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脂批的伏笔

脂批透露的贾家败,元妃死等四个“大过节大关键”,证明没有所谓 “后部”。如果“后部”有这些情节,岂不成了废话?
此处批语不合规矩。一是不应该透露后面的情节,二是煞风景。第十三回写“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此回又极力描写繁华盛事,批书人不应该写“贾家之败”“元妃之死。《水浒》写到晁盖当了梁山领袖一回,批书者写晁盖要死,《三国》写到刘备夺荆州取西川后,批语写“伏刘备死白帝城,诸葛亮死五丈原”。有这样批书的吗?
元春之死譬喻曹寅与康熙相继逝去,是作者真家败落的关键。贾家不过是虚构故事,石头记并没有写其败落,只是用了诗词谜语暗示其悲剧结局。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2 07:32:47 +0800 CST  
1 第一出豪宴【庚辰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2 15:35:21 +0800 CST  
第一回,甄士隐与贾雨村二人饮酒: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第一出即第一回,“豪宴”即甄贾两人“愈添豪兴”之宴, “一捧雪”即指贾雨村的“天上一轮才捧出”诗。
为什么说“伏贾家之败”呢?中秋节前“严老爷来拜”。甲戌本批:“(严)炎也。炎既来,火将至矣”。葫芦庙要着火了。贾家之败即甄家之败,真家即南京曹家和苏州李家。
第一回甄贾两人实为一人,假作真时真亦假,甄士隐是贾雨村的前身,火烧了甄家之后,甄士隐背着褡裢跟着道人走了,其实是隐居写书,化为葫芦僧贾雨村。他写了一本叫《风月宝鉴》的书,在第十二回从褡裢里取出这本书来给世人看。这时是真家败了之后。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2 15:36:09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3 06:51:00 +0800 CST  
2 第二出乞巧【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3 06:53:08 +0800 CST  
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乞巧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两人殿中私语。第二回贾雨村偶遇冷子兴,冷子兴说:“不期这样巧遇”,两人在店中私语,
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
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
元春之死譬喻曹寅与康熙相继逝去,曹家春天结束。第五回判词“虎免相逢大梦归”,大梦归就是死。第一回佳节元宵,甄士隐的家人叫霍启,“家劫玄消祸起”即喻康熙驾崩。
第二个元宵元春省亲不过是一场梦。
第三个元宵写在第五十四回,放炮竹一声雷照应元春“气如雷”的谜语。第五十五回宫中老太妃染病也是隐喻曹寅之死。回目序数暗合曹寅逝时享年。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3 06:54:03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3 06:54:42 +0800 CST  
3 第三出仙缘【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7 08:40:02 +0800 CST  
注意“送玉”的“玉”,不是直接宾语,而是间接宾语,玉不是物而是人。“送”非赠送,而是陪行。
“第三出”即第三回,甄宝玉就是贾雨村,邯郸梦即红楼梦。《仙缘》就是呻吟诗者与黛玉有缘。贾雨村把这个纯洁高尚诗才出众的艺术形象送到荣府与看官见面,这场戏就叫《送玉》。

所以甄宝玉送玉,就是贾雨村送林黛玉,用假语村言暗写当年曹家带泪进京。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7 08:40:46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7 08:41:41 +0800 CST  
4 第四出离魂。【牡丹亭中伏黛玉死】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7 18:56:13 +0800 CST  
“离魂”也不是死,魂灵还要回来。“伏代玉死牡丹亭中”,“代玉”不是说林黛玉,而是指黛玉的原始版香菱的结局。
第一回甄士隐梦中是绛珠下凡,醒来看见的是英莲,英莲是绛珠分身。
第六十三回薛宝钗的花签是一枝牡丹,牡丹是宝钗的马甲,“牡丹亭中”即薛宝钗家中。英莲被薛家带到京师,羊入虎口,后来得了干血之症,譬喻作者的政治生命结束了。这就是黛玉死牡丹亭中,指的是绛珠初形英莲的遭遇。
作者又让香菱的魂返故乡,即用香菱的籍贯身世,又写了一个林黛玉。
《牡丹亭》中《离魂》一折,杜丽娘死后又复活了。林黛玉像杜丽娘娘一样,也是复活了的人物。她是眼泪的化身,只能流尽不会死。她后来是“归兰桨”,拜妙玉为师,即跟反清文人走在一起了。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7 18:56:47 +0800 CST  
5 妆演
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一个个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作尽悲欢情状。
【庚辰夹批:二句毕矣】
脂批“二句毕矣!”意思是把话说彻了。戏是假的,但小戏子们演技高超,又能进入角色出神入化,看起来像真的一样。这暗示什么呢?石头记中所谓金陵十二钗跟一般小说中的人物不同,她们一个个都是演员在演戏。
刚演完了,一太监执一金盘糕点之属进来,问:谁是龄官?贾蔷便知是赐龄官之物,喜的忙接了,【庚辰夹批:何喜之有 伏下后面许多文字只用一喜字】命龄官叩头。太监又道: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做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
【庚辰夹批:钗钏记中总隐后文不尽风月等文】
作者写了金陵十二钗,为什么又写十二个小戏子呢?除了暗示十二个大钗是演员外,还在对看官做点示,就像节目主持人有时会模仿演员的语言动作一样,让观众加深理解。
龄官是点示林黛玉的,后文小戏子都有着落,惟有龄官下落不明,暗示石头记没写黛玉结局。“情误梨香院”一回中,贾宝玉“想起《牡丹亭》曲来,自己看了两遍,犹不惬怀,因闻得梨香院的十二个女孩子中有小旦龄官最是唱的好”,
此回又写龄官说《游园》《惊梦》“非本角之戏”,前后矛盾。
此处是向看官提示,林黛玉这个人物,跟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是假的,真的是在书中骂人的,嘲骂那失信之人。
为什么说恋情故事是假的呢?在抗战题材的作品中,抗日队伍到鬼子后方去,不能暴露真实身份,常常假装成夫妻或恋人,以迷惑日本人。贾宝玉与林黛玉就是混入金鬼子内部搞破坏的,恋情为假,泄愤才是真。
庚辰本批:“总隐后文不尽风月等文”,指第二十三回回末,林黛玉听《牡丹亭》戏文一段,应该是“林黛玉不禁风月戏文。”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林黛玉从“侧耳细听”到“点头自叹”,“心动神摇”“如醉如痴”“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就是“不禁风月戏文”但儿女闲情和风月故事并非作者本意。所以下文写:
正是:妆晨绣夜心无矣,对月临风恨有之。
风月是个字谜,暗指去掉外衣的“二(爱)虫”。第一回贾雨村的诗“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是说孤独和寂寞是“二虫”害的。第五回《红楼梦引子》中的“风月情浓”,是说对“二虫”有不切实际的感情,是悲剧根源。《好事终》“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二虫是败家的祸首。
“妆晨绣夜”,“妆”“绣”是女儿们的功课,“心无矣”,作者说,我哪有心情写闺中儿女情事?“对月临风恨有之,”心中只有对“二(爱)虫”的恨。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8 06:49:48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8 06:50:50 +0800 CST  
第十九回

1 雪夜圍破氈
彼时他母兄已是忙另齐齐整整摆上一桌子果品来。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
[己卯庚辰批]补明宝玉自助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叹叹!
此回是写花袭人的,与贾宝玉无关。哪有什么后数十回。这是两句谐音隐语,解释太虚幻境袭人的画——一床破席。
寒冬,代指冷乡来人,王熙凤花袭人等,书中把他们写为拈酸吃醋之人。雪夜围破毡,“薛也为破毡”,花袭人是“一床破席”,薛宝钗是一领破毡。
“后数十回”,就是从此回往后数十回,即第二十九回。“二十九”喻努尔哈赤建国第二十九年,即甲申年。清虚观喻大清,入观指入关。遮天大王圣诞,即强盗欢庆得了天下。中原儿女是“一片哭声”(第二十九回批语),过芒种节(亡种劫)——亡国灭种的劫难。强盗就是千里之外冷乡来人,头上戴花的刘姥姥,头上花的龙衣人,芳官等都是冷乡来的强盗。
“寒冬噎酸虀”,是说宝玉身边这些寒冷地方来的人,个个都写成拈酸吃醋的贱货,袭人也跟王熙凤一样是个酸辣的妒妇。袭人在家人面前显摆自己,晚上又用装假撒娇来要挟宝玉,后来又极力忌妒林黛玉,用尽心思拆散二玉的恋情。这些都是有意贬损仇家的描写。
“雪夜围破毡”即“薛也为破毡”,第五回写花袭人是一床破席,薛宝钗是一领破毡。
暴君一旦成了奴才,比奴才更像奴才。“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第三回)贴身丫头不过是个下人,反以为荣。在亲友前卖弄显摆,十分恶心。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8 17:51:38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8 17:52:28 +0800 CST  
2 情不情
宝玉见一个人没有,因想这里素日有个小书房,名……,内曾挂着一轴美人,极画的得神。今日这般热闹,想那里自然那美人也自然是寂寞的,须得我去望慰他一回。
【蒙古王府本批:天生一段痴情,所谓情不情也】
(宝玉对袭人说)……没的我们这种浊物,倒生在这里。
[己卯庚辰批]……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二评自在评痴之上,亦属囫囵不解,妙甚!

开头写宁府唱戏,有一出“黄伯央大摆阴魂阵”,秦氏的阴魂转世投胎到紫芸轩里,就是花袭人。
蒙古王府本在贾宝玉“望慰”“小书房”里的美人处,批的是:“天生一段痴情,所谓情不情也。”
庚辰本在两人夜谈时的批语是:“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代玉情情。”
其实在第八回,贾宝玉望慰薛宝钗时,甲戌本就有眉批:“按警幻情讲,宝玉系情不情。”,是“警幻情讲”,即第五回警幻仙姑讲的意淫,不是“情榜”。庚辰批的“情榜”,或是“警幻仙姑公然标榜”的意思。
不情者仇也,情不情就是对仇人假装有情。
什么情况下才会情不情呢?
一般只有两种情况。
一是演戏,两个演员原来是夫妻,后来一方出轨,感情破裂,打官司离了婚,结下了怨恨。但一个唱小生,一个是正旦,《梁山伯祝英台》还得他两人唱,舞台上两人演得很入戏,下了台卸了妆又互不理睬。
再一种是打入敌人内部当卧底,不能暴露身份,只能对敌人假装有情。《聊斋》里《画皮》故事,恶鬼本来是要害王生的,却披了一张画皮,变成一个迷路的美女,当了王生的小三,把王生的心肝五脏都吃了。
古时上层贵族打战,胜利者以占有敌人的妻女为荣,认为是对战败者的侮辱。曹操征张绣,就把张绣的叔父张济的老婆占了。后来伐袁绍成功,儿子曹丕又纳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
“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三国演义》写诸葛亮背诵《铜雀台赋》“揽二桥于东南兮”,周瑜以为“二桥”是“二乔”。这并非空穴来风。如果东吴战败,孙家和周瑜等人的性命都有危险,何况妻子。
贾宝玉这个人物,既是幻形入世的卧底,又是一个演员。
作者半辈子被仇家欺负糟蹋,仇人虽死,恨犹未已。只好在写的故事里让对方化为自己的陪睡丫头,让他也尝尝当奴才被人淫的滋味。书中把这种构思叫做意淫。
为什么发“情不情”批语写在贾宝玉望慰宝钗和袭人的第八回和第十九回,因为仇家死后,又化为袭人和宝钗表演。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09 07:01:11 +0800 CST  
第二十回
1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
庚辰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以上引文是来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校本》,所谓校本并非原汁原味的原文,而是现代人修改过的。把明显的错字别字改为正字,应该注明才对。何况原批未必是错字,你把它改了又不注明,就把原意篡改得面目全非。上面修改过的批文有一个明显错误,本书的回目全是八个字,怎么会有“花袭人有始有终”的七字回目呢?
其实庚辰本原来的眉批是这样:
茜雪至獄神庙方呈正文襲人正文標昌花襲人有始有终 余只见有一次謄清時与獄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嘆嘆 丁亥夏 畸笏叟
改为简体加标点是这样:
庚辰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昌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狱神庙慰宝玉”的文稿“迷失”,又是怎么回事?
按小尘土理解,“狱”字是作者故意写白,应是“玉”字。小尘土重新校正断句如下:
茜雪至玉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昌花袭人有始有终》。 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玉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 丁亥夏畸笏叟。
这样就可以解开“愈神妙”的狱神庙的秘密了。
读石头记第八回,多数人觉得贾宝玉骂李嬷,因茶撵茜雪不合情理。批语“茜雪至狱(玉)神庙方呈正文”,就是回答这些疑问的。
批语说,这些情节都不是正文,到狱神庙一回才是“正文”。
什么是“正文”呢?此处“正文”指点题文字或曰点睛文字,即透露主旨的文字。叙事文学的“正文”即是消除悬念显露真相的文字,制造悬念作铺垫的文字不能说是正文。比如《尼罗河上的惨案》波洛召集游艇上的人们宣布案情就是正文。前面好多人都有作案嫌疑只是闰文,故意制造悬念增加看点的。《三打白骨精》中唐僧被妖精捉拿即是正文。《白蛇传》中“端午节饮雄黄真身露显”就是正文。但是《白蛇传》的主题好像是说:真相十分可怕,大家互相瞒着才能相安无事,揭露真相属多管闲事破坏和谐,一旦窗户纸捅破,悲剧就来了。
什么是迷失?
有一个邮局工作的朋友,她做过出售邮票业务,1980年买了三张《庚申年》邮票,当时每张8分钱,夹到一本书里。没想到猴票升值太快没二年每枚涨到6元了,她回家找,找不见了。又过几年每枚300元了,她又在家翻了几天,还是没有找到。现在每枚大概万元多。这就叫迷失。
迷失不等于丢失,脂批说迷失,极有可能跟寻找桃花源一样,是作者故意迷路。让看官自己在书中寻找。
狱神庙回“玉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
有一个人物叫刘姥姥,她是芥荳之微小小人家。她二进荣国府,讲了两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雪地女孩抽柴:
刘姥姥……因说道:……就象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注意刘姥姥住在长安,长安冬天会有三四尺深的雪吗?什么地理位置地上能积三四尺深的雪?只有北国边陲。可知刘姥姥的家在千里之外,她的后代刘氏狗儿们搬到中原来了。
故事里的姑娘,上穿红,下穿白,在雪地里抽柴。
一时散了,背地里宝玉足的拉了刘姥姥,细问那女孩儿是谁。刘姥姥只得编了告诉他道:那原是我们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说着又想名姓。宝玉道:不拘什么名姓,你不必想了,只说原故就是了。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
刘姥姥故事的内容是:一个大户人家叫茗玉的小姐死了,这小姐知书识字,可惜十七岁死了。家人为了纪念,给茗玉盖了一座庙,这庙当然就叫玉神庙。这段玉神庙故事是刘姥姥为了安慰贾宝玉而胡编的。所以第二十六回的批语“狱(玉)神庙慰宝玉”,就是刘姥姥安慰宝玉讲的“玉神庙”,写在第三十九回。这回书就是狱神庙回。
那茜雪为什么是玉神庙回的正文呢?
玉神庙回内,刘姥姥故事中抽柴草的姑娘,穿的是上红下白。茜者红也,雪是白的,茜雪二字,头上顶着柴草,底下是雪。所以茜雪就是雪地抽柴姑娘的化身。
刘姥姥故事里的塑像成了精是什么意思?好人的神像成了精,就是庙和神像被妖魔鬼怪霸占了。茜雪把玉神庙给占了,又出来偷柴草,准备点火干坏事。
第八回贾宝玉要喝枫露茶,枫露茶即焚鹿茶,不光要烧吃鹿肉,还要烧鹿为茶。茜雪把茶给弄没了,贾宝玉能不生气吗?所以要把她撵走。“撵了出去,大家干净。”贾宝玉是喜欢丫头的,但为了大家干净,要把她撵走。
第二十回批语“玉神庙慰宝玉”,就指刘姥姥用玉神庙的故事来安慰宝玉。
刘姥姥讲的玉神庙,不光是茜雪的正文,也是秦钟,秦可卿袭人宝钗和凤姐的正文。第二十六回花袭人与雪地抽柴的女孩穿扮一样:银红袄儿白绫裙子。雪地抽柴即雪里抱柴,薛家是“千里之外雪地人家”的缩写。“花”与“薛”都是头上有柴草。
所以清人张新之写:“刘姥姥至三十九回方再见,而中间二十余回无非演刘姥姥者。”
所以“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的“迷失”,是像捉迷藏一样藏在书里,脂批的意思是让看官自己动脑子思考,就在第二十九回。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11 07:20:04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11 07:21:00 +0800 CST  
2 昌花袭人有始有终
脂批“昌花袭人有始有终”有三层意思。
第一是说,本书的回目都是八个字,怎么迷失了的稿子是七字回目呢?可见批语透露的后部和迷失的文稿全是假的。迷失不等于丢失,应该还在,像捉迷藏一样隐藏在字里行间。
第二,第三回林黛玉说三岁时和尚要化自己出家,脂批写“为后菖菱伏脉”,“菖菱”实是“唱菱”,指第五回的“咏菱妙句”,香菱黛玉是并蒂菱。此处“昌花袭人”亦应为“唱花袭人”,太虚幻境中,花袭人的判词前面,画“一床破席”。
此条批语是启示看官,要读懂本回,请看第五回袭人判词(包括画)。
为什么画一床破席呢?因为袭人改嫁了。古人认为从一而终是人的道德准则。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男人死了再醮就算污点,“活人妻”改嫁更是耻辱。因此“花袭人有始有终”是讽剌反话。
第三,既然花袭人是破席,众人身下铺烂的东西,那么李嬷的骂话很有根据。“昌”字古与“娼”字通,“娼花袭人”是对李嬷嬷骂话的肯定。
说毕走来,只见李嬷嬷拄着拐棍,在当地骂袭人: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粧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李嬷嬷听了这话,益发气起来了,说道: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
李嬷说的“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是说袭人背后影射的那个人物,穿着龙袍的大人物。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8-12 07:10:33 +0800 CST  

楼主:微尘土

字数:30527

发表时间:2020-07-10 15:01:5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24 20:21:45 +0800 CST

评论数:7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