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贴

端午对话

儿子:再坚持两天,就考试了,就放假了。再坚持三年,就上大学了。再坚持……,就死了。到底是在坚持什么鬼呢? ​​​
我:是坚持个神。
儿子:神经。
我:神性。
儿子:你信?
我:信会好受。
儿子:你赢了。
我:好受赢了。
儿子:那别让我吃棕子了,不好受。
我:吃啥好受?
儿子:鸡鸭鱼肉…再加个凉拌海带丝儿。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25 11:32:26 +0800 CST  
反智这个词

耶鲁法学院教授张泰苏曾在微博里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经常想不清哪种社会状态更危险:是彻底不允许批评政府;还是允许随便批评,但大部分民众都会自动将异己的政见作为所谓的“假新闻”屏蔽掉。前者虽是暴政,但如果要修改,毕竟只是制度层面的事,所欠缺的只是政治觉悟或意志。后者看似清明,但这种深层次的认知偏见恐怕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被撼动的事情。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社会既不允许批评,民众也深层反智 — 这样的社会距离法西斯恐怕只有一步之遥。
有人回复:可恐怕前者才更容易催生深层偏见和反智吧。
张回复:西方主流政治思想无疑是这么看的,但近半世纪的世界史却未必吻合。其中有苏联解体后那种例子,但也有中国八十年代甚至越南当下这种例子,更有美国社会在新自由主义体制下走入反智的例子。反智是个极深层的社会现象。暴政往往是其产品,而非其成因。
最近几年,许多人喜欢用这个词,包括它的口语体:又蠢又坏。
1.对于知识分子的蔑视,对专家人群的挑战。互联网打破了人在线下的交往习惯,匿名令人产生一种幻觉:每个人的观点都是同等重要的。这让更多普通人有了挑战专家的机会。其实反智的人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只不过网络打破了屏障。比如对周雪光教授的围剿,在线下面对面不大可能发生。"反智主义”一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而一炮走红。他的基本立论就是反智是美国这个国家的一个文化传统……(有空再整理)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25 23:19:05 +0800 CST  
就算给出再多理由,规定端午只许安康,还是觉得特无聊。凉拌海带丝也热。非常年过个非常节。半年没外食了。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25 23:32:49 +0800 CST  
继续
美国历史上无论从政治属性还是说深层的大众文化,它就是一个不太强调知识分子不太崇尚专家的族群。也许这个判断有点颗粒度过大。但霍夫斯塔德这本书在现实中还是蛮成立的。
托马斯•尼科尔斯的《专家之死》这本书也持差不多的观点。下面是其中一些观点:
所有的公民都认为自己是一切问题的专家,如果有专家出来维护知识,就会招致某些民众怒气爆发,他们即刻会说这些专家是精英主义,是用资历来扼杀民主。
阴谋论之所以和专家之死有重要的联系,是因为阴谋论对这样一群人有很深的吸引力:他们很难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但又没耐心去听一些平淡的解释。阴谋论还迎合了一些有强烈自恋倾向的人。
将近30%的美国人认为“有一个神秘的精英利用全球化议题密谋最终统治世界”,还有15%的美国人认为媒体和政府在电视广播中秘密添加了一种“洗脑”技术。
阴谋论不是无害的。最糟糕的情况下,阴谋论会制造道德恐慌,让无辜的人受伤。和阴谋论者争辩到底,不仅无果,有时候还很危险。
2014年的一项国际研究得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人们会不遗余力地去寻求一种公平感,对所有观点平等视之,即便参与对话的人知道他们彼此能力相差悬殊,也是如此。
因为人类有被集体接纳的需求。当两个人反复进行讨论和决策——这项研究的关键是要在参与者之间建立起联系——研究者发现,能力差一些的人会比预期的更加倡导自己的观点,而能力强一些的人会听从前者的意见,即使这些意见明显是错的。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26 17:41:04 +0800 CST  
2.知识分子与大众这间的隔核。
美国反智主义的内核是民粹。这几年民粹主义也很流行。美国的民粹主义是有点偏褒义的词汇(与英国不同)。它指的是要远离高高在上脱离大众的精英。这在中国也一样是个问题。某些智识精英长于哀叹我们百年的启蒙主义破产了,失败了,大众真令人失望,最终又把问题绕回到国民劣根性,这种老生常谈不由得令人反思:这百年来知识分子的启蒙话语和工具有没有更新,有没有对启蒙的反思进行再反思?民智未开、国民劣根性这些词语常常泛滥于非常懒惰的思考和引用。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余当时写这篇文章是受到霍夫斯塔德的直接启发,中国与美国不同,直到今天还有崇智的心理机制,他讨论的是执政阶层的反智源流,逐一论证三大政治思想。老子的愚民思想,韩非的《五蠹》,法家对儒家的改造与合流。。。秦晖亦说:中国政治向来是法道(强权认同与犬儒哲学)互补,没儒家什么事。这种对反智传统的反思,与美国的民粹角度相异,百姓在他们眼中是受愚弄和控制的对象。知识精英亦是这个系统中自愚与愚民的工具。而今日呈现在我国互联网上的反智状况,则既杂糅了传统又加上了民粹。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26 17:46:32 +0800 CST  
端午放假一天半,返校,上一天课,周末又回家,家长就要不停接送孩子。昨天一家长在群里提醒大家注意:刚刚在学校门口遇到一个敲诈的傻佬,好似非裔,操着生硬的中文,问要20蚊。拿着一个塑料袋和一张20元人民币,敲车窗,说给我一张,不给就做吐口水状,威胁说新冠病毒传染的意思,我马上关窗锁门下车骂走了,大家小心这个人,不要开车窗。他跑得快,后面就是辆不知道是城管还是警察的车。这种事情只听说美国常见,没想到在这里也有了。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27 15:35:06 +0800 CST  
@路人98962: 黑名单 删除 举报 2020-06-27 15:33:33 评论
评论 ty_郭小米215:反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老师对教育的现状比较清楚,应该会认识到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高等的学业,虽然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
《专家之死》关于这个问题亦有多段精采的表述,我随摘几段: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普及却适得其反:许许多多上过大学或几乎同等学力的人都认为自己与最有成就的学者和专家受到同等教育。大学不再是一段专注于学习和个人成长的时光,年轻的美国人潮水般涌入大学,随之而来的是大学争夺他们的学费,这就造就了一种顾客至上的氛围,学生从中最大的收获竟然是:顾客永远是对的。
“二战”之前,大多数人没有读完高中,很少有人能上大学。在那段时期,尽管一些年轻男性和极少数女性也能攒够学费或争取到奖学金,但顶级学校的大门主要还是为出身上流社会的人打开的。
抨击大学是美国的一项传统,抨击和我一样在大学教书的教员也是一项传统。各种成见比比皆是,比如古板的(或者激进的/滥竽充数的)教授在学生面前讲课,学生都听得百无聊赖了,这些孩子来学校有很多目的,但上大学不再能保障“大学教育”了。现在,大学只是提供了一种“上大学”的全方位体验。
现在的大学倒像是一个多年假期套餐的商品,而不是与教育机构和教职员签订的一场求索知识教育的契约。大学教育的商品化,不仅严重破坏了学历的价值,也摧毁了大学在普通美国人心中的意义。
大学生活总免不了一些傻里傻气的成分。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教授丹·德雷兹内(Dan Drezner)曾经写道:“大学的目标之一就是用愚蠢的方式阐述愚蠢的观点,然后通过与同学和教授的互动,知道自己有多蠢。”[1]大学生活,尤其是在最精英的学校里,是与社会隔绝的,当年轻人和知识分子生活在象牙塔里,奇怪的事情就会发生。大学不再是一条通往智识成熟的道路,而仅仅是推迟步入社会的缓兵之计,不光是学生,有时候对教职员的意义也是如此。
文凭既不能证明你接受了教育,也不能证明你接受了培训,最多就是出席。最不堪设想的情况就是文凭只能证明你按时支付了学费。
最有竞争力的精英院校在这方面不那么令人担忧,因为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挑选学生,把他们的课堂里塞满出类拔萃的学生。这些学生会得到全面或近乎全面的教育,通常也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回报丰厚的工作。但是,其他的教育机构就陷入逐底竞争的局面了。不管学校怎么样,这些孩子总还是要上大学的,所以那些无法在教育质量上异军突起的学校,只好另辟蹊径,在餐饮上提供更好的比萨饼,豪华的宿舍,更多的活动,让饱受上课折磨的学生多点儿欢乐。大学提供的是客户至上的体验,去迎合青少年,而不是陪伴他们长大成人。学生的智力唯我论非但没有在大学得到解惑,反而最终被加强。他们离开校园的时候,还是不会承认其他人比自己聪明,无论这个人是同学也好,老师也罢。(这里也假设他们不会去费心区分同学和老师。)他们的学历证书成了一张付款收据,证明他们和家人为几年来很多有趣的人提供的服务埋了单,而学生们也乐于接受这一点。
可惜,一旦他们走通了入学的迷宫,踏入学校大门,接下来的四年就会在教育不足却被过度赞誉的状态中度过。当他们毕业的时候,甚至会带着和入学时一样多的疑虑,结果,一旦他们离开父母的怀抱,走出学校的院墙,他们身上可能会携带着不安全感和傲慢,这种结合就像毒药,会让他们吃尽苦头。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27 15:58:11 +0800 CST  
“小镇做题家”——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

毕业季,经常有学生跟我述说对未来的不安。

中国大学教育除了专家之死里描述的共同之处,还有发展中国家特有的问题。最近在豆瓣小组很火的一个话题就是“小镇做题家”。这个自嘲的称号来自于985院校毕业的群体,这些出身小镇,很会做题,考上了985院校的高材生,上了大学后他们发现了一系列的城乡文化冲击,学习、科研、生活,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这个现象背后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界面文化”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良心刊。有一期推荐了一本书,叫《孟买:欲望丛林》,它的表述可能比任何一个中国作家对这些都市异乡人的描述都要更准确。

“你不禁要问:所以人们为什么还留在孟买呢?每一天你的五感都受到无情的攻击,从起床开始,到你搭乘的交通工具,到你工作的办公室,到你只能赖以消遣的娱乐方式,无不如此。窗外的汽车尾气这样浓重,空气滚烫而混浊。无论在火车上、电梯里还是回到家中,人们每分每秒都紧贴着你、触碰到你。你住在海滨城市,但多数人唯一接近大海的时间是周日晚在海滩的那一小时,挤挤挨挨不说,沙滩上还垃圾遍地。你躺下休息也不得清静,夜晚是蚊虫肆虐的时候,它们从水塘飞来,携带着疟疾病原。夜晚也是黑帮分子横行的时候,他们找上门来,有恃无恐地敲诈勒索。而有钱人开派对时震天响的音乐和贫民窟节庆时的狂欢叫嚣一样,足以让你彻夜难眠。你到底为什么要抛下乡间的砖房,抛下后院的芒果树和门前太阳升起的地方那青青的群山,义无反顾地来到孟买?

是为了终有一日,像塔卡尔家一样,你的长子能在米拉路上买下两间房,你的次子能离开孟买,去更好、更远的地方,譬如新泽西。你如今吃的苦是对未来的投资。如蚁群一般,这里的人们牺牲了个体的享乐,只为他们的家人、他们的族群能继续向前。大哥努力挣钱养家,资助弟弟妹妹,得知兄弟对计算机感兴趣、可能去美国发展的时候,他是如此欣慰。弟弟能过得更好、走得更远,让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有意义,还有奔头,他每一天冒着酷暑、向无心购买的商家推销仿冒的姬龙雪香水就不算白费。

在塔卡尔这样的家庭里,没有个人,只有集体。小我做的一切是为了让大家过得更好,不论是吉里什想出国打拼、寄钱回家的愿望,抑或达门德拉的亲事,又或拉珠的勤恳持家。在这个集体里,忠孝礼义将家一圈一圈围住。家是最小的单位,个人则可忽略不计。”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27 16:20:00 +0800 CST  
夏天就要吃桃子。
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今年桃子便宜,都皮厚厚的,硬硬的,脆脆的,果肉白白的,不对头。油桃反有点桃子该有的纤维和香气。
日本的久保水蜜桃论只卖,包装巧思简朴,纤维细,入口名不虚。
桃花源桃花庵烂桃花东方朔偷桃,山海经度朔山上的大桃树鬼门关。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28 17:25:28 +0800 CST  
扎破的气球,再瘪,内里也是宽容

一到夏天,开空调和关空调都调节不到能好好活着的温度,什么也干不了。去年是刷剧挺过,今年连剧也刷不下。思想呆滞,无所适从,意志也摇摆不定,我只能一天到晚消磨时间。上午去了趟学校,是这半年第一次回,通往生活区的天桥只有我一个,桥面的水泥被晒得惨白,走过去,回头拍了张照片,取景框里看到桥那头,有个男的,拿什么放在头上遮挡着阳光。这桥是轻松还是无聊呢,没了千人踩万人踏。
办事的行政人员比以往都热情周到,简直跟疫情前判若两班人马,是为什么呢?
事实是生活中接触的人都很nice,网上却可能另一个样子。这回不仅是分裂了人群还分裂了个体的完整性么?
路上遇到一个小院儿,里面有好几只猫在打滚,一个姑娘在给它们梳毛。我能在这小园里歇歇吗?行啊,于是我进来,哪怕只坐片刻。我当即想起去年就在这里坐过。也是夏天,气温很高,我晒得头疼,到园子里呆了一阵,觉得十分惬意。那天没猫,也没有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主人?想不起了。
同y共进晚餐,我几乎无话可谈,她说我精神不好,她的习惯就是用说对方哪些地方不好来表示心疼和关爱。z说明晚飞机到,我有点心里抗拒,但每次都这样吧,相聚就觉得还是相聚更好。在这种疲怠的时期,我最需要的还不是孤独,而是世俗生活,长期浸润在抽象之物中,与生活割裂,会造成精神的富贵病,思虑过度的虚无。生命中要有些重量。如果可以,每天我当然要写几个字,哪怕只赞美一下小猫。我承认恢复写作的兴趣和需要,这种需要从未离开过我,而是指不由自主地要立即用语句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夜深,我吃了一角披萨,做了杯柠檬蜜水。杯底剩下一层没有溶化的蜂蜜,吸管也吸不上来。我的焦渴和贪食比倒胃口还强烈,可是过后很长时间,我的心口还堵得慌,头也昏重,睡着了也会惊醒。我记下这种感觉,而在别人看来,这样细腻纯粹是文学手法,但是我完全清楚,记忆就是要围绕这一点点聚拢起来。
高晓松直播被骂停。还是震惊,又被自己的震惊所震惊。大家都不想说了,没法穷尽的话题。我越来越怀疑每张说话的嘴角两边的细纹。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30 00:30:21 +0800 CST  
像斯芬克斯守护一个巨大的谜语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30 14:48:10 +0800 CST  
村上春树访谈

“音乐和猫让我健康。”(记者:你有几只猫?)“我不养猫。”
”我非常喜欢水井。凝视深井让我的想象力生长。“(记者:那你下到井里去过吗?”)“没,太危险了。”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30 15:55:00 +0800 CST  
密闭空调房中看了《发条橙》,看完眼睛从屏幕上移开时,发现天色已暗,身处昏茫。
这片子可说之处太多,社会学心理学暴力美学装置艺术,就不说了。
看到一个影评提到库布里克删除了原著结尾。这是一个恶棍少年的自述史,电影停在主人公“i was cured all right”结束,他恢复了作恶的能力。这是个让观众不知如何是好无法言说的结局。跟诸种现实生活给我们的感受一样,除了来一句“这世界还会好吗?”什么也做不了。
原著的结局没止于此,作者给小恶棍安排了一次内心的醒悟。当然,这并非作者教化欲膨胀的表现,也不那么浅薄,你可以解读成这才是个彻底的发条橙,在某个人生阶段,一个醉心暴力破坏游戏的小孩总会长成成家立业的良民。
我注意到一篇影评里提到原著小说作者安东尼·伯吉斯的创作立场:“小说是建立在人生变迁的原则之上的艺术。除非能表明主角或者人物有道德改造、智慧增长的可能性,否则创作小说的意义其实不大的。”这令我想起读秦川梦回新网友的几篇以有限视角展开的小说,停止的位置,就令我产生某种遗憾的感受。这倒是一个可以细思量的问题。
又想起小儿多年前的涂鸦,被看到的朋友说像发条橙。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6-30 21:17:14 +0800 CST  
忍冬与无尽夏

日出入安穷?
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
夏非我夏,
秋非我秋,
冬非我冬。
—《汉书·礼乐志·郊祀歌》

清代陈本礼《汉诗统笺》论此歌云:“(‘故春’四句)世长寿短,石火电光,岂可谩谓为我之岁月耶?不若还之太空,听其自春自夏自秋自冬而已耳!”

每个春天都不属于你,每个季节都不属于你,每个时代都不属于你,就像每天的太阳都不属于你。 ​​​

金银花还叫忍冬。冬天掀被起床前,默默嚼一下这个名字。
还有种绣球叫…无尽夏。

爱是无尽的忍耐。这些花,让你感觉到自己与永恒之间的微弱的、美妙的、悲哀的牵连。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7-02 15:57:35 +0800 CST  
半风半雨之夜,半猫半人嗅花;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半中岁月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心情采绿又采蓝。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7-03 14:53:30 +0800 CST  
《清稗类钞》说:“比户之门,上巳插荠菜花,清明插杨柳枝,端午插菖蒲。此虽社会之迷信,无足称道,然贫民之负贩为生者,即此数日间,于其生计亦小有补助,不必故为屏弃以绝其生计也。”可是,风俗无关迷信。套老样式予心灵以寄托,每一个人的灵魂里都住着一个遗民,人心不古。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7-03 15:13:18 +0800 CST  
《西方的没落》中如此谈论男人与女人的区别:女性本身即是命运,即是时间,即是生成过程,而男性只是已生成的事物。男性在制造历史,而女性本身就是历史。男性热衷于求道,女性本身就是道。道不是因果,不是机械逻辑,女性天然地反对机械逻辑。 ​​​
现在不咋欢喜看到这种截然二分法呢。尤其男女。作为某类人的隐喻吧,就像梅兰竹菊啥的。红楼梦里的鱼眼睛一说,我不信他真认为女的是被男的熏黄染臭的,那好好一个男孩被逼成了丈夫,又该怨谁?怨他妈妈?然后他妈妈又是他爸爸弄坏的,然后他爸爸又是。。。还是算了吧。
我见过那种男人,他们若有机会就会屏住呼吸,沉到生活的水面之下,那里才有沉静的,巨大的,美丽的事物。我也见过只讲因果甚至只肯吃果子的女人。但更多时候这两种情况在这两种人身上都会发生的。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7-04 23:25:04 +0800 CST  
怅望一途阻,
参差百虑依。
南齐谢脁《酬王晋安》诗句。 ​​​
报中考志愿。据说广州的中考志愿是全国最复杂的。做逻辑题。

爬山所见。谁曾想过这个老太太四十多年前一个人能扛200斤的货物养大俩小孩的。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7-05 16:23:39 +0800 CST  
高考作文除了渐江和江苏,全是那个,而且是应用文,演讲稿,发言稿,信,主持稿。语文的工具价值前所未有的重视啊。但要真以为是应用文就错了,要出彩就得在套子里时不时变出朵玫瑰花来,用来给阅卷老师看一堆口号麻弊了醒醒神,但光玫瑰也不行,明月何曾是两乡看多了也会恶心,更高级点的得变个兔子出来,但你要大变活人出来可能又糟了。浙江和江苏看上去大气啊,但最鸡贼的也是他们,题是宽的,阅卷的个体是窄的,没治。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7-07 14:46:04 +0800 CST  
假新闻和捏造事实等种类的文字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什么是虚构。多次被欺骗、误导的读者正在慢慢获得一种特殊的、神经质的敏感特质。非虚构小说的巨大成功可能正是人们对这种虚构文学产生的疲劳反应。在今天如此巨大的信息混沌之中,非虚构文学在我们的头顶呐喊:“我来告诉你们真相,只有真相。”“我的故事源于事实!”

谎言成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虚构小说因此失去了读者的信任,即使它仍然是一种原始的艺术工具。我经常遇到质疑我作品真实性的问题:“您写的都是真的吗?”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预示着文学的终结。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无辜的问题,但作家听起来确实很可怕。我又该如何回答?我该怎么解释汉斯·卡斯托普托马斯·曼长篇小说《魔山》中的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或维尼熊的本体论地位呢?

我认为读者的这种好奇心是文明的退化。它损害了我们多维度地(具体的、历史的、象征的、神话的)参与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生活的能力,参与被称为生活的事件链的能力。生活是由事件创造的,但只有当我们能够解读它们,尝试理解并赋予它们意义时,它们才会成为经验。事件是一种事实,经验却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其他东西。是经验,而非事件,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素材。经验是一种被解读并留存在记忆中的事实。它还意指我们心中的某种基础的、有意义的深层结构,我们可以在这种结构的基础上,扩展自己的生活并对此仔细研究。我相信,神话就发挥着这样的结构性作用。众所周知,神话从未发生过,但它总在发生着。今天,神话不仅存在于古代英雄的历险记中,还体现在现代的电影、游戏和文学作品之中。奥林匹斯山众神的生活被移至王朝之中,而主角们的英雄事迹则由劳拉·克劳馥著名动作冒险类电子游戏《古墓丽影》系列及相关电影、漫画、小说中的人物。演绎。

在真假的尖锐对立之中,由文学创作讲述的我们经验的故事,具有其自身维度。我从不热衷于对虚构和非虚构进行简单划分,除非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口号性的。在浩如烟海的关于虚构小说的众多定义中,我最喜欢的是最古老的、亚里士多德的定义: 虚构总是某种事实。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诺奖受奖演讲节选

老师转发了这篇演讲词,原文很长,方方面面全都有思考,这个关于文学现状的洞察和总结能力令他感叹,然后他叹了口气:很多中国作家可以搁笔了,首先是我!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20-07-07 16:18:24 +0800 CST  

楼主:ty_郭小米215

字数:164129

发表时间:2018-04-03 08:00:3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24 18:53:32 +0800 CST

评论数:22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