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道气,上古修真。

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显然是不对的,打字打错了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6 10:27:40 +0800 CST  
圆融儒释道 得一万事休
《楞严经》在佛教的经书里确实处于一个非常崇高的地位,和《金刚经》、《心经》同等重要。不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来为我们揭示“庐山真面目”。通过这些开示,让我们修炼有一个方向,不会走弯路。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心量放大,像虚空一样广大,像大地一样广阔。这样才能包容万有,不会过于执着某些文字相。《楞严经》慢慢学习下来大家就知道,是通过很多比喻让大家明白其中的奥妙、道理。比如“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入,从这六个方向打比喻,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开示。我们也要从不同的侧面来理解。几千年来中国的儒释道:儒圣孔子,它主要讲面对世界的一个次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教释迦牟尼佛主要倡导出世修行,讲究的是要远离尘世,修到一个更高涅槃境界。当然在中国大地,和印度佛教还是有很大不同,它融入了儒家和道家。所以说,特别是到了六祖禅宗慧能大师,佛教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从小修真的,偏重于道家,但是只要是人类的智慧都值得我们生生世世去学习钻研。特别是这些圣贤,比如说印度的世尊,中国的孔子、老子这些圣贤的言教,我们要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不舍一法。每种智慧都值得我们了解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的缺点,否则不会来做人。人是不完美的,地球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的,所以要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在道德品质、心性、精气神上要求自己,这样就能有非同一般的长进,就会从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修成一个高尚的、圆满的人。按照佛家来说就是如来,如来就代表圆满;道家就是性命双修,成仙得道;儒家就是成圣成贤,一切都是完美的。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这是我们当代台湾一位有名的修行人南怀瑾的悟道警世之言,他已经过世,已经飞升了,这一生应该是功德圆满。所讲的很多修行方法还是比较圆满的,他曾经在峨眉山上发愿,这一生不仅弘扬佛家即心即佛,修我们这颗真心;还要弘扬道家,“道为骨”,骨头的骨,道可以把我们的精气神撑起来,道家讲了很多关于能量的内容,就象一个人如果没有骨架,哪怕光把脊椎去掉,就没办法站立起来。人之所以能统治地球,因为站起来之后可以充分使用双手,大脑解放出来,所以就可以改造世界。所以道家是脊椎骨、顶梁骨,把整个修行支撑起来。然后“儒为表”,就是让我们修身,品德行为就像《弟子规》所讲的,对父母要孝敬,对兄弟姐妹尽悌道,同事上下级、朋友之间都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状态,看待世界胸怀大度,如果你小心眼,看别人观点跟我不一样,就想办法和他辩论、争论然后把他打败。其实这种人真不少,处于精神层面还不太升华,老子告诉我们 “上士不争、下士好争”,争论来论胜负,其实大可不必,大度看世界,要明白有鲜花也有绿叶,有大象也有蚂蚁, 是不是大象更重要一点?蚂蚁都要消灭?那肯定不是,如果世界上只有大象,那多么无聊,这个世界一定是很丰富多彩的才对。在修行的方法上,也要不断地取长补短,让我们更加圆满,接触不同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快地长进。
历史上能够把儒学、道学、佛学融为一体的高人也不少,比如说南怀瑾,修为就是很圆满的。再比如济公活佛,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佛家的活佛。《济公传》中说他医术非常高明,实际上是用的道家医术,所以显得非常神奇。另外他是儒家的后代,济公的祖上是当时朝廷里面的高官。因为古时候不学儒是不可能在朝为官的,这是中国历史所决定的。那么道家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祖师,他是全真七祖里最有成就的,还有丘真人都是是儒释道三教合一非常圆满的修行人。那当代佛家和道家有什么融合之处呢?比如让少林寺名扬天下的武术是禅宗的达摩祖师传过来的,而武术里的内功,百分之百的都来自于道家。因为他讲的是精气神,“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都是道家的经络学说。我国第一本中医宝典《黄帝内经》讲的就是十二经脉、穴位等。所以说少林寺吸收了道家的武术而威名远播。我们在修学之中明白这些道理,就不要有排斥之心。就像海纳百川,不论是东边的水流入大海还是西边的水流入大海,也不论是干净的水,肮脏的水,只要流入大海,全部接纳,最后混为一体,这就是中国文化。
站在这个角度来学 言经》就有新的高度,不会死于句下。很多人读书学习经典把这个书读死了,成了书呆子。《楞严经》确实很重要,讲得非常明确。但是如果我们把书读死,就容易被《楞严经》所捆住,像紧箍咒一样牢牢地戴在自己头上,死在经典里,怎么能有长进呢。
《楞严经》、《金刚经》和任何一部经典,我们能学透,进得去出得来,能把这种大圆满的智慧融合,自身才能变得圆满。如果进去了出不来,那就是一个牢笼。就像人到世间一投胎过去生生世世的事情都忘记了,认为身体是最重要的,却不知道能指挥肉体的是我们这颗心,能让这颗心起作用的是灵魂。而整部《楞严经》在论述什么呢?就是在论述这颗心。这颗心有先天后天之分。后天心就是心猿意马,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上天入地神通广大就是后天心;真心叫做先天元神,才是真正的操控我们的真正的根。转世的时候就是靠它否则没办法转世,但是因为它很深,一般人都不容易觉察体验到。所以关于人死之后,很多学说有不同的描述,所谓的外道认为人死如灯灭,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些是错误的,因为他不知道能掌握我们的是灵魂,这是非常重要的。而道祖太上老君,他通过自己的实证实修,真实体验到这一点。同样我们每天打坐入定,从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一直增加到八小时以上,这样慢慢地就会忘掉身体,超越之后就可以灵魂出体,元神出窍,我们也能体验到:原来能指挥我们的根本不是肉体,而是灵魂、元神。
有些佛家的讲经中有个别误解,认为没有自性,没有灵魂。他错误地理解了灵魂。灵魂是道所生发出来的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而他们认为任何的东西最终都是空的。有一位现已涅槃的佛家大德高人,他跟我交流,问我道家的观点,聊了之后,他觉得道家很值得推广。因为道家学说过于保密,以前都没有推广传播出来。如果一个人学佛,学到最后什么都是空的,那就学错了,入了顽空。就像空气,如果真的认为空中什么都没有,那就错了。其实现在科学已经证实,各种气体而且都还有很多结构,但是科学研究也并不完美,他认为把空气抽完之后,真空里面什么都没有了。其实通过修行发现并非如此。用科学的方法全部抽走之后,所谓的真空里面依然拥有万千的奥妙,这必须用实修实证才能真正明白。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6 11:54:14 +0800 CST  
如来他一直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观察着每天的喜怒哀乐。提供着知觉让我能感到酸甜苦辣。唯有不动的就是我们的如如真心。就像新君说的,不增不减,不浊不净,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6 18:33:56 +0800 CST  
他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他就如如不动的在那里。他就如一面镜子,你来啥给你显示啥,但他依然还是他。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6 18:57:08 +0800 CST  
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本人是圆满的。只是因为贪心起了,嫉妒,因嫉妒又产生了恨,各种各样的心交织,互相影响,痛苦无限。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6 20:45:33 +0800 CST  
不是的,是让你心性修炼成那样,那你就不会受外物所影响,而不是到后面什么都不干了。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08:50:10 +0800 CST  
既然你已经知道这些都是感觉出来的现象,就像镜子反射出来的一样。那为什么要沉迷在这个幻象中?随着景象的美好而开心,随着景象的破败而难过。但说这个只是让人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不应该执着这些都是幻想,该干啥还是干啥。遇到的问题要多角度思考。把来源找到,然后把它解决,这样才好。这就可以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智慧啊,烦恼即是菩提就是这个道理。你之所以那么痛苦,就是还没找到一个最好的方案。所以很强调思考。另一面修正我们的道德。所以就是按我之前说的,如果你真的执着站在空里面。那你什么都不用想。生活心情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坏了。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09:11:13 +0800 CST  
说说忏悔。最好的方式就是忏悔最近发生的今天发生的,或者这几年你想得起来的。然后把它改正。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改正啊,发现别人的问题很容易。但发现自己的就很难,愿意改的就更难。有人忏悔他无数的辈子犯下的罪恶。他也不知道他干了啥,那有啥用。业力这个东西得提高我们的能量。因为能量满了这些东西站不住脚。有错字请谅解,明白就行。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09:20:46 +0800 CST  
同学也没关系,你现在不懂,可能过两天再来看看就明白这些,过两个月再来看看这个就更明白。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后面我会慢慢更新的。千万不能思维固化了。一定要灵活应用。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09:29:37 +0800 CST  
有一些是我有感而发写的。 有一些文字是我师傅说的,我师兄师姐们转换成文字,我分享到这里。感恩师父,感恩师兄师姐。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12:02:24 +0800 CST  
举一个例子。去旅游你可以坐飞机去,你可以坐火车去,有些人还要走的路去。只是形式不同,但终究也要走到那里。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13:43:14 +0800 CST  
我们要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方法。然后去修。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14:00:41 +0800 CST  
老师不敢称呼我楼主就行。有些门派是修这个法,不能修那个法。但找到了师傅,那就尊师重道,好好修炼吧。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15:06:25 +0800 CST  
另外帖子里面有些说的内容是记错了说错了,各位看得懂就行,请见谅。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15:41:49 +0800 CST  
之前说了,别人发现你的问题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很难,你就可以借助别人发现问题的这个能力来发现你自己的问题一旦别人说出你的问题来,你第一件事不是生气还是想想有没有有就把它改了。如果对方是只想来坑你,那你更不应该管了。他目的只是喷你,你跟他讲道理没用的。如果你变得跟他一样,那就正中下怀。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17:53:46 +0800 CST  
六入十二处 妙真如来藏
《楞严经》第三卷,主要是世尊分别从耳朵、眼睛、鼻子等为我们论述。“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精瞪发劳者,兼目与劳,”这是在讲眼睛一直盯着一个东西看就会看花吗!任何人的眼睛视力再好长时间盯着一个东西,过于疲劳,眼睛就会看花了。能看清楚和看花眼这两种状态可以比喻为阴阳两面,能看清楚的可以理解为阳,看不清楚了,花眼了可以理解为阴,这些都属于外层、假象。为什么不是真的呢呢?它随时会生起变化,看久了就看不清楚了,说明在生起变化。而这种变化既不是眼睛本有的,也不属于外在的本有的,他只是因为一个因缘的和合,所以我们能看到这种假象。盲人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但是也可以看到眼前的黑暗,所以他还是有看的功能。这种阴阳的变化都不属于本源的东西,不是妙真如性,不是如来藏。也就是以道家来说,都不属于灵魂。因为只要是变化的都可以理解为一种假象。那是不是这种假象就不重要?不是的,很多人对此有很大的误解,认为这个世界都是假象都不重要,都是空的,什么都不想做了,天天无所事事,那就颓废了,消极了。所以说修行的人消极,其实是错了。道家是很积极的,要积极地度人,积极地入世,积极精进地修行。
世尊继续举例子:如果用手指头塞进耳朵里,过一会儿就会有响声,呜隆呜隆的。这响声从何而来?本是没有的,不存在的,因为我们使劲用力,耳朵产生了疲劳,发出这种声响。但是你把手拿开之后声音又没有了。所以这种动和静都是阴阳,就像太极图。不管是阴是阳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好比一个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地球上如果只有男性人类就灭亡了,只有女性也是一样,阴阳平衡才对。所以眼睛看东西疲劳还是清晰都属于阴阳两面的变化,是不是本源?就像那个太极图阴和阳是不是本源?不是,它是道生一,一生二的二,真正的本源是道,道才是真正的一。就像我们的灵魂,能返回先天就是道。这在佛教里称为如来藏,存储着所有的记忆。
为什么一投胎转世就重新活过,过去世的一切都不知道了,是什么力量把我们的记忆抹去了?按照道家学说,记忆永远不会消失, 上一世,再上一世,再上一世永远不会消失;佛家学说是一样的,在第八意识里面,你所有生生世世的记忆一直存在里面。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就存放在如来藏、灵魂里面,不可能被抹去的,就像一个永久型的录音机,把这个生生世世的记忆,都放在里面了。在道家叫其小无内,记忆可以缩成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像道家修炼能量缩成很小的内丹在下丹田,闪闪发光;也佛家所说的舍利子,所谓舍利子,就是真正的修行者,到了晚上会发光的,这还只是一般境界。如果修得更好身上能量多,对提升修为有很大的作用。
眼睛、耳朵是这样的情况,鼻子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鼻子被堵住或是鼻子通畅都是一种动向,不是鼻子本有的状态。它是阴阳虚实,堵住之后外面的味道闻不到了,是不是鼻子的功能就消失了呢?没有消失它只是暂时堵住了。就像中医里讲的,经络被堵住了就会生病,但是经络的作用仍然在不会消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灵魂。假如一个人死了,灵魂走了经络还有功能吗?没有了,因为灵魂走了,经络也就没有了,所以说解剖学是看不到经络的。
所以《楞严经》这一卷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告诉我们:眼睛看清楚或看不清楚事物,耳朵能听清楚或者听不清楚声音;鼻子能够嗅到味道或者被堵住,这些变化都属于阴阳两面,不是它的本来面目。只是被外面的尘相,就是我们的妄念把它改变了,并不是它本身的。“非自然性、非自性”指的就是这个,它是虚妄的,但也并不代表它就是虚空的。如果有问题一样痛得你受不了,没办法睡觉。很多人误解了空性,认为既然如此就不需要管他。但是道家认为你必须重视,否则病入膏肓之后你怎么办?没办法修行,没办法圆满。所以明知道身体是假的,但是必须尽量延长它的寿命,这样你才有机会借假修真。道家很讲究能量,修身、修性,性命双修,这样心性就能达到圆满,生起慈悲心,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世尊继续举例,讲到了舌头。假设两个恋人以舌相吻,如果一方正在生病,他的舌头就会有点苦,如果是健康的,就会感觉微甜。我在医科大学,大冬天寒风凛冽啊,看到两个人在树林里亲吻,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因为他们自身的熊熊烈火在燃烧。热恋不仅是一个形容词,说明这种妄念真的可以改变外界的冷热,为什么?两个人太专注了,这是真实的。大家可以去观察,再冷的天气,两个人肯定没感觉,这是真实的。那么舌头的感觉,就像吃饭时细嚼慢咽可能有点甜,如果吃苦瓜嚼一下就会发苦。那么这是不是自性?这不是自性, 是正好有这么一个外缘,佛家比较讲究缘。热恋的两个人正好有情绪、情感上的这种缘,所谓碰出了火花,当火花过去了,还有这种感觉吗?毕竟是短暂的。结婚十年二十年的夫妻,他还有这种感觉吗?没有了。《楞严经》就在用这些例子,以此为“指月之手”来让我们明白:凡此刹那不断生灭的都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如如不动的才是本来面目。所以六祖说的本来面目指什么?“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就是灵魂最深处的那个“一”,他和道最接近。通过修行、修炼、修道,不管用哪个门派去修,最后都要回到那个地方去,那就是我们的老家,我们来的地方。每个人来的地方是一个,这个灵魂分化了,分化成一个一个的小灵魂。所以修到一定的时候,我自己有亲身体会,元神出去之后,慢慢可以从一个化两个,两个化三个,慢慢分化得更多。一个可以向上走,进入洞天福地,另外一个可以到阴间去看一看,当两个飞行化影突然回到身体的时候,一下子既能记清楚上面洞天的景象,也清楚下面阴界的景象。就像我小时候和师父到坟地墓地去打坐,锻炼胆量。因为入定之后天眼打开,到处都是鬼魂,如果没有定力一定受不了。所以西游记里之所以是唐僧做领导,就是因为他有定力,不管妖魔鬼怪是要杀它、吃它,他都一心坚定向西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然后世尊继续举例子。如果冬天在室外,零下几度又有寒风,手放在外面一定感觉很冰冷,而另外一只手放在温暖的口袋里是热的。当这两只手交叉放在一起的时候,如果冷手的温度很低,就会影响热的手也变凉了;另一种情况,如果热的手温度更高一些,就会使冷的手温暖一些。这是阴阳两面的相互控制,是本来的面目吗?不是,因为外面的温度影响了它,这些温度在世尊看来都是虚妄的,幻觉、幻象,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是如如不动的,灵魂最深处的那一点才是真实的。这是以人体的感觉这一面来为我们开示。
世尊继续告诉阿难,当人们疲倦时夜里常会做梦,这个梦是什么呢?一般的梦都是颠倒梦想,梦醒之后记不太清楚。天南海北的没有主题,而且往往不连贯,或者和我们白天经历的事情有关联,还有一种情况是身体有病时也会有梦,这些也都和我们所处的状态有关。这是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都不是的。就是以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的触觉、思维等等层层分解,帮助我们找到本来面目,找到自性。所以我们要知道,外在的记忆或者因缘,触碰到我的某一个位置所产生的都是假象。触碰到手有了温度,因而感觉发冷或者发热;触碰到眼睛,眼睛看清事物或者因疲劳而产生幻相;触摸到耳朵,耳朵听到某些声音或杂音,这些都不是真实存在的,都处在刹那生灭之中,一会儿生一会儿灭,如果追求这些是抓不住的,那么只有流浪于生死大海之中。众生为什么有生死?就是这个原因,颠倒了,不明白有一个不生不灭不死的灵魂。不知道生生世世不管多长时间,哪怕是几亿年或者更久,所有记忆就从来没有消失过,我们既不会死也不会生。记忆永远存放的得好好的,做了多少好事多少坏事都清清楚楚。所以要大量做好事,供养善知识,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因为因果定论永恒存在于如来藏、第八意识里,也就是道家所说的先天元神,它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如如不动的。所有能动的都是虚假之相。
佛经由印度文字翻译而来,有一些特殊的名词比如说般若,就是指智慧。只不过这个智慧不是指一般的小聪明,人间的世智辩聪等,而是更圆满的。我们中国只用了一个“道”字就表达了。你得道了就拥有了无上的智慧,这种智慧遍满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这是一个文字相,它不是百分之百只能相似地表达。所谓“强名为道”,大家悟明白就可以了,不要执着于文字相。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22:17:41 +0800 CST  
如来他一直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观察着每天的喜怒哀乐。提供着知觉让我能感到酸甜苦辣。唯有不动的就是我们的如如真心。妙明真心。深处的灵魂。一直在那红尘不变。像心经说的,不增不减,不浊不净。知道了这些以后我们更是应该修炼心性。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善于改正。发现不了没关系,让别人发现。别人发现他人的缺点很容易,那你就让他挑尽量的挑。挑出来发现有没有?有的话就立即改正。没有的话就当做一阵风。有人帮自己找毛病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烦恼即菩提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就是发现自己的擅长点。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需要我们平时反观自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后要做善男子善女人。只有这样把人做好,才得圆满之道。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7 22:18:44 +0800 CST  
自性本具足 离妄自圆成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其历史久远,义理深奥。然所谓言语道断。这个“道”和我们的言语是有很大差距的,语言、文字缘不到其深奥的本源,只能相似、接近地表达;又因佛教出自于印度,虽然翻译者都精通中文印度文,但其的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与我们有很多不同,有一些出入再所难免;加之2500多年的历史环境变迁,现代人要把它完全吃透是不容易的。所以此次我们从道家的角度来解读《楞严经》,使大家能更好地深入理解。因为道家是中国的本土文化,其学说早已潜移默化深入到国人的血脉和细胞当中。比如世人常说“讲道理”这个“道理”即来源于道家。修真一脉讲究性命双修,这非常重要。我过去接触过很多各个门派的修行人,有些苦修多年仍然是身心俱疲,烦恼重重。境界一来时马上被烦恼缠缚,遇到具体的事情就把所有的修行全部忘掉了,待时过境迁回头一看又心生懊恼。由于现在乃是世尊预言的佛教末法时代,真正实修实证的佛法多已失传,只留下难解意趣的经文,很多人都流于空洞地学习理论知识。而道教修真正值正法时代,师徒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通过理论和故事的引导使其最终亲身证悟。比如我们讲“空”、“色”、“无”、“有为”、“无为”等,是否能真正感知体悟这种境界?譬如传授一个人游泳的技能,不能一味地讲解原理,重要的是到水里去感受水的浮力,亲自练习实践。像我小时侯学游泳是无师自通。因为我小时候在山区长大,六岁时险些在那条河里淹死,每到夏天还是和很多小伙伴一起,在浅水区玩耍,逐渐感知河水本身的浮力,慢慢胆子大了自然学会了游泳。我们为什么能学会游泳?因为每个人自身就有这种潜力,会游泳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安静自然地平躺在水上本来就不会沉下去。我们为什么能学佛证道?因为我们先天的元神,《楞严经》中所谓的“如来藏”,道教中所谓的“灵魂”、“道”本身就拥有这种潜力。也就是《道德经》中所说“道生万物”。所以用道家的思想来学习这一部《楞严经》更容易融会贯通,豁然开朗大彻大悟。不然只枯学理论,于解脱生死实不相干。我曾经遇到一个疾病缠身的人,只会念一句阿弥陀佛没有什么实修。临终深重的业障笼罩在他的眼前,看不清一切,最后在极度恐慌中离开人世,这样又怎么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佛教和道教虽然发源地不同,很多名相不一,但意思是相通的。比如说“如来藏”,即是道教所说的“灵魂”。灵魂相当于先天意识的载体:一个人不断地轮回,生生世世的记忆影像都被存储在第八意识的“录音机”里,不管经过多少年或多少次转世记忆仍在永不磨灭。之所以无法回忆起来,就是能量不足被障碍住了。好似一个人经络不通因而生病。头部经络不通因而头痛,女性气血淤阻而致痛经,罹患老年痴呆的失忆病人也多是经络堵塞,不通则痛!但堵塞不等于消失。通过如法的修行,沉心静气毫无杂念,就像湖水平静无波时即能豁然开朗,甚至瞬间打开过去世的回忆。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8 22:16:47 +0800 CST  
人有这个贪心,嫉妒很难消灭。所要培养随喜习惯。也就是别人遇到好事你也开心。这个一开始可能心里也不是这么想的,但这也是一个有为道无为的过程。为什么很多修行的人本知世界虚幻,但还是会起各种各样的星。那就是因为他知道,但不会去做。包括这个心量有没有提高,须遇到要处理的事把事摆在面前,看你是怎么样的面对,如果和以前一样,那还是没有进步。也就是一堆漂亮的理论装在身上却华而不实。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9 16:37:21 +0800 CST  
当然光凭这个也是不够的,还要付出一些行动。
楼主 心静无为  发布于 2021-03-09 16:37:59 +0800 CST  

楼主:心静无为

字数:44485

发表时间:2021-03-02 21:24:1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7 14:16:02 +0800 CST

评论数:1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