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视点|正确认识捕食者和清道夫之间的关系

转自猛兽吧凯凯的帖子。

楼主 飞天风神翼龙  发布于 2018-11-14 10:55:00 +0800 CST  
1、何为捕食者?何为清道夫?
捕食者,或者叫掠食者,这个生态学术语用用英文表达是predator,是指以捕猎为生的动物。而清道夫,或者叫食腐动物,英文表述为scavenger,是指靠吃其他动物捕获的猎物生活的动物。
捕食者都是天生的完美猎手,它们能高效的捕杀猎物,控制猎物种群。而它们捕杀的猎物尤其是大型有蹄类的尸体,又养活了大量清道夫。因此,捕食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食肉目动物中,猫科都是捕食者,大型犬科也多是捕食者,而小型犬科很多偏植食性或虫食性。鬣狗中斑鬣狗主要是捕食者,棕鬣狗和缟鬣狗都是职业清道夫。熊科里北极熊是特化的捕食者,其他的都是植食为主、或多或少扮演清道夫的角色。小型鼬科很多是优秀的猎手,而一些大型鼬科如狼獾,却是典型的清道夫。
清道夫不仅限于食肉目,一些食腐鸟类如兀鹫、乌鸦,一些杂食性动物如野猪,都是清道夫。下图为白背兀鹫。清道夫这个表述可能会造成误解,因为这些动物不止拣捕食者的剩饭,还会偷食物,甚至抢食物,因此有网友也用小偷、强盗来形容这些动物。
食腐动物这个叫法也有不恰当之处,因为这些动物也不是只吃腐烂的肉,而是不管什么肉到嘴就吃。在生态学的定义中,凡是动物吃不是自己捕杀的猎物,都叫做食腐(scavenge),或者翻译成清理行为。雄狮吃本狮群中雌狮捕获的猎物,在生态学上也被定义为食腐。
因此,scavenge的关键就在于吃的猎物是不是自己捕获的,无论是拣的、偷的还是抢的,无论是鲜肉还是腐肉。本篇中无论清道夫还是食腐动物,都是对scavenger的翻译,是个泛称,望读者知悉。
需要注意的是,食肉动物中没有绝对的捕食者,也没有绝对的清道夫。猎豹一度被认为是少数几种完全不食腐的食肉动物之一,但后来在塞伦盖蒂和纳米比亚都观察到了它吃非自己捕获的猎物,一次是角马、一次是长颈鹿。棕熊和狼獾吃肉主要是通过食腐获得,但棕熊初春刚结束冬眠的时候会自己捕猎鹿和野猪,狼獾在冬季积雪条件适宜的时候也会试着捕鹿。狮子和斑鬣狗总的说都是捕食者,但抢别的动物的猎物也绝不会客气。狼相对猫类是清道夫,相对棕熊、狼獾就是捕食者。

楼主 飞天风神翼龙  发布于 2018-11-14 10:55:00 +0800 CST  
2、捕食者和清道夫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捕食者和清道夫之间的基本关系,就是清道夫吃捕食者捕获的猎物。有人问清道夫为什么不去自己捕猎?因为它们捕猎能力很低下。在卡拉哈里南部观察到棕鬣狗(见下图)对小动物的 128 次狩猎,仅有 6 次成功了,所以棕鬣狗饮食中只有3-4%是自己捕获的猎物。与之相比,猫科中的狮、虎、猎豹和山狮狩猎成功率都能达到六分之一到一半,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甚至可超过70%。
与死于其他原因的有蹄类相比,死于捕食者的有蹄类一是来源更稳定,二是更好找。病死、饿死的有蹄类主要在冬季比较多,坠崖等意外事故死的,不知道死在哪里,可遇而不可求。而掠食者捕杀的有蹄动物一年四季都有,只要跟着掠食动物的足迹,总能找到它们捕杀的猎物。
狼的猎物更能吸引清道夫,因为狼靠撕咬捕杀猎物,猎物会大量出血,死前较长时间会发出哀鸣,很多清道夫能循着哀鸣声或血腥味而来。相比之下,猫类以锁喉杀死猎物,出血少,猎物死得快,干净利落,不那么容易吸引清道夫。
食腐鸟类也能帮食腐食肉兽的大忙,乌鸦、兀鹫这些鸟类几乎能立即发现猎杀现场,并在兽尸上空盘旋,这对地面上的兽类来说是个显眼的标志。很多狼群抢猞猁猎物的,狼就是通过乌鸦发现的。
气温高肉就容易腐败,气味传的远,所以在热带比在北方容易发现兽尸,同一地区夏季比冬季容易发现兽尸。棕熊是兼职的食腐动物,平时以吃水果和浆果为主,但它们夏天食腐最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阔的环境(草原、苔原)比密闭的环境(森林)更容易发现兽尸,因为动物的视野开阔。综上几点,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堪称是清道夫们的天堂。

楼主 飞天风神翼龙  发布于 2018-11-14 10:56:00 +0800 CST  
3、清道夫有何本领?
清道夫也不是好当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清道夫,以下三方面得过硬:
一是发现猎物的能力。清道夫们嗅觉、听觉都很强大,而且往往喜欢大面积游荡,这有利于它们发现兽尸。例如,狼獾在夜晚非常活跃,每小时行进上千米,是同一地区猞猁的四五倍。斑鬣狗甚至分成小组到处巡逻,还会派专员跟踪别的食肉动物,一旦发现猎杀成功,就呼唤同伴前来夺食。与之相比,猫类都比较懒,除了捕猎就是趴着休息,狮子每天能睡上20个小时。
因此,清道夫们往往很快就能发现捕食者的猎物,在北方,棕熊和狼獾通常在一天内就能发现老虎和猞猁的猎物。而在非洲热带草原,兀鹫不及野兽断气就会降落,鬣狗通常在猎杀半小时内就会赶到现场。
北方的清道夫狼獾和棕熊还都有发现深雪中埋藏的兽尸的能力,并能挖掘出来享用。
二是与捕食者周旋的能力。捕食者都有尖牙利爪,不是好惹的,敢太岁头上动土,没点本事是不行的。要么就是体型大,如棕熊可以直接撵走老虎。要么就是成大群生活,如成群的斑鬣狗能抢劫豹甚至狮子。要么逃逸能力强,如乌鸦会飞,松貂逃跑和爬树极快,因此它们才敢从猞猁大王那里偷吃的。
有的清道夫还有些特殊能力。例如,狼獾一旦发现猞猁与狼的猎物,就会咬下一块肉运回它贮藏食物的秘密基地,并如此来回地转运猎物。这样既能获取大量的肉,又能避免与狼和猞猁冲突。
三是处理食物的能力。捕食者通常犬齿和裂齿发达,前者用于杀死猎物,后者用于切下肉。清道夫们则是以磨碎骨头的臼齿见长的,三种鬣狗的臼齿都特别发达。最近进化出来的大型捕食者是北极熊,它们的祖先棕熊是清道夫,短短几十万年的演化,北极熊的牙齿已经与棕熊完全不同,犬齿、裂齿变得更发达,而臼齿趋于退化。
捕食者最多也只能吃掉一部分猎物,有些部分如兽皮、骨头、蹄子和角是不可食用的,狮、虎的可食用部分只占猎物总重的三分之二。猞猁甚至通常只吃五分之一,只吃最柔软的肉。这里边有清道夫偷窃的原因,还有更多方面的压力,对猞猁来说,猎物旁边是个危险的地方,在这里它们容易遭到猎人伤害。也许猞猁最划算的做法就是再去捕一个猎物,对这位捕猎高手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碾碎骨头的能力是清道夫的基本功。棕熊能吃掉老虎不吃的兽皮、脑袋和大骨头。斑鬣狗吃猎物除了角就没有剩余,它们会咬碎并啃掉骨头,还将其中的骨髓完全消化吸收。清道夫的这个能力确保了它们即使只吃捕食者的残羹冷炙,也能有不小的收获。

楼主 飞天风神翼龙  发布于 2018-11-14 10:57:00 +0800 CST  
4、清道夫如何获取捕食者的猎物?
概括一下,无非就是抢劫、偷窃和拣剩饭三种。
抢劫,是清道夫直接把捕食者赶走,夺取其猎物。一般发生在实力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如棕熊抢劫雌虎、狼、美洲狮和猞猁,狼群抢劫美洲狮和猞猁。有些生态系统中形成了固定的进食顺序,如在非洲,狮子>斑鬣狗>非洲野犬>棕鬣狗>豹子>猎豹。
有的地方把抢劫分为两种情况,指出有的时候捕食者让出猎物时自己已经吃饱了。这更多的是在斗兽上给捕食者找面子的说法。被抢了就是被抢了,斑鬣狗抢劫猫科的猎物的确不会令它们当场感到饥饿,但会使它们本来能吃好多天的猎物,吃一顿就没下顿了,迫使它们提前进行下一次狩猎。
偷窃,是在捕食者放弃猎物之前,趁捕食者不在场偷走猎物。这种情况下,捕食者通常就在附近,因此也不是那么好偷的。很多猫类会积极守卫猎物,杀死前来行窃的小偷,动物学家观察到过老虎返回猎物后,杀死了正在享用美餐的黑熊。从这个角度来讲,狼獾敢频繁偷猞猁食物,足以说明它是有实力的。
有的论文中提到了一种共享猎物的情况,实际上也是偷窃。这种共享猎物不是字面理解的两种食肉动物一起吃同一具兽尸,而是你来我往的交替进食。双方都意识到,彻底赶走对方需耗费的能量,小于允许对方前来分一杯羹的损失。如棕熊与虎、狼都会发生发生共享食物。
拣剩饭,这是最常见的形式,任何清道夫获取捕食者的食物都是以拣剩饭为主。捕食者捕获猎物后通常只吃个几天,有时只吃掉最柔软的肉;而清道夫则会继续吃很长时间,直到完全吃光。如虎和棕熊,猞猁和狼獾,都是这样的。

楼主 飞天风神翼龙  发布于 2018-11-14 10:59:00 +0800 CST  
5、捕食者如何防范清道夫?
如果清道夫前来抢劫或者行窃,会使捕猎的成果打折扣,捕食者不得不提早再去捕猎,真的是非常讨厌。那么,捕食者有什么办法对付它们呢?
首先是威慑。正在进食的狮子能威慑住大多数清道夫,几只狮子就能赶走鬣狗群或几百只兀鹫。黑熊很少敢尾随老虎,赤狐不敢偷欧亚猞猁,因为后者正是前者的主要天敌。想偷兽尸,一不留神自己就成兽尸了,动物学家发现过想偷猞猁猎物被杀死的赤狐,也发现过吃老虎猎物被杀死的黑熊。
第二种是遮盖、埋藏或转移猎物。很多猫类都有遮盖、埋藏猎物的习性,老虎和美洲虎都喜欢长距离拖拽大猎物,豹子喜欢把猎物拖上树,这些都是为了防范清道夫。狮子比较特殊,既不遮盖,也不拖拽,因为当一只狮子试图把猎物拉走时,其他狮子都会担心猎物被抢走,而将猎物向反方向拖拽;在非洲草原上,狮子总是被饥饿的同类及清道夫们包围着,猎物在一小时内就会被消耗干净,它们不值得为贮藏或搬运猎物浪费时间。
第三种是快吃、多吃。猎豹两三个小时就能吃下10公斤肉,确保在狮子和斑鬣狗出现前先吃饱一顿。而且猎豹的猎物通常也不大,这样即使被抢劫了损失相对也小。单纯从食物获取角度来说,一只狮子单独捕猎比群体合作捕猎能获取更多的肉,因为合作捕猎需要与同伴分肉,但独狮无法对抗成群的斑鬣狗。所以狮子决定群居,与其丢给斑鬣狗,它们更愿意分享给同伴。
第四种是惹不起躲不起。如猎豹喜欢在上午比狮子和斑鬣狗略晚的时间狩猎,在下午则比它们略早。
还有一些掠食者似乎并不在意清道夫。在波兰,狼既不遮盖、转移猎物,也不在附近守卫猎物,吃饱了就走,饿了就回来。而它们的猎物本来就容易招清道夫。正因为了解到狼的这个习性,小小的赤狐都敢尾随狼偷吃食物。看来,狼是种很粗线条、很大方的动物。
那么,清道夫们会对捕食者造成多大的影响呢?答案是,微不足道。因为清道夫们主要是拣剩饭,这部分本来就是捕食者放弃的,是不会对捕食者有任何影响的。虽然有些会被抢劫或盗窃,但捕食者是天生的杀手,狩猎能力非凡,能通过多几次狩猎挽回损失。大家印象里最深受清道夫之害的大概就是猎豹了。然而,研究显示,即使是猎豹,落到强盗们手中的肉也只有10-14%而已。
有个值得注意的瓶颈期就是雌兽带仔的哺乳期,尤其是对猫类这种独居捕食者,这时候捕猎的还是只有猫妈妈一个,但是却多好几张嘴吃饭。动物学家在研究清道夫影响的时候也会特别注意这个阶段。

楼主 飞天风神翼龙  发布于 2018-11-14 11:00:00 +0800 CST  
6、正确看待捕食者与清道夫之间的冲突
尽管清道夫以清理剩饭为主,但还是有可能与捕食者遭遇,如果清道夫想抢食物而捕食者不愿让出来,或者捕食者返回猎物发现正在偷吃的清道夫意欲夺回,都有可能发生冲突。斗兽党很喜欢拿这些来斗兽,然而这些真的能反映动物的真实实力吗?
大自然是很复杂的,动物间的生死搏斗尚有不能发挥出真实实力的,你确定动物总是会为了一顿饭拼命吗?
清道夫有专职、兼职之分,兼职清道夫也会自己捕猎或者吃一些果子之类的,专职清道夫几乎只食腐。对狼獾、棕鬣狗、缟鬣狗(下图)这些专职清道夫来说,它们没有其他食物来源,所以它们在兽尸旁往往表现得很坚决。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就是它们为什么每每能赶走更大的食肉动物,这更多反映的是斗志,而不是实力。
而捕食者则往往表现得更谨慎,因为它们更怕受伤。有人用任何动物都怕受伤来抬杠。固然所有动物都不想受伤,但捕食者更伤不起!清道夫受了伤还可以靠拣剩饭维生,捕食者如果无法捕猎了就只能饿死。这里举个例子,全世界能收集到过无数个棕熊、黑熊断裂后又愈合的颌骨,但从未收集到北极熊的。因为对棕熊、黑熊这种植食者兼清道夫来说,颌骨断裂不是致命伤,而对北极熊这位捕食者来说就是致命的了。动物学家曾观察到过一只健壮的北极熊,几周后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枯瘦如柴,濒临死亡。原来,他的上颌在与同类的打斗中折断了,无法捕猎只能活活饿死。
更何况,捕食者往往狩猎技巧娴熟,狩猎不是件太困难的事,让这些精致的捕食者为了顿饭去和皮糙肉厚的清道夫拼命,它们值得吗?
比较有趣的是狼与灰熊的互动。在有些地区,在兽尸边,成年公灰熊能百分百撵跑狼群,而在狼窝边,狼群又能百分百赶走灰熊,保护好狼崽。狼群不会为一顿饭与灰熊拼命,到了狼窝边它们会让灰熊明白自己是多么可怕的对手。同样,灰熊对狼崽子没兴趣,它们只是误打误撞无意中靠近了狼窝,而对兽尸,它们可是志在必得。

食物争夺战中有个"先占规则",即正占有猎物的一方有种心理优势,更不愿交出猎物,而后到的一方则相对容易放弃,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已经到嘴的肉更不愿意吐出来。所以清道夫较少抢劫捕食者,以偷窃和拣剩饭为主。而一旦清道夫将猎物据为己有,面对归来的捕食者就不那么情愿退让了,虽然猎物是捕食者抓的,但它的暂离已经使清道夫和平地占有了猎物,再让它交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与领地争夺战有点类似,空出来的土地谁先占了就是谁的,定居者用各种记号标记领地,流浪者没有很强的实力不敢轻易挑战。"先占规则"是自然界的一个法则,按这个规则行事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流血冲突。
斗兽党关注的往往是谁打跑了谁这些"面子",而生态学家和动物本身更关注谁获得了实惠这种"里子",大家只有跳出机械斗兽的误区,才能理解动物和生态的真谛。

楼主 飞天风神翼龙  发布于 2018-11-14 11:01:00 +0800 CST  

楼主:飞天风神翼龙

字数:5312

发表时间:2018-11-14 18: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30 19:04:25 +0800 CST

评论数: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