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的解释和疑问

奥运结束,各种会议如雨后春笋,各色经验材料也纷纷扬扬出现在电脑上,每天靠吃止痛片度日,见谅。明天争取更新。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9-02 19:56:49 +0800 CST  
1.42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解释:
王仆射:王愉,字茂和,在桓玄朝当上尚书左仆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虽然同为三个部门,但尚书省总领百官,更像宰相。仆、射都是主管、掌管的意思,仆射就是副宰相。唐以后因为李世民当过尚书令,所以尚书省只设仆射。至于左右谁更尊贵一些,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官位以左为贵,吃饭、凶事、兵事等以右为尊,不过我以为这些是糟粕,斤斤计较所谓的官场礼仪皆碌碌之辈)。王愉是太原王氏,不是琅琊王氏,性急的王述之孙,与谢安同时的王坦之之子。当时出任江州(大约相当于江西省)刺史、都督江州及豫州之四郡军事。桓玄灭亡后,因为王愉、王绥世家骄横气到处散发,曾经看不起“老兵”刘裕,被这位草莽英雄宋武帝以谋反罪诛杀。
殷、桓:殷仲堪、桓玄。皇族、世家之间打打杀杀,朝为兄弟、暮为仇雠家常便饭,解释这次事件的前因后果麻烦,总是为了一块骨头一群恶狗撕咬,现在我们不用分什么正义非正义的,总之王愉在这次军事行动中逃到临川,被小舅子桓玄俘虏。
王绥:字彦猷,王愉的儿子,在桓玄任太尉时,他任太尉右长史,后来位至中书令、荆州刺史,王愉父子又和桓玄关系亲密得不得了。
试守孝子:试守,试用期。譬如现在官员正式任命前,先主持其事以试其能,当时称为试守,这里等于说孝子实 绥在父亲存亡不知时就服丧,所以人们模仿职官称谓,称他为试守孝子。
应该说实习孝子的绰号总带有点调侃嘲讽性质,刘义庆把这条放在德行里面,难道是赞扬?刘义庆反反复复在德行中谈论孝道,故事迭出,不少是匪夷所思的,仿佛晋代人特别孝一点。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晋代士人往往只知有家,不知有国,王绥对父亲孝得未雨绸缪,东晋国灭却不知其耻,对篡位的舅舅一味奉承,这是当时的风气,求忠臣必出孝子之门成了一句笑话。我们也可从中体会儒家学说的空疏,孝和忠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现在有些市哗众取宠,说什么考察干部要考察他是否孝顺,也算是我国一大滑稽事,让我们一起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吧。王绥这样荒唐的举动,也许包含着恐怕追究父亲兵败的责任,要朝廷早一点给王愉一个烈士称号,如果有这样的心机,倒要高看他一眼了。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9-04 22:58:50 +0800 CST  
1.43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解释: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前面介绍过,公元399 年,桓玄趁荆州水灾大荒进攻殷仲堪,获胜,同时击杀雍州刺史杨佺期。公元400年,东晋朝廷承认事实,任命桓玄为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江八州及扬、豫八郡诸军事、后将军、荆、江二州刺史、假节,从此桓玄尽占长江中游一带。
收:收捕,俘虏。
罗企生:字宗伯,江西南昌人,得殷仲堪赏识,任咨议参军,掌管谋划。殷仲堪败走,文武官员没人跟从,只有罗企生随从,但被弟弟用计拖住。
谢我:向我谢罪、认错。
市:闹市,刑场。因为古代多在闹市行刑,以为警示。《晋书•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
嵇绍为晋忠臣:嵇康被杀害后,儿子嵇绍才10岁,一直待在家中。后来山涛向司马炎举荐,嵇绍最后官至侍中(相当于三公了),名望很高。公元304 年晋惠帝亲征成都王司马颖,败于荡阴,晋惠帝的侍卫全被箭射跑了,居然是嵇绍一人为保护惠帝中箭阵亡,鲜血溅在惠帝的衣服上。后来惠帝说,不要洗去衣服上的血,那是嵇侍中的血啊!西晋时候像嵇绍这样的忠臣算是个奇迹,以弱智著称的晋惠帝也算是个有温情的人。
一弟:罗遵生。罗企生曾经对他说:“今日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养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与孝,亦复何恨!”后来罗遵生也按照要求侍奉母亲。刘裕杀桓玄后赐罗家书以“一门忠孝”。罗企生引述嵇绍事,是拍桓玄的马屁,比之为晋武帝司马炎,同时希望桓玄搞感情投资,不要斩尽杀绝。《晋书》中还记载罗企生对桓玄的怒斥:“(你桓玄)升坛盟誓,口血未干,而生奸计。(我罗企生)自伤力劣,不能翦灭凶逆,恨死晚也。”形象就更高大了,但和这里委婉的说法矛盾,似不确,所以刘义庆没有采用。《晋书》虽然是唐太宗命令修撰的,但取材似乎没有仔细推敲,后人多有诟病。
问:(罗企生被害的)消息。《晋书•陆机传》“既而窃寓京师,久无家问”。
即日:当日,立刻。罗母胡氏立刻烧裘表明与桓玄一刀两断的决心,并不领桓玄不屠一门的情。桓玄终究是纨绔子弟,气量窄小,其实罗企生不足以为殷仲堪报仇或捣蛋,放他一马又当如何,那样又能占道德的制高点,故由此可见桓玄不能成事。
《世说》看似散乱,但各个故事之间有脉络可寻,它的写法类似《儒林外史》的连环结构,人物、故事之间往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来说,下一个故事和上一个故事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已经读了40多个故事,应该能体会到这一点。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9-06 10:59:15 +0800 CST  
西楼兄,我好像见过这个问题,但是书堆在一起,不方便一页页翻。就谈谈自己的理解吧,“乱兵相剥掠,射,误中舵工,应弦而倒,举船上咸失色分散”,这里的疑问主要是主语问题。乱兵就是打败仗以后到处乱窜的兵丁,也许是苏峻一方,也许是庾亮一方,无关主旨,但射的主体应该庾亮或者他的下属,不然成了流矢,不存在“应弦而倒”这个词,左右也不用四处逃散,而是要保护庾亮了。我宁可理解成庾亮亲自操弓,一箭射到自己人,有些滑稽,这时候庾亮自我解嘲:“哎呀,我这样的手段哪里能射着贼寇啊(我这样的手段难怪要打败仗)!”庾亮这样说,把打败仗的责任给了自己,左右于是安心。当然,把我改成我们,意思也差不多。那则故事其实“西奔”这个词也要注意的,未必就是往西逃走,我觉得西奔应该是泛指打了败仗逃命,“茕茕白兔,东奔西顾”,“夺路西走”都是古代的常用语,不能过于胶瑟。“简在帝心”《世说》里应该没有吧,内事不决问百度啊,《论语》中最后一章有这句话的,引自《尚书•汤浩》,但多两个字“简在上帝之心”,这样就不难理解了,简做“情实”解,实际情况,《辞源》中有这条解释的,我就不举例了。兄这样抬举我,小弟一时虚荣心膨胀,见笑。
这两天每天连做梦都在想怎样替领导“教育”各级同事,30页起码得2万5千字,又得把话说的别出心裁,又要说维护政权的大话,又要大家坐得住,实在很难按时更新,见谅。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09-08 22:00:50 +0800 CST  
在北京培训,书没带,于是每天玩N年前玩的帝国时代。这两天就要结束了,开始住宾馆,逛所谓的景点,什么鸟窝啊,游泳池,我也算是它们曾经的服务人员,星期六回家,大概可以更新了。真对不起。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06 21:47:03 +0800 CST  
说到培训,真是惭愧,纳税人花了这么多钱,各级领导、学者在讲台上反复说太阳是圆的、亮的,不,有时候他们会说太阳有时候是方的、暗的,我只能每天默默在角落里安静地睡,一无所得。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06 21:59:32 +0800 CST  
1.44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解释:
王恭:字孝伯,太原王氏,他的姑姑是东晋哀帝司马丕的皇后,妹妹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皇后。他在当著作郎是说:“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骋!”所以称病辞职,后来历任中书令、青州、兖州刺史等。王恭受到谢安的赏识,曾评价说:“王恭人地可以为将来伯舅”,伯舅的意思是一方诸侯,王恭后来是两州刺史,也许有谢安讲话的分量在里面。周朝时候,对分封各地的诸侯,周天子称同姓为“伯父”,“叔父”,异姓为“伯舅”,“叔舅”。 王恭说过很有名的话,在《世说》后面会提到:“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后来他以清君侧的名义去打同宗的王愉,部下、淝水之战的英雄刘牢之反水,王恭兵败被杀,死时也是一派名士风范,“临刑犹诵佛经,自理须鬓,无惧容。”
从会稽还:王恭父亲王蕴当过都督浙江东五郡、镇军将军、  会稽内史的职务,会稽相当于现在的绍兴、杭州、宁波的部分地区。王恭在会稽和父亲从会稽回来。
王大:王忱,小名佛大,也称阿大,王坦之的儿子,王恭的同族叔父辈,官至荆州刺史。为人放旷嗜酒,连月不醒,常常裸体出席各种场合。王忱和王恭是亲戚加朋友,并称一时,相互欣赏,后来翻脸。王忱的兄弟王国宝、王愉是王恭的对头仇人。王坦之家非常奢侈,王国宝有“后房伎妾以百数,天下珍玩充满其室”,而王蕴家风却比较俭朴,所以闹出误会。
簟:竹席。
卿:六朝时,在对称中,尊辈称晚辈,或同辈熟人间的亲热称呼。
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从老头子的地盘旅游回来,总得带点土特产送送亲戚朋友,我主动向你要,也算是看得起你。官场迎来送往,常常是拿公帑当礼物送来送去,此是世界古往今来之惯例,倒不是中国特色。可以:是两个词,“可”是可以,“以”是拿。
荐:草席。
大闻之甚惊:王忱听说了很吃惊。为什么是听说,按道理是第二次见面,王忱看到草席才对,也许是为了行文简便,也许是有捧哏出场。“甚惊”用得挺好,王恭回来不带土特产送人,有违“常理”。龙应台写过一篇文章,说她小时候住在台湾农村,当邻家孩子送来一篮自家树种出的枣子时,她母亲会将枣子收下,然后一定在那竹篮里放回一点东西,几颗芒果、一把蔬菜。家里什么都没有时,她一定将篮子填满白米,让邻家孩子带回。问她为什么,她说,“不能让送礼的人空手走开。”
丈人:古时晚辈对长辈的尊称。《论语》中有“荷蓧丈人”章节。
作人无长物:平生没有多余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只有摒弃物质的羁绊,才能在精神上获得较为广阔的自由。王恭有很好的志趣。据说他读《左传》至“奉王命讨不庭”,每辍卷而叹,他后来屡次兴兵打仗,也许不是为了权力和地盘,真的是为了国家和理想,这就超越了东晋时候大多数的门阀世勋。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08 21:20:22 +0800 CST  
梅茗兄,玩帝国的人估计不多了吧,打2代工程浩大,小弟一般打罗马复兴,5、6年不玩,产生很多感慨,感谢纳税人和组织啊,重温旧梦。前些日子不玩岳飞传倒是因为亡灵城之战遇到BUG。世说里面估计有不少衍字、错字等,所以大家有点读不懂,小弟强作解人,见笑。
秋英君,小弟一定要鞠躬尽瘁,报效纳税人。:)
同道兄,搞培训本意总是好的,也许不能说黑,不知兄台是否感觉现在交警罚款宽松了一些,这也算教育的结果。至于逛了几个景点,也是人之常情,不用苛责的。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08 21:53:25 +0800 CST  
1.45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解释:
吴郡:江苏、浙北一代,治所苏州。
家至孝:可能少“贫”字,家贫至孝。
焦饭:锅巴比饭香,,而且不容易变质。
孙恩:东晋末五斗米道道师,其叔父孙泰据说有法术,谋反被揭发后处死,孙恩继承其衣钵起兵革命,一时云集响应,连妇女也把婴儿扔在水里,祝告说:“孩子先登仙界,我随后就来。”跟随孙大仙人造反。孙恩不费举手之劳打下会稽,踌躇满志地说:“孤当与诸君朝服而至建康。”后来听说大将刘牢之来了,他又说:“就算我只割据浙东这块地方,总也能做个勾践!”又过了几天,听说刘牢之已经带着军队渡江,他又放低了目标,说:“就算逃走,也没什么丢人的!”他曾经打败了谢家当时的军事首领、谢安的儿子谢琰,斩杀王羲之的儿子、会稽内史王凝之等。孙恩兵败投水自杀,信徒们认为他尸解当了水仙,继续跟随孙恩的妹夫卢循追求现实的“天国”。之后,道教发生了重大变化,后来道教徒很少从事革命事业,造反大多是民间佛教徒的兼职了。
袁府君:袁山松,又名袁崧,当时任吴国内史(诸侯国太守),音乐家、史学家,399年于沪渎(吴淞口)战死。上海附近不知道有什么高山大泽,能逃的一条性命。
未展:“展”很难理解,疑为误字,大约总是还来不及的意思。
后来的《南史》和一本《孝子传》还有续集:“母昼夜泣涕,目为失明,耳无所闻。遗还入户,再拜号咽,母豁然即明。”可谓是母慈子孝,更感人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读到现在,讲“德行”中的主人公,全是男性,孝顺的对象当然也有女性,但只是孩子获利的工具,让人很不舒服。报应之说,不知起于何时,为了让“报应”逻辑自圆,有编出了现世报、死后报、来世报、多世报、后人报等林林种种,陈遗实实在在的现世报可能是生活中极为罕见的个例,庆幸啊。余嘉锡先生的笺疏中有一段认真的评论,“因其纯孝足贯神明,不以微贱而遗之也”,老先生实在有点迂,幸亏1955年就去世了,不然活过“大革命”时期,不免成了伪君子。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0 21:23:28 +0800 CST  
秋英君,在你笔下地主和佃户的关系有点温馨了,我曾经看过一篇论文,大意是说佃户还经常欺负地主呢,今年买过一本叫《弱者的武器》的书,对马来西亚地主和佃户的阶级斗争描写得也很细致,整体的事实总是含糊不清的,研究起来也挺有趣。
ernie兄,我上班时候虽然煞有其事,炮制了一个个材料,但内心却往往不以为然,常常神游物外,本质上讲整个一衙门之闲人,“半日之闲”堆积无数,真想匀一点给兄台那样的有价值的人。
梅茗兄,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本来就毫无意义,我们不必遗憾用游戏来保持内心的平静。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0 21:40:44 +0800 CST  
1.46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解释:
孔仆射:孔安国,327—408年,会稽人,不是西汉那个献尚书的孔安国。仆射、侍中前面都介绍过了,晋代侍中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主任,可能权力还要大一点,极为尊贵和清要。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396年,母亲李陵容是个黑奴,后来司马曜当皇帝后仍尊为皇太妃,故称孝;因为打胜了淝水之战,称为武也在情理之中。司马曜好酒,“醒日既少”,据说某次酒后和一个贵妃开玩笑,宣称自己以后不再宠信近三十岁的她,该贵妃居然杀了他。
豫蒙眷接:豫,喜悦;幸福;眷接:恩宠和接待。荣幸地受到恩宠礼遇。
烈宗:晋孝武帝庙号,即死后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
山陵:帝王的坟墓,这里指山陵崩,死亡。
太常: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并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地区,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太常事重职尊,其位列于诸卿之首。这里连续描写了孔安国的三个职务,有点啰唆,但充分表示孔安国的的确确、完完整整是皇家的亲信,就因为对皇帝的“孝”,尽管孔安国年龄可以当司马曜的祖、父辈。
羸瘦:羸就是瘦,两同义之词叠用,是汉语的一大特点。
重服:孝服中之重者,即父母丧时所穿的孝服,用极粗的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旁及下边,要穿三年。
竟日:整日。苏轼: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涕泗:自目曰涕,自鼻曰泗。这里应该是偏义复词,眼泪。
真孝子:《世说》有些地方比较奇怪,70岁的老头子被称为35岁死者的孝子,现代人看来是在开玩笑,带有讽刺的意味,刘义庆却表现得一本正经,可能是时代变迁的关系吧。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1 22:18:53 +0800 CST  
梅茗兄,刘孝标的注有误,根据晋书讲,死后找到尸体被斩首的是卢循。“临海太守辛昺斩首送之”后也缺“京都”两字。
秋英君,君未嫁,我未娶就可以省60元钱了,可惜。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1 22:25:26 +0800 CST  
1.47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解释:
吴道助、附子:吴坦之,小名道助;吴隐之,小名附子,兄弟俩是河南濮阳人,祖上有了叫吴质的,曾经出过风头,史书上说,有一次曹操出征,曹丕、曹植送行。曹植出口成章,口诵华美的辞章祝贺、赞美曹操之功德,而曹丕是慢热型,急就诗赋相形见绌,就紧张了。吴质对曹丕说:“你什么都不要说,只管哭泣就行了。”曹丕听了吴质的话,哭的非常伤心。曹操于是认为曹植有点华而不实,不如曹丕诚实孝顺。兄弟俩出身没落世家,当时可能都担任功曹(管组织人事的),应该说弄点钱和礼物都不是大的问题,但这两兄弟一向以清廉著称。我们应该读过一个故事,吴隐之当广州刺史的时候,广州石门有口泉叫“贪泉”(山东还有个“盗泉”,真是使英雄豪杰能纵横天下的两口好泉),据说不管谁喝了这泉水,都会变得贪得无厌。吴隐之说:“没有贪婪的欲望,心就不会乱。越过五岭丧失廉洁,我知道其中原因的”,他特意来到贪泉,掬水而饮,并赋诗为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人们都说喝了这泉水,就会贪财爱宝,假若让伯夷叔齐那样品行高洁的人喝了,我想终究不会改变那颗廉洁的本心。后来司马曜表扬说:“在家孝敬父母严谨不怠,在官清廉之操凛如风霜,这确实是一个人立身处世难于做到的,而这正是君子的美德。”赏钱升官。吴隐之官运很好,但据史书上说,他始终保持清廉的作风,家里穷,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餐(俸禄常常救济穷亲戚),有一次他吃咸酸菜,感到味道美,便抛掉了,怕以后上瘾(欧阳修好像也有类似一出,是喝稀饭不愿意吃大餐);吴隐之寒冬读书,常身披棉被御寒。
要在皇家兄弟中出类拔萃,常常要出奇招的,曹丕以眼泪胜出,康熙以出过天痘胜出,杨广就和杨勇、李治和李承乾比谁孝胜出,咸丰和奕訢比谁箭法差胜出,都是一时之佳话。
艰:去世。前面解释过了吧。丁忧、丁艰。
哭临:以痛哭流涕向死者悲歌致哀的悼念方式,现多见于农村。《史记•孝文本纪》:“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勿得擅哭。”看来那是葬礼已经结束,所以这时哭已经有时间段了,早晚各一次。因为根据书上说“孝子自父母始死至殡,哭不绝声;殡后思及父母即哭,不择时间。祭日结束后改为朝夕各一次哭奠。
及思至:这里解释不一,有人说“思至”当做“葬”字,有人说思至“周忌”,就是做“七七”的意思,有人说思至就是思念至深的意思。
号踊:号哭跳跃,一种哭的方法,想来和非洲原始部落的舞蹈差不多。《礼记•丧服小记》:奔母之丧,不括发,袒于堂上,降踊,袭免于东方,绖即位成踊。《仪礼注疏》:凡冯尸,兴必踊
韩康伯:韩伯,韩豫章等,见1.38。
母殷:韩伯的母亲是殷浩的妹妹。殷浩下面会多次出场。
选官:主管铨选的官。
料理:照顾。
相知:交好。
大吴不免哀制:吴坦之经不起丧亲的悲痛而死。宗躬《孝子传》“吴坦之,隐之兄也。母葬夕,设九饭祭,坦之每临一祭,辄号痛断绝,至七祭,吐血而死。”九饭祭不知其内容,估计失传了。
这个葬礼还有故事,吴家贫寒,没人奏哀乐,兄弟俩每当哭丧的时候,总有一对鹤伴舞鸣叫,在周年祭祀之际,又有一群大雁聚在一起,当时人们都认为是孝心所感。不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刘义庆对这些神话故事总还有点免疫力。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2 21:17:34 +0800 CST  
第一章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不由想起圣经中说的,一千个男人中难有一个良善的,明天如果有时间就小结一下。
为了便于网友打印,我完整地贴一遍,其中有些错误和字句已经做了修改和调整,但一定还有不少问题,致歉。

《世说新语》的解释和疑问

白天,我常常是在写讲话稿和公文。晚上,一般就是打游戏和看书了。现在在玩《精忠报国岳飞传》,令人绝望的游戏,陆陆续续打了有一年了吧,即使用了修改器还是反反复复save-load,所以不但不能弥补工作中缺乏的成就感,反而更加郁闷。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些,总得找点事干,我突然打算在网上对《世说新语》进行解释。当然,有不少学者对《世说新语》进行了校注、笺疏,似乎没有必要重复劳动,不过这些学者的书籍多为繁体竖排本,多用文言,对普通人阅读有一定的障碍;其次,有一些译注或考虑版权问题,白话本的翻译往往过于简单、丧失文雅,不能很好地使读者了解人物、故事的背景,使《世说》成为平淡的书,不能让人满意;还有,《世说》人物繁多,又常常变换使用名、字、封地、号什么的,让普通读者摸不着头脑。而我恰巧少年时期在书籍中度过,又陆续收集了几十本关于魏晋的书,现在又有互联网搜索的便利,吾乡有句谚语:“山高高不过树,路长长不过步”,即使我写的再不如人意,但比从前的总有些优势。这些因素使我下了这个决心。当然,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我的孩子平时是由母亲和妻子抚养,除了休息日,我甚至很少和他见面,他的童年比我更加贫乏和封闭,我注释《世说》,希望他在长大一点后阅读,从而理解他的父亲,对现实世界保持一定的热情和一定的距离。每个人都走在各自的路上,即使我这点愿望或许是泡影,但总得做出一点努力。
所以,这本网络书首先献给我的孩子和那些怀着我一样想法的父亲;其次献给一位厦门的网友,她看着我打字已有三年时间,我颇为感激;最后要献给我的父亲,他让我的童年在图书馆长大,并从不吝啬地满足我购买书籍的要求(居然包括古代艳情小说。现在回忆起来,是多么古怪的父亲!),尽管现在他已经退休回老家种菜,似乎再也不看书了。
在写作过程中,网友们给了我鼓励,希望我不要做下面没有的人。是啊,大多数人总是希望做事善始善终,我也多么希望在一两年后,通过打字得到内心的满足,最后喊出“Game over”,再开始另一场追逐。
一、德行
1.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解释:
陈仲举:就是陈蕃,是东汉时有名的人物。说他有名,因为我们中学时要写命题作文,常常会引用他的一个故事:据说他年少的时候,他父亲的一个朋友叫薛勤的来看他,看到他房子里比较脏,就对陈蕃说:“小朋友啊,为啥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当即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回答很豪迈,薛勤感慨之余,劝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故事没有下文,陈蕃到底打扫卫生没有。不过我猜大概没有。因为后来陈蕃做了很大一个官,叫太傅,太子老师的意思,正一品,虚衔,有时候可以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东汉末太监当权,陈蕃和大将军窦武打算消灭所有宦官,打扫面太大,居然还上奏,行事不密,不幸走漏风声,宦官们抢先一步,诡称陈、窦二人要废帝,骗得汉灵帝下诏诛杀他们。陈蕃志向很高,但在小细节上出了纰漏,可能就是不扫一屋的毛病。不过扫一屋和安定天下有没有必然联系,按照逻辑学的说法“异类不相比”,好像也没什么关系。不过中国人的思维是跳跃性的,往往都是这样。看了这个故事,不由让人想到汉初的陈平,有一次家族祭祀,推举陈平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分得很公平。大家赞扬说;“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感慨道:“假使我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所以,我对屠户和清洁工保持着少有的敬意,自己在干体力活的时候,也常常这样自勉。
徐孺子:即徐稚,字孺子,世人称“南州高士”, 孺子本意是小孩子的意思,稚大约是幼稚的意思,所以他名和字是解释的关系。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叫孺子,大约是希望好养些的意思。陈蕃、徐稚的故事在《世说》中还有不少。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这种修辞手法叫互文,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就是不以物己喜悲。这句话让人想起我们常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说法。我曾经纳闷,为什么叫师范学校,不叫教师学校,而警察叫警官学校、技术叫技术学校。可见教师身担表率重任,是世间的规范,天地君亲师,民间要求很高的,不过当代中国斯文扫地,社会不知师道尊严为何物,教师自视甚底,所获甚少,自我要求甚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汉魏时候还有不少说法,如德高为师、言高为师、文为士范、文为德表等,出典大约都是这里。
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有两个解释,一是登高望远,树立雄心大志;二是走马上任,决心有一番作为。这个情景常常被画成一幅图像,一些伟大人物骑着高头大马,指点江山,意气风发。柳永作了一首《望海潮》,据《鹤林玉露》载,此词流播,金主完颜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起了渡江南猎的念头,派人潜入杭州画了一张西湖图,带回金国后制成一扇屏风,仍觉不过瘾,又在画中添上自己策马立于吴山的画像,并题词其上:“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为豫章太守: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有两句话:“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说的就是陈蕃和徐稚。陈蕃每次请徐稚过来,两人相谈甚欢,忘了时间。陈蕃特意给徐稚准备了一张卧榻,让他留下过夜。等徐稚一走,陈蕃就把卧榻悬挂起来,直到徐稚再来,他才放下来。这个举动表明其他人不配。至于王勃不称徐稚而用徐孺,可能是照顾平仄。
主簿:官名,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或秘书长。《文献通考》卷六十三:“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隋、唐以前,因为长官的亲吏,权势颇重。魏、晋以下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府君是对太守的尊称。“百官所居曰府”,“郡守所居曰府,府者尊高之称”,“汉人称太守为明府”。 廨,官衙。“大家的意思是希望你先进官署(与大家见面或视察)”。现在新官上任,一般组织部领导陪同,致辞,然后合乎身份的同僚一起下馆子吃上一顿。陈蕃一上任就去拜访当地的学者名人,这大概是当时的风气,“宣室求贤访逐臣”, 据当时的徐干形容说,“自公卿大夫,州牧郡守,王事不恤,宾客为务,冠盖填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餐,倦不获己,殷殷沄沄(水流动貌),俾(使)夜作昼”(官僚们不顾政事,一心招揽宾客,府上都是士人。和他们交谈通宵达旦,殷情备至,连疲劳也不顾,连饭都不吃)。现在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四海已无遗贤,领导自己就是本国、本省、本市最大的贤人,不然他怎么会当上领导呢?
武王式商容之闾:式,通“轼”,以手抚轼,表示尊敬的礼节,这里大概引申为拜访、敬礼。闾,小巷。《尚书•武成》中说周武王: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商容,据说直谏纣王被免职,《封神演义》里有这个人的,忠臣。《淮南子》说他是老子的老师,那么果然是神人了。这种风气现在还有影子,如胡锦涛上任后去西柏坡, 在上海是去一大纪念馆,不过已经等而下之,不向贤人故里致敬,而是强调道统和执政合法性。
席不暇暖:屁股还没坐热。中国人讲话往往比较夸张、曲折,由此可见。
徐稚是个隐士,他的老师、朋友当上官了,按汉代的官制是实行举荐的,所以常常辟他当各式各样的官,据说其中有个太守的官送给他,他都不要。而且这些人当官后徐稚就不太和他们往来了。但徐稚喜欢吊唁,老师、朋友死了,他会不远万里去哭一番。而且在吊唁的时候,他自己带一块棉布,浸上酒,晒干后包住一只鸡,到了墓前也不和死者家人打招呼,把棉布浸上水,绞干洒在坟头,再大哭。这样的事他做过好几次。这个奇怪的举动也许是表达他用自己的东西来祭奠,心意诚恳。
陈蕃有很高的声望,被杀后,他的宗亲宾客姻属,也几乎都被杀光了。《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说陈蕃以遁世为非义,所以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虽然大功未告成,但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百余年间,汉室乱而不亡,陈蕃功劳最大。
本篇是《世说新语》的第一章:德行。在现代汉语中,如果有人说:“德行!”隐含着没有德行的意思,就是骂人了。这个语言现象很有趣。

1.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解释:
周子居:周乘,当过太守,很有些官声,后面陈蕃还会继续夸他,这里是他夸别人,而且是反反复复夸,一心一意要把黄宪夸向全国。东汉人喜欢品评人物,叫做“月旦”,大约是每月初一大家聚会,开始评论人物,此风以汝南为最,所以也叫“汝南月旦”。这种做法当然是为了适应汉代的举荐制度,互相吹捧的确是成名的要诀,我几乎没有看到过人物品评说别人坏话的,就像现在的文学批评。汉代做官有四个要求,第一就是德行高妙、志行洁白,其他如学问大,懂法令,会决断都是次要的,那些也需要实践检验才行。刘义庆把德行放在第一,固然是《论语》孔门弟子的体例,但大概也是受到时代的影响。至今,我们选拔干部,表面上还是品德第一。不过好像黑格尔说过:“道德,不过是小人物对大人物的妒忌罢了”,当然也有另外的说法,专制社会中由于机制问题,就像狼群,越往上越凶残。
时月:隔一段时间。
黄叔度:黄宪,汝南人。宪,大约是法律的意思,度也是法规。伯、仲、叔、季,黄宪排行老三,所以叫叔度。当时不少人称他是“颜子复生”,一方面说他家穷,父亲是牛医,一方面说他德行高。据说当时有个叫戴良的,平时自视甚高,见了黄宪自叹不如,怅然若失。戴良母亲见他不太开心,就问他:“你又不高兴了,是不是又见到那牛医的儿子了?”戴良说:“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黄宪就是我的老师啊。”戴良就直接把黄宪当作孔子,自己是颜回。可是“颜回”见到“孔子”还不高兴,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孔子说“未见好德如好色”的,看到漂亮姑娘怦然心动,看到德行比自己高的,心里就不舒服了:“妈妈的,德行比我高,怎么行啊,可追不上啊!”黄宪也不当官,当时有人称他为“征君”,就是被官府征召过但不接受官职的人。黄宪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著述,但他是当时隐逸派的领袖。
鄙吝:小家子气,庸俗气。
这个故事《后汉书》中是陈蕃和周举说的,古代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主人公换来换去,要么是年代久远记错了,要么是故事人物就像现在写讲话稿,抄来抄去的。余嘉锡说应该是周乘和黄宪,因为他们同时举孝廉,《世说》后面也提到周乘和黄宪交好。
周乘表扬人很有修辞手法,叫反衬,用自己来烘托黄宪,更加突出黄宪的高洁,同时也说明自己有时候也挺高洁的。大约宋代黄庭坚也说过类似的话,说自己三天不看竹子,就鄙俗起来。鲁迅嘲笑那些写“我的朋友胡适之”的人,这种借名人自重的做法,现在还有。再“鄙吝”一点,不少单位里的领导,办公室里挂着自己和中央领导、省委书记、省长等握手之类的合影,我看了很有趣,没有人挂自己和雷锋、张海迪一起的合影,恐怕张海迪家里倒有与各位领导的合影,时代就这样变化,没有办法的。

1.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间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解释:
郭林宗:郭泰,为什么字林宗,我不知道,也许是泰山就是大树林的意思。东汉有个大名人叫李膺的(后面马上提到),曾经说过:“我见的士人多了去了,但没有人比得上郭泰”,于是郭泰出名了。蔡邕经常给人写墓志铭,人称“谀墓”赚钱,他曾经说:“我写墓碑,基本上自己也很羞愧,但只有写郭泰的墓碑,写那些表扬的话我问心无愧。”有本书叫《寰宇记》,说南北朝时候的周武帝要铲除天下的墓碑,特意下诏说要保留郭泰的墓碑。(不过我实在弄不懂雄才大略的宇文邕怎么会跟墓碑过意不去。后来看到资料,说曹操也下过禁碑令,理由是“妄媚死者、增长虚伪,浪费资财、为害甚烈”。)郭泰没当过什么官,是教育家,有些学生还是走卒农夫、刑释解教人员等,但在他的引导下,都成为名士。《后汉书》中说,有一天郭泰走在路上,遇到雨,就折头巾的一角挡雨,后来这种头巾的款式就叫郭巾,我猜那就像电视里不少店小二的头巾式样吧。这个故事可以想见郭泰的潇洒风采。
造、诣:都是拜访的意思。
袁奉高:袁阆,阆就是高大的意思,在汝南慎阳也算是为名士。后面还有他的故事。在当时大概已经做了汝南郡功曹(管组织人事等)。
车不停轨,鸾不辍轭:都是没有停车的意思,这里也许应该理解为没有下车或者停留时间很短。鸾是凤凰的一种。这里使用的修辞手法是隐喻和借代。鸾是鸟,鸟是很好的使者,使者要坐车子,车子上有个小铃铛就叫鸾铃,鸾铃就代表车子了。轨、轭都是车的一部分。车不停轨、鸾不辍轭就是车不停车,这种修辞手法就说明汉语的繁复啰嗦,仅仅为了追求对仗之美,后人有所诟病,但始终改不过来,因为好看、好听,还体现语言的智慧。在《世说》的注中,郭泰解释了没有停车的理由,理由是袁阆的才德(譬诸氿滥,虽清易挹)像小山泉,虽清,却容易舀光,大概是说袁阆器局没有深度、广度。
弥日信宿:弥,长、满;弥日就是整天的意思。信宿,见《诗经•有客》“有客宿宿,有客信信”,据说是过了两夜的意思。这里是说郭泰整日和黄宪待在一起,过了好几天。
陂:蓄水池叫陂,万顷之陂就是100平方公里的湖泊。
这一条是说黄宪气度宽广,深不可测,大概是像刘备,喜怒哀乐不露于形色,但似乎与“德行”没有什么关系,而应该把这条放到“赏誉”中。但前三条的主人公都是拒绝做官的,也许在刘义庆眼里,拒绝当官是最高的德行。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把人比喻成水,言下之意就是智者,有大智慧的人可能对水特别有感悟。《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等等。这样理解,黄宪的德行像大水,行的是不言之教,所以放在德行中也解释得通。本篇使用对比手法,用袁阆的单纯来衬托黄宪的深厚,用停车的长短来反映人格魅力的持久吸引力,谁叫袁阆和黄宪住一个地方的,袁阆就当了牺牲品。

1.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解释:
李元礼:李膺,字元礼,河南颍川人。好像汝南也在河南,当时中原人才辈出,不像现在河南人名声不太理想,还有本书反映这个问题,我想现在河南人太多,气候变迁,童山濯濯,比较穷,生存空间小,官瘾太大,风气就不太好。古代叫元礼的人很多,唐代武则天时有个叫索元礼的,专审谋反案,手段很残忍,杀人无算,给人影响更深,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膺也管刑法,当过司隶校尉(曹操很喜欢当这个官,当了丞相后还兼着,由此可见曹操的法家气质),类似于监察部、公安部、司法部领导,他曾经把张让(有名的太监头子)的弟弟张朔当场格杀,汉桓帝责问李膺为什么不走程序,李膺说:“过去孔夫子做司寇,上任七日就诛少正卯(《论衡》说,孔子和少正卯一起办学,孔子的教室‘三盈而三虚’,三千学生全跑到少正卯那个教室里去了,因为孔子有点口吃,又喜欢讲大道理,学生不爱听。后来孔子当了司法部门领导,立即打击报复,找了一堆莫名其妙的理由把少正卯杀了。后人认为这个故事是编的,主要在独尊儒术的背景下流行起来,完全是儒生行法家之事时的借口。因为古时候判案,也讲案件引证,用六经大义和孔孟的行为作为审理案件的立足点)。今天我到任十天了,才杀张朔,我还以为除害不速而有过呢!如今只请求陛下让我再活五日,除掉张让,然后再烹杀我,我也心甘情愿。”据说后来平时趾高气扬的宦官假日里也不敢出宫门玩耍,桓帝感到奇怪,宦官说:“畏李校尉。”还有个说法,李膺当青州刺史的时候,刚下任职命令,整个州70多县官全自动离职,因为屁股不干净怕被李膺干掉。好像英国还是美国有个法官,也很严厉,待审判的嫌疑人知道是他主审,就先自杀了,法官说:“因为我遍使正义,罪犯畏罪自杀。”这种故事当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看。李膺军事指挥能力很好,不怕死,和少数民族打过几个胜仗,可称文武全才。李膺是东汉“党锢之祸”的主要人物之一,表现很突出,后面还有他的故事。李膺名和字的关系我看不懂。
风格秀整:风采出众,品性端正。
高自标持:自视甚高,把自己当标尺。
名教:以儒家主张的正名定分为准则的礼教,要求各阶层按照合乎自己等级身份的方式生活,大意就是三纲五常。东汉末期道德崩溃,不能各安其位,李膺“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就是说自己担负着建立正确的社会荣辱观,使社会秩序按照儒家的“理想国”思想运行的责任。按北宋张载的说法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魏晋时期虽然十分混乱,但直接打杀在名教大棒子之下的人比任何时代都多一些,这现象很矛盾,但想想现在,也好理解。现在的中国,是历史上处分贪官污吏最广泛、最严厉的时期之一,同时又是最不知道德为何物的时期之一。
升其堂:登上他的厅堂,这里要理解成有机会接受李膺的教诲。《论语•先进》子曰:“由(子路)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升堂本来是学业有所成的意思,入室就是学到家了,学问很深。
龙门:在现在的山西河津县。黄河在此有较大的收口,水势很汹涌,《三秦记》中说:龟鱼有能游上去的,就会变成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乌龟也能变成龙?估计是偏义复词,只能落实到鱼上。当然,龙性好淫,一向胡乱交配,而且往往一次受精成功,就有种很像乌龟的动物叫赑屃,据说是龙的九子之一。汉代经常把人比喻成龙,并不犯忌,如果是满人统治之下,这些李膺的学生都得砍头了,想想都怕。我没去过龙门,估计龙门不过尔尔,因为我多次看钱塘江涨潮,就觉得古诗词实在夸饰了,要么地理发生了变化,要么古人对大自然特别敬畏,一点鸡毛蒜皮般的自然现象还以为天塌下来了。
李膺被太学生誉为“天下楷模”。“党锢之祸”的时候,有人劝其走之,他像谭嗣同一样拒绝了,然后自投牢狱,被杀。李膺的了不起,只要比比李大钊就可以想见,李大钊道德据说也算高洁,不过还要躲在苏联使馆避风头,没料到张作霖土匪出身,不守游戏规则,俄国人又一向滑头,结果大学者命丧大强盗之手。当时有个学子叫荀爽(荀彧的叔父,据说是荀氏家族最杰出的人,少年时就是英才),有一天他得意洋洋地说:“哈哈,今个儿老百姓,真呀真高兴,我居然能给李膺赶马车,太荣幸了。”袁宏在《后汉纪》中说:“李膺话出口,没有人能反对的。如果有人非议李膺,则舆论会一边倒地谴责。李膺如果与人坐同一驾马车,那人立刻名闻天下。”爱因斯坦在对居里夫人的悼词中说:“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和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在东汉末期,李膺当得起爱因斯坦的评价。只是让人感到苦涩的是,李膺他们死后,历史进程大大加速了——东汉终于随之覆灭。

1.5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解释:
李元礼:李膺。
荀淑:字季和,颖川人,曾任朗陵侯相,所以又叫他荀朗陵,古人称呼人,虽然一般称字,但有时候也用官职、谥号、当官的地点、出生地、家族兴盛地等,有时甚至是他的作品和讲过的某句话来称呼,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宋代有本《事林广记》,说刘某很喜欢读书,他很纳闷:“班固《汉书》中文章很好啊,为什么他的作品没有进《文选》呢?”旁边有人告诉他“《两都赋》、《燕然山铭》就是班固的作品啊,怎么说没有?”刘某不懂:“那上面明明写的是班孟坚,怎么是班固啊!”古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现在了。在中国,怎么称呼人常包含有微妙的信息,据说温家宝在国务院内部,所有工作人员一般称呼他家宝同志,算是很少见的。我们平时一般称呼领导用职务,基本平级的领导之间不叫姓,只叫名加同志,如果称职务,说明生疏或彼此之间希望保持距离,等等,这些还依稀有古人的影子。不过我孩子叫我,一般直呼姓名,有时甚至是小名,弄得小学的老师直看我。我看回忆录,好窥人隐私,可书上往往一说到坏事,就是王某、李某,我就要开动脑子去对号入座。前些年看到罗瑞卿女儿回忆录的片段,说开国陈将军某长期霸占他的侄女,搞得我八卦心大起,在网上一片狂搜。闲话不提,在东汉,颖川和汝南是士人荟萃之地,估计是他们拉帮结派,形成了风气。当时就有人评论颖川和汝南哪个地方士人更优秀一些,一般认为汝南人骨头更硬一点。其实颖川和汝南都在河南一带,只是汝南被称为“天中”,是古豫州的中部。荀淑据说是荀子的后代,他当了朗陵侯相后,处事非常明晰,被誉为“神君”,为荀氏家族博得了很好的名声,当然,他生了八个好儿子,人称“八龙”, 连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这八个杰出的儿子而被颖阴令改名为高阳里,因为传说中的帝王高阳氏也有八个好儿子,不过我疑心是荀爽当了司空(很大的官,在东汉相当于组织、监察部部长,三公之一)后,县令才干这种锦上添花的事。荀淑有个孙子叫荀彧,《三国演义》中曹家帮的最佳男配角之一,祖、父辈为荀彧打了很好的舆论基础,荀彧也替祖、父辈露了脸,算是很难得的。因为李膺比荀淑、钟皓要小二十多岁,称他们的字也不合适,所以用了“君”这个称呼,当然,“君”也有人说只能用于平辈间的尊称,但这里不像。荀淑去世后,李膺向朝廷上表,说自己的老师去世了。在《世说》刘孝标的注中,说“(荀淑)所拔韦褐刍牧之中,执案刀笔之吏,皆为英彦”,这句话很费解,表述存在问题,拔是提拔、选拔,韦褐刍牧借代布衣农夫等贫贱之辈,执案刀笔指文书小吏,似乎应该这样表述:所拔多在韦褐刍牧之中,执案刀笔之吏,后皆为英彦。据《后汉书》中说,有一天,年长的荀淑遇到14岁的黄宪,交谈很久,荀淑高兴地说:“黄宪真是我的老师啊。”不过按照我卑鄙地揣摩,这可能是在演孔子和项橐那场戏。为了让这场街头话剧传播出去,故事还有续集,荀淑告别黄宪,又去找袁阆,见面就问:“你这里出了个颜回,你知道吗?” 袁阆知情识趣,就反问:“您是不是见到黄宪了?”后来当然由袁阆负责广泛传播这段佳话。这是一群多么优秀的演员啊!只是天可怜见,袁阆在我才开始的文章中,已经跑了两次龙套,他的心情是多么郁闷。
钟皓:字季明,也是颖川人,书法家钟繇的祖父,小人钟会的曾祖父。钟皓与李膺有一点亲属关系,他当过县令,据说当得很不错,后来看到形势太险恶,就辞职了,他对侄子说:“春秋时齐国大夫国武子喜欢当面说别人的缺点,以致使人怨恨他。做坏事到一定程度就会败露,当没有败露前你说人家,他们就会恨你。所以你要保全姓名和家族,还是不要出头的好。”不要出头,但要有名,不然会被狼吃掉的。钟皓退休后就开馆授课,学生不少。《世说》的注中说,钟皓官位小,但德行却绰绰有余(人位不足,天爵有余,语出《孟子》)。
清识难尚:见识透彻很难比得上。这可能是说荀淑善于识人,也可能是说形势判断准确,拿得起、放得下。据说荀淑生意做得很好,挣了不少产业。
至德可师:汉、魏、晋时代的至德应该是指出奇的孝,汉武帝后当官是“举孝廉”(孝廉也是偏义复词,还没当官不存在廉的问题)。据说张角起义,侍中向栩担心兴兵扰民,便建议朝廷:“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当自灭。”二十四孝中,十之八九的变态故事发生在那个时期。钟皓家族一向以孝著名,传统深厚。古时候的孝做起来有点难度,譬如长辈去世,守孝三年,不能和妻妾同房,而汉代房中术很盛,俨然矛盾,结果是“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李膺有三个老师,上面是其中两位,还有一位是陈稚叔,也是至德之人,自然孝貌也很昂然,不过古代的孝顺是现代的笑柄。

1.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解释:
陈太丘:名寔(实?是?),字仲弓,也是颍川人,当过太丘的县令,他的名和字的关系我不懂。陈寔明辨是非,他当乡绅的时候,乡里有争讼都请他来评判,大家常说:“甘为刑罚所加,莫为陈君所短。”“梁上君子”典故的主人公也是他,这些都说明他善启他人的羞耻之心。他的孙子叫陈群,就是《三国》中刘备早期在徐州经常向他征求意见的人,《世说》后面还会提到。陈寔有个老师叫樊英,一直拒绝做官,面对汉顺帝也毫无畏惧,说:“我虽然是平民,住在陋室,却能怡然自得,无异于帝王的尊贵。陛下怎么能使我显贵,又怎么能使我低贱!”他对妻子也很讲礼貌,有平等思想。这些品性都在陈寔这里有所反映。
荀朗陵:就是前面的荀淑,大家都认识他了。
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大儿子陈纪和三儿子陈谌。他们的名字告诉我们,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时候没联系,不过是陈寔在希望孩子有条理、守信用的同时,又寄望他们为人方正。将车,拉车,既然家里穷,估计只能拉了,老子坐上面。持杖,不知是挑担还是柱着手杖跟在后面,但如果是挑担,古文当中大概应该写成“杖荷”, 柱着手杖走说明陈谌年纪比较小,路还比较远。陈纪在《世说》中会多次露脸,的确很方正,陈谌出场机会很少,因为早夭。陈寔、陈纪、陈谌在当时人称之为“三个君子”,他们往往同时接受朝廷表彰和任职,大臣们赠送的小羊和大雁成堆(“每宰府辟召,羔雁成群”。《礼记•曲礼》:“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雁。)
长文:陈群,陈纪的儿子。这是一个很识时势的人,曹魏的三朝老臣,永远站在胜利者的一方,建立 “九品中正制”是他的主要成绩,但舆论当然认为他德行不及祖、父辈。譬如曹丕立国后,大肆赐爵,问陈群:“我应天受禅,大伙儿个个喜悦,露于形色,惟独华歆和你没笑,这是为了甚么呢?”陈群便离席长跪道:“臣与华歆曾为汉朝之臣,内心虽替陛下感到非常喜悦,但在义理上,臣等的神色实应畏惧、甚至憎恨陛下才对。”曹丕听后大悦。陈群是组织部门领导,自然喜欢臧否人物,曾与崔林共论冀州人士,崔林说冀州当以崔琰(因顶撞曹操被处死)为首。陈群却以“智不存身”加以讽刺,崔林立即反驳:“大丈夫为人但有邂逅而已(命运是有偶然性的),即使如卿等几人,何足为贵!”
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荀靖在门口等待接送客人,荀爽倒酒,其余六个儿子给客人上菜。东汉时期龙比较多,李膺的学生都是龙,荀淑的儿子也都是龙,后来还有细分什么某某龙头、某某龙躯、某某龙尾的“佳话”。余嘉锡说:“八龙之中,慈明名最著,叔慈次之,余六龙碌碌无所短长,足见纯盗虚声, 原非实录。” 王符在《潜夫论》中说:“今观俗士之论也,以族举德,以位命贤”,慈明名最著,那是因为荀爽官最大,叔慈次之,因为荀靖拒绝做官,一心隐居,其他几个做不大不小的官,不说也罢。上面说过,陈寔家穷,荀淑家富,名声在外,荀淑一定要安排大餐胡吃海喝。
文若:荀彧。彧就是文的意思。荀彧被曹操喻为张良,言下之意自己像刘邦。曹操出兵征伐,常留下荀彧处理朝廷事物。可是这个张良最后不识趣,居然反对曹操当高祖。“妈的,老子十几年前一见面就夸你是张良,表明自己的雄心大志,这些年你也算支持,想不到到关键时刻摆我一刀,自己只能当周文王了!”荀彧受到曹操的猜忌和作弄,据说最后曹操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空无一物,因此服毒自尽(不由让人想起传说中徐达吃蒸鹅的故事,君子闻弦歌而知恶意)。荀彧的妻子是太监唐衡的女儿,因为荀彧的确有才华,才免于时讥。程炎震说:“荀淑年六十七,建和三年卒。荀彧以建安十七年卒,年五十,则当生于延熹六年。距荀淑之卒已十四年矣。”所以这个故事是假的,起码这些主人公不能出现在同一个场景,年纪对不上。
太史:《后汉书》中介绍,汉代设太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
真人:正人,贤人,品行端正的人。真人还有不少意思,如仙人、帝王。《世说》注中说:“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德星,黄色的星体,又叫景星,据说凡景星、庆云为大瑞, 后来汉灵帝就在颍川敕建“德星亭”。这种星座学中西方都有,名人就是明星。按文章意思理解,这里的真人、德星应该是指陈寔,与荀淑无关,是啊,富人上天堂比骆驼过针眼还难。文章最后一句是修辞学的点睛之笔,现代人看来荒诞不经,可在那个时候,一次寻常的聚会,就顿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美妙。

1.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解释:
客:一种是来访的客人,一种是家里养的门客。古代养门客之风是现在不能想象的兴盛(现在私人养的那叫二奶,再没有人养智勇之士供他们驱使了),我们现在的政府参事室、人大、政协组织是党养的门客,有时候主人当到退休,还恋栈那些公车、吃喝、交际,也甘愿再当一阵子门客,说几句新主人爱听的话,营造主人受拥戴的氛围。前两天政协的领导来办公室清谈,谈及一句顺口溜:“党委说了算,政府算了说,人大说算了,政协算说了。”大伙儿大笑。不过我不知道那时候陈寔已当过县令,家里发了没有,本文中的客到底是客人还是门客,但无论什么身份,他俨然是很好的捧哏。在东汉,无论当什么客都要有点责任意识。
陈季方:陈谌。见上文。
家君:对自己或他人父亲的尊称。家,居然能表示你家、我家两个意思,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不知道有没有。据说有些北方人自来熟,和朋友聊天,谈及对方父母,用“咱爸咱妈”,了不起,也许是同一种语法现象。
足下:对同辈、朋友的尊称,“您”。 我也不敢看你的脸,只敢看你的脚下泥土。因为你人格太高,面子太大,我就低头和你说话。
太丘:陈寔。刘备人称刘豫州,李白写信自荐于韩朝宗,称呼他韩荆州。
功德:可能是个佛教词语,功指善行,德指善心。也可能出于《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这个词语看似简单,但联系下文很难把握其意思。
荷天下重名:能担当(获得)天下高尚的名声。去年还是前年,中央党校有个叫龚育之的死了,我在《学习时报》上被那些阿谀奉承的悼文恶心了一阵,好像中国真死了个文曲星似的,不就是一个翰林院的小丑吗?照道理说,我不了解龚育之,不能刻薄。不过我在报纸上看过他的一篇文章,大舔去世的邓小平先生的痔疮倒还罢了,据文章说,南巡讲话后《解放日报》有一篇对改革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问答式文章,作者是中央党校三个副校长,龚育之其中之一。龚育之得意洋洋地回忆,其实三个作者就是我一个,我模仿其他两个同事的口吻写的,为了增加文章的权威性。我的文章一出,天下舆论易变,从此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我呸!文章千古之事,玩这种不足称道的小伎俩。
阿:山的拐角。渊:深。
陈谌对客人的提问早有准备,我可以想见他拿出稿子流利地说了一段文采很好的言辞,哦,不!陈谌记性好,会背诗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枚乘《七发》中有一段:“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囷,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陈谌这段话文辞优美,是赋体,只是模仿枚乘,有点投机取巧。但桐树孤独高洁,桂树就显得芬芳高雅,因为陈寔那是和光同尘、德化天下,用桂树的比喻比较恰当。美好的言辞总是以模糊为特征。陈谌结尾用了排比和反问这种修辞,排比、反问在文本学中,是攻击性的。(这一段有人认为“吾家君”应该为“吾于家君”,多一个“于”字,也有种说法是“吾家君”应该删去,如果这样就好理解。陈谌把自己比喻成桂树,把父亲比喻成泰山,桂树不知道泰山的高深。不过把自己比喻成桂树是非常自信的,是否符合当时道德要求,存疑。)这段话大意是说“我父亲得天独厚,天人合一,生而知之,根本不知道、不关注自己有没有功德。”陈谌的话当然让人想起左思的那首名诗《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汉代除了用龙比人,现在我们开始接触用树比人了,后面还有各式各样的比喻,包括豺狼虎豹这些美好的禽兽,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比喻是天才的象征。”

1.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解释:
陈元方子长文:陈纪的儿子陈群。
季方子孝先:陈谌的儿子陈忠,显然不像陈群出众,因为陈寔曾经对族人说:“陈群必定兴盛我陈氏家族。”
英才:《礼记•辨名记》“德过千人曰英。”《淮南子•泰族》“智过万人者谓之英。”陈群有出众的才智,这句话放在这里比较突兀,按道理说与文章无关,应该省略。我们再进一步说,甚至儒家的伦理认为,子女不应该讨论父亲的品德。所以,作者把“有英才”加在这里别有用意。
两个小孩子比较父亲的优劣,居然比的是“功德”而不是力气、学问、金钱、官位大小,咄咄怪事,也许古人寿命短、结婚早,这种对生命的紧迫感,自然要早熟一点。陈寔是陈纪、陈谌的父亲,在对话中称自己儿子的字,这在古代比较少见,不很合礼仪,说明该故事存在一点疑问,或者说明《世说》本来就写的比较草率,是街头巷语的小说而不是严谨的历史传记。难兄难弟很好理解,就是不相上下,一样优秀的意思,但仔细品味,“难为兄,难为弟”具体怎么逐字翻译便于理解,我把握不好,有人说兄弟就是高低上下的意思,有个有趣的网友看不惯汉末互相吹捧的风气,直接批评道:就是当哥哥的不像哥哥,当弟弟的不像弟弟。难兄难弟的词义在现代发生转移,往往是指两个品行同样不端的人或者处于同样困境中的人。词义转移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譬如涕泪纵横,其实“涕”就是泪,后来成了鼻涕,譬如毙于车,就是倒在车上,“毙”后来成了死亡。现代人望文生义,说话容易露马脚。当年纪宝成大校长“七月流火”事件,就犯了想当然的错误,而后就有范曾大师打出词义转移的旗子为他辩解。不过难兄难弟转移的早,“七月流火”还来不及转移,范大师解释未免牵强。2008年7月4日,杭州气温最高37度,热情的何止是天气啊,范大师拍纪校长马屁也很热情。学者奴役化、学校衙门化,此乃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范先生1989愤然投法,不料举步维艰,旋尔复献媚于旧党,返乡后大卖字画,大造别墅,当年文革期间也曾怒斥反动文人和恩人沈从文,善识时务,真当今海内宗师也。

1.9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解释:
荀巨伯:不知道是谁,《世说》注中说:“汉桓帝时人也。亦出颍川,未详其始末。”看下文巨伯是名而不是字。该人不可查就对了,因为这么大的场面,最后胡族大军未尽兴而返,其退敌之离奇,写进史书,不就显得朝廷之无能了吗?其故事之感人,不编入小说,不就显不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神!
胡:古代对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统称。《尔雅•释鸟》:鶟鶦,似雉,青身白头。看解释像美国的国鸟——白头雕。可能当时有个少数民族的图腾是这种猛禽,有段时间因为战术、技术先进,在先秦赵国等多次抢掠,杀得能止小儿啼,从此以后七国把那些骑马短服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胡。好像民国前把马匪叫做“胡子”,也是这个原因。由于长期的砍杀,“胡”在汉语中带有天生的一种杀气,如北方清冷的空气。所以金庸小说中有个胡一刀,而不是苗一刀,胡人凤。姜夔《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其中有多少的感慨,本文后面说的“一郡并获全”恐怕也不过是一座矗立在秋天黄昏下的空城。
子:对对方的尊称,其他意思还很多,要看具体的语境。
男子:古代对没有官职的成年男人不敬称呼。
委:抛弃,舍弃。《孟子•公孙丑下》:委而去之。它还有个意思是托付、交付:委身相随。
国:地方。《诗经•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文章中少数民族首领谈论“义”的概念,奇怪。义的含义很广,儒家曾多次解释,荀巨伯打算与朋友同生共死,仅仅是义中极微小的“江湖义气”,而“我辈无义之人”却是广泛的公平和正义概念。要匪徒承认自己不讲义气,很难想象。《庄子•外篇》中说,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这么好的强盗守则摆在那里不会引用,而居然做深刻的自我批评,只能说,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这些少数民族还没有真正接触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一知半解地掉入了词语的牢笼。
班:还,回。
全:保全。
本篇没有难解之处,而余嘉锡却很顶真,他在笺疏中说道:“桓帝时,羌胡并叛,其胡贼之难如此。然他胡辄为汉所击败,惟鲜卑常自来自去。此条末云‘贼班师而还’,则巨伯所值者,其鲜卑乎?其事既无可考,不知究在何年、何郡也。”我想,余先生可能不治民间文学和文本学,这种故事在民间传说中有很多类似版本,不过胡贼可以改为黄巢、朱元璋等造反派领袖,荀巨伯改为某男、某女,这种类似的文本故事只是说明汉族试图用道义和文化的力量去对抗突然来临的战争,寄托着儒家教化学说的美好愿望,寄托着人民对道义的顽固信任。当然,在古时候,也有一些真实的故事,大抵是说军阀战争,知道某地有个贤人,某地有座孔庙,领导者以示尊敬就避开了,这也许就是“恻隐向善之心”。

1.10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解释:
华歆:字子鱼,山东高唐人。高唐,有名的地方,大家可能读过《高唐赋》吧?没读过?不要紧,总听说过云雨之欢的成语,挺色情的,据说就在高唐楚王做的春梦,梦中情人是巫山的女神。楚王估计妻妾不少,但没有禁忌的快感,就打神仙的主意。不过此高唐未必就是彼高唐。歆本义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祭品,其中估计有鱼;当然,也可以作其他理解,歆还有个意思是羡慕,《庄子》中曾经说“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在《淮南子》中也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 像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宋襄公有个弟弟也叫子鱼,都说明那些古人羡慕的对象之一是鱼,或清蒸或红烧,或相忘于江湖,都是快乐的事情。华歆同邴原、管宁曾经是同学,都有些名声,当时人们称他们三人为一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裴松之说这三人品行有高低,头尾应该换换;洪亮吉说,这是按三人年岁排序的,并没有高低之分。华歆官当得很大,曹丕当皇帝后,他就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前面我介绍陈群的故事中他出现过的。华歆对钱看的不是很重,“家无担石之储”,但为人很上进,《三国演义》中曹操要杀献帝的老婆伏皇后,叫华歆去执行这个大逆不道的光荣任务,伏皇后躲在壁橱里,华歆眼尖,自己动手把皇后拉了出来,处死。
遇:对待。
整:整齐、严肃。
闲室:家中。
朝典:朝廷的礼仪。现在正值酷暑,我在家中也光着膀子,儿子常爬在我身上嬉闹,叫我像在办公室里一样严正,“上帝啊,杀了我吧!”记得南北朝有个刘琎,和哥哥刘瓛住在一起。哥哥在隔壁想跟弟弟闲谈,就叫了刘琎一声,没听见应答,以为刘琎睡着了。谁知过了半晌,刘琎却应了一声。刘瓛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半天才应?刘琎答是因为听到哥哥呼唤,便马上起来穿衣束冠,只因带子没系好,人没站正,才不敢非礼回答,所以应得晚了。这正是《礼记》说的“见人不可以不饰”。 华歆死后谥号敬侯 (夙夜警戒曰敬,合善典法曰敬) 。
陈元方:陈纪,上文见多次了。
恣柔爱之道:恣,放纵、尽情。柔爱,和柔友爱。陈寔有六个儿子,平时一起嬉笑玩乐,比较温馨,前面故事讲陈寔孙子比各自父亲高低,要爷爷当裁判,的确说明陈寔家规宽松。
二门:两家。
雍熙:和谐愉快温暖等。《尚书》“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道德经》“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柳毅传》“红妆千万,笑语熙熙”。
轨:准则。
这一段让人很容易联想起《史记》中对李广和程不识的介绍。李广不大讲究部队正规化建设,程不识纪律严明。程不识说:“李广治军简易,但将士们乐于效命。我带兵比较烦扰,然敌人也无机可乘。”司马迁评论说,当时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不过“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刘义庆虽然在此对华歆、陈纪没有区分优劣,不过按照南北朝的舆论猜想,自然倾向于陈纪一些。
为什么把家庭关系放在“德行”里面,这需要从儒家学说中来考量。“三纲”中两纲是家庭关系,“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伦”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家庭关系占三个,可见儒学对家庭关系的重视。《礼记》中大约2/3的篇幅来调整家庭关系,如子女对待父母的礼节,婚礼习俗的安排、极其复杂的丧礼等。儒家显然认为所有这些细节对于维持一个和睦安宁的家庭环境都是必要的,并花费了大量笔墨来为它们辩护。儒学之所以把家庭放在中心,是认为家庭和睦非常重要,它是培养个人道德与维系社会稳定的枢纽。在儒家看来,和睦的家庭不仅是社会安宁的前提,更是造就“君子”的温床。《礼记•大学》中说:“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它对治学到修身都预设了一个良好的培育环境为前提,而只有和睦的家庭才能提供这个环境。现在一些“新儒家”鼓噪复古兴国,但如今婆媳不和,父子分居,常为三口之家,其学说依存的基础已经丧失,再谈儒家如何如何,完全没有意义了。

1.1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解释:
管宁,字幼安,山东朱虚人,和华歆、邴原都是老乡,看文章的意思,他们几个可能曾经在一起又读书来又生产,可谓知行合一。我小时候读书,学校里也有块菜地,班级承包,还有几棵果树,小组里也养过兔子什么的,现在的孩子可能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了。管宁避祸辽东37年,一辈子拒绝作官,只是被曹丕强封了个太中大夫,作一个咨询顾问。管宁虽然和华歆绝交,但华歆还是要贴上去,多次推荐,提出把自己太尉的差事让给管宁,管宁当然不会接受(这种故事古时候倒常听说,但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没有一样能达成协议的,不过一定是双赢的局面——大家都获得了好名声),笑着说:“华歆当年本来就渴望做个大官僚,所以把自己的位置当个宝贝(子鱼本欲作老吏,故荣之耳)。”正是李商隐《安定城楼》所说:“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捉而掷去之:拿起来又扔掉。
这个故事用现代人的眼光看,管宁的举动有点出格,华歆倒是更符合人性一点,无论这个金是指黄金也好、白银也好、黄铜也好,它起码是货币,而且是在自己家菜园子挖出来的的,其所有权没有疑问,郭巨埋儿,天可怜见,挖出一坛子钱,毫不犹豫占为己有,不照样是二十四孝之一?再说了,挖到货币又不利用,GDP不就消失了,对社会的经济建设也造成负面影响。记得有故事说,楚共王打猎时把其弓掉了,左右要去找。共王说:“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听说后叹息说,何必加个楚字啊。可见孔子对捡东西也不反对。当然,对捡东西儒家也有不同的说法,《后汉书》中有个故事,说乐羊子也捡到一块金,拿回家给妻子(快乐总是要和别人分享的)。妻子说:“我听说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扔弃到野外,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席: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古人坐的时候是跪着的,膝盖上总的垫个垫子。用椅子可能是唐代以后的事情。
轩冕:偏义复词,轩,指曲辕而有帷幕的马车,是古代大夫以上的坐车;冕,高帽,大夫以上带的帽子。这里指车子,借代有达官贵人过门。我有几个朋友平时看到什么保时捷、林肯、悍马啊等车子停着,往往要绕车半圈,口中啧啧,报出一些数字,对尊贵表示敬意,为了不失去朋友,我也要应和几声。
宁、歆:上文称管,这里称宁;上文称华,这里称歆。古文惯例,人名已见于上文时,就可以单称姓或名。
废:放弃;放下。
友:《礼》、《易》的注中都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也许很难说管宁有道德洁癖,心与心的距离未必比星与星的距离更近。管宁对那个乱世越来越失望,所以对朋友要求越来越严格,“常笑邴原、华子鱼有仕宦意”(《世说》注),正像法国大革命时的罗兰夫人说的“我了解人越多,我越喜欢狗”,我很难想象管宁如果掌控至高权力,这个世界究竟是血流成河还是光明一片。古希腊有个学派叫斯多葛主义,其主力有一群道德圣徒和厌世者组成,他们对历史的真正影响,或微乎其微,或破坏深重。我想,对于那些与社会无害的生活方式,不要拿完美的标准去衡量,这样做同样是被外物所累。不过像范美忠这样最近频频上网推销他人生哲学的网友,我还是感到不舒服,只能理解成他用不恰当的方式来努力消除内心的愧疚。

1.12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解释:
王朗:字景兴,山东郯县人,原来叫王严。照道理说,名字授之于父母,古人一般不会改的,只有譬如身体不好、官位不大、冲犯忌讳、躲避仇杀等,才先祭祀占卜一番,再慎重改名。三国时李严、王严都改名了,一叫李平,一叫王朗,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王朗是个学者,对不少儒家典籍做过解释,但没有流传下来;王朗也曾是个失败者,他当会稽太守的时候,被孙策杀败并狠狠地羞辱,不过在魏国他当上了司徒,“三公”之一,大司法部部长;王朗在民间被耻笑,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大学者居然在一场辩论赛中自告奋勇地当一辩,被诸葛亮活活骂死,这当然是假的,不过王朗怎么看都像个伪君子真小人,他多次向吴国、蜀国大臣写信喊话劝降,《魏略》中记载,王朗给许靖的信中说,自己能够亲身经历圣主受终(曹丕篡位),十分开心,“如处唐虞之世”, 我们往他身上泼泼脏水,是多么快乐。
蜡:音“吒”,古代年终大祭万物,《礼记》“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 天子在冬至三戌之日期间,必定会举行祭祀诸农神与土神的祭典,这祭典仪式称之为“蜡”。蜡后来也做腊,据说本义是打猎的意思。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燕饮:宴饮。
张华:河北人,字茂先,西晋名臣,被人誉为“子产”(凡是拍总理的马屁,我们一律可以用子产的)。年轻时写了一篇《鹪鹩赋》,以小鸟自喻,“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静守约而不矜,动因循以简易。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一举成名,慢慢地麻雀变凤凰,最终当上了晋国的“三公”之一——司空。张华博闻广识,著有《博物志》,我们现在还能读到。据说龙泉、太阿宝剑(就是干将、莫邪)就是他指点别人找到并得到雄剑(《滕王阁序》中“(剑)气冲斗牛之间”典故所在),他死后雄剑不知所终,最后两剑相遇,化龙而去,给后人留下无穷的遐想。张华曾经掌管过国家宝库,有一次失火,据说“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十分可惜。张华最后在西晋“八王之乱”中遇害。
形骸之外:形骸,身体。指外在形式。
王朗是华歆的Fans,他当然知道东施效颦的故事,但齐白石生得太晚了,所以王朗没有听到“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劝告。故事的真相可能是这样,华歆有个绰号叫“华独坐”,是说他酒量太好,别人已经喝得东倒西歪了,可华歆没事,不会失态。因为华歆喜欢喝酒,所以在腊月召集子弟喝,图个热闹。王朗不知其所以,也叫了一家子人喝,结果喝趴下了,被张华嘲笑。学习模仿别人其实是件危险的事,大家可能还记得查普曼,他曾经刺杀了披头士主唱列侬,其中一个说法是查普曼具有“我就是列侬”的身份妄想。查普曼原是列侬的歌迷,在列侬退隐年间,他开始学习列侬,连日常生活的细节都模仿列侬,“我就是列侬”的妄想为他沉闷无趣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和光彩。但等到列侬再度复出后,查普曼即产生严重的认同危机,他再也无法退回原来的身份和生活中,于是他只好去枪杀那个真正的列侬。还有一个说法是,查普曼刺杀列侬后没有跑,依旧冷静地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是如此认同于塞林格创造的这个人物,他不久前还在试着将名字合法地改为霍尔顿•考菲尔德。他说:“这本书是写我的。”他觉得自己像霍尔顿,他们同样憎恨虚假,之所以枪杀列侬,是因为列侬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1.1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解释:
避难:躲避战乱,据华峤《谱叙》中说,是指献帝在长安时事,王允刺杀董卓后,李傕、郭汜兵变,天下大乱。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我们且不谈农民起义的正义性,也不谈太平道的邪教性质,有历史资料指出,像张角、张梁这些个领袖,和宦官的联系很紧密的,曾与太监密约一起起事,只是消息走漏,所以起义非常仓促。那个时候中原不少地区可算是人间地狱,曹操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并无夸张之处,东汉黄巾起义前本来人口在6000万左右,到了西晋建立,人口在1600万左右。王粲《七哀诗》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曹丕《令诗》:“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曹植《送应氏》:“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这些我们在世界大战和外星人入侵等影片中都见识过了。活着的还要逃命,要见识经历许多丧乱别离。“哲学是死亡的练习”,“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恐怕哲学也就不成其为哲学了”,要把握魏晋时候某些士人的心态,需要我们设身处地的设想无数死亡对于他们的教育意义。现在网上玄幻小说之重生主题之一就是回三国当大英雄,可事实往往是,如果重生在东汉末的中原地区,被秒杀的概率大大超过活着;即使活着,按现代人的思维活动,也大都会厌世而崩溃。
纳其自托:接受了他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拯:挽救。
在《世说》注中,华歆孙子华峤回忆了另外一个版本,主人公是华歆和郑太,那个倒霉鬼是掉在井里了,华歆主张把他救起来。程炎震说,故事中不会有王朗,因为当时他在徐州陶谦那里。华歆小节可能还可以,但是进取心很强,人品也就那么回事。章太炎曾评论,汉魏之交替,人们认为这些士大夫人品越来越差,(“公惭卿,卿惭长”。儿子、孙子官越来越大,可是德行越来越差)独于华歆,魏、晋间皆颂美不容口,歆之得誉,亦缘峤之《谱叙》。就是说,华歆有个好孙子华峤,历史学家,全靠他写了本《谱叙》,大大赞美爷爷,牢牢掌握话语权,所以舆论一边倒了。华歆的那些丑事,全靠吴国人写曹操传而保留下来。余嘉锡作出批评:“后汉末至六朝,士人小廉曲谨,以邀声誉;逮至闻望既高,四方宗仰,虽卖国求荣,犹翕然以名德推之。华歆、王朗、陈群之徒,其作俑者也。”眼下有个毛三,学习华峤,大写爷爷的伟大(我想因为智力问题恐怕是请人捉刀的),不过现在的历史,一部分掌握在网络手中,毛三想重塑祖先的荣光,已是时过境迁。

1.14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所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解释:
王祥:字休征(兵者不祥,要祥自然要不兴征伐),山东琅琊人,长寿,经历了汉、魏、晋三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孝子,其经历完全可以和舜一比高下,如果是原始部落的禅让制,王祥就是理所当然的氏族头领。不过舜到儿子商均这一代就湮没无闻,而王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世家。王家的发迹,就是从王祥哥俩(王祥、王览)开始的,王祥哥俩出名,全是因为他们的母亲朱氏集天下恶毒后母之大成,白雪公主后妈、灰姑娘后妈都要“让她一头”,《世说》仅仅选取了其中两个小故事,在其他史书里朱妈妈还有打骂,下毒等故事,而且这个后母也没有改悔,一如既往地考验着王氏兄弟一直到死。王祥后来做了曹髦的老师,接着很配合地转向司马昭、司马炎,从此家族兴盛三百年,可谓辉煌无比,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一个二三十岁,也许四五十岁的大男人经常在雨中抱着李树哭泣,孝气冲天,其画面是何等地感人。据说后来这几株果树居然每次在风雨中都毫无损失,其他家的果树却全遭殃了。在今天山东临沂孝感河边还有一块碑,纪念王祥的风雨守李。
母自往暗斫之:因为这个故事太离奇,所以《晋书》上没有采用,而采用了和“守李”异曲同工的故事:“母又思黄雀灸(小鸟烧烤),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还有故事说,朱氏虐待王祥和媳妇,自己的亲生儿子王览便一起承担,让朱氏狠不起来。王祥父亲死了以后,王祥孝的名声大了。朱氏更恨,用毒酒要毒杀王祥。王览见机不对,拿起来自己喝,王祥也要抢,最后朱氏倒掉酒。从此以后,王览为了防止母亲把王祥毒死,每次饭前他都要先尝一遍。不过儒家说孝“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孔子家语》,王祥自动请死,可能是非常悲愤的,要陷朱氏于不义,朱氏终于觉醒了。多么好的后妈啊,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当恶人,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精神!
王祥最著名的表演在《二十四孝》中:朱氏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突然要求吃鱼,王祥二话不说,立刻来到河边,脱掉衣服用身体融化坚冰,结果冰面终于裂了个缝,从中蹦出两条鲜活的鲤鱼来到王祥脚下,这就是“卧冰求鲤”。隔壁的邻居晚上闻到王祥家飘来鱼香,口水禁不住往下流,急忙打听,十分感动这份孝心,义务广泛传播,后来那条河被乡里乡亲改名作“孝感河”。余嘉锡说,故事不是这样的:《初学记》三引师觉《孝子传》中说“祥解褐扣冰求之,忽冰少开,有双鲤出游,祥垂纶获之而归。”王祥砸冰激动得身体发热,脱衣服继续砸,钓到了鱼。余先生扫兴!

1.15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解释
晋文王:司马昭,司马懿之子,司马师的弟弟,死的早了点,儿子司马炎是正儿八经的武帝。因为按伦理司马师的儿子更具有当皇帝的合法性,所以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西晋迅速衰败。
阮嗣宗:阮籍,字嗣宗,河南陈留人,父亲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他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当过步兵校尉(俸禄二千石,算是中高级干部了),所以后人也叫他“阮步兵”。 阮瑀是曹操的秘书,文章很合曹操的心思,也有很好的音乐才能,但去世早,那时候阮籍才四岁。阮瑀的才能完全被阮籍继承下来,而且更加出色。阮籍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它区别于建安文学,是因为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抒写个人忧愤的作品增多,作品逐渐与玄理结合,风格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为主变为寄托深远为主。如阮籍的《咏怀》诗,就消解了建安文人建功立业的豪情,而是仔细体味生命的悲哀,去看透名利的虚幻,它的“深情”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阮籍的道德和我们前面介绍的道德完全不同,东汉中后期大多数士人自我意识高涨,以天下为己任,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是严谨;而正始期间的一些士人的自我意识高涨,以自由为追求,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是本性,这在阮籍身上有比较充分的反映,我们会在后面陆陆续续地了解他的所作所为,他也许并不喜欢这样,但不得不这样,不然他就找不到自己了。不过,人是都是传统的产物,矛盾的结合体,阮籍也有他的另一面,譬如这个故事。
臧否:善恶;得失。《诗•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这里做动词,称赞批评。宋代司马光说:“党人生昏乱之世,不在其位,四海横流,而欲以口舌救之,臧否人物,激浊扬清,撩虺蛇之头,跷虎狼之尾,以至身被淫刑,祸及朋友,士类歼灭,而国以随亡,不亦悲夫!”臧否人物就像“用手去撩拨毒蛇的头,用脚践踏老虎和豺狼的尾巴”,确实是找死。
阮籍“终身履薄冰”,虽然在司马昭面前“至慎”,不谈论时势人物,但其实在别人面前却“至狂”,耐不住性子,用青白眼看人,也会讽刺别人,“礼法之士疾之若仇”。阮籍志向很大,自视甚高,但他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没有自己的舞台(徐稚说“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所以多次称病辞官,辞官一次官升一次,后来居然爵位到了关内侯,司马昭也要和阮籍做亲戚,官运比李广好多了。越是这样,阮籍的屈辱感就越强,背上了沉重的良知、人性与情感的重担,所以写了《咏怀》宣泄内心的痛苦,写了《大人先生传》追求属于自己的道路。他在《大人先生传》说,现在的君子“心若怀冰,战战栗栗。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颂周、孔之遗训,叹唐、虞之道德,唯法是修,为礼是克”,最后“奉事君上,牧养百姓。退营私家,育长妻子。卜吉宅,虑乃亿祉。远祸近福,永坚固己”,似乎生活的不错。但在大人眼里,不过是“虱之处於裤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裤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於裤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裤中乎?悲夫!”。你们战战兢兢,克己复礼,得到了所谓的地位和美好生活。在我眼里,所谓的大房子,不过是裤裆里的破棉絮;所谓的规矩,不过是裤裆里的规矩;所谓的俸禄,不过是吸了点肮脏的血食。阮籍说的很痛快,可我们这些后辈,实在迈不出陶渊明那一步,就只能继续浑浑噩噩地生活。

1.16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解释:
王戎:字浚冲,山东琅琊人,属王祥家族中的一员,竹林七贤之一,他的爵位是安丰侯,所以也叫他王安丰。据说他们七个曾经在河南山阳竹林边一起居住许多年,交游甚密;但也有观点认为七个人有的年纪相差较大,排历史年谱的话会存在问题(王戎加入竹林集体可能还是个娃娃),志趣各异,不太可能成为好朋友。王戎在七贤中名声最不好,但官至司徒。王戎在《世说》中故事很多,是焦点人物之一。王戎是毫无疑问的神童,他后来的随波逐流(“慕蘧伯玉之为人,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典出《论语》),无非是保全生命的一种办法。他曾经掌管全国的人事组织,一切按门第来,不用考评,但他平时的鉴赏评论人物却非常出名;他官至司徒,吝啬贪财的名声流传全国,不过平时不管事,穿着便衣骑着小马到处游玩,普通人根本不知道他是政府的最高首脑。事实上,经济生活的富裕本来就是士大夫人生目标之一,它与士人追求思想的自由相反相成,往往只有“居有良田广宅”的物质基础,才能始及“老庄之玄虚”的精神生活。王戎晚年遭遇战乱,亲接锋刃,打了败仗,在危难之间,谈笑自若,也看不出有什么害怕的。王戎可谓享受生活的代表。
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之一。本来姓奚,祖籍会稽,先人避仇迁安徽,改姓嵇,以纪念祖籍会稽,也有说安徽有嵇山,就以山为姓。他曾经娶了曹魏的宗室长乐亭主,任闲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作为曹家宗室的一员,自然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而且他的声望很大,是全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书法家,再加上别人的挑拨,最后被司马昭杀害,年仅40岁。阮籍诗歌写得好,嵇康散文写得好,比阮籍的诗歌还好,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能够鼓舞很多人,与之共鸣。
与嵇康居二十年:嵇康比王戎大十岁,就是说王戎起码在10岁就和嵇康生活在一起,这显然有些夸张,我想更可能是认识二十来年的意思。看文章的语气,好像是在回忆往事,表明王戎和嵇康的亲密关系。嵇康早已被害,回忆就成了王戎的专利,嵇康再也不可能从坟墓里跳出来澄清事实。
未尝见其喜愠之色:这与《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嵇康似乎是两种人,嵇康自称:“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就是说自己性格直爽,心胸狭窄,对很多事情不能忍受;性格倔强,憎恨坏人坏事,说话轻率放肆,直言不讳,碰到看不惯的事情脾气就要发作。王戎如此过滤式地回忆往事,也许有什么环境背景和内心的隐秘之事,也许是为嵇康鸣不平,也许是为了怀念友谊。《晋书》中描写阮籍,开头也是“喜怒不露于形色”,大概那个时候人们把这一点非常看重,事实上,无论刘备、阮籍、嵇康都是很情绪化的人,我理解“喜怒不露于形色”是他们不在意琐事,不惧怕挫折,不怨天尤人,不向命运屈服。
《世说》中没有讲嵇康之死的故事,那么就在这里解释一下:起初,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都是朋友。吕安的妻子徐氏貌美,吕巽乘吕安不在时,灌醉奸污徐氏。吕安找嵇康商量是否要告官,嵇康说出自家门名誉考虑,息事宁人,保全兄弟之情,由他出做工作,让吕巽保证绝不再犯,也不准向吕安下毒手。吕巽答应了,不料为消除这块心病,而后恶人先告状,向司马昭诬吕安有打母之举。司马昭当时以孝治天下,忤逆是条大罪。吕安被囚,援引嵇康为他作证,嵇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于是一起被收监。结果三千太学生力保嵇康,引起司马昭不快,小人钟会又在那里推波助澜,说嵇康曾打算参与一次军事政变,劝司马昭处决吕安和嵇康,罪名是“言论放荡,害时乱教”(孔子杀少正卯的典故又一次在此案中被引用),嵇康就这样胡里胡涂被杀了。
嵇康、吕安的好朋友向秀若干年后写了篇《思旧赋》,文字很短,感情很深,王戎这样走样地回忆嵇康,也许和向秀的心情是一样的:“余与嵇康、吕安居至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

1.1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解释:
和峤:字长舆,汝南人。祖父和洽曾任魏国尚书令,父亲和逌(悠)曾任吏部尚书。和峤曾任西晋的中书令、尚书令等职,可谓世门高第。曹操本性比较朴素,当时的风气就特别讲究节俭,和洽评论说,当官不能只以清廉为评判标准。俭朴作为个人的处世原则没什么不对,但以此衡量为官的标准就有失偏颇。现在有官员着新衣、乘好车,都被说成贪官,而那些穿破衣驾破车出入公府的人都说成了清吏,致使大小官员故意故作姿态,大臣们每天上朝都是自己带着茶具、提着饭篮出出进进,太可笑。其实立教观俗,贵处中庸,才是治国的道理。以偏概全,勉而为之,必有它终结的时候。况且从古至今,务在通人情而已,大凡过激的做法,则最容易隐伪矣。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官场虚伪的风气。当然和洽这样说是有资本的,他以廉洁出名。和峤在《世说》里的故事很多,我们可以陆续接触到。
大丧:父或母去世。儒家本来就有厚葬之风,汉末、魏晋更是变本加厉,几千、几万人的吊唁场面经常出现。虽然有个别人要求并践行薄葬,但不是主流。
鸡骨支床:支,支离。鸡骨大概是说瘦骨嶙峋的样子,也可能鸡当作离,雞,離。病得很瘦小,只能躺在床上了,意同下文的哀毁骨立。史书上说王戎在服孝期间虽然不禁酒肉,照样娱乐,但内心非常悲痛,走路都成了问题。这当然是母亲去世,如果是父亲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刘仲雄:刘毅,汉家子弟,为人刚直,在魏国时当检察院干部,与上司不和辞职。本来不想在司马昭底下当官,但被恐吓,只能再出山。他常常直言不讳,使“王公贵人皆惮之”,也曾多次批评九品中正制,指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不合理性。,刘毅甘于清贫,以至司马炎也不好意思,经常赐钱接济他,每天派使者送米肉救济。刘毅退休后回青州,由于名望很高,青州的官员选拔由他来决定,部分圆了他不实行九品制的梦想。刘毅去世后,连司马炎也长叹:“我失去一位名臣,可惜他生不能为三公!”最后以三公之礼安葬。
省:探望,“省亲”。不:同否,疑问词。
生孝:指遵守丧礼而能注意不伤身体的孝行。和峤按照礼的要求行孝,做得很周全,但身体没有损伤。
死孝:对父母尽哀悼之情而至于死的孝行。
东汉末对守孝本来就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谨守《礼记》的要求,如《仪礼》说:父母死后三日不食。出殡后,可以食粥,朝暮各一溢米。百日后,可以“疏食水饮”。1年(8个月)以后,可以“食菜果”。2 年后,可以用酱醋调味。3年(25个月)丧服期满,恢复正常饮食,等等。一种是学习庄子鼓盆而歌的旷达,如我在前面介绍看到黄宪就闷闷不乐的戴良:及母卒。良一个人吃肉饮酒,悲伤的时候就哭两声。有人问良:“子之居丧,礼乎?”良曰:“是的。礼是用来制约感情放荡的,如果我的感情不散佚,要礼来拘束干嘛?那些吃很差的东西,无非是为了使自己显得憔悴一些;我现在食不知味,吃酒肉有什么关系!”像戴良、王戎、阮籍这样守孝的,虽然有时被普通人非议,但由于他们的感情很真挚,别人也不能拿大棒子打人了。可是余嘉锡先生这时候又跳出来说,和峤、王戎都是西晋著名的吝啬鬼,对家人都十分刻薄,很难想象他们会对父母孝顺。

1.18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解释:
梁王:司马肜(肜,和乐),字子徽,司马懿的第三子。
赵王:司马伦,字子彝,司马懿的第九子。司马懿有好几个儿子以地名作字。现在“八王之乱”的中心人物之一出场了。据说,司马亮(司马懿的第四子)本来接受司马炎的遗诏,做晋惠帝司马衷的辅政大臣,可是司马炎的丈人杨骏修改了遗诏,单独辅政。而司马衷的妻子贾南风又是有深厚家族背景的奇特女性,要求分享权力,于是矛盾爆发。但深层次原因是司马昭重新实行古代儒家赞不绝口的分封制,几个叔叔和兄弟都是一方有实权的诸侯;再往前推,司马懿大儿子司马师意外身亡,老二司马昭接替其职位,这给其他王室作出了榜样,而惠帝司马衷恰巧是以愚笨出名的人,大大刺激了他们的权力欲,马上撕去了“礼”这块遮羞布,兄弟叔侄相残。从历史资料看,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都可以说有杰出的才能,可司马家族其中有几个却比较冲动、迷糊,以国家为私器,结果内部反复厮杀16年,天下大乱,西晋迅速灭亡。这个故事的积极意义是,有了西汉、西晋的鲜活教材,从此以后各王朝对家族内部的王侯全力实行打压,分封制从此没落。现代的中国农民家族企业,也存在分封制的影子,事实上,历史早证明,外人比亲人可靠一些,不太会质疑和挑战合法性。司马伦是“八王之乱”的中心人物,他本来统领禁军,是贾南风一党,曾劝贾南风赐死天资卓越的太子司马遹,而后以此为借口杀死贾南风,逼司马衷禅位给自己,以惠帝为太上皇(滑稽,孙子辈的司马衷这是倒成了他的父亲辈),最后“席不暇暖”,司马家族的另外几个王侯一起起兵反对,司马伦兵败被赐死。
国之近属:国,帝王,指皇帝司马衷。
裴令公:裴楷,字叔则,山西人。官至中书令。中书掌管文件机要,最为清贵华重,尊称为令公。裴家在当时也是一大世家,在后面的《世说》称“八裴”。裴楷、王戎都是钟会赏识和提拔的,虽然钟会谋逆兵败,但司马昭、司马炎用人不疑,依旧重用裴楷、王戎。裴楷学问、道德、风采都很出众,当时被誉为“子产”(张华和他同掌朝廷,同时有两个子产了,结果晋朝也这么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和“玉人”。 由于位置和亲戚关系,裴楷卷入了“八王之乱”,虽然多次要求外放和隐退,未能如愿,最后病死,儿子却在动乱中被杀了。
中表:指中表亲,跟父亲姐妹的子女和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之间的亲戚关系。这里有两种理解,一是要求司马肜、司马伦散财给其他穷皇外戚,二是要求两位王爷散财给裴楷的穷外戚。我理解应该是给裴楷自己的亲戚,不然别人也很难非议。据《晋书》上说,裴楷和富翁贵族们交游,见到好的就径直拿来了,随后随意散发给穷人。有一次他造了个大宅子,堂兄王衍参观后赞不绝口,裴楷头脑一热,连新房子也送给王衍了。
天之道:语出《道德经》“天之道其犹张弓(弹琴)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裴楷小时候就以善谈《老》、《庄》闻名,自然信手拈来。不过《道德经》还有下文:“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哪个能做到将富余的财富奉送给天底下的贫穷者呢)?”老子的“人道”就是“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揭露了经济学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分配不公现象。“当代子产”裴楷实行天道,截留了《道德经》的下文,回避了真子产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其实裴楷这一招很了得,每年向司马肜、司马伦要这么多钱,那么可见他和这两位王爷的关系多铁(不铁也铁了),又送了他们很好的名声。我看过一则故事,说二战时一个犹太人要避难,儿子建议向他帮助过的人求助,他说:“不,应该向曾经给予我恩惠的人求助。”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天道”是个宇宙问题,因为我不懂,不展开了。

1.19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解释:
太保:大孝子王祥,王戎的祖父辈。王祥曾任太保,正一品的崇高虚衔,太子的老师之一(太师、太傅、太保)。大家可能记得岳飞、于谦,人称“少保”,那是从一品的虚衔。王祥(185年—269年),王戎(233年-305年),看样子祖孙聊过天的。
居在:“居”可能是多余的字。
正始:三国时魏帝曹芳年号(240年—249年)。魏明帝曹睿没有儿子,所以从亲戚这里过继了8岁的曹芳,并任命曹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在三国斗争这么激烈的年代,把位置交给黄口小儿,大将军曹爽又是喜欢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哪里是老狐狸司马懿的对手,曹睿有愧“明”的谥号,结果魏国内部派系斗争加剧。249年,司马懿诛大将军曹爽,从此曹家帮全面没落。254年,曹芳被司马师所废,另外找了个小孩曹髦当皇帝(高贵乡公)。曹芳最后谥号是“厉”,杀戮无辜曰厉,曹芳倒谈不上杀什么人,只是在命运之手的推动下,承担了别人的错误。
能言:指能清谈,阐述玄理。清谈起源于汉代的清议,清议本来是通过评价人物好坏来选拔官吏,讲的是从品德看人的才能。而品德是往往是表面现象,架不住伪君子,而且汉代举荐错误是要连坐的,大家就不满足与“孝”这个东西,而要看透人物的本质,要看人物的“才性”,由此产生出现“四本才性”问题(四本论),即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使讨论进入了抽象的哲学问题。到了正始年间,清议的主要内容逐渐转变为清谈思想时期,以《老子》、《庄子》、《周易》所谓“三玄”为中心,又叫玄学,当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钟会等。王祥也许对《礼》有研究,但从他的行为看,是个非常执着保守的人,高渺的玄学他插不上嘴的。
理中清远:《晋书•王祥传》中“理中”作“理致”(义理和情致),讲名理之学清新深远。
将无:表示测度的语气词,相当于莫非、恐怕、大概,我想这和“莫须有”的“莫须”意思差不多,表示猜测而偏于肯定。“恐怕是德行掩盖了他的善谈吧”,这条表面上是讲王祥的清谈能力,其实是衬托王祥的德行实在高,所以纳入了“德行”这一章。
平心而论,即使王祥孝顺的故事如何添油加醋,离奇古怪,但事情的影子大抵是在的,那么为什么后世对他有所非议?主要是因为曹髦被司马昭杀害,作为太学生老师、掌管全国道德礼仪的太常王祥只是痛哭了一阵,没有死节,也没有谴责司马昭,未免和平时的形象不符。本来内心忐忑不安的司马昭见此大喜过望,又狠狠升了王祥的官。王祥之所以这样做,我们应该注意到,到了玄学时代,保全性命已经高于忠君思想,到了世家门阀时代,家族利益已经高于国家利益。魏晋南北朝直至隋朝,这种个人利益和家族思想始终左右着政坛,所以朝代频繁更替。王祥可能在玄学上并不出色,但他无疑把握了玄学的精髓和时代的要求,另外一些玄学大家,却往往死于非命。

1.20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
解释:
王安丰:王戎,字浚冲。当时爵位安丰侯,职务吏部尚书。
艰:父母丧,王戎母亲去世。《诗经•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亟”。父母生下我,抚育我、养活我、拉拔我、教育我、照顾我、舍不得我,时时都怀抱着我。父母的恩情如天一样广大,怎么报答得尽。“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小瓶的酒倒光了,是大酒坛的耻辱。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活著,还不如早些死去好。没了父母,我依靠谁,我仰赖谁?出门在外,心怀忧伤;踏进家门,魂不守舍。爱午睡的宰予问孔子,三年守丧是不是长了点?孔子说,孩子在父母怀里呆了三年,用守孝三年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你说长吗?假如你觉得一年够了,那你就一年吧!按儒家丁忧的规矩,王戎要离职守孝25个月。古时候这方面非常重视,除了很特殊时期,皇帝要求“夺情”,三次下诏,才可以继续留在职位上。守孝的来源可能是祖先崇拜,但经过儒家改造,对守孝和祭祀的规矩要求就变得很高,就连守孝期间哭几声、跳几次等等都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很有些宗教活动的意味。儒家是试图通过这些仪式,引起人对生命的尊重,实现由人自然的朴素情感向道德信仰体系转化,从而起到教民化俗的目的,正如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道上升到政治哲学高度,成为国家维稳定保平安求和谐的工具。
至性:纯真的天性。
裴令:中书令裴楷。裴楷和王戎是发小,娃娃的时候就穿一条开裆裤了。他们有一次结伴去青年学者钟会家玩,顷刻就受到钟会的赞赏。钟会成为司马昭心腹得宠后,立刻举荐两人同时进入政坛,当司马昭的副官。裴楷和王戎两人是姻亲,裴楷的侄子裴頠是王戎的女婿,两人也常常一起升官,甚至同列三公,执掌朝廷。
恸:本义是大哭,引申为悲痛。
灭性:指因为哀伤过度伤害身体,以至丧失性命。《曲礼》:“居丧之礼,毁瘠不形,视听不衰,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所以哀伤过度而伤害生命,古人认为是不合圣人之教的,也是一种不孝。裴楷看着好像是批评指责,其实是反过来劝说。不过我们可以再恶意揣度一下,王戎是名士,嵇康的粉丝,家里又有钱,自然要和嵇康一样服用五石散(寒食散),据鲁迅先生讲,五石散这个东西需要喝大量的酒、吃大量的冷食来缓解它的毒性;据苏轼讲,“服寒食散以济其欲”,这还是一种助欲之药。王戎在居丧期间想必还在服用五石散,但总要控制一下食欲和性欲,结果人搞得憔悴不堪,我们只要看看毒品教育片和宣传画就可以想见王戎骨瘦如柴的模样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社区常常打出这样的标语。

1.21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解释:
王浑:字长源,浑,大水涌动声,《荀子•富国篇》“财货浑浑如泉源”。父亲王雄是幽州刺史,与王祥是同族弟兄。魏晋时候还有一个王浑,是太原王家的,徐州刺史,在灭吴国的时候是晋国的重要将领。当时吴国投降,镇南大将军杜预等在吴宫宴请吴国旧臣,酒过半巡,志得意满的王浑挑衅地说:“诸君,吴国灭亡了,你们没有一点忧愁吗?”吴国旧臣低头无语。这时候周处应对道:“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国灭亡在前,吴国灭亡在后,说到亡国的忧愁,怎么只是我们才有,而阁下却没有呢?”王浑非常没趣,比吴国旧臣更加羞愧。《世说》后面还有这位徐州刺史王浑和妻子、儿子的故事,王戎的父亲王浑在《世说》中只有这次遗体告别机会。
令:美好。《论语》“巧言令色”,《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凉州刺史:凉州是现在的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气候寒凉,所以称凉州。凉州在后来的唐代诗歌中是一个醒目的符号,无论是王之涣的“黄河远上”还是王晗的“葡萄美酒”,都是七绝中的杰出作品,形成了固定的曲调。刺史本来是西汉时中央派到州的督察专员,多用年轻人,品级并不高,但权力很大。到东汉品级也提高了,超越了太守,成为州的第一号人物,往往统领所有事务。汉代把天下分为十三州,
薨:古代王侯死叫做薨。王浑曾封为贞陵亭侯,所以他的死称薨。汉朝的侯爵分为三个等级:县,乡,亭。亭是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大率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一般封了一个县就叫县侯,一个乡就叫乡侯。王戎安丰侯是县侯,比父亲高二级。
九郡:据《晋书•地理志》,凉州管辖八个郡,所以有以为这里的九郡应是八郡。但是也有说《御览》是引作“州郡”的,认为“九”是“州”的误字。
义故:义从和故吏。指自愿受私人招募的人员和老部下。东汉豪强有招募私兵的做法,这些人没有朝廷的俸禄,是主人的门客和打手,等豪强得势以后,这些人就是亲信,往往最受重用。三国时候最有名的义从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杀得少数民族心惊胆战,望风而逃。
赙:送给别人办丧事的财物。《礼记》:“吊丧弗能赙”,《仪礼》:“知死者赠,知生者赙”, 《说苑》:“玩好曰赠,货财曰赙”。
虞预的《晋书》中说,因为这件事,“戎由是显名”。王戎后来是著名的小气鬼,这时候的表演反倒叫人跌破眼球,是演戏还是复杂的人性?晋代是非常奢侈的时代,照道理说天下初平,百废待兴,君臣应该励精图治,重振山河,可事实上朝廷上下享受成风,武帝司马炎光妻妾就要一万多人。官僚都过着时不待我,朝不图夕,痛饮生命中黑暗甘泉的生活,如此甜蜜而又如此绝望。正如《古诗十九首》中唱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1.22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美事。
解释:
刘道真:刘宝,字道真,山东山阳人,可能是孔子的老乡。刘宝文武全才,对汉书有研究有作品,而且勇敢善骑射,后来做到安北将军、领护乌丸校尉、都督幽并州诸军事等职,关内侯。我看过一本笑话书,大概叫《启颜录》,里面有他的故事,刘宝有点像徐文长,出句嘲笑农村妇女,结果自讨没趣,被狠狠羞辱了一番,这种故事未必可信,因为对联从历史上说是唐代以后的事情,但从另一方面理解,刘宝可能是个滑稽和热情的人。故事也告诉我们,三步之内,必有芳草,读了点书也得谦虚。
徒:刑徒,罪犯。我不知道刘宝犯过什么事,不过估计不是见不得人的罪,也许是勾引女孩子,因为史书上说刘宝音乐才能很好,许多人喜欢,闻者无不流连。
扶风王骏:司马懿的第七子司马骏,字子臧,封扶风王。据《晋书》上说,司马骏是宗室中最文采风流的人,很小的时候就通诗书了,年岁大了声望也首屈一指。他当王时倡导农桑,身先士卒,自己和属下每人限耕40亩。司马骏本来是汝阴王(河南),西晋时少数民族侵扰,秦州刺史胡烈、凉州刺史牵弘先后败死,司马骏都督雍、凉等州诸军事,“善抚御,有威恩”,多次给予打击,出现了“遣入质子”和 “二十万口来降”的局面,后汝阴王徙封为扶风王(陕西),使他的王国与都督所在地相近,并且一直在那里当了18年都督,直到死去。死的时候“泣者盈路,百姓为之树碑,长老见碑无不下拜,其遗爱如此。”
疋:《说文》匹,四丈也。
赎:用财物来抵销罪过,解除刑罚。在唐以前,布匹是一种货币,因为农民交税,布是其中之一,于是成为中间货币。《卖炭翁》中说“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当然也可能货币本身叫布,《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布”指流行于周、郑、卫、韩、赵、魏、燕、楚等地的镈(钱、铲)形铜币。用钱财抵罪的做法是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以民事赔偿代替刑事处理,估计有什么条件,我不懂法律史,资料待查。我有朋友在监狱系统,有的农场卖西瓜,罪犯是有指标的,比如说卖掉2万斤给加几分,加到一定的分数后可以减刑几个月,前些年这种做法一定是有的,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据说湖北还是湖南有个监狱,办宾馆效益不好,就搞人性化管理,叫犯人家属来队住,夫妇可以同房,为监狱创收还可以加分,这也可以理解。可是发展到后来宾馆变成了青楼,一篇内参,据说原司法部部长吴文英因此去职。
从事中郎:官名,大将军府的属官,职参谋议,主管文书、谋划。
以为美事:暗含百里奚的典故。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被俘,后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奴隶送往秦国。百里奚以为耻,逃脱到了楚国。在楚国,他开始帮人养牛,养的牛都膘肥体壮,结果楚王知道了,把他招去,让他为自己在南海养马。秦穆公看到礼物中的百里奚不见了,就问公孙支怎么回事?公孙支把百里奚的逃跑的事报告了一遍,然后说:这个百里奚,是个了不起的人,可惜没被重用。秦穆公说,我要备重礼去楚国,把百里奚换回来。公孙支摇头道:大王这么做,就得不到百里奚了。现在楚王叫百里奚牧马,就说明楚王还不知道百里奚的价值。若现在备大礼去赎百里奚,就是在告诉楚王,百里奚是个人才啊。我们只需对楚王说,有个叫百里奚的老奴逃跑了,为了惩一儆百,我们要抓他回来。拿老奴的价钱,五张黑色公羊皮去交换就好啦。后来秦穆公授百里奚以国政,号“五羖大夫”,成为秦穆公称霸的辅助重臣。

1.23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解释:
王平子:王澄,字平子,山东琅琊王家,王衍的弟弟,王戎、王敦的族弟。王戎怀抱目的认真做隐士,达到目的后认真做官。而王澄没做过隐士,始终在官场,但完全是认真的隐士派头,在《世说》的后文中,他还有奇特的表演。王澄文武全才,曾任荆州刺史,爵南乡侯,但他政事、军事上应该说是个失败者,在文学和思想上也没有留下什么后人可以佩服的东西,但那些目无旁人、不以世务经心的放纵言行和家族势力的影响,使他得到了崇高的声望,最后引起了族中以凶狠著称的王敦的记恨,把他杀害。我讨厌王澄,因为西晋的统治太严酷,流民成为一大问题,有一次流民杀死了王澄治下的一个县令,王澄派兵镇压,流民请降,王澄假装答应,然后解除流民武装,把他们的妻子作为部下的赏赐,沉八千余人于江中。于是益州、梁州四五万家流民俱反,政局大乱。王澄这样胡作非为,横死人手也算老天有眼。
胡毋彦国:姓胡毋,名辅之,字彦国,山东奉高人,曾任陈留太守、建武将军、湘州刺史等职。胡毋这个姓本来就表明是齐国王族的后代,是田姓的分支。胡毋辅之家穷,曾经为当县令戒过酒,也表现出能力,但后来环境改变,又开始醉生梦死地生活,枉费父母的美好愿望。胡毋辅之自己不拘小节,也放纵儿子不拘小节。他儿子从不把父亲放在眼里,吃醉酒时,直呼父亲的名字,没得酒喝就骂老头子无能。胡毋辅之听了,就招呼儿子一起来喝酒。
任放:任性放纵。王隐《晋书》中说:“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其后贵游子弟阮瞻、王澄、谢鲲、胡毋辅之之徒,皆祖述于籍,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达也。”这些世家子弟没有了竹林人士的如履薄冰和悲愤压抑,而继承了他们的醉酒疯痴,完全是享乐主义生活,这样过分的生活当然包含着玄学精神,也许和五石散也有必然的关系。魏晋和明代中晚期有点相似,不过魏晋时期的放纵是一种社会认同的普遍状态,如阮籍《咏怀》中感叹“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岗,万代同一时 ”,体现了齐万物的思想。而明代官僚的放纵与下层社会对礼教的严格遵守,与对女性贞洁的严酷要求往往并行不悖,糅合在一起。就像现在,官僚们人格分裂,嘴上喊着要过好“权力关”、“美色关”,作报告头头是道,日常生活却往往缺乏道德,虚伪成为常态,完全是无哲学意义的放纵。在前面,我屡次提到《晋书》,需要解释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晋书》是唐代修的,在魏晋时期,还有很多版本的《晋书》,在《世说》的注中就引用了很多部《晋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时候的人希望名垂青史的愿望比现在的人要强得多,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乐广:字彦辅,河南南阳人,寒族,得到裴楷、王戎的尝试,走上从政之路,最后接了王戎尚书令的班。应该说他深得中庸之道的精髓,自己要求严格,但通情达理,不讲别人的短处,名望很高。他不谈怪力乱神,成语杯弓蛇影的主人公就是他。他当河南尹的时候,据说官舍多妖怪,前任都不敢住,乐广一个人住着毫无在乎,左右皆惊。后来乐广看见墙上有孔,使人掘墙,得狸而杀之,其怪亦绝。乐广为政无当时功誉,然每去职,人常思其遗爱,不由让人想起《后汉书》中写刘宠的那一段:刘宠在绍兴当太守的时候,不干什么事,后来要调离了,几个老头送来一百钱,说:“我们那里是山区,还不认识太守和衙门。你到任以前,常常有官吏到我们那里,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你上任后,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听说你要离开、抛弃我们,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有人说无为是道家治国之道,其实儒家也讲“礼治”,讲村民自治。乐广当官不管事,是在践行落实儒家的自治理论。
名教中自有乐地:找情人有找情人的痛苦烦恼,一夫一妻有一夫一妻的好处。乐广笑着批评,也算是所谓的“普世价值”中的宽容吧,理解而不赞同。把这条放在德行,那是在表扬乐广而不是赞赏王澄、胡毋辅之。

1.24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解释:
郗公:郗鉴,字道徽,山东高平人,王羲之岳父。他在西晋时受到东海王司马越的赏识,西晋灭亡时,其宗族乡人推为主,成为有实力的军阀,琅琊王司马睿(东晋第一任皇帝晋元帝,曾经是司马越的跟班)任命为兖州刺史,后加辅国将军,都督兖州诸军事(西晋由于实行分封制,部队往往成为私人武装)。司马睿儿子司马绍当上晋明帝时,拜安西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镇合肥,成为东晋皇家部队的主要将领之一,由于他忠于朝廷得到信任,最终打通了流民帅和朝廷的关节。他曾经击败钱凤、王含、王敦、祖约、苏峻、刘征等叛乱,最后做到太尉,成为东晋第一号军事领袖,和王导、庾亮同为东晋政坛的三巨头。纵观郗鉴一生的功绩,应该说正是他为人谦虚退让,又坚守原则,做事力求抑制矛盾,得到了皇帝和高门世阀的共同认可,各士族诸门户间的权力平衡状态得以维持,对时局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说:“东晋之臣,可胜大臣之任者,其为郗公乎!”这话应该是不错的。
永嘉丧乱:软弱而迷糊的晋惠帝司马衷吃了一块饼后暴毙,八王之乱中最后一个把持朝政的东海王司马越选中司马炎第二十五个儿子司马炽继位,世称晋怀帝,建元永嘉。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主刘聪派大将石勒、刘曜等南侵,攻破洛阳,先后俘虏怀帝和名相王衍等大臣,掘晋诸帝陵墓,焚毁全城。使魏晋以来花费民力和资财,经过近百年的努力才建设起来的洛阳城,距董卓之后又一次化为灰烬,史称“永嘉丧乱”。5年后刘聪攻下长安,俘虏晋愍帝司马邺,西晋灭亡,建国52年。史书上说,后来刘聪志得意满地对司马炽说:“你当豫章王的时候,我和王济去拜访你,王济曾当你的面大大表扬了我一通。你说早就听说我的大名了,还送给我柘木做的弓和银制的砚,你还记得吗?”司马炽说:“臣怎么敢忘呢!可惜当时没能早识龙颜!”刘聪又问:“你家骨肉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自相残杀?”司马炽说:“大汉将要应天受命,所以为陛下自动扫除,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挽回。何况臣家里要是都能和睦相处,守住武帝创下的基业,陛下又怎么能得到它呢!”刘聪听得高兴,于是将自己宠幸过的女子赏给司马炽为妻,不久后刘聪还是不放心,又杀死司马炽。愍帝司马邺被俘后,刘聪也像对待怀帝那样,出猎时命令司马邺全身披挂,手执长戟,作为前导;喝酒时命令司马邺穿上青衣,替大家斟酒洗怀,甚至在自己小便时,命令司马邺替他揭开便桶盖。晋代被俘大臣见到没有不痛哭的。司马昭父子得到天下用了卑鄙的手段,其子孙失去天下后又如此凄惨,虽说是皇帝家的私事,可是这种耻辱却是凌驾于汉人头上,东晋居然不思进取,往往只顾门阀内斗,可谓良心丧尽。后来北宋、明代又上演了这一幕,恢复始终无望,我们的唯物主义历史学家还大讲民族融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等等,令人感慨。
馁:饥饿。《说文》馁,饥也。
传:轮流。
饴:通“饲”,给人吃。
兄子迈及外生周翼:郗迈,字思远,郗鉴后来重用郗迈超过自己的儿子郗愔、郗昙,因为郗愔、郗昙有名士之风,不喜欢世务,不以才干见长。外生周翼:外甥周翼,字子卿。
同过江:世称“衣冠南渡”,东晋士族南迁,带去比较先进的文明,中原则是少数民族当家,东部文化至此逐渐赶上和超过中原文化。
席苫:《仪礼•既夕礼》“居倚庐,寝苫枕块。”古时父母死了,就要在草垫子上枕着土块睡。唐代贾公彦解释说:“孝子睡草席,是哀悼父母被埋在草下;枕土块,是哀悼父母被埋在土中。”
心丧:古时父母死,服丧三年,外亲死,服丧五个月。周翼完全按照守父母孝的做法,但他是外亲,后来不能再穿丧服,只能在心中服丧,所以叫心丧。据说孔子去世后,弟子们都服“心丧”三年。
《世说》就是本小说,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这个故事本来就是随口说说的,只能表达民众对郗鉴的推崇,不能当真。因为在《晋书》中说,当时郗鉴“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中原无伯,当归依仁德,可以后亡。遂共推鉴为主”。正是因为郗鉴的仗义疏财,是家族中的“及时雨”,所以拉起了一支革命队伍,成为他起家的资本。郗鉴一日三餐鼓了个腮帮子给两个亲戚送饭,没提到他的好几个子女,是因为这两口饭显然喂不饱六七口人,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所以其他家庭成员过滤性消失了。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2 21:29:22 +0800 CST  
1.25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解释:
顾荣:字彦先,江苏吴县人(苏州),他的祖父顾雍在孙权那里当过10几年的丞相,有出色的才能和崇高的声望,但为人谦和,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没有张昭出名。司马炎灭吴后,北人鄙视南人为“亡国之余”,南人则有丧亲亡国之痛,故多有反抗之举。司马炎决定下诏招揽南士,顾荣和江南另一望族的陆云、陆机一起应诏到洛阳,去恢复祖先的光荣和开拓家族的发展,当时被北人称为“三俊”。但是由于传统,北方人还是看不起吴国这些亡国奴。顾荣在八王之乱中给朋友杨彦明的信中说:“吾为齐王主簿,恒虑祸及,见刀与绳,每欲自杀,但人不知耳!”常醉酒不问事以避祸,后来侥幸逃得性命回了江南。永嘉丧乱后,晋元帝司马睿南迁,江南士族国仇家恨,看不起被丧家犬司马睿。顾荣和王导积极配合,支持司马睿立足江南,“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以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顾荣去世后被授予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发觉传递菜肴的仆役有吃烤肉的欲望。现在我不把吃肉当回事,自己的孩子更是只愿意吃虾蟹,可是我看过一本日本人的书大概叫《中国人的气质》,里面说,在晚清中国的穷人可能一辈子也吃不上几次肉,很是怜悯;而厨师、上菜工吃不上肉,更是要痛苦加倍的。钱钟书曾经注释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引用《淮南子》:“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为者不得用,用着不肯为。”引用唐代于濆《辛苦行》:“陇上扶犁儿,手种腹常饥;窗下掷梭女,手织身无衣。”等等,我看过一首民歌,其中说: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老婆喝淡汤,种粮的吃米糠,磨面的吃瓜秧,炒菜的光闻香,编凉席的睡光床,卖鞋婆子赤脚走,抬棺材的死路旁。……从前书上说那是揭露万恶的旧社会和残酷的剥削现象,可是在物质条件相对比较宽裕的今天,以标榜要解放全人类的今天,在标榜自己伟大、光荣、正确的今天,依旧有人这样没有尊严地生活,这些历史记录还是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多么令人感慨。
因辍己施焉:于是自己停吃让给他。
遭乱渡江:指永嘉丧乱。
左右:帮助。《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所以:缘故。
这个故事有很多相似的文本,如成语结草衔环的两个典故,如《战国策》中的故事:中山国的君主宴请都城里的士大夫,大夫司马子期也在座。由于羊羹不够,司马子期没能吃上。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国煽动楚王攻打中山。中山是个小国,中山君只能裸奔了。这时只有两个人提着武器保护他。中山君回过头来问:“这时候你们为啥还保护我?”两人回答:“我们的父亲曾经快要饿死的时候,多亏您给了他饭吃。父亲在临死的时候叮嘱我们说:‘中山一旦有急难,你们俩一定要冒死去保护。’所以,我们是来保护您,为您献身。”中山君听罢仰天长叹:“给人东西不在于多少,应该在他灾难困苦的时给于帮助;怨恨不在于深浅,关键的是不要使人伤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了国,却因为一碗饭得到了两个勇士。”当然,我们还能回忆起楚庄王开断缨会、专诸替阖闾卖命等典故,这种一饭之恩最后得到丰厚的回报,往往发生在穷人和贵族之间的故事,可见穷人是多么缺乏和重视自己的尊严。如果那个穷人后来发达了,也许会出现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一幕,所以古人常常说“仗义每多屠狗辈”。不过这个故事未必是这样的,因为它还有一个《晋书》的版本:“初,荣与同僚宴饮,见执炙者貌状不凡,有欲炙之色,荣割炙啖之。坐者问其故,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及伦败,荣被执,将诛,而执炙者为督率,遂救之,得免。”顾荣首先是看到那个仆役相貌不凡(可惜我活了三十多年,漂亮姑娘倒见识了几个,可是一眼就能看出气度不凡的男人却一个没有,只能怪自己眼神不好),其次是那个仆役后来发达了,当上了死刑监督官(督率,要么是监狱长),暗箱操作救了顾荣一把。而出现两个版本的原因可能是《世说》采用了《顾氏家传》的说法,因为顾氏子孙既要感恩又要回避顾荣曾经是个死刑犯的不光彩历史。历史上后来还有类似的故事,想必西方也有吧,恐怕很难说大家都在编故事,寄托自己美好愿望。凡是美好的故事,请大家相信那是真的,不然人生太残酷了。

1.26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力母炊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
解释:
祖光禄:祖纳,字士言,河北范阳人,闻鸡起舞主人公之一祖逖同父异母的哥哥,曾经的职位是光禄大夫。祖家是北方士族,但他们的父亲、当过太守的祖武去世早,家道中落。祖纳以践行儒家学说而著称,弟弟祖逖却完全是一派豪杰风范。
孤:失去父亲叫孤,孤儿寡母。《说文》孤,无父也。
常自力母:经常亲历亲为?自己动手为母亲?这种表述方法很奇怪,力的意思不好落实,可能有漏字或是当时的语法现象,“常自炊爨作食侍母?”《晋书》中作:常自炊衅以养母。古代男人可能不用做饭,所以一动手就显出特别。最近半个多月父母回老家,妻子孩子回娘家,吃饭、洗衣成为我的一大困扰。我平时做家务,只有和父亲两个人的时候动动手,祖纳母亲还在,居然要他来烧,这样一想,真是奇怪。祖家有六兄弟,父亲死的早,起码有两个妻子,照道理她们的岁数不会大到哪里去,难道实行分居了,而且也许古代妇女身体比现代女性要差得多。
王平北:王乂,字叔元,山东琅琊王家王雄的儿子,前面提到王戎父亲王浑的弟弟,名相王衍的父亲,他当时是平北将军,督幽州诸军事,祖纳是他治下之民。乂是收割、治理的意思,不知道和“元”有什么关系。
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王乂送了两个女佣给祖纳,并选拔他当自己的侍从。要不然没有俸禄,祖纳更养不活四个人。
奴价倍婢:祖纳相当于两个婢女。《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祖纳应该是低级侍从,所以近似于奴仆。
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百里奚何尝比五张黑公羊皮轻贱呢!其典前面已经解释过了,略。
这个故事反映了王乂的仗义疏财和祖纳的自尊、自信,祖纳以名相百里奚自诩。后来岁月摧磨,祖纳的地位越来越高,当上中护军、太子詹事、军谘祭酒,封晋昌公等,只是天下越来越乱,于是祖纳平时终日下棋。朋友王隐劝他说,大禹珍惜寸阴,没有听说痴迷下棋的。祖纳回答:聊以忘忧罢了。王隐又说:你见多识广,少长五都,游臣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为什么不记录下来,何必借下棋来忘记忧愁呢?祖纳回答道:你的话我同意,可我没有那种力量。祖纳只是在有一次辩论会上露出过锋芒,那天他和同事钟雅聊天,钟雅说:“我们河南人,锋利如锥;你们河北人,愚钝如槌。”祖纳说:“那就用我的钝槌,砸你的利锥。”钟雅说:“自有神锥,你打不着。”祖纳说:“既然有神锥,也就有神槌。”钟雅就说不出话来了。依现在看,这是一篇十分无趣的地域歧视贴,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样不着边际的聊天居然作为《晋书•祖纳传》的最后一节,也许为了保留反映河南、河北人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矛盾吧。

1.27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解释:
周镇:字康时,河南陈留人(现在的开封,战国时候是楚国的首都大梁,大家可能记得《三国演义》中汉献帝曾经是陈留王,曹操起兵反董卓的根据地也是陈留。我没去过河南和开封,但看过曹锦清写的《黄河边的中国》,真有抚今悼昔之感)。史书上说周镇“清约寡欲,所在有异绩。”古人说“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现在我们的政府考评官员制度,哪里是叫人做君子啊,简直是逼他们去当骗子、强盗、篾片、皮条客,这样才能有异绩的,不过日光底下无新事,古代想必也是如此。
罢临川郡:临川是现在的江西抚州一代,《世说》的编辑者刘义庆就是临川王。《礼记•王制》“诸侯之于天下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上古时期一个职位要九年一迁,可见官位之少,衙门之小)。古代官员考评往往三年一大考,一般分品德、政绩、才能、年龄等方面,晋代估计也差不多,太守是五品至三品的官(地区不同品级也有区别,我买过一本古代官僚品级制度情况变化的书,书房太乱一时找不到,估计临川太守和吴兴太守的品级是不一样的,所以有这个故事,待核实)。这次周镇坐船回建康述职,三品以下由丞相、尚书等负责考核。
王丞相:王导,字茂弘,王览的孙子。王家三代经营,终于出了个王导,把王祥、王览的风光推向了新的高潮。王导是东晋朝的实际创造者,最后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门阀制度此时定型。王导曾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丞相等职,总揽元、明、成帝三朝国政。在晋成帝司马衍时候,司马衍见了王导,每次都要下拜。下手令给他,要加上“惶恐言”,诏书中也添上“敬问”的字眼。王家势力太大,几个亲戚都有不臣之心和不臣之举,而王导始终坚持维护正统,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东晋的稳定,使老百姓少受一点兵火之祸,这是王导的历史贡献。
卒:通“猝”,突然。
舫至狭小,而又大漏:鲁迅诗“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鲁迅是潇洒,周镇是俭朴。
吴兴郡:现浙江湖州。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安徽寿春人,在西晋时当过右将军、前将军、豫州刺史,尚书、青州刺史,加奉车都尉、封平春侯等。父亲胡质在魏国时候曾是征东将军、荆州刺史。父子俩都以清廉著称,后来司马炎问父子俩谁更加清廉一点,胡威说自己不如父亲,因为“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这话非常得体,直指人心,不过另外有个故事却反映胡质矫情做作。胡威小的时候告别父亲回洛阳,胡质给了他一匹绢作差旅费,胡威就问:“父亲清高,我不理解你哪里来的钱。”胡质说:“这是我俸禄里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故事到这里到还让人佩服,但是后来就过分了。胡威在路上遇到一个人,经常帮助他,胡威奇怪,多次盘问,才知道那个人是胡质手下的都督,因为心怀感激就请假与胡威一起回京。胡威把绢给了那位都督作为报酬。后来胡威写信告诉胡质这件事,胡质居然“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胡质哪里是恐人不知啊,就是拿手下作秀来抬高自己虚假的声誉。
古代官员任用、考评的确是个难题,汉代举荐制度大概是每年每郡从十万人里面选出一个孝廉,魏晋逐渐推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后实行科举。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需待七年期(七年在这里大概是个虚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王导虽然以和稀泥著称,曾经考察官员“吞舟是漏”,但这次突击考察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立即启用周镇,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政治家的无奈和微薄的努力。

1.28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解释:
邓攸:字伯道,山西襄陵人。西晋时先后任淮南太守、汝阴太守、河东太守等。永嘉之乱时,邓攸被石勒俘虏,侥幸逃脱,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弃己子:石勒俘虏邓攸后,赏识他的文辞,征召邓攸为自己的参军。后来邓攸一家人寻机逃脱,其中有自己的儿子及他弟弟的儿子邓绥。他觉得没有能力保全两个孩子,对妻子说:“我的弟弟早亡,只有这一个儿子,天理不可以绝后,只好自弃我儿了。如果有幸能够存活,我今后应当有子。”于是扔了自己的孩子。他的儿子可能有点大了,追了一天赶了上来。第二天,邓攸把儿子绑在树上离开。
取一妾:《曲礼》“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古代同姓不通婚,所买之妾若出于微贱,不知其氏族之所出,就要卜筮,以决其疑。邓攸没有走这个程序,而且过了一年才问小妾的姓氏,不免有伪君子的嫌疑。
攸素有德业:德业,偏义复词,德行。邓攸七岁时死父母和祖母,他小小年纪就按儒家的方式守孝九年,声名远扬。邓攸在东晋时得到吴郡太守的肥缺,他像当今美国的几个州长,载着米粮前去就任,表示只喝吴水,不接受俸禄。邓攸受到了百姓的拥戴,去职的时候下属、百姓们送钱财数百万,邓攸不受一钱。数千人留牵邓攸的船,邓攸于是小停,夜晚偷偷离去。当时江苏人歌唱道:“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紞如:击鼓声。五鼓:五更,3点到5点。谢令:应该是前任太守,估计钱捞了不少,所以引起了朝臣的羡慕,吴郡太守于是炙手可热。)邓攸后来当上侍中、吏部尚书、护军将军、会稽太守、尚书右仆射等。
这两个故事都让人不舒服,甚至足够引起常人的愤恨。古人说父母是“在家佛”,对孩子的要求总会竭尽所能地给与满足,邓攸把孩子绑住离去,其坚决和残忍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能力。我也不知道邓攸的外甥女(外孙女?)怎么面对这件乱伦事件,但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也许她承担本应该由邓攸承担的命运——自杀。刘义庆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列入“德行”一章,省略了邓攸捆绑孩子的细节,也不交代其外甥女的下落,恐怕也是有所顾虑的。在“赏誉”一章中,讲到邓攸最终没有儿子,谢安说:“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可以想见那个在荒野中被捆绑在树上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母离去时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哭喊;我们还可以触摸到那个以为逃脱死亡命运、一心一意对邓攸曲意承欢的女孩子,得知真相后害怕绝望的心。在《晋书》中编撰者也极度不满,批评道:“邓攸赢粮以述职,吴隐酌水以厉精,晋代良能,此焉为最。而攸弃子存侄,以义断恩,若力所不能,自可割情忍痛,何至预加徽纆,绝其奔走者乎!斯岂慈父仁人之所用心也?卒以绝嗣,宜哉!勿谓天道无知,此乃有知矣。”现在我们见到的《晋书》是李世民要求编撰的,总编是房玄龄等,他们的态度是邓攸无子“乃天道有知”,这是唐代比晋代认识上的进步。我小时候看民间故事,大概是讲黄巢吧,他一路烧杀抢掠,见路边一个妇女背着大孩子、拉着小孩子逃命,心中好奇,一问,原来大孩子是亲戚的孩子,小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非常感动,饶了他们,这种类似的事在民间故事中还有不少,现在想来那妇女这样做恐怕也不合适,同样是不公平和虚伪的,它违背了人性。何谓真正的道德,需要伟大人物进一步明确。前天索尔仁尼琴去世了,世界上又失去了一位伟大人物,我回忆着他的那些作品,考虑着现在的中国,思绪烦乱——憎恶、无奈和厌世。

1.29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解释:
王长豫:王悦,字长豫,是王导的长子,死的较早,但在王氏家族中得到肯定,曾经陪太子读书,是东宫侍讲。
色养之孝:色,《论语》中子夏问什么是真正的孝。孔子说,最难的是始终对父母和颜悦色(色难)。有事的时候,年轻人承担些体力活,有酒饭的时候,让长辈先享用,这些并不难做到。难的就是始终如一的好态度。养,《论语》中子游问什么是真正的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罢了。但即便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尊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在本文中“色养之孝”是偏义复词,主要是指色孝。
敬豫:王恬,字敬豫,王导的次子,王恬年轻的时候好武,不拘礼法,王导不太喜欢他。悦、恬、豫都是愉快的意思。王导不喜欢孩子能带兵,有武功,也许是为了避帝皇之忌讳,也许是东晋名士之风,看不起当兵的人。王恬其实多才多艺,书法、围棋都很出色,他的棋艺被认为是当时东晋第一,“中兴第一”。
还台:台,中央机关的官署,这里指尚书省,当时王导录尚书事。每次王导去上班,那可是早上3、4点钟,王悦都起来送他上车。
曹夫人:王导的妻子。王导很怕老婆,但还是喜欢女性,就在另外地方养小妾。曹夫人知道了,带领婢女杀向王导的别馆。王导看远处烟尘滚滚,一打听是妻子杀来了,美妾也不顾了,“飞辔出门,左手攀车栏,右手提尘尾,以柄打牛”,抱头鼠窜,成为一时的笑谈。后来司徒蔡谟对王导开玩笑说∶“朝廷欲加公九锡(九锡,古代帝王赐予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属嘉礼,指衣服、朱户、纳陛、舆马、乐则、牙贲之士、鈇钺、弓矢、秬鬯等九种器物及待遇,多授予对国家有大功的权臣)。”王导当真了,连说不配。蔡谟接着说∶“九锡中我不记得其他东西,惟有短辕、犊车、长柄尘尾。”王导又羞又怒,无可奈何。曹夫人可谓爱之深,责之切,同时也说明晋代风气的开放,女性自觉意识的高涨——不甘心当男人的附庸和玩物。
并当箱箧:整理收拾箱子。
长豫亡后:王悦身体不好,《晋书》上说,有一次王导梦见有人用百万钱向他买王悦,王导梦里答应了,醒来很后悔。过了不久,王导家里挖地,挖出一百万钱,王导命人赶快掩埋上,心情很糟糕。不久王悦病重,王导忧心忡忡,几天吃不下饭。一天王导又梦见一人,形状伟岸,披甲持刀而来。王导问:“您是谁?”说:“我是蒋侯(东汉蒋子文,官至秣陵县尉,因追盗贼负伤致死,葬于南京钟山(现中山陵处)。蒋子文死后,他原来的部下曾在路上看见他“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生”,疑为他已是神灵,故建“蒋王庙”。 三国时期吴帝孙权追封蒋子文为蒋侯,因避祖父孙钟之名讳,遂改钟山为“蒋山”,蒋王庙易名蒋山寺。于是东吴民间广建“白马将军庙”供奉蒋侯塑像,除设庙宇,民间家家均有“白驮将军”或“白马大将军”牌位,专供驱邪避凶之用),知道王悦身体不佳,特地而来,希望大人不要忧心了。”王导醒来很高兴,于是开始吃饭,竟然吃了几升。后来又梦见蒋子文说:“大人的忧患,我无法相救了。”不久王悦病逝。
这是《世说》中难得的几个感人的故事之一,老年丧子,睹物思人,情不能堪。文章通过日常生活中平凡温馨的两个细节,让读者能真切地体会王导和妻子无限的悲痛,这种悲痛,千百年后一样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体味。

1.30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说之。”
解释:
桓常侍:桓彝,字茂伦,安徽怀远人。他在晋明帝王敦叛乱时曾任散骑常侍,是皇帝左右的顾问官,从此建立了与皇族深厚的情意,后来结为姻亲。苏峻叛乱,桓彝义不投降,力战而死。他有个儿子叫桓温,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是曹操一类的人物,有勇有谋,武功卓著,曾经废了皇帝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当时东晋第一大势力就不在是王家,王、谢、庾三大世家全都需仰仗桓温鼻息。桓温的儿子桓玄甚至自己当了两年皇帝玩玩,东晋司马家的正统地位从此烟消云散,由此而灭。
深公:竺法深,名潜,或称道潜,字法深,俗姓王,据说是琅琊王氏一族,他18岁出家,师从名僧刘元真。晋代大乘佛教的传译已经大备,玄学家们借般若思想来丰富玄学的理论,而佛教学者则迎合玄学思潮以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于是社会上很快兴起一股佛玄合流的思潮,僧侣中涌现出一批与玄学名士的风貌接近的僧人,竺法深便是最先出现的这类名僧之一。“永嘉之乱”后,竺法深南渡,和朝廷皇帝大臣保持长期交往,后来隐居绍兴嵊州,以弘法为己任,讲学30余年,牵引老、庄思想阐释大乘般若学说,创立本无异宗,大意谓“诸法无本”是佛家第一义谛,但“无”能生万物,即“无”在“有”先,从“无”出“有”。他的这一宗派都养成了“内(佛学)外(世俗学问,主要指老、庄玄学)兼洽”的治学特点。
宿名:宿,老,长久。宿名,久为人知的名望。
先达:前辈贤达。
先人:先父,桓彝的父亲桓颢。桓彝,276-328年;竺法深,285-374年,所以程炎震说:根据两人年龄考订,桓彝比竺法深大十岁,这话可能是桓温说的,而不是桓彝说的。
竺法深本来不姓竺,这个姓在佛教中有使用,就像现在的僧人姓释一样,属于外来姓氏,古代印度称天竺国,有天竺僧人来中国传教,以国名“竺”为姓。后来,中国僧侣有的随印度僧人学经,也随师父的姓,成为竺姓。佛教有时候也称为竺教。桓温不评价竺法深,因为他是长辈,评论不符合儒家的学说。佛教传入中国有个过程,有些舆论认为他们殊服异制,不拜帝王和父母的作风是不忠不孝、违法乱俗的行为,朝廷曾下令要求沙门跪拜帝王,引起纠纷;而且僧人交游帝王大臣,不符合佛教出世的宗旨,有其矛盾之处。这一则放在“德行”里面,是说桓温“孝”,同时也是说讲别人好话也是德行。这些天普陀山的胖和尚、“武僧”戒忍,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他引起了上层领导的反感,其中内幕我没打听,恐怕要问全国政协的人士,不过当今寺庙之乱象,佛法之堕落,是很好的谈资,真可谓“人间佛教”。

1.31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解释:
庾公:庾亮,字元规,河南颖川人。东晋四大世家王、谢、庾、桓之一的族长。他妹妹是是东晋明帝司马绍的皇后。当时司马宗主掌禁兵,曾在司马绍生病之时,拒绝给庾亮宫中的钥匙,并斥责他说:“这是皇宫,难道是你家的门户吗?”司马绍二十几岁就早逝了,司马绍病危时,一概不见大臣,颇有托孤宗室之意,庾亮强进宫门,直入寝室,劝阻司马绍不要单独托孤宗室,一定要与大臣共同辅政,才能确保政局稳定。司马绍终于被说服。庾亮受遗诏与王导等辅立成帝,任中书令,执掌朝政。应该说,统治阶级内部民主制更适合东晋王朝的实际情况,从后世晋孝武帝加强皇权成功而导致东晋王朝走上末路来看,庾亮为东晋立了大功。后来王家的王敦以“清君侧”的名义叛乱,王家受到沉重打击,王导心中有愧,步步退让,庾亮一改前任王导辅政以宽和得众的做法,不讲情面,均按法规办事,于是庾家一跃成为当时的第一世家。庾亮对宗室进行大清洗,诛杀司马宗。直到苏峻之乱后,晋成帝还不知道司马宗已被杀害,他问舅舅庾亮,“往常那位白头公何在?”(司马宗一头白发)庾亮奏道:“司马宗谋反伏诛”。晋成帝流泪道:“舅舅说人家做贼,便杀之,如果人言舅舅做贼,又该如何?”庾亮脸色大变,无言以答。一般认为,庾亮为人正直,但是过于理想主义,世家观念较重,不能很好的整合力量,执政成果并不理想。
的卢:马名。马白额人口至齿者叫的卢。按迷信说法,这是凶马,它的主人会得祸。刘孝标引用散佚的《伯乐相马经》中说 “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下等人骑坐客死他乡,上等人骑坐被处以死刑)。”说到的卢,大家当然记得刘备的故事,刘备有匹好马的卢,刘表喜欢上它,刘备将此马送于刘表。可是刘表的重臣蒯越认为此马是凶马,表示了疑问。于是刘表将马又还给了刘备。接着伊籍告诉刘备的卢不祥,刘备说“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后来的卢马跃檀溪,救了刘备的命。刘备被蔡瑁追杀的故事也许仅仅是个故事,未必能当真。的卢还有种说法,就是它眼下有泪线,就像有些相书中说人眼下有痣,象征着会不停地流泪,命运孤苦。
或:有人,《晋书》等中说是庾亮的好朋友兼下属殷浩。
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就像收到假钞,再把它用掉就是害人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能做到的人很少。
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宰相)。据贾谊《新书》载,孙叔敖小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竟看见了。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怕后面的人再见到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他母亲说:不要忧虑。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一定有善报。
达:旷达、通达。
如今迷信之风又盛,戴高帽的说法是继承传统文化,其实不过是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无论在丛林法则下被强食的还是侥幸获胜的,在生活中都茫然不知所措罢了。葛洪有句名言“我命由我不由天”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解。

1.32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解释:
阮光禄:阮裕、字思旷,阮籍的族弟(同一个爷爷),曾经被召为金紫光禄大夫(三品的高级文官),不肯俯就。不过也因此而用官名称呼他。有人问阮裕,那你为什么当过两郡的太守呢?阮裕说,我从小没有当官的情致,但也没有什么谋生的本领,要生活下去就要有点收入,所以当过太守。他也曾经深受王敦的赏识,当他的主簿,但觉察出王敦的不臣之心,就和堂兄阮籍一样终日饮酒避祸,最终得以全身。
剡:绍兴嵊县,现在的嵊州。晋唐之间,嵊州可是出名的风光美好的地方,阮裕就在此隐居。据说“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我在嵊州、新昌住过个把月(新昌以前也属于嵊县),山水之美令人怀念,杜甫曾经说:“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不过现在那里厂很多,有些污染。
这个故事没有难解之处,这个细节很能反映阮裕大气和助人为乐的品性。让人想起季札子挂剑的典故。季札子是春秋时吴国贵族,他奉命出使徐、鲁、齐等国。他经过徐国时,徐君十分欣赏季札子身上佩戴的宝剑,却说不出口。季札子明白徐君的意思,不过,他还要出使其他的国家,宝剑暂时不能送给徐君,他打算等他出使各国后,再送给徐君。不料,待季札子出使完各国,再途经徐国回国时,徐君已经死了。季札子感到非常遗憾,想到自己曾打算把宝剑送给徐君,便解下身上的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还有一个典故,据说一天孔子要出门,下起了雨;有个弟子说:“子夏有把漂亮的伞,您向他借了伞再出门吧!”孔子笑笑说:“子夏为入比较吝啬,我听说和人打交道要扬其长避其短,这样才能交往长久。我不是不知道子夏有伞,若向他借伞,借,他心里不痛快;不借,不是把他的缺点暴露给众人了吗?”所以后人说:“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己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1.33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解释:
谢奕:终于谢家出现在《世说》里面了,而且是谢安打头阵,哥哥谢奕配角。谢奕,字无奕,河南阳夏人,最后当到都督豫司冀并四州军事、安西将军、豫州刺史。谢奕为人任性,和桓温是布衣之好,即使桓温权倾朝野之时,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拉着桓温喝酒。桓温怕他撒酒疯,每次最后都要跑到老婆那里避风头,谢奕就拉过桓温帐下的老兵一起喝,别人责怪谢奕这样做有失身份。谢奕说:“跑掉一个老兵,又拉来一个老兵,有什么好责怪的!”(在魏晋时期直呼别人老兵是很侮辱人的。)谢奕死得较早,有个聪明的女儿谢道韫,是有名的咏絮之才,还有个儿子谢玄是淝水之战中的名将,这些名人的性子应该是受谢安的熏陶,和谢奕区别很大。
醇酒:度数高、味道厚的酒。成语“醇酒妇人”正是男子及时行乐的标志。老人家犯了罪罚喝酒,可见其罪尚轻和谢奕行事滑稽。冯梦龙《古今谭概》中有个笑话:李载仁,唐之后也,避乱江陵高季兴,署观察推官。性迂缓,不食猪肉。一日,将赴召,方上马,部曲相殴。载仁怒,命急于厨中取饼及猪肉,令相殴者对餐之。复戒曰:“如敢再犯,必于猪肉加之以酥!”不过还不真要说,无论是喝酒还是吃肉,多了真是一种可怕的惩罚。
太傅:谢安,字安石,谢奕的弟弟,后任中书监、录尚书事,进位太保,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东晋时期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小时候看过他的一本传记,其中淝水之战后他的无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谢安的种种故事我们在《世说》中会陆续接触到,不用在这里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谢安病重的时候回南京,是从西州路进城的。谢安死后,他的外甥兼朋友羊昙很悲痛,平时就不走西州路了,有一次酒喝醉了走到那里,下人告诉他,到西州门了。羊昙悲感不已,以马鞭打着门,歌咏曹植的诗歌“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后来苏轼有首词《水龙吟》中唱到:“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歌咏的就是这件事。南京想必还有西州路吧,曾经出差南京,只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宾馆里洗了个所谓的温泉浴,外加开车兜了一圈南京城。哎,不去也罢,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逛什么名胜古迹啊,不如看书!
著青布绔:此句突兀,不过正是写小说的技巧之一。契河夫告诫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认为,对于自然的真正描写应该相当简略并与主题存在相关性。应该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写,……在描写自然时,要抓住细节,而且要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使闭上双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写的场景。”
可念:可怜。关汉卿《窦娥冤》“念窦娥身首不完全”。
阿奴:晋代对亲近的人的第二人称称呼,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上等人往往对下等人通过恶作剧的行动来达到自己的快乐,而谢安年纪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道德高尚者的怜悯之情——不要作弄弱者。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3 19:05:00 +0800 CST  
1.34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解释:
谢太傅:谢安。
褚公:褚裒,字季野,他的女儿是司马岳晋康帝的妃子,可惜康帝实在短命,只活了22年。褚裒死后赠侍中、太傅。他大谢安17岁,是谢安的堂姐夫。从《世说》后面的故事看,褚裒不愧是一个温和洒脱的人,不过实在不是军事家。公元349年,后赵石虎去世,征讨大都督褚裒带着三万人趁机去光复中原,其中的一支军队在代陂一战即败,全军败退京口。此时二十多万饱受少数民族奴役的汉人趁乱渡过黄河,恳求东晋接他们渡过长江,回到自己的国家。褚裒却只能退兵江南。之后没过多久,二十多万汉人就被追上的鲜卑人等赶尽杀绝。褚裒深以自己的无能忧愤发病,在京口看到很多人在哭,更加自责,47岁就病逝了。
常:经常,也有人说通“尝”,曾经。
四时之气:春夏秋冬,风雨阴晴。《晋书•外戚传•褚裒传》说:桓彝认为“季野有皮里阳秋”,就是说他虽然口不臧否人物,可心里是有褒贬的(阳秋,指《春秋》,孔子表面上不评价人物,但在用词上隐藏着自己的爱憎褒贬)。这两者是一个意思,都是说褚裒深沉。我看过一本管理学的书,其中说,批评与事无益,没有人会因此改变,人永远只需要激励。

1.35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外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答曰:“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
解释:
刘尹:刘惔,字真长,汉家子弟,曾任侍中、丹阳尹等。惔应该通“淡”,淡则长久。刘惔是当时永和名士之代表,“清言冠世”,我们可以在后面陆续接触到他的清谈风采。丹阳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三品官,因为刘惔36岁去世,所以官位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刘惔和桓温是连襟,都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刘惔做官以“ 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著称,在东晋由于门阀政治的关系,如果行法家严峻事,就不能保持大局的稳定,一味进取内部必定先生祸乱,有见识的政治人物一般是“全欲德被江汉,耻以威刑率物”。
绵惙:绵、惙都是软弱的意思,引申为病重弥留之际。
阁:这里应该不是是指官衙,而是供神的阁楼。东晋的五斗米道(天师道)很是盛行,名士豪门也多信这一套。
祠神鼓舞:击鼓舞蹈来祭祀神灵,替刘惔除病祷告。五斗米道除以符箓咒术为人治病,以祈禳斋醮为人谢罪除灾。即使现在的很多宗教、邪教都认为人生病是上天的惩罚和磨难,不用上医院看病的,而是要通过信仰神灵和祷告得到拯救。
淫祀:滥行祭祀。《礼记•曲礼》“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祭祀不合礼制或祭祀不在国家祀典当中的神明叫淫祀。儒家对祭祀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看来刘惔虽然是清谈的领袖人物,但骨子里还是正统的,不认可民间迷信文化,但家里人和下属还搞那一套。
杀车中牛祭神:晋代官僚一般坐牛车不坐马车,所以庾亮有匹好马有人劝他不要,还有的贵族见到马以为是老虎,非常恐惧。到了隋唐以后贵族们又开始用马车了。杀牛祭祀一般是贵族的祭祀典礼,《礼记•玉藻》: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君子远庖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说: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唐以后杀牛渐渐少了,唐玄宗下《禁屠杀马牛驴诏》说:自古见其生,不食其肉,资其力,必报其功。马牛驴皆能任重致远,济人使用,先有处分,不令宰杀。
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请求允许向神祷告,孔子说:“丘之祷久矣”(我早就祷告过了),委婉拒绝了子路的请求。刘惔也很委婉和自信:我一生行为无愧于鬼神,没有需要忏悔的,我的所作所为本身就是对上天的祷告。刘惔深通老庄,不会把生死放在心上,不需要“终极关怀”的,这也算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但能做到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今后我们还得面对这个终极关怀的问题。

1.36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解释:
谢公夫人:谢安的妻子刘氏,是上文中刘惔的妹妹,管丈夫是一把好手,经常教育自己的先生,正应了“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位伟大的女性”的俗语,这次家庭辩论会谢夫人小负,算是很少有的。是啊,看看自己,和妻子讲过几次道理,哪次不是进退失据,郁闷填膺,落荒而走。受过现代教育的女性,一定会很好地反诘谢安。
教儿:谢安的儿子谢瑶、谢琰。谢瑶早逝,谢琰带兵过于自信,死于孙恩之乱。谢安的几个侄子倒很有出息。此处的“教儿”可删去。
那得:为什么。问渠那得清如许。
初:从来,一点也(不)。
我常自教儿:我常常以我的言行来告诉他们应当怎样做。这话说的很听,但恐怕不是这么回事。刘孝标在注中说,当年太尉刘寔刘子真,道德高洁、一尘不染,行为处处符合礼的要求,而他的两个儿子却因为贪污罪太出名了被处理,刘寔也因此多次被免官。有人对刘寔说:“君行高一世,而诸子不能遵。何不旦夕切磋,使知过而自改邪!”刘寔回答:“我的一言一行,他们是能够清清楚楚看到的,却不能够向我学习,难道教育他们几句就能够改变吗?”男人难免过于自信,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其实不可偏废,希望孩子自学成才,就像三岁的孩子,直接扔给他一本书,叫他自己学习,怎么可以做得到呢!再说,孩子可以受你的影响,也一样会受别人的影响,而且格调低下的东西才是相对吸引人的。等他长大后,虽然家长自己做得很好,但孩子已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再回头很难了——教育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的债务。

1.37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解释:
晋简文:简文帝司马昱,字道万。他本来是琅琊王、会稽王,职务是抚军将军(三军分别为中军、镇军、抚军)、丞相等,当时权臣桓温以晋废帝司马奕不能经人道,而且让宠臣与自己的妃子乱搞借种,废了司马奕,另立司马昱。但司马昱在位不过一年时间就病逝了。司马昱有名士之风,继位后听命于桓温,死前下遗诏,叫桓温仿效诸葛亮和王导。这还算好,起初的遗诏是同意桓温“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这话对忠臣说当然是收买人心,对桓温这样的枭雄说正投其下怀,这份遗诏被王坦之撕了。(这个故事流传出来估计是王家为了标榜自己的功劳。)司马昱风采不错,但当皇帝有些窝囊。正如后人评价李煜和宋徽宗那样:“做个名士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坐床:胡床,从西域引进,一开始指折叠椅(马扎),后来发展成现在的椅子,所以用“坐”字。椅子常常是用来体现身份等级的工具,宋以前往往一家之长或军队首领才能坐椅子。像后来的皇帝登位和和尚当家,也常常叫坐床。
尘不听拂:听,允许。《魏书•世祖纪上》:“民相杀害,守牧以法平决,不听私辄报复。”《魏书•明帝纪》注引《汉晋春秋》:“燕王拥兵南面,不听臣等入。”
参军;将军幕府的军事参谋,唐以前是参谋长,唐以后一般是低品级的参谋。
手板:笏,古代下属和上司讲话,不带讲话稿,而是带块板子,上面可以记讲话要点,要是像现在这样,发言动辄上万言,得用毛笔写几天,带多少纸啊。笏是八仙过海中曹国舅的法宝,在这里变成了杀鼠利器。
说:悦,高兴。司马昱不高兴,就开始责备那个不识名士情趣的下属,所以下文才说“以鼠损人”。
门下起弹:门客,虽说贵族家养的帮闲人物一般为捧哏,但除了捧哏以外总还有当直臣谏人的义务,所以站起来批评司马昱了。本文主题是赞扬这个直臣,但居然没有留下名字,实在古怪,难道主题是赞扬司马昱的英明?就像隋唐之间的名臣裴矩,在隋而佞,在唐而忠,他曾经千方百计奉承杨广,后来却常常“犯颜直谏”李世民,后来司马光评论说:“君明臣直。裴矩在隋炀帝面前是个佞臣,在唐太宗面前忠于职守,不是裴矩性格有改变。君主不愿臣下提缺点,则忠臣化为佞臣;君主喜欢臣下提批评意见,则佞臣变化为直言忠臣。可见,君主是表率,好像华表,臣下是影随。根子还在君主身上。”
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因为一只死老鼠而处分人,恐怕不可以吧?其中隐藏着一个典故:当年齐景公喜欢打鸟,派烛邹管养鸟,结果鸟却跑了。景公大怒,命令杀掉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一条一条地指出他的罪状,然后再杀掉他。”景公师出有名,欣然同意,于是把烛邹叫来。晏子说:“烛邹!你替我国国君主管养鸟却让鸟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使我国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国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状。”晏子讲完,请求景公立即杀掉烛邹,景公却只能作罢。

1.38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解释:
范宣:字宣子,河南陈留人,后来住在江西,虽然家境贫寒,但很小的时候就通儒家经典,恪守礼教,后来名声在外,多次被朝廷应召,但是都不接受,成为东晋初的隐逸派领袖人物。
挑菜:挖菜。
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当时越国断发纹身,就被认为是蛮夷的做法,中原人就不需要理发师的,幸亏满族入侵,从此三百六十行多了一门行业。以前海外华侨一般从事三种行业:剃刀、剪刀、菜刀。
韩豫章:韩伯,字康伯,玄学家,历任豫章太守、丹阳尹、吏部尚书等。儒家和道家同习《易经》,虽然范宣从不看老庄的文章,也从不入官门,但在《易》上和韩伯有共同爱好,所以交上了朋友。
遗绢:送绢匹,多了是送钱,送少是做衣服。一匹三丈,给两丈就要撕了。送东西这样反复讨价还价、不厌其烦地送,也算是有情致的。
裈:裤子。据说先秦以前的汉族着装像现在的苏格兰人,穿裙子,再在腿部绑上套布,叫做“胫衣”,后来渐渐使用满档裤,但内裤很晚才有。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要请教方家。韩康伯这话也有点奇怪,因为古代朋友之间的家属一般来说不大见面的,除非关系非常好。在《世说》中我们可以屡次看到女性在内室偷窥丈夫或儿子的朋友,然后品评人物。我想可能范宣家穷,没有佣人,所以妻子被迫出来招呼客人,而她裸露的腿部给韩康伯留下了印象;范宣妻子的腿被别人看去了,所以尴尬地笑,尴尬地接受了必要的礼物。不过依我看,年轻的女性恐怕平时还是穿短裙子的好,因为它透露着美丽和健康的消息。

1.39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解释:
王子敬: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小儿子,大书法家,官至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近似于宰相了,我们上面见到的和峤、裴楷、庾亮、谢安都承担过这个显要的职务。后人也称呼王献之为“王令”。 王献之做官的事迹我们大多不了解,可是他《鸭头丸帖》、《中秋帖》的摹本,练过两天字的人大都看过,的确是让人又羡又妒的作品。王献之续弦是一位公主,女儿是皇后。他40几岁就去世了,如果天假以年,我们必定能欣赏到他更多书法作品。东晋直到唐初,一般舆论认为他的书法造诣超过了父亲王羲之,后来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王羲之。如果没有《兰亭序》,我也认为王献之更加伟大。
病笃:首先是五石散,重金属中毒;其次是脚痛(痛风?)。因为他的书法作品中多次说:“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奉承问,近雪寒,患面疼肿,脚中更急痛”,“脚重痛,不得转动。左脚又肿,疾候极是不佳”等,这些话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因为实在是书法出众。
道家上章,应首过:五斗米道治病方式是“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者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五斗米以为常。”这种坦白自己的罪过,写下来向上天祷告除难消灾(上章首过)的精神疗法完全依赖病人求生的愿望和信念,自然是很不牢靠的。王献之又刚好没做过几件缺德事,更加没有效果了。
由来;向来;一向。
异同得失:偏义复词,异和失,特殊的过失。
与郗家离婚:王献之的婚姻故事比较曲折的。他小时候表现很突出,得到很多人的赏识,认为是王羲之几个儿子中最优秀的一个。他与表姐郗道茂从小青梅竹马,到了婚嫁年龄,王羲之就替王献之向大舅子郗昙求亲:“您家女孩有没有中意的对象?如果没有,就和我家小郎结婚,那是再好不过了。希望你考虑一下(中郎女颇有所向不?今时婚对,自不可复得。仆往意,君颇论不?大都此亦当在君耶。)婚后两人恩爱,可是这时候简文帝的女儿司马道福和桓温的儿子桓济离婚了,她一向喜欢王献之,就央求皇帝哥哥司马曜将自己改嫁给王献之。司马曜一向欣赏王献之,就一道诏书令王献之休妻再娶。王献之后来官越来越大,但心里还是牵挂着前妻,曾经写信说:“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我和表姐生活多久都不会厌的。即使是年复一年地相对,也可以当作是一日之欢。那种额头触着额头的欢畅,只是遗憾不能再尽兴一点、更尽兴一点。正想着要和表姐成双成对,白头偕老,哪知道命运如此不顺,分离到这个地步!实在是伤心惆怅啊,什么时候才能白天晚上都见到表姐呢?我只能仰首低头悲叹呜咽,实在没有办法啊,要跟表姐见面,只能等到我断气罢了。)
王献之的爱情虽然真挚,但其他故事中说他还有一个女朋友叫桃叶,桃叶常常过河来和王献之幽会,王献之对桃叶往返于河流两岸很不放心,每次都亲自在渡口迎送,还作歌数首吟唱:“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我自迎接汝)。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后来那个南京的渡口就叫桃叶渡。爱情这个东西实在奇怪,从生理上讲,男人很少能接连与多名女性接触,而女性却能够接纳不同的男性,但从心理上讲,女性比男性忠贞得多。我曾经说过,爱情本身无可指责,它超越了生活的无聊和卑微,它使我们保持了对世界。对存在的一定的向往。爱情,也许就是与时间和遗忘作斗争的一种仪式。

1.40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解释:
殷仲堪:河南人,祖父殷融曾经当过吏部尚书。殷仲堪淝水之战时曾经在谢玄帐下当长史(幕僚长),后来很得晋孝武帝司马曜的赏识,授以东晋最为重要的荆州刺史岗位。殷仲堪和上面介绍过的韩伯同是当时玄学的领袖,对《道德经》、《周易》研究很有些成就。他父亲病了,就自学中医,成为有名的医生,据说他给父亲煎药,一边煎一边哭,最终哭瞎了一只眼睛。孝武帝死后,在朝廷的分化牵制的政策引导下,殷仲堪和桓温的儿子桓玄斗,兵败被杀,一般认为他文化水平太高,与军事政治多谋少断,故有此败。
水俭:因水灾而年成不好。俭:歉收,旧时称青黄不接之时为“俭月”,荒年为“俭岁”。公元392年,殷仲堪任荆州刺史,394年以后,荆州地区多次水灾,人民疲敝不堪,399年,桓玄乘荆州水灾缺粮进攻,大胜。
五碗盘:据说是一种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组成,应该就像现在的快餐盘,四菜一汤吧。
肴:一般指熟肉食。
率物:为他人做出表率
真素:真诚无饰;质朴。
方州:指州郡长官。《资治通鉴•宋顺帝升平元年》:“诉以其私用人为方州。” 胡三省注:“古者八州八伯,谓之方伯,后世遂以州刺史为方州。”王安石诗:“他年佐方州,说将尚不纳。”方州还有的意思如大地、帝都和州郡等,看具体语境。
豁:消除、放弃,如豁出性命。豁也可能是害的意思,违背。
平昔时意:平日往昔的生活习惯。
贫者,士之常:刘向《说苑•杂言》古代高士荣启期“衣鹿皮裘,鼓瑟而歌”,孔子见之,问其何乐,他回答说:“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已得为人,是一乐也。人以男为贵,吾既已得为男,是为二乐也。人生不免襁褓,吾年已九十五,是三乐也。夫贫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终也。处常待终,当何忧乎?”贫穷疾病,乃是人生常态;死亡,乃是人生终结。能够处于常态而等待死亡,有何不乐?
登枝而捐其本:登上高枝就抛弃树干,身居高位忘掉做人的根本。
曹:等;辈:尔曹(你等,你辈);吾曹(我等,我辈)。
其存:其,表命令、劝告的语气副词,“还是、要”;存,存想,记得。
殷仲堪是个非常有特点的人,《晋书》中说他不是节约,而是吝啬;爱行小惠收买下属,而没有执政思路;精通老庄,而笃信天师道。“及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小惠……仲堪少奉天师道,又精心事神,不吝财贿,而怠行仁义,啬于周急。及玄来攻,犹勤请祷。然善取人情,病者自为诊脉分药,而用计倚伏烦密,少于鉴略,以至于败”,后人评论说,打仗的时候还向天师祈祷保佑,那么上天不就是一个受贿之宵小的吗?“异端杀身,故学者当先明器识。”他爱行小惠,不就像现在的一些政府官员,照顾亲信,过年过节也表演一些爱心慈善家的活剧,但在行使职务的时候,你能见到他的哪些为民的举措?总之,殷仲堪是个读书人,一个处于有用无用之间的知识分子,很多人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1.41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觊亦即晓其旨。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时论以此多之。
解释:
桓南郡:桓玄,字敬道,他虽然是桓温的小儿子,但那时候讲究相术,估计由于长得合符大贵之相,母亲生他的时候又有过感星而孕的神话故事,所以5岁时继承了桓温死后的爵位,封南郡公。桓玄七岁守丧期满,原桓温属下的文武佐吏聚会,桓玄叔父、荆州刺史桓冲抚摸着桓玄的头告诉他:“这些人都是你家的故吏!”桓玄应声痛哭,哀动左右,众人无不惊异。想来桓玄从小就被桓温的事迹所洗脑,以英雄自诩,所以依靠桓温的遗泽,一生跌宕起伏,风云变幻,在东晋末期门阀内斗中是第一男主角,最后居然当了两年皇帝玩玩,兵败身死,成全了寒族的刘裕。桓玄性格的缺点就是在小事上过于计较来体现自己的小聪明,生活上过于享受来体现自己的豪门身份,做事随心所欲,骄横跋扈,是典型的纨绔子弟,和父亲桓温不可以道里计。
杨广:东汉太尉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主人公)之后,陕西华阴人,他的父亲杨亮南渡较晚,又有在少数民族王朝当过官的历史,所以受其他豪门排挤。而杨广、杨佺期兄弟又以为自己的家世比当时的王谢这些要显赫得多,自己武功又好,心中多有不平。殷仲堪为荆州刺史时,因为他是名士,不通军事,所以把军旅之事交给杨广、杨佺期兄弟掌握。
殷荆州:殷仲堪。
殷觊:字伯通,殷仲堪的堂兄,当时任南蛮校尉,掌管南蛮地区。殷仲堪想邀他起兵谋取更大的势力,殷觊不同意;杨广劝仲堪杀了殷觊,殷仲堪不同意。殷觊后忧郁终。
树:树立;建立。殷觊自动离任后,杨广接替其职务。
因行散:趁着散步。服五石散后要走路以便散发。
率尔:急促或随意。《论语•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晋书•袁宏传》:“ 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 。”
去下舍:离开自己住的房屋。
斗生:指春秋时楚国令尹子文,子文姓斗,名谷於菟,字子文。於菟指老虎,鲁迅诗“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不显露喜色;三次被罢官,不显露愠色。”(每次交职)一定要将自己这任的政令全部告知新来的令尹。生:先生的简称。《史记索隐》:“自汉以来,儒者皆号生,亦先生者省字呼之耳。”
多:称赞。《韩非子•五蠹》“以其犯禁也罪之,而多其有勇也”。
当不当官都无所谓,是因为殷觊家里薄有积蓄吧,“人如果能一世沉醉,爱爱,喝喝酒,打打架,谁不愿一早起来?谁不愿一晚就睡下?”工作以来,总有几个志得意满的领导在耳边聒噪“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之类不着边际的文字游戏,算了吧,自古“黄钟弃毁,瓦釜雷鸣”,生于尘土,心在星空。

1.42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解释:
王仆射:王愉,字茂和,在桓玄朝当上尚书左仆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虽然同为三个部门,但尚书省总领百官,更像宰相。仆、射都是主管、掌管的意思,仆射就是副宰相。唐以后因为李世民当过尚书令,所以尚书省只设仆射。至于左右谁更尊贵一些,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官位以左为贵,吃饭、凶事、兵事等以右为尊,不过我以为这些是糟粕,斤斤计较所谓的官场礼仪皆碌碌之辈)。王愉是太原王氏,不是琅琊王氏,性急的王述之孙,与谢安同时的王坦之之子。当时出任江州(大约相当于江西省)刺史、都督江州及豫州之四郡军事。桓玄灭亡后,因为王愉、王绥世家骄横气到处散发,曾经看不起“老兵”刘裕,被这位草莽英雄宋武帝以谋反罪诛杀。
殷、桓:殷仲堪、桓玄。皇族、世家之间打打杀杀,朝为兄弟、暮为仇雠家常便饭,解释这次事件的前因后果麻烦,总是为了一块骨头一群恶狗撕咬,现在我们不用分什么正义非正义的,总之王愉在这次军事行动中逃到临川,被妹夫桓玄俘虏。
王绥:字彦猷,王愉的儿子,在桓玄任太尉时,他任太尉右长史,后来位至中书令、荆州刺史,王愉父子又和桓玄关系亲密得不得了。
试守孝子:试守,试用期。譬如现在官员正式任命前,先主持其事以试其能,当时称为试守,这里等于说孝子实 绥在父亲存亡不知时就服丧,所以人们模仿职官称谓,称他为试守孝子。
应该说实习孝子的绰号总带有点调侃嘲讽性质,刘义庆把这条放在德行里面,难道是赞扬?刘义庆反反复复在德行中谈论孝道,故事迭出,不少是匪夷所思的,仿佛晋代人特别孝一点。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晋代士人往往只知有家,不知有国,王绥对父亲孝得未雨绸缪,东晋国灭却不知其耻,对篡位的舅舅一味奉承,这是当时的风气,求忠臣必出孝子之门成了一句笑话。我们也可从中体会儒家学说的空疏,孝和忠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现在有些市哗众取宠,说什么考察干部要考察他是否孝顺,也算是我国一大滑稽事,让我们一起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吧。王绥这样荒唐的举动,也许包含着恐怕追究父亲兵败的责任,要朝廷早一点给王愉一个烈士称号,如果有这样的心机,倒要高看他一眼了。

1.43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解释: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前面介绍过,公元399 年,桓玄趁荆州水灾大荒进攻殷仲堪,获胜,同时击杀雍州刺史杨佺期。公元400年,东晋朝廷承认事实,任命桓玄为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江八州及扬、豫八郡诸军事、后将军、荆、江二州刺史、假节,从此桓玄尽占长江中游一带。
收:收捕,俘虏。
罗企生:字宗伯,江西南昌人,得殷仲堪赏识,任咨议参军,掌管谋划。殷仲堪败走,文武官员没人跟从,只有罗企生随从,但被弟弟用计拖住。
谢我:向我谢罪、认错。
市:闹市,刑场。因为古代多在闹市行刑,以为警示。《晋书•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
嵇绍为晋忠臣:嵇康被杀害后,儿子嵇绍才10岁,一直待在家中。后来山涛向司马炎举荐,嵇绍最后官至侍中(相当于三公了),名望很高。公元304 年晋惠帝亲征成都王司马颖,败于荡阴,晋惠帝的侍卫全被箭射跑了,居然是嵇绍一人为保护惠帝中箭阵亡,鲜血溅在惠帝的衣服上。后来惠帝说,不要洗去衣服上的血,那是嵇侍中的血啊!西晋时候像嵇绍这样的忠臣算是个奇迹,以弱智著称的晋惠帝也算是个有温情的人。
一弟:罗遵生。罗企生曾经对他说:“今日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养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与孝,亦复何恨!”后来罗遵生也按照要求侍奉母亲。刘裕杀桓玄后赐罗家书以“一门忠孝”。罗企生引述嵇绍事,是拍桓玄的马屁,比之为晋武帝司马炎,同时希望桓玄搞感情投资,不要斩尽杀绝。《晋书》中还记载罗企生对桓玄的怒斥:“(你桓玄)升坛盟誓,口血未干,而生奸计。(我罗企生)自伤力劣,不能翦灭凶逆,恨死晚也。”形象就更高大了,但和这里委婉的说法矛盾,似不确,所以刘义庆没有采用。《晋书》虽然是唐太宗命令修撰的,但取材似乎没有仔细推敲,后人多有诟病。
问:(罗企生被害的)消息。《晋书•陆机传》“既而窃寓京师,久无家问”。
即日:当日,立刻。罗母胡氏立刻烧裘表明与桓玄一刀两断的决心,并不领桓玄不屠一门的情。桓玄终究是纨绔子弟,气量窄小,其实罗企生不足以为殷仲堪报仇或捣蛋,放他一马又当如何,那样又能占道德的制高点,故由此可见桓玄不能成事。
《世说》看似散乱,但各个故事之间有脉络可寻,它的写法类似《儒林外史》的连环结构,人物、故事之间往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来说,下一个故事和上一个故事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已经读了40多个故事,应该能体会到这一点。

1.44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解释:
王恭:字孝伯,太原王氏,他的姑姑是东晋哀帝司马丕的皇后,妹妹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皇后。他在当著作郎是说:“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骋!”所以称病辞职,后来历任中书令、青州、兖州刺史等。王恭受到谢安的赏识,曾评价说:“王恭人地可以为将来伯舅”,伯舅的意思是一方诸侯,王恭后来是两州刺史,也许有谢安讲话的分量在里面。周朝时候,对分封各地的诸侯,周天子称同姓为“伯父”,“叔父”,异姓为“伯舅”,“叔舅”。 王恭说过很有名的话,在《世说》后面会提到:“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后来他以清君侧的名义去打同宗的王愉,部下、淝水之战的英雄刘牢之反水,王恭兵败被杀,死时也是一派名士风范,“临刑犹诵佛经,自理须鬓,无惧容。”
从会稽还:王恭父亲王蕴当过都督浙江东五郡、镇军将军、会稽内史的职务。会稽相当于现在的绍兴、杭州、宁波的部分地区。王恭和父亲从会稽回来。
王大:王忱,小名佛大,也称阿大,王坦之的儿子,王恭的同族叔父辈,官至荆州刺史。为人放旷嗜酒,连月不醒,常常裸体出席各种场合。王忱和王恭是亲戚加朋友,并称一时,相互欣赏,后来翻脸。王忱的兄弟王国宝、王愉是王恭的对头仇人。王坦之家非常奢侈,王国宝有“后房伎妾以百数,天下珍玩充满其室”,而王蕴家风却比较俭朴,所以闹出误会。
簟:竹席。
卿:六朝时,在对称中,尊辈称晚辈,或同辈熟人间的亲热称呼。
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从老头子的地盘旅游回来,总得带点土特产送送亲戚朋友,我主动向你要,也算是看得起你。官场迎来送往,常常是拿公帑当礼物送来送去,此是世界古往今来之惯例,倒不是中国特色。可以:是两个词,“可”是可以,“以”是拿。
荐:草席。
大闻之甚惊:王忱听说了很吃惊。为什么是听说,按道理是第二次见面,王忱看到草席才对,也许是为了行文简便,也许是有捧哏出场。“甚惊”用得挺好,王恭回来不带土特产送人,有违“常理”。龙应台写过一篇文章,说她小时候住在台湾农村,当邻家孩子送来一篮自家树种出的枣子时,她母亲会将枣子收下,然后一定在那竹篮里放回一点东西,几颗芒果、一把蔬菜。家里什么都没有时,她一定将篮子填满白米,让邻家孩子带回。问她为什么,她说,“不能让送礼的人空手走开。”
丈人:古时晚辈对长辈的尊称。《论语》中有“荷蓧丈人”章节。
作人无长物:平生没有多余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只有摒弃物质的羁绊,才能在精神上获得较为广阔的自由。王恭有很好的志趣。据说他读《左传》至“奉王命讨不庭”,每辍卷而叹,他后来屡次兴兵打仗,也许不是为了权力和地盘,真的是为了国家和理想,这就超越了东晋时候大多数的门阀世勋。

1.45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解释:
吴郡:江苏、浙北一代,治所苏州。
家至孝:可能少“贫”字,家贫至孝。
焦饭:锅巴比饭香,,而且不容易变质。
孙恩:东晋末五斗米道道师,其叔父孙泰据说有法术,谋反被揭发后处死,孙恩继承其衣钵起兵革命,一时云集响应,连妇女也把婴儿扔在水里,祝告说:“孩子先登仙界,我随后就来。”跟随孙大仙人造反。孙恩不费举手之劳打下会稽,踌躇满志地说:“孤当与诸君朝服而至建康。”后来听说大将刘牢之来了,他又说:“就算我只割据浙东这块地方,总也能做个勾践!”又过了几天,听说刘牢之已经带着军队渡江,他又放低了目标,说:“就算逃走,也没什么丢人的!”他曾经打败了谢家当时的军事首领、谢安的儿子谢琰,斩杀王羲之的儿子、会稽内史王凝之等。孙恩兵败投水自杀,信徒们认为他尸解当了水仙,继续跟随孙恩的妹夫卢循追求现实的“天国”。之后,道教发生了重大变化,后来道教徒很少从事革命事业,造反大多是民间佛教徒的兼职了。
袁府君:袁山松,又名袁崧,当时任吴国内史(诸侯国太守),音乐家、史学家,399年于沪渎(吴淞口)战死。上海附近不知道有什么高山大泽,能逃的一条性命。
未展:“展”很难理解,疑为误字,大约总是还来不及的意思。
遗独以焦饭得活:吃独食?还不被人砍了?可见当时民风之厚淳。
后来的《南史》和一本《孝子传》还有续集:“母昼夜泣涕,目为失明,耳无所闻。遗还入户,再拜号咽,母豁然即明。”可谓是母慈子孝,更感人了,不过哭瞎眼听说过,不知道还带哭聋耳的,大约也是“家兄塞北亡”吧,“对仗亲切耳”!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读到现在,讲“德行”中的主人公,全是男性,孝顺的对象当然也有女性,但只是孩子获利的工具,让人很不舒服。报应之说,不知起于何时,为了让“报应”逻辑自圆,有编出了现世报、死后报、来世报、多世报、后人报等林林种种,陈遗实实在在的现世报可能是生活中极为罕见的个例,庆幸啊。余嘉锡先生的笺疏中有一段认真的评论,“因其纯孝足贯神明,不以微贱而遗之也”,老先生实在有点迂,幸亏1955年就去世了,不然活过“大革命”时期,不免成了伪君子。

1.46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解释:
孔仆射:孔安国,327—408年,会稽人,不是西汉那个献尚书的孔安国。仆射、侍中前面都介绍过了,晋代侍中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主任,可能权力还要大一点,极为尊贵和清要。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396年,母亲李陵容是个黑奴,后来司马曜当皇帝后仍尊为皇太妃,故称孝;因为打胜了淝水之战,称为武也在情理之中。司马曜好酒,“醒日既少”,据说某次酒后和一个贵妃开玩笑,宣称自己以后不再宠信近三十岁的她,该贵妃居然杀了他。
豫蒙眷接:豫,喜悦;幸福;眷接:恩宠和接待。荣幸地受到恩宠礼遇。
烈宗:晋孝武帝庙号,即死后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
山陵:帝王的坟墓,这里指山陵崩,死亡。
太常: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并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地区,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太常事重职尊,其位列于诸卿之首。这里连续描写了孔安国的三个职务,有点啰唆,但充分表示孔安国的的确确、完完整整是皇家的亲信,就因为对皇帝的“孝”,尽管孔安国年龄可以当司马曜的祖、父辈。
羸瘦:羸就是瘦,两同义之词叠用,是汉语的一大特点。
重服:孝服中之重者,即父母丧时所穿的孝服,用极粗的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旁及下边,要穿三年。
竟日:整日。苏轼: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涕泗:自目曰涕,自鼻曰泗。这里应该是偏义复词,眼泪。
真孝子:《世说》有些地方比较奇怪,70岁的老头子被称为35岁死者的孝子,现代人看来是在开玩笑,带有讽刺的意味,刘义庆却表现得一本正经,可能是时代变迁的关系吧。

1.47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解释:
吴道助、附子:吴坦之,小名道助;吴隐之,小名附子,兄弟俩是河南濮阳人,祖上有了叫吴质的,曾经出过风头,史书上说,有一次曹操出征,曹丕、曹植送行。曹植出口成章,口诵华美的辞章赞美、预祝曹操之功德,而曹丕是慢热型,急就诗赋相形见绌,就紧张了。吴质对曹丕说:“你什么都不要说,只管哭泣就行了。”曹丕听了吴质的话,哭的非常伤心。曹操于是认为曹植有点华而不实,不如曹丕诚实孝顺。兄弟俩出身没落世家,当时可能都担任功曹(管组织人事的),应该说弄点钱和礼物都不是大的问题,但这两兄弟一向以清廉著称。我们应该读过一个故事,吴隐之当广州刺史的时候,广州石门有口泉叫“贪泉”(山东还有个“盗泉”,真是使英雄豪杰能纵横天下的两口好泉),据说不管谁喝了这泉水,都会变得贪得无厌。吴隐之说:“没有贪婪的欲望,心就不会乱。越过五岭丧失廉洁,我知道其中原因的”,他特意来到贪泉,掬水而饮,并赋诗为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人们都说喝了这泉水,就会贪财爱宝,假若让伯夷叔齐那样品行高洁的人喝了,我想终究不会改变那颗廉洁的本心。后来司马曜表扬说:“吴隐之在家孝敬父母严谨不怠,在官清廉之操凛如风霜,这确实是一个人立身处世难于做到的,而这正是君子的美德。”于是赏钱升官。吴隐之官运很好,但据史书上说,他始终保持清廉的作风,家里穷,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餐(俸禄常常救济穷亲戚);有一次他吃咸酸菜,感到味道美,便抛掉了,怕以后上瘾(欧阳修好像也有类似一出,是喝稀饭不愿意吃大餐);吴隐之寒冬读书,常身披棉被御寒。
要在皇家兄弟中出类拔萃,常常要出奇招的,曹丕以眼泪胜出,康熙以出过天痘胜出,杨广就和杨勇、李治和李承乾比谁孝胜出,咸丰和奕訢比谁箭法差胜出,都是一时之佳话。
艰:去世。前面解释过了吧。丁忧、丁艰。
哭临:以痛哭流涕向死者悲歌致哀的悼念方式,现多见于农村。《史记•孝文本纪》:“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勿得擅哭。”看来那是葬礼已经结束,所以这时哭已经有时间段了,早晚各一次。因为根据书上说“孝子自父母始死至殡,哭不绝声;殡后思及父母即哭,不择时间。祭日结束后改为朝夕各一次哭奠。”
及思至:这里解释不一,有人说“思至”当做“葬”字,有人说思至应为“周忌”,就是做“七七”的意思,有人说思至就是思念至深的意思。
号踊:号哭跳跃,一种哭的方法,想来和非洲原始部落的舞蹈差不多。《礼记•丧服小记》:奔母之丧,不括发,袒于堂上,降踊,袭免于东方,绖即位成踊。《仪礼注疏》:凡冯尸,兴必踊。
韩康伯:韩伯,韩豫章等,见1.38。
母殷:韩伯的母亲是殷浩的妹妹。殷浩下面会多次出场。
选官:主管铨选的官。
料理:照顾。
相知:交好。
大吴不免哀制:吴坦之经不起丧亲的悲痛而死。宗躬《孝子传》“吴坦之,隐之兄也。母葬夕,设九饭祭,坦之每临一祭,辄号痛断绝,至七祭,吐血而死。”九饭祭不知其内容,估计失传了。
这个葬礼还有故事,吴家贫寒,没人奏哀乐,兄弟俩每当哭丧的时候,总有一对鹤飞来伴舞鸣叫,在周年祭祀之际,又有一群大雁聚在一起,当时人们都认为是孝心所感。不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刘义庆对这些神话故事总还有点免疫力。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3 19:10:05 +0800 CST  
“德行”小结
《世说》的体例,受到《论语》的影响,他的前四章就是所谓的孔门“四科十哲”,东汉后批评人物,大约就是根据这四科来的,德行就是其中第一科。孟子曾经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禽兽的区别,就是道德,就是仁义。人要摆脱动物的属性,并不是劳动,而是对待世界的态度。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越充实心灵,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定律。”星空灿烂,是对宇宙的敬畏;道德神圣,是对人类的信心。
尽管道德有其时代属性,但其基本价值却总是稳定的。按《圣经》的说法,就是七德:谦卑,温纯,善施,贞洁,适度,热心,慷概。按孟子的说法,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按现在的说法,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他除了专业知识外,必须超越私利,深切同情世界、国家、社会的一切公共利害之事。尽管在具体的德行践行上,可能存在不同的做法,譬如有人积极用世,有人认真避世;有人孝而不免哀制,有人放旷于礼法,但其正如沧浪之水,清浊自用,他们心灵相同,惺惺相惜。
《世说》中的德行内容,大约都是以孔子门下以德行著称的学生为范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 闵损对后母很孝顺,父亲要休妻,他劝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又生了两个孩子),并且视官职、金钱“如坛土矣”, 冉耕尊师重道,冉雍“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有南面而为诸侯大宰的能力。这一些关于道德的内容,大体就反映在这一章节中。当然,颜回的木讷和善于吹捧,闵损的受虐倾向,冉耕的认真拘泥,也一样可以从《世说》“德行”章中找到他们的影子,为《世说》平添了更让人推敲的趣味。是啊,我们站在高处,我们的内心更加精细、复杂,也更加迷茫。但是,我在解释《世说》的时候,也是摆脱尘世杂念的美好时刻,常常处以微笑和宁静之中——我伸手,抓住了两个世界。是为记。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3 21:01:07 +0800 CST  
ernie兄,闻兄欲驾临杭城,小弟明天中午就奉旨逛西湖半圈,打探一下桂花的消息:“小的们听令,er兄欲赏,命尔等速速重开候驾!”如兄有暇,小弟在龙井山顶备一薄酒,聆听兄之佳言高论。

文章中的分隔号有问题,虽然在打字的时候可以替代,但小弟一时偷懒;星期一又要交长篇八股,更新有困难,敬请谅解。

梅茗兄,昨天网络有错误,回复不了。徐稚的特立独行解释清楚很难,缺乏背景资料,我已在文中稍做修改。

秋英君,是啊,一恸果能伤人,我是见过的,不过报纸上往往是失恋大恸伤他人,等而下之了。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3 21:25:47 +0800 CST  
二、言语
2.1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怍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文礼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
解释:
边文礼:边让,字文礼,河南陈留郡人,曾任九江太守。边让从小以才华、风采著称,蔡邕曾给大将军何进写信《与何进书荐边让》,认为边让“天授逸才,聪明贤智,……诗、书、易、礼先通,……使让生于先代,在唐、虞则、元凯之比,当仲尼则颜、冉之亚,岂徒世俗之凡偶兼浑,是非讲论而已哉!”后来天下大乱后避祸兖州,因为言语中多有对兖州大寨主曹操的讽刺,被人告发后“操闻而杀之,并其妻子”。曹操灭政敌的满门的描述不绝于书,的确是伟大的人物,所谓“唯才是举”不过是一种发家后的姿态和狂妄的自信。不过他杀了边让之后,引发了兖州士族的巨大反弹,最后兖州叛乱,曹操弄得半死,侥幸身免。
袁奉高:袁阆。在1.3等处跑过龙套,有名望,但不算第一流的人物。从文中看,袁阆大概当过年轻时候边让的父母官(陈留郡大守?)。
失次序:举止失措。所以用“颠倒衣裳”来代替,就是上衣和下衣穿错了。前面说过,古时候的人是没有裤子的,衣服分为到膝盖的下衣和半身的上衣,上衣在外,下衣在里,一时匆忙容易穿翻。《诗经•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不知道边让具体的举止不当的情况,估计没有严格遵守尊卑礼节,但边让“名士自风流”, 袁阆责怪,未免量浅,只是问的还算文雅。
尧聘许由:儒家、道家的传说。虽然各家说法有点出入,版本不同,不过大体情况是这样的:尧原始部落的大酋长当腻味了,一次路上碰到农民许由,一定要把位置让给他,“日月出矣,而烛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於泽也,不亦劳乎?”(许由是太阳,尧是蜡烛;许由是天雨,尧是挑水工,一定要让位给太阳和天雨。)在古代传说中,尧这个酋长很不尽职,当时洪水已经泛滥,但尧精力不济、办法不多,怕别人说闲话,多次要求内退。不过这番作秀,野人们都比较配合,没有上演燕王哙与相国子之的大闹剧。
面无怍色:没有露出羞愧、吃惊等脸色,就是说许由应对落落大方。据庄子讲,许由听说要得到这个大烧饼,说,我是小鸟,不过栖息一根枝条,我是一只小老鼠,不过喝河里的一口水,还是算了吧。还有说法是许由当即跑路,洗耳朵去了,因为尧的请求太肮脏。
明府:对太守的尊称,高明的府君,前面解释过了。
尧德未彰:你又不是尧,还没有表现出尧的风范、德行,何必要求我像许由呢!至少在宋以前,官员把自己比作古代的帝王,并不犯忌。曹操等人就多次把自己比作刘邦,把别人比作张良,互相吹捧,这样的例子我们在《世说》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如果是文字狱时期,大家互相这么一说,就是灭门之祸。是啊,何必对别人要求太高啊,有些群众说中央领导是好人,就是基层官吏不行,中央也以为自己是好的,下发多少个文件提这提那的要求,一脸正气,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样子。据我所知——啊呸!“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膛: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2.2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解释:
徐孺子:即徐稚,见1.2。世说大抵每章中的人物是按年代排下来的。
月中无物:月亮中阴影太明显了,必须给出解释,于是产生一系列神话。最早的说法大概是认为月亮中有蟾蜍。屈原在《天问》中就说“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惟何,而顾菟在腹?”古人也许认为,月亮在黑暗中出来,有盈有缺,就有死后复生的能力。“顾菟”据说是癞蛤蟆的意思。古人不会认为癞蛤蟆恶心,因其出色的繁殖能力,被奉为神物。后来又有兔子、嫦娥、桂树、吴刚等传说,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传说都和绵绵不绝、死后复生、长生不死有关系。张衡在《灵宪》里说:“月者,阴精,积而成兽,像蛤兔焉。” 古代印度有月亮里有兔子修行的传说,还有认为它是阎浮树的影子,或认为它是大海里鱼鳖等影子在月轮里的显现等。我想大约各民族都有类似的解释性神话。
当极明邪: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向子湮《洞仙歌》“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徐稚的回答偷换概念,别人在讨论光明产生的问题,如何更加明亮的问题,他回答的是看到光明的问题。不过作为孩子,回答比较机巧,很难得了。中国古人的思维常常大而无当,跳跃性很大,也由此可见。我有时候注意到孩子清澈的眼睛,就想,是不是不知满足的欲望和纷杂的心思,使成人的眼睛如此混浊、闪烁和浮浅?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9 21:19:25 +0800 CST  
今天写得很快,又很畅快,难得的打字的乐趣。
昨天会议开完,倒不是什么发展观,而是谈现在的形势“很严峻”,两位大牌当家笑嘻嘻地谈“很严峻”,真是举重若轻的领导风采。
天命兄,小弟哪有什么性情,敷衍地拖延生活,惭愧。

楼主 linyi518  发布于 2008-11-19 21:34:57 +0800 CST  

楼主:linyi518

字数:543456

发表时间:2008-06-30 21: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3 15:54:32 +0800 CST

评论数:22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