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无达诂与得意忘言

《诗》无达诂与得意忘言


董仲舒:“《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中国曾经经历百年屈辱。残酷的现实,迫使中国人反思,从强身健体至换大脑,不一而足。无论怎么变法,方向不变——改旧立新。新,即向西方学习。学来学去,当现实改变,中国人夺回自身的独立性,历史血脉还是要起作用。问题在于,旧是什么?如果,今天那些试图重温中国文化的新人,连“旧”都不知道也不懂,又何谈中国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了传统腐朽文化,有个主要方向,是批判训诂方法对思想的束缚。鲁迅就是典型(当然他也批判全盘西化,主张拿来主义)。这段历史过程,会让今人以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治学方法论就应该是“训诂学”。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然,都是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中医,更是如此。

中国文化总体而言是整体论,历史上文理方法论主线,其实相同。本帖偏向说文学艺术。

“《诗》无达诂”。意思就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怎样?有无一点震撼?这可是号称“独尊儒术”源头的董仲舒的归纳!再来一个,“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多元并存。原来我们的老祖宗们,对于后世自由主义的那套较先进的社会主张,都思考了。

这还不是一个孤立的主张。因为,“《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这一理路,还有文化源头。《庄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从形式逻辑角度,庄子这句话,说了形式和本质的关系。以前网络上有句看似很高明的话:我给你指月亮,你却看我的手指头。出处其实是庄子。看着今天的年轻人,学中国传统文学,在形式中看前人手指头,还沾沾自喜评这评那,怎能不焦急?他们不仅丝毫不懂“得意忘言”,还搞成了肆意妄言。

其实,从形式逻辑角度去看“得意忘言”,还不准确。“得意忘言”,继承了道和器之间的关系命题。“道”其实包括感性和理性。当“道”落在文学艺术的人类现实创造中,必然偏感性,以情感表达为主,关系纽带必然是以人类共鸣为主。这就是“《诗》无达诂”。

今天,人人都知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假如能明白“《诗》无达诂”的内涵和外延,就会明白,“个人的,也是人类的”。同时,明白了“得意忘言”,关于形式主义对个性表达的束缚,还会有更深的体会——非价值判断的体会。郑人买履、邯郸学步就是一种形式主义,由此,“现代化不是西化”这个结论,更不用解释了。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3-11-26 10:51:00 +0800 CST  
事实是,训诂学的文化起源是“述而不作”。这两者的关系,就如同儒学被后世搞成了儒教(宗教的教,而不是原意教化的教)。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3-11-26 11:38:58 +0800 CST  

训诂嘛,很简单,就是对古人文字文本的注释。《说文解字》是一种,《毛诗》也是一种。这种注释手段外延由小及大,分别包括了字辞、语义及指归。其中,又以“微言大义”的文义注释为主,如“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詁训大义,不为章句。”

历史至今,中国文化的治学经历了两次大变,也极大影响了训诂。一是宋明理学,这次是知识的价值观化。对训诂的影响,如陆九渊所说,“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二是近现代,这次是中国文化知识的逻辑化。对训诂的影响,是训诂成了独立的“学”。这两次大变,应该说,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中国文化先向宗教方向走,然后又将整体割裂,呈现碎片化、原子化。

举个事例:
当一个人脑中有了训诂学的现代定论,比如指词义解释。看“《诗》无达诂”就会往上套,认为董仲舒在说,《诗》的词义解释不可能通透,可是,“《春秋》无达辞”又是什么呢?假如,董仲舒三句都在说词义解释的训诂学,那么,“《易》无达占”又是什么呢?脑子里先有了个标准套路,思考结果不是明知,而是越来越糊涂。
换个方法,先别预设标准套路,多读多积累多联系,就会想起更古的古人荀子,说过类似的话:“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
两相映照,就得到了庄子说的“得其意而忘其言”。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3-11-27 10:39:42 +0800 CST  

针对现代,再说两个事例:
自然,按词义注释,现代翻译是本来的样子。这是静态解释。
好,“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道,遵循本来的样子。看上去也通。注意:这就属于为通而通,和中国文化一点关系都没有,倒是很象牛顿力学的前提预设(合力为零,事物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继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又是什么?一下子傻眼!道,究竟有几个样子?哪个样子是“本来”?
其实,多看看中国古人“自然”一词在文章中的用法,马上就可以知道,“道法自然”,是指道遵循自然而然的变化。自然,在古汉语中,指朴,指素,指不人为修饰,指人力不妄为。


当年孙中山为了革命,提出“行易知难”,号召国人起而行之。这个观点,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一位洋博士,忘其意而得其言,针对文字,大谈“知难,行也不易”好几年。这种傻缺文,读都不用读。鲁迅干脆说,英雄起而行之,只要行就有缺点有过失,苍蝇绕着英雄嗡嗡打嘴炮,不去行自然完美,但是再完美的苍蝇也是苍蝇。
如果,我们将胡博士的主张(假如有的话)落在现实,不就是借“确定了再行动”来反对大革命嘛。就算后来摇身一变,也是在主张小众革命,反对工农运动。要说胡博士在主张精英政治,都属于高抬他了。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3-11-27 10:42:03 +0800 CST  
我认为,天涯的某些操作使用了程序。比如推荐上首页的帖子,可能由短期回复量统计,机器择高值来推荐了一部分。

这个,就是目前人类社会能做到的、最极致的“程序正义”:规则先定,执行客观。
就着这个事例的现实分析,可以击溃一切纸上谈兵的所谓“正义”理论。
“以前的哲学家”,他们的贡献,只是丰富了人们的语言,(仅此)。

@斫輪翁,想向你请教。

荀子说“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
“其心同也”,你怎样理解?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3-11-28 16:13:52 +0800 CST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其心同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夫子大德,解T生多年一惑,拜服。“吾十五有志于学”,兴于情,立于律,成于和。此对立统一轨迹,个人如此,人类也是如此,与文字无关。

科学理论思想,皆从是非二元对立而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是者,非所倚;非者,是所伏。以是求非,能不入歧路?以非求是,可得自由。实践论的否定之否定路径,可识矣。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3-12-02 16:50:15 +0800 CST  
“是者,非所倚;非者,是所伏。”错了。

应该为,非者,是所倚;是者,非所伏。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3-12-02 16:54:38 +0800 CST  
当初写此贴,主要原因是看到,论坛太多人只关注学术语言的逻辑同(甚至是苟同),不去关注生活实践中的“其心同”。

老子对道的提问,可以代换成这样的语言形式:天生如何人有?

孔子的回答:内生而外有。

孟子更进一步回答:爱吾爱,以及人之爱。

多么精彩的对答!在先秦古人眼中,情感与理智并不对立,个体与社会并不对立,内生与外有也不是仅有矛盾的体现。内生指向其心,外有指向大同,如何实现统一?这一个体发育成社会个体的成熟过程,还需要社会学习,还需要社会实践,这便是理性发育的过程。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8-30 10:52:34 +0800 CST  
中国人说一个人的成长,常用,他长大了。非常值得回味。

一滴水吸纳了更多的水,体积变大了。

人吃进食物,转变为自身组织,体积也变大了。

人的思想,在交流中,只关注越来越多的语言相同或意见相同,哪里会变大?

庄子说:“不同同之之谓大”。除辩证逻辑中内含的批判理性外,余者西哲面对庄子,都应该汗颜。尤其是那些试图论证确定无疑的人,因为他们仅仅是试图论证一个不需要论证的事实,死(不再改变、进步、变大后的静止)。

语言文字斩断自身人类社会生活并为之交流的活根基,只能成为死物。
这与法家斩断自身情根,只追求现实理性,道理相同。从社会实践效果看,法家却比西哲文字理性派要强得太多。就算都是“器”,在社会实践中器,还是在语言文字中器,也有高下之别。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8-30 11:11:52 +0800 CST  
T生常说,人变强大之后,语言文字作伪,越来越易,但是,歌唱作伪的门槛高,依然不易。如果只当一个结论看,无非就是个文字结论,如果当作人求真的方法工具看,会如何呢?

古代诗词,更接近文述还是歌唱?也许,今人能找到一条,更容易亲近不相逢的,古今“其心同”的捷径啊。至于学习古诗词的美学理由,依然是建立在“其心同”的基础上。世上,绝没有靠语言解释而成立的所谓美学,更没有独美。

真、善、美是递进的社会实践路径,不是并列的非相关对立概念。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8-30 11:28:53 +0800 CST  
庄子说,“不同同之之谓大”。

太文绉绉了,换个今天也常见的用法:求同存异。

儒家理想是“天下大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矛盾吗?不矛盾。大同不是相同,这是个社会命题。人人都求同存异,则和,人人都求相同,则不和。

人的情感这东西,自带历史属性。日久生情嘛。小孩子对爱情的感知,不可能与成人“其心同”。因为无论生理与心理,都没这个历史过程。没有这个历史实践过程,小孩子便只好想象并自以为是,如同没吃过梨子而想象梨子的滋味。这时,社会交流便只能引导,还有更重要的,需要耐心等待。

求同存异,也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道德正确。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8-30 16:54:36 +0800 CST  
既然有了新理解,自当趁热打铁。推荐再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与妻书》,“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谁说革命者无情?情之大者,融汇古今。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8-31 09:03:05 +0800 CST  
训诂,是中国古代文字入门的启蒙方法,并不是治学方法。加上汉字的多维属性,可想而知,个人学习的文字入门有多难。五四运动,有一大变革呼吁,便是降低汉字入门的学习难度。

那么,中国古代治学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呢?注疏。注意:注疏是个整体,不是注与疏。

注与疏,这两个字,都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字成熟以后,有了系统的教学体系之后,自篆书开始出现。所以,本义理解起来不难,看看古汉语词典便知。

注,本义为倒水如柱,会意为灌。对于治学,意思是,为文字表述灌入历史内涵。
疏,本义为挖开水道,会意为通。对于治学,意思是,疏解文字表述,使其达义,对应于现实运用。

注疏的合义,用今日的话来说,便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为文字表述灌入内涵,
一、根据前人文字表述,灌入的必是前人经验体会。所以,体会历史是中国古代学者必经的修炼功课。
二、为了避免文字停留在过去历史中,为了避免文字变成教条死物,还需要对前人经验表述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义理,供后人现实实践。因此,“疏”也称为“正义”。

注疏方法的运用,还有一个必须的前提,即记录者“述而不作”。这样中国人的历史继承,今古交流,才能具有相对真实的传承。“子不语,怪力乱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避免历史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太多垃圾信息。

当然,靠文字信息传承历史,只是历史传递的一小部分。大道如鲁迅所说,中国人的脊梁是靠身体力行一代代传承的。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8-31 15:12:16 +0800 CST  
说完方法,不妨再看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再上溯扯“十翼”,以及知与智了。

这句话需要理解成,仁心见仁行,智思见智行。都与文字中的学习无关,是生活中的学习,正合“三人行”。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仁是生活中的行,不是嘴上说正确。

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常形象。智需要水那样的性质,应势而变;仁需要山那样的性质,坚守原则。所以,“智者动,仁者静”。而且,前后顺序,也正好对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由此,我们再回到古今交流。
试问:如果学习者无法诚意正心,又如何能与前人“其心同”?
学习者心猿意马,自然看前人什么都有可能,甚至还投射前人也心猿意马,前人文字表述刻意作伪。所以说,学问之道,可见今人的人品。

思孟一派将诚意正心,直接理解为忠恕,然后朱熹再解读为,尽心竭力与推己及人。“注”的水平极高,可惜“疏”有不足,少了点“智”,成为教条不足奇。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8-31 15:40:35 +0800 CST  
呵呵,好啊。这舍己从人,正中宋明儒学局限性的要害。无论是朱熹的“推己及人”,还是陆九渊的“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究其根本,都是以小我为中心的思维扩散。就算能有再多“同”的形式,又如何能“大”呢?历史之路越走越窄是必然。
由此,宋明儒学也就走上了西哲“以是为本”的个人之路。社会命题只好靠思维的惊险一跃,自造而外有。这外有的形式,从上帝到绝对时空再到绝对理性,不一而足。

人的成长,是不断否定旧我,不断自我重塑的新陈代谢之路,而不是旧我不断地分裂繁殖。后者不是生长,而是癌细胞扩散。个人如此,社会也是如此。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9-01 09:02:04 +0800 CST  
舍己从人与推己及人,不是对错、是否、好坏的问题,如果非要定性,我建议作为自我定位的反思问题。我已见已知已满,由此外推他人;我无见无知空虚,则可容万物。老子说的“虚怀若谷”,与后世的“满招损,谦受益”,明明是一回事。佛学也说,放不下小我,如何能戒定慧?

老子说,人的系统与自然系统相比,是其中一部分的小,所以要自成容器,如山谷那样空,如大地那样容,由此人可不断趋近天道。孔子说,我与人的系统相比,也是其中一部分的小,也要自成容器,不断向他人学习,不断自知自明,由此我可不断趋近人道。这两个不是师徒传承关系?不需要穿凿词句痕迹以外求结论嘛。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9-01 09:40:47 +0800 CST  
个人愁为独怨,其心同的古今愁为大我同思的升华。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差别不在有无,而是在于我与外部的关系表述中,我之主体性的多少。绝不是常人以为的,无我是没有我,有我是只有我。显然,老庄学说强调,我只是世界的观察者;而孔孟学说强调,我不仅是客观的观察者,同时也是体会与参与者。用今天的话来说,孔孟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即实践性。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9-05 13:35:51 +0800 CST  
个人愁为独怨,其心同的古今愁为大我同思的升华。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差别不在有无,而是在于我与外部的关系表述中,我之主体性的多少。绝不是常人以为的,无我是没有我,有我是只有我。显然,老庄学说强调,我只是世界的观察者;而孔孟学说强调,我不仅是客观的观察者,同时也是体会与参与者。用今天的话来说,孔孟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即实践性。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9-05 13:43:51 +0800 CST  
用今天的语言,将董仲舒的话再说一遍:

情感表达具有开放性;事物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历史记述具有局限性。

楼主 T生  发布于 2017-09-06 08:36:55 +0800 CST  

楼主:T生

字数:5526

发表时间:2013-11-26 18: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08 00:30:11 +0800 CST

评论数: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