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历史上武功最牛的人( 全新漫画故事)


(五)

辛弃疾出名了,他摇身一变,从叱咤江湖的大侠和山寨部队的秘书转型成为南宋的政府官员,一连串的官位落到他脑袋上,诸如副市长(江阴签判)、第二首都的监察长官(建康通判。建康即南京,是仅次于杭州的南宋第二都城)、市委书记(滁州知州)、省检察院院长(提点江西刑狱)、中央特派员(湖南安抚使和江西安抚使)……

这些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辛弃疾可是很当回事的,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废寝忘食,那股热情劲儿,不亚于他挥剑砍人的时候。而且他秉性刚直,浑身都是“青兕”的牛脾气,不管同事和上司怎么说怎么想,他都不搭理,永远坚持自己的风格和原则,满脑子都是抗金、抗金、抗金……

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辛弃疾以其军事天才写了一本名曰《美芹十论》的书要献给宋孝宗。他的这部大作,看书名,有点像吃货风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舌尖上的美味呢,其实这书都是军事内容,讲的是如何收复中原的策略。

辛弃疾极其热情地写完了书,又极其热情地把书呈上去,结果呢,朝廷反映冷淡。辛弃疾毫不泄气,三年后他又写了本《九议》,继续狂侃打仗的事儿,结果依旧没人搭理他。

别看南宋朝廷在抗金问题上表现得颇为软蛋,但对付自己人可是相当强硬的。朝廷一琢磨,那辛弃疾不是有军事才能吗?不是特想打仗吗?正好,就让他去江西镇压匪冦叛乱吧,这拨匪冦可是让官兵头疼很久了。

其实辛弃疾对剿匪灭寇这活并不感冒,多年来,他一门心思都是“攘外”,现在倒好,朝廷放着那么严重的外患不让他去“攘”,偏偏让他来“安内”,实在是让人郁闷。不过既然上头发话了,也不能不听命令,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淳熙二年(1175年),辛弃疾带着他心爱的宝剑来到江西,很努力地砍向一帮散发着茶叶清香的匪寇们。看到这,有人要问了,这匪冦怎么还带茶叶味呢?告诉您,其实他们造反前的职业就是种茶叶、卖茶叶的,之所以正经买卖不干混起了黑道,也都是被朝廷给逼的——重税盘剥坑死人啊!

朝廷给这帮勇猛的茶农和茶商起个相当响亮的称号——“茶盗”或“茶寇”。

“茶寇”的带头大哥叫赖文正,组织能力很强,他一声召唤,便有数千号兄弟踊跃加盟。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自备大刀和板斧,出没崇山密林,纵横各州府县,先在湖北打得风生水起,又转入江西、湖南和广东。朝廷派官兵屡次围剿,都被他们打得屁滚尿流,赖文正威震八方,官老爷愁得哇哇直哭。

就在赖文正以无敌之姿笑傲江湖之际,他的克星突然降临了。

辛弃疾来到江西后,发现当地官兵实在烂得可以,都是一帮被“茶寇”吓成严重心理阴影的老弱病残,如此部队,能打胜仗才怪。

辛弃疾干脆把这帮不顶用的官兵一脚踢开,自己招募新兵,再严加组训,很快便打造出一支“死士”,也就是敢死队。他们少而精,但个个武艺高强,行动迅猛,又擅长玩命,战斗力丝毫不亚于当初辛弃疾勇闯金营带领的那五十个骑兵。

战斗开始了,辛弃疾拔剑而起,率敢死队员们和挥刀抡斧的“茶寇”杀作一团,正所谓“亲提死士与之角”!

辛大侠的剑法出神入化,凌厉无比,招招致命,任凭“茶寇”如何刀砍斧剁,也敌不住他。再加上“死士”们也皆非等闲之辈,“茶寇”很快就败下阵来。

只玩暴力砍人,不是辛弃疾的风格,高智商的他一向注重暴力和忽悠相结合。

把“茶寇”杀败后,辛弃疾又走起了“温柔风”——这就和他的词一样,能豪放又能柔情,他放出话来,说只要投降的就优待。已被打残了的“茶寇”没那么坚强,都不想死,于是乎,赖文正就向他当初带头造反一样,又带头投降了。

朝廷耗时半年、动用近万人的军队都没搞定的“茶寇”起义,不到两个月就被辛弃疾和他的敢死队灭了个一干二净。这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南宋朝廷乐坏了,他们对辛弃疾“安内”的本事大为欣赏,正巧湖北和湖南也有好几拨盗匪相当猖獗,朝廷干脆又把辛弃疾派去执行新的剿匪任务。

可怜的辛弃疾,一身武艺和满腹韬略无法用于对付万恶的侵略者,却全都用来摆平黑社会犯罪团伙。明明是拥有武将的本事,可偏偏被派去干武警的活,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辛弃疾无奈,只能再次挥起宝剑。事实证明,没有敌手能在辛大侠面前坚持几个回合,很快两湖一带的盗匪便被辛弃疾砍了个精光。

虽然辛弃疾砍人够狠,但他的脑子始终清醒,他早就看出来了,这年头之所以盗匪泛滥,还不都是“逼上梁山”的?!如果当官的不那么折腾老百姓,谁吃饱了撑的去铤而走险呢?!

辛弃疾越想越憋得慌,牛脾气又上来了,他再度发挥文采,写奏章上书朝廷,说贪官污吏压迫穷苦百姓才会导致他们被迫转行,变成盗匪,今儿灭了这拨,明儿又闹起了那拨。要想彻底不让他们闹腾,那就得善待百姓,严惩腐败。

此番言论,可谓真知灼见,辛弃疾的政治智慧尽显无余。朝廷觉得辛弃疾说的很有道理,下令嘉奖。辛弃疾有点兴奋,他又给朝廷写了一份奏疏(给朝廷提建议上瘾了……),请求建立一支新的地方军队来维持湖南治安。朝廷挺开明,不但批准了,还让辛弃疾亲自来搞。

辛弃疾更加兴奋了,一腔热血烧得滚烫,他于淳熙七年(1180年)夏开始筹建新军,一口气招募了两千步兵和五百骑兵。经过一番精心打造,声威赫赫的“湖南飞虎军”诞生了!《宋史》赞誉这支军队“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如果辛弃疾能亲自率领飞虎军和金兵干几仗,那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件超级幸福的事情,也会成为相当有意义的历史壮举,估计能和昔日的岳家军有的一拼。但遗憾的是,南宋朝廷在金国饿狼面前继续保持小绵羊状态,搞得辛弃疾仍旧无缘砍杀金兵。

没机会走上抗金前线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辛弃疾在地方官任上霉运不断。由于他三天两头上演“青兕”风格,逮着犯罪分子就成批成批的砍头,对上司和同事也是总瞧不上眼,再加上他特会享受生活,一直有美女和豪宅相伴,总给人“腐败”的感觉。于是乎,弹劾他的奏疏此起彼伏,其中一道弹劾令给他扣的罪名挺好玩,说他“花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整日端坐在‘阎王殿’!”

一个浑身都是文艺细胞的大词人,竟被比作恐怖的活阎罗,这上哪儿说理去?!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27 08:56:21 +0800 CST  
(六)

从淳熙八年(1181年)到开禧元年(1205年),这位传说中的“活阎罗”前后被弹劾六次,炒鱿鱼三次,满腔的豪情壮志被浇得冰凉!

唉,与其如此被坑来坑去,还不如退隐田园呢!辛弃疾真心感觉有些累了。

第一次被坑那年,辛弃疾就在江西上饶的山水之间营造了一座豪华庄园,起名“稼轩”,自号“稼轩居士”。这里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鱼游碧波,鸟语花香,辛弃疾过得好不惬意(难怪有人告他贪腐)。

此后辛弃疾虽然也曾被再度启用,但他已经把享受逍遥生活作为他生命中的主打歌了——或与诸多美妾载歌载舞,或与哥们陈亮饮酒游玩,同时也写下了大量流传至今的经典词作。

不过有时夜深人静时,辛弃疾也会郁闷和伤感,一想到这辈子抗金没希望了,他就憋得慌。

这一夜,辛大侠又失眠了,于是挥毫写下了经典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可怜白发生!是呀,此时的辛弃疾已经快五十岁了,依旧是报国无门……

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九月,伟大的文豪兼猛士辛弃疾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八岁。

虽然壮志难酬,虽然抱恨而逝,但辛弃疾用他经典的词和威猛的剑获得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永恒。

他是历代文学家中武功最高的,也是历代武功高手中文采最牛的,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使他成为两宋最多产的文学大咖,且数量和质量都是超一流的。而那一系列剑光血影的壮举也让他成为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魅力英雄。

如此集江湖侠客与沙场猛将、文学天才与军事天才于一身的奇才,在历史上比大熊猫还罕见。这,便是辛弃疾独到的魅力。

其实头脑超发达的辛弃疾还是个预言家,他于乾道八年(1172年)曾说,金国六十年必定完蛋,但是金国完蛋后宋朝会更倒霉!

就在辛弃疾说完这话的六十二年后(1234年),蒙古灭了金国,南宋面临着一个更恐怖的新敌手。又过了四十多年(1279年),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灭了南宋,一个时代结束了,辛弃疾和无数大宋热血男儿所作出的努力皆付之东流……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27 08:56:31 +0800 CST  




卷三:剑客风云 之 38.黑面英雄 悲壮忠烈——花云(明)

(一)

话说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的一天,有个相貌奇丑的和尚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这倒不是因为他成功化到了一顿可以吃饱的素斋,也不是因为他换了家香火旺盛的大庙,更不是因为他突然变俊俏成为唐三藏那样的美和尚了,而是有一位相貌和他一样奇异的安徽老乡,死活都要追随他从事一项高危但很有前途的事业——造反,而且这位老乡还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剑客。

丑和尚生得“奇骨贯顶”,而投奔他的这位老乡生得“貌伟而黑”,都说那张飞、包拯乃“黑脸”典范,但皆为小说家虚构,这位老兄的面庞才是正史所载的真黑,那真是仿佛浓墨涂面,五官难分,又好像那东山烧过炭、西山挖过煤!

黑兄弟剑法超群,骁勇绝伦,若他身着皂袍舞剑,那场景真是惊煞万人,恰似一团乌云裹挟道道电光。若夜晚舞剑,那就只见电光不见人了……

好黑!好剑!好猛!好英雄!丑和尚赞不绝口,从此把这位黑剑客收归帐下。

这位爱才如命的丑和尚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如今他的身份还不是大明皇帝,而是元末的起义军老大。他新收的黑剑客名叫花云,多年来仗剑游走江湖,身怀绝技却不得施展,心想这大元朝气数已尽,与其给蒙古人的朝廷充当爪牙蹂躏百姓,倒不如投奔敢于造反的豪杰为拯救黎庶而战,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花云听说他的安徽老乡朱元璋乃超级人杰,造反造得甚为雄壮,便提着宝剑前来投奔,二人一见如故。

花云的绝伦之勇不但征服了朱元璋这个丑男人,还征服了一个美少女——邵姑娘,怀春少女爱英雄,英雄铁血也柔情,二人你侬我侬结为连理,从此举案齐眉鸾凤齐鸣,不久就生出一个可爱的男娃。

黑剑客的婚姻感情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小说中瞎编的乱七八糟的江湖儿女爱恨情仇。每当丈夫仗剑出战,妻子总是在家默默祈祷,并操持家务,拉扯小孩,正所谓平淡才是真。有如此贤妻,花云的剑在沙场上舞得更加绚丽。前线军营内,每当静夜时,花云都特别思念妻子,每次出击都盼着能迅速破敌,好和妻儿团圆。

在花云短暂的一生中,陪伴在他身边的并不是温暖的妻子,多是冰冷的宝剑。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27 08:58:29 +0800 CST  

(二)

花云是个异类武者,因为元末明初几乎没人用剑这种兵器了,关于那个时代剑侠纵横剑派林立的传说纯属虚构。平日拿它舞着玩或在江湖上耍耍酷还可以,但若临阵对敌,和万千敌军铁骑的大刀长枪乱箭对决,无异于找死,更别说当时已经有火铳(堪称现代枪炮的老祖宗)这种高科技武器了——您这边挥剑而上,人家那边端着填满弹药的火铳对准您“轰”地一下子,啥下场?可想而知。

既然剑那么不济事,那花云还用它干啥?脑子锈住了不成?莫急,这花云是个超群的剑客不假,但他也和昔日的前辈“剑圣”裴旻一样,是个精通多般武艺的高手,他十分清楚,何时适合用剑,何时适合用其他兵刃……

花云加入朱元璋阵营,得以全面施展。安徽怀远乃花云老家,花云自打出来混的那天起,就盼着打回老家,拯救受苦受难的乡亲们。终于朱元璋帮他圆了梦——派他率军攻打怀远城。

“乡亲们,吾来也!”花云那个兴奋啊,两眼放光,仗剑率军飞奔怀远城,一番激战,顺利破城。怀远城有一元军守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花云的剑就横在了他的哽嗓咽喉之上,接着绳捆索绑,将其活拿,真是干净利索!朱元璋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几个月后,朱元璋攻打滁州,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只率几个骑兵先行。“老大忒冒险,我得跟着保护!”花云的这一决定非常正确,因为老朱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万马奔腾的声音由远而近,很快,前方尘土飞扬喊声震天!

妈呀!前方竟然冒出了数千敌兵!朱元璋这大部队还没跟上,身边只有数人,如何是好?!老大是见过世面的,镇静自若,但跟着他的那几个亲随骑兵吓得不轻,心想这下完蛋了,别说打,他们只要一齐扑来,就能把咱们几个都压成肉泥,就算一人一泡尿也能淹死咱们呀!

嘿嘿,嘴边的红烧肉,一口吞下轻而易举——敌军狞笑着,做出了全灭朱元璋骑兵的准备。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朱元璋想出对策,他身边的花云已抽出宝剑,纵马冲入敌阵,人如黑煞神,剑似追魂电!

朱元璋和他的几位亲随骑兵战士惊呆了,他们没想到花云会单剑匹马冲过去!几千名敌兵也惊呆了,他们想不通来者是干嘛的,是想投降咱们的吗?那为啥气势汹汹杀气腾腾呢?是想打咱们的吗?不可能啊,就他一个人单挑咱们几千人?他是喝醉了还是疯子?亦或是他周边隐藏着千军万马?

“好黑!这人长得好黑啊!啊!不对,他好像就是前些日子攻破怀远城的那位!”一个敌兵看到冲向自己部队的这位黑脸剑侠,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不过为时已晚——剑到!血喷!惨叫!挂了!

“此黑将军勇猛异常,不可当其锋!”敌军中一个领头的发出这样的惊呼,紧接着就招呼部队迅速撤退。

一个人、一匹马、一把剑,吓跑了几千敌军,世所罕见!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花云的表现自然出类拔萃,而那数千敌军的胆量和战斗力也够“神奇”——还真不是一般的丢人!

朱元璋大喜,心说:有这位黑面剑客在,简直胜过千军万马。朱元璋决定,从此之后打仗时都由花云做先锋,平日里都要花云做保镖。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28 15:28:08 +0800 CST  
(三)

此后花云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横扫江南,无往不胜,利剑狂舞,敌军披靡。不过当他的宝剑舞到一片山泽之中的时候,出意外了!

“哪来的黑鬼?还拿着个破剑!吓唬谁呢?哥几个,灭了他!”一帮面对花云的人这样说道,和前不久那帮高呼“不可当其锋”的敌军差别忒大了!

搞笑的是,这帮无所畏惧的人还不是官军,而是盗匪!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贼胆包天!

此时的花云正奉命进军宁国(今属安徽宣城),手里头的兵马并不多,行至山泽时只听得“当当当”一阵子铜锣响,定睛一看:呜呼呀,有了贼了!

盗贼数倍于花云,且气焰嚣张,极度凶狠,花云为保存实力,没有硬拼,再加上周围地形险恶,很不熟悉,花云被迫退居山中据险自保。然而铁了心的盗贼锲而不舍,死活不放,愣是把花云的兵马围困了整整八天!

这不耽误事嘛!到头来怎么和老大交代啊?!

这时,花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英勇的自己仗剑冲杀,像是一条上下翻腾的黑龙,将数百盗贼斩尽杀绝!

花云越想越兴奋……

其实,这幅画面,并非花云的意淫,而是真实的场景——就在前不久,他行军马驮沙(今江苏泰州靖江)途中,突然遇到数百名悍匪劫道,他边战边走,厮杀三天,愣是将这一伙悍匪杀了一个一干二净!

如今这些围困花云的盗贼可不知道,他们围困的这位黑将军前不久就杀过他们的同行,匣内宝剑血未干呢!

花云之所以这次没有迅速出手,并非畏惧,而是这批盗贼比上一拨多出太多,若和他们血拼,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毕竟杀盗贼不是目前的主要任务,大事还在后头呢。但不出手吧,这帮熊孩子还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了!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被困了八天之后,花云决定爆发一下自身的小宇宙,奋勇突击!而奋勇突击的第一步,竟然不是拔剑,而是抄起了长矛!

一代剑客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兵器!这和前面登场的几位剑客一样——当对付比较凶猛的千军万马时,剑这玩意太短,太薄,即便耍得再眩,舞得再猛,也难以打胜。所以必须换长兵器。于是乎,剑客华丽变身,成为长矛骑士,花云开始展示他多样化的武功!

事实证明,花云的矛法不亚于他的剑法。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以数倍长度于宝剑的长矛玩骑兵突刺,比舞剑格杀显得雄壮多了。

只见花云大喝一声,纵马挺矛,呼啸而出,其他将士们也都被主将激励,齐活出动,迅猛突围,盗贼们还处于围困花云的幸福感之中,没想到花云突然杀出,盗贼们措手不及,纷纷匆忙迎击。

松懈了多日的盗匪们岂能挡得住花云满腔的怒火和狂龙乱舞般的长矛!血战一天,花云胜利突围,数以千百计的盗贼都被杀死,此乃花云一生中斩首最多的一次厮杀。这正是:

飞马舞矛眼圆睁,好似一阵黑旋风,剑客无剑亦威猛,杀尽千百恶匪兵!

娘子啊,我又光荣地完成了一次艰巨的任务,待到主公日后扫平天下,我就用不着那么玩命啦,到那时咱们一家快快活活地过太平日子,努力把咱的娃儿抚养长大,最好和他爹我一样成为一个勇敢无畏的纯爷们!

回到家后的花云兴奋地对娘子如是说,说得娘子大眼睛忽闪忽闪,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非常遗憾的是,未来,却是极端残酷!这对年轻的恩爱夫妻,没能够白头到老,只因那“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28 15:30:24 +0800 CST  

(五)

年仅三十九岁的黑将军死了,死后过了好一会儿,陈友谅和他的属下们依然感觉耳边回荡着他骂人的雄壮声音……实在是太可怕了!

花云终于和娘子在另一个世界相聚了。他们的孩子被侍女孙姑娘紧抱在怀,一路逃亡。一个十来岁的大姑娘带着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历尽坎坷,所受之苦常人难以想象,他们先被盗匪劫掠,后被渔民收养,好不容易看到一丝希望了,偏偏又遭遇了乱兵,被踹下了江里!

这对坚强的孩子真是命不该绝,他们没有葬身鱼腹,只因有一根断木救了他们。他们紧紧伏在断木之上漂流数日。孩子饿了,孙姑娘就采莲蓬剥莲子给孩子吃。直到一个深夜,一位姓雷的好心老人救了他们。此后又历经一年,他们终于找到了朱元璋!

孙姑娘抱着孩子见到朱元璋,放声大哭,这哭声中包含着这些日子遭受的所有委屈,包含着对花云夫妇的深痛怀念,也包含着见到亲人后的激动,这位了不起的姑娘在眼泪中释放了她全部的心情……

看到此情此景,又想起爱将殉节,一向心如铁石的朱元璋也大哭起来,泣不成声,他轻轻抱过了孩子,放到自己的膝上,摸着孩子的脸叹道:“将种也!”此时此刻的朱元璋,一点也不像平日里那个狡诈残酷的铁血统帅,更像一个慈祥的长辈。当朱元璋突然想起来,要好好赏赐雷老人的时候,老人却早已悄然离去了。只为救助一个可怜的孩子,毫无一丝贪图之念,真可谓平凡中的伟大。

朱元璋给小孩起名为花炜,抚养长大,累积战功封为水军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军官。到了明世宗嘉靖帝时,又下诏追赠花娘子和孙姑娘这两位不让须眉的伟大女子为贞烈夫人和安人,并立祠堂祭奠。花云的故事也被代代传送,至今仍有京剧《战太平》在演绎这位大明黑剑客的英雄壮举……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28 15:35:14 +0800 CST  
(四)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的一个深夜,花娘子邵氏突然从噩梦中惊醒,梦境中的花云身被数创满身血污表情痛苦却不发一言!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这几日,割据一方自立为帝的“渔民皇上”陈友谅率水军猛攻花云驻守的太平府(今安徽当涂),朱元璋远在江左,花云死守孤城,敌强我弱,众寡悬殊,形势万分危急。

老公在外出生入死,这种生活花娘子经历太多了,可是这一次她却莫名地心悸。只因这一战,实在是过于恐怖了!

陈友谅出动了庞大舰队,云帆高涨,乘风破浪,把太平府围了个水泄不通。花云清楚,一城安危全靠自己了。城内兵丁稀少,粮食匮乏,除玩命外别无选择!

花云顶盔冠甲,抖擞精神,和元帅朱文逊(朱元璋的养子)、知府许瑷及院判王鼎接阵迎击,冒着箭雨反击攻城的敌兵,直杀得人头满地滚,鲜血顺江流。

搏杀三昼夜,陈友谅的部队依旧够强够猛,因为他们的人实在太多了,简直杀也杀不完。花云的守军呢,死伤惨重,连元帅朱文逊都英勇捐躯了。即便如此,陈友谅还是没能攻破这座顽强的城池,急得这位“渔民皇上”都上火了。

就在短短一天后,陈友谅突然兴高采烈跟打了兴奋剂似的,因为老天爷帮了他一把——发大水了!水,浇灭了陈友谅着急上的火!哪里来的水呢?原来是迅猛涨潮的江水也!

水涨船高,再加上陈友谅出动了航母一般的巨舰,这下完美了——其舰队和太平府的城池处于平行状态,陈友谅的士兵们再也不用费劲地登云梯攀城了,全都一窝蜂地从战舰上轻松跳入城墙之内!

陈友谅全军杀进,太平府残存的那点守军已经饥疲交加,再也抵挡不住。

风萧萧,江水寒,城已破,望尸山……

三天的血战使花云的体力值急剧下降,他都数不清自己到底杀死了多少敌兵,兵刃豁了,身上烂了,嗓子哑了,肚子空了,眼前还有些发晕了。突然,一员敌将横刀杀出,从侧面给了花云一刀,花云眼疾手快,挥剑抵挡,却不料那敌将手下的几个亲兵飞出挠钩套索,把花云全身拿住!敌将飞起一脚,把花云踹翻在地,几个人一起将黑将军绳捆索绑,带去见了陈友谅,同被生擒的还有抗战到底的知府许瑷和院判王鼎。

“夫人!将军,将军他、他……被敌人给生擒了!”家中坐立不安的花娘子邵氏听到了这个消息,她的噩梦成真了。

邵氏的泪水已经止不住了,但她没有晕厥没有惊慌更没有失态,她抱着三岁的孩子去拜祭了家庙,接着对家人说:“我素知丈夫忠义,此次必死无疑,他死了,我绝不独存于世,必追随而去!但也不可断了花家的香火,你们好好把我们的骨血抚养长大吧。”说完后,花娘子最后看了一眼孩子,投水而死。

侍女孙姑娘见夫人自尽,不禁嚎啕痛哭,这个女孩暗自发誓一定要保下这花家一脉香火,便抱着孩子渡过长江,逃难而去,从此亡命江湖……

花娘子死前所言不虚,她太了解自己老公了,花云是那种典型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主,敌军把他押到陈友谅的旗舰内, 陈友谅笑吟吟地劝降,陈友谅的大将们则恶狠狠地威胁,一面红脸一面白脸试图降服这位黑将军,而花云跟个黑铁塔似的,一直保持昂首挺胸岿然不动的造型,双目喷火,骂不绝口,唾液横飞!

接下来的一幕,绝对神奇!但见花云直骂得热血沸腾,浑身滚烫,突然小宇宙爆发,虎躯一震,狮吼一声,把个身上的绳索全部绷断,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过看守手中的大刀,接着把这位看守一劈两段!陈友谅大惊,在场所有的人大惊!

剑客花云,继昔日变身为长矛骑士之后,再次变身,成为刀法高手,而且还是一个发了疯的刀法高手。只见他八面轮转,劈砍扎削,寒风呼呼,一口气将五六个敌兵送上了西天,而且边砍还边说着疯话:“你们这帮小贼!非我主敌手!为何还不赶紧投降!”您瞧,他自己都到这地步了,还让人家向他投降呢!

陈友谅麾下诸将被这一场景惊着了,还好他们反应不慢,又仗着人多,蜂拥而上,把这位黑金刚团团围住。只听得“砰”地一声,一位敌将竟拿着大铁锤砸中了正在忘我厮杀的花云,而且砸中的还是脑袋。花云当场头骨碎裂!这一画面恐怖至极!但更恐怖的还在后面!

花云虽然倒下,但并没死,嘴里还是骂个不停!陈友谅下令,把他绑在外面的桅杆之上,接着万箭齐发,花云依旧骂声震天,直到临死前的最后一秒!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28 15:36:03 +0800 CST  



卷三:剑客风云 之 39.猛龙出海 惊呆少林——俞大猷(明)

(一)

无论是刀光剑影的江湖,还是枪林箭雨的沙场,都流传着那条龙的传说……

传说中,“龙哥哥”剑法无双、棍法绝伦,其武功之强,连少林寺僧人也甘拜下风。

传说中,“龙哥哥”率古代的“坦克”和“军舰”狂扁倭寇,在水陆两栖都无往不胜。

传说中,“龙哥哥”著有“武林秘籍”《剑经》传世,图文并茂,精妙生动,被无数习武者奉为宝典。

其实,这些传说,都是真实存在的……

“龙哥哥”不是别人,正是大明王朝的抗倭名将俞大猷,他的武功,他的战术,总是变化多端的,他的盖世神勇,在当时也只有一人堪与匹敌,再加上他曾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纵横驰骋穿梭自如横扫强寇,所以世人便把他比作神奇威风的龙,而那位与他并驾齐驱的英雄,则被比作霸气十足的兽中王——“虎”,这位“虎”不是别人,正是名气更旺的戚继光。正所谓“俞龙戚虎,杀贼如土!”

“龙”先登场,至于那位“虎”,咱后面还会专门细说。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28 15:40:48 +0800 CST  
(二)

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他的老祖宗俞敏曾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为大明王朝开国立下战功,封了个“百户”的世袭军职,相当于连长。老俞家的官儿本来就不高,工资低得可怜,日后更是越混越惨,传到俞大猷这一代时,老俞家已彻底落魄成了穷屌丝。

俞大猷依靠老妈给人家做手工编织维持生活,他的童年是相当艰辛的。

别看俞大猷是一穷孩子,但他的豪情壮志比任何人都强烈,他打小就认为自己必须成为一个与众不同、名垂史册的牛人,正所谓“以豪杰自命。”

为了心目中不可磨灭的梦想,俞大猷拜师学艺,他所学习的第一个专业非常奇葩——《易经》是也。

在很多人印象中,《易经》是一部神乎其神的奇书,据说涵盖了全宇宙的真理。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本书能“未卜先知”,最起码能摆摊算命。

当时福建泉州有三位《易经》高手:王宣老师从《易经》中研究了古今兴衰;林福老师从《易经》中研究了人性之谜;赵本学老师从《易经》中研究了百变兵法。俞大猷一口气把这三位老师都拜了。学了一段时间后,他感觉赵老师的课题最合他的胃口,于是乎,他也开始全力从《易经》中研究打仗的事儿。

突然有一天,俞大猷悟了,在他的脑海中冒出来这样一番神奇的理论——兵法之数是从五开始的(《孙子兵法》中把打仗的好多事儿都分为五种类型,如“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又如“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其他还有好多关于“五”的),就像人分为脑袋和四肢五部分,即使百万大军,也能合体为一人!

怎么样?听起来够神吧?!

带着对《易经》的大彻大悟,俞大猷又学习了第二个专业,他拜一代武学宗师李良钦为师,学习棍法和武林绝技——荆楚长剑。俞大猷果真是天赋异禀,没多久便已练得日臻完美,已然“剑术天下无敌”,百十人不得近身!

嘉靖十四年(1535年),文武双全的俞大猷同学参加了“高考”——武举会试,名列第五,开始当官,封为正千户,相当于团长。

俞大猷被朝廷派往金门任职,有一拨常来福建和广东烧杀抢掠的匪徒让他很生气,他上书领导,陈述自己暴打匪徒的意见,结果领导把他臭骂一顿——“小校安得上书?!”接着又把他打了好几棍,还炒了他的鱿鱼。

可怜俞大猷一片赤诚之心,被昏官当成了臭狗屎,令人心寒呀!

这俞大猷坚持要暴打的匪徒正是臭名昭著的倭寇。

这倭寇本来是日本海盗,在改行当海盗前,他们的职业有武士、浪人(流浪的武士)、商人、渔民、船夫,还有些流氓无赖,后来一些明朝的走私犯和海盗觉得这行很赚钱,也纷纷加入。到嘉靖年间,这帮明朝的亡命徒后来居上,搞得倭寇中的十分之七都是中国人!

那些名震中外的倭寇巨魁多是中国的黑道老大,最著名的两位便是王直和徐海,他们在成为倭寇首领之前的职业,一个是走私商,一个是和尚。

中国海盗和日本浪人勾勾搭搭,相互利用,成为嘉靖年间明朝南方最让人头疼的祸害。

俞大猷上书抗倭反遭撤职,当时的官场之烂可见一斑。

但俞大猷未有丝毫气馁,为了梦想,他继续“一根筋”。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30 17:44:44 +0800 CST  
(三)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北方的蒙古首领俺答汗进犯山西,朝廷下诏全国海选猛男上前线玩命,俞大猷极其兴奋,毛遂自荐,受到国防部长(兵部尚书)毛伯温的赏识,毛部长又把他推荐给宣大总督(河北、山西一带的最高军政长官)翟鹏。俞大猷聊起军事来头头是道,翟总督大为折服,热情款待,致使全军震惊。

俞大猷本以为这回可以大显身手了,没想到翟鹏只是把他当成是口才绝佳的“脱口秀高手”,对他只提供优厚待遇,并不重用。

俞大猷壮志难酬,有些郁闷,他才不甘心当个吃白食的人呢,最终辞谢而去。

毛伯温见俞大猷从翟鹏那里跑了,便给他安排了新的工作,让他驻兵武平(今属福建龙岩市)。到任后,文武双全的俞大猷一边和文人们研读典籍,一边教士兵们练习剑法,心情舒畅了许多。

不久,海盗骚扰武平,俞大猷顿时亢奋——可算逮着在战场上实践武功的机会了!他亲率士卒连劈带砍,俘虏斩获三百多人!

俞大猷刚在福建平了一拨海盗,广东那边又来了新任务,新兴(今属广东云浮市)、恩平(今属广东江门市)一带峒人(苗族、侗族等)造反,需要俞大猷来摆平。

俞大猷真是艺高人胆大,他让百姓作好防守准备,自己则亲自率领几个随从遍访造反者的巢穴,先以他高超的“文”给造反者洗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一些造反者说得两眼发直;然后他又以高超的“武”震慑造反者——抽出宝剑舞了个风生水起飞沙走石,一边舞还一边对造反者说:“来来来,我教你们剑法!看这招白虹贯日!再看这招青龙出海!……”

一番忙活,文武并用,造反者集体下跪,愿意归降。

这时造反队伍中有一个名字很凶猛、武功也很凶猛的人表示不服,此人名叫苏青蛇,曾力格猛虎,然而这位名字很像白娘子她妹的老兄刚透露出不满情绪,就被俞大猷一剑斩杀,其他人算是彻底被震住了。

苏青蛇在老虎面前挺厉害,可没想到俞大猷是比老虎还厉害的神龙!

俞大猷命令造反者把侵夺的民田还给百姓,又招降了好几个头目,这两地从此得到安宁,百姓拍手称快。

先平海盗,再斩青蛇,俞大猷威名渐著,两广总督欧阳必进认为无论哪里出了乱子,只要把这位属下派出去,都能搞定。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安南(今越南,当时为明朝的属国)大臣范子仪闹事,进犯广西钦州、廉州,边境百姓吓得够呛,欧阳必进下令俞大猷前往讨伐。

俞大猷携三尺青锋,飞驰而至。

俞大猷来到廉州城下,正遇着敌军攻城攻得正欢。俞大猷很想快速出击,但没办法,因为他的水军还没到达,如果打的话,很难全歼敌军。于是,俞大猷把当年从《易经》中悟出来的兵家奇谋拿出来了,他派出几个骑兵前去劝降,说明朝大军已到,你们马上就要玩完了!

敌军智商不高,还真被吓跑了。不久,水军开到,在冠头岭(今属广西北海市)设下埋伏。此时那帮敌军又转而攻打钦州,这正中了俞大猷的套。俞大猷拦截了敌军的舟船,追杀数日,斩首一千二,生擒了闹事头子范子仪的弟弟范子流。接着俞大猷乘胜追击,并发出公告,让亲明的安南首领莫宏瀷送一份礼物来,这份礼物就是范子仪的脑袋!莫宏瀷很听话,立即照办,至此安南平定。

俞大猷此番绝对算是立了奇功,可当时的权臣严嵩为了打压他,不给他报功,只奖励他五十两银子,就把他打发了。

按说这五十两银子对普通人来说不算少(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约六七百块钱呢),更何况明朝领导干部的工资本来就低得可怜(各部尚书即部长级高官一年的工资也才一百五十二两银子),但这五十两银子的奖励和俞大猷平息一方战火的赫赫战功来比,那就纯粹等于玩人了。

可怜大猷这辈子一直霉运不断,当初给上司提出宝贵意见反被炒鱿鱼还挨了揍,这次摆平叛乱又被打压,真是没处说理去。事实证明,他的“点背”在以后的生涯中还将继续频繁上演……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30 17:44:54 +0800 CST  
(四)

虽然俞大猷总是遭遇不公正待遇,但他不愧为参透《易经》的大师,觉悟就是高,简直是“宁可天下人坑我,我也绝不坑天下人!”拿了可怜兮兮的五十两银子后,俞大猷又接到了新任务,琼州(今海南)五指山黎人造反,战火燃烧,海南岛百姓需要他!

俞大猷率军飞驰海南岛,大剑一挥,擒斩五千三,招降三千七。这时他那研究《易经》的觉悟又冒出来了,他上书欧阳必进说:“黎民也是人,隔几年就叛乱一次征讨一次,这哪里符合上天怜悯世人的本意呢?属下认为,应该建立城池,用治理汉人的方法综合治理,这样才能安定人心呀!”

欧阳必进觉得俞大猷说的太赞了,立马采纳,于是乎,俞大猷单骑进入黎民山寨,和黎民签订了和平共处的条约,从此海南百姓过上了安定祥和的日子。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俞大猷走上了一个更有意义的战场,也是让他名垂青史的战场。这一年,倭寇祸害浙江,朝廷下令俞大猷为宁(浙江宁波)、台(浙江台州)参将(镇守边区的武将,低于总兵,类似于师长)对付这帮恶贼。

俞大猷刚到浙江,正巧碰到一拨倭寇攻破宁波的昌国卫(“卫”是明朝的部队编制)。俞大猷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倭寇很有种,又攻陷了绍兴的灵山卫,接着再跑到松阳(今属浙江丽水市)作案。俞大猷胸有成竹,以他极喜爱的楼船搞了个海上拦截,倭寇们再次悲剧。

俞大猷是玩船的行家,他认为倭寇陆战厉害而水战不行,所以最好用战船和大炮在海上灭他们,不给他们登陆的机会。要么说这俞大猷被誉为“俞龙”呢,擅长海里爆踹小鬼子是原因之一。

就在俞大猷不辞劳苦辛勤卖力的时候,他的霉运又降临了,也不知为啥他被朝廷扣了一个“失事罪”被停薪了!

如以往一样,境界极高的俞大猷没有怨言,他继续追着倭寇实施无情暴打——“逐贼海中,焚其船五十余……”朝廷见俞大猷“将功赎罪”,干得不错,便撤销了停薪的处分,又决定给他正常发工资了,这真是典型的瞎折腾外加玩人。

两年后(1554年),倭寇占据普陀,俞大猷率军攻打,攻到半山腰,倭寇突然冲出来,杀死俞大猷手下三百人,包括一名武举。

俞大猷这回算是真正的获了罪,朝廷给他的处分是戴罪立功。

看到这儿,也许有人会说了,这俞大猷不是挺无敌的嘛,怎么还会受挫呢?!告诉您吧,俞大猷厉害不假,但倭寇的战斗力也是超强的。此番剿寇,倭寇的兵力兵器占尽优势,更何况是居高临下,各方面因素都对俞大猷不利,受挫很正常。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很快俞大猷就会让倭寇尝到他真正的厉害!

不久俞大猷在吴淞(今属上海)报仇成功,大败倭寇,朝廷觉得俞大猷不错,又折腾开了,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还赏赐了他一把银币。

此后,俞大猷接连破敌,晋升苏松(今苏南、上海一带)副总兵,可郁闷的是,他虽然当上了军区副司令,手下却只有不到三百人,各路调集的兵马都没赶到。倭寇乐坏了,大批出动,趁机进犯金山(今属上海)。

俞大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受挫了。此时屯驻附近的倭寇有两万多人,总督张经坚持己见非要俞大猷去教训他们,俞大猷坚持不可轻举妄动。待到其他明军陆续赶到,俞大猷才开始出击,终于在王江泾(今属浙江嘉兴)大破倭寇。大战过程中,俞大猷对鬼子们先“红烧”(火攻),再“水煮”(水攻),焚溺不计其数,斩首一千九百余级。

辉煌战功刚取得,俞大猷“衰运”再临——他的战功被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抢了,俞大猷没获得任何奖励。别看战功被朝廷无视,但朝廷对俞大猷的失利可记得门清,由于之前的金山受挫,他获得了贬职的“待遇”。

如此朝廷,令人无语……

要么说这人一旦境界高,就令人无比崇拜呢。对俞大猷来说,功名利禄皆粪土,能宰更多的小鬼子才是他的最爱。被贬职后的俞大猷转战苏州、无锡、太湖等地,把前来这一风景如画之地作案的倭寇揍了个遍,倭寇的战船被俞大猷烧毁的烧毁,击沉的击沉,俘获的俘获,斩首更是不计其数,某倭寇的头目也被俞大猷一把生擒。

这些战功刚立,俞大猷又“中奖”了——他被弹劾“纵敌”,嘉靖皇帝大怒,剥夺了他的世袭特权,还说本应判处死刑,但又不忍,所以让他立功赎罪。

对于这类事儿,俞大猷早习惯了,想必诸位看官也都习惯了。俞大猷继续在抗倭战场横冲直撞,杀得倭寇哇哇惨叫。不久,朝中大臣都争着抢着伸出大拇指夸俞大猷有才。到了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俞大猷终于升官,成为浙江总兵官(军区司令),真是不容易呀!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30 17:45:06 +0800 CST  
(五)

这年冬天,俞大猷积极参与摆平了倭寇大头目徐海(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和尚出身的中国海盗,他还因为娶了名妓王翠翘而传为美谈),至此浙江的倭寇基本上都被宰得差不多了,只剩宁波舟山还有一拨强硬分子凭借险要地势,负隅顽抗,官兵围困很久,终不能克。

这拨倭寇乐疯了,就在他们举杯欢庆的时候,俞大猷的兵刃突然横在了他们的面前……

那是一个冬天,狂风怒号,万里雪飘,俞大猷率军从四面直捣敌穴!

冷风啸冷锋,雪花卷血花!俞大猷完胜!宁波舟山的倭寇全完了!

按照俞大猷这辈子的规律,大功告成之后就该倒霉了。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俞大猷的上司、文臣出身的抗倭名将胡宗宪打算对付实力最强的倭寇大头目王直,老胡想忽悠王直通商来除掉他,而俞大猷跳出来表示坚决反对。

事实证明,俞大猷的反对是无比正确的。因为王直最终虽然被忽悠死了(这家伙信了胡宗宪的话,结果被朝廷下令处死),但王直的余党死活不服,他们打着为老大报仇的旗号,又跑到舟山折腾。朝廷下令俞大猷进剿,不过这拨倭寇人多势众玩命死守,俞大猷一时半会难以攻克。

此时和俞大猷一起出击的还有他的一个参将,此人也是一个武艺不凡的高手,曾向俞大猷学习棍法。论武功,他也许比俞大猷差那么一点,但论军事才能,他比俞大猷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君便是和俞大猷并称为“俞龙戚虎”的戚继光。

这时候朝中大臣因为倭患变严重的事儿,纷纷大骂胡宗宪,捎带脚把俞大猷也弹劾了,还把俞大猷和戚继光给处分了,并限令他们一个月内搞定倭寇。

俞大猷压力山大,开始发飙,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在海上拦截倭寇,击沉战舰一艘,其余倭寇逃窜到福建、广东一带继续作案。至此,浙江的倭患算是彻底搞定了,俞大猷先后斩杀倭寇四五千人,居功至伟,但他的霉运并未结束。

由于胡宗宪认为让倭寇滚蛋比围歼倭寇更有利,所以没有出兵追击,这下可被朝中御史抓到了把柄,胡宗宪急了,竟然说这都是俞大猷不听话导致的,结果嘉靖皇帝又火了,把俞大猷逮捕下狱。

这次俞大猷的霉倒得有点大,可是高境界的他总是那么淡定,他在监牢中和狱友们纵论古今,切磋诗文,谈笑风生,简直和自家一样。

俞大猷被关了将近两个月,多亏掌握锦衣卫大权的陆炳平日和他关系不错,老陆自掏腰包给权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藩行贿,这才把俞大猷给弄出来。

俞大猷出狱后,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被调到大同工作,大同巡抚李文进觉得俞大猷特有才,盛情款待,并结为好友。在这里,俞大猷一边搞科研一边打仗。所谓“科研”,是他鼓捣出一种独轮战车,相当于古代的坦克。

您瞧这俞大猷的军事本领还真够全能的,昔日在南方剿倭时,他在大海里把军舰(楼船)玩得炉火纯青;现在到了北方,他又发明了“大猷式坦克”,不愧是两栖高手,估计当时科技再发达点,他连飞机都玩能出来!

这大同在内地又是北方,可没有倭寇来犯,“大猷式坦克”要对付谁呢?答案是:常来骚扰的蒙古骑兵。要知道,想当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把成吉思汗的后代们都揣回了蒙古老家,但他们并不灭亡,也极不安分,隔三差五地就催马扬鞭跑到边境做些烧杀抢掠的勾当。

“大猷式坦克”刚发明没多久,蒙古骑兵就又跑来作案了。俞大猷很欣慰,他正愁新武器无用武之地呢!

蒙古骑兵一路高歌滚滚而来,俞大猷以一百辆战车抗衡,再配合三千步骑,结果蒙古骑兵被杀了个人仰马翻。

“大猷式坦克”第一次投入实战,便大获全胜,用事实证明了它确实是克制骑兵的有效武器。李文进大喜,赶紧把“大猷式坦克”上呈朝廷,朝廷看后也觉得不错,从此便设置了首都部队的“兵车营”。俞大猷也跟着咸鱼翻身,受到表彰和嘉奖。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30 17:45:15 +0800 CST  
(六)

嘉靖四十年(1561年),俞大猷接到上级命令,让他去南方平定叛乱。俞大猷即刻动身,路经河南嵩山少林寺时,突然发生一件影响中国武术史的大事。

话说俞大猷早就听说少林僧武艺绝伦,他本身也是高手,对此自然兴趣十足,于是乎经过河南时他专程拜访了少林寺。

少林僧很自信,他们给俞大猷搞了一场一千多人参与的棍术表演,这场面,何其拉风!

然而俞大猷仔细观察后却发现有些不对劲,他很坦白地对少林僧众说:“你们的棍法太不正宗了,已经失去了真传!”

一开始还自信满满的少林僧们顿时被俞大猷给刺激到了。不过少林寺毕竟是江湖名门,境界也很高,有大家之范儿,他们知道俞大猷是武林高手,便很虚心地说“愿受指教。”

于是乎,俞大猷抄起大棍,翻飞盘旋,狂风呼啸,耍了个龙飞蛟舞。少林僧众看了个目瞪口呆。收招后,俞大猷又对少林僧众说:“此技必须苦练许久才行。”

就这样,少林寺派出两名和尚代表跟随俞大猷南下习武,三年后学成毕业,回到少林寺终于将少林棍术发扬光大。在嵩山少林寺对面有一座十方禅院,院外竖立着一方《新建十方禅院碑》,碑文便是俞大猷所作。

威震武林界之后,俞大猷又开始转回老本行,开始威震疆场了。

在轻松收拾了几个叛乱头子后,俞大猷被封为福建总兵,前往围剿福建莆田平海卫的倭寇,和他配合出击的有两位亲密战友,都是灭倭高手,一个便是戚继光,另一个名叫刘显,膂力绝伦,曾在一次激战中亲手秒敌五十多人并生擒三个头目,前面说过的那位使一百二十斤镔铁大刀的猛将刘铤,就是他的儿子。

大战前,俞大猷力排众议,力主“以守为攻”,先以山沟高栅把他们围住,待到各路兵马到齐后再出手灭之,这一策略得到上级的批准。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三大高手汇聚平海卫,分左中右三路并进,这拨倭寇能被大明王朝三颗军界巨星(也是武林巨星)联合围剿,这待遇可不低。

俞大猷如狂龙出海,戚继光如猛虎下山,刘显如猎豹奔腾,直把倭寇杀了个尸横遍野!明军大获全胜,斩首两千二,营救百姓三千多人。

捷报传到北京,嘉靖皇帝乐得眉开眼笑,开始嘉奖功臣。可是被列为首功的是戚继光,朝廷以他取代俞大猷担任福建总兵,刘显也获得晋封,而俞大猷得到的奖励只是四十两银子。

“无所谓……”俞大猷的心中依然如此想,他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广东战场。

这广东也不太平,除了猖獗的倭寇外,还有些嚣张的盗匪,两拨坏分子经常勾三搭四,到处作案。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俞大猷来到广东后先对付盗匪,他软硬兼施,先忽悠,后暴打。能忽悠过来从良的,最好;顽抗到底的,杀无赦!

俞大猷再次发挥个人英雄主义,仗着武功高,单骑深入贼军大营,把一些意志薄弱的贼人给搞定,然后再来一招“以贼打贼”,让从良后的盗匪去杀倭寇,表现好的可以免罪。

搞定盗匪后,俞大猷直捣倭寇老窝,一日夜连克倭寇三处巢穴,连烧带斩倭寇四百多人,而后在海丰(今属广东汕尾市)灭倭一千二百多人。倭寇被俞大猷逼得逃往大海,又被风浪给卷了个七零八落,所幸没死的躲到一个据点死撑。俞大猷将这拨倭寇围了个水泄不通。两个月后,这拨倭寇饿得两眼发黑,打算逃,结果被俞大猷的副将汤克宽亲自击毙了三个头目。

广东剿倭,“俞龙”的手段真个是干净利落,怎一个牛字了得!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30 17:45:25 +0800 CST  
(七)

嘉靖四十四年(1563年),“俞龙戚虎”又在一起并肩战斗了。他们一个率领水军,一个统领陆军,在广东南澳暴打了嚣张的海盗头子吴平。不过这吴平鬼的很,被打败后竟然溜了,死不悔改,继续作案。朝廷很生气,又把屎盆子扣到了俞大猷的脑袋上,将其撤职处分,直到俞大猷灭了广东河源的一拨山贼,才又给他官复原职,并调任广西总兵。

朝廷对俞大猷的态度一贯如此:用你的时候,召之即来;烦你的时候,一脚踢开。有功了,都是别人的;有错了,都是你的。

隆庆五年(1571年),俞大猷又立新功,他生擒了广西大盗黄朝猛、韦银豹等人,将困扰这一片近百年的匪患彻底尽除。对于当时大明王朝两广一带的黑道分子来说,俞大猷就是他们的克星。

一年后(1572年),俞大猷的霉运又按期而至,他被弹劾奸诈贪污,虽有兵部主持公道,但还是被打回原籍听候调用。

一个生性耿直,为官清廉,家里穷的叮当响的人,却被扣上“奸贪”的罪名,这朝廷坑人的本事实在无敌!

第二年,即万历元年(1573年)秋,俞大猷霉运继续,他又被扣上了抵抗海盗失利的罪名,被炒了鱿鱼。没多久又被重新启用,负责训练战车部队。此时的俞大猷已经七十高龄了,年轻时他对功名利禄是非成败就看的很淡,如今老了,对这些浮云就看得更开了。他三次上书万历皇帝,请求告老还乡。

虽然一生坎坷、总是扮演“倒霉蛋”的角色,但俞大猷的结局还是不错的,是善终,也是高寿。万历八年(1580年),一代名将俞大猷在家中病逝,终年七十八岁。朝廷追赠他为左都督(正一品之职),谥号“武襄”。在广东、福建、浙江他战斗过的地方,都立有他的祠堂,供人拜祭。

俞大猷被誉为明朝嘉靖年间最出色的“老成宿将”,他是历代名将中罕有的功夫巨星,也是武林宗师中罕有的军事天才。除了载入史册的赫赫战功外,他还写有一部“武林秘籍”,名曰《剑经》(俞大猷常以棍为长剑,所以这本书虽名为“剑”,实则讲的是棍),一直被奉若武学经典。他的武功招式流传至今,名闻天下的“南拳”也受到了俞大猷武功的影响,那些家喻户晓的“南拳”高手,什么洪熙官、方世玉、苏乞儿,都算是俞大猷晚辈的晚辈了……

剑客们的故事就此总结,下面登场的是几位擅长使戟的豪杰。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戟的辨识度,好像不如刀、枪、剑那么高,而传说中使戟的高手,似乎都是很帅很酷很拉风。这款很炫的兵器,自打商朝就有了,但真正能以戟来横扫群敌的高手,历史上并不太多。咱前面说过,传说中三国武力第一的吕布在真实历史上的兵器并不是戟,那么真实历史上能把戟使出高水准的猛男有多少呢?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30 17:45:33 +0800 CST  
四:戟扫千军


40.西楚霸王 武力颠峰——项羽(秦-汉)
41.悍匪酒徒 传说“瘟神”——马武(东汉)
42.官家二代 变身“太岁”——铫期(东汉)
43.曹操保镖 狂野斗士——典韦(三国)
44.英俊孙郎 猛锐冠世——孙策(三国)
45.威震江东 小儿止啼——张辽(三国)
46.江湖游侠 孙权爱将——甘宁(三国)
47.盖世天王 血腥猛男——冉闵(十六国)
48.白袍小哥 名震异域——薛仁贵(唐)



戟,在历史上的出镜率,远不如刀剑,也不如枪矛,虽说杜牧诗中的这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蛮著名的,“折戟”也成为惨败的代名词,但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很多人都说不太清呢,咱用八个字来概括戟,那就是:戈矛合体、横竖都行!

话说自先秦以来,长柄金属头尖锐兵刃中,横的叫“戈”,竖的叫“矛”,戈,像鸟嘴,又如兽角,用于横击、啄、钩;矛呢,比戈更为锋锐,刃上有血槽,用于直刺,后又演变成了枪,这咱前面说过。自打商周时就开始使用的“戟”,便是横戈竖矛的合体,呈“十”字型,后又进化成“卜”字型,直刺、横击皆可,扎,挑全能。

从先秦到汉朝,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战士们都被称为“持戟之士”,军队数量多得吓人,就被称为“持戟数十万”甚至“持戟百万”。

提起史上使戟的猛男,大伙会想到谁?吕布!嗯,没错,传说中的三国武力值第一的高手,那真是方天画戟鬼神愁!还有那位大唐的白袍战神薛仁贵,“征东”时那是一杆画戟横扫千军万马!而《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小温侯”吕方和“赛仁贵”郭盛,一天到晚就喜欢COS吕布和薛仁贵,这俩小哥虽说本事不济,但毕竟长得帅,又喜欢戟,滥竽充数也能理解。看来这使戟的人,还都是美男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咱前面说过,正史上的吕布,杀敌时使的是矛,并非戟,而演义小说中那种花里胡哨的、“井”字形的“方天画戟”,在真实历史上多是仪仗所用,实战中并未出现。

戟这玩意儿,虽然看起来蛮帅的,但刺杀起来还真就不如枪,而且制作起来也麻烦,还费钱,所以呢,唐朝时,戟就退出了战争舞台。薛仁贵这位绝世战神,在正史上确实用戟,不过那是有特殊原因的,咱后面会详细说。下面,就有请几位真实历史上的使戟高手闪亮登场,让他们为咱们展示“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杜甫《潼关吏》中句)的风采!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30 17:46:38 +0800 CST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30 17:47:04 +0800 CST  



40.西楚霸王 武力巅峰——项羽(秦汉之际)

(一)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寒风凛冽,剑戟如林,地动山摇,大江咆哮。

面对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敌军,那位天生四只瞳孔的剽悍型男突然怒目暴喝,一股无形的超级冲击波出现了,一名敌军大将被震得连人带马屁滚尿流,随即不由自主地倒退几里地!

型男如此壮举,是在敌军重重包围且己方损失惨重的不利形势下做到的。他就是家喻户晓的西楚霸王项羽,一个“生当人杰、死亦鬼雄”的王者。

把敌将吼得滚出几里地,只是他短暂人生中无数壮举中的一个,那些更雄浑的壮举,还多着呢。

楚霸王也许是正史中武力最强的战将,他有着近乎恐怖的战斗力和近乎神话的爆发力,单挑格杀和冲锋陷阵的本事冠绝古今。他在历代猛将中的地位,就像传说中的独孤求败在诸多武林高手中的地位一样——至尊无敌!

坐下骓,掌中戟,似飓风雷暴,如狂狮猛虎,发起飙来,山崩地裂鬼哭神嚎!

楚霸王也是家喻户晓的历史牛人,他的一切,都受到无数人的瞩目,包括他那位红颜命薄的虞美人。他的一生,为后人贡献了绝好的故事题材,为此衍生了大量的文学影视作品,虽然其中大部分是不靠谱的。

话说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已经吞掉四个王国(韩、赵、燕、魏)的嬴政又把矛头指向了战国七雄中地盘最大、兵马最多的楚国。

楚国名将项燕打仗够猛,但大秦名将王翦比他还猛,两军交锋,楚军惨败,项燕很绝望,一咬牙,自杀了,庞大的楚国也随之灭亡。

王翦以其过人的谋略和灭楚的战绩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另三位是白起、廉颇、李牧),也成为大秦帝国的耀眼巨星。然而此时此刻,他打死也想不到,就在短短十五年后,他的孙子就会被项燕的孙子打得惨不忍睹……

项燕死时,他的孙子只有九岁,这个天生四个瞳孔(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的男孩名叫项籍,字羽。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0-30 17:47:49 +0800 CST  

(二)

下相(今江苏宿迁)人项羽虽是贵族世家、名门之后,但未成年时,楚国就被秦王嬴政从地球上抹掉了,所以他们项家在大秦帝国也没啥地位。

项羽极有可能是个孤儿,因为史书上找不到一点关于他爸妈的影子,黄易的穿越小说《寻秦记》正好钻了这个空子,替项羽“娱乐”出来一个风流老爸——项少龙,还是21世纪特种部队战士穿越过去的。

项少龙的故事,没人当真。正史上,被项羽当亲爹一样的人物是他的四叔、即项燕的四儿子——项梁。

在项梁的辛苦抚养和精心培育下,小项羽茁壮成长,但学习成绩很烂。教他读书习文,翻几章就失去了兴趣,宣布放弃;教他剑法,挥几下也觉得没意思,宣布放弃。四叔火了,骂他熊孩子。他却振振有词地反驳道:“读书只能记个姓名,剑法只能和一个人单挑,都不值得学。要学,就学‘万人敌’的本事!”

项梁一听此言,转怒为喜,觉得大侄子少年壮志很有前途,于是乎他换了一门课程——军事,让大侄子研究兵书。对于军事,项羽兴趣十足,但他也只是浅尝辄止,不肯认真钻研,所以终其一生,他也没能成为他的对手韩信那样的战略家。

这就是少年项羽,各门课程都学得不咋地。但是,他比很多各门课程都优秀的学生更有本事、更有人气。他没读过几本书,可后世无数文人都是他的脑残粉,他的魅力,是惊人的;他不懂高明的剑法,可一大群顶级剑客也不是他的对手,他的武力,也是惊人的。

二十出头时,项羽已然生得八尺有余、身似铁塔、浑身肌肉,力能扛鼎!要知道鼎这玩意儿,普通人类不可能举起来,非超级大力士不可。想当年天生神力的秦武王赢荡(秦始皇他老祖爷爷)就因为一时兴奋,举大鼎玩,结果腿折了,导致失血过多而死,年仅二十三岁。

作为和当年秦武王同龄人的项羽,成功举了鼎,把围观者震得心脏乱蹦。

“力能扛鼎”已很是夸张了,项羽后来又使劲渲染,说自己“力拔山兮”(出自项羽临死前吟唱的《垓下歌》)。当然,以项羽之神勇,这个夸张的比喻也只有他才配得起。

神般的力量和气场使青年项羽脱颖而出,在他们家待的吴中地区(今江苏苏州),所有年轻人都对他极为畏惧。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嬴政南巡,路过会稽郡(郡首府在江苏苏州)时,项羽看到秦始皇那威风八面、霸气冲天的仪仗队,万分激动,他发自内心地脱口而出:“那个家伙,我可取而代之!”

这话刚出口,就把项梁吓得冷汗直冒,赶紧捂住了侄子的嘴巴。

“虎视何雄哉”的秦始皇,哪个不怕?谁敢不服?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项羽偏不信这个邪,就敢在那个“千古一帝”座驾的不远处说出这句反动透顶的言辞!

其实,还有一个牛人也在看到秦始皇出巡的场景时说了一句名言,只不过他的话不太反动,他脱口而出的是:“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此人足足比项羽大二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刘邦,当时的职业是“村长”(江苏沛县的泗水亭长)。

这两位未来的风云王者此时怎会想到,未来他们会相识,会联手,也会反目成仇。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1-02 08:13:14 +0800 CST  
(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项羽施展抱负的机会来了。这年七月,曾给有钱人打工种地的陈胜和哥们吴广被秦朝的严刑苛法给刺激了,他们在大泽乡(今属安徽宿州)手拉手造了反,追随这哥俩的有九百个斗志昂扬的农民兄弟。

陈胜一直把那些安于现状的穷苦兄弟看做燕子和麻雀,坚定认为自己是大雁和天鹅,他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经典豪言流传千古。而项羽比陈胜更有“鸿鹄之志”,别忘了,他二十二岁就想取代秦始皇了!

陈胜起义的两个月后,一直梦想复兴楚国的项梁在苏州也造反了,他们起义的第一枪,噢不,第一剑,是项羽砍出来的。

其实会稽郡守(苏州市长)殷通也想造反,但项梁可不愿意让殷通当造反的老大,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嘛!所以对于殷通这个本可以成为战友的人,项梁必须除之而后快!

这天,项梁把殷通忽悠到自己身边,然后请殷通召见项羽,殷通说:“小羽你进来吧!”结果项羽真就进去了,不但人来了,冷森森的宝剑也跟着来了——一道利闪外加几道红光,可怜的殷通身首异处。

项梁见侄子表现优异,相当欣慰,他提着殷通的脑袋,挂着郡守的大印,发表造反致辞。郡守手下的人大惊失色、乱成一团。

只摘一个脑袋,项羽还没过瘾,他一个箭步上去,对着这帮人横劈竖砍、左捅右刺,直杀了个血肉横飞。

“籍所击杀数十百人”,整个衙门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上瑟瑟发抖,无人敢站立。

这是项羽人生的第一次暴力行为,也是他的牛刀小试,可这“小试”,他就“试”死了“数十百人”!别看他当初剑法练得不咋样,但他是个武功天才,他这野路子的功夫,胜过很多专业武术家。不过他最擅长使用的兵器,还不是宝剑,而是长戟。在后面的征战中,魂断其长戟之下的敌人不计其数……

话说项家叔侄搞定衙门后,开始发动群众,到处征兵,很快便得到精兵八千,叔叔自任郡守,侄子封为副将。造反的初步形势一片大好。

此时模仿陈胜、吴广玩命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昔日被秦始皇吃掉的六国有很多贵族纷纷割据、自立为王,刚统一十来年的天下又乱成了一锅粥。

第二年(前208年),项梁叔侄率八千名生龙活虎的劲卒渡江西上,一路风风火火,声威震八方,气势冲霄汉!好几拨造反队伍都为项家军的魅力所折服,纷纷加盟,如县政府小官出身的陈婴、囚犯出身的英布、村长出身的刘邦等。当然,也有个别眼神不好使的造反队伍,比如原陈胜的部将秦嘉,他叫板项家军,结果被灭了。没多久,项家军已从刚造反时的八千人迅速升级到近十万人。

这时,自比大雁和天鹅的陈胜已被大秦名将章邯打得惨败,撤退时被自己的贴身司机(车夫庄贾)给杀了,他的雄起和败亡仅半年(至于吴广,在此之前也被自己人给杀了)……项梁听说这事儿后,召集刘邦等部下商量以后该怎么办。这时一位须发苍白的老人家给项梁出主意,说应该立昔日那位被秦国活活坑死的楚怀王(就是屈原的领导,这家伙只爱美女,不听忠言,结果被秦国劫持软禁,死在秦国)的后代为王,努力复兴楚国。

这位出主意的老人家已经七十岁了,他的名字叫范增,他是项家军的头号谋士(似乎也是唯一的一位谋士),老人家把自己的晚年都奉献给了项梁叔侄。

项梁认为范增的建议太好了,于是乎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把这个正在放羊的孩子推上王位,也称楚怀王,项梁则自封为武信君。从此,这个放羊娃出身的盗版楚怀王成为反秦大军的光辉旗帜。

项家军高举这杆这光辉旗帜,连战连胜,尤其是项羽,很给叔叔长脸,他和未来的冤家刘邦联手,于河南大破秦军,击毙了秦国丞相李斯的儿子、大秦驸马爷兼三川守将李由。

项梁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他自己率领主力进军山东定陶,又把秦军暴打了一顿。项梁自我感觉极好,觉得秦军弱爆了,而自己简直太牛了!可是,还没等项梁乐完,那位收拾了陈胜的名将章邯就来了招突袭!

那一夜,秋雨凄凉,大秦铁骑突然成群结队出现在一片安眠的楚军大营,好似从天而降!楚军还在犯迷糊呢,秦军已开始尽情屠戮,凶猛的章邯更是一马当先,狂斩乱劈!

骄傲大意的项梁这才头脑清醒,但一切都晚了!他仓皇出账,打算突围而走,秦军一拥而上,章邯冷刃已至,项梁带着无限悔恨英勇壮烈!

人啊,不能太得意忘形了!项梁就是前车之鉴!

听得叔叔战死的噩耗,项羽先洒悲痛之泪,再掀雷霆之怒,恨不能把那章邯碎尸万段、将那秦军斩尽杀绝!

“力拔山兮”的扛鼎猛男,即将爆发体内的小宇宙!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1-02 08:13:32 +0800 CST  
(五)

就在项羽完爆秦军主力的同时,刘邦喜滋滋地乘虚进入关中(陕西中部),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杀入大秦都城咸阳。此时的秦二世早已被他信任的赵高给搞死了,而赵高又被秦二世的侄子赢子婴(子婴的身世,历来说法不一,也有说他是秦始皇的弟弟或秦二世的哥哥,够混乱的……)给搞死了。子婴接手了一个又烂又碎的王朝,相当无奈,只好用绳子绑着自己,带着玉玺,亲自到刘邦的军营投降,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宣告永久谢幕。

秦始皇精心打造的帝国完了蛋,那么谁来当天下的的新老大呢?这是一个极其严肃又极其残酷的问题,它意味着新一轮的血腥竞技即将展开……

刘邦端掉了秦朝老窝后,采纳手下头号智囊张良和头号猛男樊哙的建议,封存了秦朝府库中那些光芒闪闪的金银财宝,废除了秦朝那些足以吓晕活人的严刑苛法,又约法三章,安抚百姓,搞得自己很有人气。接着他率军退出咸阳,驻军霸上(今西安东),又派兵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乃战略要塞、超级雄关)严防死守,不让其他诸侯军入关来抢夺他的“劳动成果”。

项羽听说刘邦混得状态特别好,勃然大怒,于是攻破函谷关,准备灭了刘邦。

刘邦军数量和项羽军数量的差距是一比四(刘邦十万,项羽四十万),刘邦哪敢和项羽硬碰硬,他立马装怂,恭恭敬敬地来到咸阳郊外的鸿门拜见项羽。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那场影响中国历史的著名“派对”——鸿门宴。

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老爷子范增的话,对刘邦不但不杀反而大走温柔路线,他那位吃里爬外的小叔叔项伯也跟着添乱,最搞笑的是,他还对为保护刘邦而大闹酒宴的樊哙产生了极大的好感(项羽最喜欢这路和他很像的气势凶猛的肌肉男。樊哙的故事,我们后面会专门说)。项羽的“温柔”导致刘邦继续活得欢蹦乱跳,他失去了一个除掉最危险敌手的最佳时机。

鸿门派对结束后,项羽进入咸阳,曾经对待刘邦和樊哙的温柔路线,此时立马转变为野蛮风格,在大秦都城,烧杀抢掠,他一样没漏,全干了——正所谓“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对很多人来说,项羽是无敌大英雄,可对那些被他屠戮的士兵和百姓来说,他无异于恶魔。

项羽蹂躏了咸阳后,有人建议他在关中建都,可他想家了,非要回彭城,还说:“人混牛了,却不回老家,就像穿着华丽的名牌衣服半夜逛街一样,谁知道他混牛了?!”这人见项羽没啥眼光,就说项羽虚有其表,是一只穿戴人类衣帽的猴子(“沐猴而冠”这一成语就是打这儿来的)。这人真是活腻了,果然,项羽气得半死,把这人扔到大锅里,活活煮死了……

我行我素的项羽终究还是抛弃了关中,回家了。他趾高气扬地自立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又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包括日后把他活活玩死的汉王刘邦、曾杀了他叔叔却被他温柔对待的雍王章邯、还有他最欣赏的先锋猛男九江王英布……

当初秦始皇好不容易统一的天下,又被项羽给搞成了分裂状态。

西楚霸王俨然天下主宰,至于那个高高在上的“光辉旗帜”楚怀王熊心,项羽早看他不顺眼了,他把怀王改成“义帝”,接着又把一脚他踹到长沙,随后派英布把他送上了黄泉路。

可怜的熊心,早知如此,还不如安稳地当放羊娃呢……

无论是秦朝的“帝”还是楚国的“帝”,都被项羽给弄死了,西楚霸王自我感觉极好,天下怕的人他确实不少,但真心服他的人却没几个,第一个敢和他闹腾的是齐国宗室田荣。

当初项羽封了三个姓田的齐国宗室为王:临淄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市,可就是没封田荣。田荣越想越气,忍无可忍,一发狠,打跑了临淄王田都、杀死了胶东王田市和济北王田安,自立为齐王,还极其亢奋地叫喊着要干掉项羽。

田荣算什么东西,竟敢对我西楚霸王蹬鼻子上脸!项羽火了!
楼主 小学生阿萌  发布于 2019-11-02 08:21:24 +0800 CST  

楼主:小学生阿萌

字数:354155

发表时间:2019-09-23 23:20:5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1-14 03:53:14 +0800 CST

评论数:3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