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解读长篇隐情小说《红楼梦》(连载)

第三十一篇:葫芦庙之谜

请继续来看石头上的文字: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原文的第一句话说“阊门外有个十里街”,其中的“十里”被脂批解读为“势利”,还说“伏甄、封二姓之事”。这“甄、封二姓”就是在暗指金陵曹家和苏州李家,因为甄家就是“真曹家”,而封氏就是真曹家的李氏夫人,因此“势利”二字与曹、李两家有关。再看书中表面的“甄、封就是甄士隐和妻子封氏,这一对老夫妻此时在影射曹寅和他的李氏夫人,曹寅就是金陵曹家的曹寅,而李氏夫人的娘家就是苏州李家。请看这对老夫妻住在“势利街”就是暗写曹、李两家结交了有势力的人,脂批把势力的“力”写成“利”就是指曹、李两家是为了利益而结交有势力的人。那么曹、李两家所结交的势力人物是谁呢?就是皇帝和太子这一二等富贵的人,而曹家结交太子是因为太子应该是未来的皇帝。
再看原文的第二句“街内有个仁清巷”,但脂批又把仁清巷的“仁清”解读为“人情”,这就是说,曹、李两家是通过“人情”来结交皇帝和太子的。这个“人情”就是指曹、李两家是跟皇帝建立亲情关系。也就是跟皇帝结亲,目的是想从中得利。但书中是以曹家的真事为主线的,为什么要写甄士隐住在姑苏呢?这是因为金陵曹家看到苏州李家跟皇帝结亲得到利益,就也在效仿李家结皇亲。
再看第三句“巷内有个古庙”,这个“庙”也是曹家的代称,其中的秘密要看“庙”的繁体字,请看繁体字的“庙”是广字里面有“日月和两个十字”,其中的“月”就是暗写金陵曹家结交太子,“日”就是暗写曹家结交太子的目的是指望太子将来能升为皇帝。再看“两个十字”就是暗写曹家偷抱走太子的女儿引发了二十年的是非。而“古庙”就是指“过去的曹家”
再看这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所谓“窄狭”就是暗写过去的曹家结交“势力派”的结果是:生活不但没有宽裕,反而越来越“窄狭”,! 脂批在“窄狭”后面写道:“世路宽平者甚少。亦凿”,这就是提醒后人要斟酌自己的人生路,不要向曹寅夫妇那样只想到利益的一面,没有想到不良的后果。再看作者把古庙说成“葫芦庙”,脂批说:“葫芦”就是糊涂!这就是指过去的曹家是个糊涂家庭。因为过去的曹家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皇亲”手里,后来却卷进了皇家争斗的是非之中,结果被雍正把曹家当成竞争对手的亲属打到了!脂批说“人情”是为火后伏笔,这就是曲指曹家是因为结皇亲引来的被抄之祸,这就是引火烧身。
再看批书人在原文的“葫芦庙”后边写道:“画的虽不依样,却是葫芦”, 而脂批是在担心自己的解读会被读者认为牵强,比如说:“葫芦”就是“糊涂”,“ 十里”就是“势利” ,“仁清”就是“人情”,虽不依样,但联系到曹家的情况还真是合乎情理。其实要想不牵强有很多词句可用,只是作者为了避免让清政府看破,加了万分小心。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02 23:20:37 +0800 CST  
第三十二篇:甄士隐之谜

请继续来看石头上写的文字,下面是原文: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
先来看原文的第一句话:“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其中的“乡宦”在古时候是指做过官的还乡人,这就是在暗写曹家人最终是弃官还乡。而“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就是在暗指曹家住的地方是辽东岫岩的大孤山庙旁。实际上庙是在半山腰,曹家住在庙的下方。
再请看原文介绍这个庙旁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这个“甄”字就连环上了书中的金陵甄家,而“金陵”就是曹家居住了六十多年的地方,在《红楼梦》中常以“金陵甄家”来暗指“金陵曹家”。再看名“费”可读为“废”,这是在暗指废太子胤礽。再看字“士隐”,加姓为“甄士隐”,这三个字又可读为“真事隐”,这就是说:在“甄士隐”身上有真事隐藏,就是把“甄”(金陵曹家)和“费”(废太子)家的“士”(事)隐藏着写的。因为曹家和废太子胤礽的关系卷进了皇家是非,不能明写。
再看原文的第三句话:“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其中的“深明礼义”是话中有话,请看“深明”就是暗指金陵曹家的曹寅夫人跟皇帝康熙和太子胤礽有深层关系,因为“明”字中的“日”代表皇帝,“月”代表太子。那么夫人和皇帝、太子有什么深层关系呢?原来曹寅夫人跟康熙的李安嫔和太子的李福晋都是同宗的苏州李家小姐出身。再看“礼义”两个字更有文章,因为“礼义”是进皇宫的必修之课,所以作者此时用“礼义”来影射皇宫。而曹家夫人“深明礼义”又是曲指曹寅的夫人把皇宫看得很重,一心想结皇亲,这就导致后来曹家因结皇亲惹来了风波!请看甄士隐的夫人封氏的“封”就是曲指“风波”,再请看脂批在“封”字的后边写道:“因风俗来”,这就是在曲指曹家是因风波而还乡的。因为“俗”字是指出家人还乡,在这里是曲指出门在外做官的曹家人还乡。当然曹寅夫人本人确实“情性贤淑”,因为她所做的事都是为了曹家的将来着想,但她只看到了“结皇亲”这条狭窄的路,却看不到眼前还有很多宽阔的路。
再看原文的第五句话:“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这是在暗写曹家住在大孤山下最终的生活状况。由此可见:后来沦落为乞丐的曹家人在艰苦的生活中学会生存的本领,他们又从新站起来了!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
其实《红楼梦》真正的结局不一定写在最后,在第一回中就提示了结尾。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03 23:02:55 +0800 CST  
第三十三篇:英莲之谜

继续解读石头上的文字,请接看原文:
____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____
先看原文的第一句话:“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这句话实际上是在暗写曹家人没了上进心,原因是曹寅夫妇只重视给后辈结皇亲,不重视教育了。
再看原文的第二句话:“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其中的“观花修竹”就是在暗写曹家两次结皇亲的事,句中的“花”是女孩的代称,而“观花”的真意就是指曹家在为下一辈相媳妇。相中了谁家的女孩呢?就是太子胤礽的千金。再看“修竹”就是暗指曹家第二次结皇亲,这件事发生在乾隆十五年前后,当时乾隆封李凤为公主,并把曹雪芹召为驸马,但李凤是明嫁雪芹,暗投大皇子永璜,而曹雪芹因为隐瞒实情,这就又把曹家带进了皇家的是非之中。后来永璜死了,李凤终日落泪,就被作者比作湘妃思夫,泪染竹枝。后来是曹家人唤醒李凤从新生活的勇气,因此曹家就成了“修竹的人”。
再看甄士隐每日“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这就是暗写曹家在结上皇亲之后,就以为求到了送粮送钱的神仙,吃穿不愁了,因此每日酌酒吟诗为乐。
再看原文的第四句话:“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其实曹家和废太子家都不是“只有一女”,但原文说甄士隐是住在姑苏,姑苏是李家所在地,因此“甄士隐”至。少是曹家、李家和废太子等三家的“真事隐”。但不管这个“甄士隐”有多少原型,都是以曹家的故事而展开的。其实“只有一女”的“甄士隐”是在暗写苏州李煦的儿子李鼎只有一个独生女儿,这个独生女儿就是李凤,后来是曹雪芹的夫人,这就是“独生女儿”背后的真事隐。但甄士隐“年已半百”并不是指人过半百,而是在暗指康熙五十年间,在这段时间曹家跟太子胤礽结了娃娃亲,后来废太子把刚出生的女儿偷送给了曹家。因此在甄士隐的女儿身上还有小郡主的原型。
再看甄士隐的女儿“乳名英莲”,这个“英莲”可读为“婴连”,就是暗指曹家被婴儿牵连。但脂砚斋把“英莲”解读为“应怜”,这是因为小郡主虽然给曹家带来了灾难,但她本人的命运也很应该怜悯,所谓“乳名英莲”是指她在吃奶的时候就离开了爹娘,成为曹家和太子胤礽双方谋利的牺牲品。曹家想利用郡主得到驸马之位,而太子胤礽却利用女儿来堵他向曹家借过的钱。后来曹家被抄,郡主被东藏西躲,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再看小英莲“年方三岁”,这是曲指英莲是三个女孩的化身,除了郡主和李凤之外,还有曹家小姐的原型,这个曹小姐就是曹雪芹的妹妹。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04 23:51:04 +0800 CST  
第三十四篇:甄士隐抛书引梦

现在继续解读石头上的文字,请看接下来的原文说道:
——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
请看原文的第一句话:“一日,炎夏永昼。”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这句话的后边有脂砚斋提示说:“热日无多。”,其中的“日”就是在影射皇帝,而“热日”就是在影射金陵曹家跟皇帝康熙关系密切。但“热日无多。”就是指这样的好日子不能永远存在。但前面正文中的“炎夏永昼”就是在暗写曹家人想让这样的好日子永远存在。那么怎样才能使这样的好日子永远存在呢?当时的曹寅夫妇认为:只要能跟皇家结亲,就能永远有这样的好日子!
但“炎夏永昼”中的“夏”字提示了曹家结皇亲的不祥之兆!因为“夏”字是在暗指金陵曹家在雍正五年的夏天犯案。案卷说曹雪芹的父亲曹頫奉雍正之命押送布匹进京,途经山东长清驿站,因敲诈驿站罪被关押。但实际上曹頫是被雍正陷害的!这个雍正为什么要陷害曹頫呢?原因都是因为金陵曹家跟废太子家结了娃娃亲的事,原来废太子家是跟雍正竞争皇位的对手,为了削减废太子家的势力,雍正打击了许多与废太子家关系密切的人。因为金陵曹家和废太子家结了娃娃亲,所以雍正就把曹家当成废太子家的亲属打到了。
话说曹頫在夏天被抓后,金陵曹家剩下的日子就不多了。后来到了十二月二十四日,雍正签发了查封金陵曹家的圣旨。这个圣旨是在年后的正月十五送到金陵的,正月十六就是曹家被抄,被抄后的曹家又被逐出金陵,遣返回到北京。而曹家的这些遭遇都是因为当年曹寅夫妇一心结皇亲捅的马蜂窝!
再请看原文的第二句话:“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请注意,这书房是读书求上进的地方,但士隐却在书房“闲坐”,甚至后来“抛书”,这就是暗写曹家人放弃了“读书上进”的优良传统,而在白天睡觉做梦!一般来说,白天做梦是不太正常的,所以作者写甄士隐白日做梦是大有文章的。其实甄士隐的白日梦就是暗写曹家人在做皇亲梦。这时的曹家人认为:结了皇亲,吃穿不愁,还读什么书呢?
再请看原文的第三句话:“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请看这甄士隐“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这就是暗写做白日梦的曹家人一时难于醒悟。事实上的曹家人是经过多次的挫折后才醒悟的。后来甄士隐就梦见“一僧一道”。在这里,脂砚斋及时补上了关键的一句话:“是方从青埂峰袖石而来也。”这个石头就是曹家的代名词,而石头被两个出家人带着走,这就是暗写曹家因为两次结皇亲而被迫离开家园。至于这“一僧一道,且行且谈”,谈些什么。就请看下一篇的解读。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05 23:00:42 +0800 CST  
第三十五篇:风流冤孽

现在继续解读石头上的文字,上一篇讲到甄士隐梦见的一僧一道,且行且谈,下面请看他们在谈些什么: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
原文说道人把石头称为“蠢物”,这是在曲指曹家人在办蠢事,因为石头自己让僧道把它带入红尘,这就是暗写曹家两次被迫离开家园的事都是自找的!都是曹家人上杆子去结皇亲,最终却卷进了皇家的是非而被迫离乡。
僧人说要带石头和一干风流冤孽一同入世,可见石头如果不入红尘,也不会遇见“风流冤孽”!这就是暗写曹家人如果不去结皇亲,也不会惹到争位争宠的雍正等人来害曹家。
再看道人说:“风流冤孽将造劫历世”,其中的“风流”在曹家的故事里是指曹家人因风波而流浪。但在“风流”的另一面写的是迫害曹家的人,其实“风流冤孽”的本身就是指对社会有害的人,这个人就是雍正!因为雍正后来是迷恋美人而丢了性命。“冤孽”就是暗指雍正因多疑而造成了很多家的冤案,其实曹家只是其中的一家。“冤”是指无辜受害的人,“孽”就是指迫害无辜的雍正。
后来道人问僧人要将石头落于何方何处?详情敬请关注下一篇解读。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06 22:58:58 +0800 CST  
第三十六篇:三生石畔的绛珠草

现在继续解读石头上的文字,上一篇说到:道人问僧人要将石头落于何方何处?僧人说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话很长,只有分段讲解才能解读得透彻,下面请看僧人的头一段话: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
请注意,僧人说的“西方灵河”是在隐指两个女子,其中的“西方”是指废太子送给曹家的郡主,因为废太子正宗的一脉人后来被发落到西边云南,故称“西方”。而“灵河”是代表曹雪芹的夫人李凤,因为李凤的前夫死在水里,故称“灵河”。作者在这里暗点郡主和李凤就是在提示此梦是幻写两次结皇亲的曹家。所以僧人说“西方灵河岸上的三生石”就是暗指原住石头城的曹家。那么曹家为什么又被称为“三生石”呢?这是因为曹家先后在金陵、北京、岫岩三个地方定居生活,故称“三生石”。
再看原文说:“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这个“绛”的字意为“红色”,脂批也强调过“红”字。但“绛珠草”是什么呢?在这里也有脂砚斋的批语点道:“‘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请注意,在这石头上出现“血泪”,就是在提示这本《石头记》写的就是曹家人的血泪史!再请看绛珠草的“草”字,这株草是长在石头上的,这就是幻写石头城的曹家后来沦落成草民。而曹家原来是做官的,怎么变成草民了呢?这就是《红楼梦》中要暗写的真故事,这些真故事讲起来就是曹家的绛珠血泪史!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07 22:29:11 +0800 CST  
第三十七篇:赤瑕宫和神瑛侍者

现在继续解读石头上的文字,上一篇说到“绛珠草”的意思就是在提示曹家沦落为草民的血泪史。但曹家有什么样的血泪史呢?请看僧人说的第二小段话:
——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
请看僧人说的第一句话:“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其中的“赤”字为“红色”,而且脂砚斋也点到“红”字。但“瑕”字被脂砚斋解释为:“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这“玉有病”就是暗指金陵石头城的曹家有病,因为“玉”上的“小赤”就是指在玉的身上有血,这就是曲指曹家人受伤了。再看“赤瑕”后面的“宫”字,就暗示了曹家的伤与皇宫有关,有什么关系呢?请看“赤瑕宫”后面的“神瑛侍者”其中的“神瑛”可读为“神婴”这就是暗写曹家收留了一个“神秘的婴儿”,而前面的“宫”字提示了这个婴儿是来自宫中。其实就是宫中的太子胤礽的女儿。
但脂砚斋却在回避对“神瑛”的解读,在书中每遇见敏感的话题,脂砚斋都在回避,可见脂砚斋写批语时也加了万分小心。因为说的太露,如果被当朝皇帝看出《石头记》触及到了皇家,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脂砚斋却仍在点玉,并说“瑛”就是“玉”,这就是暗指书中隐藏的真故事都离不开曹家。
再看“神瑛侍者”就是暗指精心服侍“神婴”成长的曹家人。那么曹家人是怎样服侍这个“神婴”呢?请看僧人说的第二句话:“日以甘灌溉。”这就是暗写曹家人在精心喂养郡主,给郡主吃的都是营养食品。而曹家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日”字,这个“日”就是皇帝的代称,因此曹家人精心培育“神婴”的目的就是指望“神婴郡主”将来能从太子的女儿变成皇帝的女儿,那时曹家就是驸马府了。但可叹的是曹家不但没有得到驸马之位,反而沦落为草民。
再看僧人后边的话:“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暗写“神婴郡主”是在曹家人的精心培育下长大成人的。之前的“绛珠草”是影射曹家人沦落为草民的血泪史,现在的“绛珠草”又在充当“神婴”,这也是在提示曹家沦落为草民的原因是与“神婴”有关。第二层含义请看僧人话中的“脱却草胎木质”,这又是在幻写沦落为草民后的曹家人在努力摆脱贫困。但绛珠草又“仅修成个女体”,这就是幻写贫困中的曹家人起初并没有通过勤奋的劳动来摆脱贫困,却又研究起女子来了!也就是说曹家又第二次娶皇家女,走第二次弯路了。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08 22:50:35 +0800 CST  
第三十八篇:绛珠草的情离饥渴

上一篇解读到“绛珠草修成女体”的隐情,接下来再看僧人的下一段话:
——(绛珠草)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这段话的第一句说绛珠草“终日游于离恨天外,”这是在说绛珠草修成女体后的情况,但“绛珠草”有双重身份,一是金陵曹家的代名词,二是在影射郡主等人。因此解读绛珠草的故事就先要分析绛珠草在每段故事中应该担当的角色。先来看绛珠草本来是长在石头上的,但在修成女体后就“终日游离”了,这就是暗写金陵石头城的曹家在郡主长成大姑娘的时候,却被迫离开了石头城。再看“恨天”两个字就是暗写被迫离开金陵的曹家人痛恨当时的天子雍正,因为是雍正把金陵曹家赶出金陵的。再看“天外”是在暗写最后醒悟的曹家人不再跟皇家有瓜葛了。
再看第二句话:“饥则食蜜青果为膳。”这是暗写后来贫困曹家人曾一度不愿意用劳动来维持生活,而是去吃“蜜青果”,这个“蜜青果”的“蜜”可读为“觅”,而“青果”就是暗指清宫的子女”,这就是暗写贫困的曹家人不想通过劳动来维持生活,却还想寻觅皇家女,还想跟皇家结亲,还想靠结皇亲来维持生活,结果曹家又引发了第二次结皇亲。
再看第三句话:“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这就是暗指曹家又重蹈了第一次跟太子胤礽结皇亲的覆辙。句中的“海水”就是在影射曹家两次结皇亲所涉及到的废太子胤礽和乾隆的长子永璜,因为胤礽死后被追封为海神,永璜死在水里。而“灌愁”就是指曹家两次结皇亲都给自己带来了愁事。
再看第四句话:“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这是暗写被曹家抚养成人的郡主,当郡主知道曹家是因她而丢官就深感同情,每当郡主想起曹家人对她精心的呵护就会流泪,就一心想回报曹家对她的养育之恩。但郡主又无力回天,内心一直不平。
在这段话里,脂砚斋点到了“林黛玉”,这个林黛玉是书中的悲伤使者,是代替郡主和李凤还泪的人,其中的秘密,等林黛玉正面出场的时候在做解读。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0 07:53:50 +0800 CST  
第三十九篇:警幻仙子

上一篇说到绛珠草要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究竟怎样报恩?还需解读僧人的下一段话: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先来看第一段话:“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话中的“神瑛侍者凡心”就是曹家长辈为子孙的求偶之心。本来曹家是处在“昌明太平朝世”,因为求的是皇家偶,这是曹家长辈为子孙“造历的幻缘”。但没想到后来却遭遇了“偶炽(引火烧身)”,引来了被抄又被赶出家园之祸。因此“神瑛侍者下凡”就是暗写金陵曹家因偷抱藏养郡主的事而丢官下台。再看脂砚斋的批语写道:“总悔轻举妄动之意。”这就是暗指“神瑛侍者下凡”是曲指曹家之前偷抱郡主的事为轻举妄动,后有悔意。
再看最后一句话:“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这“警幻仙子”中的“警幻”就是指梦幻中的故事会给人一个警示。那么梦幻中有什么故事呢?请看“仙子”就是梦幻中的故事,其中的“仙”就是暗写曹家没有教育下一代人去努力学习生存本领,而是把曹家的未来寄托在神仙身上,而曹家人心目中的神仙就是皇家。特别是曹寅夫妇认为:如果能跟皇家结亲,曹家就能借皇家的光得到富贵,富贵有了,还学习什么生存本领?再看“仙子”在后文又称“仙姑”,其中的“姑”就是在指“姑娘”,而“仙姑”就是在指“皇家的姑娘”。这就是说:曹家人只研究皇家的姑娘,不去研究学习。而“警幻仙姑”的全意就是在警示读者不要向曹家那样:放弃学习去研究仙姑!
但绛珠草报恩的故事,还需在下篇解读。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0 23:22:32 +0800 CST  
@王春惠1958 2017-08-10 23:22:32
第三十九篇:警幻仙子
上一篇说到绛珠草要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究竟怎样报恩?还需解读僧人的下一段话: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先来看第一段话:“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话中的“神瑛侍者凡心”就是曹家长辈为子孙的求偶之心。本来曹家是处在“昌明太平朝世”,因为求的是皇家偶,这是......
-----------------------------
再补充一点:“偶炽”又是在指曹家两次结皇亲而引火烧身,因为“偶”意是“双”,“偶炽”就是两次火灾。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1 10:18:54 +0800 CST  
第四十篇:绛珠仙子还泪

之前解读了神瑛侍者下凡的隐情,但绛珠草有报恩之意,现在神瑛侍者下凡了,绛珠草又怎么办呢?欲知详情,就请继续来看僧人的话:
——警幻亦曾问及(神瑛侍者)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请看绛珠草要报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但绛珠草却没有甘露可还,这就是暗写金陵曹家用重金养育了郡主,但曹家却被雍正拉下马后沦落为草民,而郡主想报恩却一无所有!她父亲本是太子被废,后来又被雍正害死,她的生母又改嫁了,没钱没势的郡主拿什么来回报曹家的养育之恩呢?
再看绛珠草之言:“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个绛珠草本是“绛珠仙子”,因为无法报恩却要和神瑛侍者一起下世为人,这就是暗写郡主本是皇家女,因为无法回报曹家的养育之恩就甘愿跟曹家一起做草民。其实在曹家长大的郡主已经跟曹家人有了深厚的父母兄弟姐妹之情。而绛珠仙子要用一生所有的眼泪来偿还神瑛侍者,这就是暗写郡主决心和曹家人同甘共苦,看到曹家人悲伤,郡主也在流泪!但绛珠仙子的“一生所有的眼泪”就是暗写郡主直到死的那一天,曹家人还没有摆脱贫困,所以郡主的一生没有欢笑,只有眼泪!在这里有批书人写道:“恩情山海债,唯有泪堪还!”所谓“恩情山”就是指曹家对郡主的养育恩重如山!再看“海债”的“海”就是暗指郡主的父亲胤礽,因为胤礽死后被追封为海神,但“海债”就是指郡主的父亲生前借了曹家五万两银子不还,后来把郡主送给曹家就更不提及。想起这些,郡主就觉得她和父亲欠了曹家太多太多!在曹家沦落为草民后,本来郡主可以回到皇家认祖归宗,这样她还能讨到一碗皇粮,但郡主看到曹家人吃苦,她怎忍心去自己喝蜜?因此愿同曹家人一道去尝黄连!
再看僧人又说:“因为绛珠仙子还泪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这就是说:书中还泪的人还不只是郡主一个人呢!可见《红楼梦》中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1 22:09:57 +0800 CST  
@草桥关 2017-08-12 19:59:15
继续读:)
-----------------------------
鼓励能推动写作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3 00:11:34 +0800 CST  
第四十一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

现在继续解读石头上的文字,之前的几篇文章都是在解读僧人对道人说的话,接下来请看道人的话:
——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
这僧道二人话中的“还泪”虽然荒唐可笑,但却是一段隐写的真故事,因为僧道说的话都是给甄士隐听的,就是说“还泪”的故事中有“真事隐藏”,而且还写得“琐碎细腻”,不放过任何细节。
接下来又是僧人说话,请看原文:
——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请看僧人说的第一句话:“历来几个风流人物。”所谓“历来”其实就是暗指曹家的经历,“风流”之意就是指曹家人“因风波而导致被迫流浪”。再看 “几个风流人物”就是指曹家人几次因为风波而流浪,也就是因为结皇亲的风波而导致被迫离开家园。
再看僧人说的第二句话:“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这句话是在曲指过去的曹家人在教育下一代方面“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没有让后辈懂得学习是为了日后的生存,是为了将来的“一饮一食”!
再看僧人说的第三句话:“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所谓“风月故事”就是曲指曹家的风波与太子胤礽有关,因为“月”就是在代表太子。再看“偷香窃玉,暗约私奔”,就是在概括曹家两次结皇亲的风波。而“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这是暗写曹家结皇亲的行为是对下一辈不负责任的婚姻,因为这样做不存在儿女真情。
但“偷香窃玉,暗约私奔”意义深刻。先来看“偷香窃玉”就是暗写曹家第一次结皇亲的结果。其中的“偷香”是在曲指曹家偷抱郡主,因为“香”也是皇家女子的代称,因为皇家是香气最浓的地方,那里香气浓是因为宫中女子最多,个个都散发着脂粉香气,所以“偷香”就是曲指偷宫中女子,也就是曲指曹家偷抱郡主。再看“窃玉” 就是在暗指偷玉玺篡皇位的雍正,作者之所以要暗扯雍正,是因为曹家的故事与雍正紧密相连。请看“偷香窃玉”很明显就是指偷抱郡主的曹家遭遇了偷玉玺的雍正迫害。
再看“暗约私奔”就是暗写曹家第二次结皇亲的结果。当时曹雪芹娶了李凤公主,但实际上曹雪芹驸马府的真正主人是乾隆的长子永璜和李凤,而曹雪芹得到永璜给的许多钱也情愿戴着绿帽子。但后来被永璜的妃子们知道后就乱套了,最终的结果是李凤出走,永璜因为找不到李凤就殉情自杀。而曹家是躲不开的官司,最终拣了一条命,但驸马变成了草民。到头来出走的李凤就要终身守候永璜的灵前。那么“暗约私奔”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一个典故:相传隋唐时代的侠女红拂本是权相杨素的侍妓,后来在官宦子弟李靖的劝说下离开杨府,二人远走高飞干出一番事业。但这个典故与曹家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暗写死守永璜的李凤后来经过曹家人反复劝说,终于跟曹雪芹远走高飞,到了辽东岫岩干出了一番事业,使得曹家摆脱了贫困。后来李凤和曹雪芹真正结为夫妻。
再看僧人说的第四句话: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所谓“情痴”就是曲指曹家对皇亲的痴情,“色鬼”就是暗指因恋色而丢命的雍正,“情痴色鬼”就是曲指对皇家痴情的曹家被色鬼雍正所害,原因就是结皇亲所致。再看“贤愚不肖者”就是指被人们称为有道德,有才能的曹门却出现不肖后辈,曹家的后辈没有出息都是长辈放弃教育,一心要结皇亲所办的蠢事!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3 00:12:30 +0800 CST  
第四十二篇:僧道一起下世

现在继续解读甄士隐梦中的僧道对话,先看原文:
——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请看道人和僧人这两个出家的人,也要和风流孽鬼一起去“下世度脱”,这就是说:下世的人都是在暗写曹家两次被迫离开家园的故事。
再看两个出家人还要“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这更是在警示读者,曹家心目中的“仙女”来自“宫”中。也就是说:曹家把皇家女当成能摇钱的仙女。
再看僧人说:“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请注意,这僧人此时代表曹家第一次被迫离开家园,但曹家还有第二次离开家园,所以僧人就说:“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
再看道人说:“既如此,便随你去来。”这道人此时代表曹家第二次被迫离开家园,所以他要和僧人一起去凑个“全集”。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3 23:02:05 +0800 CST  
第四十三篇: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现在来解读甄士隐在梦中和僧道的答言,先请看原文: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先来看这甄士隐起初不知“蠢物”是什么东西,后来见是一块鲜明美玉!请注意,这美玉本是石头变的,而“石头”就是代表住在金陵石头城的曹家,因此僧道把石头说成“蠢物”,就是因为曹家人办了蠢事,也就是办了结皇亲的蠢事,从而导致两次离开家园。但甄士隐之前还不知道“蠢物”是什么,这是因为曹家人从前还不知道自己结皇亲是在办在蠢事。但后来甄士隐看到“蠢物”原来是就是顽石变的美玉!请注意,顽石由大变小就是暗写曹家由盛到衰,但石头怎么越小越美呢?这是因为曹家人在贫困中反而学会了生存的本领,因此后来的曹家人比起从前饭来张口的曹家人是越来越美了!而且后来的曹家人不忘两次结皇亲的教训,不会再往火坑里跳。请看僧道二仙对甄士隐说:“到那时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这就是说后来的曹家人不忘两次被迫离开家园的教训才会远离火坑。
再看甄士隐看到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所谓“通灵”就是曲指曹家人的醒悟。而“通灵宝玉”就是指醒悟后的曹家成了金不换的宝玉。但此时的甄士隐并不理解“通灵宝玉” 四字的含义。再看美玉的后面还有几行小字。话说甄士隐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如果甄士隐此时看清了美玉的后面的几行小字,并领会了其中的含义,他家也不会被烧,也就没有曹家被迫离开家园的故事了!这其中的秘密等后文说到“薛宝钗认通灵”的故事再详解。
再看僧人从甄士隐手中夺了美玉后,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请看这“太”是最大的意思,在这里影射最大的皇家,而石牌坊的“石”就是金陵石头城的曹家,而“石牌坊”就是曲指石头城的曹家所立的牌坊。那么曹家立的是什么牌坊呢?就是“皇亲国戚”的牌坊。请看石牌坊的“石”和太虚幻境的“太”并列就是暗指石头城的曹家在和皇家结亲。那么“虚幻”就是暗指曹家的牌坊只是一个虚幻的故事!因为曹家最终并没有真正成为皇亲。
再看石牌坊两边又有一幅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两句话意就是:黑白颠倒、无中生有!再看这两句话是写在石牌坊上,“石”就是金陵曹家的代名词,因此石牌坊上的两句话就是暗写金陵曹家在史料中记载的罪名是“黑白颠倒、无中生有”。是被雍正栽赃的!那么雍正为什么要陷害金陵曹家呢?就是因为金陵曹家结了皇亲,因此卷进了皇家争斗的是非之中。因为金陵曹家是跟废太子胤礽结亲,胤礽父子是和雍正竞争皇位的对手。而雍正当上皇帝后,先害死了废太子胤礽,为了提防胤礽的儿子弘皙夺权,就要削减废太子家势力。而金陵曹家跟废太子家结过亲,就被雍正看成废太子家的势力,也就被雍正视为眼中钉,于是雍正就给曹家胡编一些罪名,就在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雍正下令查封金陵曹家,后来又把曹家赶出金陵,遣返回北京。而史料中所记载的曹家罪名实际上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5 01:33:04 +0800 CST  
第四十四篇:烈日炎炎,芭蕉冉冉

上一篇解读到甄士隐在梦中看着僧道携美玉进了太虚幻境,欲知甄士隐后来如何?就请继续来看《石头记》的原文: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对半。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
原文说甄士隐意欲跟僧道过石牌坊,但“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这“一声霹雳”和“山崩地陷”就意味着“大祸临头”,原因就是曹家结了皇亲,因此卷进了皇家争斗的是非之中。而甄士隐前面的僧道二人就是暗写曹家两次结皇亲都卷进了皇家争斗的是非之中,也就引来了两次大祸,两次都被迫离开家园。
再看“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这个“日”有皇帝的暗示,因此“烈日炎炎”就是暗写雍正与自己的皇家兄弟们为争皇位而燃起战火。再看“芭蕉”的谐音可读为“巴交”这是暗指巴结交往皇家的曹家,而“芭蕉冉冉”的意思就是指芭蕉慢慢下垂。因此“烈日炎炎,芭蕉冉冉”的全句就是暗写曹家随着皇家的争斗而慢慢地败落了。因为曹家本与皇家争斗不贴边,后来因为“皇亲”的事才受牵连的。
再看原文说:甄士隐看到“烈日炎炎,芭蕉冉冉”之后,“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这个“奶母”就是曹家的代名词,因为曹雪芹的太祖母孙氏当过康熙的奶母。而现在甄士隐面前出现奶母抱英莲的情景,再看这“英莲”可读为“婴连”。因此“奶母抱婴连”就是暗写曹家是因为抱了一个婴儿却受到了这个婴儿的牵连。那么曹家抱了谁家的婴儿呢?请看奶母抱“婴连”来到婴儿之父甄费面前,而“费”的谐音可读为“废”,因此曹家抱的婴儿就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5 22:54:44 +0800 CST  
@言也之1 2017-08-16 00:19:10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甄士隐代表朱明帝系正统帝系,通灵是顺治帝定鼎北京才启用的玉玺,即满清凭以入主中国之玺。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是说明朝皇帝在梦中看到了清廷玉玺,预兆清兴汉亡,甲申之变,华夏子民将受兵革之灾!!!
-----------------------------
作者在书中用“玉”和多种物件都临时影射过玉玺,讲了很多前代的事情,其中也有明代的事,但中心故事讲的是自己的曹家。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6 09:57:40 +0800 CST  
第四十五篇: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上一篇解读到:甄士隐梦醒时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现在请看接下来的原文说道:
——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
现在先来看原文的第一段话:“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这段话首先是在描写金陵曹家和苏州李家的父女之情。但“士隐”本是姓甄名费,甄家在书中是暗指曹家,而“甄费”就是“曹废”,暗指“曹家和废太子结亲”,因此“士隐此时抱着女孩”就是在影射曹家抱走了废太子的女儿。
再看甄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这就是暗写曹家因为抱了废太子的女儿引出祸端!请看“一僧一道”本是出家人,这就是暗写曹家因为结皇亲的事而被迫离开家园。再看“一僧一道”是两个出家人,这就是说:曹家曾经两次结皇亲都导致被迫离开家园。
再看原文说:“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其实这“一僧一道”就是甄士隐在梦中见过的僧道,但梦里梦外却是天地之差!梦里的僧道是人上人的神仙,而梦外的僧道却是人下人的乞丐,而曹家人偷抱郡主本是想当人上人的皇亲,但到头来却成了人下人的乞丐!
请看“那僧则癞头跣脚”,而“头”就是暗指皇帝,因为皇帝是国家的头头。而“癞头”就是曲指曹家想依赖皇帝生存而结皇亲,但结果不但没有结上皇亲,却成了赤足跣脚的流浪叫花子。
再请看“那道则跛足蓬头”,所谓“跛足”就是暗写曹家本来够不上皇亲,但硬踮着脚去结皇亲,长期踮着脚走路就成了跛足踮脚的瘸子,结果皇亲也没结上,却变成了四处流浪的叫花子。再看“蓬头”二字意义深刻,所谓“蓬头”是形容脏乱的头发,这“脏乱的头发”就是曲指结皇亲的曹家被“头”(皇帝)栽赃陷害,因为当时雍正栽赃陷害很多人,满朝大乱,雍正就成了头发脏乱的蓬头鬼。
再看僧道来到士隐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这就是暗写曹家沦落后所流下的悔恨之泪。再看那僧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但原文却说:“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其实在僧人的“疯话”里隐藏了很多秘密,比如说小女孩“有命无运”就是暗写废太子的女儿有郡主之命,却无郡主之运,因为郡主到了曹家后随曹家一起沦落为平民。再看“累及爹娘”就是暗指郡主累及了曹家,因为郡主在曹家长大,早已把曹家人当成自己的爹娘。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7 08:40:00 +0800 CST  
第四十六篇:菱花空对雪澌澌

上一篇解读到甄士隐抱着女儿遇见了一僧一道,僧人却说士隐的女儿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但甄士隐却认为僧人是在说疯话,但僧人还有话要说,请看原文:
——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
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
请看僧人要化甄士隐的女儿出家,这就是暗写曹家在被抄之前先得到密信,于是就把郡主送到庙中当尼姑隐藏起来。
但书的表面上说甄士隐并没有把英莲交给僧道,这是因为:真正的郡主不是三岁的小女孩,已经是有十四左右岁的姑娘了。而眼前的“甄士隐抱着女儿”是在影射一下曹家抱了太子胤礽的女儿,但甄家父女在书中的表面是亲生的父女,这又是在影射曹家父女和李家的父女,但此时作者是利用曹李小姐的幼身来暗写郡主的故事。
后来僧人见士隐不理他,而且要抱着女儿回房,僧人便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请看第一句“惯养娇生笑你痴”,说的都是大实话,因为曹家确实在精心抚养郡主。也放松了教育后辈学习生存的责任,以为有了郡主、而且这个郡主以后会变成公主,就不用去苦学什么本领了。因此对晚辈“惯养娇生”。
再看第二句“菱花空对雪澌澌”的意义比较深。请看“菱花”就是作者引用戏剧《对菱花》的故事:
《对菱花》又名《丁郎认父》,故事中说丁郎出生时,他父亲远离不归,后来丁郎长大就带着父亲当年留下的半片菱花去千里寻父。而郡主的情况就跟丁郎相似。曹家就指望郡主长大成人后,会跟接替康熙皇位的太子对菱花(父女相认),那时曹家就是驸马府了。可太子却被彻底废了!后来是雍正即位,而雍正又把曹家当成废太子的亲属打倒了!因为曹家是在腊月被查封和抄家,因此作者就用“雪灾”来比喻曹家。而废太子也早在雍正二年去世,因此英莲的菱花就是“菱花空对雪澌澌”。
在看第三句“好防佳节元宵后”中的“元宵后”就是暗指曹家在雍正六年的元宵节后被抄。而“好防佳节元宵后”的全句之意就是暗示曹家要记住“元宵后”的教训,防止“元宵后”事件再次发生。
第四句“便是烟消火灭时”,这是指最后醒悟的曹家有了平静的生活。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8 00:15:40 +0800 CST  
第四十七篇:僧道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上一篇解读到僧人冲着甄士隐念了四句言词,那么甄士隐听后又如何呢?请看原文说道: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
先来看原文的第一段话:“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这不光是甄士隐想知道一僧一道的来历,就是我们每一个读者都想知道这一僧一道是何许人,而作者就是在反复引起读者对僧道二人的重视。
再看甄士隐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这僧道二人分手的含义是因为二人背后的故事不是发生在一个年代,僧人代表曹家在雍正六年被雍正赶出金陵。请看僧人的光头是暗指金陵曹家被雍正抄光了家,两手空空的离开家园。再看道人是代表乾隆十五年,曹家再一次因结皇亲而被迫离开家园,而道人有头发的含义就是指这一次被迫离家还有一些财物,不算是两手空空。
再看道人又说:“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这“三劫”有脂批的解读,请看脂批说:“佛以世谓“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在这里脂批点到了“九十春光”这就是指曹家从入驻金陵到落迫北京,又流放到岫岩,历经了九十来年,但以地点来论“三劫”就是指金陵一劫、北京一劫和辽东岫岩一劫。
再看道人约僧人在北邙山相会,这“北邙山”就是暗指曹家所居住过的金陵、北京和岫岩三地。请看“北”就是指北京;“山”就是指曹家最后落户在岫岩的大姑山下;而“邙”就是曲指江南金陵。因为“邙”是位于河南省的地名,而“河”与“江”同义,因此“河南”就是曲指“江南”的金陵。
再看僧道二人要“在北邙山会齐后同往太虚幻境销号”,这“太虚幻境”,中的“太”是最大的意思,这就是暗指曹家跟最大的皇家结亲,目的是借皇家的光来得富贵。而“虚幻”就是暗指曹家结皇亲只是一个虚幻的故事!最终的结果不但没有富贵,反而成了癞头跣脚的和尚和跛足蓬头的道人。但是僧道要在“太虚幻境销号”,这个“销号”就是暗写觉悟后的曹家远离“太虚幻境”了。那时曹家的日子过得如何呢?请看僧人又说:“最妙,最妙!”因此那时的曹家已经摆脱了贫困!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8-18 22:40:48 +0800 CST  

楼主:王春惠1958

字数:541669

发表时间:2017-07-10 04:55:3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18 18:52:27 +0800 CST

评论数:138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