留倩影,悠悠青史占风流。
千古青史,有时需要铁血男儿喋血疆场,出生入死,建立功勋;有时也需要红粉佳人在另一个战场上温柔奉献,委婉机智,扭转局势,既需要英雄的鲜血,也需要美人的热泪。汉代对抗匈奴的过程中,大将卫青、霍去病、飞将军李广、程不识的事迹至今广为传诵;信使张骞、苏武、班超的事迹亦令人赞叹不已;而解忧等"和亲"的使者,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这句“吾家嫁我兮天一方”不知包含了和亲公主们多少的血和泪啊。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7:48:00 +0800 CST  
三十三、去留肝胆两昆仑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8:42:00 +0800 CST  
WUXU编发后,很多人出走国外,但有一个人,明明可以走掉,却坚决不走,他要用自己的血来唤起国人,这个人就是谭嗣同。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8:44:00 +0800 CST  
谭嗣同是标准的“官二代”,父亲是湖北巡抚。少年时期,目睹中国暗弱,列强横行霸道,在谭嗣同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强国”的种子,他讨厌格式化的八股文,喜欢新鲜的事物,同时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
19岁那年,他离家出走,遍游中国北方各省,了解风土人情,结交各界知名人物。
23岁那年,他在人指导下,接触了西方的科学,政治等书籍,了解了西方各国的体制,也逐渐成为一个维新人士。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8:44:00 +0800 CST  
33岁那年,在甲午战败的耻辱下,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开始变法,并从湖南召来谭嗣同,委以重任。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8:44:00 +0800 CST  
戊戌变法终究没有群众基础,光绪皇帝又没有掌握实际权力,最终在慈禧太后等的反击下,戊戌变法失败了,光绪皇帝被囚禁瀛台。同时慈禧下旨,捉拿维新派,梁启超,康有为等人闻讯逃亡。
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政变第二天,谭嗣同在家中待捕不至,乃到日本使馆找到梁启超,劝说他远走东瀛,保留维新的火种。他说:“无有走者,无以图将来,无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康有为)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他把自己比作杵臼,西乡,以死酬谢光绪帝,并惊醒世人,希望梁启超能作为程婴,月照,忍死以待将来。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8:46:00 +0800 CST  
三天后,谭嗣同被捕入狱。
在监狱中,谭嗣同写下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他希望出逃的康有为,梁启超们能像张俭一样逃亡得到别人的帮助,希望他们像杜根一样忍死以图将来。他自己已做好准备,一死来酬谢圣君,走的人,很留下来的人,都像巍巍昆仑山一样伟大。
七天后,就义于北京菜市口刑场,行刑前,谭嗣同说:“有心杀贼,无力还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时年才33岁。
谭嗣同是一个磊落的人,他的胸怀,他的视死如归让人佩服,甚至感觉他不属于这个时代,而应属于舍生取义的春秋战国时代,他就是荆轲,聂政一样,为了自己心中的义,生死根本不放在心上。令人无比动容。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8:46:00 +0800 CST  
三十四、明宗焚香祈圣人
后唐明宗李嗣源,是后唐第二任皇帝,推翻了后唐庄宗李存勖登上的帝位。最初对他的影响很不好,认为就是典型的端人家饭,拆人家锅的人。
后来读的书多了,才发现真实的明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皇帝。
明宗13岁从军,当晋王李克用的义子,几乎参加了晋王所有的对外战争,特别是麾下最精锐的五百骑兵,号称横冲都,敢打硬仗,所向披靡。
明宗对后唐的建立功绩不可磨灭,跟随庄宗灭梁,破幽州,破契丹(五千铁骑破契丹),始终战斗在第一线。
明宗起兵是因为庄宗崇信伶官,乱杀忠臣,奢侈无度,为自保且被部下胁迫才起兵。
明宗生活简朴,与庄宗的奢侈形成对比。
明宗对贪官从不手软,且消减宫廷及官场人员,减轻人民负担。
明宗关心百姓疾苦,听到“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照遍逃亡屋”诗句时,涕泪俱下,命人写下,经常诵读,提醒自己不可忘记百姓的生死。
明宗很谦逊和蔼,对下属没有架子,做事低调,所得赏赐都分给部下。
最让人感动的是,当皇帝的几年间,明宗每晚都虔诚的焚香祈求上天:“我李嗣源本是一个胡人,因为碰上了乱世被大家推举,不得已才做了皇帝,希望上天早生圣人,成为天下之主,结束战乱,还百姓安宁。”
可能上天真被感动,明宗当政期间,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了,四十六年之后,赵匡胤的弟弟灭北汉,基本统一中国。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9:51:00 +0800 CST  
三十五、天日昭昭
南宋绍兴12年,公元1142年,一代抗金名将,岳飞在大理寺监狱被赐死,临死前只写下了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就这样,数次击败金军,收复失地,被金军称作岳爷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飞死了,没有死在抗金的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时年仅39岁。
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先后投于张所,宗泽部下。与韩世忠,张俊等并称“中兴四将”。
1140年,岳飞率部北伐,在河南郾城大破金兵拐子马,铁浮屠,杀得金兵赖以起家的两支精锐人仰马翻。在之后的颖昌之战中,从早晨杀到下午,宋军无不“人为血人,马为血马”,终于大破金兵。之后,挺进开封南边的朱仙镇,金兵再次望风而逃。
此时,距离原京城汴梁只有40里地,而金兵已经胆破,准备放弃开封,渡河北逃。岳飞十分振奋,高兴的对手下将领说:“等直捣黄龙的时候,再与你们开怀痛饮。”
然而此时,主和的宋高宗和秦桧,却发来命令要求岳飞撤退(理由是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甚至连发12道金牌。
岳飞接到命令后,愤恨不已,痛哭不止:“十年之力,废于一旦!”于是下令班师。中原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拦在岳飞的马前哭诉:“我们戴香草,运粮草迎接大宋王师,金兵都知道。岳元帅如果走了,我们会被杀得一个不留的。”听到父老的哭诉,岳飞很无奈,他也有心无力,只能含泪取出诏书,遍示父老,说:“我也不能擅自留下啊。”于是百姓们和岳家军们都哭了,哭声震天。好不容易盼来王师的中原人民,就这样含泪看着王师南去了。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6 19:27:00 +0800 CST  
岳飞回去后,解除了兵权。秦桧们开始构陷岳飞的罪行,最终岳飞被捕入大理寺监狱中。
最初负责审理案子的官员叫何铸,岳飞义正言辞的面对审讯,并一再强调自己不会谋反,甚至脱掉上衣,露出背上母亲刻上的四个大字“尽忠报国”,何铸不禁为之动容,查明了岳飞确实是冤枉的,并如实上报给秦桧。秦桧却说:“此上意也!”明确表明不是我跟岳飞过不去,是皇帝要这样做的。秦桧改命万俟卨继续审理此案。
万俟卨用尽手段,岳飞,岳云,张宪等三人始终不屈服,宁死不自污。
朝廷中还是有很多正直的大臣的,纷纷为岳飞鸣不平,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都认为岳飞没有罪,竭力为岳飞申诉,结果双双被免职。布衣刘允升上书为岳飞鸣冤,被大理寺处死。此时闲赋在家的韩世忠也来质问秦桧,秦桧回答:“莫须有。”韩世忠大怒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亲自下令,处死岳飞,张宪与岳云也一起被处死。岳飞写的供状上只有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就这样,那个背刺“尽忠报国”,那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那个屡败金兵,那个发誓应还二帝,那个要直捣黄龙,那个立志要雪靖康耻的岳飞死了,没有死在金兵的刀枪下,却死在他用心爱着的大宋人手里。
岳飞死讯传出,百姓们都为之哭涕。
岳飞死后,大理寺狱卒隗顺冒死将他的遗体背出杭州城,埋葬在钱塘门外,并终身死守此秘密,直到他临死前,才告诉了自己儿子,并要求他在冤案昭雪前死守秘密。直到宋孝宗即位,为岳飞平反,隗顺之子才将岳飞葬身处告知朝廷,朝廷以礼厚葬岳飞于西湖栖霞岭。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们没有忘记岳飞,史书记载,岳飞冤死三十年后,大宋的百姓仍然设庙祭祀岳飞的,十家中有九家。中国很多地方也都建立了岳王庙,规模大的有汤阴,杭州,朱仙镇,靖江,宜丰等地,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并成为烙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做为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精忠岳飞、岳武穆的。甚至抗战时期的“三毛”这样的文盲小屁孩,都知道要做岳武穆,精忠报国。这也许可以聊做安慰岳飞在天之灵了。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6 19:27:00 +0800 CST  
三十六、浪漫酒泉
霍去病,应该是大汉最幸运的人了。


虽然出身不太好,是私生子,但凭借姨妈卫子夫,霍去病成功跻身于皇亲国戚之列。


说他幸运,一点不假,李广奋战了一辈子都没有封的侯爵。居然在他的初阵中就实现了。那次,一起出塞的汉军好几路,都徒劳无功,只有霍去病带领的800轻骑兵,斩杀匈奴两千多人,俘获甚丰。因此勇冠三军的一仗,被封为冠军候,嫖姚校尉。这年他刚刚16岁,怎么不让辛苦忙活半辈子的李广们羡慕。


19岁那年,他带领1万汉军骑兵,长途奔袭,大破河西走廊匈奴部,斩首四万多,将河西走廊纳入大汉的疆土。匈奴人哀伤的唱着:“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还是19岁那年,他奉命接降匈奴休屠王和昆邪王,在匈奴军队动摇的情况下,他果断单骑驰入敌军中,斩杀叛逃者,稳定了局面。 22岁那年,他领导漠北之战,北击匈奴两千多里,封狼居胥山。后代中,“封狼居胥”基本成为历来武将的最高追求,可是霍去病实现的时候,才年仅22岁,一个大三大四学生的年龄。


可惜天妒英才,霍去病的生命,仿佛浓缩成了那一刻的绽放,辉煌全部在那一刻迸发。他病死了,年仅23岁。这个“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好男儿,就这样,像一颗烟花,瞬间照亮了公元前2世纪整个东亚的天空,又悄无声息的离去。


霍去病最让人动容的是“酒泉”的故事,奔袭河西走廊的时候,汉武帝派人送来了几坛美酒,霍去病不愿意独自享用,分给将士们又不够每人一口,于是命令将酒倒入泉水中,三军将士一起痛饮。 那是一个浪漫的时刻,将士们笑着在泉水中喝着美酒,虽然已经喝不出酒味了,但心在这一刻醉了。

汉武帝在霍去病倒酒的地方设置郡,名字叫酒泉。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6 20:01:00 +0800 CST  
三十七、屈原投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克楚国都城郢都,焚毁楚国历代先王宗庙。
这一年,楚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本是楚国贵族,跟楚王是一姓,芈姓屈氏。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理政能力,史书记载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不仅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
屈原在楚怀王时期担任高管,但诗人的浪漫,使他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没有深刻的认识。很快,他被政敌中伤,导致楚怀王对屈原越来越疏远。一心为国,却遭奸臣陷害的屈原,只能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激愤。
他在诗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向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被贬后,楚国庙堂之上,朽木为官,奸臣污吏,沆瀣一气。导致楚国一再战败,楚怀王困死秦国,楚国都城被秦军占领,先王庙堂被焚毁。数十万军民死于非命。
此时热爱楚国的屈原,心里再也无法承受这样的悲愤了。有一天,他披头散发的在汨罗江边游荡,憔悴干瘦的身影立在风中,给人一种沧桑之感。有位渔夫从这里经过,认出了屈原:”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在这里呢?“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因此我被流放到这里”
渔夫说:“举世浑浊,你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众人皆醉,你为什么不也畅饮美酒呢?您的思想太高深,所以卓尔不群,结果还是要被流放。”
屈原说:“我听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为什么呢?因为不能让污浊的东西,沾染了自己洁净的身体啊。”
渔夫笑了,他划着船走了,边划边唱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夫在劝屈原,水清的时候可以洗头巾,水浊的时候,可以洗脚,只要内心平静,才能面对变幻莫测的世事。
但是屈原做不到啊,他心系朝廷,却被流放,想为国家效力,却报国无门,他没法放下这一切,去做一个不问世事的高人。这种痛苦,只能让屈原选择一死。
他来到汨罗江边,抱着一块大石头,投入江中。就这样,孤独的爱国者屈原,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朝廷之上,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知道他的心志,他是一个孤独者。
但是,屈原又不孤独,他对祖国深深的爱,对祖国不幸的深深的痛,打动了楚国千千万万的底层人民,他们是和屈原站在一起的,他们理解屈原,尊重屈原。
屈原自尽后,当地百姓闻讯,纷纷自发的驾船来汨罗江打捞屈原的遗体,满江都是船只,大家拼命的划,拼命的捞,还是一直没有捞到。大家为了不让屈原的遗体被江中的鱼虾吃掉,便用米饭做成饭团,投入江中,希望用这种方式喂饱鱼虾,让他们不要去吃屈原的遗体。这一幕,时至今日,都能深深打动我。
屈原的生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开出了绚烂之花。这一天是五月初五,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来到汨罗江上,划龙舟,投粽子,来纪念屈原。这一天也成为了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端午节,它从汨罗江起源,扩展到全中国,甚至东亚的韩国,日本等国。战国时期,那些显赫一时的王侯将相们,已经被埋入历史的尘埃,只有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与我们同在,这,算是一种不朽吧!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6 21:06:00 +0800 CST  
三十八、易水送别
战国时期,燕太子丹在秦国为人质,秦王赵政数次羞辱他,要求回国也被拒绝。最后太子丹偷偷从秦国逃跑了出来,回到燕国,准备物色刺客刺杀秦王。
有人给他推荐了荆轲。太子丹把荆轲召入宫中,以国士礼遇他,最终荆轲被打动了,同意去刺杀秦王。
荆轲向太子丹提出要三样东西,太子丹都答应了。
分别是秦国叛将樊于期的人头,燕国最肥沃的督亢地区的地图,淬了剧毒的徐夫人匕首(著名练剑师徐夫人所造,非常锋利)。
太子丹又给荆轲配备了十三岁能杀人的,燕国勇士秦舞阳作为副手。
荆轲还在等,他在等一个远方的朋友,一个武术高手,等他到了再一起出发。可是,这个朋友有事,等了很多天都没来。太子丹开始不耐烦了。荆轲无奈,只好同意出发。


出发那天,太子丹和门客们都来到易水边为荆轲和秦舞阳送行,刺杀秦王风险巨大,即使能够成功,荆轲和舞阳也没有活着回来的希望,所以大家都穿着丧服的白衣。太子丹满斟了一杯酒,双手端给荆轲,荆轲接过,一饮而尽。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也在旁边击筑,荆轲和歌,易水河边,秋风萧瑟,万物肃杀,歌声和筑声和在一起,高扬悲壮,似有万千兵马在奔驰,铁戈铮铮,又似乎是在血战后的河边,苍凉悲壮。太子丹及送别的士人们都被感动了,无不垂目而涕。太子丹又为荆轲满斟了一杯,说:“祝君成功,我在易水河边等先生回来。”荆轲满饮此杯,他知道,这次无论成败,他都是不可能回来的。他和着高渐离的筑,壮烈激昂的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毕,荆轲同秦舞阳登上车,出发了,至始至终没有回头看一眼,萧瑟秋风中的易水河边,太子丹和宾客们久久站在哪里,直到再也望不到荆轲。


最终,荆轲因为秦舞阳的临时怯场,和自己的武艺不高,而没能成功刺杀秦王,自己反倒被秦王杀死。
但秋风中的易水送别,却永远定格为中国历史上悲壮的一页。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7 20:31:00 +0800 CST  
三十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历史上,说起班超家族,那可了不得。
父亲班彪是著名的史学家,哥哥班固编写《汉书》,妹妹班昭也是位文学家,接替哥哥继续修写汉书。儿子班雄,班勇也都是一时豪俊。
班超年轻的时候,随哥哥班固来到京城,担任抄写员。在日复一日枯燥的抄写工作中,班超终于忍不住了,他奋而弃笔从戎,走上了与家族完全不同的武将之路。
西汉末年及新朝年间,由于内乱,汉在西域的势力被一扫而光。
73年,班超随大将军窦固出征北匈奴,多有战功,窦固很欣赏班超,派他带三十六人,出使西域鄯善国,班超刚来到鄯善国时,国王对班超们相当热情,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冷淡了一下。于是班超对大家说:“肯定是匈奴使臣也来到了鄯善,让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投靠那家好。”
于是鄯善人送酒食来的时候,班超突然发问:“匈奴人什么时候来的?”鄯善人吓了一跳,以为班超全都知道了,慌忙回答:“来了一段时间了。”班超又问:“在哪里住。”“在城北十里处扎营居住。”


于是班超召来了手下36人,酒肉款待,酒至半酣,班超突然说:“你们跟我一起来到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封妻荫子,做出一番大业,方无愧男儿本色。”众人皆称是。
班超又说:“今日之事,大家都看到了,匈奴使臣才来了几天,鄯善国王就对我们冷淡了,过几天,说不定,还要把我们绑起来,交给匈奴人杀掉呢。你们说应该怎么办呢?”众人都说:“我们听班司马的,司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班超摔掉酒碗,站起来说:“好,我就一句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晚上,我们就去匈奴人的营地,趁夜放水,斩杀匈奴使臣,逼鄯善国王跟我大汉交好。是我汉家儿郎的,跟我一起去。”大家都站起来说:“愿意跟班司马同生共死。”
于是,班超带领36年,半夜时分来到匈奴使者营地,先放了一把火,又趁乱大势叫喊,冲杀,睡梦中的匈奴人被大火和喊杀声惊醒,都跟没头苍蝇一样,很快被班超他们斩杀殆尽。


班超提着匈奴使者首级去见鄯善国王,国王大惊,从此死心踏地跟着汉朝。
班超在西域,凭个人能力和魅力,使多个国家归顺汉朝。并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
76年,汉朝认为兵少(仅2000多人)在西域无法立足,下诏让班超回国。西域各国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伤心,都劝班超不要扔下西域的士民们。在疏勒国,都尉黎弇对班超说:“汉使离开我们,我们肯定会被匈奴吞并掉,与其看着国家沦陷,还不如先死了。”于是在班超马前自刭而死,壮烈之情让班超动容。走到于阗国时,国王和百姓痛哭流涕,拦着班超不让走,甚至有人抱着班超的马腿不松手,看到这样一幕,班超感动了,他知道西域亲汉的国家离不开他,他也舍不得这些异域的忠贞之人,更何况,他还有建功异域的雄心。
于是,班超上书皇帝,陈述他留下来的理由,皇帝同意了,并给班超派来了千余援军。
依靠这3000汉军,班超联合亲汉各国,纵横西域三十六国,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下不朽的篇章。班超也因功封“定远候”。


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从军的知识青年们,还在歌中写到:“君不见,班定远,轻骑绝域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更兼国难如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7 21:09:00 +0800 CST  
嘉宾访谈什么意思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8 00:32:00 +0800 CST  
楼主前几天回家了,现在继续更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7-01-04 19:04:00 +0800 CST  
四十、子为公侯,母为俘隶
南北朝后期,北魏逐步演化为北齐和北周两个国家,北周前期,政权实际掌握在执政宇文护手中,北齐为了改善同北周的关系,派人将羁押在北齐的宇文护母亲送还。宇文护为此写的“报母书”,每每读来,都让楼主仍不住潸然泪下,宇文护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故事从北魏年间讲起,高欢打败尔朱兆后,实际掌握了北魏政权。一些不愿意臣服于他的武川镇军人们,纷纷从晋阳出逃,包括宇文泰,宇文护,杨忠(杨坚父亲)、李虎(李渊爷爷)等后来响彻中国的名字。由于走的匆忙,家眷都留在了晋阳,包括宇文护的母亲阎姬,后来就被高欢扣押了起来。
宇文泰这些武川军人们,从关中起家,东征西讨,终于建立起基业。
宇文泰死后,宇文护执政,宇文护,小名萨保,就是菩萨保佑的意思,宇文护哥哥的儿子,有雄才大略,在东西魏之间的多次战役中,屡立战功,获得宇文泰的重视,并在其死后,掌握政权,废西魏皇帝,建立北周,自任北周大冢宰,总览朝政。
北方二强,在多年的对持中,西边的实力逐步增长,在北周的时候甚至超过了北齐,并数次发起对北齐的战争,同时团结突厥,从北方夹击北齐。


为了逆转这种不利局面,北齐决定同北周缓和矛盾。他们做了一件事情,就是释放被北齐羁押多年的宇文护的母亲阎姬回北周。
放人之前,北齐派人去接触宇文护,先请人以宇文护母亲的名义写了《为阎姬与子宇文护书》(楼主后面会贴出全文,这里不累述),这篇文章写的非常的好,文笔犀利,直指人心,悲切之情一泻千里,鼓荡不绝。连钱钟书都赞叹:“北齐无文章,惟《阎姬与宇文护书》”。
信中以阎姬口吻絮说宇文护年幼时事,还寄去他小时候穿的锦袍作为证明,信末连用四字句,力陈老妪孤零飘摇之悲愤:“禽兽草木,母子相依,吾有何罪,与汝分离,与汝分离,今复何福,还望见汝。言此悲喜,死而更苏。世间所有,求皆可得,母子异国,何处可求。假汝位极王公,富过山海,有一老母,八十之年,飘然千里,死亡旦夕,不得一朝暂见,不得一日同处,寒不得汝衣,饥不得汝食,汝虽穷荣极盛,光耀世间,汝何用为?于吾何益?”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7-01-04 19:41:00 +0800 CST  
宇文护是个很孝顺的人,看到这封信后,不禁嚎啕大哭,决心将母亲从北齐接回来。他流着泪,写下了《报母书》(楼主在后面会贴上全文)作为回信,全篇四六对仗,数引《诗经》《尚书》中语,于工整华美之中饱含不能尽孝之悔、母子流离失所之恨、重聚指日可待之喜。文采飞扬,感人肺腑,可谓“一味情真,字字滴泪”。

宇文护的《报母书》,开篇即言:“区宇分崩,遭遇灾祸,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受形禀气,皆知母子,谁同萨保,知此不孝!”此八句与阎氏书开篇“天地隔塞,子母异所,三十余年,存亡断绝,肝肠之痛,不能自胜”之语遥相呼应,是回信本色,于情感上又更甚一层,不仅明言“三十五年”,更哽咽自责“不孝”,其拳拳之心可握。
宇文护接着写年少与母亲因战乱分离,数年不知母亲生死,日夜牵肠挂肚,却又叩问无门。突然收到北齐来信,得知母亲健在,还相会有期,禁不住“魂爽飞越,号天叩地,不能自胜”,其激动喜悦之态跃然纸上。继而宇文护写道与同流北齐的四姑重聚,想起几十年来宇文家族的祸难,“一则以悲,一则以喜”——这种且悲且喜的情感像血脉一般在书信中流动,是宇文护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从自责不孝不养到欢喜亲人归来,从概叹家门不幸到庆幸母亲健在,从自怜身处乱世到感激北齐王送还母亲,宇文护的情感跌宕起伏又记录得错落有致,它们是贯穿《报母书》的线索,更是它最打动人心之处。


特别是其中的这句,最能打动楼主,每次读来都不觉眼眶湿了:“子为公侯,母为俘隶,热不见母热,寒不见母寒,衣不知有无,食不知饥饱。”
权倾北周的大权臣宇文护,曾经杀过三位皇帝而毫不手软。让人想不到的是,在他如此冷酷的外表下,竟然有如此柔软的地方,对母亲的拳拳之心,在母亲目前,无论他多么位高权重,他都是母亲的“萨保”。流着泪写下报母书,是他最柔软感情的迸发。这种感情,千百年后,读来依然让人动容。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7-01-04 19:42:00 +0800 CST  
《为阎姬与子宇文护书》
天地隔塞,子母异所,三十余年,存亡断绝,肝肠之痛,不能自胜。想汝悲思之怀,复何可处。吾自念十九入汝家,今已八十矣。既逢丧乱,备尝艰阻。恒冀汝等长城,得见一日安乐,何期罪衅深重,存殁分离。吾凡生汝辈三男三女,今日目下,不睹一人,兴言及此,悲缠肌骨。赖皇齐恩恤,差安衰暮。又得汝杨氏姑及汝叔母纥干、汝嫂刘新妇等(《北史》作「汝嫂刘及汝新妇等.)同居,颇亦自适,但为微有耳疾,大语方闻。行动饮食,幸无多恙。今大齐圣德远被,特降鸿慈,既许归吾于汝,又听先致音耗。积稔长悲,豁然获展。此乃仁侔造化,将何报德!

汝与吾别之时,年尚幼小,以前家事,或不委曲。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鲜于修礼起日,吾之阖家大小,先在博陵郡住。相将欲向左人城,行至唐河之北,被定州官军打败。汝祖及二叔,时俱战亡。汝叔母贺拔及儿元宝,汝叔母纥干及儿菩提,并吾与汝六人,同被擒捉入定州城。未几间将吾及汝送与元宝掌。贺拔、纥干各别分散。宝掌见汝,云:「我识其祖翁,形状相似。」时宝掌营在唐城内。经停三日,宝掌所掠得男夫、中六七十人,悉送向京。吾时与汝同被送限。至定州城南,夜宿同乡人姬库根家。茹茹奴望见鲜于修礼营火,语吾云:「我今走向至本军。」既至营,遂告吾辈在此。明旦日出,汝叔将兵邀截,吾及汝等,还得向营。汝时年十二,共吾并乘马随军,可不记此事缘由也?于后吾共汝在受阳住。时元宝、菩提及汝姑儿贺兰盛洛,并汝身四人同学。博士姓成,成人严恶,汝等四人谋欲加害。吾与汝叔母等闻之,各捉其儿打之。唯盛洛无母,独不被打。其后尔朱天柱亡岁,贺拔阿斗泥在关西,遣人迎家累。归汝叔亦遣奴来富迎汝及盛洛等。汝时著绯绫袍,银装带,盛洛著紫织成缬通身袍,黄绫裹,并乘骡同去。盛洛小于汝,汝等三人并呼吾作「阿摩敦」(鲜卑语中的妈妈)。如此之事,当分明记之耳。今又寄汝小时所著锦袍表一领,至宜检看,知吾含悲戚(《北史》作「含悲抱戚」)多历年祀。

属千载之运,逢大齐之德,矜老开恩,许得相见。一闻此言,死犹不朽,况如今者,势必聚集。禽兽草木,母子相依,吾有何罪,与汝分离,与汝分离,今复何福,还望见汝。言此悲喜,死而更苏。世间所有,求皆可得,母子异国,何处可求。假汝位极王公,富过山海,有一老母,八十之年,飘然千里,死亡旦夕,不得一朝暂见,不得一日同处,寒不得汝衣,饥不得汝食,汝虽穷荣极盛,光耀世间,汝何用为?于吾何益?吾今日之前,汝既不得申其供养,事往何论。今日以后,吾之残命,惟系于汝,尔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汝杨氏姑,今虽炎暑,犹能先发。关河阴远,隔绝多年,书依常体,虑汝致惑。是以每存款质,兼亦载吾姓名。当识此理,勿以为怪。(《周书·晋公护传》。齐主以护既当权重,乃留其母,以为后图,仍令人为阎作书报护。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7-01-04 19:46:00 +0800 CST  
希望大家能读一遍,感人至深。
《报母阎姬书》
区宇分崩,遭遇灾祸,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受形禀气,皆知母子,谁同萨保,知此不孝!宿殃积戾,惟应赐钟,岂悟网罗,上婴慈母。但立身立行,不负一物,明神有识,宜见哀怜。而了为公侯,母为俘隶,热不见母热,寒不见母寒,衣不知有无,食不知饥饱,泯如天地之外,无由暂闻。昼夜悲号,继之以血,分怀冤酷,终此一生,死若有知,冀奉见于泉下尔。不谓齐朝解网,惠以德音,摩敦、四姑,并许矜放。初闻此旨,魂爽飞越,号天叩地,不能自胜,四姑即蒙礼送,平安入境,以今月十八日于河东拜见。遥奉颜色,崩动肝肠。但离绝多年,存亡阻隔,相见之始,口未忍言,惟叙齐朝宽弘,每存大德云与摩敦虽处宫禁,常蒙优礼,今者来邺,恩遇弥隆。矜哀听许摩敦垂敕,曲尽悲酷,备述家事。伏读未周,五情屠割。书中所道,无事(《北史》作「无一事」)敢忘。摩敦年尊,又加忧苦,常谓寝膳贬损,或多遗漏;伏奉论述,次第分明。一则以悲,一则以喜。当乡里破败之日,萨保年已十余岁,邻曲旧事,犹自记忆;况家门祸难,亲戚流离,奉辞时节,先后慈训,刻肌刻骨,常缠心腑。


天长丧乱,四海横流。太祖乘时,齐朝抚运,两河、三辅,各值神机。原其事迹,非相负背。太祖升遐,未定天保,萨保属当犹子之长,亲受顾命。虽身居重任,职当忧责,至于岁时称庆,子孙在庭,顾视悲摧,心情断绝,胡颜履戴,负愧神明。霈然之恩,既以沾洽,爱敬之至,施及傍人。草木有心,禽鱼感泽,况在人伦,而不铭戴。有家有国,信义为本,伏度来期,已应有日。一得奉见慈颜,永毕生愿。生死肉骨,岂过今恩,负山戴岳,未足胜荷。二国分隔,理无书信,主上以彼朝不绝母子之恩,亦赐许奉答。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蒙寄萨保别时所留锦袍表,年岁虽久,宛然犹识,抱此悲泣。至于拜见,事归忍死,知复何心!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7-01-04 19:48:00 +0800 CST  

楼主:下载职称英语

字数:66158

发表时间:2016-12-11 08:5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4 18:35:43 +0800 CST

评论数:264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