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理故事——《夏日的谎言》

其实有件事情两人谁都没有挑明,就是论起对家庭的贡献,刘丹远远超过了贾学明。当初买房子的时候,刘丹建议买个离双方老人家近一点的,既方便两头跑又能节省不少开支,可是贾学明偏偏相中了全市最好的景观房,原因是他的领导就住在这个小区,离领导近就是离Social ladder(社会阶梯,或上升通道)近,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贾学明没有积蓄。或者说,他的积蓄全都拿去资助农村老家的穷亲戚了,这也是唯一令刘丹诟病的地方。尽管如此,在踌躇了两个晚上后,刘丹还是毅然拿出了自己打拼多年积攒下的全部家当,又找到老爸老妈死磨硬泡地求得一部分援助,终于凑齐了首付。

搬进新居不到半个月,Social ladder的神奇之处就显现出来了——贾学明的领导顺利调进了省厅。新来的领导是个女的,这下连换房子做邻居的念头都绝了,作为一个读书人,贾学明这点气节还是有的。

至于贾学明开的那点死工资就更拿不出手了,每个月的生活开销和各种银行还款都是刘丹拿大头,尽管贾学明对刘丹没有和他商量就擅自修改了自己的职业规划颇为不满,但是忍住了没有发表意见。刘丹也就假装没看到,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好,说出来会伤了男人的自尊心。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17:57:30 +0800 CST  
好在老爸是开明的,理解现今的生存压力和做女儿的不容易,即使病重的时候还笑着鼓励她,说丁克家庭其实也不错,如果自己还年轻,也想试试这种无牵无挂的生活方式,一句话说得刘丹笑中带泪。

半年前,在床上躺了多年的父亲终于走完了坎坷而平淡的一生,刘丹怕老妈一个人伤心难过,就把她接到自己家住,没想到闲不住的李秀琴在家里帮女儿打扫卫生擦玻璃的时候从窗台上跌下来摔断了腿,好不容易做完了手术,出院的时候说什么也不在女儿家住了,嫌冷清,小区治安和环境虽好,可是自己谁都不认识,连对面屋那家人姓什么都不知道。

对面屋住的是一对新婚不久的小两口,人很和善,什么时候遇见都笑呵呵地打招呼,有两次碰到李秀琴下楼倒垃圾,都被他们主动接过去了,李秀琴还拉着他们聊了好半天,刘丹才不信老妈连对方姓什么都不知道。说到底还是老太太一个人太孤单了,想她那些在一起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了。没办法,只好把老妈送回去,找了个保姆照顾她……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18:05:28 +0800 CST  
回家的路上,刘丹说起下午发生的事情,本以为贾学明会大吃一惊的,没想到向来没什么大局观的贾学明说出了令她印象深刻的一番话:“法无禁止皆可行,任何新生事物刚出现的时候都会遭到质疑的,这不奇怪,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向前进步的,之所以会出现新事物,是因为旧的事物已经不适应这个发展规律了。与此同时,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触动原来把持着旧事物的团体的利益,所以会遭到抵制甚至强烈的反抗,但是被新事物取代只是时间问题。革命,就是这么产生的。”

“政治经济学?”

“道理是一样的。知道柯达吧?胶片界的百年巨头,早在1975年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想想1975年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你就知道她的伟大了。当时上天已经把改变行业甚至改变世界的钥匙交到她手里了,她却没有握住,而且只浪费了这一次机会,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数码相机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受技术所限感光元件不能做大,照片分辨率太低,没有人认为这东西能取代传统的胶片相机,可是你看现在,连数码单反都快被智能手机淘汰了。”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18:08:43 +0800 CST  
“是啊,手机既能拍照,又能上网,重要的是携带方便。”

“这就是新生事物带给世界的改变,就像当初汽车取代马车一样,网约车只要能给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带来更大的便利,那么淘汰掉出租车行业就是必然的事情。”

“那些被淘汰的出租车司机怎么办?”

“你怎么不问当年的那些马车夫怎么办?这个问题轮不到我们操心,这个世界总会有一些人的利益被更大的利益侵占,说是物竞天择也好,说是客观规律也罢,总之没有人能阻止。遇到这种事谁都不能怪,只能怪自己当初选错了行业。”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18:12:09 +0800 CST  
刘丹想到互联网行业对传统销售渠道的冲击,难道这就是现代企业的生存法则——我毁灭你与你无关?顿时心里空落落的,一句话都不想说,把脸扭向窗外,默默看着城市的灯火和车水马龙。

一直驶进小区大门,心里才踏实了一些,只有家才让她感觉自己属于这座城市,自己的身体也不再是一具四处飘荡无处安放的躯壳,可是一想到还有将近十年才能还清房贷,刚刚平复的心理又失衡了。进了门,衣服也不脱,就把自己重重地抛在客厅的沙发上,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屋顶。

“你今天怎么了?不像中暑的样子。”贾学明在她身边坐下,抬起她的脑袋放在自己腿上,用拇指帮她揉按着太阳穴。

面对体贴的老公,刘丹权衡良久,终于说出了那个让她揪心了一个下午的小道消息:“TCE要裁员了。”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18:14:51 +0800 CST  
“大公司裁员很正常,就像你们那儿搞的末位淘汰一样,这是企业维持自身活力和激发员工斗志的一种手段。”贾学明并未感到惊讶,揉按穴位的拇指依然有力,“你现在已经是总经办主任了,就算裁员也波及不到你这个层面吧。”

“这次不一样,上头要裁撤的就是总经办,下午我给华南区的莉莉打了电话,她们那边已经开始了,估计很快就轮到我们了。”

贾学明的动作停了下来,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默默站起身去卫生间洗漱,然后换刘丹洗漱,直到熄灯上床,两人都没有说话的欲望。

黑暗中,刘丹以为贾学明已经睡着了,忽然听到他幽幽地冒出一句:“你现在还不能失去工作。”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18:18:17 +0800 CST  
一大片乌云飘过来遮住了太阳,给人声熙攘的南站广场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一辆现代轿车从排队等候进入停车场的出租车长龙旁边快速驶过,不多时上了疏港公路,朝市区方向开去。

望着车窗外不断倒退的广袤田野,马三心里说不出的畅快,最近的运气不错,已经接到六七单去南站和机场送人的生意,今天回来的时候又意外地抢到了一张返城的单子,加上平时在市里跑的,近期的收入快赶上自己一个月工资了。重要的是,除了用手机下载一个打车软件,自己任何成本都不用出——车是单位的,不但上了全额保险,连油钱、保养费都由单位报销,换句话说,利用这辆车赚到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偷偷揣进自己的腰包。唯一略伤脑筋的是,过会儿到了单位该编造一个什么借口来解释上班迟到的事,总是拿修车来推搪自己都有些说不出口了,这辆现代是去年购置的,车况很新,维修次数多了会引起领导的怀疑……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15:50 +0800 CST  
行进了十来分钟,道路西侧出现了一个路口,这是一条新开辟出来的公路,通往搬迁之前的西郊机场,目前尚未通车,路中间立着“前方施工禁止通行”的警示牌。走这条路虽然绕远,但可以避开城南的堵车。马三看了一眼后视镜,见乘客正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就没有出声打扰。

确认了身后没有来车,他打开转向灯,绕过警示牌,驶上了这条新修的公路。尽管还没有竣工,路面灌浆早已结束,车跑在上面毫无问题,而且由于原来的机场辅路需要拓宽,连早先设置的监控探头都拆除了,超点速也不用担心被拍到。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17:01 +0800 CST  
过了一片芦苇丛生的水塘,就进入了正在拆迁的城乡结合部,这里是这座城市早期的工业区和蔬菜大棚种植区。早在年初,大部分工厂就已搬到了开发区新建的工业园,各种蔬菜大棚也都拆除了骨架,留下一道道长长的土墙在日晒雨淋中慢慢风化,曾经人口稠密的聚集地如今只剩下被彩钢板围起来的残垣断壁和满目疮痍,再有就是少数尚未拿到拆迁补偿款的动迁户们坚守在上世纪遗留下来的筒子楼或低矮的平房里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越过一片不知属于哪个工厂的家属住宅区,路旁出现一块瓜地,马三放慢了车速,前面是一个弧度非常大的急弯。他第一次经过这里的时候是个傍晚,周围没有路灯,由于没有及时减速,他差点撞到对面的矮墙上,从那以后,就长了教训。

控制着车速小心地驶过弯道,正要提档,猛然看到前方不远处的路中间站着一个男子,手里高举着一块牌子,马三急忙一脚踩死刹车,坐在后面的乘客被强大的惯性抛起来撞到前排椅背上,揉着撞疼的脑袋连声问:“怎么了?”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18:58 +0800 CST  
“大概遇到碰瓷的了。”马三不确定地道,上周经过这里的时候还是畅通无阻的。

说话间,手上快速挂了倒挡,打算后退一段距离从旁边绕过去,随即发现整条车道堆满了石块树根废旧塑料桶之类的障碍物,只有那名男子身后有个仅容一辆车通过的豁口,也被一根横过来的木杆挡得死死的。

马三这才意识到可能不是碰瓷那么简单,朝两边看看,风吹禾叶沙沙作响,四下里阒无人迹,远处只有一个瓜棚,也看不到里面是否有人,眼瞅着对面的男子向自己一步步走来,心下不禁有些发慌,但他怎么也不相信光天化日下对方就敢在这里拦路打劫。

正惊疑不定,男子已走到近前,马三看到对方手里的牌子上写着一行大字——寻找目击者。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21:08 +0800 CST  
“抱歉,耽误你一分钟。”对方嗓音嘶哑,大概看出马三有些紧张,指了指牌子,道:“我没有恶意。”

那行字的下面贴着一张放大的打印照片,拍的是一处交通事故现场,拍摄的时候正在下雨,一辆蓝色的别克商务车斜在满是积水的路边,车后不远处仰面朝天躺着一个人,头部被一柄撑开的雨伞遮住,不过从身穿的白裙和隆起的腹部能看出是一名孕妇,除了满身泥污,白裙的下摆已被殷红的血迹染红,看上去触目惊心。稍远一点,有辆黑色的大众轿车撞在一堵矮墙上,车尾冲着镜头,看不到驾驶室,也不知司机是死是活。照片右下角印着拍摄日期,是上周六下午十三点五十五分。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23:31 +0800 CST  
马三越看越觉得照片里的场景眼熟,朝四周张望了一下,立刻看到了那堵矮墙,就在身后不远的地方,与车头等高的位置有一处明显受外力撞击形成的凹陷,想起自己第一次经过这里的场景,心中仍有余悸。

“车祸?被撞的是谁?”后座的乘客此时凑到前面来,看着照片问道。

马三趁机向对方打量过去,男子大约三十左右的年纪,细高的个子,骨架不小,却没多少肌肉,一件半新不旧的衬衫穿在身上像套了个衣服架子,晃里晃荡的,脸上两颊深陷,颧骨显得很高,眼圈是黑的,一双眼珠却红的吓人,下巴上胡子拉碴,头发也蓬乱得如同草窝,不知多长时间没有打理了。

“是我妻子。”男子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才从嗓子里挤出这几个字。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27:00 +0800 CST  
马三能感觉到他的悲伤不是装出来的,这才稍稍把心放下,松开一直握着档杆的手,但仍不敢轻易下车,隔着敞开的车窗,问道:“她现在……嗯,伤的重吗?”

“死了。”

马三点了下头,他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迟疑了一下,问道:“肇事司机逃逸了?”

“没有,就是肇事司机报的案,这张照片是处理事故的交警赶到现场时拍的。”

“那……”

“报案时间是下午一点三十八分,而车祸是一点钟刚过就发生的,医生说如果提前半个小时把人送来,我妻子就不会死……”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29:13 +0800 CST  
仅仅耽误了半个小时,就导致一个年轻的生命……不,是两个生命告别了这个世界。马三也替对方感到难过,同时心里有个想法觉得不太好说出口,同样是交通事故,被撞到的人是死是伤,对肇事者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死了,只需付出一笔赔偿金即可,纵使金额不低,好歹是一锤子买卖,没有后续问题;如果伤了,情况就复杂了,万一撞成高等级伤残,除了一次性赔付外,还会产生巨额的后续治疗费和护理费,要是当初购买的保险不够完备,这些钱大部分要由肇事司机来出。

看到照片里孕妇的惨状,马三都觉得头疼,他不相信面前的男子想不透其中的道理,那半个小时的黄金抢救时间十有八九是被肇事司机故意耽误掉的。如果这个猜想是正确的,那么毫无疑问,这种行为等同于谋杀,这名男子此刻正在寻找自己妻子被谋杀的证据,或者是,目击证人。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31:47 +0800 CST  
“上周六我还真的经过这里了,大约十点钟左右吧,去的机场,不到中午就回来了,来回走的都是这条路,要不是你……”马三指了指牌子,“我都不知道那天这里出过车祸。”

男子不说话,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马三。

马三以为他不相信:“我真的没有目击到现场,我记得那天早上起来就开始阴天,一路上我还在心里念叨可千万别下雨,因为前一天刚洗的车,结果路上没下,回到单位没多久,大概十二点多吧,就下雨了。”

男子迅速地接道:“雨是一点钟开始下的。”

“是吗?”

“是,我绝不会记错。”男子脸上浮现出痛苦的神情。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33:15 +0800 CST  
马三有点惊讶于他的反应,男子闭目调整了一会儿呼吸,睁开眼睛道:“请你回忆一下,那天你走这条路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一辆白色的车?”

“白色的车……好像有一辆。”

男子的手一下攀在车门上,几乎把头探进车里,急切地道:“那辆车有什么特征?”

两人近在咫尺,马三都能感到对方口中的热气喷到自己脸上了,不禁微微侧了下头,指着身后的方向,道:“就在后面的水塘边上碰到的,是辆江铃凯悦。”

“货车?”

“对,货车,后厢封闭的那种。”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35:24 +0800 CST  
男子似乎不死心,接着问道:“除了这辆货车,还碰到别的白色车了吗?”

“都这么多天了,就算有哪还能记得住?再说会车也就是几秒钟的工夫,我能想起那辆江铃,是因为他挡在我前头,开的慢不说,挺宽的路面偏占着路中间,我超车的时候看了一眼,那个司机在打电话,我还特意按下车窗骂了他一句,所以才有印象。”

一番话说完,马三看到对方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心中有些不忍,不禁提醒道:“我经过这里的时候是上午,那个时间不可能目击到车祸发生。”

“他一定还会经过这里的。”男子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语气异常坚定。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41:53 +0800 CST  

马三莫名其妙,不过还是打算劝劝对方:“兄弟,我觉得你现在的做法和大海捞针差不多,这条路上没有监控,你这么找完全是碰运气嘛,这种事到最后总要经官的,你不如找找交警队和法院,跟他们反映一下情况。”

男子摇了摇头:“交警队说没有证据表明肇事司机故意拖延报案时间,法院是以交警队的出警记录作为庭审依据,他们说如果对案情有疑义,需要我自己举证。”

“这样啊……”马三也没了主意。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43:51 +0800 CST  
男子从兜里掏出一张名片:“拜托你回去之后再帮我回忆回忆,要是想起什么了,请一定给我打个电话,无论多细微的事情都行。”

“好吧。”

“谢谢,耽误你时间了。”男子转过身,搬开挡在路上的横杆。

望着对方的身影在倒车镜中逐渐远去,马三觉得心里有点堵得慌,顺手拿起名片看了一眼,上面印着男子的名字,李家祺。

忽然间,他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李家祺是如何知道车祸发生的准确时间的?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45:46 +0800 CST  
今天的作业交完了,明天继续o(* ̄︶ ̄*)o
楼主 百年如歌  发布于 2019-05-02 20:48:42 +0800 CST  

楼主:百年如歌

字数:165093

发表时间:2019-04-29 03:30:0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13 15:30:07 +0800 CST

评论数:19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